智能化升级
搜索文档
中国摩都,电动车产量半年激增近5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08:50
重庆电动车产业发展现状 - 重庆电动车产量2024年达298万辆,同比增长19% [1] - 2025年上半年产量飙升至219.75万辆,同比激增58.6%,增速远超行业平均的29.5% [1]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实现年产量超1500万辆 [1][13] 产业基础与配套 - 重庆已吸引全国电动车行业前十强中的7家企业入驻,雅迪、爱玛、台铃等头部品牌均已设厂 [1][7] - 本土配套率超过60%,电机、电控、车架等核心总成基本实现就近配套 [1] - 雅迪在永川构建的产业链使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60% [12] 智能化转型进展 - 台铃大足基地生产的电动摩托车搭载华为鸿蒙智联系统,实现手机靠近解锁、里程预测等功能,上市即获万台订单 [11] - 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研发出"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融合AI、北斗与移动通信技术 [11] - 头部品牌已将无钥匙解锁、手机APP互联、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功能作为高端车型标配,81.5%的消费者更倾向购买智能化车型 [14] 企业转型案例 - 宗申电动摩托车产销量从2022年的35.83万辆增至2024年的53.14万辆 [7] - 隆鑫推出高端品牌"茵未",宗申与比亚迪合作研发长续航电池 [7] - 虬龙科技的轻量化电动越野车销量已突破10万台,证明特定场景下用户愿意为智能体验付费 [12] 出海战略与布局 - 重庆将高端摩托车纳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布出海工作方案 [16] - 目标到2027年电动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200万辆,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80% [16] -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网络,形成覆盖东南亚、欧洲的快速物流网,可实现当日发车第三日抵达老挝 [16] 市场竞争与挑战 - 东南亚两轮车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但电动化率较低 [17] - 性能对标燃油摩托的锂电摩托车价格是燃油摩托的2–3倍,在东南亚面临价格过高难以普及的问题 [18] - 东南亚市场需面对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等日企的竞争 [18]
中国摩都 电动车产量半年激增近5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3 08:23
重庆电动车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 2024年重庆电动车产量达298万辆,同比增长19% [1] - 2025年上半年电动车产量飙升至219.75万辆,同比激增58.6%,增速远超行业平均的29.5% [1]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实现年产量超1500万辆 [1] 产业基础与价值链重构 - 重庆已吸引全国电动车行业前十强中的7家企业入驻,本土配套率超过60% [2] - 2025年1-7月电动摩托车产量145万辆,同比增长34% [2] - 产业战略为对内深耕国内电摩市场,对外拓展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潜力区域 [2] 历史背景与产业转型 - 重庆作为传统摩托车制造重镇,摩托车产量仍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2][9] - 全国超200个城市实施"禁摩限摩"政策,燃油摩托车市场空间被压缩 [9] - 2012-2018年电动两轮车销量在3200万上下波动,已超过摩托车销量巅峰 [11] 主要企业转型路径 - 宗申电动摩托车产销量从2022年的35.83万辆增至2024年的53.14万辆 [12] - 隆鑫推出高端电动品牌"茵未",宗申与比亚迪合作研发长续航电池 [12] - 雅迪、爱玛、台铃等电动两轮车头部企业均在重庆设厂 [13] 智能化发展趋势 - 台铃在重庆生产的电动摩托车搭载华为鸿蒙智联系统,上市即获万台订单 [16] - 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研发出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支持AI、北斗与移动通信技术 [16] - 头部品牌已将无钥匙解锁、手机APP互联、OTA升级等功能作为高端车型标配 [19] 成本控制与产业集群效应 - 虬龙科技的轻量化电动越野车销量已突破10万台,验证特定场景下用户为智能体验付费的意愿 [18] - 雅迪在永川构建的产业链使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60%,为控制智能硬件成本提供可能 [18] - 81.5%的消费者更倾向购买智能化车型,车辆定位、异动报警、电池BMS管控等功能需求位居前列 [19] 出海战略与全球布局 - 2024年中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国内市场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置换 [19][21] - 重庆计划到2027年电动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200万辆,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80% [21] - 东南亚两轮车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但电动化率较低,性能对标燃油摩托的锂电摩托车价格是其2-3倍 [22] 物流优势与市场竞争 - 重庆拥有面向国外的5大物流通道,可实现当日发车第三日抵达老挝,极大提升全球交付效率 [22] - 在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面临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等日企的竞争 [23] - 企业采取分兵突围策略,如津沙摩托锁定小排量赛道,昌明摩托深耕定制化 [25][26]
湖南醴陵陶瓷产业观察
新华网· 2025-10-02 17:31
陶瓷产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 - 湖南陶尔陶瓷科技展出自动化陶瓷杯耳机,通过绞碎抽真空、挤压、入模成型工序,杯耳成型脱模时间不到一分钟,替代传统注浆方式[1] - 自动化生产缩短产品制造周期,无需手工修改,改善工人生产环境[1] - 醴陵陶瓷企业广泛应用机械手臂、3D打印、自动喷釉机等自动化设备,智能化产线相继建成投产,6家企业上榜2025年度湖南省级智能工厂名单[3] - 醴陵近100家陶瓷生产企业累计投入近4亿元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引进安装近1100台(套)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3] 电瓷产业规模与技术发展 - 醴陵电瓷产量占全国近30%,特高压绝缘子产量占全国40%以上,规上电瓷电器企业达76家[3] - 电瓷产业技术升级延伸至原料领域,华鑫电瓷攻关用工业氧化铝替代传统铝矾土,以提升电瓷机械强度、绝缘性能及耐腐蚀性[5] - 醴陵于2025年6月启动陶瓷"1+N"研发设计平台搭建工作,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产业创新[5] 陶瓷与文旅产业融合 - "陶瓷+文旅"新模式将生产线转化为旅游风景线,游客可参观陶瓷生产场景并体验拉坯、绘画等制作过程[7] - 中国陶瓷谷、醴陵窑等20余个工业旅游品牌将陶瓷工艺流程转化为可体验场景,工业遗址转型为文旅资产[7] - "来醴陵捡瓷器"成为热门旅游IP,2025年一季度吸引游客突破300万人次[7] 产业经济与社会贡献 - 陶瓷产业是县域工业主支撑,直接带动近20万人就业,覆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销售等全链条[7] - 产业在带动就业、激活文旅、拓展市场、提升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引擎[7]
“摩都”战事下半场:国内换轨,“下南洋”答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2:55
重庆电动车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 重庆正从“摩托之都”转型为“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 [1] - 2024年重庆电动车产量达298万辆,同比增长19%;2025年上半年产量飙升至219.75万辆,同比激增58.6%,增速远超行业平均的29.5% [1] - 政策目标为到2027年建成全球产业基地,实现电动车年产量超1500万辆 [1][17] 产业基础与价值链重构 - 作为传统摩托车制造重镇,重庆已吸引全国电动车行业前十强中的7家企业入驻,本土配套率超过60% [2] - 2025年1-7月,重庆电动摩托车产量145万辆,同比增长34%,电动化转型加快 [2] - 产业配套从传统车架、灯具转向锂电池、钠电池、智能电控系统等上游核心部件 [11] 企业转型与竞争格局 - 传统“摩帮三巨头”分化:宗申电动摩托车产销量从2022年的35.83万辆增至2024年的53.14万辆;隆鑫推出高端品牌“茵未”;宗申与比亚迪合作研发电池 [10] - 雅迪、爱玛、台铃等头部电动两轮车企业均在重庆设厂,与传统摩企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生态 [11] - 雅迪在永川构建的产业链使电机、车架等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过60% [16] 智能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 竞争焦点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决定产品最终定价权 [12] - 台铃大足基地生产的电动摩托车搭载华为鸿蒙智联系统,实现手机靠近解锁等功能,上市即获万台订单 [14] - 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研发出“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支持车辆精准定位、远程锁车等功能 [14] - 智能化面临成本挑战,在高度价格敏感的市场中,通过打造产业集群降低成本是关键解法 [15][16] 出海战略与全球市场机遇 - 国内两轮电动车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2024年行业销量为4920万台,同比下降10.55%,市场从增量争夺转向存量置换 [18] - 重庆政策推动电动摩托车产业“提质强链出海”,目标到2027年电动摩托车年产量突破1200万辆,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80% [20] - 东南亚两轮车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但电动化率较低,中国车企面临日系品牌竞争及产品价格过高(是燃油摩托2–3倍)的挑战 [21][22] - 企业分兵突围:津沙摩托锁定欧洲小排量市场,昌明摩托深耕俄罗斯定制化,宗申、隆鑫靠智能化建立壁垒 [24]
神州科捷战略合作再扩容,一举牵手四家行业知名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0:32
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四家企业分属不同领域,科捷将基于自身原子化标准能力,结合行业特性与企 业需求,提供柔性的定制化的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此次多方战略合作的达成,也标志着科捷以其领先 的智慧供应链全链条服务能力,正加速赋能重点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共同开拓智慧供 应链新未来。 近日,在神州控股主办、科捷承办的2025智慧供应链创新大会上,科捷与四家知名企业——联想至像、 健民医药、绽妍生物、海蒂花园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捷常务副总裁邢景峰、联想至像供应链总经 理易重宁、健民医药物流总监吴智轩、绽妍生物供应链中心总监曹文杰、海蒂花园总经理任维共同出席 签约仪式。 在生物功效护肤领域,绽妍生物作为专注皮肤屏障修护的标杆企业,始终以医研共创和生物科技为核 心,为皮肤问题提供精准高效解决方案,其业务覆盖 CSKA(专业美容渠道)、电商、OTC(非处方药 渠道)、医院等全销售渠道,对供应链的全渠道适配性、场景灵活性及服务精细化有着高要求。 与绽妍生物的合作,科捷将从多维度满足其业务发展需求,除目前合作的仓配服务外,还将针对电商渠 道,科捷将依托天猫、京东、 Amazon等主流电商平台,提供从市场分析、选品 ...
上汽总裁称余承东对尚界H5初始方案不满意,提了非常多要求;董明珠回应说话太满:是一种自信;李想直言苹果17 Pro Max太丑了
雷峰网· 2025-09-24 08:34
跨界投资与战略合作 - 传统火腿生产商金字火腿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投资不超过3亿元取得中晟微电子不超过20%股权 市值单日飙升近10亿元至7.85元/股 [3] - 元鼎智能Aiper与全球最大泳池设备经销商POOLCORP达成战略合作 完成北美专业泳池渠道战略覆盖 此前4月已与Fluidra达成战略投资合作覆盖欧洲/澳洲/南美及中东区域 [10] - 阿里速卖通战略重心转向争夺全球头部品牌 计划在首页上线Brand+专区为2000多个品牌提供专属标识 目标在西班牙/拉美/欧洲等重点市场成交额超越亚马逊 [18] 科技行业动态 - 腾讯混元上线微信小程序版本 仅保留AI播客/拍照搜题/元宝三项核心服务 通过轻量化布局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23][24] - 英特尔芯片架构师苏菲加盟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担任长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曾于2006-2025年任职英特尔芯片架构师 [25] - Distyl AI完成1.75亿美元B轮融资 估值达18亿美元较A轮增长9倍 2024年营收增长5倍并覆盖超1.2亿终端用户 [30] 汽车产业进展 - 阿维塔科技计划2024年Q4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目标2026年Q2完成上市 此前传闻计划集资约10亿美元(71.15亿元) [16] - 福特中国将整合江铃福特和长安福特乘用车营销渠道 由新成立全资子公司统一管理 预计10月官宣整合方案 [19] - 欣旺达披露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已完成开发 第二代正进行中试试验 [24] 企业高管观点 - 理想汽车CEO李想公开表示因外观设计问题不会购买iPhone 17 Pro Max 认为标准版将成为销量最好机型 [7] - 小米雷军透露造车业务进展实为被巨大挑战推动 2020年起关键转变 2021年3月正式宣布造车前进行85场业内沟通 [11] - 格力电器董明珠回应说话太满质疑 称实为自信体现 强调格力已从空调出口转为向海外输出电机/电容等核心零部件 [14] 国际合作与投资 - OpenAI联合甲骨文/软银计划投资4000亿美元在美国新建5座数据中心 总电力容量达7吉瓦 首个"星际之门"数据中心正在得州建设 [28] - 美国司法部要求谷歌拆分广告交易平台AdX 主审法官已于4月裁定谷歌在网络广告技术领域持有非法垄断地位 [29] - 捷豹路虎因网络安全事件延长停产至10月1日 全球3.3万名员工受影响 自9月2日系统遭黑客入侵后生产线持续瘫痪 [30]
东风汽车董事长赴深圳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会谈!徐直军:华为将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0:01
战略合作背景与高层会谈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及徐直军于9月22日在深圳会谈 双方围绕战略互信 战略合作 企业治理与运营机制创新等议题深入交流[1] - 杨青表示东风汽车正推动新能源与智能化跃迁 将持续深化与华为战略协同以应对产业变革[1] - 任正非强调汽车行业根本是造好车 最高级别是安全[1] 合作协议签署与政府支持 - 东风汽车与华为于5月23日在武汉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等政府高层出席见证[4] - 协议涵盖汽车智能化 企业数字化升级 生态共建等领域 被东风汽车视为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全球化的重要举措[4] - 东风汽车副总经理黄勇与华为高级副总裁杨瑞凯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4] 合作具体领域与技术互补 - 合作基于双方产业资源与技术互补:东风汽车拥有整车研产供销服积累及完整产业链 华为具备云计算 AI 大数据 工业物联网等技术优势[5] - 具体合作领域包括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 智能车控 智能网联 电动部件等核心方向[5] - 双方将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聚焦车载软件研发平台 智能辅助驾驶研发 AI泛场景应用开发[5] 东风汽车企业概况与业绩表现 - 东风汽车为商业一类央企 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56年累计产销汽车超6200万辆 上缴税费约7000亿元[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4703.86亿元 从业人数11.7万人[5] - 2024年销售汽车248万辆(终端交付255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86万辆(同比增长64.4%) 自主品牌销售137万辆(同比增长34.8%)[5]
乐鑫科技(688018):助力多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中邮证券· 2025-09-23 16:5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7.78亿元 用于Wi-Fi 7路由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Wi-Fi 7智能终端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基于RISC-V自研IP的AI端侧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2] - 随着智能家居及消费电子智能化渗透率提升 工业控制等其他行业智能化从0到1突破 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激发物联网端侧连接需求持续性增长 [2] - 数字化 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叠加新增潜力客户逐步放量 公司Q2单季度实现营收6.88亿元 同比+29.02% 环比+23.28% 其中智能家居应用是主要收入来源 非智能家居领域呈现更高增速 实现归母净利润1.68亿元 同比+71.45% 环比+78.82% [2] - 公司2024年Q2收购M5Stack多数股权 强化开发者生态影响力 加速产品在终端客户设计进程 为芯片和模组业务带来更多B端商机 [3] - 公司云产品ESP RainMaker已形成完整AIoT平台 集成芯片硬件 第三方语音助手 手机App和云后台 实现硬件 软件应用和云端一站式产品服务战略 已发展为支撑上万家商业客户和上百万开发者的物联网生态平台 下游应用市场呈现多样性 [3]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26.8亿元 2026年34.6亿元 2027年44.2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5.2亿元 2026年7.0亿元 2027年9.1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年EPS 3.33元/股 2026年4.45元/股 2027年5.81元/股 [8] - 预计公司2025年市盈率59.82倍 2026年44.79倍 2027年34.35倍 [8] - 预计公司2025年毛利率45.3% 2026年45.9% 2027年46.2% [9] - 预计公司2025年净利率19.5% 2026年20.1% 2027年20.6% [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99.41元 总股本1.57亿股 流通股本1.57亿股 总市值312亿元 流通市值312亿元 [6] - 52周内最高价287.00元 最低价91.48元 资产负债率17.7% 市盈率64.56倍 [6] - 第一大股东为樂鑫(香港)投資有限公司 [6]
东兴证券与恒生电子达成大模型战略合作 共同探索证券业智能化升级路径
新浪证券· 2025-09-23 14:18
战略合作 - 东兴证券与恒生电子签署为期三年的大模型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重点围绕金融垂类大模型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 特别聚焦"光子系列"全栈式解决方案 [1] - 双方将建立联合研发与长效协同机制 共同探索证券行业智能化升级路径 [1] 技术应用领域 - 合作覆盖智能投研、智能投顾、智能风控、智能问答四大核心业务场景 [1] - 东兴证券引入恒生电子在金融垂类大模型的技术研发经验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公司在金融科技前沿探索和业务智能化转型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