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
搜索文档
央行将开展9000亿元MLF操作
证券日报· 2025-10-25 02:24
王青表示,受股市向好等因素影响,近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有所上行,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所收紧。央行通过MLF等政策 工具加大资金投放,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此外,央行持续实施中期流动性净投放,也在释放数量型 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政策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0月份以来,利率整体呈现高位震荡态势,长债利率在1.8%以上波 动。央行加量续做MLF,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呵护流动性以及稳定债市的意图。 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在研究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时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王青认为,综合当前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要求,预计四季度数量型货 币政策工具会进一步发力,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并适时恢复国债买卖。同时,四季度央行还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 和MLF操作,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这意味着年底前市场流动性将继续处于充裕状态,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 本报记者 ...
风险月报 | 情绪大幅降温,估值与预期走出分化
中泰证券资管· 2025-10-23 19:32
沪深300指数风险评分 - 中泰资管风险系统评分为45.79,较上月62.77出现大幅回落 [2] - 核心拖累因素为市场情绪的显著降温,估值与市场预期呈现分化态势 [2] - 估值分数较上月进一步上升至64.74,市场整体估值中枢已连续6个月上移 [2] 市场估值结构 - 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电子、房地产、商业贸易、国防军工、计算机、通信、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估值仍高于历史60%分位数 [2] - 仅农林牧渔板块估值持续低于历史10%分位数 [2] 市场预期 - 市场预期分数较上月略有回升至55.00 [3] - 2025年9月进、出口同比增速远超市市场预期 [3] - Q3以来经济增速回落,但并未出现去年同期的加速下行状态 [3] 市场情绪 - 市场情绪分数出现断崖式下跌至22.24,从前期的显著积极区间快速回落至低迷区间 [5] - 两融分数从历史高位大幅下滑至历史中低位,杠杆资金活跃度显著下降 [5] - 公募基金发行分数从历史高位骤降至历史低位,零售资金回流权益市场的节奏明显放缓 [5] 债市风险评分与经济基本面 - 债市的中泰资管风险系统评分为61.7分 [7] - 2025年三季度GDP实际同比增速4.8%,名义GDP同比增速3.7% [8] - 9月社零同比增长3.0%,1-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0.5% [8] 流动性环境 - 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2297亿元 [9] - 9月M2同比增长8.4%,较8月下降0.4个百分点 [9] - 9月M1同比增长7.2%,较8月上升1.2个百分点 [9] 债券市场表现 - 十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位于1.8%附近震荡 [9] - 随着市场持续下跌,债券的赔率持续改善,从年初估值偏贵的状态走出 [9] - 机构配置力量逢大跌有参与,起到市场稳定器作用 [9]
博时基金2025年第四季度宏观策略报告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09:03
市场回顾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权益市场整体上涨,国内创业板、科创50等指数涨幅领先,海外纳斯达克、标普500指数涨幅领先 [1] - 国内债市有所下跌,美国中长期债券有所上涨,商品市场中贵金属、铜延续上行,螺纹钢冲高回落,原油下行 [1] - A股市场科技TMT与先进制造板块领涨,涨幅分别为37.2%和27.1%,金融地产板块表现相对靠后,下跌0.4% [1] - 第四季度市场核心关注点包括国内反内卷和稳增长政策、AI产业在算力和应用端的变化、美国对内及对外经贸政策 [1] 海外经济 - 202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小幅放缓,市场预期2025年实际GDP增长1.8%,较之前三年近3%的增速明显回落 [2] - 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4.25%,金融条件改善支持经济韧性 [2][3] - 8月美国CPI略超预期,但内生通胀压力不大,市场普遍预测2025年中起通胀压力上升但幅度有限 [2] - 在基本面有韧性背景下开启降息,美债利率和美元企稳或震荡向上,全球权益资产表现较强 [3] 中国经济 - 内需整体走弱,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下降至3.4%,7、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环比增速放缓 [4][5] - 外需稳定,美元计出口整体平稳,对美出口8月降至前期低位,但其他区域出口多数提升 [5] - 8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季节调整后有所上升,上市公司产能投放强度预计将进一步下降 [5] - 国内通胀低位有改善态势,8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CPI同比上涨0.9%,为2024年4月最高水平,PPI环比转正 [5] 货币与信用环境 - 资金利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DR007与政策利率差异维持在较低水平,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偏宽松 [6] - 8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8%,环比增速0.59%,预计后续社融同比增速总体会有所回落 [6] - 财政政策保持积极,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好于2024年,10月政金债累计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增0.77万亿元 [6] 债券市场 - 三季度债券收益率上行显著,长端利率上行幅度大大高于短端,主要受负债端压力驱动而非基本面 [7] - 负债端压力释放后,债市将重归基本面驱动,在内需疲软背景下债券收益率中枢上行空间有限 [7] - 中短端高票息品种配置价值提升,长端品种趋势性机会仍需等待,四季度债市预计震荡运行 [8][9] - 转债市场中位数价格已达132元,处于2017年以来99.6%分位,交易属性重于配置属性 [9][10] A股市场 - 三季度A股向上进攻,万得全A指数PE和PB均高于滚动三年均值+2倍标准差,科技TMT是行情核心主线 [11] - 三季度盈利预期总体平稳,但四季度面临高基数压力,盈利增速环比可能再次走弱 [11] - 人民币汇率三季度保持强势,美联储降息有利国内权益市场,但需关注央行对汇率的态度变化 [12] - 市场风险偏好维持高位,三季度增量资金大规模入市,四季度重点关注四中全会和中美谈判进展 [13] 资产配置观点 - 宏观环境下超配权益,标配债券,产业亮点聚集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反内卷有利于改善利润预期 [15] - 利率债建议小幅超配,信用债和转债策略标配,关注中短端高票息品种和波段交易机会 [16] - A股四季度预计震荡上行,结构配置应更均衡,聚焦十五五规划,坚守TMT、高端装备等产业高景气主线 [17] - 港股在美联储降息后表现领先,重视消费、资讯科技等行业,原油价格短期承压,黄金中长期看好 [18][19]
每日债市速递 | 央行单日净投放947亿
Wind万得· 2025-10-23 06:41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10月22日开展138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1382亿元 [1] - 当日有435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投放资金947亿元 [1] 资金面状况 - 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连续两日净投放,但力度有限,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稍显收敛 [3] - 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利率在1.31%附近徘徊,匿名点击系统隔夜报价小幅升至1.32% [3] - 非银机构以存单及信用债抵押融入隔夜资金,报价在1.4%左右,变化不大 [3] - 交易员认为在央行呵护及后续MLF等操作下,资金整体压力可控 [3]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16% [3] 同业存单与利率债 -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成交在1.67%附近,较上日小幅上行 [7] -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上涨,30年期涨0.10%,10年期涨0.02%,5年期涨0.04%,2年期持平 [11] 宏观经济数据 - 北京市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1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12] - 上海市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2] - 2024年香港发行的绿色及可持续债务总额超840亿美元,占亚洲市场区域总量的45%左右,连续7年位居亚洲首位 [12] 全球宏观动态 - 日本新任首相正筹备规模超13.9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帮助家庭应对通胀 [14] -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希望央行与政府合作以实现2%通胀目标,并指出日元疲软对经济有利有弊 [14] 债券发行与市场事件 - 国开行将于10月23日招标增发总额不超过260亿元的多期固息债 [16] - 辽宁省计划于10月28日招标发行55.46亿元特殊再融资债,用于偿还存量债务 [16] - 印尼计划首次发行点心债,标普授予其人民币债券"BBB"评级 [17] - 香港证监会表示未来6个月计划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引领市场发展 [17] 债券市场负面事件 - 近期有多家发债主体出现负面事件,包括隐含评级下调、主体评级下调、被列入评级观察、推迟评级及未按时兑付本息等 [17] - 本月出现多起城投非标资产风险事件,涉及私募基金、信托计划等产品类型,部分已违约 [18]
专访荷宝全球股票联席总监:中国股市走牛有三大关键驱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9:57
黄金市场观点 - 黄金价格近期呈现阶梯式上涨,9月突破3700美元后,10月加速冲高至4380美元附近,全年涨幅显著[1] - 黄金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市场流动性充裕、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元走弱以及能源对冲角色变化[3] - 短期内金价可能面临技术性调整,但长期来看黄金作为价值储存工具的地位依然稳固,方向向上[1][4] - 在平衡的投资组合中配置约5%的黄金是合理的,若已持有10%可考虑适度获利了结[2][6][7] - 黄金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地位历经两千年考验,在世界有不确定性时均会显现其价值[5] 美元与货币体系 - 美元走弱并非源于国际货币体系重置,而是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以及对其降息的预期[2][9] - 即使数字货币普及,美元仍将保持储备货币地位,因为稳定币仍需以美元做支撑[8] - 市场已对美元走弱进行提前定价,预期未来利率下降而通胀保持高位会导致利率与通胀脱节[9] 美国经济与股市 - 美国经济增长正从消费驱动转向投资驱动,AI热潮与制造业回流形成支撑,但低端消费疲软仍是隐患[2][10] - 预计到2025年底美国经济增长率将降至1.7%或1.8%,低于趋势水平但不会达到衰退[10] -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企业已因预期而提前囤货[11] - 美股估值整体健康,AI网络安全等细分板块估值偏高,但预计大幅回调概率较低,可能出现5%-10%的回调[14] - 真正对股市造成严重冲击的往往是重大信贷事件或经济衰退,而非投资热潮期间[14] 信贷市场风险 - 信贷市场风险主要集中于私人信贷领域,其透明度低,可能成为风险温床[2][15] - 信用利差极低和流动性环境宽松导致存在过度承担信用风险的领域[15] - 对公开股市的担忧较少,因其每日有定价、披露良好,而私募信用领域缺乏可见性更令人担忧[15] 中国市场前景 - 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政策支持、技术自主与基本面改善正推动中国股市进入新牛市[2][16][17] - 中国政府加大对大型科技平台的支持力度,将推动中国在整个科技价值链中掀起新一轮创新浪潮[1][16] - 中国在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低估值标的具备长期吸引力,与发达市场相比估值更低[2][17] - 中国股市反弹由政策支持、技术自主推动和基本面改善三大关键驱动力推动,可能标志新牛市起点[17] - 外资可能重返中国,为整体市场提供支撑[17] 全球结构性趋势 - 全球供应链重构是未来十年核心主题,各国将加速战略自主,减少对单一集团的依赖[11][18] - 各大经济体需要重新审视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和技术自主等方面的依赖关系[18] - 正在形成不同的技术体系,如美国的技术栈和中国的技术栈[18] 加密货币与AI行业 - 加密货币更像是流动性的晴雨表,而非传统资产类别,其内在价值难以界定[19] - 稳定币技术可提升跨境支付和交易效率,但其在投资组合中的定位仍有待观察[19] - AI领域的关键难题是辨别哪些公司真正能从AI中赚钱,而非概念炒作[20] - 未来几年的大主题是识别那些能够超预期获利的商业模式,对由非营利突然转向营利模式的公司持怀疑态度[20] 中国投资机会 - 投资机会应聚焦于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如中国科技、本土品牌医疗制造商、生物技术等[21] - 这些战略领域起点估值相对较低,因此吸引力更大[21] - 为减少对外依赖,中国必须在关键领域建设内部能力,这将催生内部的胜利者[22]
流动性叙事助力港股“长牛行情”,恒生科技短期震荡不改长期上行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4:44
10月22日,港股调整蓄势,接连2日收涨的恒生科技盘中一度跌超1.5%。主流ETF方面,A股同赛道规 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指数跌超2%,持仓股中,网易、比亚迪电子、京东健康、 金山软件、百度集团、联想集团等领跌。 中信证券(香港)指出,2025年四季度投资主题是流动性与政策"协奏曲"。其中流动性叙事方面,该机 构认为,美联储降息周期重启,预防式降息有利于股市上涨。复盘1984年以来美联储的9轮降息周期, 在预防式降息周期中,港股市场往往具有显著弹性,主要系港股投资者结构多元,是内外资金交汇点, 在预防式降息周期当中,政策和盈利预期传导快。 此外,港股市场具备了国内完整的AI产业链公司(包括基础设施、软硬件、应用),叠加越来越多的 优质龙头A股企业赴港上市,港股基本面的触底反弹,其判断港股仍将受益于境内外市场的流动性外溢 和AI叙事的持续催化,仍有估值扩张空间,2024年初以来的长牛行情预计延续。 而港股科技板块的预期弹性更高。此外,除了估值的视角,港股科技的价格走势也同样呈现为高性价比 区域。最后,AI创新和投入也夯实了恒生科技指数业绩增长的预期。展望2026年,港股基本面预计触 底 ...
Government Shutdown Bullish? Eddie Ghabour's 2026 Case & Adjusting to Volatility
Youtube· 2025-10-21 06:00
市场趋势展望 - 市场处于牛市趋势 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上半年 [2] - 当前至感恩节期间市场可能保持震荡 之后将再次大幅上涨 [3] - 2026年主要风险在于经济增长过快导致通胀加速 迫使美联储在劳动力市场裂缝与通胀之间做出抉择 [7] 货币政策影响 - 政府停摆时间越长 美联储在2026年再次降息两次的可能性就越大 [5] - 若2026年再降息两次 将为系统内已存在的流动性火上浇油 [6] - 美联储只要维持数据依赖的叙事且不加息 市场就会表现良好 [7] - 在非衰退环境下进行激进的降息 同时市场处于历史高位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9]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投资策略自4月起积极买入并保持长线风险资产 [13] - 在此环境下应配置风险谱系中更远的资产 避免过早卖出赢家 [14] - 趋势和技术指标突破前将继续持有 市场会显示何时出现完全耗尽 [14] - 牛市甜蜜点至少持续至第一季度末 届时将积极卖出以保护资本 [15] 行业与资产类别偏好 - 市场绝对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故事 无论公司是否盈利都在买入远期预期 [16] - 投资已扩展至小盘股 预计小盘股将跑赢标普指数 并持有加密货币ETF [17] - 配置偏向高增长侧 避免消费必需品和医疗保健 债券敞口非常有限 将资金投入黄金 [17] - 比特币与纳斯达克的相关性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尽管出现闪崩但其整体波动性下降 机构采用率大幅提升 [19] - 在牛市中加密货币是可能膨胀并成为领先者的领域 已引入比特币ETF 但会在市场顶部时首先卖出 [20] - 当前水平是未来六个月的良好买入机会 看好加密货币及其他增长领域 [21]
当流动性潮水褪去,黄金和股市都躲不掉抛售?
金十数据· 2025-10-20 20:17
全球市场正上演诡异一幕:黄金涨势如1979年般狂热,股市则重现1999年的繁荣盛况。但这两个时代截 然不同——前者以恶性通胀和地缘动荡为标志,后者则是互联网泡沫狂热与地缘局势相对平稳的结合。 多数分析师认为,黄金在股市新一波繁荣中飙升,是因为投资者希望对冲政策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的 政策风险)。但这一理论暗含矛盾:全球投资者需同时接纳"人工智能驱动美股的乐观情绪"与"以黄金 为代表的谨慎立场",这种认知失调的容忍度堪称反常。更反常的是对冲选择的本身——相比黄金,更 直接的避险工具(如买入股票看跌期权)当前价格更低,为何还要选黄金? 现任洛克菲勒国际董事长鲁奇尔·夏尔马(Ruchir Sharma)认为,黄金与股市"比翼双飞"另有原因:海 量流动性。疫情期间及之后,各国政府与央行推出数万亿美元刺激政策,大量资金仍在市场中流转,持 续推动股市、黄金等多类资产的趋势性交易。受此影响,美国人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规模在疫情后 激增,目前已达7.5万亿美元,较长期趋势高出1.5万亿美元以上。 尽管美联储称其政策"温和紧缩",但实际情况是,名义利率仍低于名义GDP增速,这使得金融环境维 持宽松。各国政府也在推波助澜——美 ...
宏观经济专题:地产成交转弱
开源证券· 2025-10-20 19:44
供需格局 - 建筑开工偏弱:水泥发运率37.9%处历史中低位,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59.4%同比低于2024年[13][19] - 工业开工偏强:PX开工率88.0%维持历史高位,汽车全钢胎开工率64.5%同比+14.8%[22][23] - 需求分化:螺纹钢表观需求处历史低位,乘用车四周滚动销量同比回升[29][31] 商品价格 - 国际大宗分化:原油价格震荡下行,铜铝黄金价格震荡上行[39][40] - 国内工业品偏弱:南华综合指数震荡偏弱,铁矿石价格回落,螺纹钢价格震荡回升[42][45] 地产市场 - 新房成交降幅扩大: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2023年-32%,同比2024年-28%[58][59] - 二手房市场转弱:北京、上海、深圳二手房成交较2024年同期分别-38%、-23%、-34%[62][64] 出口与流动性 - 出口温和增长:10月前19日港口吞吐量同比+8.1%,多指标模型指向出口同比+2.1%[65][66] - 资金利率下行:R007为1.47%,DR007为1.41%,央行逆回购净回笼22018亿元[67][69]
【股指期货周报20251019】风险偏好下降,股指本周继续震荡-20251019
浙商期货· 2025-10-19 1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摩擦加深短期影响股指走势,尤其是高估值科技股,股指预计迎来调整,但回调幅度或弱于四月份,中长期国内市场为流动性叙事,仍有上行动能 [3] - 美国进入新的降息周期利于人民币升值和外资回流,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9] - 当前稳定资本市场政策积极,股指底线明确,新技术、新消费推动经济预期企稳回升 [9] - 无风险利率降至低位后,中长期资金入市及居民入市将进入全新周期 [9] - 未来指数需关注成交情况,两市成交若能维持在两万亿上方,则仍能维持相对强势 [9] - 建议重点配置具备盈利确定性的半导体、AI算力等科技成长赛道,同时关注金融、证券、消费等低估值防御板块的轮动配置价值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市场表现 - 本周国内股指回落,双创大幅下跌,分行业来看申万一级31个行业指数走势分化,煤炭、银行和食品饮料等少数行业板块上涨,传媒、电子及通信等板块跌幅居前 [12][17]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14%、标普500指数上涨1.70%,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98%,上证指数下跌1.47%,中证1000指数下跌4.62%,上证50指数下跌0.24%,创业板指数下跌5.71%,科创50指数下跌6.16% [17] 流动性 - 9月政府债支撑社融、理财回流推动M2回升、M1持续低迷,M1与M2“剪刀差”持续收窄 [15][18] - 资金利率维持低位,9月MTF投放3000亿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至1.7%附近 [18] - 9月新增社融3.76万亿元,同比少增3722亿元,存量社融余额402.19万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新增社融25.66万亿元,同比少增3.68万亿元,9月新增政府债券1.54万亿元,同比多增5437亿元,贡献了社融增量的主要份额 [18] - 9月末M2余额2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数月的下行态势,M1余额82.82万亿元,同比下降7.4%,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 [16][18] 交易数据及情绪 - 本周两市成交缩量,高位股调整,一月新开户数157万,二月新开户数286万户,三月新开户数306万户,四月新开户数回落至102万户,五月新开户数继续回落至155.5万户,六月新开户数小幅回升至164.64万户,七月新开户数196.36万户,八月新开户数265.03万户 [27][28] - 两市成交额(MA5)回落,缩量至2万亿附近,流动性为当前指数支撑重要因素,需持续跟踪 [28] 指数估值 - 指数绝对估值低位,截至2025年10月17日,上证指数最新PB16.51,分位数82.67,全A最新PB为21.95,分位数83.75,主要股指方面,估值分位数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 [35][36] 指数行业权重 - 上证50银行、非银金融及食品饮料权重占比较高,依次为21.34%、15.48%及13.88%,电子行业板块成为第四大权重行业 [45][46] - 沪深300权重占比较为分散,前三大权重行业依次为银行、非银金融及电子 [46] - 中证500前三大权重行业依次为电子、医药生物、非银金融 [46] - 中证1000前三大权重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 [46] 其他海内外政策跟踪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及3月两会提出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3%,居民消费品价格涨幅2%左右,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支持流动性充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8万亿元 [51] - 2025年5月7日国新办会议提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5%下调到1.4%,下调公积金利率0.35个百分点,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用贷款,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支持中央汇金发挥好“平准基金”作用,进一步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试点范围 [51] - 2025年9月22日国新办会议全面梳理了“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在规模扩张、制度完善、风险防控、开放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同时为“十五五”时期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定调,资本市场政策方面,继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完善发行上市等制度机制,培育壮大核心资本,加大对于科技创新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撑,更大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52] - 美国即将再度进入降息周期,9月降息25BP,CM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美联储10月再度降息概率超30%,年内仍有两次降息 [53] - 中国第一次对外实行“长臂管辖”,强化稀土管制,超美国预期,特朗普反制加征关税,短期或影响市场风险偏好,10月18日中美举行视频通话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