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自主可控
icon
搜索文档
超过78%!全市场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财经网· 2025-09-22 18:42
私募仓位水平 - 截至9月12日全市场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为78.04%,较9月5日上升2.96个百分点,达到年内最高水平 [1] - 满仓(仓位大于80%)的私募比例提升至60.02%,较9月5日增加5.81个百分点,空仓私募比例降至5.08% [1] - 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为78.22%,较9月5日上升11.11个百分点,管理规模50亿元至100亿元的私募平均仓位高达86.49% [1] 头部私募操作策略 - 多家百亿级私募仓位维持中高水平,并逢低加码科技、创新药等板块的优质标的 [1] - 有私募旗下产品组合仓位在九成以上,在市场波动中适当进行高低切换 [2] - 部分私募坚持基本面逆向投资,敢于左侧布局,并避免交易拥挤的资产,同时灵活参与主题赛道投资机会 [2] 市场前景展望 - 短期市场可能出现行业轮动加快、资金高低切换的现象,但中长期中国优势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未变,中国经济修复趋势未变 [1] - 政策发力、经济企稳有望成为权益市场的基本面支撑,无风险利率下行将带动股市中枢抬升 [3] - 伴随外部扰动因素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国内政策面有望形成共振,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减弱 [3] 重点投资方向 - 头部机构瞄准成长方向,重点关注具备预期差、交易不拥挤的成长板块、科技自主可控方向以及优质中国资产的全面价值重估 [4] - 随着国内药企创新能力提升,优质公司有望与国外药企达成授权合作,打入全球市场 [4] - AI、先进制造、能源化工、汽车智能化、电力燃气等方向存在较多结构性机会 [4]
A股缩量寻底中支撑渐显 资金调仓催生结构性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5-09-20 02:25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30%报3820.09点 深证成指微跌0.04%报13070.86点 创业板指下跌0.16%报3091.00点 科创50指数跌幅达1.28%报1362.65点 [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5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萎缩8172亿元 [2] - 指数低点未破前一交易日低点 显示市场抛压逐步放缓 [2] 板块资金轮动 - 前期领涨的创新主线集体降温 防御性与低估值板块逆势走强 [2] - 动量资金调仓信号显现 呈现鲜明的新旧主线交替特征 [2] - 资金开始向业绩确定性强的品种切换 [4] 创新主线退潮 - 人形机器人板块集体调整 三花智控触及跌停 金发科技 卧龙电驱等前期龙头均以跌停报收 [3] - 卧龙电驱单日成交额达131亿元 呈现放量跌停态势 [3] - AI硬件板块冲高受阻 中际旭创 新易盛等核心标的冲高回落 量能较前一交易日萎缩 [3] - 上海建工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61% 公司公告提示市场情绪过热和非理性炒作风险 [3] 防御板块崛起 - 锂矿板块在赣锋锂业涨停带动下整体飘红 [4] - 煤炭板块延续强势 平煤股份涨超2% 兖矿能源涨幅超3% [4] - 工程机械板块走强 三一重工涨超5% [4] - 旅游及酒店板块午后集体拉升 云南旅游 桂林旅游 曲江文旅均涨停 [5] 政策与行业驱动 - 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 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5] - 十一假期临近 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9月30日火车票开售后多条热门线路秒光 [5] - 居民旅游出行需求持续复苏 政策支持驱动旅游及景区公司营收回暖 [5] - 国家对外免签政策落实与优化对旅游市场的带动作用持续 县域商业体系健全利好酒店与连锁餐饮行业加速扩张 [5] 后市展望 - 美联储降息减轻人民币汇率压力和国内流动性宽松约束 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地预期升温 为A股积蓄上行动能 [6] - 主要指数运行至阶段高位 资金分歧加大 短期震荡调整压力仍在 [6] - 市场处于估值驱动第一阶段 硬实力 科技自主可控 制造业龙头走出去是三大核心主线 [6] - 行情将切换至基本面驱动阶段 围绕全球话语权提升后的基本面改善展开 [6] - 市场估值整体合理 债市转股市与外资流入提供增量资金潜力 系统性变盘风险可控 [6] - 处于美元降息周期初期 流动性释放刚开始 金融+科技趋势有望延续 [7] - 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人工智能 固态电池等)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布局 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大消费 地产等)轮动节奏 [7]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919
西部证券· 2025-09-19 12:17
宏观政策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于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0%-4.25% [1][4] - 经济预测上调2025年GDP增速预期至1.6%(原1.4%),2026-2027年分别上调至1.8%和1.9% [5] - 点阵图中位数显示2025年降息空间增加至3次,10月降息25个基点为大概率事件,12月降息仍需观察 [1][4][7]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收盘1607.44点,下跌0.6%,整体市盈率达75.57倍,高于创业板 [9][11] - 成交金额264.5亿元,较前日增加5.5亿元,但连续两日小幅回落 [9][11] - 当日275家公司中147家上涨,涨幅最高个股达30%(泓禧科技、三维股份) [9] 行业与主题投资机会 - 市场主线聚焦机器人概念、汽车零配件板块及科技自主可控领域 [11] - 需关注政策红利(如扩大服务消费)与产业升级(机器人技术突破、汽车智能化) [11] - 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技术壁垒高的细分龙头,警惕热门赛道估值偏高风险 [2][11] 重点公司动态 - 慧为智能使用5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2.99% [10] - 柏星龙使用1600万元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1.2%-2.0% [10] - 鹿得医疗推出半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1元 [10]
牛市的第二个降温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19 00:18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如期兑现,幅度也不出多数人意料,把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4%-4.25%之间。 本次降息属于为预防经济衰退而进行的预防型降息,因为美国就业市场降温、经济增长放缓。 这里有个小知识,美联储降息可分为纾困型和预防型,本次降息,鲍威尔称之为"风险管理式降息",就 是预防型降息。 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7年的金融危机,属于受经济衰退影响而采取的纾困型降息;2019年美联 储的降息是在平稳的宏观环境中开启,属于预防式降息。而2020年的降息属于2019年降息周期的延续, 是在疫情爆发后宏观环境急速走弱后的大力度降息。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以后,市场预测下个月的议息会议有超过88%的概率将继续降息25个基点,以及12 月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 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一个影响是继续给我们的货币政策留出更多空间。去年9.24行情的爆发,背景就 是在美联储降息以后,我们推出一系列救市组合拳。 由于中美息差缩小,利好美元流入中国,推动人民币升值。昨天离岸人民币一度涨到7.0855,创出近一 年新高,今年以来升值幅度达到3%,去年开始因为美元存款利率很高,不少储户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去 定存,这么一折腾汇率损失 ...
北交所市场点评:北证50指数小幅震荡,科技与高端制造领涨
西部证券· 2025-09-18 19:0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指出北交所市场核心看点在于指数稳健运行和成长板块受资金青睐[4]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主线聚焦三大领域:机器人概念全面爆发、汽车零配件板块持续活跃、科技自主可控主线强化[4] - 北证50指数收盘下跌0.6%至1607.44点 PE_TTM为75.57倍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下跌0.78%至2787.73点[2][8] - 成交金额达264.5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5亿元 换手率4.4% 高于科创板的2.6%和创业板的4.4%[2][13]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或改善全球流动性 利好成长板块估值修复[4] 行情复盘 - 个股表现分化:275家公司中147家上涨(53.5%) 121家下跌(44%) 7家平盘(2.5%)[2][15] - 涨幅前五:泓禧科技(+30.0%)[2][15][17]、三维股份(+30.0%)[2][15][17]、万通液压(+12.4%)[2][15][17]、天铭科技(+9.0%)[2][15][17]、同辉信息(+7.7%)[2][15][17] - 跌幅前五:华光源海(-7.8%)[2][15][16]、戈碧迦(-7.3%)[2][15][16]、邦德股份(-6.1%)[2][15][16]、华原股份(-5.7%)[2][15][16]、曙光数创(-5.4%)[2][15][16] 重要新闻 - SpaceX与芯片制造商合作开发手机直连星链技术 拓展D2D市场 计划2026年底测试[2][18] 重点公司公告 - 慧为智能使用5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预计年化收益率2.99%[3][19] - 柏星龙使用1600万元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预计年化收益率1.2%-2.0%[3][20] - 科达自控解除限售28,350股 占总股本0.0263%[3][21] - 鹿得医疗实施半年度分红:以1.745亿股为基数 每10股派1元现金[3][22][23][24] - 海希通讯实施半年度分红:以1.364亿股为基数 每10股派0.61元现金[25] - 多家公司公告职工代表董事任命:瑞奇智造[26]、宁新新材[27]、安达科技[28]、丰安股份[29] 市场结构比较 - 北交所成交额264.5亿元 显著低于科创板(2515.0亿元)和创业板(1390.1亿元)[13] - 北交所换手率4.4% 与创业板持平 高于主板市场(上证1.4% 深证3.3%)[13]
全球最贵的问候
搜狐财经· 2025-09-18 00:28
美联储议息会议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 概率超过96% 降息50个基点概率仅4% [1] - 有神秘资金押注350万美元赌大幅降息50个基点 创联邦基金期货最高额交易纪录 [2] - 华尔街开发AI读唇术实时分析鲍威尔发言 通过"g"音和"h"音识别在0.3秒内自动交易 [2] 阿里巴巴股价表现与战略调整 - 阿里港股创4年来新高 年内涨幅达100% 美股涨幅超101% 接近2017年历史峰值 [3] - 公司决定斥资500亿补贴加入外卖大战 马云为最终决策者 系2019年后最高参与度 [3] - 股价从2020年10月峰值下跌83% 电商市场份额无法回到85%巅峰时期 [4] - 开辟AI(千问+阿里云)/外卖(大消费)/芯片(平头哥)三条新战线 资本开支从3年3800亿提升至5年1万亿 [5] - 开发国产AI芯片替代英伟达 为国内唯一兼容CUDA生态的芯片 [5] 百度AI业务进展 - 百度使用自研昆仑P800芯片训练文心一言模型 替代英伟达芯片 [6] - 昆仑芯获中国移动十亿级订单 头部科技企业开始大规模采购 [6] - AI新业务(含智能云)收入首次超100亿元 同比增长34% 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6] - 百度为国内最早布局AI的互联网大厂 2017年即宣布all in AI战略 [6] 行业技术竞争态势 - 华尔街对时间优势比拼达到极致 通过AI系统实现毫秒级交易决策 [2] - 科技企业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招商局集团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资金加仓信号显现?中科曙光+胜宏科技携手霸榜,电子ETF(515260)轰出2.83亿元成交,放量突破上市高点
新浪基金· 2025-09-16 19:55
市场表现 - 电子ETF(515260)盘中涨幅达2.36%,收涨1.1%,创上市以来新高,成交额2.83亿元达2021年1月以来高点 [1] - 近3日电子ETF连续吸金合计2023万元,场内频现溢价区间显示买盘资金强势 [1] - 电子50指数成份股中龙芯中科涨14.89%,中科曙光涨8.80%,海光信息涨6.26%,胜宏科技涨5.29% [3] - 胜宏科技年内累计涨幅达727%,成交额221.85亿元居A股首位,中科曙光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4亿元 [3] 政策与事件驱动 - 商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反垄断调查组合拳,依法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调查 [3] - 商务部自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 [3] 技术突破与产业进展 - 龙芯中科首款GPGPU芯片9A1000研发完成,将于三季度流片,图形能力对标RX550并具备数十T算力,后续9A2000/9A3000已规划布局AI端侧推理 [4] - 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实现从指令集IP到设计生产的完全国产化 [4] - 海光信息开放CPU互联总线,有望解决国产算力芯片生态离散化问题,加速智算生态统一 [5] 行业趋势与展望 - AI推动电子产业链价值重塑,算力需求爆发为半导体和电子产业链带来新增长空间 [5] - 电子行业处于创新阶段,需经历终端创新突破、业绩释放和利润爆发等阶段实现快速发展 [5] 产品结构与权重 - 电子ETF(515260)跟踪电子50指数,重仓半导体与消费电子行业,覆盖AI芯片、汽车电子、5G、云计算、PCB等产业 [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7.94%)、立讯精密(5.94%)、中芯国际(5.81%)、工业富联(5.45%)、海光信息(4.61%)等 [6]
寒武纪“重夺”股王,市场热情压倒“科创50”指数调整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6:39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寒武纪股价于9月12日盘中突破1520元 一度超越贵州茅台重夺A股"股王"宝座 收盘报1488元/股 单日涨幅7.28% [1] - 公司曾在8月27日首次超越贵州茅台成为新"股王" 并于8月28日达到1595.88元/股的历史高点 [1] - 今年迄今股价上涨113% 大部分涨幅来自上月公布盈利后的表现 [6] 指数权重调整影响 - 科创50指数季度调整导致寒武纪权重从14.88%下调至10%上限 预计引发相关ETF产品减持约80亿元市值的股票 [2] - 跟踪科创50指数的基金规模达1845亿元 权重下调需减持超过90亿元市值的寒武纪份额 [2] - 9月4日因权重调整预期引发14.45%单日暴跌 市值蒸发超过800亿元 [2] 财务业绩与估值 - 上半年营收从去年同期的6480万元激增至29亿元 实现净利润约10亿元 预计全年营收达50亿至70亿元 [5] - 当前市盈率高达521倍 远高于英伟达的50倍估值水平 [1][5] - 对冲基金经理认为潜在快速增长可能支撑高估值 投资者在替代外国AI芯片和避免投机泡沫间摇摆 [5]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中证AI指数今年迄今上涨60% 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15%的涨幅 [1][6] - 中国科技股牛市已持续12个月 核心驱动力包括政策支持、DeepSeek等技术突破及科技巨头大规模AI投资 [6] - 中国AI产业被认为已过拐点 进入投资上升和盈利能力提高的自我维持周期 [5] 市场观点与预期 - 分析师认为指数权重调整是季度常规操作 不会改变主动管理基金的长期趋势 [4] - 科技板块表现更多取决于行业趋势和盈利增长 而非短期技术性调整 [6] - 市场对AI产业前景保持乐观预期 投资者信心未因权重调整动摇 [1]
大涨!
第一财经· 2025-09-11 20:2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整数大关 创年内新高 主要得益于AI算力硬件等科技龙头股强势上涨[4] - 深证成指紧随其后 受科技股提振 同样创年内新高[4] - 全市场4220家上涨 涨跌停比96:6 呈现普涨格局 市场赚钱效应显著[5] 板块表现 - AI算力硬件 半导体 消费电子产业链集体爆发 多数板块协同上涨[5] - 农林牧渔 券商 PCB等板块也有不错表现[5] - 贵金属 油气开采 餐饮旅游等少数板块逆势调整[5] 成交情况 - 两市成交总额显著放量达万亿元 环比增长23.23%[6] - 深市活跃度高于沪市 成交额高度集中在AI算力相关科技龙头[6] - 放量上涨是AI产业宏大叙事驱动 内外资共振共同作用的结果[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50.38亿元 高度集中涌入以AI算力为核心的科技成长板块[7][8] - 通信设备 电子元件 半导体获显著加仓[8] - 散户资金净流入方向与主力相同 但整体保持谨慎 部分选择获利了结[8] 投资者情绪调查 - 52.29%散户选择加仓 23.93%减仓 47.15%按兵不动[10][13] - 65.66%散户看涨下一交易日 34.34%看跌[15][16] - 市场对全球AI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保持乐观预期[5][8]
银泰证券研究所日报-20250902
银泰证券· 2025-09-02 14:0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实施,旨在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2] -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目标2026年完成,计划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3] - 上海发布措施鼓励开发创新药械健康保险产品,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3] - 陕西省推出低空经济产业质量强链措施,多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规模增长[4] - 8月土地市场成交量价齐跌,30家典型企业拿地金额环比下降50%,平均溢价率5.6%[2] 市场数据与表现 -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09辆智能电动汽车,同比增长169%,环比增长3%[4] - 上汽集团8月整车产量37.69万辆同比增长44.05%,销量36.34万辆同比增长41.04%[4] - A股市场最新成交额27776亿元,换手率5.0%,融资余额22455亿元(截至2025/8/29)[20][21] - 通信、综合和有色金属为涨幅前三行业,通信、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为资金净流入前三行业[22][24] 投资策略与趋势 - 瑞银预计2024-2030年中国ETF资产管理规模CAGR为28.6%,达17万亿元人民币,占公募基金总规模22%[6] - 67%的主动型股票ETF在过去三年跑输沪深300,推动ETF快速增长[6] - 瑞银建议战术性增配电子/半导体、计算机、通信、传媒、国防和非银金融等高贝塔行业[8] - 反内卷行动可能受益行业包括太阳能、化工和锂板块,关注价格回升和产能利用率提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