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
搜索文档
恒生科技午后跌超3%,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续溢价,资金“抄底”特征显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4:23
市场表现 - 10月14日午后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持续扩大超3% [1] - 港股半导体板块重挫 华虹半导体跌超12% 中芯国际跌超8%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午后跌超2.5% 盘中持续溢价显示资金抢筹 [1] 估值水平 - 截至10月13日 恒生科技指数ETF标的指数最新估值(PETTM)为23.36倍 [2] - 该估值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31.75%的估值分位点 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2] 后市展望与驱动因素 - 贸易摩擦扰动不改港股慢牛格局 [1] - 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 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 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 [1] - 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回流或超预期 叠加南向资金持续增持 [2] - 中国在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中 若美国降息改善流动性及AI产业业绩兑现 将支持港股上涨 [1] - 四季度恒生科技估值重构可期 港股科技更加受益于AI产业趋势 [2] 投资策略与机会 - 在信用扩张前 "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 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被提及为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的工具 [2]
政策利好叠加产业突破,港股科技板块蓄力上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0:21
资本市场表现与政策环境 - 10月14日恒指高开0.31%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6% 科网股集体反弹 华虹半导体涨近3% [1] - 近两年资本市场政策力度明显上升 更加注重支持科技发展 改革方向为优化资源配置和引导要素有序流动以服务新质生产力 [1] - 政策顶层设计推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支持以大模型、机器人、智能汽车、量子计算为代表的科技突破 [1] 科技领域竞争与突破 - 中美科技博弈从贸易摩擦升级为技术领域战略竞争 美国持续加码对华技术封锁 外部压力加速中国自主创新步伐 [1] - 2024年中国在多个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华为昇腾芯片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国产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打破海外垄断 智能汽车产业链展现全球竞争力 [2] - 中国科技正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在部分领域实现从技术追赶到局部领先的跨越 例如科大讯飞大模型核心能力超越国际同类产品 比亚迪电动平台技术反向输出国际巨头 [2] 行业前景与市场观点 - 东吴证券继续看好AI科技 认为美国科技龙头会影响港股AI科技交易节奏 但随着中国AI进程加速 港股科技龙头仍有修复空间 [2] - 产业与市场资源在政策促进下不断向科技领域集聚并有明显产出 压力—响应—突破的创新范式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2] 相关投资工具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覆盖科技全产业链 [3]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聚焦互联网龙头 [3]
港股日评:“TACO”交易重现,港股修复缓慢-20251014
长江证券· 2025-10-14 07:31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13日港股市场出现回调,主要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特别是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实施100%关税及出口管制,但后续美方表态缓和对华关系,不排除"TACO"交易可能,市场情绪仍受压制[1][6] - 贸易摩擦扰动不改港股慢牛格局,未来港股创新高可能依赖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空间、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定价能力提升、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及全球流动性改善[10] 市场表现总结 - 港股主要指数普遍回调:恒生指数下跌1.52%至25889.4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82%至6145.51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45%至9222.54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微跌0.18%[6] - A股市场相对抗跌:上证指数下跌0.19%,沪深300下跌0.50%,万得全A下跌0.35%,红利指数微涨0.02%[6] - 港股市场成交活跃:大市成交额达4903.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198.04亿港元[1][10] 行业表现分析 - 领涨行业:有色金属板块上涨2.28%,轻工制造和基础化工均上涨0.60%[6] - 领跌行业:电子板块下跌2.66%,家电板块下跌2.37%,非银行金融下跌2.08%[6] - 概念板块异动:本地券商指数大涨17.08%,金融IC指数上涨7.96%,软件外包指数上涨5.18%;富士康指数下跌6.47%,智能家居指数下跌5.70%,智能终端指数下跌5.50%[6] 地缘政治影响 - 直接诱因:特朗普10月11日宣布对中国实施100%关税及出口管制,虽后续缓和表态,但市场情绪受冲击[1] - 板块传导: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上升导致资金从科技板块及依赖美国出口链的板块撤离,压制电子、家电等行业表现[10] - 避险情绪升温:伊朗与以色列冲突问题叠加中美贸易摩擦,推动黄金价格上涨,有色金属板块逆势走强[10] 港股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以日美经验为锚,AI科技与新消费未来仍有较大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10] - 南向资金影响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边际定价能力上升,若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上升叠加国内低利率环境,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10] - 流动性支持:中国宽货币到宽信用传导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且AI产业业绩兑现,将支持港股进一步上涨[10] - 政策效应:"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牛市"短板"[10]
邀用户亲测!双11买海尔空调,享政企双补贴
搜狐网· 2025-10-13 14:38
公司市场表现与战略 - 公司1-9月全渠道销量同比增长31% [3] - 公司全渠道累计净收入在9个月内已超越2024年全年 [3] - 公司在新渠道布局表现亮眼,抖音平台份额位居第二,快手与拼多多平台份额登顶第一 [3] 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 - 公司举办“千人众测运动会”,邀请用户现场体验风感、测试性能,将用户体验置于首位 [1][3] - 海尔麦浪舒适风空调具备WiFi人感避人吹和UWB雷达监测呼吸功能,可自动调节风感 [4] - 统帅AI懒人新风空调具备AI全时新风、人感避风和AI智冷热功能,一年可省295度电,约200元电费 [6] - 卡萨帝揽光平隐式空调正面出风口占比不到3%,实现“隐身”出风体验 [8] - 海尔暖阳Pro地暖中央空调可在-35℃极寒天气稳定制热,风盘、地暖、暖气片均为一级能效,宣称电费能省一半 [10] 营销活动与行业影响 - 公司为双11推出多重焕新权益,包括政企双补贴、10年包修、直播间互动红包等 [12] - 此次众测活动为行业提升消费透明度和优化用户体验提供了新方向 [12]
港股震荡调整,仍处上行趋势中,下行有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3:25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盘下挫3.49%至25373.43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4.5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走低3.48% [1] - 市场半日成交额为2818.21亿港元 [1]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半日下跌约4% [1] - 成分股中舜宇光学科技下跌8.16%,小米集团-W下跌7.82%,哔哩哔哩-W下跌7.19%,比亚迪电子下跌7.15%,快手-W下跌6.91% [1] - 金山软件上涨10.09%,华虹上涨3.61% [1] 市场趋势与展望 - 尽管短期调整,港股仍处在震荡上行趋势中,下行有底 [1] - 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全球资金预计进一步流向股市,推动全球股市继续创新高,港股也将随之上涨 [1] - 科技成长板块将更为受益于全球资金流动 [1] - 当前港股上涨动力主要来自产业面的好消息 [1] - 东吴证券表示继续看好AI科技,认为随着中国AI进程加速,港股科技龙头仍有修复空间 [1] 投资工具与策略 - 对于普通投资者,借道相关ETF参与布局是降低个股投资门槛和风险的方式 [2]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精选30只市值大、研发投入高的科技龙头 [2] - 该ETF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达77%,覆盖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以及理想汽车、百济神州等新兴势力 [2] - 投资范围全面覆盖"软硬件+新消费+创新药+造车新势力"热门赛道 [2] 关注焦点 - 投资者等待更多基本面信号,本月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定调将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1] - 建议继续关注景气赛道和全球产业链共振方向 [1] - 美国科技龙头表现会影响港股AI科技的交易节奏 [1]
帮主郑重盘中解盘:A50强力回升、沪指低开高走!半仓策略才是真“压舱石”
搜狐财经· 2025-10-13 10:51
市场整体表现 - A50指数强势回升,沪指从3800点低开区域快速反弹 [1] - 市场未出现系统性恐慌,早盘低开幅度不小但资金抄底意愿明确,科创50率先翻红 [3] - 市场情绪正在逐步修复,内在韧性仍在 [1][3] 行业板块表现 - 稀土、有色板块领涨市场 [1] - 国产替代方向的芯片、光刻机、软件板块同步回暖 [1] - AI科技股从硬件向软件端扩散,应用层标的开始接棒,该趋势值得中长线关注 [3] 投资策略观点 - 半仓策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价值凸显 [1] - 对于已做好风控且仓位不重的投资者,不必急着抄底,应等待分钟线跌速放缓 [3] - 对于目前仍是重仓且未做风控的投资者,不宜在低开后盲目调仓以免踏错节奏 [3] - 中长线来看A股重估的逻辑未变,趋势终将回归 [3]
全市场唯一香港大盘30ETF今日迎风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09:30
港股市场与南向资金动态 - 截至2025年9月末,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合计已超1.17万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9月份单月净流入额达1885.17亿港元 [1][3] - 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33.88%,恒生国企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31.08% [1] - 科技板块成为南向资金配置的绝对主线,阿里巴巴-W连续26个交易日获得净买入,9月份累计净买入金额约757.09亿港元,是第二名腾讯控股的10倍 [3] 阿里巴巴的AI战略与市场表现 - 阿里巴巴-W股价于10月3日盘中最高触及186.20港元,创下2021年8月6日以来的近四年新高 [1][3] - 公司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并计划推进3800亿元规模的AI基础设施建设,预测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4] - 通义千问推出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模型Qwen3-Max和全模态预训练大模型Qwen3-Omni系列 [4] - 阿里巴巴领投机器人科技企业"自变量机器人"1.4亿美元融资,并已组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小型团队 [6] - 华尔街方舟投资四年来首次买入阿里巴巴ADR,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龙头的投资出现重要转折点 [6] 华宝基金ETF产品布局 - 华宝基金旗下香港大盘30ETF(520560)于10月13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为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的ETF产品,支持"T+0"交易 [1][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华宝基金权益类ETF资产管理规模达1266.25亿元,在同业中排名领先,旗下有5只规模超百亿元的A股/港股行业主题ETF,合计规模达1002.66亿元 [7][8]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最新资产规模达117.40亿元,其跟踪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中,阿里巴巴-W为第一大权重股,占比18.27% [8] 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特征 - 该指数由香港上市内地公司中市值最大的30只个股构成,阿里巴巴-W为第一大权重股,最新持仓占比高达18.63% [1][2] - 指数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占比达73.85%,显著高于恒生国企指数的56.43%,具有集中度高、波动率偏低的特征 [2] - 自2000年1月3日基日至2025年9月30日,该指数累计涨幅为412.75%,相对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34.98%和358.13% [5] - 指数成份股构成体现"科技+红利"的"哑铃策略",覆盖AI龙头、互联网传媒、金融、电子、通信、消费等行业 [2]
含BA量超18%·AI巨头传奇进击|全市场唯一香港大盘30ETF(520560)今日磅礴上市!
新浪基金· 2025-10-13 08:4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末,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合计超1.17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1][3] - 2025年9月单月,南向资金净流入额达1885.17亿港元,9月30日单日净流入154.80亿港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恒生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33.88%,恒生国企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31.08% [1] 阿里巴巴-W个股表现与AI战略 - 2025年10月3日,阿里巴巴-W股价盘中最高触及186.20港元,创下2021年8月6日以来的近四年新高 [1][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阿里巴巴-W已连续26个交易日获得南向资金净买入,9月份累计净买入金额约757.09亿港元,是第二名腾讯控股的10倍 [3] - 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并计划推进3800亿元规模的AI基础设施建设 [4] - 阿里云栖大会上,通义千问推出最大规模模型Qwen3-Max和全模态预训练大模型Qwen3-Omni系列 [4] - 阿里巴巴领投机器人科技企业"自变量机器人"1.4亿美元融资,并组建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团队 [7] - 方舟投资四年来首次买入阿里巴巴ADR,显示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龙头的投资出现回归转折点 [7] 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特征 - 指数由香港上市内地公司中市值最大的30只个股构成,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占比达73.85% [2] - 阿里巴巴-W为指数第一大权重股,截至2025年10月8日权重占比高达18.63% [1][2] - 指数成份股兼具新经济成长先锋与高股息价值龙头,体现"科技+红利"的"哑铃策略" [2] - 自2000年1月3日基日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累计涨幅为412.75%,相对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指数分别有34.98%和358.13%的超额收益 [5]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特征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30家互联网相关上市公司,阿里巴巴-W为第一大权重股,权重达18.27% [9][10] - 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包括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美团-W等知名互联网公司 [10] 华宝基金相关ETF产品 - 华宝基金旗下香港大盘30ETF于2025年10月13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为全市场唯一跟踪恒生中国(香港上市)30指数的ETF产品,支持"T+0"交易 [1] - 华宝基金旗下港股互联网ETF截至2025年9月30日资产规模达117.40亿元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华宝基金旗下权益类ETF资产管理规模达1266.25亿元,在41只规模超百亿元的A股/港股行业主题ETF中独占5只,合计规模1002.66亿元 [8][10]
1009港股日评:三大指数走势分化,资源股逆势走强-20251010
长江证券· 2025-10-10 11:22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9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收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市场呈现明显板块轮动,资源股在避险情绪及政策提振下逆势走强 [2][7] - 市场成交活跃,大市成交额达3868.2亿港元,南向资金持续净买入30.43亿港元 [2][11] - 报告展望未来港股创新高的三个方向:AI科技与新消费、南向资金边际定价能力提升、以及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配合全球流动性改善 [11] 市场表现总结 - **指数表现**:恒生指数下跌0.29%报26752.59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6%报6471.34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0.07%报9530.13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1.30% [7][11] - **A股市场对比**:同日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上涨1.32%,沪深300指数上涨1.48%,万得全A上涨1.31%,红利指数上涨0.65% [7][15] - **板块表现**: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综合金融板块上涨4.01%,有色金属板块上涨3.77%,煤炭板块上涨2.81%;医药板块下跌5.23%,轻工制造板块下跌5.00%,电子板块下跌2.30% [7][19] 行业与主题驱动因素 - **资源股走强原因**:美国政府停摆及9月ADP新增就业数据意外录得负值加剧市场避险情绪,同时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9月末黄金储备7406万盎司,环比增加4万盎司)提振黄金股;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显著改善稀土供需格局预期,共同推动有色金属板块上扬 [11] - **板块轮动现象**:前期涨幅较高的半导体产业链出现资金获利了结而回调,而在基建投资加速预期下,资金转向建筑等板块 [11] - **概念板块表现**:电力设备指数大涨9.16%,钴金属指数上涨7.67%,环保指数上涨7.21%;电子烟指数与烟草指数均大跌9.25%,工业大麻指数下跌7.28% [7] 未来展望 - **AI科技与新消费**:参考日美经验,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有望带动港股市场上涨 [11] - **南向资金影响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其边际定价能力不断上升,若国内低利率环境使得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提升,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港股 [11] - **宏观流动性支持**:中国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过程中,若美国进一步降息改善全球资金流动性,同时AI产业业绩得以兑现,将为港股市场提供上涨动力;在信用扩张前,“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底部反弹后有望补齐市场短板 [11]
港股策略月报:2025年10月港股市场月度展望及配置策略-20251010
浙商国际· 2025-10-10 10:45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基本面仍偏弱但资金面环境改善,政策面巩固经济稳增长,情绪面短期做多情绪浓重,周月线级别趋势已进入右侧区间,对中短期市场走势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3][6][109] - 板块配置看好行业相对景气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车、新消费、创新药、科技等;业绩和股价走势稳健的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基本面相对独立且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 [3][6][109] 2025年9月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市场振荡向上加速上涨,连续5个月收涨,恒生综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月度涨跌幅分别为+8.11%/+7.09%/+13.95% [4][13] -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原材料行业月涨幅达21.7%,可选消费和资讯科技业涨幅分别为+20.0%和+10.3%,电讯业、能源业和公用事业行业逆势下跌 [13] - 估值水平继续上升,恒生综指PE(TTM)为13.18,5年PE估值分位点从78.58%升至83.78%,风险溢价为3.43,较上月末的4.06有所下降 [20][26] -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创年内新高,9月净买入额达1885亿港元,成交占比约50%,除电信服务外所有行业板块均实现净流入,阿里巴巴净流入超800亿港元 [26][29][32] - 市场回购热度提高,总回购金额从112亿港元升至205亿港元,回购公司数量从57家升至90家,腾讯控股回购金额达121亿港元 [36][37] 港股市场宏观环境解读 - 国内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进一步走弱,8月社零同比+3.4%低于预期,出口同比+4.4%低于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7.1%,工业增加值同比+5.2%低于预期,CPI同比-0.4%低于预期 [39][42][44][51][54] - 政策基调强调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财政政策展现更强扩张性,消费品以旧换新全年资金规模达3000亿元 [74][107]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点阵图显示年内将再降息50个基点,8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2.2万人大幅低于预期,失业率上行至4.3% [75][83][84] - 9月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885亿港元创年内新高,连续27个月净流入,年内累计净流入总额达1.17万亿港元,外部资金环境小幅改善 [94][95][108] 2025年10月港股市场展望及配置策略 - 基本面经济数据仍处于筑底企稳过程,政策面更加积极有为,资金面内外部环境继续改善,情绪面短期做多情绪浓重 [109] - 板块配置看好汽车、新消费、创新药、科技、低估值国央企红利板块、香港本地银行、电信及公用事业红利股,需注意中美贸易争端潜在影响 [3][6][109] - 浙商国际10月十大金股包括汇丰控股、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中国移动、康臣药业、药明生物、港灯-SS、中国龙工、京东健康、零跑汽车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