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常宝股份:新产线将建成,积极开拓新兴领域-20250430
华泰证券· 2025-04-30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对应目标价 5.99 元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常宝股份 2025 年 Q1 营收、归母净利同比和环比均下降,业绩回落主要因主营业务承压、期间费用增加、投资收益减少和公允价值变动负向变动 [1][2] - 常宝特材项目热挤压生产线等产线预计 7 月调试,瞄准高端市场,公司还推进新能源汽车用精密管项目,部分产线已试生产并小批量供货 [3] - 维持盈利预测,考虑钢铁公司盈利情况,将估值方法变更为 PB 估值法,给予公司 2025 年 Wind 一致预期 PB 均值 0.9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截至 4 月 29 日,目标价 5.99 元,收盘价 5.25 元,市值 47.32 亿元,6 个月平均日成交额 8273 万元,52 周价格范围 4.36 - 6.28 元,BVPS 6.38 元 [7]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661|5696|6120|6460|6827| |+/-%|7.03|(14.48)|7.44|5.55|5.6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83.03|634.22|646.19|712.43|751.90| |+/-%|66.24|(19.00)|1.89|10.25|5.54| |EPS(元,最新摊薄)|0.87|0.70|0.72|0.79|0.83| |ROE(%)|14.88|11.38|10.83|10.98|10.70| |PE(倍)|6.04|7.46|7.32|6.64|6.29| |PB(倍)|0.91|0.84|0.78|0.72|0.66| |EV EBITDA(倍)|2.58|2.43|1.76|1.30|0.75| [10]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 Bloomberg 代码|公司简称|Wind 一致预期 PB(2025E)| |----|----|----| |000959|首钢股份|0.6| |603878|武进不锈|1.0| |000932|华菱钢铁|0.6| |000708|中信特钢|1.3| |平均值|0.9| [11] 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3 - 2027 年进行预测,如 2025E 流动资产 6371 百万元、营业收入 6120 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 908.46 百万元等 [16]
星源材质(300568):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隔膜出货同比高增
民生证券· 2025-04-29 22: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全年营收 35.41 亿元同比增长 17.52%,归母净利润 3.64 亿元同比减少 36.87%;2025 年一季度营收 8.89 亿元同比增长 24.44%,归母净利润 0.47 亿元同比减少 56.39% [3] - 2024 年隔膜材料产量 40.5 亿平同比增长 56.25%,销量 39.9 亿平同比增长 57.64%;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设备迭代刷新行业标准 [4] - 国内客户覆盖多家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国际产品批量供应一线厂商,报告期内深化与多家企业合作关系 [4] - 2025 年 Q1 与株氏会社 RS Technologies 签订协议,打造半导体第二成长曲线 [5]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4.65、57.10、70.06 亿元,同比增速 26.1%、27.9%、22.7%,归母净利润 4.67、7.29、9.71 亿元,同比增速 28.4%、56.1%、33.2%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营收 35.41 亿元同比增长 17.52%,归母净利润 3.64 亿元同比减少 36.8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83 亿元同比减少 48.17% [3]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8.89 亿元同比增长 24.44%,归母净利润 0.47 亿元同比减少 56.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34 亿元同比减少 64.66% [3] - 2024Q4 营收 9.36 亿元同比 +16.58%、环比 -1.68%,归母净利润 0.14 亿元同比扭亏、环比 -86.5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16 亿元同比扭亏、环比 -82.70% [3] - 2024Q4 毛利率 25.93%同比 -12.37pcts、环比 -2.03pct,净利率 2.13%同比 +13.69pcts、环比 -9.33pcts [3] 业务发展 - 2024 年隔膜材料产量 40.5 亿平同比增长 56.25%,销量 39.9 亿平同比增长 57.64% [4] - 公司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新型交联复合膜等新产品有优势,湿法和干法隔膜设备迭代刷新行业标准 [4] - 国内客户覆盖宁德时代等多家知名厂商,国际产品供应 LG 化学等一线厂商,报告期内深化与三星 SDI 等企业合作 [4] - 2025 年 Q1 与株氏会社 RS Technologies 签订协议,合作涉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打造半导体第二成长曲线 [5]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541|4,465|5,710|7,006| |增长率(%)|17.5|26.1|27.9|22.7|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364|467|729|971| |增长率(%)|-36.9|28.4|56.1|33.2| |每股收益(元)|0.27|0.35|0.54|0.72| |PE|33|26|16|12| |PB|1.2|1.2|1.2|1.1| [6]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成长能力:2024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7.52%、26.08%、27.89%、22.70%,EBIT 增长率 -44.30%、59.56%、42.53%、25.93%,净利润增长率 -36.87%、28.40%、56.12%、33.16% [10][11] - 盈利能力:2024 - 2027 年预计毛利率 29.09%、29.19%、30.14%、30.11%,净利润率 10.27%、10.46%、12.77%、13.86%,总资产收益率 ROA 1.57%、1.99%、2.98%、3.81%,净资产收益率 ROE 3.71%、4.73%、7.12%、9.04% [10][11] - 偿债能力:2024 - 2027 年预计流动比率 1.24、1.14、1.13、1.23,速动比率 1.10、0.97、0.96、1.06,现金比率 0.61、0.41、0.34、0.38,资产负债率 56.92%、57.28%、57.42%、57.01% [10][11] - 经营效率:2024 - 2027 年预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83.65、180.00、170.00、165.00,存货周转天数 65.58、65.00、60.00、55.00,总资产周转率 0.17、0.19、0.24、0.28 [10][11] - 每股指标:2024 - 2027 年预计每股收益 0.27、0.35、0.54、0.72,每股净资产 7.30、7.35、7.62、8.00,每股经营现金流 0.27、0.96、1.40、1.57,每股股利 0.05、0.22、0.27、0.35 [10][11] - 估值分析:2024 - 2027 年预计 PE 33、26、16、12,PB 1.2、1.2、1.2、1.1,EV/EBITDA 18.93、11.82、9.31、7.87,股息收益率 0.56%、2.46%、3.01%、3.91% [10][11] - 现金流量表:2024 - 2027 年预计净利润 371、474、740、986 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 368、1,294、1,880、2,108 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 -2,444、-1,985、-1,471、-965 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 3,031、-532、-602、-710 百万元,现金净流量 906、-1,222、-194、434 百万元 [10][11]
美利信(301307)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1:18
经营目标与战略 - 2025年核心经营目标包括聚焦主营业务、加强科技创新、深挖降本潜能、建设海外工厂 [3] - 未来盈利增长点包括募投项目及安徽/北美工厂产能释放、主业优势增强、外部资源整合 [3] - 公司对机器人、半导体、无人驾驶等高景气行业进行长远布局且有技术储备 [6] 财务表现与改善措施 - 2024年收入增长14.73%但净利润下降220.58%,主因通信客户基站建设放缓导致该领域收入大幅下降 [4] - 利润下滑还因新工厂投产导致折旧/人工费用增长(产能未完全释放)及资产减值计提 [4][5] - 现金流改善措施包括优化债务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0] 产能与工厂进展 - 北美工厂正推进量产准备,具体投产时间表未披露 [7][9] - 安徽工厂与募投项目逐步投产但产能尚未完全释放 [4] - 汽车结构件领域2024年已开拓新客户(因保密协议未披露详情) [9] 技术研发与行业布局 - 核心技术涵盖高真空压铸、高导热材料研发等9大领域,部分技术达国际水平 [7] - 通信结构件收入下滑因5G投资收缩,但公司已布局6G技术并与爱立信等客户保持合作 [10] - 机器人领域正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技术研发和送样 [6][10] 客户合作与保密信息 - 与特斯拉、华为汽车、小米汽车等合作因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具体产品及销售额 [5][6][10] - 半导体业务进展及潜在客户信息同样受保密协议限制 [8][10]
茂莱光学(688502):半导体+无人驾驶驱动成长,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华西证券· 2025-04-29 20: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茂莱光学2025年一季报业绩略超市场预期,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1][2] - 公司是国内工业级精密光学领先厂商,拥有核心技术和一体化服务能力,全球化布局打造增长驱动力 [4] - 参考2025年一季报,调整2025 - 27年盈利预测,预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较高增长 [8]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营收1.42亿元,同比+28.23%;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288.73%;扣非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455.51% [1] - 分下游应用看,25Q1半导体、生命科学、无人驾驶、生物识别、AR/VR检测、航空航天收入占比分别为63.51%、17.90%、4.28%、3.30%、2.86%、0.53%,生物识别领域收入同比略有下滑 [2] 财务指标 - 25Q1毛利率为50.49%,同比+1.01pct,主要因下游产品结构比例变化,部分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3] - 25Q1期间费用率为35.04%,同比-8.1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03%、17.09%、13.82%、-0.90%,同比-0.49、-5.19、-1.97、-0.48pct [3] 公司优势 - 拥有精密光学设计和光机电算一体化的光学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掌握五大核心技术,能满足客户一体化服务需求 [4] - 全球化布局,总部在南京,在泰国设生产基地,在美国设研发中心,在英国设子公司,利于服务海内外客户,应对宏观环境变化 [4][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7年营收分别为6.25、7.73、9.46亿元,同比+24.3%、23.7%、2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0、1.00、1.40亿元,同比+97.1%、+42.3%、+41.0% [8] - 预计2025 - 27年EPS分别为1.33、1.89、2.66元,2025年4月29日股价为288.35元,对应PE分别为217.45x、152.83x、108.39x [8]
收评:主要股指小幅下跌 PEEK材料板块继续领涨
新华财经· 2025-04-29 15:28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三大股指29日早间普遍低开,收盘时小幅下跌,沪指报3286.65点跌幅0.05%,深成指报9849.80点跌幅0.05%,创业板指报1931.94点跌幅0.13% [1] - PEEK材料板块继续领涨,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分散染料、日用化工、减速器、POE胶膜、一体压铸、家居用品、人形机器人、碳纤维等多个板块显著上涨 [1] - 电力、酿酒、航运等板块跌幅靠前 [1] - 科创综指报1163.20点涨幅0.38%,北证50指数报1292.80点涨幅1.24% [1]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拐点,建议关注国企改革、兼并重组、大消费主题及半导体、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2] - 中信建投指出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明确,PEEK材料应用受关注,建议挖掘"AI+机器人"投资机会如外骨骼机器人、灵巧手和传感器 [2]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Q1或成钢铁行业长期业绩拐点,行业改革将推动产能削减和利润再分配 [3] 政策动态 - 文旅部将开展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推出"五一"消费周、暑期消费季等主题活动 [4]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要求2025年底前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京津冀电力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 [5] 资本市场 - 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已就"中概股回流意向"与部分企业接触,将为回流企业提供上市指引与协助 [6] - 香港正推进上市制度全面检讨,包括审视上市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及研究双重主要上市门槛等 [7]
双元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净利双降,半导体领域布局成亮点
搜狐财经· 2025-04-29 14:5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86亿元,同比下降10.01% [1][4] - 归属净利润8686.21万元,同比下降34.92% [1][4] - 扣非净利润6939.17万元,同比下降42.81% [1][4] - 2023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46%,归属净利润增长38.33%,扣非净利润增长30.09%,与2024年形成反差 [4]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3056万元,影响利润总额 [4] - 在手订单含税金额8.95亿元,但订单转化速度和盈利能力待提升 [4] 行业影响 - 新能源行业投资放缓导致相关设备制造业务订单减少,客户设备验收速度减缓,成为业绩下滑主因 [4] - 半导体领域布局取得进展,但新能源行业拖累效应显著 [1][4] 研发与半导体布局 - 研发费用4151.48万元,同比增长30.14% [5]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7.69%,新增汽车总装检测、半导体晶圆检测、结构光学等方向 [5] - 完成全自动晶圆AOI量检测系统和晶圆在线光谱量测系统样机研发,获少量订单 [5] - 晶圆AOI位错检测系统测试样机通过国内头部厂商验证,正式进入半导体量检测领域 [5] AI技术与海外市场 - 加大工业应用AI软件研发,完成AI训练平台研发,推进AI算法集成至智能相机实现边缘化高速实时处理 [6] - 产品销往美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家,但海外营收贡献有限 [6] - 未来销售策略以境内市场需求开发和国产替代为主 [6] 战略方向 - 半导体领域布局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可能性,但短期贡献有限 [5][6] - 需提升订单转化速度和盈利能力以应对当前经营压力 [4][6]
菲利华(300395):24年业绩有所承压 25年Q1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4-29 14: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42亿元(同比-16.68%),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41.56%)[1] - 2025年Q1营收4.06亿元(同比-0.97%),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35.72%)[1] - 2024年毛利率42.17%(同比-7.31pct),净利率18.73%(同比-8.75pct)[1] - 2025年Q1毛利率49.96%(同比+10.32pct),净利率23.63%(同比+4.45pct)[1] - 2025年Q1期间费用率24.18%,研发费用率增长但其他费用率降低[1] 产能与存货情况 - 2025年Q1末存货余额7.39亿元(较2024年底-0.61%)[2] - 2025年Q1末在建工程余额3.85亿元(较2024年底+44.90%,较2023年底+186.81%)[2]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主营石英材料及石英纤维,全球少数具备石英纤维批产能力的制造商[2] - 军工领域:长期配套航空航天,受益行业景气度提升[2] - 半导体领域:石英产品为半导体/面板耗材,受益5G+物联网+国产替代[2] - 光学领域:布局TFT-LCD/半导体用光掩膜版,合肥项目已批量供货,济南项目厂房封顶[2] - 产业链延伸:加码半导体用高纯石英制品,研发特种复材项目形成完整产业链[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6年EPS至1.23/1.65元(原1.18/1.54元),新增2027年EPS 2.03元[3] - 参考可比公司43倍PE,目标价52.89元[3]
英杰电气(300820)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光伏领域业务有所承压 积极拓展半导体电源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4-29 12: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80亿元,同比增长0.59%,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减少25.19%,扣非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减少27.87%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25亿元,同比减少13.30%,环比减少28.03%,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减少36.84%,环比增长155.93%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 [1] 光伏业务 - 2024年光伏行业营收8.74亿元,同比减少10.27%,毛利率28.53%,同比下降2.36个百分点 [1] - 国内光伏业务进入下行周期,新增订单大幅下降,客户验收延缓、付款延迟 [1] - 公司加大海外光伏市场开拓力度,2024年签订约5亿元海外订单,弥补国内市场缺口 [1] - 强化项目验收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定灵活付款方案,加快款项回收 [1] 半导体业务 - 2024年半导体及电子材料行业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6.41%,毛利率53.98%,同比上升11.14个百分点 [2] - 公司依托工业电源领域优势,积极拓展半导体行业,增加半导体设备电源研发投入 [2] - 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配套电源量产型号增加,客户数量和覆盖设备型号增长 [2] - 2025年一季度半导体行业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2.86% [2] 业务布局与展望 - 公司深耕光伏行业,积极布局半导体行业,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2] - 半导体业务研发推进和订单量产稳步提升,但需成长时间 [2]
全志科技(300458)2025年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AI赋能多产品线齐头并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6.20亿元(YoY+51.36%,QoQ+2.86%),归母净利润0.92亿元(YoY+86.51%,QoQ+481.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6亿元(YoY+223.62%,QoQ+720.53%)[1][2]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生成式AI技术推动半导体需求增长,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6,972亿美元(YoY+11%)[2] - AI技术应用成为消费电子增长关键驱动力,车载芯片的高性能与可靠性要求为国内设计公司指明发展方向[2]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公司打造通用异构计算平台,优化总线、调度算法和操作系统,实现CPU、GPU、NPU、DSP等复杂异构芯片量产[3] - 完成八核A55、A73+A53、A76+A55等算力档位布局,NPU覆盖端侧算力,并研发更高算力平台[3] - 八核芯片A527在智能车载、平板领域量产,A537平台芯片满足客户升级需求并实现首批平板客户量产[3] - 12nm工艺平台成功量产,集成LPDDR5、PCIe3.0等高速接口[3] AI算法与新产品 - 新一代AI-ISP降噪算法仅需1T NPU算力实现高效运行,AI超分辨率算法(AI-SR)通过NPU+ASIC加速提升视频至4K分辨率[4] - 发布机器人芯片MR536(集成3T NPU,支持Transformer模型)和工业控制芯片T536[4][5] - 推出低功耗无线安防芯片V821,集成自研Wi-Fi技术降低客户集成成本[5] 市场合作与应用落地 - 产品覆盖AIOT、智能汽车电子、智慧视觉等领域,与小米、腾讯、阿里、一汽、上汽等头部客户合作实现量产[5] - 在AI玩具、AR眼镜、机器人等高成长赛道前瞻卡位,推出竞争力芯片解决方案[6] 盈利预测调整 - 上修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61/5.29/7.00亿元(原值3.26/4.90/6.78亿元),对应EPS 0.57/0.84/1.10元[6]
英杰电气(300820):光伏承压导致业绩不及预期 期待公司新周期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6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0.6%,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下降25.2% [1] - 1Q25公司实现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13.3%,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降36.84% [1] - 光伏行业账期延长及部分应收账款减值导致业绩不及预期 [1] 业务发展 - 2024年光伏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3%至8.7亿元,半导体及电子材料收入同比增长6.4%至3.5亿元,其他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8.9%至5.5亿元 [2] - 光伏业务下滑因下游硅料及硅片新增产能减弱导致设备电源订单减少,且客户账期延长 [2] - 半导体业务持续加大刻蚀、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关键制程电源技术,并拓展碳化硅、复合铜箔等新兴领域,部分射频电源已量产 [2] - 其他行业中充电桩业务同比下降13.2%,但钢铁冶金、玻璃玻纤及科研院所业务实现更高增长 [2] 毛利率变化 - 2024年光伏/其他行业/半导体及电子材料毛利率同比变化-2.36/-1.97/+11.14个百分点至28.53%/44.64%/53.98% [3] - 半导体业务毛利率显著改善因射频电源业务高速增长 [3] - 光伏行业毛利率收窄因需求清淡,但光伏收入占比下滑推动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至38.5% [3] 财务及运营 - 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5893万元,信用减值损失1249万元,应收票据收回238万元 [3] - 截至1Q25末公司存货约15.6亿元,合同负债约11.5亿元,支撑收入增长 [3]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下调36.7%至3.65亿元,2026年净利润预测为4.39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6年市盈率约为24.9x/20.7x,目标价55元对应2025/26年33.4x/27.8x市盈率,上涨空间33.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