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

搜索文档
全球首架“三证”吨级eVTOL交付,中国为何这项技术碾压全球
36氪· 2025-07-25 09:21
eVTOL商业化进展 - 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成为全球首架获颁"适航三证"的吨级以上eVTOL,标志着中国企业在适航认证和商业化落地方面领先全球 [1][2] - "适航三证"包括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单机适航证(AC),是eVTOL量产和公众信任的前提,取证难度TC>PC>AC [3][4] - V2000CG最大起飞重量2吨,最大商载400公斤,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航程200公里,主要用于物流、紧急运输和应急救援 [5] - 峰飞航空5座载人机型"盛世龙"已进入适航审定阶段,预计1-2年内获证 [7] 行业订单动态 - 峰飞航空获得中信金租100架大型eVTOL意向订单及汉阳投资1.57亿元12架订单 [10]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飞行汽车工厂计划Q4竣工,年产能规划1万台 [10] - 时的科技获阿联酋企业10亿美元350架E20订单 [12] - 沃兰特航空获泰国企业17.5亿美元500架VE25-100订单,并与中银金租签署100架采购协议 [14] - 亿航智能近期获得国内91架EH216-S订单 [16] 技术发展现状 - 电池技术:半固态电池(330Wh/kg)已应用,全固态电池(400-500Wh/kg)预计2025年交付,亿航智能固态电池续航提升60-90% [21] - 飞行性能:复合翼设计突破起降限制,英国企业完成欧洲首次有人驾驶有翼eVTOL开放空域飞行 [22] - 航电系统:向自主化、智能化发展,分阶段实现完全自主飞行(SV01-SV03) [22] - 电机技术:开发下一代永磁同步电机、碳纳米管导线等,800V高压架构向eVTOL延伸 [23] - 软件技术:AI核心软件和数字化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成为竞争关键 [25] 中国eVTOL行业地位 - 中国超过50家企业布局eVTOL,包括亿航、峰飞、小鹏等,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安全健康发展" [28] - 应用场景拓展:文旅领域开通空中游览专线,物流领域构建低空配送网络,救援领域已有58个成功案例 [28] - 发展瓶颈包括公众认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飞行性能待提升和法规体系不完善 [29]
超图软件20250724
2025-07-25 08:52
纪要涉及的公司 超图软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 年上半年业绩创历史新高,扭亏为盈,预计盈利 800 万 - 1200 万,主要因组织变革后竞争力恢复,自然资源和勘测规划业务线恢复并同比增长[3] - **第二增长曲线业务**:2024 年水利和军事等领域增长 1 - 2 倍,2025 年上半年军事和海外市场合同签订量翻倍,组织变革加快其发展[4] - **水利行业投资**:2024 年水利行业投资 1.3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3%,预计 2025 年达 1.5 万亿元,增长率超 10%,信息化投资占比有望提升[2] - **水利信息化竞争力**:超图软件在数字孪生技术和构建数字底板能力上领先,在“水利一张图”项目中占领先地位,有望扩大市场份额[2][7] - **AI 技术应用**:搭建 SuperMap AIF 技术底座,发布 AI.is Agent 地理空间智能体,开发上百个功能,预计 2025 年 AI 订单翻倍增长[2] - **行业智能体布局**:发布领域级空间相关行业智能体产品,在自然资源领域推多个智能体产品,庆阳二期 AI 项目预计投资是去年数倍[4] - **海外业务战略**:从平台软件输出转向平台加解决方案全面出海,2025 年上半年在马来西亚获 400 多万订单,海外业务有望成重要增长方向[4][18] - **水利行业订单**:2024 年水利订单增长 100%,金额近 1 亿,2025 年预计继续增长,下半年机会更多[16] - **组织变革成果**:2025 年一季度变革接近尾声,整合子公司与母公司,形成新架构,提升人效和竞争力[3][19] - **低空经济业务**:推出数字低空底座等产品,在多地有应用案例,与政企合作,今年拓展业务并探索合作模式[21] - **收入结构**:第一增长曲线业务占比 88% - 90%,第二增长曲线业务占比提升但短期不影响整体结构[23] - **AI 业务规模**:2024 年 AI 应用订单约 1000 多万,2025 年上半年达 2024 年全年水平,预计翻倍及以上增长[23] - **人员与研发规划**:2025 年上半年人员减至 2800 人,优化结构,今年专注 AI 研发,未来维持 2000 - 2800 人规模[24][25] - **节能增效体现**:今年节能增效措施可能在 2026 年体现[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超图软件参与墨脱水电站前期 B + GS 数字底板建设,未来水电站发电、防洪和工程安全管理等需信息化支撑[9] - 超图软件与科大讯飞等合作成立水利部唯一智能实验中心,2024 年提出“水利智能体”概念,2025 年推出体验产品[10] - 超图软件在自然资源领域梳理出 40 多个应用场景,每个场景平均约 200 万元投资[14] - 自然资源行业 AI 应用受政策和客户需求驱动,超图软件在该领域有业务理解、案例和研发优势[15]
封面智库2025市场半年报·韧性与新坐标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14
中国经济2025年中表现 - 2025年中国经济在风浪中稳健前行 总量增长夯实基础 质量提升勾勒新图 变量可控彰显韧性 [2] - 宏观政策精准发力 市场活力持续激发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稳"的根基更牢 "新"的动能奔涌 "畅"的循环优化 [2] - 以自身的稳定与笃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是穿越周期的关键力量 [2] 行业发展趋势 - 文旅消费热度持续 智能驾驶加速普及 低空经济实现破局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科技创新喷涌 企业韧性淬炼 [3] - 新技术 新模式 新业态不断涌现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 [3] - 企业主动求变 苦练内功 在压力下展现坚韧 [3] 封面智库2025市场半年报 - 聚焦多个垂直领域 提供深度年中观察与前瞻 [2] - 全景呈现文旅消费 智能驾驶 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动能演绎 [3] - 记录各领域起伏脉动 展现中国经济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3]
机器人赛道最火 大额融资数居首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7:09
行业投融资活跃度排名 - 电子行业以813个投融资事件位居第一,信息技术(IT)和医药健康行业分别以741个和703个紧随其后,这三个行业合计占样本总量近半[3] - 装备制造行业凭借660个投融资事件成功跻身第一梯队,与医药健康行业差距缩小至43个[8] - 材料、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消费品与服务等7个行业构成第二梯队,投融资事件数在100-400区间[4] - 文化传媒、房地产、现代金融等4个行业处于第三梯队,投融资事件数均低于100[4] 热门赛道表现 - 芯片设计赛道以278个投融资事件高居榜首,机器人赛道以197个事件跃升至第二位[5] - 医疗设备、算法服务、生物制品及半导体设备赛道投融资事件数均超100[5] - 机器人赛道大额融资表现突出,共录得49笔亿元级融资,其中银河通用机器人单笔融资达11亿元[6] - 算法服务赛道吸金能力显著,智谱AI获得多笔战略融资,包括浦东创投10亿元和张江集团10亿元投资[7] 赛道变化趋势 - 装备制造行业投融资活跃度提升主要得益于机器人赛道的爆发,该赛道排名从2024年的第四位升至2025年的第二位[9] - 航空装备赛道(含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投融资事件数增长超40%,排名从第18位快速升至第11位[10] - 半导体设备赛道投融资事件数减少较多,排名从第五位降至第六位[9]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活跃度明显下降,从第七位下滑至第十位[10] 大额融资案例 - 长江存储母公司长控集团获得约94亿元融资,总估值超千亿元[7] - 瑞桥鼎科医疗科技获得超10亿元A轮融资[7] - 宇树科技C轮融资获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巨头领投,估值超100亿元[6]
低空经济万亿蓝海吸引全球目光
中国青年报· 2025-07-25 05:52
博览会概况 -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于7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展览规模达6万平方米 汇集超过300家参展商 [2] - 重点展示低空基础设施 制造与配套服务产业链及低空交通运输 城乡管理等应用场景 [2] - 观众普遍关注产品商业化进程 专业观众更关注适航认证完成情况 [2] 参展企业动态 南京天路飞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天路飞车为展会焦点产品 旋翼展开演示时吸引大量观众 [2] - 公司2021年完成第一代设计 2025年4月在上海首发 预计2025年10月发布新品 [2] - 研发中心选址上海金山 因该地区拥有1370平方公里低空空域和8条固定航线 [3] 沃兰特航空 - 携eVTOL天行Skylar(VE25-100)亮相 [3] - 泰国泛太平洋公司签署协议采购500架天行eVTOL 订单金额达17.5亿美元 创中国eVTOL领域公开采购订单最高纪录 [3] 沃飞长空 - 展示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量产版原型机 全球首发配套智能座舱 [4] - AE200定位长三角通勤和应急救援工具 载客量5人 上海虹桥至陆家嘴全程约25分钟 [5] - 智能座舱支持大角度倾斜调节 舒适性对标豪华汽车 [5] - 已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所有科目 预计2026年获得型号合格证 [5] 行业发展趋势 - 上海金山区宣布建设上海低空经济特色园区暨华东无人机基地新场址 重点招引eVTOL 工业级无人机和新能源通航飞机企业 [3] -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 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5]
低空经济如何算好“经济账”?找准场景是关键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2:58
低空经济的核心逻辑 - 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是技术应用必须回归商业本质,算好"经济账"[3] - 低空经济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新兴经济形态,又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5] - 经济性体现在用无人机替代人力降低成本,例如婚庆场景用无人机送戒指可提升经济价值[3][4] 产业链关键环节 - 上游需关注企业核心技术壁垒,如同淘金热中的"卖水人"[5] - 中游整机制造需评估技术路线是否符合主流方向及适航取证进度[5] - 下游应用场景需具备清晰商业逻辑和盈利可行性[5] - 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决定产业能否健康高效运行[6] 主要应用场景 - 服务人类:如无人机洒农药、高压线巡检等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7] - 物流运输:从送咖啡到运送几百公斤货物,遵循"先货后人"发展路径[7][8] - 载人交通:包括景区直达航线(虹桥机场至莫干山153公里/42分钟)、城市接驳(浦东机场至陆家嘴10分钟)和应急医疗转运[8] 商业化落地方向 - 物流领域:浙江千岛湖区域无人机配送可降低人力成本,海外海岛对eVTOL物流需求显著[9] - 文旅场景:eVTOL厂商重点布局,如景区间直达航线实现区域化安全管理[8] - 短期优先to B场景:农林植保(海外农场无人机使用率高)、电力巡检、应急救援[9] - 中期载物最易落地,载人场景中文旅观光或2-3年内快速实现[9] 产业发展特征 - 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长、培育周期久的特点[3] - 当前仍以产品研发和技术突破为主导,需精准细分场景[8] - 万亿级市场潜力已成共识,但产业化路径需探索[3]
产业链乘风而起 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创新要素“荟萃”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2:58
展会概况 -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吸引近300家企业参加,现场人潮涌动,eVTOL企业展台尤为火爆 [2] - 展会聚集产业链企业、金融和保险机构,促进行业交流与融合,突出展示低空经济全要素 [2] - 各方对低空经济全要素的重视反映行业发展新趋势,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技术手段、基础设施同步推进 [2] 产业链合作与产品 - 云路复材与小鹏汇天达成合作,共同研发飞行汽车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 [2] - 天成自控获得EASA和FAA双重适航认证,为空客、波音供应商,其eVTOL航空座椅重量仅八九公斤 [3][4] - 吉利旗下沃飞长空与富维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发布eVTOL产品AE200的"智能灵动舱" [4] 技术发展趋势 - eVTOL航空座椅处于研发阶段,预计未来一两年头部企业将获适航证,量产仍需时间 [4] - 航空座椅技术门槛高,普通厂商因缺乏碳纤维加工等技术难以进入,天成自控已获峰飞、沃飞长空订单 [4] - NSK轴承开发eVTOL用燃气轮发电机轴承,已应用于成熟无人机,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4] 市场需求与挑战 - 无人机制造商需求集中在轻量化、低功耗、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未来业务发展潜力大 [5] - 无人机反制技术随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迅速扩大,鉴真防务布局广泛但海外业务较少 [5]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陈玮—— 构建贯穿“募投管退”全链条创投生态中枢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5
深圳创投业发展现状 - 深圳已成为与北京、上海并列的中国三大创投重镇之一,拥有深创投、达晨财智、同创伟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企业[1] - 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备案3429只,管理规模达4103.42亿元,较2018年增长2.25倍,年化增速超20%[1] - 募资结构优化,2024年政府引导基金、社保、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出资规模达2381.06亿元,同比增长16.74%,占总投资额的59.01%[1] 行业集中度与投资领域 - 头部效应显著,前10%机构管理74%的基金规模,6只超50亿元基金总规模达686.48亿元,同比增长11.02%[1] - 投资领域集中在半导体与硬科技(占比30%)、新能源与储能(占比18%)、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占比20%),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占比14%[2] - 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领域也有市场交易案例[2] 深圳创投公会生态建设 - 深圳创投公会构建了贯穿"募投管退"全链条的创投生态中枢,汇聚200余家头部机构,管理规模占深圳全市70%以上[2] - 实施"四个100"生态战略,联结百家高成长科技企业、LP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立体化生态网络[2] - 每年召开LP大会对接100家市场化母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组织并购退出研讨会推动行业退出路径探索[2]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发展[3] - 2024年6月首批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标志着国家正引导债权资本向股权投资过渡[3] - 深圳创投公会设立跨境私募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推动国际化发展及跨境资本流动,组织会员走进中东链接全球资源[2]
29省份半年报出炉,“中部第一省”或将易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5 00:31
全国各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概况 - 全国29个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22个省份GDP增速超过或持平全国5 3%的平均线,7个省份低于全国水平 [1] - 西藏以7 2%的增速领跑全国,甘肃(6 3%)和湖北(6 2%)分列二三位 [5][13] - 山西增速3 8%排名垫底,广东4 2%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且未达全年目标 [8][21] 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 湖北GDP总量29642 61亿元,与河南差距从去年同期的4000亿元缩至2000亿元,挑战中部第一省地位 [1][13] - 四川上半年GDP反超河南200多亿元,全年排名存悬念 [8] - 辽宁与云南位次互换,但两省增速均低于全国水平 [8] 重点省份经济表现 西藏 - GDP增速7 2%居首,但基数较低(1382亿元) [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 8% [5] -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 2万亿元)将推动后续增长 [5] 甘肃 - GDP增速6 3%全国第二,工业增加值增长10 2% [5] - 黄金(49 9%)、铅(89 2%)、精炼铜(23 9%)等产品产量显著增长 [5] 湖北 - GDP增速6 2%创三年新高,增量达2300亿元(河南仅452亿元) [13] -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 4%,电子元件、锂电池产业突出 [17] - 汽车产业回升,5-6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18] - 进出口突破4000亿元(+28 4%),与河南差距缩至100亿元 [17] 广东 - GDP增速4 2%排名倒数第三,连续两年低于全国水平 [21][2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 3%,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 7% [22] - 出口增速仅1 1%,显著低于江苏(9 4%)、浙江(9 1%) [25]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 西藏(24 8%)、内蒙古(14 8%)、北京(13%)增速领先 [24] - 湖北(5 6%)高于全国3 7个百分点,广东(-9 7%)降幅最大 [19][24] 全年目标完成情况 - 多数省份上半年增速已达全年目标,但广东、辽宁、云南等仍需冲刺 [9] - 湖北(6 2%)已超过全年6%目标,广东(4 2%)距5%目标有差距 [11][27]
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崛起 北京亦庄迈向“飞天之城”
证券日报· 2025-07-25 00:13
商业航天产业概况 - 商业航天正加速嵌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承载卫星互联网、空天地一体化、6G通信、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的关键支撑任务 [2] - 北京亦庄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最具代表性的集聚地,聚集全国75%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2024年空天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 [2] - 北京亦庄已形成中国最完整、最密集的航天产业生态,涵盖火箭研制、卫星制造、地面设备、星地通信等全链条环节 [8][9] 火箭产业发展 - 北京亦庄聚集星河动力航天、蓝箭航天、中国长征火箭、星际荣耀等多家火箭企业,形成国内最密集的商业火箭创新集群 [3] - "智神星一号"液体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将于2025年10月底首飞,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8吨,可重复使用约30次 [4][5] - 重复使用技术可将单位发射成本从每公斤3-5万元降至8000元,2025年"亦庄箭"计划发射超40次,入轨卫星超130颗 [4][5] 卫星与通信技术 - 零重空间已建立完整卫星能力体系,计划2026年建成年产能200台的卫星工厂,推动卫星制造规模化 [6][7] - 融为科技是国内首家全国产化高码率卫星接收产品提供商,细分市场占有率超50%,产品与超100类在轨卫星完成联试 [7] - 北京亦庄"星地一体"技术链快速成型,推动航天能力从"能上天"向"用得上"跨越 [6][7] 产业集群与协同效应 - 北京亦庄形成"星箭一体化"发展格局,产业链协同加速创新效率,企业可共享技术、分摊研发成本 [8][9][10] - 产业集群降低沟通成本与研发时间,便于企业快速获取配套资源,提升产业发展效率与竞争力 [10] - 融为科技为区内火箭企业提供设备,未来随着企业增多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9]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北京亦庄出台系统性政策支持商业航天,包括最高5000万元创新奖励、1:1配套国家项目经费、发射保险全额报销等 [11] - 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调度股权投资超50亿元,带动社会融资超百亿元 [11] - 推进2500亩空天街区建设,打造商业航天企业高密度集聚地,火箭大街集成多项功能服务企业需求 [12] 未来发展规划 - 2028年"亦庄箭"发射规模将接近百次,低轨运力达1000吨,互联网卫星发射能力达2000颗 [5] - 加快构建"千星产发"能力,推动商业航天与6G通信、车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的融合创新 [13] - 北京亦庄正全方位加速关键能力构建与应用场景拓展,打造面向全球的商业航天产业高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