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富佳股份: 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14.79亿元,同比增长45.22%,主要受益于存量客户订单增加及储能等新业务贡献增量 [2][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41.76万元,同比下降29.70%,主要受关税影响、行业价格下行压力、研发投入加大及汇兑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 [2][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87.05万元,同比下降231.53%,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 [2][24] - 研发费用投入5917.64万元,同比增长28.12%,公司持续加大储能、机器人等新领域技术投入 [19][2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423亿元,2025年预计达500亿元以上,增速显著超越家电行业整体水平 [6] - 2025年1-6月清洁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30%,其中扫地机器人增长41.1%,洗地机增长30.3% [6] - 全球储能行业快速发展,2024年新增装机量达185GWh,同比增长78%,2025年预计达261GWh [10][11] -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领先,2025年1-6月产量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 [12] 战略转型进展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清洁小家电为"体",储能和机器人为"两翼" [18] - 储能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产品涵盖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及户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16][19] - 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粮仓虫情检测预警设备已小批量出货,粮仓平粮机器人完成样机测试并通过粮仓实测 [17][19] - 越南生产基地运营成效显著,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净利润2414.11万元 [25]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与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设立"具身智能校企联合实验室",聚焦智能制造和智能产品开发 [20]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452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322项 [33] - 产品技术持续升级,扫地机器人搭载仿生多关节机械手和具身智能大模型系统,实现深度清洁能力提升 [8] 产能与供应链布局 - 持续优化越南生产基地本地化部署,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响应速度,规避关税壁垒 [20] - 具备模具开发制造、注塑、电机、电子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形成成本优势和快速反应能力 [23][24] - 智能微电网系统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分析、预测和调度,降低用电成本 [22] 客户与市场 - 主要客户包括Shark、伊莱克斯、Bissell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顺造、宝时得等国内品牌 [15] - 全国十大吸尘器出口企业,产品销售覆盖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15] - 2024年全球智能吸尘器出货量前五名中中国品牌占四席,公司作为ODM供应商受益于产业升级 [7] 投资与资产 - 通过中科华夏基金投资新能源项目,已实缴出资1.78亿元,投资杭州华富先进新能源有限公司 [26] - 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95.73万元,有效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26][27] - 境外资产占比31.67%,主要分布在越南生产基地 [25]
新中港: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0:5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下降17.74%,主要因蒸汽销量下降和价格下调所致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81万元,同比下降4.62%,降幅小于收入端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4.50%,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 [2] - 综合热效率达87.95%,单位供电标煤耗164.52克标煤/千瓦时,均显著优于浙江省地方标准先进值 [8] 主营业务分析 - 蒸汽销售收入2.64亿元,同比下降17.57%,销量132.82万吨同比下降7.50% [5] - 热电联产电力和压缩空气收入合计8242万元,同比下降18.30% [5] - 营业成本2.49亿元,同比下降22.00%,主要因煤炭使用量减少及价格下降 [10] - 研发费用1173万元,同比下降36.11%,因研发项目直接材料投入及设备折旧减少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 [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3] -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推进,浙江电力现货市场需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 [3] - 热电联产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符合"双碳"政策方向,采用"以热定电"生产模式 [3] 重点项目建设 - 高效化、清洁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已投入2376万元,被列入2024年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 [7] - 向嵊州经济开发区浦口片区新建供热管道项目总投资6342万元,目前累计投入240万元,工程进度3.78% [11] - 5锅炉耦合生物质、固废改造预计2025年9月完成,报告期内累计耦合生物质固废7473吨 [8] - 储能电站交流侧1.25MW光伏发电已于2025年4月并网成功 [9] 核心竞争力 - 技术装备优势显著,拥有全国同行业最高参数亚临界一次再热背压供热机组,发电量比超高压机组高25% [9] - 环保排放水平符合国家标准,是浙江省首个全厂通过超低排放验收的热电厂 [8] - 客户资源优质,现有客户包括6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绍兴弗迪电池等新用户即将接入 [9] -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2024年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6] 资产与投资状况 - 货币资金1.8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9.89%,主要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增加 [10] - 交易性金融资产2.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61%,主要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增加 [10] - 在建工程4492万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4076.82%,主要因2机组更新改造项目投入增加 [10] - 存货4902万元,较上年末下降51.32%,主要因煤炭库存及在途数量减少、煤价下降 [10]
洛阳钼业20250825
2025-08-25 22: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947.73亿元 同比下降 主要因贸易业务收入降低所致[2][9] * 矿业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4%[2][9] * 公司EBITDA达198亿元 同比增长23.8%[2][3] * 归母净利润87亿元(86.7亿元) 同比增长60%[2][3][9] * 每股收益为0.61元[9] * 经营性现金流120亿元 同比增长11.4%[2][3] * 自由现金流78.66亿元 同比增长15.4%[9] * 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0.15%[3][9] * 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接近3个百分点 达到11.7%[3] 矿业板块运营表现 * 矿业板块毛利率达52% 同比提升近6个百分点[2][4] * 铜钴业务贡献了矿业板块84%的毛利[4] * 非洲区铜产量35.4万吨 同比增长12.7%[2][5] * 铜产品毛利率为53.6% 提升1.3个百分点[5] * 非洲区钴产量6.1万吨 同比增长13.1%[2][5] * 钴产品毛利率为61.8% 同比提升19.7个百分点[5] * 中国区钼产品毛利率38.3% 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5] * 中国区钨产品毛利率64.3% 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5] * 巴西铌产品毛利率46% 同比提高10%[5] * 巴西磷产品毛利31.1% 同比提高13%[5] * 二季度铜产量超预期达18万吨以上[13] 成本与资本开支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1%[9] * 财务费用降幅达44% 主要由于偿还长期借款及低息借款置换[9] * 刚果金KFM和TFM两大铜矿2025年成本目标下降幅度预计在3%到15%之间[13] * 下半年公司预计资本开支为30亿至40亿人民币 不包括并购费用[24] * 中长期资本开支计划包括40亿加20亿美元 用于扩展现有矿山、优化生产以及建设新项目[24][25] 战略发展与项目进展 * 公司目标在2028年实现80万至100万吨铜产量[4][13][16] * 厄瓜多尔金矿项目于2025年6月23日完成交割 对价为5.81亿加元(约合30亿人民币)[6] * 厄瓜多尔金矿项目力争在2029年前投产[6] * 未来战略并购规划侧重于铜和黄金资源 同时择机扩张钼、钨等小矿种[4][10] * 积极在非洲、南美等主要矿产分布国家搜寻项目 形成多品种、多国、多阶段的资产组合[4][11] * 公司正从矿山运营企业转型为平台性企业[4][26] 挑战与应对 * 刚果金缺电、交通不便等问题制约产量增长[4][13] * 公司正在建设200兆瓦的水电站 预计2028年左右投入使用以解决电力短缺[16] * 刚果金运力问题显著 公司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供应[23] * 对刚果金钴政策变化持谨慎乐观态度 持续关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12] * 二季度税率约为37% 波动原因包括利润增长、分红推动预提所得税及上年税审调整[13] ESG与社会责任 * MSCI ESG评级连续三年为双A级[2][7] * Ecovadas可持续发展评级保持金牌水平 全球排名前3%[2][7] * 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 2050年实现碳中和[2][8] * 计划到2050年前投入不少于15亿美元用于减排[8] * 中国区光伏发电累计发电量约2,620万度 节约电费1,690万元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020吨[2][8] * 电动矿卡总数达到151台 占比约87% 每年节约成本2,969万元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688吨[8] * 在刚果金新建30所教育机构 推出百人国际矿业人才培养计划 向3万户农民提供农业扶持项目[7] * 建立供水、供电网络 为40万人提供清洁饮用水 为20万人带来生活用电[8] * 建造了10所医院 为6万多名儿童接种疫苗[8] 其他要点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一钴生产商 占全球钴生产40%以上[12] * 公司承诺每年将40%的净利润用于分红[25] * 小金属业务长期目标是为公司贡献20%到30%的毛利或经营利润[17] * 贸易端存货变化是二季度未实现毛利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原因[20] * 公司铜产品主要依据LME价格进行定价[21]
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沙特投资大臣哈立德·法利赫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1:09
双边合作领域 -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 人工智能 电动汽车 金融贸易 专业服务 [1] - 绿色低碳领域将加大绿色能源供应和低碳技术合作共享 [1] - 沙特企业被邀请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1] 投资与营商环境 - 上海定位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 外商最青睐投资首选地之一 [1] - 上海是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首选地之一 [1] - 沙特政府被期望支持更多企业来上海投资兴业 [1] - 上海承诺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1] 战略发展目标 - 合作将助力上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 - 上海将为赴沙投资的本地企业创造更多机会 [1]
能源专题报告:碳中和趋势下的船舶替代燃料前景展望
华泰期货· 2025-08-25 2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航运业脱碳从环保自觉转向强制合规,能源转型成必选项,传统化石燃料及LNG难以满足净零要求,推动行业向绿色替代燃料变革 [2] - 甲醇领跑商业化应用,氨是远洋航运长期潜力方案,但两者面临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等制约;生物燃料为现存船队提供过渡,氢与电聚焦短途市场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船舶替代燃料的政策背景 - 全球海运业脱碳转向由强制性法规、碳定价和经济奖惩驱动的合规时代,脱碳是必选项 [11] - IMO《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大幅上调目标要求,2030年国际航运单位运输工作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至少降低40%,零或接近零温室气体排放能源占比至少达5%并争取10%,年度温室气体总排放量至少减少20%并争取30%;2040年年度温室气体总排放量至少减少70%并争取80%;2050年前后力争实现净零排放,使LNG中长期减排路线失效,绿色甲醇等成优先选项 [12][13][15] -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自2024年1月1日将航运业纳入管辖,涉欧航线公司碳排放成财务支出,改变替代燃料需求逻辑 [16][17]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为清洁氢能设生产税收抵免,为低碳交通燃料提供补贴,拨款资助港口设施,吸引大量私人资本,降低绿色甲醇等生产成本,但特朗普上台后政策转向削弱财政支持 [18][19] - 中国“双碳”目标战略从供给和需求双向发力,供给侧依托造船实力,发布行动纲要提升绿色动力船舶份额、研发新船型;需求侧构建激励与配套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20][21] 主流船舶燃料现状与局限性 - 当前全球航运业能源结构极度依赖化石燃料,在主要销售市场占比超90%,背后是全球性基础设施网络,新兴替代燃料面临路径依赖挑战 [23][29] - 航运业曾适应IMO 2020限硫令,但只是解决特定污染物排后治理,非能源转型,面对净零排放要求,化石燃料适应能力达极限 [30] - LNG是采用最广泛替代燃料,截至2024年有648艘运营,预计2028年底超1200艘,订单集中在特定船型,加注网络扩张,但因甲烷逃逸难以满足净零排放目标,监管已正视该问题 [31][32][34] 未来替代燃料方案 - 甲醇常温常压为液态,物流优势大,双燃料发动机技术成熟,但体积能量密度低,有安全风险,绿色甲醇成本高、产能有限 [38][41][46] - 氨不含碳,有全球工业基础,但需低温或加压储存,体积能量密度低,有毒性,燃烧产生有害排放物,发动机制造商正控制N2O排放 [48][49][52] - 生物燃料HVO可与现有设施兼容,“直接可用”,减排潜力高,但原料供应不足,面临跨行业竞争,是短期减排路径和现有船队过渡方案 [53][54][57] - 电力推动靠船用电池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是主流,能实现船上零排放,但能量密度低,适用于短途,且基础设施匮乏、成本高昂 [58][61] - 氢质量能量密度高,但体积能量密度低,储存难,有压缩气态和液态两种方式,有氢内燃机和燃料电池两种动力技术路线,实用化面临储存、基础设施和商业化等问题 [62][63][67] 未来船舶替代燃料发展趋势展望 - 政策与市场驱动下,全球航运业脱碳进入强制合规新阶段,区域政策差异影响燃料选择,催生“绿色走廊”概念 [71][72] - 新造船市场从单一燃料船舶转向多种替代燃料布局,LNG是过渡选择,甲醇崛起,氨订单集中在远洋领域,未来行业将迎来绿色替代燃料多元化格局,不同燃料适用于不同场景 [73][74][77]
奥克斯电气启动招股:全球空调行业领军者 近三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达30.0%
经济观察网· 2025-08-25 17:0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奥克斯电气是全球领先的家用和中央空调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提供商,按2024年销量计稳居全球家用空调市场第四大制造商,并以7.1%的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空调行业前五强 [2] - 公司2022-2024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达30.0%,远超全球市场4.6%的增速 [2] - 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辐射广泛、协同高效的全球业务网络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矩阵以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为核心支柱,聚焦节能、舒适、健康、智能四大方向,家用空调涵盖挂机、柜机、移动空调等全品类,中央空调包括多联机、单元机、热泵、模块机及末端设备 [2] - 应用场景广泛覆盖家庭住宅、办公楼宇、商场、酒店、医院、工业产业园等,契合全球碳中和绿色愿景与消费升级趋势 [2] - 智能空调领域重要参与者,凭借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尖端技术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全球化战略与业绩表现 - 海外销售收入持续攀升,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达人民币83.86亿元、104.12亿元、146.8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42.9%、41.9%、49.3% [5] - 2025年一季度海外销售达人民币53.36亿元,占总收入57.1% [5] - 收入由2022年人民币195.28亿元增至2024年人民币297.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3.4%,净利润由2022年人民币14.42亿元增至2024年人民币29.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2.1% [6] - 2025年一季度收入人民币93.52亿元,同比增长27.0%,净利润人民币9.25亿元,同比增长23.0% [6]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全球空调市场规模以销售额计从2018年人民币10,186亿元增至2024年人民币13,12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3%,预计2028年达人民币15,332亿元,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4.0% [7] - 中央空调在新兴市场表现突出,受益于城镇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7] - 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及不同地区需求增加驱动行业稳步增长 [7] 未来发展战略 - 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版图拓展,提升自有品牌全球市场份额,巩固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知名度 [7] - 持续深耕中央空调业务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7]
国缆检测2025上半年净利润4276.04万元 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检测业务
全景网· 2025-08-25 16: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 同比增长14.4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6.04万元 同比增长13.3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51.61万元 同比增长13.86% [1] 业务发展 - 重点建设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检测检验能力 [1] - 子公司创蓝检测开展电线电缆碳足迹认证 制定6项碳足迹评价导则 [2] - 累计中标金额超过800万元 涵盖多个重要服务项目 [2] - 与重要终端用户签署年度框架性服务合同 [2] 科研创新 - 报告期内申请发明专利7项 获得授权2项 [2] - 在研项目21项 新设科研项目8个 [2] - 半年度科研费用投入1540.74万元 [2] - 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0项 团体标准7项 企业标准3项 [2] 行业地位 - 国内领先的电线电缆与光纤光缆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 [3] - 业务涵盖检验检测、设备计量、能力验证、认证及专业培训等 [3] - 参与制定团体标准3项 通过非标项目评审3项 [1] 市场拓展 - 参与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并举办液流电池圆桌论坛 [1] - 参与中国全电展 与十余家潜在客户建立初步联系 [1] - 积极筹备CNAS/CMA扩项工作 完成新增检测项目申报准备 [1]
电解铝期货品种周报-20250825
长城期货· 2025-08-25 15: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线行情大区间震荡,9月上旬偏强对待,9月美联储降息为高概率事件,国内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下游开工率回升,20000以下可考虑持中期多单 [5] - 国内外宏观向好叠加电解铝供给潜在风险使铝价维持偏强震荡,但消费淡季下库存累库压力大,待利好情绪消化后铝价重心或冲高回落,21000元/吨关口承压,后续需关注库存与资金情绪变化 [12] - 9月上旬铝价或偏强运行,上方21000 - 21300阻力考验需求端实质性改善,未来一周沪铝2510支撑看20600,阻力看20900 - 21000 [8] 各目录总结 品种交易策略 - 上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致短期波动可能加剧,观望为宜 [7] - 本周9月上旬铝价或偏强运行,上方21000 - 21300阻力考验需求端实质性改善,未来一周沪铝2510支撑看20600,阻力看20900 - 21000 [8] - 现货企业保持适当库存即可 [9] 总体观点 铝土矿市场 - 近期山西和河南受安监及环保督察开采受限,部分矿山停产,贵州铝土矿增量明显,国产矿7月产量环比上行 [10] - 几内亚政府接管采矿权,后续进口矿供应预计持稳,7月进口环比增加,进口矿价环比上行,国内库存补至同期最高位,9月几内亚政局有不确定,铝土矿上下空间不大 [10] 氧化铝市场 - 截止8月22日,国内氧化铝建成产能约11255万吨,运行产能约9630万吨,产能利用率约85.78%,自5月来持续回升,处2022年来高位 [10] 产量:电解铝 - 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约4545万吨,运行产能约4420万吨,产能利用率约97%,碳中和背景下产量天花板可控,全球新增产能低增速,后续国内增量或来自青海甘肃等非水清洁能源置换转移 [10] 进出口 - 目前电解铝进口理论亏损约1300元/吨,今年3月来铝出口整体回升,处近年区间偏高水平,8月18日美国加征关税范围拓展,短期冲击有限,下半年出口增速预计回落 [10] 需求 - 铝型材开工率持稳50.5%,建筑型材未见好转,光伏和汽车订单稳定,短期内市场难显著增长,预计平稳运行 [11] - 铝板带龙头企业开工率升1个百分点至66.0%,部分企业订单好转,预计8月下旬持续回暖;铝箔龙头企业开工率升0.7个百分点至70.0%,订单好转,预计后续开工率攀升 [11] - 铝线缆龙头企业开工率升1%至63.6%,临近9月电网施工重启,市场需求放量,预计8月下旬开工回升 [11] - 原生铝合金开工率持稳56.6%,部分企业订单短期回升,增量集中于规模型企业,中小企业排产受终端需求疲软制约;再生铝龙头企业开工率持稳53.0%,受整治影响行业开工率或下行 [11] 库存 - 电解铝锭社会库存59.5万吨,较上周增约1%,较上年同期低约26%,供应变化不大,运行产量稳中小增,消费未超预期,短期内库存继续累库;铝棒11.9万吨,较上周减约12%,较去年同期高约7%,价格回落,下游备货增加 [11] - LME铝库存基本走平,处1990年以来区间低位,欧美制造业数据弱势且美国加征关税,后续大概率累库 [11] 利润 - 氧化铝行业完全成本平均值约2850元/吨,利润约380元/吨 [12] - 电解铝生产平均成本约17600元/吨,理论盈利约3000元/吨,利润处于较高水平 [12] 市场预期 - 国内外宏观向好叠加供给潜在风险使铝价偏强震荡,但消费淡季库存累库压力大,利好情绪消化后铝价重心或冲高回落,21000元/吨关口承压,需关注库存与资金情绪变化 [12] 个人看法 - 9月美联储降息基本确定,分歧在幅度,宏观面偏积极,特朗普关税动作短期对中国影响有限,9月上旬铝价或偏强运行,上方21000 - 21300阻力考验需求端实质性改善,未来一周沪铝2510支撑看20600,阻力看20900 - 21000 [12] 重点关注点 - 9月美联储降息幅度、国内社库累库情况、俄乌停战进展 [12] 重要产业环节价格变化 - 本周铝土矿散货成交清淡,价格持稳,7月来动力煤价格回升,氧化铝价格小幅回落,供需过剩+库存累库致现货价格承压,期货库存上行,基本面偏空 [13] - 本周铝价重心下跌,华东市场情绪回升,贸易交投活跃,废铝市场价格下调,下游订单释放乏力,成本支撑与政策扰动托底价格,需求疲弱与累库压力制约上行空间,需关注政策执行与旺季需求复苏节奏 [14] 重要产业环节库存变化 - 铝土矿进口港口库存2856万吨,周环比增2.77%,月环比降4%,年环比增25% [15] - 钢联中国氧化铝库存426.3万吨,周环比增1.52%,月环比增5%,年环比增6% [15] - 7城电解铝社会库存59.5万吨,周环比增0.85%,月环比增19%,年环比降26% [15] - 铝棒库存11.9万吨,周环比减11.85%,月环比降19%,年环比增7% [15] - 上期所铝库存合计12.46万吨,周环比增3.23%,月环比增8%,年环比降57% [15] - 上期所铝剩余可用库容93.89万吨,周环比增0.86%,月环比降0.27%,年环比增20% [15] - LME铝库存47.87万吨,周环比降0.19%,月环比增9.17%,年环比降45% [15] - LME铝注销仓单1.33万吨,周环比降5.67%,月环比增34.34%,年环比降97% [15] 供需情况 - 国内氧化铝行业完全成本平均值约2850元/吨,利润约380元/吨,理论进口亏损约30元/吨;电解铝生产成本约17600元/吨,理论利润约3000元/吨,理论进口亏损约1300元/吨 [19] - 本周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整体开工率升0.5个百分点至60.0%,市场温和回暖,需求端实质性改善有限 [24] - 原生铝合金部分企业订单短期回升,铝板带板块旺季备货动能增强,电网施工重启推动终端提货加速,建筑型材未见起色,光伏、汽车订单稳定但加工费竞争加剧,电池箔、包装箔等订单改善,再生铝行业开工率承压下行 [24] 期现结构 - 当前沪铝期货价格结构维持中性,虽近期库存累积,但近月对远月保持升水结构,期货端仍偏向抗跌 [30] 价差结构 - 本周铝锭与ADC12的价差约 - 1700元/吨,原铝与合金价差处于近年来中轴偏高水平,对电解铝影响偏中性 [37][38] 市场资金情况 - LME铝品种海外基金头寸小幅回升,9月降息预期升温,但欧美制造业数据回落,市场分歧加大,近期市场或宽幅震荡 [40] - 上期所电解铝品种主力净多持稳,多空阵营变化不大,6月底来增多;金融投机资金净多头寸8月来下降,部分机构仓净多增持,机构阵营分化;中下游企业资金7月中转净多后本周净多小幅增持,近期市场宽幅震荡,往上弹性略大于往下 [43]
智元预计明年出货量数万台,天太机器人to C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中航证券· 2025-08-25 15:34
行业投资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评级为增持 [3]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预计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达约200万台 [6]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头部企业竞争力强化 [6] - 储能行业受政策利好推动,发电侧和用户侧景气度提升 [6] - 半导体设备2030年全球需求预计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 [6] - 自动化刀具市场规模约400亿元,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 [6] - 氢能源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发展为制氢奠定基础 [6] - 工程机械行业强者恒强,龙头公司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 [6] 重点跟踪行业——人形机器人 - 智元机器人预计2024年出货数千台,2025年出货数万台,未来几年目标年出货数十万台 [7] - 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例万台订单,预计2026年底前交付至少1万台面向家庭康养的人形机器人 [12] - 均胜电子推出行业首创"大小脑融合+供电+散热"一体化机器人全域控制器,节省空间超50% [17] - 建议关注特斯拉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华为链(中坚科技、兆威机电等)、宇树链(长盛轴承等)、Figure链(鸣志电器等)及细分环节领先企业 [21] 重点跟踪行业——光伏、储能、锂电 - 光伏设备N型技术渗透加速,低氧单晶炉、0BB无主栅、电镀铜等降本增效技术导入,钙钛矿商业化加速 [22] - 锂电设备关注复合集流体(东威科技、骄成超声)、大圆柱激光焊接(联赢激光)、平台型公司(先导智能)及出口链(杭可科技) [22] - 储能发电侧政策要求15%挂钩比例配建调峰能力,用户侧峰谷价差达3-4倍,推动星云股份、科创新源等发展 [22] - 氢能源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等绿氢产业链公司 [22] 重点跟踪行业——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自动化 - 半导体设备2030年全球需求预计1400亿美元(2020年为612亿美元),中国大陆2020年设备销售额187.2亿美元(同比增39%) [23] - 自动化刀具市场规模约400亿元,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CR5不足10%,超1/3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 [23] - 工程机械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等龙头公司 [23] - 激光设备在锂电、光伏等高成长性行业应用广泛,2021-2025年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新增需求约487亿元 [23] - 碳中和领域换电市场规模千亿,碳交易系统上线推动协鑫能科等受益 [23] 重点推荐公司 - 核心个股组合包括华胜天成、三晖电气、晶品特装、浙江荣泰、北特科技、汉威科技、兆威机电、软通动力等 [4][6]
德龙汇能跌1.03%,成交额6525.69万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5 15:09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天然气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供应业务 包括城市燃气经营与销售 燃气管网建设与管理 LNG生产与供应 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开发等[2] - 公司积极探索氢能和光伏产业方向 2024年4月全资子公司拟与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合作投资3899.79万元建设天然气制氢母站 其中公司投资1969.79万元[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0亿元 同比增长4.49% 但归母净利润2470.74万元同比减少20.25%[8] 股东结构与资金动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2.58万户 较上期减少5.19% 人均流通股13887股增加5.48%[8]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0.07万元 占总成交额0.06% 所属行业主力资金连续3日净流出1.18亿元[4]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持股201.98万股 较上期增加19.19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9] 市场交易数据 - 8月25日公司股价下跌1.03% 成交额6525.69万元 换手率2.70% 总市值24.03亿元[1]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6.23元 当前股价介于压力位6.89元与支撑位6.56元之间[6] - 主力成交额3630.19万元 占总成交额7.1% 筹码分布分散且无控盘现象[5] 企业背景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 1996年3月上市 注册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建设路55号[7]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燃气供应及相关收入94.70% 其他补充收入2.47% 节能服务收入1.66%[7]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燃气Ⅱ-燃气Ⅲ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 小盘股 融资融券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