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

搜索文档
【岗位招聘】招商银行研究院资本市场研究岗(境外/权益市场)招聘启事!(深圳)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7-15 18:46
岗位职责 - 研究境外市场(涵盖海外固收、权益、外汇等方向)及A股市场(金融、科技、消费等板块)的投资机会与风险,搭建并完善研究框架,形成资产配置建议,撰写从短期到中长期频次的研究报告 [4] - 聚焦相关领域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和全局性的专题/深度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并完成研究课题 [5] - 向行内部门提供买方研究服务,输出研究结果,结合业务部门需求推动投研成果落地应用 [5] - 面向行内业务部门及机构零售客户,进行路演、培训、交流等活动 [6] 岗位要求 - 硕士及以上学历,经济学、金融学等专业优先,需具备总量研究功底 [8] - 在大型基金、理财子、资管、券商等金融机构的研究岗工作3年以上,有海外研究、银行业研究或财富管理研究经验者优先 [9] - 具备相关资产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框架,能独立开展自上而下的研究工作,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出色 [9] - 踏实勤奋,热情开朗,有责任心及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强 [10] 所属机构 - 招商银行研究院 [12] 应聘方式 - 扫码点击"我要应聘"填写简历 [15] - 截止日期为2025-10-11 [17][18]
美的全球创新园区落地上海,承担智能科技和前端研发职能
新浪科技· 2025-07-15 18:12
公司动态 - 美的集团上海全球创新园区已通过综合竣工验收并于7月15日开放媒体参观 [1] - 园区总用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包含南北两个地块 北地块为办公区可容纳10000人 南地块为商业区 [8] - 首批已有1600余名员工入驻 园区整体规划可容纳上万人 [6] 战略布局 - 上海园区主要承担智能科技和前端研发职能 重点布局未来产业 创新业务及前沿技术研究与孵化 [5] - 园区将重点引进具备国际视野的软性人才和前沿技术人才 支撑集团国际化布局 [8] - 美的AI研究院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以及医疗板块相关部署计划优先落地上海园区 [5][6] 技术研发 - 上海园区更侧重通用性 前瞻性技术研究 与顺德研发中心形成差异化布局 [8] - 园区由美的楼宇科技打造智慧楼宇管理系统 实现高效节能与低碳运行 [8] - 建筑顶层铺设光伏板面积近1.8万平方米 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00吨 [8] 区位优势 - 园区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虹桥商务区 国家会展中心西侧 立足上海辐射全球 [6][8] - 作为集团样板工程 园区承载TO B和TO G业务推广任务 [6]
一年挣960亿,印钞机都不如它卖力
商业洞察· 2025-07-15 17:56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科兴生物2021至2022年营收超1300亿元,净利润达960亿元,净利率高达73.8% [11][16] - 公司净利润规模超过贵州茅台历史最佳年份的862亿元 [13] - 新冠疫苗业务贡献显著,被描述为"一人三针,针针见钱"的盈利模式 [12] - 账上现金及等价物达103亿美元,近期实施75亿美元清仓式分红 [22][23] 股东结构与控制权争夺 - 主要股东包括尹卫东(11%)、赛富基金(18.87%)、永恩国际(10.33%)等 [28][29] - 当前董事会罢免提案由SAIF Partners发起,拟更换十名董事 [19] - 控制权争夺涉及创始人尹卫东与强新资本李嘉强两派势力 [30][31] - 历史股东纠纷可追溯至2016年回A股计划引发的权力斗争 [65]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史 - 尹卫东从唐山防疫站医生起步,曾研发国内首个甲肝诊断试剂 [36][38][39] - 2001年与潘爱华共同创立北京科兴,技术入股占比24% [43] - 2003年SARS疫情期间快速研发疫苗,获得政府无上限经费支持 [47][56] - 2004年完成疫苗临床试验审批仅用1小时,创行业纪录 [45][48] 资本市场运作 - 2003年登陆美国OTCBB市场,2004年转板美国证券交易所 [62] - 上市过程中通过操作将联合创始人股份稀释至26.9% [63] - 公司自2018年起长期停牌,主要因股东内斗导致 [21] - 历史数据显示2015-2020年累计净利润仅约2亿美元 [27] 行业地位与技术积累 - SARS疫苗研发虽未商用,但奠定技术基础与行业影响力 [54][60] - 新冠疫苗主要供应商地位与早期传染病防控经验存在关联 [61] - 甲肝诊断试剂实现进口替代,价格仅为美国产品的1/20 [39][40] - 公司技术路线被描述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早期样本" [40]
李宁(02331):25Q2流水点评:折扣加深,库存改善,预计下半年增加费用投放
东吴证券· 2025-07-15 17: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李宁(不含young)全渠道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线下/电商渠道有不同表现主品牌和young店铺数量变化符合预期预计下半年增加新开店 [7] - 跑步、健身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高单位数运动生活同比持平篮球同比下滑20%户外及羽毛球等细分品类增势较好签约球星杨瀚森加入NBA有望提振篮球品类表现 [7] - 预计下半年 - 2026年加大奥运 + 科技相关营销和研发投入2025年下半年增加相关费用投放2026年在奥委会资源加持下进一步发力 [7] - 25Q2折扣同比加深预计下半年延续库存环比降低库销比4个月左右库存控制良好 [7] - 展望下半年销售面临挑战折扣及毛利率可能承压奥运 + 科技相关费用投放将加大下调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但长期看奥委会合作资源有望赋能品牌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6.06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2.56/21.00港元市净率1.45倍港股流通市值37,809.19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0.10元资产负债率26.90%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2,584.81百万股 [6]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Q2李宁(不含young)全渠道零售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线下渠道中直营/批发分别同比下滑中单位数/增长低单位数电商渠道流水同比增长中单位数 [7] - 截止25Q2末李宁主品牌店铺数量6099个较上季末净增11个较上年末净减18个其中直营店铺1278家较上年末净减19家批发店铺4821家较上年末净增1家李宁young店铺数量1435个较上季末净减18个较上年末净减33个 [7] 分品类销售情况 - 25Q2跑步、健身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高单位数运动生活同比持平篮球同比下滑20%户外及羽毛球等细分品类增势较好 [7] 营销与投入 - 2025年1月签约成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预计下半年增加奥委会合作相关、成都世界运动会、米兰冬奥会出征等相关费用投放升级迭代科技产品矩阵2026年在奥委会资源加持下进一步发力 [7] 折扣与库存 - 25Q2加深折扣带动销售预计下半年延续这一趋势 [7] - 25Q2库销比4个月左右环比降低库存控制良好 [7] 盈利预测调整 - 将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从24.5/27.1/30.2亿元下调至23.1/26.0/29.3亿元对应PE16/15/13X [7] 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8,675.64|28,834.37|30,528.88|32,074.0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12.92|2,312.79|2,597.57|2,925.90| |EPS(元/股)|1.17|0.89|1.00|1.13| |ROIC(%)|11.14|8.45|8.97|9.53| |ROE(%)|11.54|8.46|9.03|9.61| |毛利率(%)|49.37|48.47|49.04|49.29| |销售净利率(%)|10.51|8.02|8.51|9.12| |资产负债率(%)|26.90|27.20|27.08|26.74| |收入增长率(%)|3.90|0.55|5.88|5.06| |净利润增长率(%)|-5.46|-23.24|12.31|12.64|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5,267.94|4,064.12|4,119.00|4,254.66| [8]
探访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诞生地:从“0”到“1”的创新破局 定价499元/支
新华网· 2025-07-15 17:47
国产九价HPV疫苗研发突破 - 全球第二款、国内首款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获批上市,打破进口疫苗十余年垄断 [2] - 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突破国际制药巨头的专利壁垒 [4] - 研发历时18年,累计投入约10亿元,纳入1.1万余名临床试验志愿者 [6][7][10]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全球首创使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病毒样颗粒疫苗技术体系 [3][4] - 对HPV16、18型的保护率超过98%,覆盖更多高危型别 [8] - 生产工艺优化,培养周期仅20小时,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11][12] 市场影响与产能 - 定价499元/支,约为进口疫苗价格的40% [12] - 一期产能2000万支/年,二期将新增4条生产线 [11] - 15-17岁女性可少打一针,降低接种费用 [12] 行业发展 - 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具有独立自主供应高价次HPV疫苗能力的国家 [2] - 从"跟跑仿制"到"底层原创"的转变,开创疫苗研发新范式 [7] - 产学研深度融合,2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 [8][10] 临床数据 - 与进口九价HPV疫苗具有相似的免疫应答及安全性 [7] - 二十一价HPV疫苗处于研发中,男性临床试验进行中 [7] - 2022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15.07万,死亡5.57万 [3]
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涨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6:37
港股创新药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盘中涨超3%,触及1.273元历史新高,成交额突破90亿元,居全市场医药类ETF第一 [1] - 近1个月资金净买入超11亿元,日均成交额68亿元,最新规模136亿元,为全市场规模最大、交投最活跃的创新药品种 [1] - 近一年回报达101.62%,位列全市场国际股票型基金第1/298 [1] 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优势 - 2019年至今累计收益率82.2%,年化收益率9.6%,明显高于其他医药指数 [4] - 波动率30.4%,低于其他医药指数,年化夏普比率0.15,风险调整后收益更优 [4] - 医药行情反弹时弹性更大(如2019年、2025年初),行情回落时更抗跌(如2021-2024年连续下跌) [4] 行业配置特点 - 港股创新药指数前三大行业权重达93.1%,其中其他生物制品(45.6%)、化学制剂(40.0%)、医疗研发外包(7.6%)占比最高 [5] - 相比港股通创新药(前三大权重74.9%)、恒生生物科技(80.2%)等同类指数,行业集中度更高 [5] 历史业绩对比 - 2019年涨幅49.9%(夏普比率2.15),2020年涨幅40.0%(1.61),均显著跑赢恒生医疗保健等基准 [6] - 2025年截至6月28日涨幅54.4%(夏普比率4.56),同期恒生医疗保健涨幅46.7%(5.14) [6] 配置逻辑 - 港股创新药指数成分更纯粹,前十大样本对创新药投资代表性高 [3] - 中国药企海外License-out交易跨越式发展,展现全球竞争力 [3] - 政策与AI加持下,2025-2026年或进入收获期,研发周期5-7年匹配投入产出比提升 [3]
九方智投控股(09636):上半年业绩超预期落地,全年业绩有望进一步兑现
信达证券· 2025-07-15 16: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九方智投2025H1业绩超预期落地,全年业绩有望进一步兑现,得益于2024下半年市场行情改善致新增订单提升,且目前合同负债维持高位为下半年业绩提供支撑 [1] - “科技+投研”双轮驱动,九章大模型融合特色知识库,催生多个AI产品,有望扩大用户基数和付费转化规模 [1] - 拟收购YintechFinancial开拓海外市场,该公司核心资产持有多类牌照,其经营表现良好,收购可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并探索更多收入方式 [1] -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线上股票投资软件提供商,受益于市场回暖,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2.70/3.03/3.43元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7月13日九方智投发布正面盈利预告,2025H1有望实现股东应占净利润8.3 - 8.7亿元,会计口径收入约2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2.02亿元,现金口径总订单金额约17.03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7.72亿元,期末合同负债结余约8.09亿元将主要于2025年度确认为会计口径收入 [1] 业绩表现 - 2024下半年市场行情改善使公司新增订单快速提升,年末合同负债14.89亿元在上半年较好落地兑现,2025H1期末合同负债结余8.09亿元为下半年业绩提供支撑 [1] 技术应用 - 九章大模型深度融合八大行业特色知识库,在金融多垂直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催生九方智能投顾数字人“九哥”、股票投资对话助手“九方灵犀”及一站式智能投研平台“九方智研”等AI产品,有望在可控成本基础上服务更多客户 [1] 收购事项 - 拟收购的YintechFinancial核心资产方德证券和方德资本持有多类牌照,可覆盖多品类金融产品交易及资产管理服务 [1]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盈利,证券交易月均成交额预计较2024年度月均提升超80%,基金代销规模预计较2024年末提升超20%,资产管理规模预计较2024年末提升超100% [1] 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06|3512|4056|4681| |(+/-)(%)|17%|52%|16%|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2|1211|1360|1539| |(+/-)(%)|43%|344%|12%|13%| |EPS|0.61|2.70|3.03|3.43| |P/E|41.38|15.67|13.94|12.32| [3]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等项目在不同年份有相应变化,如2025E流动资产为4128百万元等 [4] - 利润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等项目在不同年份有相应变化,如2025E营业收入为3512百万元等 [4]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如2025E营业收入成长率为52.30%等 [4] - 每股指标及估值比率: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每股指标和P/E、P/B等估值比率在不同年份有相应数值,如2025E每股收益为2.70元等 [4]
广东启动“春雨行动”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工作
中国发展网· 2025-07-15 15:45
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政策宣贯 - 广东省举办"春雨行动"政策宣贯培训班,旨在推进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加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1] - 培训班由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多家权威机构协办,包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华南理工大学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广东研究院等 [1] -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综合业务部副部长邓俊介绍"春雨行动"工作安排,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勤儒作动员讲话 [1] 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省药械化生产企业总量8983家,注册备案产品达176万余个,均居全国第一 [2] - 广东省已累计获国家药监局批准I类创新药25个、创新医疗器械48个,包括依沃西单抗注射液、奥雷巴替尼片等创新突破产品 [2] - 全省现有三甲医院250家,高水平医院50家,临床试验资源居全国前列,已备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174家 [2] - 近3年来每年新增本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超过50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 "春雨行动"机制与实施方案 - "春雨行动"由国家药监局主导,旨在促进医疗器械源头创新成果转化,搭建从临床研发到使用的跨部门全链条协同通道 [3] - 广东省制定《关于开展春雨行动——推进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四个一"落实行动 [4] - 建立一个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步骤及要求 - 明确一个标准,制定临床价值筛选评价参考标准 - 建立一套机制,包括项目收集筛选机制和专家评审机制 - 推动搭建一个平台,邀请多方参与广东临床转化平台 [4] 医疗器械审评与上市加速措施 - 广东省药品监管局审评认证中心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原则开展项目培育和服务 [5] - 对于二类医疗器械项目,推荐进入审评前置程序和"零发补、少发补"程序,提升审评效率,缩短注册申报周期 [5] - 对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项目,引导申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争取国家药监局支持,重点培育创新性强、临床价值高的产品 [5] 多方协同推进成果转化 - 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省工信厅、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多部门参与宣贯培训班,60多家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代表参加 [6] - 培训班探索形成"医、学、研、产、管"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推动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 [6] - 本次培训班为广东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促进医学研产管各环节协同创新 [6]
上周公募调研热情显著攀升 乐鑫科技最受关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5 15:26
市场调研热度 - A股市场突破3500点带动公募机构调研积极性 上周共有127家公募机构参与调研 覆盖116只个股 合计调研次数达618次 环比增长24.35% [1] - 电子行业乐鑫科技成为最受关注个股 被调研52次 华夏基金等超三成公募机构参与调研 同行业奥比中光获22家机构调研22次 [1] - 计算机行业盛视科技被调研24次排名第四 宇信科技被调研13次排名第十 机械设备行业奥普特、诺力股份和柳工分别被调研21次、15次和15次 [1] 行业调研分布 - 医药生物行业被调研105次涉及16只个股 包括纳微科技、毕得医药、可孚医疗等涨幅较好标的 电子行业被调研103次涉及11只个股 如乐鑫科技、日久光电 [3] - 机械设备行业12只个股合计被调研72次 奥普特和诺力股份表现突出 计算机和电力设备行业均被调研9只个股 调研次数均超40次 [3] - 上周共有13个行业获公募机构密集调研 各行业被调研次数均不少于10次 涉及个股均不少于2只 [2] 个股调研排名 - 调研前十个股中电子行业占2席 乐鑫科技周涨12.54% 奥比中光涨5.08% 计算机行业盛视科技涨4.21% 宇信科技涨7.59% [2] - 机械设备行业奥普特周涨11.27% 诺力股份涨6.16% 柳工涨2.44% 电力设备行业豪鹏科技涨7.91% [2] - 社会服务行业豆神教育周跌2.28%但仍被调研30次 医药生物行业可学医疗涨5.81%被调研27次 [2]
王俊凯也带不动?植物医生IPO大喊重研发却悄悄缩减超20%研发人员
凤凰网财经· 2025-07-15 15:17
公司概况 - 公司以"4500家门店、1400万会员"数据启动A股IPO,成为国内首个单品牌美妆上市企业[1][5] - 董事长谢勇持股79.14%,IPO前进行上亿元分红并为主要受益人[1] 内控与合规问题 - 报告期内累计收到16张行政处罚单,涉及虚假宣传、供应链监管不力等问题[1][5] - 全资子公司因价格欺诈、未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等被罚,单笔罚款最高2.5万元[5] - 加盟商销售含禁用成分"苯乙基间苯二酚"化妆品被罚8.5万元,虚假宣传"国礼"属性被罚0.5万元[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32家直营门店未取得卫生许可证[6] 财务表现与渠道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17亿/21.51亿/21.56亿元,增速仅1.6%/0.22%[7] - 同期同行增速显著:林清轩从7.59亿港元增至13.28亿港元,贝泰妮从50.14亿增至57.36亿元[7] - 经销渠道收入连续下滑,2024年减少221.55万元,经销商数量净减少169家(2022年初3999家→2024年底3830家)[8][9] - 直营渠道收入增长4096.75万元,2024年498家直营店贡献7.89亿元,单店平均收入158.51万元 vs 经销店35.65万元[10] 研发与营销投入 - 宣称累计研发投入超2亿元,但研发人员两年减少36人(降幅21.69%),总员工数增加259人[13] - 2024年销售人员达2601人,为研发人员20倍[14] - 核心技术依赖委外研发,王牌产品石斛兰系列技术多为购买[14] - 2024年销售费用7.43亿元,为研发费用10倍以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