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算力
icon
搜索文档
【立方早知道】A股指数即将上新/央行万亿资金将注入市场/美国重要数据不及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38
指数发布 - 中证指数公司将于9月11日发布中证A500相对成长指数、中证A500相对价值指数、中证A500纯成长指数和中证A500纯价值指数 [1] 美国就业与货币政策 - 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增加5.4万人 低于市场预期的6.5万人 较上月修正后的10.6万明显放缓 [2] - 美股盘初纳指和标普500指数上涨 美国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多数下跌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阶段新低 [2] - 美联储9月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降息幅度有望达50个基点 支撑黄金价格继续走强 [2] 中国货币政策 - 央行9月5日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91天 [3] - 专家预计四季度央行可能实施降准并恢复国债买卖 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3] 体育产业政策 - 国办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6项20条重点举措 [4] - 目标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 [4] - 强调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发展户外运动产业 培育冰雪经济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4] 电子信息制造业政策 - 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6] - 从促进产业升级 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 深挖需求潜力 推动科技创新三方面提出16项举措 [6] 红海安全事件 - 红海海域一艘船遭攻击 未击中 暂不清楚是否为也门胡塞武装发动 [8] - 迄今已有100多艘船只遭胡塞武装袭击 其中4艘沉没 至少8名船员死亡 [8] 华为新产品发布 - 华为发布第二代三折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起售价17999元 较上一代降低2000元 [9] - 采用HarmonyOS 5.1系统 搭载麒麟9020芯片 整机性能提升36% [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杭州高新控制权发生变更 七名董事会成员集体辞职 [11] 监管措施 - 赛诺医疗因信息披露违规被责令改正 董事长孙箭华和沈立华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13][14] 汽车行业动态 - 消息称比亚迪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550万辆下调16%至460万辆 [16] - 宇通客车8月销售量4260辆 同比增长16.78% 今年累计销售28800辆 同比增长4.51% [29] 能源合作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隆基绿能签署战略协议 以非洲市场为核心 在光伏发电和设备制造等领域展开合作 [17][18]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头部客户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已批量供货 多种传感器陆续送样 [20] AI算力合作 - 北京利尔与商汤科技、曦望科技签署协议 共同探索AI算力合作和工业制造AI垂直模型开发 [22] 并购与增资 - 科博达拟以3.45亿元收购科博达智能科技60%股权 切入汽车智能化领域 [24] - 建信金租拟向建信航运航空金融租赁增资30亿元 [24] 半导体设备新品 - 中微公司推出六款半导体设备新产品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 [26] 股价异常波动 - 安正时尚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公司提示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情形 [27] 股东减持 - 国光连锁实控人胡金根拟减持不超过2.49%股份 胡春香拟减持不超过0.5%股份 [27] 上市公司合并 - 中国船舶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换股比例为1:0.1339 中国重工9月5日起终止上市 [28] 工程项目中标 - 宁波建工下属子公司中标环城南路东延快速路工程 中标价合计11.17亿元 [31]
2025年中国液冷连接器行业市场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3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液冷连接器是一种利用冷却液循环进行散热的连接装置 核心功能是通过液体循环带走设备热量 解决传统风冷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适用于高功率密度场景如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 储能电池等 [5] - 液冷连接器需具备高气密性 耐压性 抗震性 抗腐蚀性等特性 基于插拔方式可分为UQD和UQDB两大类 [5] 行业政策 - 国家层面出台《绿色数据中心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试行)》《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等文件 明确要求数据中心优先采用液冷技术 设定2025年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2以下的目标 [7] - 地方政策如广东省《绿色高效制冷行动计划》 南昌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武汉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 进一步细化液冷技术应用场景 推动液冷连接器在数据中心 储能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速渗透 [7] -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 推进数据中心用能设备节能降碳改造 推广液冷等先进散热技术 [8] - 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 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 增加数据中心 服务器 充电桩等23种产品设备或设施 基本实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全覆盖 [8] -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发布《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 [8] 发展历程 - 2000年至2010年为萌芽期 液冷连接器技术主要服务于军工 航空航天等对散热要求极高的领域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逐步掌握核心工艺 如四川华丰科技自主研发QF系列流体连接器应用于军用雷达 声纳探测等场景 [9] - 2011年至2015年为商业化探索期 液冷连接器技术开始向民用领域拓展 中科曙光率先布局液冷服务器市场 推动冷板式液冷技术商业化 华为 浪潮信息等企业相继加入形成技术积累与产业协同效应 [9] - 2016年至2020年为爆发期 AI算力需求激增与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突破推动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 特斯拉V3 Supercharger充电桩采用液冷连接器实现250kW大功率充电 中航光电凭借大功率液冷充电连接器技术打破欧美垄断 [10] - 2021年至今为全球竞争期 "双碳"目标推进推动行业标准化与国际化发展 政策强制要求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 推动UQD等标准普及 浸没式液冷连接器突破高温耐受与防气锁设计适配储能电池 5G基站等新场景 [10]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体现在精密制造与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 需满足高气密性泄漏率≤0.02ml/次 耐压性≥15bar 耐腐蚀性等苛刻要求 要求企业具备微米级加工精度和表面处理技术 如冷板式液冷连接器需通过螺旋流道设计实现流量均衡 浸没式连接器需采用钛合金或316L不锈钢抵御氟化液腐蚀 [12] - 认证壁垒涵盖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及国际认证体系 国内市场需符合《冷板式液冷通用技术要求》《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等标准 国际市场需通过UL CE RoHS等认证 认证测试包括10000次插拔循环 -40℃至120℃温度冲击等 单款产品认证费用超50万元 上市周期通常需6-12个月 [13] - 专业人才壁垒源于产品性能涉及材料化学 热力学 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 应用场景复杂多样存在定制化特征 对研发技术人员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行业经验要求较高 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14] 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 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如不锈钢 铝合金等 塑胶材料如丁基橡胶 丁晴橡胶等和涂层材料 零部件包括弹簧 密封圈等 [15] - 产业链中游为液冷连接器生产制造环节 [15] - 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数据中心 储能 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等 [15] 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中国液冷连接器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与市场爆发的关键阶段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为50.11亿元 同比增长38.62% [2] 发展机遇 - 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液冷技术普及 [4] - 新能源汽车快充技术突破催生增量市场 [4] - 储能安全标准升级推动技术迭代 [4] 发展趋势 - 从单一散热向热管理系统集成演进 [4] - 从标准品向场景化定制解决方案延伸 [4] - 从国产替代向全球市场布局跃迁 [4]
全球超7800亿元规模,国外销售占7成,国产芯片设备如何在内卷中“替代”?
钛媒体APP· 2025-09-05 08:56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00亿元),同比增长1.9% [2] - 中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最大单一市场,2025年预计达381亿美元(约合2725亿元),占比35% [2] - 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出货总额495.5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额的42.3% [7]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发展现状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2024年的14%增至2025年的18%,但海外产品销售占比超70% [4] - 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总收入达1178.71亿元,同比增长32.9%,过去四年年均增长率45.08% [6] - 前十大芯片设备龙头2024年完成销售收入951亿元,占82家设备制造商总收入的80.7%,同比增长38.3% [7] - 分步重复投影光刻机、晶圆制造量测设备等关键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低于5%,且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国内芯片设备市场存在"内卷"现象,包括恶性挖人(工资涨幅达30%-100%)、商业机密泄露等无序竞争 [4] - 近70%的晶圆制造公司未使用国产设备,而是采购KLA、ASML等海外厂商设备,且"越高端的设备越依赖进口" [8][9]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公司(Lam、KLA、AMAT、ASML、TEL)在华收入环比增长12.6亿美元 [11] 国产替代机遇与策略 - 5nm芯片制造需1000个工艺步骤,总步骤是20nm的两倍,最先进生产线需100亿美元投资,其中70%用于设备 [4] - 中微公司计划未来3-5年累计开发102个等离子体刻蚀、光学量检测等领域新设备,研发总投资近130亿元 [15] - 行业呼吁通过关税政策保护国产设备生态,并加强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以提升产业链价值 [12] - 设备企业需围绕客户定制需求、创新技术开发,并避免低价竞争(如3折、5折起售价)以维持利润空间 [14] AI与算力需求对设备产业的影响 - 中国存在300万张GPU卡的产能缺口,AI算力需求未来5年将保持100倍增长 [17] - 国内智算中心平均算力利用率仅为30%,但晶圆制造工厂总产能不足需求量的1/10 [18] - 半导体装备需提升能量控制精度(7nm到3nm提升10倍)、硬件响应速度(从10毫秒缩短到1毫秒)以匹配AI需求 [19] - SEMI预测到2030年中国28nm全流程设备实现自主可控,14nm设备进入验证阶段,光刻机突破DUV全链条国产化 [19] 技术发展与未来趋势 - 华为麒麟9020芯片回归,助力三折叠Mate XTs新机性能提升36%、功耗降低20% [2] - 半导体后道封测设备2024年强劲复苏,受益于逻辑电路、存储芯片、先进封装产能投资增加 [8] - 行业需同时布局成熟制程技术创新与先进工艺突破,并开辟量子计算、光子芯片等新赛道 [19] - 全球芯片产业规模预计2030年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制造端规模可能超过3000亿美元 [19]
0904A股日评:无惧风雨,“慢牛”仍在-20250905
长江证券· 2025-09-05 07:30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短期调整不改长期"慢牛"趋势 维持看多中国股市的立场 并引用历史牛市经验支持观点 [1][7][12] - 配置方向聚焦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等成长指数 以及非银金融、AI算力、创新药、"反内卷"受益行业等多维度机会 [7][12][13] 市场表现总结 - 主要指数全线下跌:科创50跌6.08% 创业板指跌4.25% 深证成指跌2.83% 上证指数跌1.25% 沪深300跌2.12% 中证1000跌2.30% 上证50跌1.71% [1][7] - 市场成交额达2.58万亿元 较前期小幅回升 [1][7] - 风格表现排序:低估值>红利>盈利质量>成长>高估值 [7] 行业与概念表现 - 领涨行业:商业贸易(+1.63%)、家用装饰及休闲(+1.12%)、社会服务(+1.01%)、纺织服装(+0.83%) 受益于假期消费预期 [7] - 领跌行业:电信业务(-8.14%)、电子(-4.92%)、国防军工(-3.66%) 科技板块集体回调 [7] - 活跃概念:冰雪旅游(+3.99%)、乳业(+3.34%)、光伏玻璃(+3.07%)上涨 光模块、光刻机、稀土等科技概念领跌 [7] 后市展望与驱动因素 - 短期驱动:微观流动性充沛 长线资金入市支撑"慢牛" 居民存款可能转化为股市增量资金 [12] - 中期驱动:科技产业商业化(如AI、机器人)与传统行业"反内卷"政策协同 若供需两端政策配合将推动估值修复 [13] - 长期驱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实际利率下降助力地产链企稳 AI算力、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业绩逐步兑现 [13] 配置建议 - 指数关注:科创50、创业板指、深证成指、恒生科技指数等成长型指数 [7] - 行业三大方向: 1. 价值方向:非银金融板块 [7] 2. 科技成长:AI算力、自主可控(芯片/军工) 低位增配AI应用、港股互联网及创新药 [7] 3. 供需改善:"反内卷"政策受益行业如金属、交运、化工、锂电、光伏、生猪养殖 [7][13]
A股震荡调整 大金融板块昨日尾盘拉升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3:1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走弱 上证指数跌1.25%至3765.88点 深证成指跌2.83%至12118.70点 创业板指跌4.25%至2776.25点[2]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2.58万亿元 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1862亿元[2] - 前期强势的芯片 算力 创新药等赛道集体调整 拖累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表现弱势[2] 新能源产业链表现 - 新能源产业链盘中活跃 光伏 锂电池 储能等多个细分赛道涨幅居前[2] - 天宏锂电收获30%幅度涨停 上能电气涨超10% 通润装备收获2连板 亿纬锂能盘中一度涨超13% 收盘涨幅收敛至4%左右[2] - 海外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令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2] - 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 产能紧缺 部分头部厂家2026年储能电池订单已接近排满[2] 储能行业前景 - 电池厂及头部集成商将率先获得增量收益 2025年国内储能业务有望摆脱不赚钱局面 盈利进入修复通道[3] - 欧美市场需求高景气 产业供给优化 价格回升等多因素共振 储能行业将迎来基本面拐点[3] - 当前储能行业2026年市盈率集中在15倍至20倍区间 安全边际较高[3] 大金融板块表现 - 银行 券商等金融权重股午后企稳回升 农业银行涨超5% 邮储银行涨近3% 股价双双创历史新高[4] - 中信银行 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等跟涨[4] - 太平洋收获涨停 华林证券涨近6% 国盛金控 国海证券涨逾2%[4] 银行业与券商行业分析 - 银行业2025年半年报业绩总体符合预期 利润和营收增速相比一季度均出现改善[4] - 息差企稳 资本市场回暖 银行负债压力缓解等因素推动改善[4] - 券商板块业绩与市场行情高度相关 近期A股量价齐升 券商及金融科技概念反复受到活跃资金关注[4] 消费板块表现 - 以零售为代表的大消费方向逆势走强 国芳集团 步步高 友好集团等个股涨停[4] - 科技成长风格占据市场主线位置 消费股涨幅相对落后 部分资金开始高低切换流入消费板块[4] AI算力板块调整 - AI算力板块集体休整 多只高位科技股回调幅度较深[5]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集体跌超10% GPU概念寒武纪-U 海光信息双双跌超10%[5] - 寒武纪-U收盘价较历史高点回落超24% 全天成交额达280.13亿元[5] 市场交易结构分析 - A股电子与通信行业在全市场的成交占比为25%左右 达到2023年以来历轮行情的最高水平 反映相关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5] - 市场对AI主线逐渐产生分歧 机构提示关注除AI以外的更多景气细分领域[5] - A股市场短期交易量快速提升 可能导致指数短期波动加大 但不影响中期市场表现[5]
广聚能源(000096) - 2025年9月3日—9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4 20:29
业务结构及发展规划 - 公司核心业务为成品油批发零售及仓储 利润主要来源 拥有12座加油站 参资1个油库 2座待建油站 定位大湾区综合能源运营商 [2] - 主业升级规划包括推进大湾区网点拓展 油站智慧化改造 超充设施建设 扩大综合能源站点规模 优化成品油业态 [3] - 资产运营和战略投资构成利润另一支撑 包括整合存量物业 提升租赁业务运营效率 推动亿升库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 [3] - 贸易业务通过创新业态提升效能 收购航天欧华恢复中兴通讯政企全线产品总经销业务 拟推动绿色甲醇供应及集中供冷运营项目 [3] - 股权投资参股深南电 妈湾电力 协孚能源 智城能源云等 通过产业基金拓展投资渠道 筛选并购标的实现产业协同 [3] 成品油业务现状及战略 - 成品油行业进入结构性调整周期 传统汽柴油消费下滑 量价叠加导致营收下滑 [3] - 市场规模庞大 区域整合存在空间 税控机制完善 监管加强 市场趋于规范 国企优势显现 [3] - 公司深耕行业30余年 具备品牌信誉 资源渠道 网点资产 合规体系等先天优势 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毛利率 [4] - 构建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全资子公司广聚亿联转型新能源 聚能南综合能源示范站集光储充放油于一体 已竣工投运 [4] - 竞得深圳市外环高速横岭服务区2座加油站土地 土地使用期40年 位置优越 车流量密集 资源稀缺潜力巨大 [5] 投资收益及波动因素 - 2024年投资收益同比增加40% 主要来源为妈湾电力现金分红 协孚能源出售惠东协孚码头实现1000多万元收益 [6] - 投资收益波动受参股公司经营业绩及现金分红变动影响 电力企业为主要因素 [6] - 深南电2021-2022年巨额亏损后近两年扭亏为盈 妈湾电力受机组更新及煤价高企影响 近五年业绩承压 分红不稳定 [6] 航天欧华收购及业务 - 收购航天欧华系因其母公司航天工研院作为央企需产业结构调整 非经营不善 收购后全面剥离智慧+ 系统集成等亏损业务 [6] - 航天欧华为中兴通讯政企全线产品全国总经销商之一 资质稀缺 毛利率高于化工贸易 盈利能力稳定 [7] - 2025年3月31日收购100%股权 通过优化管理架构 深化合作商关系 拓展下游客户 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9] 新兴产业布局及资产价值 - 参股智城能源云(持股32%)布局新能源 算力等新兴产业 属泛能源概念 未来条件成熟可能推动布局 [9][10] - 前海7万平方米仓储用地目前开展租赁业务 规划含商业用地及绿地 持续关注政策进展实现资产价值 [10] - 持有前海东岸花园159套住宅及3套商铺(建筑面积13555.75平方米) 成本7438万元 住宅出租率67% 商铺出租率100% [11]
AI主线怎么了?光模块龙头“易中天”大跌,后市怎么看?基金经理:AI算力仍是基本面最坚挺的方向
新浪基金· 2025-09-04 20:09
市场表现 - 9月4日A股科技股单边下挫 人工智能赛道深度下跌 光模块等算力硬件集体大跌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重挫超9% 创4月8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 - 光模块龙头"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均跌超13% [1]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场内价格收跌9.28% 失守10日线 全天成交额超23亿元 [1] 波动原因分析 - 光模块板块因前期涨幅过快且资金获利较大 增量资金不足导致短线资金踩踏 [3] - 当前处于短线资金获利了结与中长线资金逐步抄底的博弈阶段 初期短线资金压力占优 [3] - 快速调整与宽幅震荡可能加速调整周期结束 [3] 行业基本面 - AI算力产业链仍是基本面最坚挺方向 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3] - 英伟达GB300机柜四季度起量 英伟达存在业绩上修可能性 或带动创业板人工智能板块修复 [3] 产品布局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约七成仓位布局算力 三成仓位布局AI应用 重点覆盖光模块龙头"易中天" [4] - 截至9月3日 该ETF规模超51亿元创上市新高 近1个月日均成交超7亿元 在同标的ETF中流动性居首 [4]
9月4日晚间公告 | 均胜电子已向智元机器人供货;北京利尔与商汤科技探索算力合作
选股宝· 2025-09-04 20:06
停复牌 - 中环海陆终止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并复牌 [1] 并购重组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9月5日终止上市 [2] - 科博达拟以3.45亿元收购上海恪石持有的科博达智能科技60%股权 标的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中央算力平台及域控制器产品 [2] 投资合作与经营状况 - 均胜电子与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等头部客户合作 定制化主控板已批量供货 多种精度IMU及定制化鱼眼相机等传感器陆续送样 并开发集成高能量密度电芯与智能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池包及支持快充的大功率无线充电产品 [3] - 北京利尔与商汤科技、曦望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探索AI算力合作 [4] - 国芯科技新一代汽车电子BLDC电机驱动控制高性能芯片新产品内部测试成功 [5] - 吉峰科技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技 作为低空产业投资运营平台 [5] - 春光科技签订产业项目投资发展监管协议 一期预计投资约2.89亿元 [5] - 福立旺机器人减速器等金属零部件已开始出货交付 [6] - 信宇人成功试制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并完成首轮电化学测试 [7] - 东南网架中标浦沿街道五村联合统筹开发项目 中标总金额16.86亿元 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5% [7] - 恒瑞医药获得HRS-4729注射液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8]
翻倍股重挫、消费股上涨,这波“高切低”会调整多久?
第一财经· 2025-09-04 20:01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连续3个交易日调整 9月2日至4日沪指累计下跌2.83% 深证成指累计下跌5.54% 创业板指累计下跌6.09% 科创综指累计下跌8.74% [1][3] - 9月4日单日主要指数全面下跌 沪指跌1.25%至3765.88点 深证成指跌2.83%至12118.70点 创业板指跌4.25%至2776.25点 科创50指数跌6.08%至1226.98点 [2][4] - 当日2990只个股下跌 前期热门股北方长龙跌停 东芯股份 新易盛 天孚通信 思泉新材等跌幅超15% 寒武纪 仕佳光子 上纬新材跌幅超13% [2][4][5] 行业板块表现 - 科技板块遭遇重挫 光模块指数单日下跌11.04% 光芯片 光通信 光刻机指数跌幅超7% 稀土 服务器 CPU指数跌幅超6% [2][4] - 资金从高估值科技板块流出 计算机和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00亿元 通信 机械设备 汽车 国防军工 有色金属净流出45-92亿元 [4] - 防御性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商贸零售 美容护理 银行 旅游酒店板块涨幅居前 其中商贸零售 石油石化 建筑装饰 银行 交通运输 美容护理6个行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 [2][4] 调整原因分析 - 市场调整主要由于前期过快上涨后存在兑现压力 自4月7日沪指3040.69点低位启动 至8月26日创出3888.60点近十年新高 累计涨幅较大 [3][5] - 短期利好兑现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回落 科技风格出现抱团迹象 TMT板块拥挤度接近预警线 交易结构恶化 [3][5][6] - 个别股票权重调整可能影响资金配置 如寒武纪 中芯国际超过科创50指数权重10%限制 可能迫使被动基金减仓 [2] 后市展望 - 市场可能进入横盘震荡阶段 为下一轮上涨积蓄力量 短期注重赛道间高点切换轮动 从高估值科技板块向低估值消费防御板块切换 [3][6][7] - 长期看好AI算力主线 调整后仍将是牛市核心主线 同时关注新能源 新消费 创新药 有色金属 基础化工 非银金融等景气度较高方向 [7][8] - 9月可关注三条配置主线:科技+消费组合 美联储降息带来的顺周期板块 以及中报业绩营收净利双升的盈利确定性板块 [8]
万亿蚂蚁帝国的芯片版图
36氪· 2025-09-04 19:04
蚂蚁集团投资芯片公司概况 - 蚂蚁集团近期密集投资多家芯片企业 包括端侧AI芯片创企烨知芯科技和ReRAM新型存储创企昕原半导体[1] - 通过旗下上海云玡等投资主体 已布局清微智能 墨芯人工智能 云合智网 沐创集成电路等多家芯片公司[1] - 投资领域覆盖AI算力芯片 新型存储技术 网络通信芯片和安全加速芯片等多个前沿方向[1][14] 端侧AI芯片投资:烨知芯科技 - 2025年8月29日入股烨知芯科技 上海云玡持股14.2857%成为第三大股东[2] - 公司成立于2025年5月 注册资本129.6296万元 专注于端侧AI算力芯片研发[2] - 产品覆盖4TOPS至80TOPS算力场景 应用于智能眼镜 手机 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2] 新型存储技术投资:昕原半导体 - 2025年8月26日投资昕原半导体 上海云玡持股1.8692%[3] - 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 注册资本5029.73万元 专注于ReRAM新型存储技术[3] - 业务涵盖AI存算一体IP 系统级存储芯片和嵌入式存储三大领域 已实现商用出货[3] - 字节跳动旗下公司持股超13% 为第五和第六大股东[3] 微显示芯片投资:Jade Bird Display - 蚂蚁独角兽基金参与2025年8月数亿元B1轮融资[4] - 上海云玚2024年6月参投Pre-B轮融资 持股0.5874%[4][5]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 注册资本5822.2825万元 专注于0.3英寸以下MicroLED研发[5] - 技术覆盖集成电路设计 MOCVD材料生长和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5] - 产品已应用于近50款AI眼镜 客户包括Rokid 影目科技和阿里巴巴等[5] - 股东包括阿里云 吉利汽车 比亚迪和三星等产业巨头[6] 可重构计算芯片投资:清微智能 - 2025年1月入股清微智能 上海云玡持股3.9237%[7] - 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 为国内可重构计算芯片代表企业[7] - 已量产十多款智能计算芯片 应用于智能安防 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领域[7] - TX8云端芯片系列完成与DeepSeek V3.1模型适配 支持MXFP8和MXFP4格式[7] - 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5.3855%为第五大股东 SK海力士和兆易创新也是股东[7][8] 网络芯片投资:云合智网 - 2024年12月入股云合智网 上海云玡持股3.6765%[9] - 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 注册资本4318.65万元 从事高端网络芯片设计[9] - 已研发两款高端超大容量芯片 拥有近150项专利和自主操作系统CuOS[9] - 腾讯旗下公司持股6.7010%为第四大股东[10] 云端AI芯片投资:墨芯人工智能 - 2024年4月领投数亿元B轮融资 上海云玡持股6.0976%[11] - 公司2018年创立于硅谷 总部深圳 注册资本4390.39万元[11] - 为稀疏计算代表企业 拥有40余项全球专利和双稀疏算法[11] - 首款芯片Antoum支持32倍稀疏率 已推出S4 S10和S30系列AI计算卡[11] 安全芯片投资:沐创集成电路 - 2023年11月参与数亿元B轮融资 上海云玡持股11.0000%为第三大股东[13]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 注册资本1000万元 专注于可重构安全加速芯片[13] - 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 已开发密码安全和网络控制两大产品系列[13] 投资战略方向 - 投资重点聚焦大模型 具身智能和AI算力等前沿科技领域[14] - 通过"投资—支持—退出—再投资"循环推动科技创新[14] - 同时布局多家AI公司和机器人企业 包括智谱AI 秘塔科技和极智嘉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