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铅价回落之际,下游采购积极性有所回升-20250801
华泰期货· 2025-08-01 14: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绝对价格评级为中性,建议期权策略为卖出宽跨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矿端供应偏紧,冶炼厂对高银矿采购意愿低迷,市场供需两弱,但储能电池板块表现突出,相关企业开工率达80 - 100%,行业对下半年预期乐观,已有企业筹备产能扩张,铅价暂时以震荡思路对待,Pb2506合约区间在16,500元/吨至17,050元/吨 [4] 市场要闻与重要数据 现货方面 - 2025 - 07 - 31,LME铅现货升水为 - 36.37美元/吨,SMM1铅锭现货价较前一交易日降75元/吨至16675元/吨,SMM上海铅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持平为 - 25.00元/吨,SMM广东铅现货较前一交易日降100元/吨至16750元/吨,SMM河南铅现货较前一交易日降75元/吨至16675元/吨,SMM天津铅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降100元/吨至16675元/吨,铅精废价差较前一交易日不变为25元/吨,废电动车电池、废白壳、废黑壳较前一交易日均无变化,分别为10250元/吨、10175元/吨、10525元/吨 [1] 期货方面 - 2025 - 07 - 31,沪铅主力合约开于16885元/吨,收于1673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降155元/吨,全天交易日成交53359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041手,全天交易日持仓72631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890手,日内价格震荡,最高点16905元/吨,最低点16710元/吨;夜盘开于16705元/吨,收于16650元/吨,较昨日午后收盘下降0.95% [2] - 昨日SMM1铅价较上一交易日下跌75元/吨,河南地区持货商报价对SMM1铅均价平水出厂,或对沪期铅2509合约贴水150 - 130元/吨出厂;湖南地区冶炼厂报价升水继续下调,至对SMM1铅平水出厂,部分交割品牌冶炼厂被议价至贴水30 - 0元/吨成交,贸易商报价对沪期铅2509合约贴水120元/吨;铅价震荡走弱,部分冶炼企业低价惜售,报价坚挺,其他炼厂下调升水出货,下游企业按需逢低采购,现货市场成交好转,挺价者成交困难 [2] 库存方面 - 2025 - 07 - 31,SMM铅锭库存总量为7.3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0.13万吨;截止7月31日,LME铅库存为276500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25吨 [3]
暴赚300亿,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增长33%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31 11:3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 [1]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2亿元同比增长16.8% 毛利率22.41%下降1.07个百分点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 毛利率25.52%提升1.11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为-58.22亿元 主要受外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影响 较去年同期多获得46亿元收益 [2] 市场与行业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752.0万辆同比增长32.4% 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401.3GWh同比增长38.5% [1]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86.7GWh同比增长54% [1] - 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1] 区域表现 - 境内营收1176.78亿元同比增长1.24% 境外营收612.08亿元同比增长21.14% 海外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公司行动 - 中期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现10.07元 合计分红金额45.73亿元 [2] - 拟增加委托理财额度不超过400亿元 调整后年度委托理财额度不超过800亿元 资金来源于闲置自有资金 投资于低风险理财产品 [2]
亿纬锂能“落子”湖北荆门
起点锂电· 2025-07-30 18:41
公司动态 - 荆门亿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于7月23日在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法人代表刘怡青,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蓄电池租赁、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电池销售及发电、输电、供配电业务等[2] - 该公司由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为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标志着亿纬锂能在湖北荆门再落一子[3] - 荆门是亿纬锂能重要布局地点,自2012年落户以来已规划建设1个总部、11个厂区、18个工厂[4] 产能扩张 - 亿纬荆门基地产能从3GWh快速扩增至169GWh,产品覆盖方形铁锂、方形三元、大圆柱三元等,广泛应用于动力和储能领域,2024年产值突破400亿元[5] - 公司在荆门规划建设的国内单体最大储能电池工厂(第十厂区)占地700亩,总投资108亿元,计划年产能60GWh,年产值240亿元[6] - 该超级工厂一期已于去年12月建成投产,年产能15GWh,主要生产628Ah大容量锂电储能电池;二期于今年1月开工,全部投产后荆门基地总产能将达212GWh,年产值冲刺1000亿元[6][7] 产品与技术 - MB56是亿纬锂能量产的超大容量储能电池,业内首个600Ah+大电芯,称为"Mr.Big"[8] - 628Ah超大容量电芯Mr.Big于7月30日获得中国电科院GB/T 36276-2023标准认证,成为首批符合《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新国标的大容量电芯[9] - 截至2025年6月,MB56实现第30万颗电芯下线,今年将陆续落地百MWh电站项目[10] 市场表现 - 2024年亿纬锂能对外公布的储能相关订单总计超57.5GWh,客户涵盖全球头部系统集成商,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10]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中,亿纬锂能位居全球第二[11] - 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收入达190.27亿元,同比增长16.44%,占总营收比重从33.5%升至39.1%,几乎与动力电池板块持平[11] - 2025年一季度储能电池出货12.67GWh,同比增长80.54%,超过动力电池出货量[12] 海外布局 - 6月27日公司公告披露,全资孙公司亿纬储能马来西亚将投资不超过86.54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选址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市,建设期不超过2.5年,用地规模约48.4万平方米[13] - 马来西亚储能工厂规划10GWh至15GWh产能,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产线,支持海外全球交付[14] - 公司正在寻求赴港二次上市,若成功将为海外项目大幅注入建设资金,加速全球化战略推进[15]
佛塑科技: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审核问询函回复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2 19:15
标的资产产能与产线情况 - 报告期初原有产线19条,包括自建7条和收购12条,邯郸2号线于2023年停产拆除 [5] - 报告期内新建投产18条产线,无新收购产线,截至2024年末总产能约50亿平方米 [2][5] - 产线设备厂商包括韩国明胜、韩国Master、日本芝浦、合肥东昇等,产品厚度覆盖5μm至16μm [5][6] - 2024年原有产线产能利用率83.83%,新建产线产能利用率81.27%,整体产能利用率82.35% [5][6][11] - 新建产线技术工艺显著提升,包括挤出能力增强、冷却系统优化、烘箱设计改进,支持5μm超薄高强隔膜生产 [7][8][9] - 产线不属于国家定义的落后产能行业,无落后产能 [9] 扩产原因与产能消化措施 - 扩产基于2021-2022年产能紧张(产能利用率超96%)和下游需求增长预期 [10] - 下游锂电池隔膜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湿法隔膜出货量172.5亿平方米(同比增39.1%),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75% [11] - 2025年预示订单55.75亿平方米,较2024年33.55亿平方米增长66.2%,2024年订单达成率79.03% [11] - 新增产能消化措施包括存量客户需求增长、拓展新客户(如厦门海辰、北京卫蓝)、海外客户拓展(已供货LG、ASP等) [11][12] 寄售模式与客户情况 - 寄售模式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2024年寄售收入占比55.51% [13] - 寄售模式单价0.90元/平方米(2024年),毛利率28.80%,非寄售模式单价1.01元/平方米,毛利率11.28% [14] - 单价和毛利率差异主因产品结构不同,寄售模式中超薄高强基膜占比高 [15] - 寄售模式回款周期0-2个月,信用政策与非寄售模式无重大差异(均为月结60-90天) [15] - 2024年产品均价0.94元/平方米,与可比公司(恩捷股份0.94元、星源材质0.89元)一致 [17] - 2024年毛利率21.00%,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15.56%,主因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 [18] - 期末寄售仓存货期后去化率86.27%(2024年),去化情况良好 [20] 客户集中度与稳定性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76.73%(2024年),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 [2][21] - 客户集中度高与下游行业集中度匹配(2024年动力电池前五大企业出货量占比84%) [22] - 与主要客户合作稳定,认证周期长,被替代风险较低 [22]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通过关联方入股标的公司(分别持股1.88%和2.24%),但入股协议不涉及业务技术合作 [24][25]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主要原材料PE和PVDF依赖境外采购,2024年PE境外采购占比80.75%,PVDF境外采购占比31.75% [30] - 正推进国产替代,2025年1-5月PE境外采购占比降至66% [30] - 单位产量天然气采购量下降30.87%(2024年),主因部分产线改用蒸汽加热、规模效应和能效提升 [32] 子公司经营与整合情况 - 湖北江升、安徽金力、天津东皋膜为收购子公司,收购后通过技术导入和订单整合实现收入增长 [33][35][36] - 安徽金力2024年利润总额1.05亿元,天津东皋膜2024年亏损0.22亿元,湖北江升2024年利润总额0.01亿元 [35][36][38] - 子公司产线产能利用率均达78%以上,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标的公司实施有效整合 [39][40][42] - 收购无业绩承诺和特殊利益安排 [34]
深圳新星: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9:11
业绩表现与亏损分析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3亿元,同比增长62.3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91亿元,同比增亏105.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3.04亿元,同比增亏113.16%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6亿元,流出同比增加20.04%,综合毛利率为2.94%,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 [1] - 六氟磷酸锂业务毛利率为-44.89%,同比下降37.12个百分点,是导致亏损扩大的核心因素 [1][2] 业务板块表现 - 铝晶粒细化剂业务:2024年毛利率为9.25%,同比上升1.56个百分点,毛利额同比增长29.06%,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及下游铝加工材产量增长4.2% [3][4] - 电池铝箔坯料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11.99亿元,占比46.76%,毛利率仅2.50%,主要因初期以低加工费的铸轧坯料销售为主,且产能爬坡期固定成本分摊较高 [5][22] - 六氟磷酸锂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9433.66万元,同比大幅减少,毛利率深度负值,主要受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从60万元/吨降至4.9万元/吨)及成本错配影响 [6][7][14] 亏损具体原因 - 六氟磷酸锂业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18亿元,包括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8802.39万元和存货跌价准备681.39万元 [9][10] - 期间费用增加4899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2479.97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规模扩大及部分客户坏账计提 [9] - 其他亏损因素包括税金增加、投资收益变动及非核心业务减值(如铁基产品减值2952.82万元) [9][10]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因销售端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占比69.39%),而采购端需预付电汇采购铝锭,造成收支方式错配 [10] - 2024年使用应收票据支付工程款7098万元,应收票据贴现列报为筹资活动,进一步减少经营现金流入 [11] - 2025年营运资金需求增长约3.2亿元,通过新增融资授信2亿元及引入外部投资者注资1.6亿元缓解压力 [18]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六氟磷酸锂行业因2022-2023年产能集中投放导致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低位,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停工状态 [7][14] - 电池铝箔坯料行业技术壁垒高,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产品成材率达70%,获东阳光等头部客户认可 [15][28] - 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1550GWh)为铝箔坯料提供长期动能 [28] 改善措施与未来展望 - 六氟磷酸锂业务通过工艺优化和成本控制,2025年1-5月边际贡献转正,销售额同比增长30%,在手订单约700吨 [11][17] - 铝箔坯料业务2025年1-5月冷轧产品占比提升至70%,订单量4.8万吨,销售额同比增长56% [17][28]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链协同(如自产氟化锂)、产品结构优化(增加高附加值冷轧卷销售)及研发高纯度材料提升盈利 [12][13][21] 铝箔坯料业务详情 - 2024年生产量9.14万吨,销售量6.33万吨,库存量0.36万吨,产销量差异主要因部分铸轧卷用于内部生产冷轧卷 [23][26] - 业务采用"铝价+加工费"定价模式,信用期约1个月,生产周期铸轧10天、冷轧20天 [24] - 前五大客户包括山东德成铝业(销售额4.18亿元)、安徽优仁铝业(1.85亿元)等,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占比80%) [30][31][19] 募投项目进展 - 年产1.5万吨六氟磷酸锂三期项目投资进度68.14%,因行业价格低迷暂缓建设 [42][43] - 年产10万吨颗粒精炼剂项目投资进度68.63%,因市场竞争激烈仅建成3万吨产能 [42][46] - 工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未投入,因产能转移后现有研发资源已满足需求 [47][48]
锂电池产业链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修复向好,聚焦固态
东莞证券· 2025-06-26 17:07
报告核心观点 - 锂电池产业链维持超配评级,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聚焦固态电池 [2] - 锂电池下游需求动储双驱有望快速增长,产业链盈利或延续边际改善,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7] - 建议关注电池和材料环节优质公司,以及固态电池材料和设备环节有先发优势的公司 [7] 行情与估值复盘 行业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5日,锂电池指数年初以来累计涨2.25%,跑赢沪深300指数1.61个百分点;固态电池指数涨24.86%,跑赢24.22个百分点 [7][15] 板块估值 - 截至2025年6月25日,锂电池板块整体PE(TTM)为24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16] 锂电池下游需求:动储双驱,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增长,国内市场是最大驱动力 - 中国市场:2025年1 - 5月销量560.8万辆,同比增44%,渗透率达44%;出口85.5万辆,同比增64.6%,占比34.3% [20][22][29] - 欧洲市场:2025年1 - 4月销量113.1万辆,同比增23.3%,渗透率25.4%;下半年或面临挑战 [31][32] - 美国市场:2025年1 - 4月销量51.7万辆,同比增9.9%,渗透率9.4%,前景具不确定性 [36] - 全球市场:2025年1 - 4月销量556.4万辆,同比增25.5%,渗透率约20%;预计2025年达2240万辆 [38][43] 动力电池需求保持快速增长 - 2025年1 - 4月,中国装车量184.3GWh,同比增52.8%;全球308.5GWh,同比增40.2% [47] - 2025年1 - 4月,中国出口52.3GWh,同比增41%,月度环比持续增长 [48] - 预计2025年全球装车量约1142GWh,同比增约28%;中国约807GWh,同比增约47% [50] 全球储能电池需求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 2025年1 - 5月全球出货量196.5GWh,同比增118%,预计全年达530GWh [53] - 中美欧及新兴市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中国预计2025年出货467GWh,同比增42% [55][57] - 2025年Q1中国出口占比60.5%,全球占比达97% [58] 产业链盈利有望延续边际改善 净利润2024年降幅收窄,2025Q1同环比大幅改善 - 2024年营收9679.92亿元,同比降9.92%;净利润592.09亿元,同比降11.09% [61] - 2025Q1营收2353.66亿元,同比增12.62%;净利润183.40亿元,同比增27.44%,环比增63.06% [64] 库存触底回升,资产减值损失趋缓 - 2024年末存货余额2014.36亿元,同比增9.52%;2025Q1末2162.90亿元,较2024年末增10.07% [69] - 2025Q1资产减值损失环比减少64.5亿元 [69] 资本开支持续缩减,产能扩张节奏放缓 - 2024年资本开支1216.73亿元,同比减17.88% [73] 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 产业链价格低位和政策引导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75] - 2024年工信部修订规范条件,2025年发布电池安全新国标 [75][78]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关注受益环节 固态电池高性能优势显著,下游需求持续催化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是下一代锂电池 [80] - 主流车企公布装车时间表,大多计划2027年左右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上市 [82] - 低空经济驱动固态电池需求,应用场景有望拓宽 [85] 半固态电池量产启航,全固态电池曙光初现 - 半固态电池2024年进入量产阶段,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小批量生产 [89][92] - 2023 - 2024年固态电池出货量从1GWh增至7GWh,预计2030年超600GWh [93]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及材料体系变革趋势 - 固态电池分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路线,硫化物潜力最大 [94] - 中国确立硫化物为主流路线,2025 - 2035年分三代发展 [98] - 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升级,固态电解质、正负极、导电剂均有变化 [101] 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催生设备新需求 - 2025 - 2026年中试线设备需求将起量,市场扩大将带动设备需求增长 [109] - 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与传统电池差异大,设备价值量更高 [109][110] - 固态电池产业化推动设备升级,新增干法电极、等静压、高压化成设备 [110] 投资策略 - 关注电池和材料环节优质公司,以及固态电池材料和设备环节有先发优势的公司 [124][125] - 重点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11家公司 [125]
全球出口!国轩高科30GWh电池项目新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6-25 18:09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2]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 雅迪科技集团、台铃集团、新日股份等企业参与赞助/演讲/合作 [2] 唐山国轩电池项目进展 - 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年产10GWh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总投资35亿元 占地159.2亩 预计2025年10月试投产 [2] - 项目建成后公司总产能将达30GWh 成为长江以北重要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3]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占地630亩 从初期年产能1GWh发展到2024年20GWh 产品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5][6] 全球市场拓展 - 2023年5月起通过唐山海关出口锂电池 产品从1种扩展到11种 包括单体电芯和系统整箱 海外交付率达100% [6] - 202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超10GWh 同比增速100% 全球排名第七 2024年升至第六 [6] - 2024年斩获多个国际储能大单:澳洲超4GWh 美国2GWh 日本1GWh 英国450MWh 西班牙储能电站等 [7] - 2025年2月与国际能源企业达成7GWh合作 6月获得3GWh意向订单 [7] 产品技术发展 - 电芯容量从280Ah迭代至688Ah 目前314Ah电芯仍是市场主流 [8][10] - 推出全球最大储能系统乾元智储20MWh 采用314Ah电芯 设计寿命25年 已获6GWh订单 [10] - 重卡电池领域推出魔塔MTB电池(437kWh)和G行标准箱(116kWh/包) 支持兆瓦级极速补能 [15] - G行标准箱实现充电效率提升30% 电池包减重 适配200-1000kWh应用需求 [15] 新能源重卡市场 - 2025年1-5月国内新能源重卡销售6.12万辆 同比大涨195% 5月销售1.51万辆创同期新高 [13] - 重卡电动化渗透率年增30% 预计2030年超50% 对应电池需求数百GWh [13] - 2024年公司配套3513辆新能源重卡 装机量位居第五 客户包括吉利、一汽、三一等 [14] - 2025年1-4月主要配套吉利、一汽、三一、东风等车企重卡产品 [15]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下游维持刚需采购,铅价持续震荡-20250620
华泰期货· 2025-06-20 13: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绝对价格评级为中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矿端供应偏紧,冶炼厂对高银矿采购意愿低迷,市场供需两弱,但储能电池板块表现突出,相关企业开工率达80 - 100%,行业对下半年预期乐观,已有企业筹备产能扩张,铅价暂时以震荡思路对待,Pb2507合约区间在16,300元/吨至17,150元/吨 [4] 市场要闻与重要数据 现货方面 - 2025 - 06 - 19,LME铅现货升水为 - 31.32美元/吨,SMM1铅锭现货价较前一交易日变化75元/吨至16775元/吨,SMM上海铅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变化25元/吨至 - 25.00元/吨,SMM广东铅现货较前一交易日变化75元/吨至16800元/吨,SMM河南铅现货较前一交易日变化100元/吨至16775元/吨,SMM天津铅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变化100元/吨至16825元/吨,铅精废价差较前一交易日变化0元/吨至 - 50元/吨,废电动车电池较前一交易日变化25元/吨至10225元/吨,废白壳较前一交易日变化25元/吨至10125元/吨,废黑壳较前一交易日变化0元/吨至10450元/吨 [1] 期货方面 - 2025 - 06 - 19,沪铅主力合约开于16850元/吨,收于1692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变化115元/吨,全天交易日成交37967手,较前一交易日变化1410手,全天交易日持仓33907手,较前一交易日变化 - 6147手,日内价格震荡,最高点达到16965元/吨,最低点达到16760元/吨,夜盘开于16920元/吨,收于16910元/吨,较昨日午后收盘上涨0.18% [2] 库存方面 - 2025 - 06 - 19,SMM铅锭库存总量为5.6万吨,较上周同期变化 - 0.04万吨,截止6月19日,LME铅库存为287425吨,较上一交易日变化 - 2050吨 [3] 市场成交情况 - 河南地区冶炼厂报价对SMM1铅平水出厂,个别冶炼厂因库存有限以升水50元/吨报价,贸易商报价对沪期铅2507合约贴水180 - 150元/吨出厂;湖南地区冶炼厂报价普遍对SMM1铅平水出厂,贸易商报价对沪期铅2507合约贴水210 - 180元/吨出厂;江西地区持货商报价对SMM1铅升水100元/吨出厂,日内期铅反弹补涨,部分持货商畏跌情绪缓和,下游维持刚需采购,现货市场地域性成交尚可 [3]
动储电池TOP企业“入局”造车!
起点锂电· 2025-06-19 18:18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楚能新能源业务布局 - 公司已规划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首款车型或对标问界M5增程SUV 长期规划涵盖增程和纯电车型 [2][3] - 通过大规模招聘覆盖汽车研发全链条 包括底盘、三电、智能驾驶等 显示独立推进整车项目的决心 [3] 动力电池与储能业务表现 - 动力电池领域与东风、一汽、上汽等大型车企深度合作 2025年1-5月国内装机量1.5GWh排名第14 [5] - 储能业务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第7 2025年新增订单超40GWh 中标中国电建、中核集团等项目 并与海外企业签订2.5GWh合作 [6] - 推出全球首发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 能量密度195Wh/kg 循环寿命15000次 6月底量产产能超80GWh [6][7] 产能与供应链建设 - 规划总产能超350GWh 武汉、宜昌基地二期项目启动 供应链签约金额达230亿元(铜箔15万吨/150亿元、正极材料15万吨/50亿元等) [5][7][8] - 目标冲击动力电池和储能行业TOP5 [9] 造车领域优势 - 背靠恒信汽车集团(全国300余家4S店 2021年营收700亿元) 具备资金、销售渠道和电池自供三大核心优势 [11][12] - 若实现整车自主研发+电池自供+自建渠道 或成继比亚迪后第二家全产业链闭环车企 [13] 其他行业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 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性能 总投资1亿元 [15][16]
双环科技:6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13 09:45
公司重大重组与定增项目 - 公司澄清没有重大重组宜化集团的事项 [1]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应城宏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的项目已通过深交所审核并报证监会注册 [1] - 宏宜公司前期盈利情况良好,收购后可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1] 纯碱业务与衍生品研发 - 公司投资13.66亿元对联碱生产装置进行更新以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正在试生产 [1] - 已建成5万吨电池级碳酸钠生产装置用于下游电池生产 [1] - 正在进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小试,即将中试 [1] - 电子特气是公司研究方向之一 [1] 业绩提升与新业务规划 - 投资13.66亿元建设联碱升级改造项目,目前正在试生产,达产后可降本增效 [1] - 投资1.99亿元进行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已建成并试运行,预计每年降低成本1100万元 [1]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样品已送头部二轮车厂家进行性能测试 [1] - 新建15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和40万吨/年增值氮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1] - 研究将氯化铵分解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1] 财务状况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6.13亿元,同比下降26.31% [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994.58万元,同比下降106.01% [2] - 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365.54万元,同比下降108.56% [2] - 负债率41.07%,毛利率4.74% [2]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2030.29万元 [2] 亏损原因 - 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主要由于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明显下跌 [2] - 生产、销售情况均正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