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迭代

搜索文档
日久光电(003015) - 003015日久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0
2025-06-10 17:08
公司利润改善原因 - 导电膜业务结构优化带动收入增长,游戏机触控按键领域低方阻 ITO 膜实现营业收入 9,873.07 万元,同期上升 22.83%;调光导电膜在汽车相关场景销售增加,实现营业收入 6,694.66 万元,同期上升 122.70% [1] - 2A/3A 光学膜产品在手机等应用方面获客户认证通过,实现营业收入 2,944.78 万元,同比增长 104.19% [2] - OCA 光学胶在客户端口碑良好,出货量和市场份额提升,实现营业收入 1.58 亿元,同比增长 21.3% [2][5] 产品收入增长预期 - 受内嵌式 in - cell 技术迭代影响,以手机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外挂薄膜式 ITO 导电膜发展受限,该技术使 LCD 手机厚度减少 0.3mm、透光率提升 15%,良品率从三年前的 65%攀升至 2024 年的 88%,渗透率突破 75% [2] - 调光导电膜建立四大技术平台,在售产品以汽车相关场景为主,公司配合客户在其他场景提供技术支持并完成前期样品认证,将尽快完成效益转换 [2] 调光导电膜技术与竞争 - 调光导电膜主要分为 EC、SPD、LC、PDLC 几种,主要结构是两层导电膜中间复合变色有机物,公司主要对外销售的是 EC 电致变色技术路线 [3] 产品应用情况 - 从技术上讲,调光导电膜、光学膜等可匹配 AR 眼镜,但公司产品目前在该领域无销售实绩 [4] OCA 光学胶盈利预期 - 2024 年 OCA 光学胶出货量与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但受市场价格竞争和高研发投入影响未实现盈利 [4] - 公司重点开发的耐折叠和曲面 OCA 光学胶已通过客户端初步认证,曲面 OCA 光学胶已形成部分销售,未来将结合自研光学膜形成产业链协同优势 [5]
关于光伏供给出清路径与时点的思考
长江证券· 2025-06-08 17: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目前光伏已是筹码与基本面双底,政策或新技术将加快供给出清,2025年末是重要观察时点 股价领先基本面,建议逐步布局,优选硅料、电池组件等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为什么建议重视光伏?——筹码与基本面双底 - 筹码结构上,光伏板块机构持仓低位,2025Q1重仓市值占A股总持仓比例仅1.83%,环比降幅达0.59pct,处于历史低位,组件龙头前五大重仓基金公司的合计持仓占比于2025Q1大幅下降 [10] - 基本面上,目前主产业链全面处于亏现金附近,比历史上钢铁、煤炭等行业底部更严重,2025年板块大概率延续亏损,亏损时长可能超上轮2011 - 2013年的底部,头部企业缩量,二三线电池组件企业出售股权,是光伏基本面见底特征 [10] 什么情景下才能加快出清?——政策纾困或技术迭代 - 前几轮光伏周期底部脱困靠政策对需求侧的提振,本轮周期底部脱困最有效快速的方式依然是政策,且眼下更适合在供给侧施政以改善供需局面 [11][46] - 行业虽基本全面亏现金,但亏现金幅度不大,企业现金流净流出速度不快,多数头部企业1 - 2年不会出现严重现金流问题 电池技术迭代将带来产能品质分化,为技术领先企业创造超额盈利,加速落后产能退出,2025年底优质电池片产能或不足800GW,供需情况优于其他环节 [11][52] 什么时候能出清?——基本面重点观察2025年末 - 随着产业链价格触底,企业经营压力增大,行业人员优化预计持续,下半年政策方向值得关注,7月和12月是重点观察时间点 6 - 7月组件排产大概率为年内底部,政策方向预计更明朗;12月若行业供需、价格无改善,政策出台可能性增大 [12] - 从市场化出清角度,年关前后因交付货款、淡季人员放假、企业更新战略等,是重点观察时点 [12] 什么时候布局?优选哪些环节?——股价领先基本面,优选硅料、电池组件等 - 股价领先基本面,建议逐步布局 [13] - 若有强力政策,优选硅料环节,推荐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等 [13] - 若无强力政策,优选电池组件等新技术环节 BC方向推荐隆基绿能、爱旭股份;TOPcon方向推荐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 少银化方向的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值得关注 福斯特、福莱特玻璃、横店东磁等受益于行业贝塔修复 [13]
中汽协发倡议,众专家亮观点(三)| 郑赟:借鉴国外经验制度,避免无序价格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6-04 10:44
行业现状与价格战特征 - 汽车行业自2025年5月23日起爆发新一轮价格战,多家车企跟进降价,引发行业恐慌 [1] - 本轮价格战呈现三大特征:力度更大(促销幅度达10%-30%,部分车型超40%)、范围更广(燃油车与新能源全品类卷入)、节奏更快(48小时内响应速度较2023年提升50%) [5] - 价格战深层原因包括库存压力(2025年4月库存预警指数62%,新能源车周转天数增至75天)和消费需求结构性疲软 [4] 价格战负面影响 - 企业利润受挤压,头部车企2025年净利润率预计从8%降至5%以下,研发强度从2024年5.2%降至2025年4.1% [7] - 供应链承压导致电池安全、芯片供应等系统性风险,长期影响技术迭代与产品安全性 [7] - 消费者对"降价=减配"认知度达78%,品牌忠诚度与行业信誉受损 [7] 专家建议与解决方案 - 建议参考德国VDA经验,由行业协会制定《价格竞争合规指引》,建立降价幅度与成本变动挂钩机制 [9] - 政府需加强监管,借鉴欧盟《汽车安全召回条例》完善质量追溯制度,对违规减配最高罚款销售额5% [9] - 行业组织应搭建协同平台,提升供需预警机制影响力 [10] - 行业需从"零和博弈"转向"价值竞争",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构建良性生态 [2]
共创草坪为何能连续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6-03 18:50
股价表现与市场关注 - 2025年6月3日公司股价以27.97元涨停刷新近三年新高 单日成交额突破5600万元 封单金额达5945万元[2] - 近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亿元 北向资金持股比例从1.2%攀升至3.8%[3] - 直接催化剂包括6.4元/10股高分红方案推升股息率至1.92% 以及政策东风带动体育消费热潮[3] 全球化产能布局 - 越南基地年产能达3600万平方米 墨西哥工厂即将投产 形成全球最大人造草坪生产基地[2] - 采用"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模式规避欧美贸易壁垒 享受越南10%企业所得税优惠[2] - 2024年海运成本下降23% 北美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缩短至30天[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56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8.73% 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176.9%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89天缩短至78天[3] - 2024年研发费用7928万元占营收比重3.5% 支撑每年300余款新品迭代[3] 产品与市场优势 - 运动草采用直销模式绑定国际足联认证客户 休闲草通过贴牌策略渗透家得宝等零售巨头[2] - Ultrasport系列运动草毛利率达38% 较传统产品高出12个百分点[3] - 2024年上半年美洲市场营收同比增40% 欧洲市场增25%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2]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人造草坪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45亿美元 其中运动草占比48%[4] - 中东地区市政绿化渗透率突破60% 欧美家庭庭院需求年增15%[4] - 行业正经历从"替代品"到"必需品"的认知转变[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中35%投向环保型草丝 与陶氏化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即将投产[5] - 生物基可降解草丝研发进入中试阶段 应对潜在技术替代风险[5] - 公司毛利率30.1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22% 溢价能力源于持续技术投入[3] 估值与增长前景 - 当前市盈率20.57倍低于家居用品板块中位数 但PEG比值1.2显示成长性溢价未充分体现[5] - 若墨西哥工厂达产净利润有望突破7亿元 对应25倍PE目标价32元较现价有14%空间[5] - 经营现金流/净利润比达0.85 现金流创造能力在制造业中表现突出[5]
拓荆科技吕光泉:一季度紧急出货致成本过高 属阶段性特殊情形
快讯· 2025-06-03 16:29
一季度成本异常原因 - 一季度确认收入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工艺成本较高 是由于紧急出货导致[1] - 紧急出货与出口管制政策 客户需求紧迫性及技术迭代节奏等多重因素相关[1] - 该情况属于阶段性特殊情形 未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较低[1] 新产品发展状况 - 大部分新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 正逐步进入规模量产阶段[1] - 长期将促进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扩大设备市场份额[1]
光伏行业仍处于调整阵痛期,隆基绿能近十年首现亏损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14:55
光伏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处于阶段性阵痛期,产业链上多数企业处于亏损态势,营收规模排名前十的光伏企业中七成上市公司营收下滑,四成企业亏损 [1] - 隆基绿能2024年亏损8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87亿元,同比暴跌超180%,为近十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1][2] - 行业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失衡矛盾突出,处于产能出清和快速技术迭代周期中 [2] 隆基绿能财务表现 - 2024年隆基绿能营收825.82亿元,同比下滑36.23%,毛利率仅为7.44%,同比减少超10个百分点 [4][5] - 硅片及硅棒业务毛利率为-14.31%,同比减少30.19个百分点,组件及电池业务毛利率6.27%,同比减少12.11个百分点 [4][5]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超1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近20亿元,但同比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7] 其他光伏企业表现 - 天合光能2024年营收802.82亿元,同比下滑29.21%,亏损34.43亿元,同比下滑162.3% [2] - 晶澳科技2024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下滑14.02%,亏损46.56亿元,同比下滑166.14% [2] - 阳光电源2024年营收778.56亿元,同比增长7.76%,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毛利率29.94% [2] 光伏设备商表现 - 光伏设备商("卖铲人")表现相对较好,统计的10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盈利 [8] - 捷佳伟创2024年营收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净利润27.64亿元,同比增长69.18%,毛利率26.46% [8][9] - 拉普拉斯2024年营收57.28亿元,同比增长93.12%,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77.53% [9]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高管表示,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更强成本管控能力的企业有望在调整周期后率先复苏 [1] - 光伏设备商认为,行业装机需求增长和技术迭代将持续带来市场机会,TOPCon、XBC等新技术设备需求旺盛 [10] - 业内普遍预期,经历此轮出清后,拥有核心技术储备的企业将更具韧性 [12]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离任,背后有何隐情?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27 18:15
核心观点 -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辞任董事、总经理及法人代表职务,转向科研角色以参选中国工程院院士[4][12] - 此举反映其将技术研发视为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符合其"第一性原理"的决策逻辑[9][11] - 行业面临深度调整期,2024年隆基员工数从75000人锐减至38000人,反映光伏行业严峻形势[23][24] 人事变动分析 - 辞任系参选院士的强制性要求,中国工程院规定企业负责人不得参选,但允许保留纯技术职务[12][13] - 辞任后仍保留中央研究院院长及首席技术官职务,专注光伏前沿技术攻关[9] - 作为持股21%的第一大股东,通过股权结构仍保持对公司影响力,类似微软比尔·盖茨模式[8][15][16] 企业战略解读 - 公司发展始终以技术进步为底层逻辑,25年来研发投入快速转化为技术/产品/成本三重优势[11] - 决策遵循两大原则:物理学的第一性原理(追溯本质)和立足未来的长期视角[11] - 行业当前面临非市场化因素干扰,包括低于成本价投标、产能出清缓慢等结构性矛盾[24] 行业现状观察 - 2024年光伏行业进入严冬,隆基年度亏损伴随大规模裁员,员工数下降49%[23] - 行业洗牌加速,预计半数企业将被淘汰,但去产能进程受非市场因素阻碍[24] - 头部企业存在"买十送一"等变相降价行为,破坏行业公平竞争环境[22] 企业家特质 - 李振国属猫头鹰型人格(分析型),注重技术深耕与成本测算,与比尔·盖茨类型相似[17] - 其管理风格强调坦诚务实,多次公开指出行业乱象,包括招投标违规等问题[22][24] - 将员工就业保障视为企业责任核心,裁员带来的负疚感远超业绩亏损影响[23][24]
利源股份(002501) - 2025年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7 17:0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 2025 年 5 月 27 日 15:00 - 16:30 举行,地点为全景网 [2] - 参与人员包括投资者网上提问(面向所有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兼总裁刘树茂、董事会秘书王占德、财务总监董玉、独立董事杜婕 [2] 公司业务相关 - 主要从事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4][6][9] - 合资公司生产零部件涵盖门槛梁型材、电池箱体型材及横梁型材等 [5] - 铝制品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保险杠、防撞梁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与比亚迪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有合作 [9][10] 公司现状及人员情况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员工人数为 521 人 [6]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分批量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 [9] 公司发展规划 - 坚持防风险、强管理、固根基、开新局的总体经营原则,重点聚焦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 [5][8][9][10][11]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加工深度,形成覆盖汽车型材及总成的完整制造能力 [5][8][9][10][11] - 深化与主机厂业务合作,借助合资平台加速市场拓展 [5][8][9][10][11] - 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高毛利率新业务增长点 [5][8][9][10][11] - 全面推行精益管理、强化成本管控、完善内控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及人才建设等提升运营效率 [5][8][9][10][11] - 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及政府、大股东支持,确保资金安全,改善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8][9][10][11] 特定事项回应 - 重大事项(如重组计划、定增募资、并购计划等)按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公司公告为准 [3][6][10][11] - 近期公司控制权变更,对公司治理结构及业务发展有积极影响,后续计划可参看 2025 年 2 月 27 日披露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4][8][9] - 目前按一汽弗迪发出的订单供货,合资子公司正常运行 [4] - 2024 年度无深井石油钻杆产品销售 [5] - 关于二季度业绩情况,关注公司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临时报告和定期报告 [6][8][10] - 会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开拓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业务,对于是否增加机器人赛道未明确答复 [4][6][9]
技术迭代驱动光伏行业迎拐点|从年报洞悉能源产业现代化密码
中国电力报· 2025-05-26 22:44
行业概况 - 2024年光伏行业在政策严控低效产能和技术迭代推动下逐步实现产能出清与技术跃迁,行业从"低价内卷"转向"技术竞合" [1] - Wind光伏概念板块95家A股上市公司中33家实现营收增长,大部分企业经历营收下滑和净利润下降,净利润前十名中仅两家组件企业入围 [1] -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稳健增长,26家光伏企业营收破百亿,其中特变电工、晶科能源、通威股份营收超900亿元,隆基绿能、天合光能超800亿元 [2] 产业链利润分化 - 光伏逆变器、设备及辅材厂商成为最大赢家,阳光电源归母净利润110.36亿元(同比+16.9%),拉普拉斯上市首年净利润7.29亿元,捷佳伟创、晶盛机电净利润均超20亿元 [3] - 组件环节普遍亏损,全球出货前四的组件企业中仅晶科能源净利润0.99亿元,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不同程度亏损 [3] - 海外市场成为盈利避风港,晶科能源海外销售额贡献68.6%,组件出货占比57.8%;阿特斯海外营收占比近80%,境外毛利率19.55%(同比+2.14个百分点) [3] 技术迭代趋势 - TOPCon技术占据80%以上产能份额,未来3年市占率将超75%,BC与钙钛矿技术未来5年加速产业化 [4] - 晶科能源N型TOPCon组件出货81.29吉瓦(占总出货88%),电池量产效率26.7%,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达34.22%,计划2025年形成40~50吉瓦TOPCon产能 [4] - 隆基绿能押注BC技术,HPBC2.0量产良率97%,组件效率24.8%,2024年BC产品出货超17吉瓦,拥有400余项BC专利 [5] 企业多元化布局 - 阿特斯大储业务出货6.5吉瓦时(同比+500%),贡献超20%营收;天合光能研发210尺寸800瓦+钙钛矿叠层组件 [5] - 阳光电源储能系统营收249.59亿元(同比+40.21%),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4.06% [5][7] - 行业趋势显示单纯组件制造价值空间压缩,系统集成与多技术耦合成为破局关键 [5] 政策与产能调整 - 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将多晶硅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提至30%,严控能耗指标 [6] - 十大光伏玻璃厂商集体封炉减产,部分企业关停低效产能,存货规模缩减 [6] - TrendForce预测2025年二季度组件价格或止跌反弹,政策刺激下3-4月需求或现小高峰 [6] 龙头企业战略 - 晶科能源计划2025年完成40%以上产能升级改造 [7] - 隆基绿能加速BC产能替换,2025年底BC一/二代合计产能目标70吉瓦 [7] - 朱雀基金认为光伏行业连续两年调整后或迎来曙光,落后产能减值接近尾声 [7]
光洋股份拟收购银球科技背后:交易不确定性下的多维挑战?
新浪证券· 2025-05-19 18:17
公司收购动态 - 光洋股份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银球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双方已签署《投资意向协议》 但最终交易条款尚未确定 [1] 行业竞争格局 - 轴承行业CR5达58.3% 瓦轴 洛轴等龙头正加速突破智能轴承 长寿命轴承领域 [3] - 外资品牌SKF NSK在精密轴承领域占据65%以上份额 [3] - 国内轴承企业超5000家 但CR10仅28.1%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4] 并购后市场地位 - 光洋与银球合并后市场份额预计从不足2%提升至4%-5% 跻身行业第二梯队 [4] - 将直接与五洲新春(汽车轮毂轴承市占率19.3%)等企业形成竞争 [4] 技术协同与挑战 - 银球2025年新增产能重点投向汽车市场 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协同布局 [4] - 并购后需加快技术转化 例如将银球高转速技术应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 [4] - 行业正向智能化 绿色化升级 瓦轴等企业已布局数字孪生 超精密轴承技术 [4] 财务与运营数据 - 光洋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为-1.04亿元 [2] - 银球技改项目新增2.5亿套产能需持续投入 [2] - 光洋2025Q1应收账款周转率仅0.96次 [2] 国产替代机遇 - 当前国产轴承在电机 减速器等核心部件渗透率不足30% 并购后有望提升至5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