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老板被抓、强制退市,600亿水果帝国崩了
商业洞察· 2025-10-21 17:24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以洪九果品从巅峰到退市的案例为切入点,剖析了新消费行业在高速扩张中普遍存在的陷阱和教训 [4][6][14] - 公司案例揭示了过度追求规模而忽视现金流、家族式治理失控、对消费趋势判断失误以及挥霍市场信任是导致其崩塌的核心原因 [15][33][37] - 该案例对处于扩张期或筹备上市的消费品牌具有重要警示意义,强调稳健经营、制度建设和趋势洞察的重要性 [33][37][38] 梦幻三年 - 公司于2022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达到600亿港元,被誉为"中国水果第一股" [8] - 2022年公司营收达150.8亿元,净利润14.52亿元,净利润同比暴涨405% [8] - 公司在榴莲品类占据领先地位,2022年销售2500万颗榴莲,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0% [8] - 上市仅18个月后,公司于2024年3月因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而停牌 [9] - 2025年4月,创始人邓洪九等6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虚开增值税发票"被采取强制措施 [10] - 2025年10月3日,港交所正式裁定取消公司上市地位 [12] 每个消费品牌都可能踩到的坑 - **现金流"自杀式"模式**:公司采用"端到端供应链"模式,向上游果农支付全额预付款锁定货源,同时给予下游商超3-6个月账期,导致自身现金流持续紧张 [16] - 2019年至2022年四年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累计净流出40.6亿元,2023年上半年现金流缺口进一步扩大3.14亿元 [16] - 截至2023年中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高达101.51亿元,占流动资产的92.4%,而账面现金仅剩5.57亿元,银行贷款则飙升至27.76亿元,为上市前的2倍 [16] - **家族式治理失控**:创始人邓洪九夫妇持股超过40%,核心岗位多由亲属担任,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风控机制 [18] - 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向多家"刚注册、零社保、注册资本50万元"的空壳供应商支付了34.2亿元预付款,占全年预付款的76%,这些供应商与公司重庆分公司仅一路之隔,且多为创始人亲信控制,审批流程缺失 [9][19] - **踩错消费降级节奏**:公司核心品类为高端进口水果(如榴莲、车厘子),但2023年起消费趋势变化,国产榴莲大量上市导致价格腰斩,公司成本高企,出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局面 [24] - 线上电商分流和线下过度依赖商超导致渠道议价权减弱,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24] - **挥霍市场信任**:2023年9月,创始人夫妇在短时间内减持股份套现约1亿元;停牌后公司对外宣称努力复牌,内部却进行员工劝退和账款抵押等操作,严重损害投资者和渠道信任 [28][29] 写在最后 - 对于处于扩张期的消费品牌,应优先关注现金流健康,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并设定应收款占比红线 [33][34] - 需要尽早打破家族治理模式,在关键岗位引入外部专业管理者和监督机制,并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定期审计 [35] - 品牌应将消费趋势洞察作为日常功课,紧密跟踪平台销售数据和消费者调研,及时调整产品与定价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36] - 案例强调做消费是"慢功夫",核心在于做好产品、管好现金流、管好团队、守住信任,而非追求短期规模扩张 [37][38]
商贸零售行业点评:受国补边际效应减弱、中秋假期错位等影响,9月社零增速放缓
国联民生证券· 2025-10-21 15: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8] 核心观点 - 受国补边际效应减弱、中秋假期错位等因素影响,2025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至3.0%,消费动能边际趋弱[7][10] - 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线上渠道保持相对优势,线下零售业态增速边际放缓[12] - 在多元背景下催生了"新消费"的板块效应,报告认为结构化投资机会仍有望继续[13] 9月社零总体表现 - 2025年9月社零总额为4.20万亿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8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3.11%[5][10] - 季调后环比增速为-0.18%,显示消费动能边际趋弱[10] - 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3.73万亿元,同比增长3.2%[5] -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5] - 商品零售同比增速为3.3%,较8月下降0.3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为0.9%,较8月放缓1.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转为负增长,下降1.6%[10] 消费品类表现 - 必选消费方面: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6.3%,饮料类下降0.8%,烟酒类增长1.6%,日用品类增长6.8%[11] - 可选消费出现分化:化妆品消费同比增速提升3.5个百分点至8.6%;金银珠宝类消费同比增速下滑7.1个百分点至9.7%,或因金价快速上涨阶段性抑制终端需求[11] - 部分耐用品增速放缓: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速放缓11个百分点至3.3%,文化办公用品类放缓8个百分点至6.2%,家具类放缓2.4个百分点至16.2%,主要受2024年9月推出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高基数及政策效应边际减弱影响[11] 线上线下渠道表现 - 线上渠道:2025年1-9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5%,占社零总额比重为25.0%;9月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1.4%(增速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3%(增速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12] - 线下渠道:推算9月线下社零总额为3.14万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12] - 零售业态:1-9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超市、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和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6.4%、4.8%、1.5%、0.9%,较1-8月累计增速分别下降0.5、0.2、0.4、0.2、0.3个百分点[12] 投资建议方向 - 把握优质新消费品牌产品向上周期,推荐老铺黄金、毛戈平、润本股份、巨子生物、上美股份、丸美生物、珀莱雅[13] - 持续看好IP+、AI+产业发展机遇,推荐布鲁可、名创优品、小商品城、北京人力[13] - 积极关注估值处于相对底部但基本面已发生变化的线下零售/服务公司,推荐绿茶集团、途虎,并建议关注商超调改龙头、会展龙头,首旅酒店、中国中免等细分领域龙头标的[13]
中国银河证券:食品饮料行业迎来修复,优先关注新消费方向
新华财经· 2025-10-21 09:31
市场表现与风格切换 - 10月上旬食品饮料指数迎来修复,板块内部零食、啤酒、保健品涨幅靠前 [1] - 市场风格切换趋势有望延续 [1] 近期投资焦点 - 10月下旬市场重点将聚焦于三季报业绩 [1] - 以新消费方向为代表的公司具备较好业绩,相关绩优个股与板块可重点关注 [1] 中长期投资线索 - 建议关注年底的估值切换行情,关注新消费方向具备扎实基本面的标的 [1] - 在PPI改善向CPI改善逐渐传导的预期下,可重点关注估值低位+供给出清的顺周期方向 [1]
【长江策略戴清团队】1020港股日评:中美释放贸易缓和信号,港股修复
新浪财经· 2025-10-20 22:42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事件描述 港股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上涨2.42%报25858.83,恒生科技上涨3.00%报5933.1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 涨2.45%报9232.67,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1.35%。A股市场方面,上证指数上涨0.63%,沪深 300上涨0.53%,万得全A上涨0.79%,红利指数上涨0.75%。 行业主题方面: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商贸零售(+3.93%)、机械(+2.89%)、传媒(+2.86%)领 涨,有色金属(-0.46%)、基础化工(-0.04%)领跌。 概念方面: 人民币升值指数(+6.36%)、航空指数(+5.64%)、民航机场指数(+5.45%)领涨,黄金 珠宝指数(-3.64%)、在线教育指数(-2.85%)、贵金属指数(-2.53%)领跌。 ⭕ 事件评论 2025 年 10 月 20 日,港股市场大市成交额达到2391.6 亿港元,南向资金净卖出 26.70亿港元。 港股主要 指数普遍上涨, 从宏观来看主要是因为:10 月 18 日上午,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 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 ...
美护商社行业周报:双十一预售开启,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落地-20251020
国元证券· 2025-10-20 22:1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5][7][29] 核心观点 - 双十一预售开启,美妆品牌表现强劲,多个品牌及单品迅速进入“亿元俱乐部” [3][23] -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落地,扩大免税商品范围并允许国货入店销售,自11月1日起实施 [2][3][23] - 出行链持续复苏,民航客运航班量同比2019年上升4.5%,其中国内航班量同比2019年上升8.4% [4][23] - IP衍生品与黄金珠宝等新消费板块活跃,Jellycat营收同比大增66%,老铺黄金年内第三次提价 [4][24][25] - 重点推荐美护、IP衍生品、黄金珠宝等板块,标的包括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珀莱雅、潮宏基等 [5][29] 周行情回顾 - 本周(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美容护理指数分别下跌0.45%、1.72%、2.53%,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11、17位 [2][14] - 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47%,深证成指下跌4.99%,沪深300指数下跌2.22% [2][14] - 细分子板块中,饰品和一般零售表现较好,分别上涨1.44%和1.01%;贸易、互联网电商、教育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83%、4.14%、3.84% [2][16] - 个股方面,A股商贸零售板块中国光连锁上涨21.59%,社会服务板块中大连圣亚上涨13.99%,美容护理板块中上海家化上涨9.42%;港股巨子生物下跌24.42%,毛戈平上涨7.28% [19][20] 重点行业数据及资讯 - **美护**:天猫双11预售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李佳琦直播间访客人数增长超45%;预售4小时内14个美妆单品成交破亿元,珀莱雅、修丽可等品牌率先进入“亿元俱乐部” [3][23] - **出行链**:2025年第42周全国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近10.6万架次,日均15150架次,同比2019年上升4.5%,其中国内航班量同比2019年上升8.4%,国际航线航班量同比2019年下降11.8% [4][23][26] - **IP衍生品**:Jellycat 2024年营收约3.33亿英镑,同比增长66%;Topps携手THE MONSTER推出LABUBU系列收藏卡;阿里鱼推出Chiikawa主题快闪活动 [4][24] - **零售**:老铺黄金宣布10月26日进行产品价格调整,系年内第三次提价;永辉超市计划未来三年打造100个亿元级大单品;沃尔玛与OpenAI合作推出ChatGPT购物功能 [4][25][27] 重点公司公告 - 贝泰妮出资5000万元参设医疗基金,基金总规模10亿元,主要投资消费医疗、医美等领域 [3][28] - 美丽田园以12.5亿元收购思妍丽100%股权,思妍丽2024年实现收入8.5亿元,净利润8100万元 [3][28] - 巨子生物控股股东增持76万股股份,增持金额约3190万港元,持股比例达54.56% [3][28] 投资建议 - 维持“推荐”评级,重点关注美护、IP衍生品、黄金珠宝等新消费板块 [5][29] - 推荐标的包括上美股份、巨子生物、丸美生物、润本股份、珀莱雅、潮宏基、福瑞达等 [5][29]
港股日评:中美释放贸易缓和信号,港股修复-20251020
长江证券· 2025-10-20 22:13
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关系出现缓和信号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共同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推动港股市场显著上涨 [2][8] - 港股主要指数普遍收高,恒生指数上涨2.42%,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00%,市场成交活跃,大市成交额达2391.6亿港元 [2][5] - 报告对港股后市持乐观态度,认为在AI科技、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全球流动性改善的推动下,港股慢牛格局有望延续 [8] 市场表现总结 - **指数表现**: 2025年10月20日,恒生指数上涨2.42%至25858.83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00%至5933.17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2.45%至9232.67点,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上涨1.35% [5] - **A股市场**: 同日,上证指数上涨0.63%,沪深300指数上涨0.53%,万得全A上涨0.79%,红利指数上涨0.75% [5] - **资金流向**: 南向资金净卖出26.70亿港元,但市场整体成交额达到2391.6亿港元,显示交投活跃 [2][8] 行业与概念板块表现 - **领涨行业**: 中信港股通一级行业中,商贸零售板块大幅上涨3.93%,机械板块上涨2.89%,传媒板块上涨2.86% [5][18] - **领跌行业**: 有色金属板块下跌0.46%,基础化工板块微跌0.04% [5][18] - **概念板块**: 人民币升值指数表现突出,上涨6.36%,航空指数上涨5.64%,民航机场指数上涨5.45%;而黄金珠宝指数下跌3.64%,在线教育指数下跌2.85%,贵金属指数下跌2.53% [5] 市场驱动因素 - **贸易关系缓和**: 10月18日,中美经贸高层举行视频通话,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市场预期双边关系缓和,有效缓解了对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 [2][8] - **流动性预期**: 市场押注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将降息25个基点,根据CME FedWatch数据,降息概率升至98.9%,增强了外部流动性宽松预期 [8] - **科技催化**: 机器人概念龙头发布新款仿生人形机器人,推动相关产业链上涨;同时港股互联网龙头在算力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入选国际会议,凸显AI领域潜力 [8] 后市展望 - **AI与消费驱动**: 参考日美经验,AI科技与新消费领域未来增长空间广阔,有望持续带动港股市场上行 [8] - **资金面支持**: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边际定价能力提升,若国内低利率环境延续且中债利率在ERP模型中权重增加,将进一步吸引资金配置港股 [8] - **宏观环境改善**: 中国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若美国降息改善全球流动性,加之AI产业业绩兑现,将为港股提供增量资金支持;同时“反内卷”政策加速供给端出清,相关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反弹 [8]
险资年内超34.4亿港元掘金港股IPO,泰康与太保最活跃
第一财经· 2025-10-20 20:29
险资参与港股基石投资规模激增 - 保险资金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港股IPO的年内认购金额已超34.4亿港元,约为去年同期的3倍 [1][2] - 截至发稿,年内已有至少7家港股IPO公司获得保险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配售,而去年全年仅有4家,合计认购金额不足10亿港元 [2] - 泰康保险集团及其子公司表现最为活跃,共计参与5家公司的港股IPO配售,总投资额超过14亿港元 [2] 主要参与机构及投资标的 - 活跃的头部保险机构包括泰康保险、中国太保、大家人寿和中邮人寿等 [1][2][3] - 投资标的明显向“硬科技”及新消费领域集中,涵盖汽车、数码解决方案、家用电器、半导体及能源储存装置等行业 [3] - 具体案例包括:泰康人寿与中国太保各出资3.88亿港元参与宁德时代基石投资,各投入4.68亿港元参与紫金黄金国际项目 [2][3][4]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举牌FORTIOR,出资2500万美元认购,占其上市发行H股总量的8.69% [3][4] 投资环境转变的驱动因素 - 保费高增叠加利率下行,险企资产端面临利差损与“资产荒”压力,需要寻找合适的配置资产 [8][9] -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股票投资以FVTPL为主,股市波动对当期净利润影响显著,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或高股息策略可适度改善此问题 [9] - 港股IPO市场活跃,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IPO集资额为1829亿港元,位居全球首位,上市首日破发率为24%,为2017年以来新低 [10] 基石投资策略的潜在风险 - 硬科技企业具有“高成长潜力、高技术风险、高市场不确定性”特征,技术迭代快速,对险资投研体系构成适配挑战 [11] - 基石投资面临市场波动风险,新股可能破发;以及流动性风险,因通常设有6个月锁定期,期间无法退出 [11] - 现实数据显示,在获险资基石投资的7家港股公司中,已有2家于上市首日破发,部分标的如禾赛-W和奥克斯电器上市后股价出现显著下跌 [11]
新华视点丨新经济、新消费双轮驱动:多领域迸发新活力
新华网· 2025-10-20 16:15
低空经济发展 - 行业从传统通航服务向“无人机+”和“低空+”等融合业态跨越,农业、物流、文旅、应急等场景的深度开发正在重构产业价值链条 [2] -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5] - 海南自贸港建设推动“低空+旅游”“低空+交通”“低空+海洋”等场景落地,低空飞行由新奇体验逐步走向常态化消费 [4][8] - 天津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作为重要综合性载体,正统筹飞行活动监管服务及低空产业集聚发展 [5] 旅游消费促进政策 - 福州优化升级离境退税政策,推出“即买即退”便利服务,目前离境退税商店网点已达52个,退税申请单开具数量同比增长3.16倍 [7][9] - 山东淄博通过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增加优质供给,并利用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 [11][16] - 淄博市对“以旧换新”的电动自行车消费者按最终销售价格的20%给予补贴,每辆最高补贴500元 [16] - 淄博市住宿业正逐步成为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3] 文旅融合与新消费场景 - 非遗街区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打造热门IP等方式焕发新生机,成为兼具文化底蕴与时尚潮流的城市文旅新地标 [15] - 陕西西咸新区茯茶镇以茯茶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为特色,构建集茯茶产业、大健康产业、文旅休闲产业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17] - 西安永兴坊街区将本土文化和持久创新相结合,打造极具陕西文化特点的城市旅游空间 [17]
天猫双11预售火爆,各地消费券再加码,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上周“吸金”超2700万元,机构:Q4食品饮料关注两条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4:07
食品饮料ETF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10月20日盘中跌0.41%,成分股中甘源食品涨超3%,一鸣食品、欢乐家、养元饮品跟涨,盐津铺子跌超4% [1] - 该ETF近20个交易日有17日获资金净流入,其中上周五个交易日净流入超2700万元 [1] - 中证A500ETF天弘(159360)同日涨0.58%,成交额超4400万元,溢折率0.09%,盘中频现溢价交易 [2] 指数构成与产品信息 - 食品饮料ETF天弘(159736)紧密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该指数选取饮料、包装食品与肉类行业上市公司股票 [2] - 指数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海天味业等大市值龙头股 [2] - 该ETF配置有场外联接基金(A: 001631;C: 001632) [2] 行业动态与消费刺激 - 茅台推出数字化增值服务,10月20日起消费者可在i茅台APP选购整箱蛇茅并选择心仪生产日期 [3] - 湖南省10月至12月将发放总金额1亿元消费券,重点覆盖餐饮等四大民生消费领域 [3] - 湖北、云南、贵州、浙江、安徽等多地也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以提振消费活力 [3] 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 2025天猫双11预售于10月15日晚开启,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元,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 [3] - 破亿品牌数、成交翻倍品牌数、活跃用户数均超去年同周期 [3] 机构观点与投资线索 - 银河证券认为10月上旬食品饮料指数迎来修复,零食、啤酒、保健品涨幅靠前,后续风格切换趋势有望延续 [4] - 10月下旬市场重点将聚焦三季报业绩,新消费方向公司具备较好业绩 [4] - 展望2025年第四季度,建议关注年底估值切换行情及PPI改善向CPI传导下的顺周期方向 [4]
长假后5个交易日近900亿元资金借道ETF入市
上海证券报· 2025-10-19 20:31
ETF资金流向 - 长假后5个交易日全市场ETF累计净流入87872亿元 [1] - 股票型ETF和跨境型ETF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净流入68947亿元和22519亿元 [1] - 债券型ETF呈现净流出态势,累计流出17787亿元,商品型ETF净流入13155亿元,主要为黄金主题ETF [1] 股票型ETF资金偏好 - 资金偏好呈现科技成长与红利防御的"哑铃"特征 [2]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净流入4063亿元,华宝中证银行ETF、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和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净流入均超30亿元 [2] - 中证A500指数相关ETF则普遍被大额赎回 [2] 跨境型ETF资金偏好 - 资金集中流向港股市场,以科技和互联网为主要流向 [2] - 资金净流入排名前十的ETF中,恒生科技主题ETF占据6席,合计净流入8567亿元,互联网主题ETF共3只,合计净流入3303亿元 [2] 杠杆资金动向 - 长假后5个交易日ETF融资净买入金额持续增长,从101353亿元增至159352亿元 [2] - 净流入股市资金回升到历史偏高位,两融资金高位震荡 [2] 机构后市展望 - 短期看好红利资产和黄金在风险偏好下行周期中的保护作用 [3] - 中长期看好AI的反复活跃机会,认为其在脑力劳动相关行业的渗透逻辑坚实 [3] - 若港股遇到较大回调,也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3] - 当前A股大概率仍处于上行周期,低利率环境凸显权益资产吸引力,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