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海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车展对话丨上汽大通杨怀景:今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
贝壳财经· 2025-04-27 11:43
公司战略与业务整合 - 上汽大通已成为上汽商用车的主体公司 统管上汽商用车业务 原商用车事业部下沉至上汽大通[2][5] - 团队打通轻型商用车板块 包含大通 跃进 依维柯品牌 实现深度融合 其他商用车公司及创新业务同步存在但独立运行[6] - 采用开放市场机制开展业务 欢迎外部投资者 推动内部资源融合与共享[6] 智能化与电动化布局 - 公司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成为轻型商用车领域首个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企业[7] - 推进房车智能化 涵盖车内体验与智能辅助驾驶 同时推动轻型商用车新能源化[8] - 2025年推出宽体轻客混动 坚持纯电 插电混动 油电混合 氢燃料四条技术路线同步发展[8] 海外市场拓展规划 - 2025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 明年计划增长30%-40% 长期目标为全球商用车市场份额15%-20%[2][11] - 将成立商用车海外公司作为独立经营实体 因地制宜选择贸易或属地生产模式[9][10] - 当前商用车出口73个国家和地区 与MG品牌协同共享海外渠道资源 MG已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探索打破传统总代理模式局限 直接管理网络并服务行业客户 在条件允许区域整合资源建设KD工厂[9]
中联重科詹纯新:穿越周期靠什么
和讯· 2025-04-26 09:44
文 /高歌 2020年 春 ,詹纯新召集公司7个海外大区的负责人召开海外业务专题会。 当时,距离中联重科全资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已经过去了12年。 这项收购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从被并购对象转为并购发起者的转折点,一度被称为"改变世界竞争格 局的手笔",中联重科也通过CIFA迅速扩张了欧洲及全球业务。 但令 他 没想到 的是 , 召集会议时, 7个海外大区负责人竟然全都在长沙待着, 没有一人前往一 线市场。 这让詹纯新感受到公司的海外业务亟需一场变革。 在这个会 议 上,詹纯新将2020年定为中联重科的出海元年,并第一次提出了中联重科发展海外业 务的" 航 空港模式"。 会议召开4年后,在国内经历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漫长周期的大背景下,海外业务支撑起了中联重科收 入的半壁江山,成为这家公司穿越周期的关键动力。 2025年3月底,中联重科发布的财报显示, 2024年 公司实现 营收454.78亿元 , 净利润 40.09 亿元,同比增长6.31%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后,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39%。 数据背后,另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是: 中联重科的产品 除了 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传 ...
小鹏加速出海:本地化生产是必选项,不能只靠出口占领欧洲市场
晚点Auto· 2025-04-16 23:44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计划十年内将海外销量占比提升至50%以上,重点布局欧洲、东南亚、中东和拉美市场 [1][8][12] - 公司2024年海外销量约2万辆,占总销量10%,2025年目标同比翻倍 [3][5][13] - 智能化技术是核心战略,正在研发720亿参数自动驾驶大模型,通过云端蒸馏部署到车端 [7][15][16] - 公司连续5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预计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2][13] 全球化战略 - 香港作为全球市场窗口,首次举办面向全球的X9发布会 [2][8] - 海外定位差异化:以科技智能和中高端形象进入市场,避免同质化竞争 [8][9] - 欧洲是除中国外最重要市场,X9在北欧同类型产品中市占率领先 [9][12] - 东南亚布局加速,考虑印尼本地化生产,计划推出G6和X9车型 [13] - 2024年进入30多个海外市场,2025年目标扩展至60个 [5][13] 技术与研发 - 研发720亿参数"小鹏世界基座模型",支持L3/L4自动驾驶 [7][15] - 模型特点:多模态架构,2000万Clips训练数据,年底达2亿Clips [16] - 采用云端蒸馏技术,突破车端算力限制,实现性能跃升 [15][16] - 自研芯片将提升算力数倍,优化蒸馏效果 [18] 市场表现与目标 - 2024年总销量约19万辆,海外占比10% [3] - 2025年销量目标同比翻倍,加速海外扩张 [5][13] - 连续5个月销量超3万辆,毛利率持续改善 [2][13] - 在欧洲4万欧元以上价格段成为最畅销中国品牌 [12] 产品规划 - 2025款X9增配不涨价,定位旗舰车型 [8] - 计划推出售价近200万元的飞行汽车 [8] - 未来几年多款车型进入海外市场 [7][12] - 产品具备支持自动辅助驾驶的OTA能力 [10] 行业竞争 - 中国电动车市场进入淘汰赛阶段,最终可能只剩10家以内企业 [14] - 直接竞争对手是具备技术前瞻性的高端品牌,而非性价比车型 [9] - AI驱动的汽车变革将加速,软件平台化和研发投入是关键 [14]
“价格战没有意义”!“关税风暴”之下,外贸企业亲述应对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1 23:35
在"关税风暴"之下,直面风浪的外贸企业正面临什么冲击?近日,记者陆续走访了 机电、纺 织、塑料、医疗器械 等多个对美出口份额较重的行业,部分受访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短 期内美国"对等关税"将大幅拉高企业出口成本,部分订单已经暂停发货,但得益于前几年面 向国内市场及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提前布局, 预计全年营收降幅相对可控。 谈及下一步应对措施,有企业正在观望政策动向,也有企业将直接放弃美国市场,加大力度 拓展欧洲等地市场,还有部分企业选择暂时将市场拓展重心转回国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应 对 路 径 各 有 不 同 , 但 几 乎 所 有 受 访 者 都 向 记 者 提 到 , 未 来 出 海 仍 然 是 企 业 发 展 的 重 要 战 略,更关键是如何通过差异化布局及产品价值提升找到更为稳健的出海方式。 作 者丨郑玮 柳宁馨 编 辑丨陈洁 4月11日1 6时许,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美加征关税税率由8 4%提高至1 2 5%。这是 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再次反制。自当地时间4月2日宣布执行新关税政策以来,美国对中国征 收关税税率已一路飙高。 把视线转回国内,一些积极信号也在发出。4月9日,中共中 ...
国产新能源,为何扎堆港股融资?
投中网· 2025-04-11 11:33
港股市场波动与车企融资时机 - 美国加征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恐慌,港股恒生指数一度下跌15%,科技及互联网板块遭遇历史性下跌[4] - 比亚迪、小米、蔚来在港股市场完成近千亿港元配售融资:比亚迪435亿港元(3月4日)、小米425亿港元(3月27日)、蔚来40.3亿港元(3月27日)[4][6] - 融资后一周内港股大幅回调,小米股价单日跌幅达20.59%,但配售价格仍低于市场价[4][6] 车企融资规模与战略意义 - 比亚迪融资创多项纪录:近十年全球汽车工业最大股权再融资、港股近三四年最大规模融资,资金用于海外业务、研发及运营[6] - 小米通过老股减持+新股配售募资425亿港元,雷军参与认购;蔚来闪电配售40.3亿港元/股(29.46港元)缓解周转压力[6][8] - 三家车企现金储备差异显著:比亚迪1549亿元、小米未披露具体数据但称行业最丰富、蔚来420亿元[7][8] 研发与出海成为资金主要投向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532亿元,为吉利4倍、长城5倍,推动"兆瓦闪充"等技术落地,计划2025年建成4000座充电站(单站成本500万元)[11] - 海外扩张需求迫切:比亚迪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100万辆(2024年40.57万辆,同比+67.2%),未来两年拟建6座海外工厂(单厂成本10亿美元)[11] - 蔚来坚持全栈自研,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小米2025年研发预算达300亿元[7][9] 中东资本的战略协同效应 - 中东家族办公室Al-Futtaim参与比亚迪配售,其汽车经销网络助力比亚迪中东市场渗透,合作案例包括迪拜Uber市场汉车型推广[15] - 蔚来2023年获阿布扎比CYVN投资33亿美元,用于中东研发中心建设,模式类似比亚迪与Al-Futtaim合作[16] - 战略投资者可提供本地化政策支持、售后体系共享及欧洲/非洲市场跳板资源[15][16] 行业竞争与资金储备动态 - 小鹏未跟进配售,副总裁称现金储备419.6亿元(同比增60亿+),暗示股价未达预期高位[17] - 2025年Q1港股流动性窗口期显著:恒生指数涨15.25%,恒生科技指数涨20.74%,车企借机高位融资[17] - 行业共识:差异化技术(如智驾)和海外扩张需持续资金投入,现金储备成竞争关键指标[11][12]
海外巨头增长受阻,凭什么中国潮玩公司能出海?
创业邦· 2025-04-02 11:09
以下文章来源于娱乐资本论 ,作者娱子酱团队 娱乐资本论 . 娱乐资本论隶属于界面财联社(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持有新闻牌照,是北京市文化产业投融资协 会会员单位,并与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行业大会展开了长期、深度 的合作,致力于独家报道,是泛文娱行业第一媒体。 近日,港股的几只兴趣消费"当红炸子鸡"泡泡玛特、名创优品、布鲁可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2024年, 三家公司分别实现130.38亿元/169.94亿元/22.41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9%/22.76%/155.53%,传递 出兴趣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2025年,兴趣消费市场何去何从?小娱详细分析了三家企业的2024年年报,发现这个高速增长、高速变 化的行业已经穿上了无法停下的"红舞鞋":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一旦各个指标的增长反映出压力,新消 费的故事便会失去吸引力;从品牌的角度,爆款出现的节奏一旦停滞,品牌或将很快被消费者遗忘。 由此,兴趣消费品牌从国内卷到海外,但小娱通过研究海外兴趣消费巨头美泰、孩之宝 和Funko等财报发 现: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同样存在明显的瓶颈乃至负增长。国产兴趣消费品牌在全球 ...
未来5年,中国将至少需要数万名出海领航者
吴晓波频道· 2025-03-18 08:31
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 - 蜜雪冰城门店数超过麦当劳、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连锁餐饮店 [4] - 比亚迪销量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纯电车制造商 [5] - 名创优品纽约旗舰店单日销售额破百万 [6] - 2024年我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1.1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3% [6] 出海面临的挑战 - 越南投资建厂面临土地产权政策隐形成本 [6] - 海外高管因文化冲突短期内离职 [6] - 欧盟碳排放法案可能使三年海外布局清零 [6] - 企业出海是在陌生国度中的"二次创业" [6] 出海成功关键要素 - 需要信念坚定、经验丰富的"船长"带领团队 [7] - 未来中国企业全球化需要大量人才: - 数百名领导世界500强企业的商业领袖 - 3万名领导百亿中型企业的经营人才 - 400万名胜任大中型全球化企业的中级管理人才 - 1300万名胜任全球一线业务的基层管理人才 [9] 领航者必备能力 - 知道"往哪走": 辨别189个国家和地区的风险与机遇 [9] - 清楚"怎么走": 规划市场进入、团队管理、本土化等战略 [9] - 懂得"怎么办": 应对意外事件如墨西哥矿产开采权被收回、印尼电商被封、巴西劳工诉讼等 [9][10] 出海领航者课程 - 课程体系覆盖出海全生命周期: 定战略、搭组织、稳落地、出利润 [12] - 4个月集训式授课 每月1次 [12] - 50%课程为一线出海案例解析 30%为实操演练 [12] - 包含东南亚实地调研 [13] - 导师团队包括华立集团、小米、百威、宝腾汽车等企业高管 [14][15] 课程收获 - 建立完整的企业出海知识体系 [16] - 获得细化的企业出海商业计划书 [18] - 获取华商出海联盟的对接服务 [18] 课程详情 - 时间: 2025年5月-8月(含5天东南亚课程) [19] - 首批开放30个席位 [19] - 面向已出海或有出海计划的企业创始人、总裁、核心高管等 [19] - 价格: 原价9.8万元/人 早鸟价9.5万元/人(3月31日前付款) [19]
年涨80%,逆势爆发的消费龙头
格隆汇APP· 2025-03-12 20:59
行业表现 - 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整体下跌 食品饮料指数跌幅近10% [1] - 东鹏饮料逆势上涨 涨幅超80% 位列A股食品饮料行业前列 [2] - 公司股价相比2021年发行价上涨近5倍 市值超1200亿元 成为国内能量饮料龙头 [3]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58.39亿元 同比增40.63% 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 同比增63.09% [5] - 收入与利润增速创上市以来最佳表现 [6] - 能量饮料市占率从2023年43%提升至47.9% 销售额份额达34.9% 500ml瓶装单品稳居全国前三 [7] - 销量连续3年位列中国市场第一 [8] 股价与分红 - 业绩公布后股价下跌超10% 市场已提前消化利好消息 [9][10][11][12] - 分红计划每10股派25元 合计13亿元 创始人家族获8.71亿元 占比67% [14][15] - 2022年至今发布7次减持公告 股东累计套现超41亿元 [16][17][18][19] 产品战略 - 东鹏特饮营收占比首次降至90%以下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营收突破15亿元 同比增280.37% [26][29] - 电解质水市场规模从2020年9亿元增至2023年70亿元 公司市占率提升5个百分点至6.7% [28][29] - 推出鹏友上茶、东鹏大咖生椰拿铁等产品 布局无糖茶饮、即饮咖啡及椰汁赛道 [33] - 无糖茶饮市场规模超80亿 CR3合计55% 即饮茶市场规模超千亿 [34][35] 研发与渠道 - 2024年研发费用0.63亿元 占总营收0.4% 低于农夫山泉0.8%的研发营收比 [39][40] - 成功源于对蓝领需求的精准捕捉 500ml金瓶设计满足防尘需求 [47] - 电解质水"补水啦"一年内覆盖130万个终端网点 [48] 国际化布局 - 在印尼和越南设立子公司 海南基地将成为东南亚出口枢纽 [49] - 产品出口至25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市场潜在销售额136-213亿元 [50][51] - 当前PE为35.43倍 高于行业28倍但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52][53]
当口腔遇上CT,新“国潮”崛起!
思宇MedTech· 2025-03-04 11:52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报名: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展位有限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奖项评选 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奖项评选 当传统齿艺遇上高科技CT扫描,一场口腔医疗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一口好牙不仅关乎健康,更是颜值的加分项。但你知道吗?口腔问题可远不止是牙齿美白那么简单,从牙周炎到智齿,从颞骨骨裂到颌 面畸形,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成为你自信笑容的"隐形杀手"。 CBCT 是一种主要针对口腔颌面部进行三维成像的锥形束CT系统 ,广泛应用于牙齿种植、正畸、牙体牙髓、口腔颌面外科等口腔诊疗领域。相比传统的通用 型螺旋CT,口腔锥形束CT具有 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占地小、成本低 等优点,在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 CBCT在2012年前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2012年美亚光电与北京朗视推出国产CBCT,正式进入口腔影像设备市场。 目前国内厂商凭借价格优势(一般是国外 价格的1/3),聚焦于中低端市场,而国外厂商由于高成本、高性能、高价格,一直垄断中国高端市场 。由于小型牙科诊所是中国牙科医生最主要的出路,国 产CBCT的高性价比与中文操作界面的优势,基本上在中 ...
从「出海」到「入局」,在杭州为企业全球化找到新解法
36氪· 2025-02-26 18:25
中国出海趋势与战略 - 中国企业在文化产品(如《黑神话:悟空》《哪吒2》)、电动汽车产业链和科技领域(如DeepSeek)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体现"硬实力"与"软叙事"双重优势 [3] - 商务部专家指出企业出海已成"必答题",需从贸易转向投资以缓解摩擦,参与国际竞争是必然趋势 [9] - "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如中东、东南亚)正取代欧美成为出海新目的地,阿联酋已吸引超1.5万中企设立实体 [10][12] 钱塘新区出海服务平台 - 钱塘新区打造"1+2+N"双向投资一站式平台,整合政务服务与商务服务,汇聚专业机构全链条赋能企业全球化 [5] - 中企国际服务中心计划三年内建设"中企国际港",输出全国性出海方法论,推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出海 [23] - 活动汇聚50余家出海企业及服务机构,覆盖金融、物流、法律等全产业链资源 [4][16] 中东市场投资机遇 - 迪拜凭借贸易枢纽地位(全球连通性前列)、免税政策及完善金融体系,成为中企出海中东首选,IFZA自贸区2024年吸引超1000家中企注册 [12][13] - 阿联酋中小企业贡献超50%GDP,占新注册企业90%,适合中企通过合资等模式构建利益共同体 [13] - 迪拜商会已在全球设35个办公室,支持中企在中东/非洲发展,强化中阿经贸纽带 [12] 企业出海实战经验 - 浙江省邮电工程公司通过"抱团出海"模式,在沙特/阿联酋实现通信/新能源业务本地化,创新融资保理等运作方式 [17] - 博彦科技在13国设80余家分支机构,以多语种交付能力和20年经验帮助中企精准定位海外市场机会 [21] - 领英/云生集团提供海外人才招聘/用工合规解决方案,解决文化差异导致的雇主品牌挑战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