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数据中心
搜索文档
铜概念股全线飙涨!铜价走强,机构继续唱多?
搜狐财经· 2025-09-25 14:39
铜概念股市场表现 - 港A两市铜金属概念股全线大涨 市场交投氛围活跃[2] - 港股中国有色矿业涨11.9% 五矿资源涨9.93% 江西铜业股份涨8.71% 中国黄金国际涨4.82%[2][3] - A股洛阳钼业涨停 北方铜业涨8.77% 铜陵有色涨9.28% 江西铜业涨7.08% 云南铜业涨4.22%[3] 期货市场行情 - 国际铜 沪铜 COMEX铜期货主力合约全线拉升[4] - 沪铜期货主力触及82920元/吨高点 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 涨幅3.28%报82610元/吨[4] - LME伦铜9月24日飙涨3.46%至10320美元/吨 9月25日报10328.5美元/吨 创2024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5] 铜矿供应中断事件 - 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发生泥石流事故 造成2人死亡5人失踪[5] - Freeport-McMoRan全面暂停矿区生产 启动不可抗力条款[5] - 该铜矿最早2027年恢复事故前生产水平 2026年铜金产量预计下降35%[5] - Grasberg矿山占全球铜供应量3.2% 占该公司铜总产量70%以上[5] 供应影响分析 - 澳新银行预计供应中断将影响全球铜总产量6%以上[5] - 高盛称此次停产为黑天鹅事件 未来12-15个月损失50万吨铜供应 可能进一步损失100-200万吨[6] - 冲击相当于Cobre Komao和Los Bronces三大铜矿同时停产[6] 铜需求基本面 - 铜广泛应用于汽车 电力基础设施 房地产和AI数据中心等领域[6] - 全球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发电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推动铜需求爆发式增长[6] - AI数据中心被称为吞铜兽 大量消耗铜用于服务器集群[6] - 未来十年全球数据中心将消耗超过430万公吨铜 相当于智利一年产量[7] 行业供需结构 - 供给端产能释放缓慢 海外矿区扰动频发[6] - 行业供需结构性矛盾支撑铜价上涨预期[6] - 地缘局势动荡推动各国国防支出增加 武器装备制造需要大量铜[7] 市场表现与展望 - 港股铜概念指数累计涨幅高达167.5% A股对应板块指数上涨62.12%[7] -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重启降息 宏观预期偏正面[7] - 中信期货维持对铜价的看涨观点 建议关注低吸做多机会[7]
国信化工·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液冷冷却液行业分析框架
国信证券· 2025-09-25 10: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数据中心规模及功率持续提升 高效冷却技术快速发展 液冷主要解决高能耗和高发热难题 2024年中国算力中心总耗电量达1660亿kWh 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1.68%[2] - 液冷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节能、减少噪音等多重优势 液体比热容是空气的1000-3500倍 导热系数是空气的20-30倍 液冷相比传统风冷节能20-30%以上 冷板式PUE可低至1.2以下 浸没式PUE可低至1.1以下[2][17][22] - 主流液冷技术为冷板式与浸没式 冷板式液冷技术方案相对成熟 是目前主要的液冷应用方案 2022年冷板式液冷应用比例达91% 浸没式液冷应用比例达8%[2][23][24] - 不同基质冷却液适用于不同场景 水基冷却液用于单相冷板式液冷 油基冷却液与含氟冷却液可用于单相或多相浸没式液冷[2] - 冷却液市场空间快速扩张 根据SemiAnalysis预测 2028年全球新增AI数据中心装机量将达59GW 预期催生出约8.9万吨冷却液需求 传统服务器新增装机量带来1.9万吨冷却液需求[2][118] 主流冷却路径梳理 - 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17年全球数据中心规模为465.5亿美元 预计2027年将达到1632.5亿美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达13.4%[13] - 数据中心PUE要求持续提升 2023年6月起要求数据中心电能比不高于1.4 2025年起要求不高于1.3 全国在用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达1.46 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2][10][13] - 风冷散热效率难以匹配高功率需求 当芯片功率超过300W时传统风冷系统散热能力失效 芯片热流密度超过120W/cm² 远超风冷散热极限[2][17] - 液冷技术商用条件逐渐成熟 实践案例不断增多 阿里巴巴、中科曙光、华为、联想、京东、浪潮、中国联通等企业已有成熟应用[27][28] - 2027年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或突破1000亿元 2019-2027年复合增速高达51.4%[17] 水基冷却液 - 水基冷却液主要用于单相冷板液冷 分为纯水液和配方液 具有高比热容、低成本等优点 但存在易滋生藻类、细菌等问题[2][48][50] - 水基冷却液最佳浓度区间应控制在20%-30% 25%的乙二醇/丙二醇水溶液是较为理想的选择[50] - 国内主要生产商包括康普顿(纳米改性水冷液)、统一股份(工业级水冷液)[50] 油基冷却液 - 油基冷却液包括矿物油、合成油、合成烃和硅油 主要应用于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53][55][57] - 矿物油具有价格低、高沸点、无毒等优点 但存在可燃、粘性大、流动阻力大等问题[54][55] - 合成油具有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等优势 但成本较高[54][55] - 硅油冷却液介电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 但比热容和导热系数较低 粘度较高[57][59] - 主要供应商包括统一股份、中国石油、奥吉娜化工、晨化股份、宏达新材、兴发集团、润禾材料等[55][59] 含氟冷却液 - 含氟冷却液主要包括全氟聚醚、全氟胺、氢氟醚、全氟烯烃等 具有流动性好、毒性低、绝缘性好等优势 但售价相对较高[2][63][64] - 全氟聚醚(PFPE)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氧化性、低挥发、不燃烧等特性 当前售价约40-50万元/吨[103] - 全氟胺(PFA)电绝缘性能高、热传递性能好 但GWP值一般大于5000[95][96] - 氢氟醚(HFE)环保性能较好 GWP值较低 但绝缘性能较弱 售价约为25-80万元/吨[91][93] - 六氟丙烯多聚体包括二聚体(HFPD)和三聚体(HFPT) 具有低GWP值、成本低等优势 目前售价约为20-30万元/吨[88] - 3M宣布退出PFAS生产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等国内企业快速占据市场份额[109][113] 市场空间测算 - 2024年全球AI数据中心新增装机量达7GW 预计2028年达59GW 期间复合增速高达70%[118][119] - 2024年AI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14% 预计2025年提升至33% 2025年将成为液冷需求启动元年[118][119] - 2024-2028年全球冷却液需求量预计分别为1.4万吨、2.0万吨、5.0万吨、7.9万吨、10.8万吨[118]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巨化股份(全氟聚醚、氢氟醚等)、东岳集团(全氟聚醚、氢氟醚、六氟丙烯低聚体、改性硅油等)、中国石油(矿物油、合成油等)[2][122]
美股与黄金一起涨,意味着什么?
新华财经· 2025-09-23 13:28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OpenAI将建成并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配备数百万块英伟达GPU,用于 构建下一代AI基础设施。消息公布后,英伟达的股价迅速转涨,一度涨超4%,刷新历史新高,总市值 逼近4.5万亿美元。 在英伟达的推动下,美股三大股指均刷新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收涨幅0.44%,报6693.75点;道琼斯 工业平均指数收涨0.14%,报46381.54点;纳指收涨0.70%,报22788.976点。 在三大股指创新高的背景下,"恐慌指数"VIX波动率指数也上涨了4.14%。这表明,尽管大盘普涨,但 部分投资者仍在通过期权等工具进行对冲,显示出市场情绪并非完全乐观,存在一定的谨慎。 德意志银行则表示,美股上行之际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这也反映出了市场的谨慎态度,黄金作为一 种不支付股息或票息的资产,其吸引力通常在投资者寻求避险时上升。 新华财经上海9月23日电(葛佳明)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国三大股指接连刷新历史高位,市场情绪高 涨。同时,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仍强势上行,现货金价站上每盎司3750美元,市场似乎步入了押注美联 储大幅降息的模式。 德意志分析师亨利·艾伦(Henry Allen)在 ...
A股盘前播报 | 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建数据中心 iPhone 17掀起换机潮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8:29
公司动态 - 英伟达与OpenAI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计划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 并利用英伟达系统打造至少10千兆瓦AI数据中心[1] - 英伟达隔夜股价上涨近4% 创历史新高[1] - 苹果iPhone新机销售趋势优于市场预期 韦德布什将苹果目标价上调至310美元[6] - 辉瑞计划以73亿美元收购减肥药企业Metsera 后者股价大涨超60%[7] - 长川科技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8.27亿-8.77亿元 同比增长131%-145%[9] - 金字火腿全资子公司拟以不超过3亿元取得中晟微电子不超过20%股权[10] - 三星医疗预中标1.93亿元国家电网采购项目[10] - 赛微电子的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减持公司总股本0.87%[10] - 中电电机股东王建凯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10] - 英飞特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2.82%公司股份[10] 行业趋势 - 国际金价持续上涨 COMEX黄金期货突破3760美元/盎司 品牌首饰金价逼近1100元/克[2] - 黄金行业上市公司频繁获得机构调研 机构重点关注黄金售价、成本变动及下半年产金目标[2] - 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提出到2030年实现能源关键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4] - 中国GLP-1类减肥药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超150亿元 渗透率从2023年不足5%升至18%-20%[7] - 体育总局推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国体育行业规模占GDP比重1.15% 低于美国3%的水平[8] 市场表现 - 美国三大股指在英伟达和苹果带领下均创历史新高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苹果涨超4% 英伟达涨近4%[9]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9] - 华泰证券指出近期A股走势偏震荡 市场情绪是影响走势的关键因素[5] - 中金公司认为短线调整不改中期趋势 本轮行情具备"长期"和"稳进"条件[5] - 东方证券预计国庆前市场无明显走高或回落趋势 科技股行情将继续演绎[5]
突发:英伟达千亿美元投资OpenAI
虎嗅· 2025-09-23 08:25
本文来自:爱范儿,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美国时间 9 月 22 日,北京时间 9 月 23 日凌晨,英伟达和 OpenAI 突然宣布战略合作伙伴和重大投资。 英伟达与 OpenAI 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向 OpenAI 投资至多 1000 亿美元,用以支持后者的 AI 数据中心计划。 具体来说,该笔投资将随着 GPU 的部署使用量提升,逐渐向 OpenAI 支付。 OpenAI 将使用数以百万计的英伟达 GPU 系统来部署 AI 数据中心,能耗达到至少 10 吉瓦(Gigawatt 百万千瓦)。 该系统将采用英伟达的 Vera Rubin 平台,作为 OpenAI 的下一代 AI 基础设施的核心。该系统将用于训练和运行 OpenAI 的下一代模型,从而加速 OpenAI 期 待中的超级智能 (superintelligence) 的实现。 第一阶段数据中心的能耗达到 1 吉瓦,将于 2026 年下半年部署。 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声明中提到了 OpenAI 作为英伟达 DGX 超级计算机系统首个"内测用户"的故事,表示两家公司十年来一直互相推动。 OpenAI 获得了千亿美元、GPU 无忧发货。而英伟达获 ...
高盛:降比亚迪电子(00285)目标价至53.0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5:1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高盛将比亚迪电子12个月目标价下调3.5%至53.08港元(原为54.98港元)[1]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市盈率更新为17.1倍(原为19.5倍)[1] - 基准年延伸至2026年(原为2025年)仍采用短期市盈率推算目标价[1] 财务预测变化 - 下调2025至2027年净利预测11%、24%及26%[1] - 预期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增长率达26%(原预测为38%)[1] - 仍预期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且毛利率扩张[1] 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收入按半年增长35%[1] - 增长受季节性改善、智能驾驶趋势带动产品升级及新智能手机金属中框业务扩张驱动[1]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压制增长[1] 战略布局与发展方向 - 公司计划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扩展至AI数据中心领域[1] - 新业务涵盖液冷、电源、光模块等产品[1] - 长期有望实现终端市场多元化 但短期需投入更高研发需求[1]
大行评级|高盛:下调比亚迪电子目标价至53.0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22 14:23
收入增长预期 - 预期2025年下半年收入按半年增长35%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季节性改善 智能驾驶趋势带动产品扩张提升价值 新智能手机产品周期中拓展金属中框业务带来增长支持 [1] - 维持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增长率26%的预期 尽管较先前38%的预测有所下调 [1] 业务扩展计划 - 计划从智能手机及汽车市场扩展至AI数据中心领域 涵盖液冷 电源 光模块等业务 [1] - 长期有望通过新业务领域实现终端市场多元化布局 [1] 市场环境挑战 - 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及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持续压制公司增长 [1] - 因终端市场疲软 高盛下调2025至2027年净利预测11% 24%及26% [1] 财务目标调整 - 将12个月目标价下调3.5%至53.08港元 同时维持买入评级 [1] - 仍预期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且毛利率扩张 [1] 研发投入需求 - 短期需为AI数据中心等新业务投入更高研发需求 [1]
美股异动|英特尔股价下跌3.24% 投资者对代工业务困境担忧加剧
新浪财经· 2025-09-20 07:28
股价表现 - 9月19日公司股价下跌3.24% [1] 战略合作与投资 - 英伟达宣布对公司进行5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旨在增强其在AI数据中心的地位 [1] - 根据协议,公司将为其定制x86 CPU,而英伟达将在其AI系统中整合这些技术 [1] 管理层变动 - 公司首任中国区董事长王锐于今年9月退休,由王稚聪接任 [1] - 管理层交接发生在公司进入中国市场40年之际,标志着其中国市场战略的持续提升 [1] 业务挑战 - 公司的代工业务Intel Foundry Services仍在遭受巨额亏损,成为发展阻碍 [2] -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通过开放制造业务吸引更多客户的尝试未能实现突破 [2] 行业竞争格局 - 在芯片制造领域,主要竞争对手台积电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2] - 有分析认为公司应考虑将设计和芯片代工业务拆分,以吸引更多客户并减少单一依赖 [2] - 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作为国防部的芯片供应商,使其代工业务的成败关乎国家安全 [2]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9月19日
格隆汇APP· 2025-09-19 09:09
| | | 全球主要股票指数 | | | | --- | --- | --- | --- | --- | | 市场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欧美 | 道琼斯工业平均 | 46142.42 | 124.1 | 0.27% | | | 纳斯达克 | 22470.73 | 209.4 | 0.94% | | | 标普500 | 6631.96 | 31.61 | 0.48% | | | 欧洲斯托克50 | 5456.67 | 86.97 | 1.62% | | | 英国宫时100 | 9228.11 | 19.74 | 0.21% | | | 法国CAC40 = | 7854.61 > | 67.63 | 0.87% | | | qefonghul 德国DAX | 23674.53 | www.gogudata.com 315.35 | 1.35% | | | 俄罗斯RTS 上证指数 | 1058.09 3831.66 | -9.98 -44.68 | -0.93% -1.15% | | |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 13075.66 3095.85 | -139.8 -51.5 | -1. ...
江波龙(301308) - 2025年9月15日-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7 18:56
存储市场趋势与价格预测 - 美光暂停DDR4、DDR5、LPDDR4X、LPDDR5X报价 或对渠道存储产品大幅提价20%-30% [2] - 闪迪宣布向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产品价格调涨超10% [2] - 四季度存储市场价格将迎来全面上涨 受AI服务器出货扩大、手机新品换机需求及原厂供应策略影响 [2][3] 企业级业务与技术能力 - 2024年中国企业级SATA SSD总容量排名中位列第三 国产品牌中位列第一 [3] - 企业级PCIe SSD与RDIMM产品已开始批量导入国内头部企业 [3] - 发布专为AI数据中心设计的SOCAMM2内存产品 具备带宽和功耗能效优势 [4] - SOCAMM2产品尚未形成收入(风险提示) [4] 技术合作与制造模式 - 与闪迪达成TCM模式合作 UFS产品加速导入多家Tier1客户供应链 [4] - TCM模式采用差异化定价、采购与结算机制 有望在更多原厂和客户合作中突破 [4] 自研主控芯片进展 - UFS4.1产品顺序读写性能达4350MB/s和4200MB/s 随机读写性能达630K IOPS和750K IOPS [5] - 主控芯片全系列产品累计实现超8000万颗批量部署(截至7月底) [5] - 自研主控UFS4.1产品处于多家Tier1厂商导入验证阶段 全年部署规模将放量增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