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超20家银行高管“变阵”,“70后”已成主流,“80后”加速补位
金融时报· 2025-07-04 14:11
商业银行高管变动趋势 - 年内已有超20家商业银行迎来副行长及以上高管履新,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农商行等多类型银行[1] - 国有大行高管变动包括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农业银行副行长王文进与孟范君、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建设银行副行长韩静等,部分任命尚待监管核准[1] - 股份制银行中恒丰银行新任行长白雨石、华夏银行董事长杨书剑、平安银行副行长方蔚豪等已完成履新,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等任职资格待批[2] 管理层年轻化特征 - 银行高管中"70后"已成主流,中小银行年轻化更显著,如兰州银行行长刘敏(1979年)、贵阳银行副行长李虹檠("80后")、江苏银行副行长杨大威(1981年)[3] - 年轻化趋势受数字化转型需求及政策推动双重影响,行业人才交流密度增大反映经营变革提速[3] 高管选拔机制多元化 - 中小银行高管任用突破传统内部晋升模式,本溪银行、大连银行、郑州银行等通过市场化公开选聘引入人才[4] - 市场化选聘有助于优化管理层结构,邮储银行研究员指出此举可推动业务创新与经营管理升级[4] - 跨机构流动(如建设银行杨军调任中国银行)促进经验互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1][4] 中小银行人事调整动态 - 重庆银行、郑州银行、沪农商行等年内发生行长/董事长变动,显示中小银行通过人事调整寻求增长动能[4] - 乌鲁木齐银行董事长王辉(1972年)、大连银行董事长曾涛(1972年)等地方银行高管任命密集落地[3][4]
背靠苹果的射频芯片大厂,日子不好过了
芯世相· 2025-07-04 13:57
公司概况 - Skyworks是一家专注于射频芯片的非典型模拟芯片厂商,核心领域为射频前端(RFFE),负责对射频信号进行过滤和放大[5][6] - 射频前端模块包含五大核心器件:功率放大器(PA)、滤波器(Filter)、双工器(Duplexer)、射频开关(Switch)和低噪声放大器(LNA)[7] - 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由Broadcom(19%)、Qualcomm(17%)、Qorvo(15%)、Skyworks(15%)和Murata(14%)主导,五大厂商合计占80%份额[7] - 公司在PA领域市占率达43%(2019年),全球第一;射频开关领域市占率22.6%;SAW滤波器市场市占率10%[10][11] 市场地位与业务结构 - 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市场中,滤波器和功率放大器价值占比分别为53%和33%,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分别达21亿和14亿美元,2021-2026年CAGR为13%和8%[12] - 业务分为移动业务(占营收60-67%)和广泛市场业务(边缘物联网、汽车和工业、基础设施、网络和云)[14] - 分销渠道占总营收82-89%,直销占11-18%;中国大陆代理商有文晔、Fortune Techgroup等五家[14] - 2024财年总营收41.78亿美元,跑赢竞争对手Qorvo(37.7亿美元)[20] 发展历程与并购 - 2002年由Conexant无线通信业务和Alpha Industries合并成立[17] - 2009-2015年营收从8亿美元增长至32.6亿美元,增长4倍;后增长至50亿美元大关[18] - 通过并购扩张实力:2008年以来收购Freescale的PA业务、SiGe、AATI、松下滤波器部门等;2021年27.5亿美元收购Silicon Labs基础设施与汽车业务[19][20] - 2021财年营收首次突破50亿美元,2022财年达54.86亿美元高峰,2023-2024财年略有回落但仍处高位[20] 挑战与转型 - 对移动业务(占比60%以上)和苹果客户高度依赖:2024年10-12月苹果贡献72%营收,其中85%来自iPhone[23] - 苹果iPhone 17改为向两家供应商采购射频元件,将使Skyworks需求减少20-25%[23] - 2015-2017年中国大陆和台湾营收占比超80%,2018年起美国市场占比迅速上升至2024年的77%[25] - 中国射频前端企业崛起,中低端市场国产替代基本完成,国产化率达25%以上[26] - 广泛市场业务营收占比从2021财年约30%提升至2024财年35%以上[26] 近期表现与展望 - 2024财年第二季度至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依次为:10.46亿、9.06亿、10.25亿、10.68亿和9.53亿美元[28] - 2025财年第二季度毛利率达46.7%,长期目标恢复至53%[31] - 2024财年自由现金流连续第二年超16亿美元[31] - 预计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9.2-9.6亿美元,移动业务略有下滑,广泛市场(尤其是Wi-Fi 7和汽车连接)将继续增长[30] 市场动态 - 近两年Skyworks在芯片现货市场存在感增强,部分型号报价明显上涨[3] - 无人机需求增多推动部分型号需求;有贸易商扫货Skyworks工厂库存,主要用于服务器交换机[16] - 目前市场需求覆盖服务器、工业、医疗、汽车等多个应用领域[38]
MHmarkets:全球市场布局,拓展投资视野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29
全球市场布局 - 全球市场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与业务拓展能力,通过战略规划把握全球投资优势 [3][4] - 新兴市场需关注经济趋势、政策变化及人口结构以识别投资机会 [3][5] - 成熟市场如美国、欧洲、日本提供稳定收益,美国市场具备强大经济基础和透明监管环境 [5][6] 新兴市场机遇 - 新兴市场投资潜力巨大,需分析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变化及人口结构 [4][5] - 欧洲市场在绿色能源和科技创新领域具有多元化投资机会,法德等国政策支持新增长点 [6] - 日本市场在人工智能和绿色能源领域有重大突破,提供长期投资回报潜力 [6] 成熟市场稳定性 - 美国市场稳定性高,经济基础强大且监管透明,适合长期投资 [5] - 欧洲市场潜力集中在绿色能源和科技创新领域,政策支持降低投资风险 [6] - 日本市场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提供新增长空间 [6] 多元化资产配置 - 多元化资产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并增强整体收益,需灵活调整投资组合 [6][7] - 分散投资组合可降低市场波动影响,利用对冲工具减少潜在损失 [6] - 资产类别选择需分析风险与回报特性,确保投资组合利益最大化 [7][9] 金融科技应用 - 金融科技提升投资决策效率,智能算法和大数据驱动策略优化 [9] - 区块链技术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安全性,去中心化账本防止欺诈 [9] - 自动化交易系统全天候监控市场动态,减少人为错误并提升交易效率 [9][10] 全球市场动态 - 全球市场动态分析需关注货币政策、贸易关系和地缘政治变化 [10][11] - 跨国投资策略需多元化风险管理,监测全球政治经济事件影响 [11] -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重新定义市场格局,新兴市场快速增长带来投资潜力 [11] 常见问题解答 - 新兴市场投资需注意政治不稳定、货币汇率波动及法律监管复杂性 [12] - 成熟市场稳定收益需长期策略、多元化投资及基本面分析 [13] - 多元化资产配置降低风险但需平衡,避免过度分散导致收益稀释 [14] 文章结论 - 全球市场布局提升竞争力并开拓业务机遇,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互补 [16] - 金融科技革命性变化使投资决策更精准,全球策略为长期回报奠定基础 [16]
2025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7-04 10:31
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约为1790亿元,同比增长5.5%,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 [1][3] - 2024年中国电竞用户规模约为5.11亿人,同比增长0.6%,用户规模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 [1][6] - 预计到2027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4] 行业动态 - 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已成为重大国际电竞赛事的主要举办场所,国产电竞IP在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 [15][16] - 标准化体系建设:电竞产业标准及人才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双轨并行 [19] - 多元化生态拓展:通过赛事生态、内容创新和跨界合作实现从游戏产业到泛娱乐产业的生态跃迁 [22] - 全民化共同参与:电竞赛事从职业舞台推向大众生活场景,推动电竞文化普及和社会公益传播 [24] 用户特征 - 电竞用户中男性占比超60%,女性用户占比同比提升4.9% [26] - 30岁及以下用户占比68.5%,30岁以上用户占比提升至31.5%,电竞用户向更广泛年龄层扩散 [26] - MOBA类、射击类和战术竞技类电竞内容最受欢迎,关注占比均超50% [31] - 超80%的电竞用户频繁观看电竞赛事,赛事忠诚度高 [31] - 79.4%的用户认为电竞对生活重要,90.5%对电竞未来发展持积极乐观态度 [33] - 接近50%的用户经常关注海外电竞赛事,29.8%认为海外赛事竞技水平更精彩 [36] 发展趋势 - 产业全球化:电竞全球化正在重塑产业生态格局,中国电竞有望在全球舞台展现竞争力 [38] - 注重长期价值:通过深耕文化认同、完善人才梯队、践行社会责任实现从“流量经济”到“价值经济”的升级 [41] - 商业模式多元化:以内容生态匹配用户需求、以IP资产赋能品牌价值、以跨界合作重构产业边界 [44] - 适老化需求: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34.1%,总数约3.78亿人,电竞适老化生态有望推动养老模式创新 [48] 发展历程 - 探索期(1998-2008):第一批电竞游戏进入中国,第三方赛事主导行业发展 [2] - 发展期(2009-2013):电竞游戏网游化,游戏厂商开始主办赛事,电竞职业化发展 [2] - 爆发期(2014-2022):移动电竞崛起,职业赛事联盟化改革,国家和地方支持电竞产业 [2] - 成熟期(2023-):电竞体育化持续推进,商业化迈入新阶段,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 [2]
立讯精密冲刺A+H上市加码全球化 果链三巨头市值4628亿或会师港股
长江商报· 2025-07-04 10:25
"果链"三巨头赴港上市动态 - 立讯精密7月2日官宣筹划赴港上市 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并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1][4] - 蓝思科技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6月30日启动招股 预计7月9日挂牌成为首家A+H"果链"企业 [6][7] - 歌尔股份通过分拆子公司歌尔微赴港上市 备案材料已获证监会接受 [2][11] 三家公司港股进度对比 - 蓝思科技进度最快 从官宣到招股仅耗时100天 [6] - 歌尔股份采取"A拆H"模式 将MEMS业务单独上市 [11] - 立讯精密融资规模预计达20-30亿美元 目前处于筹划阶段 [5] 赴港上市核心动因 - 共同目标为深化全球化布局和增强境外融资能力 [2][4] - 加速海外产能布局以更好服务大客户苹果 [2] - 通过港股募资实施产业多元化 降低对苹果依赖 [2][12] 各公司业务布局与客户结构 - 立讯精密2024年汽车业务收入137.58亿元 占比提升至5.12% [13] - 立讯精密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75.23%降至70.74% [13] - 歌尔微将成苹果2026年IP摄像头独家组装商 并获新款AirPods NPI资格 [12]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政策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9] - 港股市场持续回暖 H股与A股估值差距缩小 [10] - 三家公司合计市值达4628亿元 [2]
退出地产、剥离金融 押宝时尚的雅戈尔能否挽救“中年危机”
新京报· 2025-07-04 10:13
战略调整与业务重组 - 公司决定剥离金融板块,聚焦时尚主业,2024年累计出售金融资产41.75亿元,占净资产10.13% [2] - 2024年通过减持或退出财务性投资项目收回现金17.96亿元,并计划持续优化投资结构 [2] - 2023年12月更名为"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明确建设世界级时尚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 [3] - 2024年退出运营30多年的地产业务,无新推项目,地产业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3.23% [6]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141.88亿元,同比增长3.19%,归母净利润27.67亿元,同比下降19.41%,连续四年净利润下滑 [4] - 时尚板块2024年营业收入67.99亿元,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6.94%和43.90%,仅占公司净利润15% [6] - 投资业务2024年归母净利润22.09亿元,同比增长5.43%,占公司净利润约八成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7.95亿元,同比下滑15.6%,净利润8.03亿元,同比下滑13.33% [7] 时尚业务布局与挑战 - 主品牌YOUNGOR 2024年营收51.87亿元,占比90.46%,但同比下滑11.14% [8] - 2024年衬衫、西服、裤子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4.69%、18.27%、9.42%,对应营收分别下降16.67%、16.86%、7.25% [9] - 2024年以74亿元收购银泰百货,15.3亿元收购法国高端童装品牌BONPOINT,时尚板块并购支出超90亿元 [3][9] - 旗下8个时尚品牌中,UNDEFEATED、MAYOR等子品牌2024年营收合计5.47亿元,同比增长29.91%,占比不足10% [9]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国内男装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消费场景多元化,运动、户外、休闲类服装冲击男士正装市场 [10] - 同行七匹狼2024年营收31.4亿元,同比下降8.84%,报喜鸟营收51.53亿元,同比下降1.91% [11] - 男装行业竞争分散,跨赛道发展(如收购户外或童装品牌)成为行业普遍尝试 [11]
国产替代完成,冠脉支架集采后的行业格局与竞争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09:54
政策动态 - 上海医保新规打破冠脉支架"唯集采论",允许高价创新产品在患者自付20%后进入医保报销框架,集采范围外产品最高支付标准调整为848元 [1] - 国家医保局同日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2] - 政策组合标志着中国医疗支付体系从"单一控费"转向"多元协同",为创新药械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2] 行业影响 - 医疗耗材指数(887740.WI)连续两日涨幅近4%,微创医疗(00853)、康基医疗(09997)等个股上涨 [2] - 冠脉支架市场已完成80%国产替代,微创、乐普、吉威三家国产企业合计份额达45% [10] - 集采规则趋向精细化,续约降价幅度降低,部分产品实现价格平稳过渡甚至涨价 [13] 市场需求 - 中国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数量预计从2020年2527.2万人增长至2030年3166.7万人,CAGR 2.28% [5] - 2023年中国PCI手术量达163.61万例,同比增长26.44%,但渗透率(690.9台/百万人)仍远低于美国(3022.1台/百万人) [7] - 冠脉支架集采后平均降价93%,价格下行推动手术渗透率提升 [9] 企业动态 - 微创医疗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5亿美元,拥有36款绿通产品和46项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证 [16] - Fire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获NMPA批准,可在3-4年内完全降解,受益于多元化支付政策 [16] - 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10%-11%,下半年同比恢复20%以上增长,出海业务同比增80%达1.7亿美元 [16] 发展趋势 - 政策重心从"扩面降价"转向"稳价提质",鼓励企业向高端创新方向发展 [12] - 国家药监局加大对创新医疗器械支持力度,优化审评审批流程 [14] - 全国耗材联采快速推进,形成"一地集采、全国降价"新局面 [13]
泡泡玛特为什么不务正业?
36氪· 2025-07-04 08:31
泡泡玛特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正在向潮玩以外的多个行业扩张 包括珠宝首饰、家电、影视内容等 [1][20][18] - 已成立独立珠宝品牌POPOP 产品价格区间319元-2699元 最高端18k金项链售价19800元 [1][16] - 正在招聘家电领域人才 涉及咖啡机、电水壶等小家电项目 被列为公司重点品类业务 [20][26] 珠宝业务发展现状 - POPOP定位时尚轻奢首饰 采用S925银、贝珠、锆石等材料 设计风格分为活力浪漫和复古质感两类 [3][14] - 消费者反馈呈现两极分化 部分粉丝接受定价 但大众认为设计原创性不足 存在模仿痕迹 [3][11][14] - 供应链采取轻资产模式 核心工厂产能锁定99%以上 不直接买工厂而是加强管理 [16] 跨界业务逻辑分析 - 选择珠宝行业因其与潮玩文化契合度高 首饰可作为IP元素载体 提升用户穿搭价值感 [1][7][16] - 家电行业选择基于中国成熟产业链 2024年行业收入1.95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24][25] - 跨界模式参考奢侈品牌发展路径 通过生活方式延伸提升品牌宽度 [18][25][27] 未来发展潜力 - 公司拥有较大试错空间 IP矩阵价值提升带来更多可能性 [29] - 中国制造业效率优势明显 新品牌建立速度远超全球市场 [27] - 可能整合迪士尼IP运营、小米性价比营销、名创优品渠道等多重模式优势 [27][28]
腌菜产品卖出新花样
经济日报· 2025-07-04 06:02
涪陵榨菜产业概况 - 涪陵区被称为"中国榨菜之乡",涪陵榨菜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拥有百年历史 [2] - 2024年涪陵榨菜产业总产值超过155亿元人民币 [2] - 公司已形成从良种选育到种植、加工、副产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四大系列100余个品种 [3] 原料与种植技术 - 涪陵区创建了以榨菜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 - 建成全球最大青菜头遗传种质基因库,种质资源达1336份,培育出"渝早100""涪优928"等良种 [2] - 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青菜头)标准化生产基地45万余亩 [2]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推动榨菜减盐升级,保留传统风味的同时提升健康属性 [2] - 研发榨菜酱、榨菜速溶汤、榨菜咖啡等新产品,适应健康化、多元化消费趋势 [2] - 2024年涪陵榨菜出口量2.24万吨(+22.2%)、出口额2.1亿元人民币(+25.7%),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品牌建设与荣誉 - "涪陵榨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 - 入选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强产品多元化布局、网络营销体系打造和品牌文化建设 [3]
爆款单品时代来临 ETF品种多点开花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04:26
境内ETF市场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境内ETF总规模首度突破4万亿元大关,由年初的3.73万亿元增至年中的4.31万亿元,新增规模5800多亿元 [1]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成为增量规模贡献前三的公募机构,增量规模分别为928.32亿元、648.66亿元、513.71亿元 [1] - 南方基金、海富通基金等8家公募机构上半年ETF新增管理规模在2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工银瑞信基金、天弘基金等10家新增规模在5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 [2] 热门赛道及爆款产品 - 黄金、港股互联网、机器人、基准做市信用债等多个热门赛道涌现出代表性ETF单品,吸金效果不输核心宽基产品 [1] - 华安黄金ETF和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上半年资金净流入规模分别高达311.47亿元和257.27亿元,年中规模分别达到598.23亿元和479.17亿元 [3] - 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表现亮眼,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旗下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年中规模均超过200亿元,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等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年中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4] 基金管理人表现 - 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等旗下ETF管理规模上半年增速较快,年中排名相比年初均有提升 [2]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与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与海富通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分别为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贡献了70%以上的ETF规模增量 [5] - 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等大厂上半年的ETF规模增量来源多样,核心宽基ETF、行业主题ETF以及债券型ETF等多类品种均有贡献 [6] 行业趋势与战略调整 - 国资、保险两大机构投资者是2023年以来ETF乃至整个公募基金市场最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仍然如此 [7] - 在避险及绝对收益目标驱动下,个人投资者的多元资产配置意识及需求明显增加,美股、债券、黄金ETF等A股弱相关资产标的持仓市值大幅增加 [7] - ETF基金管理人或将业务战略重心由品牌宣传转向规模落地,头部公司可侧重于创新潜力产品的布局和培育,中型公司围绕核心产品进行全天候持续营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