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供应

搜索文档
周专题:巨星科技Q2业绩超预期,电动工具收获新订单
华西证券· 2025-07-13 1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星科技2025年H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速5%-15%,Q2收入预计持平但利润预计增长,且取得电动工具新订单,有望实现业务爆发式增长 [1][2] - 科沃斯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25Q2也有显著增长 [3][4] - 四川长虹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增加56.53%-103.59% [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专题:巨星科技Q2业绩超预期,电动工具收获新订单 关税冲击下,巨星利润Q2业绩预增,彰显经营韧性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预计12.53 - 13.73亿元,同比增速5%-15%;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12.67 - 13.88亿元,同比增速5%-15% [10] - 2025年Q2收入预计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预计7.92 - 9.12亿元,同比增速1.6%-16.9%,中枢值8.52亿元,同比增速9.2%;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8.05 - 9.25亿元,增速3.9%-19.5%,中枢值8.65亿元,同比增速11.7% [11] - Q2产能受影响约40天,收入预计持平,因关税冲击各生产基地产能受负面影响,订单交付和收入受较大影响 [11] - 电动工具等增长驱动毛利率提升,预计支撑净利润增长,虽财务费用和投资收益下降,但跨境电商和电动工具销售增加提升毛利率 [12] - 越南基地具备关税税率优势,越南三期基地投入使用,越南和美国达成20%关税协议,低于去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25%关税 [12] 电动工具获海外生产订单,望抓住变革机遇爆发增长 - 巨星科技取得国际大型零售业公司电动工具采购确认,订单整体采购金额每年不少于3000万美元,超2024年电动工具产品收入10% [2][13] - 该订单是2021年开发电动工具产品线以来首个中国以外地区生产交付的订单,证明产品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越南基地具备承接全球大型商超客户订单能力 [13] - 行业面临洗牌机遇,公司将加大投入,力争电动工具业务爆发式增长 [15] 公司重点公告 科沃斯 - 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96,000 - 99,000万元,同比增加35,102 - 38,102万元,同比增加57.64%-62.57%;扣非归母净利润84,000 - 87,000万元,同比增加28,264 - 31,264万元,同比增加50.71%-56.09% [3] - 25Q2归母净利润4.85 - 5.15亿元,同比+55.9%~+65.6%;扣非归母净利润4.84 - 5.14亿元,同比+78.6%~+89.7% [4] 四川长虹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43,900 - 57,100万元,同比增加15,853.41 - 29,053.41万元,同比增加约56.53%-103.59% [17] 数据跟踪 原材料数据 - 2025.07.11,LME铜现货结算价环比上周-3.3%,LME铝现货结算价环比上周+0.2%,DCE塑料结算价环比上周-0.1%,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环比上周+1.1% [18] 海运运价及汇率 - 2025.07.11,CCFI综合指数环比上周-2.18%,美东航线、美西航线、欧洲航线综合指数环比上周分别为-7.06%、-5.24%、+1.90% [23] - 2025.07.11,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环比上周+0.08% [23] 地产数据 - 25年1 - 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屋竣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分别-2.9%、-17.3%、-22.8% [25] - 25年5月美国成屋销量(季调:折年数)、美国新建住房销量(季调:折年数)同比分别-1%、-6% [30]
巨星科技斩获国际大型零售业公司订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2 00:41
公司动态 - 公司取得国际大型零售业公司G公司采购确认,订单标的为20V无绳锂电池电动工具系列和相关零配件,采购范围为全球数千家门店未来三年全部该系列产品,预计年采购金额不少于3000万美元,超过公司2024年电动工具产品收入的10% [1] - 该订单特别要求针对美国市场产品的生产和交付地为越南,是公司2021年开发电动工具产品线以来首个中国以外地区生产交付的电动工具订单 [1] - 订单取得证明公司电动工具产品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越南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已具备承接全球大型商超客户订单能力 [1] 业务布局 - 公司业务涵盖手工具、电动工具、工业工具三大板块,已形成覆盖全球的销售渠道,是美国HOMEDEPOT、WALMART、欧洲Kingfisher、加拿大CTC等多家大型连锁超市最大的工具和储物柜供应商之一 [2] - 公司大力建设海外制造基地,截至2024年末在全球拥有23处生产基地,与全球数千家供应商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2] - 公司通过越南等东南亚生产基地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扩充产能,避免因产能不足错失市场机会 [2] 战略意义 - 该订单是对公司全球制造布局的认可,有望增强全球客户对公司越南基地的信心,提升公司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的品牌可信度与议价能力 [2] - 全球化供应链能有效对冲各类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经营风险,保障订单稳定与客户信任 [2] - 全球化供应链可实现"靠近客户、快速交付、定制化响应",将传统出口模式转化为"本地服务、本地竞争"的能力体系 [2]
伊朗霍尔木兹海峡震一震,世界经济抖三抖!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18 11:58
霍尔木兹海峡的地缘政治影响 - 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导致布伦特原油单日暴涨13%,创俄乌冲突以来最高涨幅,全球20%石油海运依赖霍尔木兹海峡,若被封锁油价可能飙升至130美元/桶 [5] -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因天然气价格上涨宣布削减30%产能,中国光伏玻璃厂因甲醇期货价格跳涨暂停新订单接收 [7] - 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能源和工业供应链的关键节点,运输全球21%的石油消耗量(约2100万桶/日)和25%的液化天然气贸易,中国45%的石油进口和欧盟60%的能源供给依赖此通道 [12] 霍尔木兹海峡的供应链影响 - 伊朗供应中国60%的高品位天青石矿(品位85%以上),是生产永磁电机的核心原料,冲突可能导致中国磁性材料企业成本上升 [13] - 伊朗甲醇产能占全球18%,2023年对华出口300万吨占中国进口量30%,国内硫磺进口依存度48%其中伊朗占7%,溴素进口依存度56.8%其中49%来自以色列 [17] - 永磁电机成本上升将传导至各类电器制造成本,硫磺价格波动将影响农业和化工产业链,溴素价格已从4月的3.6万元/吨涨至高位 [17] 危机中的商业机会 - 隆基绿能中标沙特红海新城1.2GW光伏项目金额达85亿元,配套建设200MWh储能系统,与阿联酋签订5GW框架协议 [18] - 阳光电源的光储逆变器+微电网解决方案和振华重工的海上风电建设在中东市场受到欢迎 [19] - 中国交建可能受益于中东国家加速建设替代能源通道和原油管道扩建 [21] - 航天彩虹隐身无人机完成阿联酋空军测试,洪都航空L-15教练机获阿联酋12架订单(6亿美元)和巴基斯坦16架意向订单 [25] 中国制造的应对策略 - 中俄北极航道合作可使液化天然气运输比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40%,但短期实现替代还不可能 [27] - 中长期可帮助中东国家建造石油输送管道避开霍尔木兹海峡,如将石油运至红海或阿曼湾 [29] - 伊朗天青石断供可能倒逼金瑞矿业启动大风山锶矿技改,增加德国/墨西哥等其他进口国的进口量 [30] - 海尔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和制造工厂,缩短响应时间节约成本并获取当地技术资源 [31][33]
传京东在沙特已有超千人团队,最新回应:对传言不予评论
搜狐财经· 2025-06-13 08:06
京东物流沙特阿拉伯业务进展 - 京东物流沙特阿拉伯版或已基本成形 当地网友发现京东快递员并透露公司在中东已有1000多人团队 [1] - 公司对沙特业务传闻回应称"目前不予评论" 但承诺有进展将第一时间分享 [1] 中东地区战略布局 - 2020年启动中东布局 在最大自由区建立首个自贸区仓 覆盖海湾6国并辐射中东、北非地区 [4] - 2022年启用阿联酋迪拜2号仓 与杰贝阿里自营仓形成协同 提供覆盖亚非欧三大洲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5] 2024年战略升级与合作 - 2024年初宣布加大中东供应链投入 执行"一体两翼"国际化策略 重点提升中国企业出海供应链服务能力 [5] - 2024年6月与沙特电力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将对其数十个仓库进行自动化改造 助力中东及北非地区供应链降本增效 [5] - 在AFLAS颁奖礼上明确将继续全球化供应链布局 计划将中国供应链经验复制到海外市场 [6] 业务能力与成果 - 已构建端到端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同时服务跨境商家和本土客户 [5] - 通过仓储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 建立覆盖全球的供应链物流通道 [5]
东鹏饮料中山基地环评受理,智能化产能驱动多品类与全球化进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1 17:04
中山生产基地项目概况 - 总投资12亿元建设中山生产基地,占地180亩,涵盖维生素功能饮料、复合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及电解质饮料四大品类生产线 [1] - 定位为"国内最智能化、最现代化生产基地",规划8条高端生产线及智能仓储物流体系,年产能提升至6000万箱 [2] - 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全链路管控,支撑"1+6"多品类战略的柔性化生产需求 [2][4] 多品类战略布局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规划年产250万箱,瞄准快速增长的功能饮料细分市场 [4] - 复合茶饮料年产250万箱,切入无糖茶饮市场(年增速超20%)的"0糖0脂"消费场景 [4] - 2025年一季度"其他饮料"品类收入占比提升至7.74%,显示多品类协同效应初显 [4] - 推动产品结构从单一功能饮料主导转向"多元品类协同增长"模式 [4][7] 区位经济与供应链优势 - 中山基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依托全国400万家终端网点,通过"一物一码,五码关联"系统实现快速响应 [5] - 与海南基地形成"双枢纽":大湾区基地聚焦消费升级,海南基地借自贸港政策打通东盟出海通道 [5] - 联动印尼工厂(年产能50万吨)和云南基地,构建覆盖东盟十国的低成本海运网络 [7] 全球化战略实施 - 在东南亚市场采用本土化生产降低30%成本,终端定价低于红牛等竞品 [7] - 通过"渠道先行"策略快速占领便利店渠道,本土化产品如"补水啦"销量稳步增长 [7] - 复制"五码关联"技术至海外,形成"供应链本土化+性价比优势"的出海模式 [7] - 当前为中国功能饮料出口量第一,目标成为全球功能性饮料主流玩家 [7] 整体战略方向 - 通过13大生产基地"棋盘式布局"实现全国产能覆盖 [7] - 以智能化升级为物理手段,支撑品类创新与全球化两大战略空间 [7] - 战略核心聚焦"效率提升"与"格局重构",持续释放功能饮料行业增长潜力 [7]
2025年中国十大战略咨询公司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06
行业概况 - 2025年企业战略咨询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00亿元,较疫情前增长67% [1] - 行业正从"西方理论搬运工"向"中国方案输出者"转型,呈现传统强者与新生势力并存的格局 [15] 头部机构分析 麦肯锡 - 全球战略咨询标杆,深耕中国数字化转型赛道 [2] - 独创"双轨战略模型",服务案例包括中国中车智能制造转型、三一重工全球化供应链建设 [2] - 近三年累计为超百家央企提供组织变革解决方案 [2] 君智战略咨询 - 专注竞争战略,客户续约率达100%,入选Vault亚太创新力榜首 [3] - 服务飞鹤乳业、波司登等头部企业,采用"陪伴式服务"模式 [3] - 2024年登顶"中国管理咨询机构50强"榜单 [3] 特劳特 - 定位理论全球领导者,主导加多宝VS王老吉商战、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案例 [5] 里斯咨询 - 品类创新理论代表,孵化长城汽车坦克系列、今麦郎凉白开等爆品 [6] - 2024年发布《品类战略白皮书》,推动快消品行业竞争逻辑重构 [6] 撬动企业战略咨询 - 创新"定位方程"理论,结合AI技术优化战略制定 [8] - 服务霸王茶姬、奔图打印机等品牌全球化布局 [8] 心胜战略定位咨询 - 构建"四维战略体系",助力安踏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运动品牌 [9] - 服务波司登、九牧王等品牌实现差异化价值定位 [9] 东极定位 - 前君智核心团队创立,擅长民族品牌打造 [11] - 案例包括燕之屋"燕窝专家"、玲珑轮胎"全球10大车企7家选择" [11] 蓝色光标 - 从传播集团转型战略咨询,打造"品效销一体化"方案 [12] - 主导鸿星尔克国潮复兴计划,数据智能中台接入2000+企业实时数据 [12] 和君咨询 - 全产业链服务商,累计培育78家上市公司 [13] - 创新"事业合伙人制"重构行业生产关系 [13] 小马宋战略营销 - 开创"战略定位+内容爆破"模式,打造瑞幸咖啡社交裂变体系 [14] - "轻咨询+重运营"模式在初创企业圈层形成虹吸效应 [14]
破局者瑞茂通:中国民企的全球化供应链突围样本
期货日报网· 2025-05-26 08:38
公司发展历程 - 2000年公司成立 以煤炭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业务 初期仅有几辆运输车 通过草根"韧劲"积累客户资源 [1] - 2002-2012年抓住煤炭行业"黄金十年"机遇 在国内业务发展同时开启海外"拓荒"之旅 [1] - 2009年抓住中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1.03亿吨)的契机 进军航运和外贸市场 [2] - 2011年成立新加坡、印尼等海外子公司 迈出国际化第一步 [2] - 2012年成立航运公司 拓展航运业务 [2] - 2021年开始组建自有船队 2022年航运业务市场化运营 [5] - 2024年经营管理船舶达19艘 包括两艘Ultra-Max型散货船 [5] 国际化战略 - 业务覆盖30多个国家及地区 拥有57家全球办事机构 180多个供应链节点 [1] - 通过签订长期协议构建稳定货源渠道 如与印尼ABN公司合作 [3] - 2017年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加入印尼煤炭价格指数编委会 参与核心编制工作 [3] - 在新加坡获得普氏窗口交易资格 进入全球油品定价核心圈层 [4] - 实施人才本土化策略 海外员工中65%为当地招聘 高管团队本土化 [7] 业务布局与业绩 - 煤炭供应链为核心业务 2024年实现煤炭发运4,313.19万吨 其中国际业务3,892.68万吨(同比增长17.65%) [3] - 成为国内最大动力煤进口商 连续7年位列动力煤进口商前3名(民营企业第1名) [2] - 搭建覆盖东南亚、南美、北美、非洲、澳洲的物流网络 [2] - 延伸至农产品领域 2024年投产年加工120万吨大豆的加工厂 [4] - 航运业务成为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 通过自有船队降低物流成本 [5] 经营策略 - 坚持长期主义 追求稳定增长 避免盲目进入新兴市场 [8] - 注重风险管理 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的风控体系 [8] - 实施多元化策略 避免业务过度集中于单一国家 [8] - 通过领导力学院和大宗商品供应链学院培养国际化人才 [7] - 航运业务采取灵活经营模式 降本增效 [6]
7000亿元一夜蒸发!特朗普强制苹果搬回美国,如今遭到严重反噬
搜狐财经· 2025-05-26 07:27
特朗普关税威胁对苹果的影响 - 特朗普威胁对非美国制造的iPhone加征25%关税 导致苹果股价暴跌 市值一夜蒸发超1000亿美元(约7000亿元人民币) 从全球市值榜首跌至第三位 [1] - 特朗普此前已公开警告苹果CEO库克 反对其将供应链转移至印度的计划 并强调5000亿美元美国投资承诺 [3] - 苹果曾承诺未来4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并新增2万个岗位 但4月底被曝计划在2026年前将销往美国的iPhone生产线全部迁至印度 [3] 苹果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 若将iPhone生产线搬回美国 成本可能飙升40%-200% 因90%零部件依赖中国及亚洲供应商 美国制造的iPhone售价或达3500美元(约2.5万元人民币) 比现价翻两倍多 [5] - 美国缺乏模具工程师等专业人才 2013年摩托罗拉尝试在美国生产手机 因成本过高一年后关厂 [5] - 苹果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 富士康在印度扩产仍需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部件 供应链转移需数十年协调投资 几乎"不可能" [7] 苹果的困境与市场表现 - 苹果面临两难选择:若因关税涨价可能失去美国消费者 若自行承担成本将重创利润率 第三季度因关税损失或达9亿美元(约65亿元人民币) [7] - 苹果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 iPhone16销量同比暴跌18% 被华为、小米反超 2025年预计销量2.25亿部 低于预期的2.4亿部 [9] - 全球化分工下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成定局 苹果供应链迁往印度和越南是为规避中美摩擦风险 但特朗普关税威胁加剧了供应链动荡 [9][11] 商业逻辑与政治现实的冲突 - 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在于工程师集群而非廉价成本 政治口号与产业现实存在根本矛盾 [11] -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短期打压苹果股价 但无法解决美国制造业的长期问题 反而导致苹果面临供应链动荡、成本飙升和市场份额流失三重压力 [11]
国光电器:拟变更募资用途超6亿投建越南基地,应对贸易风险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18:32
募集资金用途变更 - 公司将原计划投资汽车音响项目的6.22亿元募集资金变更为投入越南基地音响产品生产项目 [1][8] - 变更后项目总投资额6.61亿元,拟建44条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年新增营收26.83亿元,净利润1.44亿元 [2][11] - 调整原因为优先满足海外客户订单需求及应对贸易风险,汽车音响业务现有产线可满足当前需求 [10]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营收79.01亿元(同比+33.17%),净利润2.5亿元(同比-29.87%),扣非净利润同比+21.81% [3] - 音箱及扬声器业务占比81.28%,出口业务占比79.47%,美国为第二大市场(收入占比27.14%) [3][4] - 产品涵盖智能音箱、车载音响等,近年重点发展智能硬件领域 [3] 越南产能布局 - 前期已累计投入3.59亿元建设越南两期基地,其中一期项目进度109.75%并产生收益2323万元 [6][8] - 新增6.22亿元投资后,越南生产基地总投资将接近10亿元 [8] - 越南子公司将承接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产品生产 [5][6] 募集资金使用现状 - 2023年定向增发募集13.84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仅投入3495.94万元于其他项目 [8][9] - 原计划投入最大的汽车音响项目(6.22亿元)尚未使用资金 [9]
容百科技20250505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容百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三元正极材料业务** - 业务稳健,韩国基地持续大批量出货,欧洲波兰项目启动锁定产能,一季度盈利约 4700 万元,但单吨利润因销量下降减少,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增长 10%-20% [2][10][11][13] - 全球化布局优势显现,产品在新兴领域批量化出货,巩固差异化竞争优势 [4][5] - 欧洲市场订单增长明显,波兰工厂一期 2 万吨产能已预订,将建二期 5 万吨产能;北美需求预计恢复,韩国基地供应美国市场不受关税显著影响 [4][22] - 一季度单吨利润约 3000 元,较 2024 年三四季度下降,因销量减少致产量、开工率和利用率受影响,单吨加工费上升 [11] 2. **锰铁锂业务** - 满产满销,一代产品在 EV 市场量产突破获万辆汽车订单,二代产品快充性能突破,为民用车市场应用奠基 [2][6] - 现有产能用于微型动力装置和商用车领域,预计明年需求约 2 万吨,公司规划 10 万吨产能基地,达万吨以上规模可盈利 [2][17][18] 3. **钠电正极材料业务** - 在动力、储能等领域领先,获层状材料千吨级和聚阴离子百吨级订单,加速产业化,湖北仙桃 6000 吨生产线改造,2025 年出货目标千吨级,重点完成项目导入 [2][7][16] - 作为新业务,短期内可能亏损但会逐步改善 [12] 4. **固态电池领域** - 半固态用 9 系超高镍材料批量出货,全固态电池方面,硫化物电解质连续式生产线设计完成,预计四季度完成中试线建设 [2][9] -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送样测试容量达 270 毫安时每克,年底前全固态体系中预计达 300 毫安时每克 [2][31] 5. **一季度经营情况** - 营收 29.64 亿元,净利润 -404 万元,主营正极材料业务市场开拓有进展 [3] - 亏损主要来自前驱体和钠电业务,前驱体受镍价波动影响,钠电因研发调试亏损 [4][10] 6. **供应链布局** - 2025 年进行战略性调整,明确主业为正极材料,与上下游企业在印尼、欧洲等地展开合作,完成全球化供应链构建和导入 [4][25] 7. **海外市场情况** - 2025 年海外客户占比将逐步提高,全年平均明显提升,取决于三四季度放量,欧洲工厂 2026 年开始贡献实质性订单 [14] - 今年欧洲市场订单增长明显,二季度末相关订单增加,全年目标销量争取同比增长 20%,海外增量速度比国内快 [34][36] 8. **技术研发与市场趋势** - 中镍技术未来成主流路线之一,公司积极开发,2025 年下半年大批量出货,2026 年出货量扩大 [29] - 新国标提高电池指标要求,导致电池厂分化,三元电池集中度提高 [32] - 磷酸铁锂压实密度提升,公司有应对策略,具备竞争力 [3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韩国基地情况**:一期产能 2 万吨,2024 年四季度满产;2025 年一季度二期 4 万吨产能开始调试,预计下半年一期、二期同时达产,月总产能 4500 吨左右,2026 年上半年 6 万吨产能满产,考虑建设三期 4 - 5 万吨产能 [20] 2. **少数股东权益**:主要来自用于投建基地的基金项目 [19] 3. **前躯体和锰铁锂业务展望**:前躯体二季度采取措施改善状况,但能否盈利待观察;锰铁锂业务一季度目标盈亏平衡有挑战,未来有望盈利 [22] 4. **钠电资本开支与合作进展**:2025 年计划建设 6000 吨产线,产品已导入市场,量产前需解决质量、成本和供应链问题,预计 2026 - 2027 年显著增长 [26] 5. **三元材料海外客户认证及出货**:美国订单二三季度尤其是三季度显著提升,韩国工厂出货量将大幅增加 [27] 6. **三元正极技术演化**:开发四元正极 NCMA 产品并送测开发,与大客户合作开发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全固态领域处于公斤级送样阶段 [37] 7. **北美需求与干法工艺**:北美需求预计恢复,公司批量供应干法工艺材料,可直接出货到美国终端客户,简化供应链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