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调味品
icon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3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21:4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0亿元,同比增长7.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14亿元,同比增长13.35% [1]
海天味业:上半年净利润39.14亿元 同比增长13.35%
新浪财经· 2025-08-28 21:3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9.14亿元人民币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3.35% [1]
海天味业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6%,归母净利增长13.3%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21:3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调味品业务收入145.6亿元,同比增长10.4% [2] - 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3% [2] - 毛利率39.3%,较上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和生产效率提升 [1][2] - 净利率25.8%,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 [2] - 销售成本92.5亿元,仅增长2.2%,远低于收入增速 [3] 核心业务进展 - 酱油收入79.3亿元,增长9.1%,健康系列产品(有机、薄盐)增长明显 [1][2][3] - 蠔油收入25.0亿元,增长7.7%,有机、薄盐产品表现突出 [2][3] - 调味酱收入16.3亿元,增长12.0%,特色风味产品满足区域需求 [2][3] - 特色调味品收入25.1亿元,增长16.7%,复合调料等新品贡献增长 [1][2][3] 费用结构 - 销售及营销费用9.7亿元,增长14.4%,主要由于销售团队扩张和广告投入增加 [3] - 行政费用3.2亿元,增长19.6%,反映公司在组织建设上的投入 [3] - 研发费用4.1亿元,增长8.2%,体现公司对创新的重视 [3][4]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15.0亿元 [5] - 现金及银行存款近300亿元,H股上市后更加庞大 [5] - 募集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产能扩张、国际化等方向 [5] 行业趋势 - 复合调料、醋、料酒等延展品类快速增长,暗示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趋势 [3] - 产品升级和渠道渗透持续推进 [3] - 消费者对多元化、健康化调味需求增长 [3]
千禾味业的“招牌”遇到了挑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8-28 21:30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18亿元同比下降17.07%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30.81% [1] - 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去年同期的4.16%和3.07%进一步扩大 [1] - 3-4月销量受舆情影响波动 5-6月销量环比快速回升 线上电商与线下商超渠道5月、6月销量环比分别增长约15%和2% [2] 负面舆情影响 - 3月陷入"零添加"酱油检出镉及产品标注"千禾0"不等于"零添加"的争议 [1] - 公司回应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镉来自原料 "千禾0"商标用于区分零添加与非零添加产品 [1] - 头部企业品牌受舆情影响后恢复期通常在10至12个月之间 [2] 行业竞争格局 - 零添加先发优势减弱 头部调味品企业均已涉足零添加赛道 [2] - 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渠道、资本和研发优势加速整合市场份额 [2] - 缺乏特色的小微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2]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出现二元分化 追求健康有机与追求高性价比需求并存 [3] - 要求企业具备精准的目标客群定位和产品定义能力 [3] - 传统渠道流量分化 线上渠道增长强劲但增速放缓 [3] 渠道结构演变 -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前置仓和社区店为代表的近场零售成为重要增长极 [3] - 渠道碎片化要求企业营销策略更加精准和灵活 [3] 政策监管变化 - 2027年3月16日起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4] - 新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明确禁止相关表述 [4] - 公司计划年内完成产品新包装、新标签、新宣传的确定工作以符合新规 [4]
“减盐战略”出成效,加加食品半年业绩大增128.64%
长沙晚报· 2025-08-28 21: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3亿元 利润总额1238.62万元同比增长142.35% 归母净利润835.1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28.64% [1] - 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4.26个百分点至29.31% 其中酱油类毛利率增5.35个百分点至35.85% 食用油毛利率增2.14个百分点至9.76% 味精类毛利率大增22.65个百分点至38.38% [1] - 业绩增长主因聚焦主业推广高毛利产品 加强减盐等中高端系列销售 推动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优化产品结构 [1] 产品战略与技术优势 - 2018年国内调味品行业率先提出减盐理念 2019年3月推出首款减盐生抽 后续推出减盐味极鲜/特级减盐金标生抽等系列产品 [1] - 2025年持续升级开发减盐/减盐纯酿酱油/减盐有机等新品系列 [1] - 已通过4项国家发明专利 构建覆盖菌种选育/工艺创新/制备方法到品质风味的全链路技术护城河 [2] 渠道拓展与行业趋势 - 线上渠道实现收入2597.17万元同比增长37.32% 完成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及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全布局 [3] - 稳固传统经销渠道同时通过多元渠道拓展推动增长 [3] - 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动"三减"纳入国民营养计划核心指标 调味品行业营养健康化转型从企业自发升级为国家战略需求 [3]
海天味业上半年线下渠道实现收入137.2亿元 同比增加9.07%
智通财经· 2025-08-28 21:25
财务表现 - 酱油产品2025年半年度实现收入79.28亿元 同比增长9.14% [1] - 线下渠道2025年半年度实现收入137.2亿元 同比增长9.07% [1]
老恒和酿造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2.52亿元,同比扩大1.6%
智通财经· 2025-08-28 21:1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1.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1% [1] - 净亏损2.52亿元人民币 同比扩大1.6% [1] - 每股基本亏损0.43元人民币 [1] - 毛利同比下降10.7%至4210万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从32.7%降至29.1% 减少3.6个百分点 [1] 经营策略 - 公司针对旧产品加大促销力度以应对市场竞争 [1] - 产品结构调整使中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 [1] - 中端产品具有更大众化特性且毛利率相对较低 [1] 行业环境 - 消费者消费行为发生显著转变 [1] - 市场价格竞争加剧导致行业承压严重 [1] - 行业整体面临价格内卷化趋势 [1]
莲花控股(600186) - 莲花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8-28 20:55
业绩总结 - 2025年半年度主营业务总收入16.15亿元,同比增长32.32%[1] - 味精等氨基酸调味品半年度收入10.81亿元,同比增长15.01%[1] - 鸡精等复合调味品半年度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58.28%[1] - 算力服务半年度收入0.69亿元,同比增长209.00%[1] - 线上销售半年度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60.86%[1] - 线下销售半年度收入14.39亿元,同比增长24.82%[1] - 华北区域半年度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37.29%[3] - 国外区域半年度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75.16%[4] 用户数据 - 2025年半年度报告期末经销商总数为3035个,新增338个,退出196个[6] - 华中区域报告期末经销商数量为850个,新增91个,退出50个[6]
“减盐战略”出成效 ST加加上半年扭亏为盈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20:4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3亿元,归母净利润835.1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聚焦主业、推广高毛利产品及优化产品结构,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4.26个百分点至29.31% [1] - 酱油类毛利率同比增加5.35个百分点至35.85%,食用油毛利率提升2.14个百分点至9.76%,味精类毛利率大幅增长22.65个百分点至38.38% [1] 产品战略与技术优势 - 公司自2018年率先提出减盐理念,2019年推出首款减盐生抽,后续陆续推出减盐味极鲜、特级减盐金标生抽等系列产品 [2] - 2025年继续升级开发减盐、减盐纯酿酱油、减盐有机等新品,采用DSX物理减盐核心技术实现减盐35%以上 [2] - 已通过4项国家发明专利,构建覆盖菌种选育、工艺创新、制备方法到品质风味的全链路技术护城河 [2] 渠道拓展与销售表现 - 线上渠道完成传统电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与兴趣电商(抖音、快手、小红书)及私域电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店)全布局 [2] - 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达2597.17万元,同比增长37.32% [2]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健康中国2030战略将减盐、减油、减糖纳入《国民营养计划》核心指标,调味品行业健康化转型从企业自发行为升级为国家战略需求 [3] - 调味品减盐理念在国家推动下加速普及,提前布局减盐赛道的公司有望获得发展机遇 [3]
阜丰集团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7.92亿元 同比增加72.07%
智通财经· 2025-08-28 20:32
财务表现 - 收入达人民币139 6亿元 同比增长4 42% [1] - 股东应占半年度溢利17 92亿元 同比增长72 07% [1] - 每股基本盈利71 48分 [1] 收入驱动因素 - 动物营养分部收入增长推动整体收入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