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电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4:37
总体出口表现 - 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总值达1.07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5.2% [1] - 今年4月至9月连续6个月实现出口同比和环比双增长 [1] - 9月单月出口额为1342.3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5.4%,历史首次突破1300亿元 [1] 主要出口商品类别 - 机电产品是核心出口品类,前三季度出口6084亿元,占区域出口总值的56.7% [1] - 汽车零配件出口453.1亿元,同比增长14.2% [1] - 船舶出口表现强劲,达29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0.1% [1] - 集成电路出口326.3亿元,同比增长4% [1] - 纺织服装出口409.7亿元,同比增长2.6% [1] - 医药材及药品出口266.2亿元,同比增长29% [1] 主要贸易伙伴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6215.6亿元,同比增长7.5%,占区域出口总值的57.9% [2] - 对非洲国家出口842.2亿元,同比增长31% [2] - 对拉美国家出口988.4亿元,同比增长15.2% [2] - 对中东国家出口1035.3亿元,同比增长10.4% [2] - 对东盟国家出口1802.4亿元,同比增长3.9% [2]
承德:锚定“三大方向”,消费、开放、民生领域成果显著
搜狐财经· 2025-10-22 18:19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如意 围绕"消费焕新"激活力,融合型消费生态逐步形成。"全承钜惠"品牌整合三方资源开展7期活动,发放 多领域消费券,拉动直接消费8亿元、社会消费20亿元以上。2021年起,连续安排汽车促消费资金,开 展20余场相关活动,拉动汽车销售1万余辆、14.8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 35.1%,较2021年增长33.2个百分点。净菜进京工作稳步推进,5家企业获评"河北净菜"品牌授权企业, 组织50余场产销推介活动拉动销售600余万元,兴隆山楂、围场胡萝卜等净菜亮相重要展会。此外,1条 商业街获评省级商业示范步行街,1家超市入选国家级"诚信兴商"典型案例,还成功争列1个国家级绿色 商场、4个五钻酒店及9家老字号。 聚焦"开放提质"强动能,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完善。2024年机电产品、钒钛钢材、农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128.7%、142.9%、11.7%;2024年进出口业绩企业达142家,重点打造平泉食用菌、兴隆板栗2个省级外 贸转型示范基地,培育建龙特钢、华都、舒适、钒钛新材料等超亿元生产企业4家、超千万元企业41 家。2024年贸易伙伴增至175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增 ...
第138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开幕
商务部网站· 2025-10-21 19:59
展览规模 - 展览总面积约155万平方米,展位7.45万个,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展地位 [1] - 参展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2万家,较上届增加超1000家,其中首次参展企业超3300家 [1] - 出口展参展企业超3.1万家 [1] 展区设置与结构 - 按13大类商品设置55个展区,分三期举办 [1] - 第一期聚焦“先进制造”,涵盖电子家电、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出行、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题材 [1] - 第二期主打“品质家居”,建材及家具、家庭用品、礼品装饰品三大板块展览面积均在13万平方米以上 [1] - 第三期围绕“美好生活”,展出健康休闲、玩具及孕婴童、时尚等题材 [1] 参展企业质量 - 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较上届增长10%,占企业总数的34% [2] - 品牌展位企业共2643家 [2] - 新兴产业相关题材(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等)的企业4134家 [2] - 服务机器人专区中具身机器人企业22家,较上届增长约47%,新引入上海智元、深圳越疆、深圳普渡等行业头部企业 [2] 展品特色与创新 - 第一期产品凸显新质生产力,展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最新成果 [3] - 服务机器人专区展出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机器人灵巧手等多种机器人产品 [3] - “智慧生活”专区展出智能家电、VR眼镜、智慧穿戴设备等产品 [3] - 第二、三期产品突出设计创新、绿色低碳、个性化及定制化 [3] 配套服务与活动 - 新增与携程等商旅机构合作,提供机票、酒店折扣优惠 [4] - 全新升级智慧导视系统,首次试点提供展位级别的导航服务 [4] - 举办27场“好宝、好妮探广交”展示活动和19场主题论坛,聚焦行业趋势及AI智能制造等热点 [4] - 集中展示2025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获奖产品,并推出500余场新品发布活动 [4] 线上平台与数字化工具 - 广交会APP囊括海量展品信息,提供行程规划、短视频浏览、即时沟通和贸易配对等功能 [5] - 采购商可通过APP实现预登记、办证、积分礼券、现场导向等操作 [5]
广交会+:中国第一展对大湾区意味着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8:00
广交会平台功能的演变 - 广交会已超越单一时间节点的展会,成为将全球需求、贸易规则与技术创新同步导入的系统性平台 [1] - 平台通过“展会—订单—产能—交付”的快速传导,改善企业现金流与产能利用率,增强外贸韧性 [1] - 广交会带动市场结构优化,使新兴市场与欧美市场形成互补,提升企业在认证、合规、交付与服务上的整体系统能力 [1] - 其内涵向“新”提质,让企业直接接入全球需求端实时变化,并向“智”升级,通过新设展区清晰显影产业技术路线图 [2] 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影响 - 广交会重塑大湾区产业分工,加强区域协同,推动从“制造大区”转向“创新高地” [1] - 构建从展台到交付的“快通道”,直接拉动外贸增长,例如广州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5% [3] - 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达4.38万亿元,增长4.3%,增速快于广东整体0.3个百分点,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96.3% [3] - 广州与深圳在展会组织、产业承接与技术孵化上形成互补,东莞、佛山、惠州提供高效制造与配套 [6] 外贸量与质的提升 - “展会—订单—产能—交付”链路顺畅使企业现金流转快、产能利用率回升,融资与用工稳定 [3] - 许多中小企业将展期作为全年订单的“定标点”,根据订单调整产品方向,实现库存与原料采购的“订单驱动” [3] - 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出口机电产品1.93万亿元,增长7.5%,占出口总值的68.9% [4] - 主要出口商品如电脑及其零部件、电工器材、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5.6%、17.1%、27.1% [4] - 新动能产品如无人机、“新三样”出口增势强劲,分别增长29%、28.7% [4]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6382.9亿元,增长11.5%,占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22.8% [4] 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 截至10月15日,已有来自210个国家和地区的12.5万名采购商完成预登记,较上届增长12.4% [4] - 广交会全球合作伙伴增至227家,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多家全球重点采购企业确认参会 [4] - 参展商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针对其“价格敏感型”特点对产品做出调整,与注重“私人定制”的欧美市场形成互补 [4] - 在香港的国际金融、法律与标准服务平台加持下,企业能以更低成本处理合规与争端,提升“全球交付”确定性 [5]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4.79万亿元,超越纽约与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并列全球第一梯队 [5]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中首次超越“东京—横滨”,位居全球第一 [5] - 内地9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1万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190家,形成完整产业链谱系 [5] - 第138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智慧医疗专区,47家企业带来全链条方案,服务机器人专区有46家领先企业展示 [6] - “展示即验证”机制推动企业从“卖硬件”转向“卖可运营的能力”,即输出整体解决方案 [7] - 企业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定义产品,从输出产品升级为输出整体解决方案 [7]
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结束
搜狐财经· 2025-10-20 15:56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5.7万人,比上届增长6.3%,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首期展览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 [3] -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加400家,占本届广交会优质特色企业总数的55% [3]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展区内的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 [5] - 中国企业从过去的来图加工,转变为推出原创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展示出“中国智造”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新趋势和新动能 [5] 行业竞争力与市场优势 - 行业核心竞争力更多来源于卓越的设计、良好的应用体验和技术升级改良,中国设计与制造的深度融合已形成开拓海外市场的新优势 [7] - 采购商认为中国企业长期专注于研发创新,因此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广交会展示了最尖端的技术和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9]
2025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进出口同比数据双增超预期
中航证券· 2025-10-20 09:19
进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9月出口总值3258.70亿美元,同比增长8.30%,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5.65%[2] - 2025年9月进口总值2381.20亿美元,同比增长7.40%,增速较上月提升6.10个百分点,远超市场预期的1.37%[2] - 2025年9月贸易顺差904.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63%[2] 出口结构与拉动因素 - 机电产品是出口核心支撑,拉动出口增速7.68个百分点[2] - 集成电路、液晶平板显示模组、船舶、汽车和汽车底盘四类商品对出口增速拉动作用较大[2] - 肥料、集成电路、船舶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实现量价齐升,其中肥料出口数量同比增超68%,船舶出口均价同比增21.9%[3] 出口目的地分析 - 对非洲、东亚和欧盟的出口金额对总出口同比拉动力位列前三,分别为2.66%、2.39%和1.97%[3] - 对美国出口已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9月拖累总出口增速4.19个百分点[3] - 2025年前9个月,东盟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累计出口金额5366.07亿美元[3] 市场多元化成效与风险 - 非洲、东盟、欧盟等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非洲对前9个月总出口拉动力最高达0.68个百分点,而对美出口拖累最大为3.78个百分点[7] - 贸易多元化战略有效对冲单一市场风险,但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华加征100%额外关税,为11月1日后的贸易增添不确定性[9] - 中方已通过稀土管制、船舶收费等措施展开对等反制,但关税威胁可能削弱多元化战略效果并干扰企业预期[9]
9月进出口表现出十足韧性——中国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整体进出口行业及中美贸易关系 [1][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进出口展现强劲韧性**:2025年9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同比增长7.4%,均超市场预期(万得一致预期分别为5.9%和1.x%)[1][2] * **对美贸易显著下滑**:2025年9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7%,对美进口同比下降16.1% [1][2] * **贸易伙伴结构深度调整**:美国在中国总出口中的占比从贸易战前(2018年)的近20%降至2025年9月的约10% [1][2] 下降的份额主要被东盟、非洲、拉美、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地区填补,其中非洲份额增长超过两个百分点 [2] 东盟仍是最大进口来源地,占比15.3%,但增速回落 [6] *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6%,高科技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5% [1][2] 车辆、航空器及运输设备出口表现强劲,同比增长22.6%,占总出口比重接近10% [1][2][9] * **进口总额创阶段新高**:2025年9月进口总额达2,381亿美元,为2022年2月以来新高 [6] 进口来源地结构变化,相对于2017年,来自欧盟、美国、韩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份额下降,而来自拉丁美洲、俄罗斯、东盟、巴西和非洲的份额增加 [7] 其他重要内容 * **中国应对策略**:中国采取对等反制策略应对美国关税措施 [2][4] * **进口产品亮点**:贵金属及其制品(包括铜)进口同比增长57.4%,占比5.9% [10] 活动物动物产品进口在9月份增速达20.6% [10] * **未来展望**:基于进出口韧性和产品竞争力,中美经贸关系未来大概率将朝着缓和方向发展 [2][3][4]
宏观经济宏观周报:价格回暖的热预期与冷现实-20251018
国信证券· 2025-10-18 22:38
通胀预期与现实对比 - 9月核心CPI温和上行,PPI环比零增长,同比降幅收窄[1] - 市场有观点乐观预期PPI同比可能在明年中或更早转正,复刻2016-2017年强势回升[1] - 当前居民杠杆率已高位走平,加杠杆空间有限,与2016-2017年持续上升趋势不同[1] - 当前总需求缺口比2016-2017年更大,供需失衡范围更广、程度更深[1] - 产能过剩问题已从传统制造业扩散至光伏、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解决进程更漫长[2] 政策与复苏路径 - 政策重心从鼓励居民加杠杆转向收入分配改革和政府支出优化,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2] - 价格回升路径更可能是降幅收窄、逐步企稳的"L型"过程,而非快速的"V型"反转[2] 高频数据表现 -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0.5%,社零总额当月同比3.4%,出口当月同比8.3%,M2同比8.4%[4] - 机电产品生产景气继续上升,而纺织服装和包装领域生产景气有所回落[13] - 一线城市地铁周度日均流量约3673.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3847.9万人次回落4.5%[21]
中国机电产品高附加值领航 多元市场见效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20:56
行业整体表现 - 今年前8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达14758亿美元,同比增长8.1%,占同期货物出口总值的60.2%,同比增速连续14个月优于全商品 [1] - 高附加值机电产品成为增长主引擎,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端装备与绿色低碳产品表现突出 [3] - 2025年全年出口额增长并创年度历史新高几无悬念,产业链协同深化与海外服务体系完善将支撑稳健增长 [8] 产品创新与技术应用 - 家电企业通过AI产品与AI套系提供智慧生活体验,例如海尔智家三筒洗衣机上市后收到约100万台海外订单,AI智慧风超薄烟机可自动调节吸排高度 [3][7] - 四足机器人凭借越障高度突破45厘米、爬坡角度大于45度的全地形适应能力,成为石油管道巡检的理想解决方案,意向金额约130万美元 [3] - 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受国际采购商关注,公司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搭配智能APP实现光储充一体化管理 [3] -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助力企业克服语言障碍与信息不对称,赋能中小微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7] 区域市场动态 - 今年前8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对中东地区出口同比增长15.7%,对非洲地区出口同比增长32.2%,非洲前十大市场全部实现正增长,几内亚与安哥拉出口额翻倍 [4] - 浙江金澳兰机床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额达1.4亿元人民币,每季度增速保持在20%至30%,增长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市场 [7] - 海尔大家电今年前8个月出口增长10%,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市场贡献显著增量,公司在埃及与泰国布局新工厂与供应链 [7]
前三季度重庆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2.3%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6:52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8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 [1] 主要贸易伙伴 - 东盟为重庆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值为997.6亿元,同比增长24.2%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640.8亿元,同比增长11.8% [1] - 对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7.5%、38%、76% [1] 主要出口产品 - 机电产品出口3608.2亿元,同比增长9.8%,占重庆出口总值的90% [1] - 笔记本电脑出口1132.8亿元,出口值保持全国第一位 [1] - 汽车出口337.3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电动汽车出口97.9亿元,同比增长69.1% [1] - 手机出口437.3亿元,同比增长44.3% [1] - 摩托车出口198.6亿元,同比增长37.9% [1] 产业发展规划 - 《重庆市"渝车出海"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 [1] - 计划到2027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较强的国际辐射能力,年出口金额超过1200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