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3:55
业绩说明会基本情况 - 会议时间与方式:2025年5月9日10:00-11:00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现场会议召开 [1] - 参会机构:博时基金、和谐健康保险、中意资产等12家金融机构 [1] - 公司参会人员:董事长朱承军、总会计师杨庆华等高管团队 [1] 新能源发展规划 - 2024年新增资源储备4400万千瓦(含南疆沙漠基地1250万千瓦),核准备案1220万千瓦 [2] - "十五五"规划方向:坚持高质量发展,实施"抓大、促中、优小"策略,优化重点区域布局 [2] - 沙戈荒大基地推进:库布齐基地开展前期手续,南疆基地计划2025年配套煤电开工,与特高压通道同步建设 [3][5] - 海上风电规划:推进青洲五、七项目,扩大沿海资源储备,保持规模化引领优势 [3] 装机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4.81%:主因电价下降、新项目折旧增加、减值准备同比增8.92亿元至14.50亿元 [7] - 2025Q1扣非净利润降13.87%:试运行收入减少及折旧成本增加 [7] - 2024年新增并网光伏装机下降:因优先建设高投资价值项目及市场化交易影响 [4] - 在建项目规模1150万千瓦,海陆风电、太阳能、抽蓄比例为2:2:3:3,2025年预计新增超500万千瓦 [13] 财务与融资 - 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回收42亿元 [8] - 综合融资成本较LPR下浮10%以上,同比下降35BP,2025年将继续争取低成本资金 [9] - 分红政策:过去3年分红比例保持30%以上,2024年与资金需求匹配 [11] - 资产减值:2024年计提14.50亿元(含亿利洁能股权投资减值3.61亿元),后续将按会计准则测试 [12] 运营数据与市场交易 - 2024年利用小时数:风电2343h、太阳能1330h,均超全国均值 [13] - 电价下降主因:平价项目电量占比提升及市场化交易波动 [14] - 绿电交易:2024年20省参与交易,电量同比增48%,价格受市场下行影响回落 [15] - 2025年绿电趋势:需求释放加速,政策强制重点行业绿电消费比例,价格波动或加剧 [16] - 绿证销售:2024年23省销量创新高,但未披露具体数据 [18] 沙戈荒基地效益 - 规模优势:摊薄采购/运维成本,实现"风光火储"一体化开发与生态治理协同 [6] - 消纳方案:库布齐基地依托蒙西-京津冀特高压,南疆基地依托疆电送川渝特高压 [5] - 电价机制:通过送受端政府/电网长期协议约定,前期论证显示技术经济可行 [5]
深耕水电拓新域 华能水电加速成长正当时
证券日报· 2025-05-12 19:37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82亿元,同比增长6.05%,归母净利润82.97亿元,同比增长8.63%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3.85亿元,同比增长21.84%,归母净利润15.08亿元,同比增长41.56% [2] - 2024年度拟10派2元(含税),现金分红金额36亿元,增幅11.11%,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突破200亿元 [2] 水电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在运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730.58万千瓦,2024年水电发电量1079.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3% [3] - TB水电站提前15个月投产,硬梁包4号、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70.6万千瓦 [3] - 完成59台(套)水电核心控制系统改造,建成首个控制系统全国产化示范电站 [3] - 智能梯级调度系统累计增加发电量31.28亿千瓦时 [3] 新能源布局 - 2024年新能源核准(备案)容量达969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92.04%和127.04% [5][6] - 华能纳古光伏电站一期项目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位于海拔4800米至5300米,发电量提升约2.2%,预计年平均发电量1.58亿千瓦时 [6] 未来发展规划 - 澜沧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项目列入国家首批4个大型水风光示范基地,水电规划环评获生态环境部批复,规划调整进入审批阶段 [4]
电力行业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总结:火电、水电业绩增长,核电、绿电业绩承压
银河证券· 2025-05-12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公用事业行业“推荐”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来电力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火电、水电业绩增长,核电、绿电业绩承压 [11][12] - 火电受益煤价下降对冲量价下滑影响,业绩正增长且盈利能力有提升空间 [5][17] - 水电业绩高增、电价降幅有限,关注来水和新机组投产对业绩的催化 [5][32] - 核电短期业绩受所得税补缴拖累,长期成长性突出,新机组投产有望对冲电价不利影响 [5][85] - 新能源短期业绩承压,136号文助力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10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力行业 - 2024年SW电力行业营收22279亿元,同比降0.8%,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8.7%;2025年一季度营收5338亿元,同比降4.2%,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7.2% [11] - 分板块看,火电、水电业绩同比增长,核电、新能源业绩同比承压 [12] 火电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SW火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7.3%、9.0%,虽受电量、电价下滑影响,但煤价下降使业绩正增长 [5][17] - 2024年、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净利率提升,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 [21] - 2024年以来火电发电量增速放缓,2025年一季度由正转负,电力企业火电电量和电价下滑加剧 [23][26][29] - 2024年以来煤价下行,火电企业成本端改善,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30] 水电 - 2024年、25Q1,SW水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6%、28.1%,业绩增长得益于来水偏丰、财务费用压降等 [5][32][33] - 2024年主要水电企业发电量基本增长,25Q1小幅分化,2024年电价涨跌受电量结构影响,25Q1火电电价下行对水电影响有限 [40][45] - 截至2025年5月1日,多数大水库蓄水、出库优于去年同期,2025 - 2026年华能水电、国能大渡河、川投能源有新机组投产带来业绩增量 [48][80][84] 核电 剔除一次性因素和新能源影响后,核电业绩表现仍稳健 - 2024年SW核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8.2%,主要受所得税补缴拖累;25Q1同比减少7.5%,剔除影响后中国核电业绩增长,中国广核业绩下滑 [85][86] - 2024年两家企业发电量表现有差异,上网电价分化,25Q1中国核电电价下行压力小于中国广核 [93][94] 25年新机组投运贡献增量,项目储备充足,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 2025年已核准10台核电机组,连续四年维持≥10台核准规模,核准在建装机容量为在运装机的107% [97][98][99] - 2025年两家企业有新机组投运,2027年进入投产大年,有望对冲电价下行压力和迎来业绩收获期 [100] 新能源 电价、消纳、风光资源条件等拖累业绩表现 - 2024年、25Q1,新能源样本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均降7.8%,业绩下滑受风光资源、电价、减值计提等因素影响 [2][103][104] - 资源条件偏弱和部分地区限电使发电量增速低于装机增速,上网电价仍下行,风电下行压力小于光伏 [115][117][118] 136号文出台助力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136号文提前新能源入市时间,山东发布承接方案征求意见稿,存量项目收益预期更明朗,现行市场化程度低的省份机制电量比例设计或更具优势 [120][121] - 增量项目方面,绿电需求旺、本地新能源占比低的省份竞价激烈程度低,成本管控强的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大,长期看好风电装机增长空间 [6][121] 投资建议 - 火电关注市场煤敞口大、布局25年长协电价下调幅度小区域的企业,如华能国际、大唐发电等 [8][127] - 水核看好水电红利属性企业如长江电力、川投能源,核电关注中国核电 [8][127] - 新能源看好存量项目优质、风电为主、成本管控强的头部企业如龙源电力、三峡能源,以及福建相关企业如福能股份、中闽能源 [8][127]
公用事业行业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综述:经营利润及盈利能力均有所提升
东莞证券· 2025-05-12 17: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公用事业板块超配评级 [15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用事业经营利润及盈利能力提升,2025Q1营收5512.25亿元同比降4.04%,归母净利润545.93亿元同比增6.11%,毛利率21.70%同比升1.50个百分点,净利率13.04%同比升1.27个百分点 [2][21] - 各子板块情况分化,火电受益于动力煤价下行,水电得益于发电量增长,新能源受利用小时数减少影响,核电两公司营收增长利润分化,燃气盈利能力下降 [2][155] - 投资策略上,煤电板块关注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燃气板块关注新天然气、新奥股份、九丰能源 [15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用事业的经营利润及盈利能力均有所提升 - 申万公用事业板块含133家上市公司,分电力和燃气板块,电力板块有102家发电公司,燃气板块有31家燃气公司 [10] - 2024年营收23085.51亿元同比降1.24%,归母净利润1848.50亿元同比增5.38%,毛利率20.91%同比升1.51个百分点,净利率10.62%同比升0.84个百分点 [10]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9.4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4.6%,2025Q1为2.27万亿千瓦时同比降0.3%;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6.8%,2025Q1为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2.5% [15] - 2025Q1营收5512.25亿元同比降4.04%,归母净利润545.93亿元同比增6.11%,毛利率21.70%同比升1.50个百分点,净利率13.04%同比升1.27个百分点 [21] 子板块业绩情况 火电:盈利能力受益于动力煤价格下行等 - 2024年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均价730元/吨同比降4%,2025Q1为698元/吨同比降6% [28] - 2024年营收13060.52亿元同比降1.11%,归母净利润676.91亿元同比增24.06%,毛利率14.63%同比升1.69个百分点,净利率7.16%同比升1.58个百分点 [32] - 2024年47家公司中22家营收同比增长,25家下降;42家盈利,5家亏损 [39] - 2025Q1营收3079.16亿元同比降7.67%,归母净利润230.41亿元同比增8.58%,毛利率16.34%同比升1.83个百分点,净利率9.85%同比升1.47个百分点 [45] - 2025Q1有15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2家下降;42家盈利,5家亏损 [49] 水电:得益于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等 - 2024年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349小时同比增219小时,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2742.5亿千瓦时同比增10.7%;2025Q1发电量2233.3亿千瓦时同比增5.9% [56] - 2024年营收1947.67亿元同比增8.99%,归母净利润563.21亿元同比增17.55%,毛利率49.33%同比升1.70个百分点,净利率32.86%同比升1.99个百分点 [62] - 2024年9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家下降;10家盈利,1家亏损收窄 [63][68] - 2025Q1营收418.03亿元同比增8.66%,归母净利润113.38亿元同比增28.07%,毛利率48.13%同比升4.30个百分点,净利率33.12%同比升4.73个百分点 [70] - 2025Q18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家下降;10家盈利,1家亏损扩大 [77] 新能源: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 - 2024年太阳能发电量4190.8亿千瓦时同比增28.2%,风电发电量9360.5亿千瓦时同比增11.1%;2025Q1太阳能发电量1137.7亿千瓦时同比增19.5%,风电发电量2825.7亿千瓦时同比增9.3% [79] - 2024年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211小时同比减81小时,风电设备2127小时同比减107小时;2025Q1太阳能设备263小时同比减16小时,风电设备578小时同比减17小时 [81] - 2024年营收1569.86亿元同比降2.81%,归母净利润199.92亿元同比降23.80%,毛利率37.97%同比降0.31个百分点,净利率15.47%同比降2.93个百分点 [82] - 2024年14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2家下降;21家盈利,5家亏损 [92] - 2025Q1营收383.21亿元同比降9.92%,归母净利润77.38亿元同比降5.30%,毛利率39.59%同比降0.51个百分点,净利率22.99%同比升0.81个百分点 [97] - 2025Q110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家下降;20家盈利,6家亏损 [103] 核电:两公司均实现营收增长,利润表现有所分化 - 2024年底累计核电装机6083万千瓦同比增6.9%,2024年发电量4449.0亿千瓦时同比增2.7%,2025Q1发电量1173.8亿千瓦时同比增12.8% [105] - 2024年营收1640.76亿元同比增4.17%,归母净利润195.91亿元同比降8.23%,毛利率38.21%同比降1.88个百分点,净利率20.72%同比降2.43个百分点 [108] - 2024年两公司营收均同比增长,中国广核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中国核电同比下降 [116] - 2025Q1营收403.01亿元同比增8.42%,归母净利润61.63亿元同比降7.51%,毛利率42.26%同比降1.81个百分点,净利率27.07%同比降2.53个百分点 [117] - 2025Q1两公司营收均同比增长,中国核电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幅增长,中国广核同比下降 [125] 燃气: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 202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8%,LNG出厂均价4635元/吨同比降7% [126] - 2024年营收3253.95亿元同比降2.36%,归母净利润125.17亿元同比降20.53%,毛利率13.29%同比降0.12个百分点,净利率5.65%同比降1.02个百分点 [130][132] - 2024年16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家下降;25家盈利,6家亏损 [138] - 2025Q1营收868.79亿元同比增0.26%,归母净利润39.38亿元同比增1.11%,毛利率12.10%同比降0.25个百分点,净利率5.75%同比降0.15个百分点 [145] - 2025Q114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7家下降;28家盈利,3家亏损 [150] 投资策略 - 维持板块超配评级,煤电板块关注华电国际(600027)、国电电力(600795),燃气板块关注新天然气(603393)、新奥股份(600803)、九丰能源(605090) [155]
公用环保202505第2期:山东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24、2025Q1保板块财报综述
国信证券· 2025-05-12 16: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公用事业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碳中和背景下推荐新能源产业链与综合能源管理 公用事业方面煤价电价同步下行火电盈利有望合理推荐华电国际等;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新能源发电盈利将趋稳推荐龙源电力等;核电公司盈利预计稳定推荐中国核电等;全球降息水电股防御属性凸显推荐长江电力;燃气推荐华润燃气等 [41] - 环保方面水务和垃圾焚烧行业成熟自由现金流改善建议关注“类公用事业投资机会”推荐光大环境等;中国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空间大推荐聚光科技;欧盟政策使国内废弃油脂资源化行业受益推荐山高环能 [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专题研究与核心观点 异动点评 - 本周沪深300指数涨0.38%公用事业指数涨2.43%环保指数涨1.02%周相对收益率分别为2.05%和0.63%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板块中排第5和第16 [15] - 分板块看环保板块涨1.02%电力板块子板块中火电涨3.75%水电涨0.88%新能源发电涨2.47%水务板块涨0.04%燃气板块涨2.93%检测服务板块跌0.35% [15] 重要政策及事件 - 山东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目标是2025年底前风电、太阳能发电全电量入市交易电价市场形成生物质发电等适时跟进且不得将配置储能作新建项目前置条件 [16] - 存量项目(2025年5月31日前投产)执行过渡期机制电价0.3949元/千瓦时(含税)增量项目(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竞价确定电价2025年竞价申报充足率不低于125% [16] - 创新市场机制适时开展备用辅助服务交易并与爬坡辅助服务市场、现货电能量市场联合出清 [16] - 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机制电量无绿证收益剩余电量可参与绿电交易 [16] 专题研究2024&2025Q1环保板块财报综述 - 环保板块跑输沪深300估值处历史低位2024年受政策监管、量化资金、市场风格、业绩与估值等因素影响表现差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环保(申万)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率为 - 10.12% [17] - 2024年环保行业收入利润双降2025Q1有所修复选取132家上市公司(剔除飞马国际)为样本2024年营收3642.36亿元同比降0.6%归母净利润230.58亿元同比降14.7%;2025Q1营收812.43亿元同比增3.5%归母净利润82.32亿元同比增3.8% [21] - 分板块看2024年仅固废治理和水务及水治理板块业绩正增长环保装备板块同比下滑30% + 大气治理板块亏损扩大综合环境治理板块由盈转亏 [21] 核心观点 - 碳中和背景下推荐新能源产业链与综合能源管理公用事业推荐华电国际、龙源电力等环保推荐光大环境、聚光科技等 [41][42] 板块表现 板块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涨2.00%公用事业指数涨2.22%环保指数涨2.93%周相对收益率分别为0.22%和0.93%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板块中排第12和第10 [43] - 分板块看环保板块涨2.93%电力板块子板块中火电涨2.52%水电涨0.62%新能源发电涨1.03%水务板块涨1.73%燃气板块涨2.40%检测服务板块涨3.16% [45] 本周个股表现 - 环保行业A股65家环保公司54家上涨涨幅前三为侨银股份(23.63%)、通源环境(17.02%)、德林海(12.54%);港股6家环保公司4家上涨涨幅前三为东江环保(9.29%)、中国光大绿色环保(4.11%)、绿色动力环保(3.94%) [46][51] - 电力行业A股火电28家公司27家上涨涨幅前三为华电辽能(36.23%)、华银电力(22.17%)、晋控电力(16.98%);水电23家公司19家上涨涨幅前三为韶能股份(7.80%)、广西能源(4.23%)、甘肃能源(3.79%);新能源发电25家公司21家上涨涨幅前三为嘉泽新能(6.35%)、宝新能源(5.97%)、长青集团(4.94%);港股18家公司14家上涨涨幅前三为龙源电力(6.34%)、京能清洁能源(3.80%)、粤丰环保(2.33%) [52][55][57] - 水务行业A股23家公司21家上涨涨幅前三为深水海纳(10.17%)、中环环保(8.92%)、绿城水务(8.53%);港股4家公司2家上涨涨幅前三为天津创业环保股份(2.19%)、北控水务集团(0.84%)、粤海投资( - 0.65%) [61] - 燃气行业A股26家公司24家上涨涨幅前三为ST升达(19.69%)、洪通燃气(6.11%)、国新能源(5.53%);港股13家公司10家上涨涨幅前三为中国港能(27.66%)、北京控股(5.19%)、大众公用(4.76%) [63] - 电力服务A股7家电力工程公司全上涨涨幅前三为杭州柯林(7.56%)、智洋创新(5.62%)、苏文电能(4.10%) [65] 行业重点数据一览 电力行业 - 发电量3月规上工业发电量7780亿千瓦时同比增1.8%增速比1 - 2月加快3.1个百分点;1 - 3月发电量22699亿千瓦时同比降0.3%扣除天数日均发电量同比增0.8% 3月火电降幅收窄水电、核电增速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 [68] - 用电量3月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4.8% 1 - 3月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2.5% [76] - 电力交易2025年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市场交易电量5119.0亿千瓦时同比增5.6% 1 - 3月累计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2.3% [80][81] - 发电设备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3亿千瓦同比增14.6% 1 - 3月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76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81小时 [86] - 发电企业电源工程投资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322亿元同比降2.5%;电网工程完成投资956亿元同比增24.8% [97] 碳交易市场 - 国内碳市场行情本周全国碳市场最高价71.50元/吨最低价69.68元/吨收盘价较上周跌2.24%;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426,451吨成交额29,904,880.57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750,000吨成交额52,405,000.00元;总成交量1,176,451吨总成交额82,309,880.57元 [112][113] - 国际碳市场行情5月6 - 9日欧盟碳排放配额(EUA)期货成交12863.60万吨CO2e较前一周涨0.37%平均结算价格54.92欧元/CO2e较前一周跌16.20%;现货成交12.60万吨CO2e较前一周跌37.93%平均结算价格68.83欧元/CO2e较前一周涨31.68% [121] 煤炭价格 - 本周港口动力煤现货市场价下跌环渤海动力煤5月7日价格673.00元/吨较上周跌4元/吨;郑州商品交易所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价5月9日报价801.40元/吨与上周持平 [127] 天然气行业 - 本周国内LNG价格上涨5月9日价格4515元/吨较上周涨2元/吨 [130] 行业动态与公司公告 行业动态 - 电力国家能源局公布一季度能源发展情况全国能源供需宽松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和发电量增长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超火电;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装机超1.2亿千瓦;能源投资增长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 [133] - 环保2025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强调支撑“十四五”收官推进污染源监测改革等工作 [139] 公司公告 - 环保皖仪科技、旺能环境等公司有股份回购计划;洪城环境将回购注销股份;富春环保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绿天新能公布经营数据;力源科技有股份减持计划 [140][141][143][144] - 电力法尔胜股票增发;陕西能源股份增持;长源电力公布经营数据 [145][146] - 燃气蓝天燃气股份质押 [147] 板块上市公司定增进展 - 长源电力、清新环境等多家公司有定增相关进展包括实施、证监会通过、股东大会通过等不同阶段 [149] 本周大宗交易情况 - 龙净环保、ST浩源等公司有大宗交易 [151] 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华电国际、金开新能等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情况 [155]
未知机构:【东吴电新曾朵红团队】每日速递–20250512-20250512
未知机构· 2025-05-12 1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气设备、电动车、新能源 - **公司**:松下控股公司、宁德时代、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综指上涨1.92%,深证成指上涨2.29%,创业板指上涨2.00%,电气设备板块指数为2440.42,下跌0.5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14/28 [1] 电动车行业 - 松下控股公司预测电动汽车电池制造能源部门本财年利润将增长39%,截至2026年3月31日财年,为特斯拉生产电池业务营收预计达1670亿日元(11.5亿美元),但刚结束财年利润未达预期 [2] - 4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4万辆,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今年1 - 4月累计批发400万辆,同比增长42%;供需均小幅增长,中游材料厂未大幅增加排产,供过于求格局未变,显性库存端持续累库,压制期价,仓单库存快速增加,可交割品充足;现货端下游采买谨慎,多刚需补库,采购意愿未见显著提升;目前价格接近一体化锂云母提锂现金生产成本,预计或有支撑,但短期内碳酸锂期价或弱势震荡 [3] - 5月9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等多款电池获得新国标检测报告,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3] 新能源行业 - 云南省新能源装机近日达到6017.7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比例为38%;今年以来新能源并网投产持续加快,截至5月7日,新能源单日发电量峰值突破4亿千瓦时,刷新历史纪录;2021年以来,云南电网公司累计建成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78项、配套间隔工程108项,正式上线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公布平台 [5] - 国内首个城市“光伏 + 高架隔声屏”一体化示范工程,上海虹梅南路高架光伏项目正式竣工并全容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35兆瓦;定制了每平方荷载不到五公斤的轻质薄膜光伏组件,比常规组件减重近70%,实现“光伏 + 隔声屏”场景创新应用 [6] - 中国中车研制的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高原风电机组在中车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下线,标志中国西部地区“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该风电机组及配套储能系统针对极端环境研发设计,能在严苛条件下安全高效运行;德令哈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已建成储能系统与风电整机制造车间,后续将完善产业链布局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告纵览、交易异动、大宗交易均无相关信息 [2]
三峡能源(600905):电价及减值压力拖累整体业绩装机提升保障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5-12 08:2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97.17亿元同比增长12.13% 归母净利润61.11亿元同比下降14.81% 主要因光伏电价降幅超预期及资产信用减值增加 [1]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0.067元/股 股利支付率31.37% 对应股息率1.56%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6.28亿元同比下降3.47% 归母净利润24.47亿元同比增长1.16% [1] - 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0.97%至188.97亿元 主要因新能源平价项目电费回收增加 [4] 业务运营 - 2024年发电量719.52亿度同比增长30.40% 其中风电451.73亿度增长15.96% 光伏254.01亿度增长65.43% [2] - 2024年末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达2243.20万千瓦和2426.57万千瓦 同比新增301.55万千瓦和444.15万千瓦 [2] - 1Q25出售水电资产 投资收益7.36亿元同比提升5.72亿元 带动业绩提升 [2] - 1Q25发电量197.83亿度增长11.55% 风电133.68亿度增长11.21% 光伏62.34亿度增长12.93% [2] 业绩影响因素 - 2024年净利润下降主因:新项目折旧运营成本增加 风电光伏电价分别下降7.95%和25.61% 信用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4.5亿元同比增加8.91亿元 [3]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447.58亿元增长21.98% 1Q25增至476.91亿元 [4] 未来展望 - 新增装机稳中有升 电价等因素影响减弱后盈利增速有望回升 [3] - 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0.48亿元和76.88亿元 新增2027年预测83.05亿元 [5] - 当前PE分别为17倍/16倍/15倍 接近历史底部 合理股价应为5.25元/股 较当前有22%上涨空间 [5]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512
天风证券· 2025-05-12 07:46
核心观点 - 市场在磨底期筛选出的行业或可作为新一轮主线的前瞻信号,在特朗普 2.0 时期,政策、地缘博弈格局和产业驱动逻辑可构成长期逻辑,消费和自主可控领域有投资机会,同时关注科技 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低估红利崛起等方向,部分行业和公司有业绩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32][33][48] 宏观策略 如何看待 4 月出口超预期以及后续高频跟踪 - 4 月出口、进口增速超预期,中国出口有韧性,分国别美国贡献度大幅下行,东盟回升,欧盟、日本基本持平,出口商品表现分化,贸易跟踪可关注航运期货指数,国内生产相关指数下行,4 月韩国出口有抢出口效应 [28] - 4 月 CPI 维持负值,PPI 同比降幅走阔,剪刀差走阔,央行关注物价回升和银行净息差问题,交运和工业生产部分指标有变化,国内有多项政策发布,国际上 5 月 FOMC 会议维持利率不变 [29][30] - 行业配置建议重视恒生互联网,投资主线有 Deepseek 引领的科技 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复苏、低估红利崛起 [31] 策略专题:市场后续主线的进一步思考 - 市场磨底期筛选行业可作新一轮主线前瞻,特朗普 2.0 时期政策、地缘博弈格局和产业驱动逻辑构成长期逻辑,消费有政策加码重估预期且基本面拐点或现,自主可控有政策积累和国产替代逻辑 [32][33][34] - 内需消费配置思路为财报拐点+政策支持+纯内需板块,服务业有望成二季度主线;财报拐点+政策与产业逻辑通畅+排除基数效应&外需影响板块,必选和可选消费耐用消费品板块有望走出结构性行情 [33] - 自主可控配置关注国内供给能力提升领域,筛选对美进口依赖度高且国内有供给能力的板块;从产能周期视角看产能投放提速领域 [34] 周观 REITs - 中金唯品会奥特莱斯 REIT 已申报,原始权益人为杉杉商业集团 本周 REITs 市场上行,华安百联消费 REIT 领涨,流动性方面总体成交活跃度下降 [36][37] 投资策略专题:A股七大资金主体面面观 - 4 月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后市场反弹,不同资金主体表现不同,公募基金偏股新发份额上升,私募证券基金仓位由升转落,北向资金月度日均成交额下降,两融资金净流入转净流出,保险资金调降风险因子,银行理财发行 - 到期数量上涨,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收窄,三大主体资金流指标交易脉冲回落 [38][39][44] 多家发布新一代大模型,政策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产业赛道与主题投资风向标 - 政策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方案印发,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持续出台 产业上阿里腾讯等发布新模型,人形机器人赛事举行,新能源车、新消费有新动态 [46][47] - 投资建议关注 Deepseek 引领的科技 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复苏、低估红利崛起,重视恒生互联网 [48] 金融固收 金融工程:量化择时周报:重大事件落地前维持中性仓位 - 择时体系显示市场重回震荡格局,核心观测市场风险偏好变化,受中美关税谈判和技术指标压制,短期风险偏好难快速提升,建议维持中性仓位 [50][51][52] - 行业配置中期推荐困境反转型板块,如恒生医疗和消费出口链相关行业,TWOBETA 模型推荐科技板块,银行与黄金板块值得关注,绝对收益产品建议仓位至 60% [51][52] 金融工程:戴维斯双击本周超额基准 4.08% - 戴维斯双击策略今年以来累计绝对收益 12.54%,本周超额中证 500 指数 4.08% 净利润断层策略本年组合累计绝对收益 14.71%,本周超额收益 3.06% 沪深 300 增强组合本年相对沪深 300 指数超额收益 7.19%,本周超额收益 0.85% [54][55][56] 金融工程:因子跟踪周报:小市值、反转因子表现较好 - 20250510 - 不同时间维度下,小市值、反转等因子表现较好,一致预期 EPS 变动、高管平均薪酬等因子表现较差 [59][60] 行业公司 小米集团 - W(01810):手机中国出货量重回第一,汽车业务迎来关键节点 - 一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重返中国区第一,预计手机业务同比增长 8%至 504.2 亿元,毛利率提升至 12.5% 家电自研工厂提前落地,预计 25Q1AIoT 收入同比增长 52%至 309.25 亿元,毛利率上升至 24.1% [62][63] - 小米 YU7 预计 6 - 7 月上市,小米二期产能和扩产计划或推进,上调 2025 年小米汽车出货量为 40 万台 [63][64] - 看好小米未来发展,上调 2025 - 2026 年总收入和归母调后净利润预测,给予 2026 年估值 21X,对应目标市值 17955 亿元,目标价 71.53 元,维持“买入”评级 [65][66] 台华新材(603055):受益户外及锦纶需求景气 - 25 年一季报营收 15 亿,同比+0.4%,归母净利润 1.6 亿,同比+9%,主要产品锦纶长丝销售受原材料价格影响 受益户外及锦纶需求,江苏项目投产或推进,拟布局越南产能 [66][67]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上调,维持“买入”评级 [68] 三维化学(002469):高弹性建筑化工小巨人,业绩增长潜力可期 - 化工实业给业绩托底,公司是全国最大正丙醇生产企业,产线可灵活切换 化工工程有望进入收入确认高峰,承接业务量领先,多个项目有进展 [69][70] - 24 年高分红、高股息,财务安全边际高 高端新材料项目在建,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72][73] 康冠科技(001308):创新显示类延续高增 - 2025 年 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各类产品延续增长态势,创新类显示产品表现突出 产品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力,加快全球化布局推动自有品牌出海,积极应对关税挑战 [74][75][76]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上调,维持“增持”评级 [77] 三峡能源(600905):两个“风光三峡”如期建成,减值拖累年度业绩 - 2024 年和 2025Q1 营收和归母净利有不同表现 如期建成两个“风光三峡”,风光并网装机达 46.7GW,电量增长带动营收提高,但业绩受多重因素影响 [80][81]
卧龙地产押注地产+新能源
北京商报· 2025-05-11 23:10
卧龙地产业务转型 - 公司拟出售上海矿业90%股权给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 彻底剥离矿产贸易业务 交易采用现金支付 不影响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人 [1][3] - 2024年公司总营收36.11亿元 其中矿产贸易业务24.77亿元占比68.6% 房产销售业务10.64亿元 2022年矿产贸易业务营收曾达35.99亿元 同比提升304.46% [1][3][4] - 矿产贸易业务主要为铜精矿贸易 受铜价和宏观经济周期影响显著 2024年该业务营收较2022年52.38亿元下滑至24.77亿元 [4][5] 新能源业务布局 - 2025年3月公司完成收购4家新能源企业 包括龙能电力44.9%股权 卧龙储能80%股权 卧龙氢能51%股权 舜丰电力70%股权 并纳入合并报表 [6] - 2024年1-11月龙能电力营收3.34亿元 净利润1.05亿元 其他三家企业均亏损 卧龙储能 卧龙氢能 舜丰电力分别亏损336.89万元 580.71万元和66.03万元 [6] - 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25年5月15日由"卧龙地产"变更为"卧龙新能" 体现战略转型方向 [6] 行业专家观点 - 转型是应对房地产行业周期的主动选择 新能源赛道具备长期成长性 但需关注资源整合与亏损业务扭亏的管理挑战 [7] - 新能源作为核心赛道具备战略价值 未来可通过分拆上市等资本运作实现扩张 多元化业务架构有助于企业发展 [7]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超30% 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达25% 行业分化加剧 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507亿元(增15%) 比亚迪402.54亿元(增34%) [7][8] 房企跨界转型背景 - 公司2017年曾收购君海网络51%股权进入游戏行业 2020年因净亏损1.73亿元退出 2022年又通过收购上海矿业进入矿业 [9] - 行业案例显示格力地产转型免税业务 华远地产等转向城市运营服务 供热 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 [10] -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1-4月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比达69% 较2024年末增加7个百分点 中小房企面临多重压力 [10] - 专家认为单一房地产开发已非中小房企主航道 需探寻与自身优势契合的新领域拓展 [11]
舍弃旧能源、拥抱新能源,“地产+新能源”能否拯救卧龙地产?
北京商报· 2025-05-11 14:46
卧龙地产业务转型 - 公司拟出售上海矿业90%股权给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 彻底剥离矿产贸易业务 交易采用现金支付 不影响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人 [1][3] - 2024年公司总营收36.11亿元 其中矿产贸易业务营收24.77亿元 占比68.6% 房产销售业务营收10.64亿元 [1][3] - 2022年矿产贸易业务营收35.99亿元 同比提升304.46% 2024年下滑至24.77亿元 主要因铜精矿贸易受宏观经济及铜价波动影响 [4][6] 新能源业务布局 - 2025年3月完成收购4家新能源企业 包括龙能电力44.9%股权 卧龙储能80%股权 卧龙氢能51%股权 舜丰电力70%股权 并纳入合并报表 [10] - 2024年1-11月龙能电力营收3.34亿元 净利润1.05亿元 其他三家企业均亏损 卧龙储能亏336.89万元 卧龙氢能亏580.71万元 舜丰电力亏66.03万元 [12] - 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25年5月15日由"卧龙地产"变更为"卧龙新能" 体现战略重心转向新能源 [10] 行业背景与战略动因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2024年同比增长超30% 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达25% 行业高景气度下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507亿元 同比增长15% [13] -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25年1-4月销售TOP10房企新增货值占百强69% 中小房企面临拿地资金压力与开发压力 [16] - 公司曾于2017年跨界游戏业务 2020年因亏损1.73亿元退出 2022年转向矿业 此次转型新能源是应对行业周期的主动选择 [12][14] 房企跨界转型趋势 - 格力地产2024年置出房地产业务 置入珠海免税集团51%股权 转向免税业务 [14] - 华远地产 津投城开 美的置业等房企转向城市运营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及新能源发电等轻资产领域 [15] - 行业专家认为房企需拓展与自身优势资源契合的新领域 单一房地产开发已非中小房企主航道选择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