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设备

搜索文档
策略观点:市场韧性-20250606
招银国际· 2025-06-06 17:16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经济受关税冲击但影响有别,中国政策短期平稳中期或调整,股汇有望展现韧性;美国经济短期滞涨,政策环境四季度或改善;各行业表现分化,科技、半导体、互联网等行业有投资机会,部分行业如出口制造、家电看法保守,建议关注各行业优质标的 [1][9][12]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 - 关税冲击使经济放缓,预计GDP增速二季度降至4.9%,下半年降至4.7%,但影响小于预期,抢出口等支撑4月出口和零售额增长 [9] - 6 - 7月政策平稳,完成经贸谈判达成初步协定后,可能扩大财政扩张、放松流动性、推动部分制造业去产能 [10] - 中美谈判窗口期内,人民币汇率和股市或展现韧性,完成谈判后可能上涨,今年港股可能跑赢A股 [11] 美国经济 - 经济短期小幅滞涨,预计GDP增速降至1.5%,通胀先升后降,四季度政策环境或改善,明年一季度增速企稳回升 [12] - 6 - 8月通胀反弹,美联储利率不变,8月后或降息;白宫加快谈判和推进减税议程,贸易协定和减税法案通过后市场和经济将提振 [13] - 美元短期有下跌空间,第三季度或降至95左右,年末或升至97左右;美债收益率先高后低;美股盈利下调风险释放但估值仍贵,建议短期控制仓位 [14] 科技 未来3个月看法 - 谨慎乐观,1Q业绩好于预期,下半年估值修复有望延续,关注AI终端新品和GB300放量 [15] 细分领域 - 智能手机/PC:美国关税政策对下游品牌影响不同,预计2025年AI应用驱动换机周期,出货量增长3%,看好国产安卓品牌份额提升和苹果折叠产品;PC商用出货量或增长,消费PC有压力 [16][17][18] - 服务器:GB200出货加速,下半年GB300放量,预计2025/26年AI训练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109%/19%,相关产业链受益 [20] - MR产业链:2025年AI眼镜出货量达550万台,下半年多款新品上市,看好AR智能眼镜成为主流终端,相关公司受益 [21] - 汽车电子:AI大模型和硬件降本推动高端智驾普及,车载电子零部件需求有望爆发,看好相关产业链标的 [22] 推荐标的 - 小米集团:业务重点明确,有望打造“人车家全生态”体验 [23] - 瑞声科技:受益于AI手机与眼镜规格升级,各业务板块营收和毛利率有望增长 [25] - 比亚迪电子:在苹果/安卓、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业务有增长机会 [26] 半导体 未来3个月看法 - 国产替代趋势加速,看好人工智能和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主线,AI应用后续发展良好,高股息防御策略受青睐 [28] 行业动态 - 全球AI基建加速,中资云厂商追赶,AI云服务端有回报;英伟达数据中心领跑,带动中游补库,国内算力国产化趋势明显 [28][29] - EDA出口禁令推动国产化提速,贝克微具备竞争优势 [31] 推荐标的 - 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北方华创、韦尔股份、中际旭创、贝克微等公司具备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30][31][34] 互联网 未来3个月看法 - 中性乐观,1Q25多数公司利润符合或好于预期,交易型平台竞争影响盈利能见度,推荐游戏、音乐、在线旅游板块及AI需求推动的龙头公司 [32] 细分领域 - 在线游戏:头部公司基本面改善,预计腾讯/网易FY25游戏收入同比增长12%/10% [43] - 在线广告:建议首选通过AI提高广告ROI的平台,预计腾讯、哔哩哔哩、快手FY25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7%、28%、14% [44] - 电商:网上零售额4月环比降速但仍具韧性,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因季节性降速,国补重点类目表现亮眼 [45][46] - OTA:旅游需求有韧性,预计携程2Q25营收146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环比保持韧性 [48] 汽车 - 五月车企发布一季度业绩,吉利净利润接近上限,极氪扭亏为盈,小鹏减亏,理想符合预期,零跑毛利率提升;5月行业销量超预期,“零公里二手车”受关注,比亚迪“价格战”对车企盈利影响可控;推荐吉利和小鹏汽车 [3][5] 房地产和物管 - 重点开发商5月合同销售额同比-11%,月环比+15%,网签数据新房30城、二手房16城5月同比降3%、持平;对二季度地产板块乐观,因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和负面因素钝化;推荐关注商业运营、存量市场、优质可售资源标的及信用修复房企 [5] 保险 寿险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有望增长,预定利率下调或于三季度落地;OCI权益配置增配高息股,长期股权投资加码;预计区域型险企全年新业务价值中双位数增速 [5][6] 财险 - 1 - 4月保费增速放缓,预计全年车险保费增速4% - 5%,非车保费释放,上半年承保综合成本率改善;推荐配置中国财险 [6] 行业评级 - 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关注财险龙头、区域险企、成长性标的 [7] 资本品 - 看好挖掘机上升周期,重卡销售回升;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潍柴动力 [7] 食品饮料、美妆护肤 - 居民消费谨慎理性,必需消费品板块有边际改善机会,关注消费心理宽松和国产替代投资主线,建议关注农夫山泉、巨子生物等 [4] 可选消费 - 5月消费数据强劲,各子行业反弹,茶饮咖啡、旅游 - 酒店和服装行业好于预期,体育用品、餐饮和家电行业符合预期;推荐瑞幸咖啡、达势股份等 [3][4] 软件及IT服务 - 行业基本面展望不乐观,AI产品变现和营收利润率支撑股价;推荐Salesforce、金蝶 [4] 医药 - 医药行业有望上涨,创新药个股表现将分化,推荐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 [4]
欧企迎来转机,将获得稀土特赦?美警告中国,威胁对C919做文章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53
稀土出口管制影响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导致欧洲高端制造业面临数日内停产危机[1] - 欧洲制造商短期内将耗尽生产材料库存[1] - 中国商务部释放对欧出口松动信号 强调中欧半导体供应链合作重要性[3] - 中国积压数千份稀土出口许可证申请 实施"一批一证"审批制度[5] 行业应用依赖 - 欧洲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机依赖中国稀土永磁体供应[5] - 欧洲军事工业(如"台风"战机)核心部件消耗大量稀土材料[5] - ASML光刻机等半导体设备制造需要中国稀土永磁体[5] 地缘经济博弈 - 美国暂停向中国商飞出售产品技术 意图削弱C919客机开发能力[6] - 美国制裁针对C919客机发动机供应 回应中国关键矿产出口管制[7] - 中国已对7类中重稀土及镓/锗/锑等关键金属实施出口管制[7] 供应链替代方案 - C919客机发动机存在非美国供应商替代方案[10] - 2025年中欧建交50周年 双方计划6月WTO会议及7月峰会加强经贸互动[3]
越疆机器人与药师帮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6-06 09:44
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4日沪深300上涨0.43%,机械板块上涨0.61%,在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 [1][2] - 细分行业中锂电设备涨幅最大(+3.10%),工程机械跌幅最大(-0.61%) [1][2] - 个股涨幅前三:大宏立(+19.98%)、新劲刚(+13.39%)、沪宁股份(+12.41%) [1][2] - 个股跌幅前三:申科股份(-10.01%)、合锻智能(-6.04%)、弘讯科技(-5.37%) [1][2] 公司公告 - 埃夫特股东安徽信惟基石计划减持1.50%股份,减持前持股9.9591% [3] - 联测科技股东郁旋旋拟减持0.84%股份,减持前持股6.16% [3] - 山东威达首次回购0.03%股份 [3] - 物产金轮累计回购0.35%股份 [3] - 博杰股份累计回购0.15%股份 [3] - 伟创电气累计回购0.4018%股份 [3] - 华兴源创累计回购0.2279%股份 [3] - 亿利达累计回购0.1347%股份 [4] - 巨星科技董事徐筝辞职,保留其他职务 [4] - 山东墨龙董事张志永、马清文因个人原因辞职 [4] - 优利德独立董事杨月彬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4] 行业新闻 - 越疆机器人与药师帮达成战略合作,聚焦医药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研发、仓储、配送等全链场景应用 [5] - 合作第一阶段将落地药店、药仓机器人项目,已完成技术方案交换和测试平台搭建 [5] - 博通量产全球首款102.4Tbps交换机芯片Tomahawk6,支持100G/200G SerDes和共封装光学模块 [6][7] - Tomahawk6单芯片支持1,024个100G SerDes,已部署超10万张GPU案例 [6][7] - 分析师指出该芯片突破100Tbps瓶颈,助力构建大规模AI集群网络架构 [7]
北方华创(002371):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 内生外延加速推进平台化建设
新浪财经· 2025-06-05 10:33
半导体装备业务表现 - 2024年半导体装备业务收入265 78亿元 净利润52 18亿元 [1] - 2025Q1半导体装备业务收入78 59亿元 占比95 77% 净利润15 79亿元 [5] 刻蚀设备 - 2024年刻蚀设备收入超80亿元 形成ICP CCP Bevel刻蚀设备等全系列产品布局 [1] - ICP设备主要用于12英寸逻辑 存储等领域浅沟槽隔离 栅极等刻蚀工艺 [1] - CCP设备覆盖AIO Contact等逻辑领域多个技术节点 适用于Low-K介质及常规介质材料 [1] - 高深宽比刻蚀设备满足3D NAND堆叠层刻蚀需求 96层3D NAND刻蚀深宽比达40以上 [1] 薄膜沉积设备 - 2024年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100亿元 其中ALD设备收入近20亿元 [2] - PVD设备覆盖逻辑和存储芯片 Metal Gate PVD实现28nm金属栅核心工艺量产突破 [2] - ALD设备用于12英寸存储芯片金属氧化物薄膜沉积 成为国内HiK量产生产线主力机台 [2] - EPI设备实现减压选择性外延等全面覆盖 是国内扩产首选机台 [3] 其他设备领域 - 2024年热处理设备收入超20亿元 形成立式炉和RTP全系列布局 [3] - 2024年湿法设备收入超10亿元 形成单片设备和槽式设备全面布局 [3] - 2025年3月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 将撬动国内160亿元市场空间 [3] 芯源微收购 - 收购芯源微9 48%股份 成为控股股东 进军前道涂胶显影机 临时键合及解键合机市场 [3][4] - 芯源微是国内唯一可提供量产型前道涂胶显影机的厂商 覆盖offline I-line KrF及ArF浸没式产品 [4] - 前道化学清洗机KS-CM300/200工艺覆盖率达80%以上 已获多家大客户订单 [4] - 全自动临时键合及解键合机适配InFO CoWoS HBM等技术路线 在手订单近20台 [4] 财务表现 - 2025Q1收入82 06亿元 同比增长37 90% 归母净利润15 81亿元 同比增长38 80% [5] - 毛利率43 02% 净利率19 10% 同比基本持平 [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87 77 480 36 595 86亿元 归母净利润75 11 94 72 121 77亿元 [5]
至纯科技营收新高背后:净利润暴跌超九成,现金流持续告负,高负债担保埋雷
证券之星· 2025-06-05 10:2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创历史新高36.05亿元,但归母净利润骤降93.75%至2359.75万元 [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7.28亿元同比下滑10.32%,归母净利润1901.61万元同比下滑70.09% [1] - 2016-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累计流出超28亿元 [1]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2024年应收账款原值32.84亿元,应收账款/营收比值0.91,远高于同行盛美上海(0.4)、正帆科技(0.36)、北方华创(0.22) [4]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准备1.96亿元(应收账款1.09亿元+其他应收款8680.82万元) [4]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95.87天/258.81天/262.31天,为行业均值2倍以上(盛美119.27天/正帆106.96天/北方华创59.19天) [5][6] 负债与融资 - 2024年末有息负债57亿元,有息负债率42.5%(2023年35.26%),2025Q1进一步攀升至43.43%(盛美11.05%/正帆23.08%/北方华创10.57%) [11][12] - 2025Q1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负债43.79亿元,货币资金仅8.74亿元(含受限资金2.15亿元) [3][11] - 上市后实施5次直接融资(IPO/定增/可转债),2021年定增募资13.75亿元,2022年拟募资18亿元定增未果 [9] 担保风险 - 2024年担保总额31.1亿元占净资产64.39%,其中97.97%担保对象负债率超70% [12] - 被担保公司中7家负债率超90%,最高达397.61%(上海至纯电子材料) [14] - 子公司合肥至汇半导体负债率101.16%,上海至纯半导体设备负债率113.46% [14] 行业与经营 - 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公司、长江存储等半导体巨头 [8] - 2023年半导体行业进入下滑周期,2024年处于复苏阶段 [8] - 2025年重点任务为高阶清洗设备放量及现金流管理 [14]
【私募调研记录】石锋资产调研中旗新材
证券之星· 2025-06-05 08:13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石锋资产近期调研了中旗新材 通过线上路演活动参与 [1] - 中旗新材与星空科技合作 旨在从传统建材向半导体材料转型 [1] - 星空科技提供高端装备技术支持 产品涵盖光刻机 芯片键合机等 主要用于先进封装和人工智能芯片制造 [1] - 星空科技产品已初步形成多个系列 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 未来将继续开发高性能设备 [1] - 星空科技团队以研发为主 未来将保持一半以上员工专注研发 [1] - 公司在供应链方面保持较高国产化率 但仍保留部分国际供应商 [1] - 证券化将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坚持自主研发和持续发展 [1] 机构背景 - 上海石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 实缴资本1000万元 [2] - 公司为协会观察会员 具备"3+3"投顾资格 [2] - 已获四大报股票策略全满贯 包括2座中国证券报金牛奖 2座上海证券报金阳光奖 2座证券时报金长江奖 2座中国基金报英华奖 [2] - 还获得金樟奖 金鼎奖 东方财富 好买基金 金斧子 Wind等多项大奖 [2] - 公司多位合伙人在大型保险 券商资管 公募基金从事投研工作十年以上 [2] - 专注二级市场股票投资 与国内知名银行 券商 第三方均有合作 旨在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复利 [2]
Bruker (BRKR)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5 06:3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Bruker(BRKR) - 行业:质谱仪、多组学、半导体、国防与国土安全检测、细胞分析、空间生物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产品创新 - **TIMS Ultra and AIP**:用于传统自下而上蛋白质组学,提升MSMS灵敏度和带宽,与Evocep Ino配合实现每天500个样本的高通量,在单细胞蛋白质组学、亚细胞蛋白质组学和免疫肽组学等领域表现出色,该业务规模约2亿美元,与Team Red竞争[5][6][10] - **TIMS Metabo**:针对小分子高分辨率精确质量市场,包括PFAS研究、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等应用,灵敏度是现有产品的10倍,能解决注释置信度这一关键痛点,有望在几年内使市场机会翻倍[11][13][15] - **TIMS Omni**:开创了蛋白质组学2.0时代,可进行自上而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适用于生物制药决策,目前市场竞争小,预计初期约三分之一的系统将用于生物制药[17][18][25] 市场策略与资源分配 - 因学术市场受政府预算影响,公司将资源重新分配至受政府预算影响较小的市场,如代谢组学、脂质组学、生物制药和应用市场等[22][24] - 为应对不确定性,公司准备在2026年实现适度增长,目标是有机增长6% - 8%,并通过削减成本实现显著的利润率扩张和每股收益增长[32][33] 市场优势与增长机会 - **国防与国土安全检测业务**:规模为3000 - 4000万美元,增长显著,预计明年增长2000万美元,主要得益于欧洲国防投资增加和机场安检需求增长,可带来约50个基点的增长[38][39][42] - **半导体计量业务**:占公司收入的8%,有望增长至10% - 12%,受益于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和芯片制造的发展,公司在该领域技术领先,客户包括台积电和三星等[42][43][45] - **中国市场**:有望从刺激政策中受益,公司的高端研究工具如质谱仪、核磁共振仪和显微镜等需求大,但预算释放时间不确定,若在今年下半年释放,将为2026年带来显著顺风[47][49][51]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Beacon Discovery**:下一代台式细胞分析产品,价格降至50万美元,可拓宽市场,用于抗体发现和细胞系选择等[54][55] - **空间生物学产品**:通过NanoString交易进入该领域,对产品进行创新和改进,解决了IP诉讼问题,提升了性能和通量,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优势,还推出了Painscapes仪器,用于研究细胞核内的位置、相互作用和结构[60][61][6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学术市场的售后耗材和服务合同比例低于平均水平,且受政府预算影响较大,公司预计2026年学术市场收入下降20% - 25%[22][24] - 公司成功完成了ERP向S4HANA的过渡,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34] - 公司在空间生物学领域的产品通过NanoString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与Akoya和Lunafore等竞争[64]
中旗新材迎来半导体资产,易主后能否实现主业升级转型?
第一财经· 2025-06-04 22:4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星空科技以8.03亿元收购中旗新材24.97%股份,其一致行动人陈耀民收购5.01%股份,合计持有29.98%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1] - 原实控人周军及控股股东海南羽明华出具《不谋求公司控制权承诺函》,公司实控人变更为贺荣明 [1][2] - 贺荣明控制星空科技74.43%股份,曾为上海微电子装备创始人并担任董事 [2] 战略转型方向 - 中旗新材将从传统人造石英石业务向"石英材料+半导体高端设备"双主业转型 [1][4] - 星空科技计划借壳上市后加速推动公司成为以高端半导体设备为主、新材料为辅的科技企业 [2] - 公司现有高纯石英砂业务与星空科技的半导体设备需求存在协同效应,可应用于光伏和半导体芯片制程 [4][5] 星空科技业务与技术 - 星空科技主营半导体高端装备,产品包括光刻机、纳米压印设备、芯片键合设备等五大系列,光刻机主要面向AI芯片制造市场 [2] - 其大面积曝光机采用掩膜光刻技术,适用于Micro-LED高端显示和先进封装领域,目前该技术由日美企业主导 [5] - 公司成立4年完成多轮融资,2023年B轮融资由浦东科创集团领投,注册资本从1.97亿元增至2.94亿元(增幅49%)创国内半导体装备领域单笔融资纪录 [3] 行业背景与机遇 - 高纯石英砂需求受光伏和半导体行业扩张驱动,在半导体中主要用于石英玻璃材料(蚀刻/扩散/氧化工序耗材) [4][5] - 中美贸易摩擦加速国产替代需求,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要求提升,星空科技技术有望填补核心设备空白 [5] - 半导体设备行业遵循"一代技术一代设备"规律,AI时代对芯片制造设备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5]
58同城创始人收购药企控制权,年内多家上市公司面临易主
第一财经· 2025-06-04 21:53
姚劲波收购易明医药控制权 - 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通过北京福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6.62亿元收购易明医药23%股权 收购价格为15.10元/股 较停牌前收盘价溢价24% [1][3] - 交易完成后易明医药实际控制人由高帆变更为姚劲波 高帆剩余持股比例降至2.59% [3] - 收购方北京福好及北京福雅均为2025年3月新设主体 专门用于此次交易 暂无调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计划 [4] 易明医药经营状况 - 公司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22.14%和65.14% 2024年营收6.52亿元(同比降2.27%) 净利润4592.88万元(同比增198.5%) 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下滑7.41%和32.64% [5] - 产品结构严重依赖单一品种 糖尿病类药品米格列醇片2024年营收占比达72.72% 公司承认存在依赖单一产品的经营风险 [5] - 交易包含业绩对赌条款 转让方承诺2025-2027年现有业务板块年营收不低于6亿元 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 [4] 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趋势 - 菲林格尔控制权拟变更 原实控人丁福如及一致行动人合计转让52.22%股权 受让方包括产业资本安吉以清 国有信托陕国投及私募基金渤源达朗等 [7][8] - 北方华创计划分两步收购芯源微控制权 首笔交易以16.87亿元收购9.49%股份已完成 第二步拟竞买8.41%股份 [8] - 其他案例包括哈啰集团收购永安行13.67%股份 海尔卡奥斯控制新时达29.24%股权 苏豪控股收购通用股份24.5%股权等 [9] 收购方类型分析 - 产业方成为主要买家 如姚劲波旗下企业 哈啰集团 海尔卡奥斯等 [1][9] - 国资背景买家活跃 如江苏省苏豪控股 南宁化工集团等 [9] - 出现组合架构买家 包括国资+产业方 国资+GP等模式 [10]
58同城创始人收购药企控制权,年内多家上市公司面临易主
第一财经· 2025-06-04 18:54
易明医药控制权变更 - 姚劲波通过北京福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以6.62亿元收购易明医药23%股权,每股15.10元,较停牌前溢价24% [1][2] - 交易完成后实际控制人由高帆变更为姚劲波,高帆剩余持股2.59% [1][2] - 收购方北京福好及北京福雅为专门设立,尚未开展实际经营,暂无改变主营业务计划 [2] - 董事会改组方案:北京福好推荐3名非独董+3名独董,高帆推荐1名非独董 [3] - 业绩对赌条款:2025-2027年现有业务营收不低于6亿元/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年 [3] 易明医药经营状况 - 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22.14%,归母净利润下滑65.14% [4] - 2024年营收6.52亿元(-2.27%),净利润4592.88万元(+198.5%) [4] - 2025Q1营收同比下滑7.41%,净利润下滑32.64% [4] - 米格列醇片占营收72.72%,存在严重单一产品依赖风险 [5] 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趋势 - 菲林格尔控制权变更:25%股权以7.88元/股转让给安吉以清,27.22%股权以6.73元/股转让给信托及基金 [6] - 北方华创拟分两步收购芯源微控制权,首笔9.49%股权交易价16.87亿元 [7] - 哈啰集团收购永安行13.67%股份,海尔卡奥斯控制新时达29.24%表决权 [7] - 通用股份24.5%股权转让给苏豪控股,实控人变更为江苏省国资委 [8] - 博世科22.95%表决权委托给南宁化工集团,实控人变更为广西国资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