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

搜索文档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涨2.14% 元器件股表现强势
新华财经· 2025-08-18 15:45
个股表现方面,南新制药、申联生物等涨停,涨幅靠前;康众医疗跌7.03%,跌幅居首。 成交额方面,寒武纪成交额110.9亿元,位居首位;*ST观典成交额1450万元,位居末位。 新华财经北京8月18日电 科创50指数8月18日早间高开,随后震荡上行,午后指数一度涨超3%,随后窄 幅调整,最终显著收涨。至收盘时,科创50指数报1124.82点,涨幅2.14%,指数振幅为2.98%,总成交 额约685.2亿元。 8月18日,科创综指高开高走,收涨2.41%,收于1457.41点,总成交额2569亿元。 从盘面来看,剔除停牌的华虹公司、开普云,科创板其余587只个股涨多跌少,高价股、低价股均多数 上涨。细分领域来看,除少数半导体股、医疗保健股、环境保护股及个别电气设备股有所下跌,其余细 分领域个股均呈普涨态势,其中元器件股、专用机械股表现强势。 经新华财经统计,8月18日,剔除停牌的华虹公司、开普云,科创板其余587只个股平均涨幅2.65%,平 均换手率4.92%,合计成交额2569亿元,平均振幅为5.29%。 换手率方面,屹唐股份换手率为39.46%,位居首位;龙腾光电换手率为4.92%,位居末位。 (文章来源:新 ...
巴菲特Q2持仓大换血:神秘仓位揭晓,地产、医疗入局,减持苹果、银行股释放何种信号?
金融界· 2025-08-18 15:33
在刚刚披露的2025年二季度13F持仓报告中,"股神"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再次展示了耐人寻味 的投资布局。相较于一季度,巴菲特不仅重磅新建仓多只个股,还在核心持仓上做出明显调整,背后逻 辑既体现了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判断,也暗含了对未来市场风险的防范。 而悬念已久、备受市场关注的那笔"神秘仓位",似乎也终于现出了真身。 一、神秘仓位或揭晓:Nucor(NUE)成最大黑马 连续两个季度申请保密、总额接近50亿美元的神秘持仓之一,最终指向了美国钢铁巨头——Nucor纽柯 钢铁(NUE)。 Q2新建仓:661万股,市值约8.57亿美元。 投资逻辑:钢铁属于工业板块核心,受益于美国基建投资、制造业回流与房地产链需求回暖,同时估值 低、现金流稳,是巴菲特偏好的"护城河型"重资产行业。 市场反应:消息公布后,纽柯股价盘后大涨逾6%。 二、新建仓:地产与医疗成最大亮点 除NUE外,本季度伯克希尔还新建仓了多只股票: UnitedHealth (UNH):市值约15.7亿美元,是唯一一只规模足够大、可能由巴菲特本人操刀的新建仓。 盘后股价大涨近8%。 Lennar(LEN):新买入705万股,市值约8亿美元,全美领先的 ...
沪指向上突破,“慢牛”行情进行中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46
来源:平安证券 1、市场点评 沪指向上突破,"慢牛"行情进行中(风险偏好抬升) 上周全球股市普涨,A港股延续相对强势,沪指一度突破3700点。8月以来,市场在外围环境改善、国内政策与流动性共振下逐渐走出"慢牛"趋 势,随着市场风险偏好走强带动赚钱效应扩散,资金流入成为行情向上的重要推动力量。往后看,短期市场在量能带动下不断强化,9月3日阅 兵、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等有望提振市场预期;中期"政策-经济-市场"的良性循环未变,A港股估值中枢或逐步抬升,结构性机会凸显,"中国 资产重估"的"慢牛"行情进行中,建议积极布局。 1)流动性充裕,增量资金加速入市:A股7月新开户数196万,同比增71%,环比增20%,成交量持续在2万亿,两融余额创十年新高,居民财富向 金融资产加速再配置的趋势明确,机构等中长线资金入市趋势延续。 2)美联储降息临近:近期美国就业与通胀数据走弱,9月降息预期接近100%,市场加速降息交易,市场对于关税影响持续钝化; 3)国内政策稳步发力: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半年多项结构性政策(金融支持工业化、免费学前教育、新藏铁路立项等)有望逐 步落实,市场对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向好预期强化。 ...
全线爆发!中兴通讯、蔚来-SW领衔上涨,机构:AI周期中,科技股仍是主线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11
海通国际最新策略指出,展望下半年,港股牛途继续向上。尽管6月末以来港股表现偏弱,但美联储降息或临近,港币汇率持续承压现状或有望扭转,汇率 对港股的压制作用也将弱化。借鉴历史上港股占优行情,本轮港股强劲源于港股资产更具稀缺性,吸引增量资金不断流入。港股科技、消费类资产与当前 AI应用、新消费等产业趋势相关度更高,且基本面更优,相较A股而言仍具有稀缺性,有望吸引南向资金继续流入。AI应用加速落地中,充分受益AI周期的 港股科技是主线。 8月18日早盘,港股直线拉升,截至发稿,恒生指数涨超0.4%,恒生科技指数涨1.35%,科技股全线上涨,中兴通讯、蔚来-SW、长城汽车涨超7%,京东集 团-SW、网易-S、再鼎医药、信达生物等跟涨。 港股科技50ETF(159750)涨1.39%,行情数据显示,早盘资金申购踊跃。近10个交易日,港股科技50ETF(159750)获资金连续净流入1.2亿元,最新规模 7.53亿元再创上市新高。 | 1.091 +0.015 +1.39% | | | 酒股 技50ETF | | ど | | --- | --- | --- | --- | --- | --- | | | | | 1597 ...
中国银河策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中报业绩关注度提升
金融界· 2025-08-18 08:08
本周港股流动性:(1)本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568.58亿港元,较上周增加303.13亿港元。本周日均 沽空金额为291.22亿港元,较上周增加14.03亿港元;沽空金额占成交额比例的日均值为11.27%,较上 周下降0.98个百分点。(2)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81.21亿港元,较上周增加163.7亿港元。其中,8 月15日(周五)南向资金单日创纪录净流入358.76亿港元。 港股估值与风险偏好:(1)截至8月15日,恒生指数的PE、PB分别为11.52倍、1.2倍,分别较上周五上 涨1.68%、1.15%,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85%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的PE、PB分别为21.94 倍、3.12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23%、66%分位数水平。(2)截至8月15日,10年期美国国债到期收 益率较上周五上行6BP至4.33%,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率为4.35%,为3年滚动均值-2.24倍标准差, 处于2010年以来5%分位。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上行5.74BP至1.7465%,从而港股恒生指 数的风险溢价率为6.93%,为均值(3年滚动)-1.65倍标准差,处于2010年 ...
部分本土钢企被迫停产,扩大钢铝关税清单令美企面临打击
环球时报· 2025-08-18 08:00
美国扩大钢铝关税范围 - 美国商务部宣布将数百种钢铝衍生产品纳入需缴纳50%进口关税的清单,新增407个税号,新规将于8月18日生效[1] -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将钢铁和铝关税从25%提高至50%,旨在提振美国生产商,但引发供应链中断和成本上升担忧[1] - 钢铝被广泛用于制造啤酒罐、办公用品、汽车等产品,进口税翻倍可能导致美国市场这些产品价格上涨[1] 芯片关税计划 - 特朗普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宣布芯片进口关税税率,初始税率较低以吸引企业在美国建厂,随后将大幅提升[2] - 此前特朗普曾声称芯片关税税率可能高达100%,最新表态称可能达到200%-300%[4] 本土钢铁行业困境 - 受钢铝关税影响,美国大型钢铁生产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停产三处设施,2025年第二季度亏损4.7亿美元[3] - 钢铁分销商、加工企业、设备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在此轮关税调整中承受不成比例冲击[3] - 美国存在约500万吨板坯的结构性供给缺口,6月仍从巴西进口75.2万吨钢铁产品,尽管面临50%高关税[3] 制造业供应链问题 - 美国缺乏足够成品钢板供应满足造船需求,板坯短缺导致钢板产能无法释放[4] - 美国钢铁制造商依赖巴西钢铁,特别是半成品板坯来填补供给缺口[3] 通胀压力加剧 - 50%钢铝关税导致单车钢材成本激增2000美元,50%铜关税导致电子产品与基建项目价格飙升[4] - 25%汽车进口关税和50%钢铁关税迫使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将价格提高5%-7%[5] - 药品关税推高药品价格,胰岛素和仿制药价格出现两位数涨幅[5] - 巴克莱银行预计关税将导致美国整体价格水平累计上涨0.8%,至少3/4的价格上涨影响尚未显现[6] 行业连锁反应 - 钢铝关税适用范围扩大给供应链带来新冲击,上下游产业面临成本大幅上升[5] - 反复关税调整使贸易伙伴认为与美国做生意存在风险,可能导致潜在进口短缺[5] - 半导体和药品分别面临100%和200%的关税,这些行业投入成本增速已超过收入增长[4]
策略定期报告:港股科技会跟上
国投证券· 2025-08-17 18:05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处于流动性驱动的牛市阶段,创业板指和科技科创类资产表现突出,涨幅分别达到8.58%和9.75% [1][2] - 港股科技板块存在补涨机会,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仅为4.53%,与创业板指18pct的收益率差值接近历史轮动阈值 [2][32] - 市场风格正在从"杠铃策略"向"中间资产"切换,大盘成长类资产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47][48] - 中长期看好"三头牛"行情演进:短期流动性牛→中短期基本面牛→中长期新旧动能转化牛 [3][113] 市场表现分析 - 全球主要股指普涨:纳指涨0.81%,标普500涨0.94%,恒生指数涨1.65% [11][13] - A股成长风格占优:创业板指涨8.58%领涨宽基指数,科创50涨9.75% [16][31] - 交易活跃度提升:全A日均成交额达21018亿元,环比上升 [1][16]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8月单日净流入329亿元,年内累计流入8745亿元 [20][23] 行业配置建议 - 首选低估值科技成长:创业板指(PE 33.89倍,28.78%分位数)+产业逻辑明确的科技科创(创新药/AI/半导体) [50][53] - 次选出海+全球定价资源品:等待中美欧经济共振信号 [3][112] - 关注港股科技补涨:恒生科技估值分位数低于创业板指,机构持仓占比升至19.98% [32][42] - 谨慎看待传统消费:作为后周期品种排序靠后 [5] 流动性驱动逻辑 - 主动信贷扩张推动社融增速回升至9%,政府债券同比多增5559亿元 [97][135] - 股债再平衡进行中:混合型基金股债市值差缩至5000亿元历史低位 [64][66] - 融资余额创新高:达2.04万亿元,散户风险偏好指数回升至61.9% [72][73] - 私募资金活跃:6月新发股票型产品1131只,创2022年以来新高 [76] 中长期趋势 - 新旧动能转换类比日本2012年经验,当前处于"新胜于旧"阶段 [94][96] - 新经济叙事聚焦:AI/创新药/军工/新消费/出海五大方向 [4][113] - 制造业替代地产成为经济支柱的关键窗口期正在形成 [87][93] - 若实现动能转换,将出现类似日本"旧的绝唱"阶段顺周期领涨行情 [113]
美联储降息预期吸引资金回流,但估值风险将影响美股涨势?
第一财经· 2025-08-17 12:24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25个基点 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升温 [1][3] - 9月降息概率一度达99.9% 当前维持在85%左右 已基本充分定价 [4] - 混合通胀数据使美联储感到不适 7月PPI环比上涨0.9% 核心月率通胀增长3.7% 为3月以来最高 [3] - 零售销售增长0.5% 但消费者信心指数超预期下降 一年通胀预期从4.5%升至4.9% [3] 美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标普500指数四次创历史新高 医疗保健、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涨幅居前 [6] - 联合健康因巴菲特买入尾盘拉升超10% 推动医疗保健板块至五个月新高 [6] - 过去一周美股基金净流入87.7亿美元 部分抵消前一周138.9亿美元外流 [6] - 奥本海默将标普500年末目标价设为7100点 较当前点位高近12% [6] 市场估值与投资者情绪 - 91%的基金经理认为当前美股估值偏高 比例为2001年以来最高 [7] - 标普500指数中61%股票高于50天均线 60%高于200天均线 但仅24%个股表现优于指数 [7] - 市场情绪仍相对强劲 逢低买入行为持续 但季节性疲软期叠加估值过高引发调整担忧 [7] 行业与板块动态 - 消费必需品板块表现最差 下跌0.6% [6] - 医疗保健板块受联合健康带动显著上涨 [6] - 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涨幅居前 [6]
【真灼港股动向】Home Control 进军家庭医疗健康领域,以获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16 12: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5960万美元,同比增长14.3% [1] - 北美及欧洲市场合计贡献总收入73.2% [1] - 毛利同比增长14.6%至1770万美元 [1] - 纯利同比增长56.9%至500万美元,净利率从6.2%提升至8.5% [1] 收入结构 - 控制解决方案占总收入80.2%,仍是核心业务 [1] - 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15.5%增至19.7%,成为第二大贡献板块 [1] 品牌与战略升级 - 2024年末将"Omni Remotes"品牌升级为"Omni Devices",反映业务向医疗保健领域扩展 [2] - 重点投资可持续发展、先进传感及无线连接技术,开发垂直领域专属解决方案 [2]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平台,聚焦健康家居环境与个人健康管理 [2] - 与合作伙伴战略开发智能医疗保健平台,整合AI和区块链技术驱动家庭医疗场景 [3] 管理层观点 - 强调营运效率、产品创新及现金流管理是财务稳健的基础 [2] - 新股东看好公司在AI时代下家庭医疗健康及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 [2] - 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扩充销售团队、优化供应链以提升行业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