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的变与不变——4月经济数据点评
一瑜中的· 2025-05-20 16:32
经济的不变之处 - 投资端设备购置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5%,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2][5][11] - 消费端4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对社零的贡献率为27.4%,合计拉动社零增长1.4个百分点 [2][5][11] - 生产端4月装备制造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55.9%,增加值同比增长9.8% [2][5][12] - 贸易端4月贸易顺差增速为33.6%,1季度贸易顺差对GDP的贡献率为39.5% [2][5][11] 经济的变化之处 - 地产量价趋弱,"强五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4月二手住宅环比均值为-0.2%,5月二手房成交套数同比降至8% [6][13] - 原材料加工业投资增速快速放缓,1-4月降至2.7%,PPI累计下跌8.6%其中原材料加工业下跌11.4% [7][17] - 4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2.1%,投资同比-11.3%,新开工面积同比-22.1% [30][31] 4月经济数据表现 - 工业生产: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9.8%贡献55.9% [21][33] - 消费:社零同比5.1%,耐用品增速10.6%其中家电类增长38.8% [26][27] - 投资:固投同比3.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18.2%贡献64.5% [37] - 外贸:出口同比8.1%,贸易顺差增速33.6% [21] - 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5.1%,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4.7% [2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5-20 14:54
工业生产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为去年以来月度增速中较高水平 [4][36]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9% [4]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其中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分别增长21.4%和21.3% [7][36] -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38.9%和43.1% [7] 消费市场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1-4月累计增长4.7% [5][10]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文化办公用品等商品零售额增长38.8%和33.5% [12] - 服务零售额1-4月同比增长5.1%,连续两个月加快 [5][10]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月同比增长5.8%,快于整体消费增速 [12]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2%,贡献率达64.5% [5][23]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4%和8.2% [25]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3%,其中信息服务投资增长40.6% [25]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水利和水上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30.7%和26.9% [25] 外贸表现 - 1-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4月出口增长9.3% [31][32] - 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9.2%和3.9% [32] - 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9.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8% [32] 新质生产力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长74.2% [7][38]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5%,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60.7% [36][38] - 战略性新兴服务业1-3月营业收入增长8.3% [21] 房地产 - 1-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至2.8%,40个重点城市销售面积增长0.1% [60] - 4月70城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三线略降 [61] - 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2个月减少,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61]
国家发改委:截至5月5日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
财经网· 2025-05-20 11:34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政策成效 - 核心观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推动"两新"(新消费、新投资)政策加快落地,成为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引擎 [1][2][3] 消费领域表现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 [1]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9.7%,5项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1] - 截至5月5日,五大类产品(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1] 投资领域表现 - 1-4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4.5% [1]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8.9%,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4%,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8.2% [1] - 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5.1%,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2.7% [1] 产业转型升级 - 4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2] - 充电桩产量增长43.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9%,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长35.9%,平板电脑产量增长11.7% [2]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90.5万辆,增长33.9%,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1.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2] 民生改善效果 - 截至5月5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 [2] - 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 [2] - 超过1.2亿人次以优惠价格购买产品 [2] 后续工作重点 - 加快资金下达,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 [3]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3] - 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制度 [3] - 跟踪评估工作进展,研究"两新"领域增量政策 [3]
四月经济数据刷屏!高技术制造业暴增10%,多项消费指标井喷式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5-20 07:45
宏观经济表现 - 四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环比增长0 22%,增速表现突出 [1]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 0%,达到今年以来月度增速次高水平 [1] - 一至四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 4%,比一季度加快1 1个百分点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 8%,表现优于整体外贸形势 [2] 消费市场动态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 8% [1] - 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3 5%、26 9%和19 9% [1] - 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 5%,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 9% [2][2] 投资领域亮点 - 一至四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2%,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 5% [1] - 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 4%和8 2% [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 3%,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2] 新兴产业发展 - 四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航空航天设备制造和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 4%和21 3% [2]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实现10%同比增长,充电桩产量增长43 1%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科技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3] 房地产市场 - 四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总体稳定,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2] - 房地产市场交易和价格基本稳定,呈现止跌回稳趋势 [2] 政策与市场支撑 - 超大规模市场、全产业链体系及新型生产要素构成供给侧结构性优势 [3] - 降准降息及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扩大 [3]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望持续增强 [3]
多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4月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应变克难 稳健前行
新华社· 2025-05-20 03:23
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各方面 积极应变、主动作为,国民经济应变克难稳定运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应对各种风 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超八成 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出口总额增长9.3%;社零总 额和服务零售额均呈回升势头……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展望5月,业内认为,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部署"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 有为的宏观政策",5月7日央行等部门推出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稳增长力度明显 加大,预计5月整体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强韧性。 工业新动能不断壮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将延续高增状态 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八成。东方 ...
4月经济数据表现与资产指向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宏观经济、高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车产业链等)、消费行业(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地产行业、制造业(电子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基建行业(新基建)、资本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济基本面**:4月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约5.5%,经济基本面保持强劲韧性,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提供支撑,但需关注美国对华关税生效后的潜在影响;尽管美国新增关税税率达30%可能使中国实际GDP下降约0.7个百分点,但内外宏观环境改善及国内政策储备充足,中国经济有望维持较好韧性[1][2][9] - **生产端**:维持较强景气增长,产业升级加速,高技术产业生产增速逆势扩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虽因基数影响回落但仍超6%,优于2024年平均水平;不过5月生产可能受影响,PMI新订单指数回落,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和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下降[3][4] - **消费端**:延续结构性特征,社零增速同比增长约5%,两新商品消费表现突出,商品消费强于服务消费,但预计下半年服务消费将成内需重要支撑[1][5] - **地产端**:需求端逐步企稳,新房销售和房价呈现企稳趋势;供给端指标下行,地产开发投资边际转弱,处于寻底过程,投资增速与房企资金来源缺口保持稳定[1][6] - **投资端**:4月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制造业投资具韧性但电子业受关税影响回落,基建投资保持10%左右高增长,新基建投资增长强劲;外需压力下,基建稳增长诉求可能提升[1][7][8] - **资本市场**:今年可能成为中国宏观叙事转折年,压制中国经济与权益资产表现的周期性因素接近尾声,制造业优势及AI技术突破带来利好,中国权益资产有望告别传统低估值状态,迎来重估机会;可围绕科创、消费、全球经济结构变局及出口链条修复四个方向把握投资机会[10][1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4月部分经济指标如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3月有所回落,但仍好于2024年及一季度平均水平[2] - 短期抢出口需求对生产衔接程度形成支撑[4] - 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带动相关消费修复动能,低通胀背景下消费实际增速表现良好[5] - 两新板块支撑制造业投资韧性,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高增长[8] - 5月7日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政策呵护基调保持连续性[10]
详解4月经济数据:工业增速维持高位,扩内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第一财经· 2025-05-19 18:57
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较上月回落1 6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1%,较前值放缓0 8个百分点 [3] - 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 0%,较一季度回落0 2个百分点 [3] -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应对风险挑战 [4] 工业发展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实现增长 [6]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显著快于工业整体增速 [6] - 集成电路制造和光电子器件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1 3%和19% [6] - 3D打印设备和工业控制计算机产量分别增长60 7%和29 5% [6]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农产品加工机械、包装设备产量两位数增长 [6]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电动自行车、液晶显示屏等产量快速增长 [6] - 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 [7] 消费市场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7%,较一季度加快0 1个百分点 [10]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 1%,连续两个月增速加快 [10] - 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38 8%、33 5%、26 9%、19 9% [10] - 假日出行带动交通、通讯、旅游等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11] 投资领域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8 2%,贡献率达64 5% [14]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 8%,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 4%和8 2% [14]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 8%,水利和水上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30 7%和26 9% [14] - 政府债券发行加速、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及化债方案释放基建投资动能 [14]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宏观政策不断加力--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度报(2025年一季度)
联合资信· 2025-05-19 12:40
宏观经济 - 一季度GDP为31.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4]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占GDP比重61.2%[8][13] - 固定资产投资10.3174万亿元,同比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9.9%,降幅收窄[16][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万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23][24] - 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28] 价格与就业 - CPI较上年同期降0.1%,PPI降2.3%,降幅收窄;3月末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2.4%,对美元升值0.14%[31][33][35] -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8] 财政收支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万亿元,同比降1.1%;支出7.3万亿元,同比增4.2%[40] - 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降11.0%,支出同比增11.1%[41] 宏观信用 - 3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23.0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增量15.2万亿元,多增2.4万亿元[46] - 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1%和3.6%,同比降0.35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同比降约0.6个百分点[52] 宏观政策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55][63] - 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建设[56][58][59]
新华全媒+|CPI环比由降转涨 部分工业行业价格稳中向好——透视4月份物价数据
搜狐财经· 2025-05-10 16:27
CPI数据 - 4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2个百分点 [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5%,环比由平转涨0.2% [1][4] - 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其中牛肉价格上涨3.9%,海水鱼价格上涨2.6%,薯类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4.7%和2.2% [1] 服务消费 - 出行服务价格明显回升,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环比上涨13.5%、7.3%、4.5%和3.1%,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个百分点 [2]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3%,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5%、1.4%和1.2% [2] - 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服务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上涨 [4] 能源价格 - 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价格下降10.4%,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8个百分点 [2] - 国际油价显著回落,国内成品油价格整体下行,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天然气价格微降 [3] 工业生产者价格 - 4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但部分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4] - 高技术产业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3%,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价格上涨1.2%,服务器价格上涨1%,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价格上涨0.8% [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4和1个百分点 [5] - 家用洗衣机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新能源乘用车价格同比降幅均收窄0.2个百分点,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5] 出口行业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同比上涨2.7%,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 [5] - 拖拉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纺织服装服饰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1.2、0.7和0.3个百分点 [5]
轻工制造行业快评报告:多个消费品制造细分行业利润端有所改善
万联证券· 2025-05-06 13: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利润总额同比+0.8%,相比1 - 2月提升1.1个pct,3月当月利润有所改善;收入同比+3.4%,较1 - 2月提升0.6个pct,3月营收同比提升幅度更大 [1] - 消费品制造业细分行业中,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8个同比负增长,5个降速超10%;部分行业同比涨幅扩大或跌幅收窄;一季度部分行业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利润增长 [2] - 建议关注食品饮料、化妆品、黄金珠宝、家居家电等行业龙头企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2025年1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0.8%,相比1 - 2月提升1.1个pct;3月份同比+2.6%,较1 - 2月提升2.9个pct [1] - 2025年1 - 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395.9亿元,同比+3.4%,较1 - 2月提升0.6个pct;3月份同比+4.2%,较1 - 2月提升1.4个pct [1] 消费品制造细分行业利润情况 - 13个消费品制造大类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茶、烟草、纺织、化学纤维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利润同比+40.3%;其余8个行业同比负增长,家具、造纸等5个行业降速超10% [2] - 相比1 - 2月增速,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同比涨幅扩大,皮革毛皮制品等同比跌幅收窄,服装业、家具同比跌幅扩大 [2] - 一季度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助动车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78.8%、65.8%、21.7% [2] 投资建议 - 关注食品饮料板块龙头,食品饮料作为消费必选品韧性足、业绩稳健 [3] - 关注化妆品龙头企业,近期化妆品需求端疲软,品牌表现分化加剧,国货崛起 [3] - 中长期关注黄金珠宝龙头企业,短期金价上涨抑制部分消费需求,中长期注重产品设计、现金流稳定且股息率高的企业值得关注 [3] - 关注家居、家电企业,多地以旧换新补贴落地将刺激需求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