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市场走势 - 指数经历2连阴震荡后重回升势,盘中震荡不改上涨趋势,上证指数突破3月高点后小幅震荡整固,收盘点位创近期新高 [1] - 前期热门板块如创新药、银行结束短期调整重回上涨行情,市场对贸易冲突担忧情绪缓解,中东局势仅短期影响 [1] - 低利率环境和风险偏好回升是A股持续上行的两大支撑因素,美联储可能提前降息,非银金融、传媒、军工等高风险特征板块上涨反映风险偏好回升 [1] - 若增量政策及时推出落地,A股可能迎来打破横盘格局的时间窗口 [1] 热点板块 - 7月A股可能仍是事件驱动的主题性行情,板块将出现高低切换,TMT、先进制造等板块开始超跌反弹 [2] - 2025年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重点任务,关注乳制品、IP消费、休闲旅游、医美等基本面景气度较高的板块 [2]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产品将从人形机器人向四足机器人、功能型机器人扩展,带来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板块机会,7月特斯拉财报或更新人形机器人版本成为新催化剂 [2] - 半导体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关注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半导体材料、IC设计等 [2] - 军工板块2025年订单回升预期增强,地面装备、航空装备、军工电子等子板块一季报已现触底迹象 [2] - 创新药经历近4年调整后逐步迎来收获期,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2025年或迎基本面拐点 [2] 盘面表现 - 周二A股盘中震荡后午后回升,上涨趋势未变,成交量与周一持平,市场信心增强 [3] - 领涨板块包括医药、银行、有色金属、公用事业、建材等,跌幅靠前板块包括计算机、商贸零售、通信、传媒、电力设备等 [3]
沪滇招聘会:沪企收到1100余份简历,初步达成录用意向230余人
中国发展网· 2025-06-30 15:51
招聘会概况 - 沪滇联合举办"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暨"百日千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吸引5300余名应届毕业生入场应聘 [1][4] - 招聘会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多个上海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48家知名企业参会 [4] - 提供超过5100个优质招聘岗位,包括研发、管理、技术类岗位以及专业技能岗位 [4] 招聘会效果 - 上海企业收到1100余份简历,初步达成录用意向230余人 [5] - 云南学子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踏实肯干,是企业急需的新生力量 [4] - 直播带岗专场活动15分钟内收到70多份简历,专业背景与岗位需求高度匹配 [5] 招聘形式创新 - 设立上海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专区,解读落户政策、职业培训补贴、人才公寓申请等政策 [5] - 推出"沪企优岗·云上直通"直播带岗专场活动,1.7万人次进入线上直播间 [5] - 线上线下联动,扩大招聘覆盖面,为云南学子搭建"云端就业桥" [5] 沪滇劳务协作成果 - 2025年以来,上海市各级人社部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劳务协作专场招聘活动100余场 [6] - 精准推送岗位信息7万余个,帮助云南劳动力来沪稳定就业3万余人 [6] - 沪滇劳务协作机制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纽带 [6]
苏州抓住暑假黄金期开展职业培训 力争覆盖12万人次
新华日报· 2025-06-30 07:29
谷歌品牌出海训练营 - 谷歌品牌出海训练营在阳澄数谷开营 课程共6期 覆盖企业出海全链路 讲师来自谷歌大中华区新客户业务部 [1] - 苏州姚绣文化有限公司品牌部部长吴瑞博参与学习 认为训练营有助于了解海外市场 [1] 苏州暑期技能大培训 - 苏州暑期技能大培训推进会召开 培训将持续至9月 目标覆盖12万人次 导向为"产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1] - 培训背景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和人社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通知》 [1] - 培训采取"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校企贯通 多方参与"模式 注重资源整合与协同 [2] 培训专项与补贴政策 - 推出十大专项培训 包括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乡村实用技能等 重点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 [2] - 先进制造业技能培训专项发布537个补贴性培训工种 其中130个为紧缺工种 紧缺工种补贴标准上浮30% [2] 新领域技能评价标准 - 苏州开发的5个行业评价标准通过江苏省终审 占全省63% 包括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等新领域职业 [3] 企业参与培训 - 新授牌8家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其中6家由企业建设 累计建成市级基地102家 含国家级4家 [3] - 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白班理论教学+夜班产线实操"模式 将员工排障率提升至90% [3] 院校资源整合 - 莱克电气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作 提升技师理论能力 实现理论实践融会贯通 [4] - 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微课程" 引入人工智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 [4] 产教融合实践 - 苏州汇川技术与苏州市职业大学 吴中经开区共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 完成4项人才标准制定 实现8门课程学分互认 [5] 多元化培训形式 - 成立3家乡村培训中心 包括相城区北太湖培训基地等 提供就近技能培训 [5] - 8名技能大师 技能冠军走进培训一线 传授实践经验与工匠精神 [5] - 成立行业协会培训大联盟 整合人力资源 跨境电商等协会资源 常态化发布培训清单 [5]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陕西延安:从革命圣地到幸福家园
央视网· 2025-06-29 19:28
革命圣地延安的历史地位 - 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 [1] - 延安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落脚点也是奔赴抗日前线出发点 [2] - 八路军从这里出发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铸就延安精神 [2] 延安产业发展现状 - 生态农业、装备制造、红色旅游成为特色产业 [2] - 苹果种植面积超330万亩年产量超500万吨全产业链规模超500亿元 [2] - 带动80万农民增收当前正值山地苹果管理关键期 [2] - 谋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0亿元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等产业 [3] 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投资20多亿元对32条沟道进行系统治理 [3] - 高速公路高铁航班通达各地5G基站广泛覆盖跻身全国千兆城市 [3] 红色旅游发展 - 迎来大批游客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2] - 宝塔山等革命遗址经过治理形成旅游亮点 [3]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经济日报· 2025-06-29 05:56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东部地区以不足10%的国土面积承载超全国40%的人口,贡献超50%的国内生产总值及约80%的货物进出口总额 [2] - 2024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达702356亿元,同比增长5.0%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占全国62.2%,营收占比达73.0% [3]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 全国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东部占60个,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东部占35个 [7] - 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突破超薄芯片加工用临时键合材料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7] - 上海张江集成电路集群通过共享设计工具缩短研发周期,浙江枫桥杭派服饰产业园构建垂直供应链快反基地 [8] -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华为、中兴占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份额30% [9] 对外开放与外贸表现 - 2024年东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4.95万亿元,占全国79.7%,进口全国85%原油和消费品,出口80%以上劳动密集型产品 [12] - 东部地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1759家,占全国87.6%,实际使用外资7079亿元,占全国85.7% [13] - 全国95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位于东部,占总数172个的55.2% [12]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2023年R&D经费投入超千亿元的12个省份中7个位于东部 [3] - 上海202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7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3.6% [3] - 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覆盖核心零部件至场景应用,突破高精度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 [8][9]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战略引擎承担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使命 [4] - 京津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实现车载操作系统规模化应用 [7] - 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城际铁路公交化、跨省就医直接结算等公共服务共建 [4]
一把镢头一把枪→特色农业火热→数字经济蓬勃 | 岁月变迁 红色之光依旧闪耀
央视网· 2025-06-28 12:50
延安历史地位与精神传承 - 延安是中共中央1935-1948年所在地,作为抗日战争政治指导中心和解放斗争总后方[6] - 359旅大生产运动镢头成为自力更生精神的实物象征[3][6] - 党中央在此创办抗大等20余所高校,为新中国储备骨干力量[12] 现代城市建设与生态治理 - 累计投资20亿元治理32条沟道,2025年将新增8条山体沟道治理[22] - 宝塔山区域从低矮平房发展为现代化高楼集群[19] - 建成口袋公园、篮球场等民生设施,形成窑洞与现代建筑融合的宜居景观[22] 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 苹果产业形成50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2024年产量460万吨覆盖330万亩[29] - 设施蔬菜、小杂粮和富硒农业等模式助力80万农民增收[29] - 高新区重点布局新材料、新能源储存、先进制造等产业[31] 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 - 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构建综合交通网[36] - 5G基站全覆盖,跻身全国千兆城市行列[31] - 2025年规划重点项目350个,总投资3101亿元[31] 乡村振兴成果 - 2019年消除绝对贫困,"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25] - 安塞区南沟村苹果种植面积翻倍,品种优化提升产量[28] - 红色旅游与生态农业成为支柱产业[25][36]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支持成都加快高质量发展” 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新标杆
四川日报· 2025-06-28 11:44
功能定位 - 成都定位为"三中心一基地",包括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1] - 省委省政府出台15条针对性措施支持成都高质量发展,旨在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1] 西部经济中心建设 - 重点围绕扩大内需、提升高端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经济增长动能 [1] - 目标是提升区域发展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1] 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聚焦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 - 着力提升新质资源集聚转化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技术应用功能 [2] -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四川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2] 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建设 - 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和稳外贸稳外资 [2] - 提升服务国家外交和带动西部对外开放能力,强化门户枢纽功能 [2] - 目标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2] 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 重点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 - 建设特色化专业化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3] - 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协作 [3] 美丽宜居幸福城市建设 - 包括保障改善民生、探索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3] - 目标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3]
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 “中国”成为国际经济论坛高频词
央视网· 2025-06-27 13:56
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 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为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注入动能 [1] - 中国为世界创造更多新机遇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1]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指出 中国经济运行稳定增长给世界各国带来希望 [9] 达沃斯论坛聚焦中国 - 本届论坛超20场会议聚焦亚洲和中国 "中国"成为高频词 [2][4] - 西门子高管表示 中国在智能产品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有大量创新和应用 [4] - 世界经济论坛专家认为 中国在推动创新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4] 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预测 - 世界银行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2.3% 较1月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 [6]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2025年增速预测较去年10月高出0.1个百分点 [10] - 摩根士丹利将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分别上调0.3和0.2个百分点 [10] - 高盛上调2025年中国全年GDP增速预测0.6个百分点 [10] 中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 - 灵活的政策工具 充足的市场潜力 深厚的人才资源构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 [7] - 中国的确定性为世界经济不确定性注入信心与动能 [7] - 中国在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等领域积累深厚人才资源 [7]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政策窗口期与市场展望 - 6月下旬政策窗口期即将打开 A股可能重回震荡盘升轨道 国家发改委5月下旬提及的稳就业稳经济政策举措大部分将在6月底前落地 [1] - 增量政策若及时推出 6月下旬可能成为市场打破盘整格局的时间窗口 [1] - 银行和创新药等热门板块短期略显拥挤 已积累较大涨幅 可能出现震荡 TMT和科技成长板块调整较充分 有望迎来超跌反弹 [1] 热点板块与行业趋势 - 7月A股可能仍是事件驱动的主题性行情 但板块间将出现高低切换 6月末创新药和银行回调 TMT和先进制造开始超跌反弹 [2] - 2025年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是重点任务 乳制品 IP消费 休闲旅游 医美等基本面景气度较高板块值得关注 [2]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 产品将从人形机器人向四足机器人 功能型机器人扩展 传感器 控制器 灵巧手等板块将反复出现机会 [2] - 半导体国产化趋势持续 关注半导体设备 晶圆制造 半导体材料 IC设计等细分领域 [2] - 军工板块2025年订单回升预期增强 地面装备 航空装备 军工电子等子板块一季报已现触底迹象 [2] - 创新药经历近4年调整后逐步迎来收获期 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 2025年或迎基本面拐点 [2] - AI方向迎来新催化剂 MiniMax-M1多项基准测试比肩DeepSeek-R1 Qwen3等开源模型 接近海外领先模型 [2] 盘面回顾与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三连阳突破3月高点后进入小幅震荡 震荡幅度有限 可视为突破后的蓄势 [3] - 成交量小幅萎缩 未现恐慌性抛售 市场信心增强 [3] - 领涨板块包括银行 通信 军工 社会服务 石油石化等 跌幅靠前板块包括汽车 非银金融 医药 美容护理 钢铁等 [3]
打通创新链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6-27 06:40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创新链承载基础研究突破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使命,企业需将其作为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 [1] - 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需跨越"科研—技术—市场"的"死亡之谷",创新链与产业链需同频共振 [1] 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机制 - 推动双链无缝对接需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条转化机制 [2] - 企业需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打好关键技术攻坚战,推进补链、强链、稳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2] - 江苏实践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通过科创平台建设和职务科技成果改革打通产学研堵点 [2]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化产业体系 - 先进制造业是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的策源地,需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 - 需加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技术研发力度,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提供硬支撑 [2] - 传统制造业需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发展,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盘 [2] 企业角色与协同创新 - 企业作为双链对接核心主体,需发挥领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的优势,带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 - 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组建技术联盟,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生态格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