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港股小幅高开 创新药板块早盘走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0:3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港股速报 | 港股小幅高开 创新药板块早盘走强 每经记者|曾子建 每经编辑|袁东 今日(11月12日)早盘,港股市场小幅高开。 截至发稿,恒生指数报26754.93点,上涨58.52点,涨幅0.22%。 其中,禾赛-W(HK02525)公告,第三季度取得净收入人民币7.95亿元,同比增加47.5%;净利润2.5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全年净利润指引上调到3.5亿元 至4.5亿元,预计第四季度的净收入将介于10~12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39%至67%。 今日早盘,禾赛跌超10%。 恒生科技指数报5939.69点,上涨15.30点,涨幅0.26%。 消息面,多家公司披露业务数据。 中广核新能源(HK01811)公告,公司前10个月累计完成发电量15,753.4吉瓦时,同比减少3.5%。 东曜药业-B(HK01875)公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9个月期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22亿元;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亏损337.1万元。 板块方面,创新药板块早盘集体走高。其中,百济神州涨超4%,凯莱英涨超1.8%,昭衍新药、药明合联、药明生物 ...
百济神州业绩超预期!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涨2.79%,资金持续买入
格隆汇APP· 2025-11-12 10:37
公司业绩与催化剂 -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75.95亿元,同比增长44.2% [1] -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39亿元 [1]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百悦泽和安进授权产品以及百泽安的销售增长 [1] - 百济神州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针对边缘区淋巴瘤在日本递交上市申请,并有望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 [1]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三生制药涨超7%,百济神州涨超6% [1]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涨2.79% [1]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近20日资金净流入额1.14亿元 [1]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创新药板块近期调整中,资金逆势买入 [1] - 兴业证券指出近期创新药板块情绪回落,但随着BD持续落地,当前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1] - “创新+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短期调整后板块弹性进一步提升 [1] - 创新药产业链基本面已开始改善,在投融资数据、订单和业绩层面均看到向好趋势 [1]
港股创新药板块反弹,恒生医药ETF涨2.8%,港股央企红利ETF9月26日起涨超11%
新浪财经· 2025-11-12 10:24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板块高开高走 三生制药和百济神州上涨6% 映恩生物和康方生物分别上涨4.36%和3.72 [1] - 恒生医药ETF上涨2% 为同标的规模最大的ETF [1] - 百济神州第三季度总收入达14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百济神州第三季度GAAP净利润为1.25亿美元 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 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工作已完成 [1] - 11月至12月预计为BD交易活跃时点 12月将举行ASH和SABCS等行业会议 [1]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国际化”产业趋势不变 短期调整后创新药板块弹性提升 [1] - 恒生医药ETF被列为哑铃策略右侧产品 代表全球医药全产业链 截至发稿上涨2.85% [2] 红利及高股息板块表现 - 红利板块延续涨势 港股央企红利ETF上涨超1% [1] - 港股央企红利ETF自9月26日至今累计上涨11% [1] - 近期市场卖压较重 红利板块重获资金关注 [1] - 兴业证券认为岁末年初港股高股息资产更受关注 [1] - 中国平安于11月6日出资50亿买入中国电信港股 持股比例提升至6.11% [1] - 港股央企红利ETF被列为哑铃策略左侧产品 代表“央企+港股高股息” 截至发稿上涨1.12% [2] - 港股央企红利ETF权重股包含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国际、中信银行、建设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股份 [2]
年内股价涨幅收窄至5%,“躲过牛市”的和黄医药(00013)何时反弹?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0:23
今年以来,在港股创新药牛市带动下,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初至今最高涨幅达到102.6%,即使经过10月以来的大幅回调,该涨幅也有70.57%。 相较之下,手握3款商业化创新药并拥有首创抗体靶向偶联药物的和黄医药(00013)却似乎"被市场遗忘"。该公司股价今年年初至今最高涨幅仅36.36%,并 且"跟跌不跟涨",在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整体回调期涨幅继续收窄至仅剩5.19%。 中报披露后,和黄医药股价经历了一个月的调整,本来在9月中旬终于财报利空出尽出现股价回暖现象,但随着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在9月8日盘中触及年内高 点后转跌,和黄医药股价股价回暖趋势被打断,公司股价开始随板块回调继续走低。 场内跟风炒作大于长线持有? 从今年和黄医药的二级市场表现,其实不难看到,场内投资者心态出现的变化。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和黄医药股价自4月初因外部环境震荡影响跌破BOLL线下轨后,其后续股价大部分时间都在BOLL线的中轨至上轨之间浮动,这一股 价表现也契合了今年港股创新药拉升行情。但中报的披露成为了二级市场反转的一个转折点。 8月7日美股盘前,和黄医药公布了其2025年中报业绩。财报显示,公司期内收入2.78亿美元,同比下降9.2 ...
年内股价涨幅收窄至5%,“躲过牛市”的和黄医药何时反弹?
智通财经· 2025-11-12 10:23
今年以来,在港股创新药牛市带动下,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初至今最高涨幅达到102.6%,即使经过10 月以来的大幅回调,该涨幅也有70.57%。 相较之下,手握3款商业化创新药并拥有首创抗体靶向偶联药物的和黄医药(00013)却似乎"被市场遗 忘"。该公司股价今年年初至今最高涨幅仅36.36%,并且"跟跌不跟涨",在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整体回 调期涨幅继续收窄至仅剩5.19%。 场内跟风炒作大于长线持有? 从今年和黄医药的二级市场表现,其实不难看到,场内投资者心态出现的变化。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和黄医药股价自4月初因外部环境震荡影响跌破BOLL线下轨后,其后续股价大部 分时间都在BOLL线的中轨至上轨之间浮动,这一股价表现也契合了今年港股创新药拉升行情。但中报 的披露成为了二级市场反转的一个转折点。 8月7日美股盘前,和黄医药公布了其2025年中报业绩。财报显示,公司期内收入2.78亿美元,同比下降 9.2%;另外,受惠出售非核心合资股权收益,公司录得纯利4.55亿美元,增长16.6倍。然而在上述财报数 据背后,公司三大创新药核心品种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和赛沃替尼的国内销售额均大幅下滑30-50%, 以致公司当期 ...
营收新高+扭亏为盈,强劲业绩引爆市场,百济神州领涨7%!100%纯度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涨逾3%
新浪基金· 2025-11-12 10:19
11月12日,沉寂多时的港股创新药迎来反攻,截至发稿,创新药含量100%的港股通创新药ETF (520880)场内价格涨逾3%,迅速上穿20日线,开盘不足半小时实时成交额超2亿元,交投活跃。 成份股多数走强,百济神州领涨逾7%,其近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度实现总收入14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劲增41%,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最大亮点或许是本季度GAAP净利润为1.25亿美元(约合8.7 亿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相比去年同期 1.21 亿美元的净亏损,改善超过2.46亿美元。 数据来源于上交所。 风险提示:港股通创新药ETF被动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20.12.31,发布日 期为2023.7.17,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发布以来各个完整年度涨跌幅为:2021年,-22.72%;2022 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 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 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港股通创新药ETF的风 ...
医药板块修复趋势渐显,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早盘涨逾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0:18
11月12日早盘,A股、港股创新药板块均高开高走。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截至10:00涨幅约 3.02%,成分股全线飘红,百济神州、映恩生物、康方生物等领涨。 Wind数据显示,该产品11月以来,从未出现资金净流出情况,月内累计"吸金"7.26亿元。 机构表示,医药板块估值经历较长时间调整,近期已呈现显著结构性修复趋势,下半年创新药BD仍将 持续,全球主要央行降息趋势有望推动创新药板块估值进一步提升。 资料显示,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创新药领域 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场外投资者还可通过港股创新药ETF联接基金(A类:023929,C类:023930) 一键布局港股创新药板块上行机遇。 ...
早盘直击|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11-12 10:07
市场行情与展望 - 周二A股在前高4025点附近遇阻回落,成交量萎缩至2万亿左右的近期低量水平[1] - 4000点整数关口反复震荡,因过去10年A股从未站上该点位,市场心理层面存在恐高情绪,但成交量萎缩显示整体抛压不明显,震荡上行趋势未变[1] - 10月下旬A股正式突破3900点阻力,向4000点上方试探性上攻,经历9-10月获利兑现和盘整后,已具备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的条件[1] - 关税事件冲击仅为短期影响,对中期趋势无影响,4000点震荡或为市场上一台阶做准备[1] - 11月关注重点包括十五五发展规划定调对产业的刺激、科技行业事件驱动、反内卷带动的物价回升,多板块有望迎来催化剂,推动市场维持震荡上行格局[1] 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 11月科技板块内部预计维持有序轮动格局,滞涨的机器人、军工、智能汽车等板块有望迎来补涨[2] - 领涨板块如算力硬件、国产半导体、新能源等若出现明显调整,将形成逢低布局机会[2] - 机器人国产化和走进老百姓生活是2025年确定趋势,产品将从人形机器人向四足机器人、功能型机器人扩展,带动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板块机会[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版本可能更新,或成为机器人板块新催化剂[2] - 半导体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关注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半导体材料、IC设计等领域[2] 其他板块投资机会 - 反内卷出现阶段性成果的光伏、水泥建材、煤炭、快递等板块已出现产品价格上涨迹象,预计迎来补涨机会[2] - 军工板块2025年存在订单回升预期,大部分子板块如地面装备、航空装备、军工电子等中报业绩降幅继续收窄,基本面出现触底迹象[2] - 创新药经历近4年调整后逐步迎来收获期,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预计2025年迎来基本面拐点[2] - 银行经历一季度存量贷款利率重新定价冲击后,中报业绩增速开始回升,股息率具备吸引力,易受中长期大型机构投资者关注[2]
中金2026年展望 | 生物医药:创新主旋律,出海与商保破局
中金点睛· 2025-11-12 07:41
核心观点 - 2026年医药行业投资继续推荐哑铃策略,即科技创新进取与高股息传统防守相结合 [2] - 创新药产业进入2.0时代,国际化出海趋势明确,并带动CXO等上下游产业链景气度回升 [2][3] - 医疗器械领域基本面逐步改善,产品升级与出海加速,集采规则优化利好头部公司 [18] - 支付端结构变化是关键,医保紧平衡下,商业保险与自费支付有望为创新药械及中高端医疗服务注入新活力 [25] - 传统分红蓝筹板块估值处于低位,是行业投资的压舱石 [23] 创新药产业趋势与国际化 - 国产创新药临床数据国际竞争力凸显,2025年批量读出优质数据,例如信达生物IBI3R3在IO经治NSCLC患者中3mpk鳞癌mPFS达9.3个月,科伦博泰sac-TMT在1L TNBC中单药mPFS达到13.4个月 [5] -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BD)活跃度显著提升,首付款5千万美元以上的BD交易中,中国占比从2019年的0%大幅提升至2025年5月20日的42% [6] - 创新药国际化形式多样,除license-out外,平台型交易频出,体现海外合作方对国产创新平台的认可度提升 [6] - 2026年创新药行业预计进入结构性分化阶段,获得MNC背书、具有重磅药物潜力、全球研发进度领先的品种更易获得超额收益 [9] - 多款国产创新药处于全球研发中后期,例如信达生物IBI363(武田合作)、科伦博泰sac-TMT(默沙东合作)、百利天恒iza-bren(BMS合作)等均在全球开展关键性临床试验 [10] 创新产业链景气度传导(CXO) - 创新药投融资数据改善与二级市场热度提升,有望反哺国内新药研发需求,带动内需CRO订单修复 [11] - 预期内需CRO将在2026年看到订单端明显修复,并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财报端兑现 [11] 医疗器械行业复苏与出海 - 医疗设备公司基本面或正逐步走出阴霾,主要公司合同负债同比增速在2024年下半年重回正增长,收入端呈现逐季度改善 [14][16] - 行业集采规则持续优化,2025年下半年提出"集采反内卷",规则和降价幅度趋于合理,国产头部企业凭借产品实力在集采中实现市占率快速提升 [18] - 医疗器械公司出海呈现加速态势,2025年上半年多家公司海外收入增速领先于总收入增速,例如迈瑞医疗海外收入同比增长5%(总收入同比下降19%),联影医疗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2% [19] - 海外收入占比显著,例如南微医学海外收入占比达58%,海泰新光海外收入占比达75% [19] AI与科技赋能医疗产业 - AI+医疗进入应用普及化阶段,在药物研发、临床诊断、诊疗咨询、手术机器人等领域成为落地先行点 [4][20] - 脑机接口、医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始进入初步落地探索阶段,新工具与新商业体系崭露头角 [20] 传统板块与红利资产 - 医药商业、中药、药房、仿制药等商业模式成熟的行业龙头公司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的竞争力,具有稳定增长预期和较好分红比例 [23] - 高分红医药股估值仍处于低位,存在修复空间,2026年建议关注2025年年报前后和2026年尾两个关键配置时间窗口 [23] 支付体系变革与内需展望 - 医保基金长期维持紧平衡状态,受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参保率下降影响,2024年起医保收支增速出现剪刀差 [25][29] - 商业健康保险迎来政策密集支持期,2025年启动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与价格协商,并在一线城市试点"医保+商保+自付"一站式结算 [25] - 商保发展有望为创新药械和中高端医疗服务注入可观增量资金,类比2016年医保支付能力提升对行业的带动作用 [25][33] - 自费端需求有望随消费者信心回暖及潜在刺激措施而释放,利好中高端医疗需求反弹 [25]
中信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 中国资产迎红利时代 聚焦三大主线投资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11-12 04:33
会议核心观点 - 中信证券在2026年资本市场年会提出,中国经济将延续波动中复苏态势,中国资产的红利时代开启,三大配置主线清晰浮现 [1] 全球环境驱动 - 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度调整,中国产业出口彰显韧性,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7.1%,未来本土龙头企业将向跨国巨头转型,实现份额优势向定价权转化 [2] - 地缘形势变化加剧全球金融市场脆弱性,资金区域与资产类型再平衡成为共识,推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持续提速 [2] - 全球产业与金融秩序破裂与重构,为中国企业出海与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战略机遇 [6] 科技趋势驱动 - 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引领,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改善,点燃全球资金布局热情 [3] - 资本市场向“新”发展趋势明显,今年A股电子行业市值曾反超银行业,新质生产力行业市值占比将持续提升 [3] -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经济增长动能切换,新质生产力将稳定未来五年经济增长中枢 [3] -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有望取得显著成效,资本市场改革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 [6] - 科技行情延续,需等待AI商业化场景突破,云侧生产力工具、个性化AI、端侧硬件及应用均有机会,重点关注半导体、算力、端侧硬件、AI应用领域 [9] 制度变革驱动 -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持续增强,聚焦投融资功能协调发展,后续改革将重点发展直接融资,精准支持优质企业上市 [4] - 居民权益资产配置比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将通过营造“长钱长投”环境、增加优质金融产品供给等措施,构建融资与投资良性循环 [4] - 国企改革夯实央企科技创新主力军地位,能源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6]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实现5.0%左右增长,2026年保持在4.9%左右,增长节奏或呈现“前低后高” [5] - 2026年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或继续维持在4%左右,专项债额度有望提升并向项目建设倾斜 [5] - 货币政策降准降息空间存在,结构性工具持续发力,央行继续进行国债买卖 [5] - 财政政策将强化逆周期调节、延续温和扩张,货币政策落实适度宽松基调,政府债有望主导社融表现 [7] - 投资端预计低位正增长,推动供需加速重回均衡 [7]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 全球宏观环境偏宽松,国债利率或将先下后上,人民币汇率有望温和升值,黄金作为配置资产的长期价值仍具吸引力 [5] A股市场与配置主线 - 截至11月11日,上证指数报收4002.76点,A股全球营收敞口企业足以推动整个A股行情,未来A股基本面需看全球市场需求 [8] - 追求稳健回报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是未来增量流动性格局核心特征,推动A股宽基指数波动率步入长期下行趋势 [8] - 配置主线一为中国制造业定价权重估,重点关注有色、化工、新能源行业,长期利润率提升是核心投资线索 [9] - 配置主线二为企业出海深化,赛道已从工业品延伸至技术服务、IP、文创等,机械、创新药、电力设备、军工行业是重点方向 [9] - 配置主线三为科技行情延续,重点关注半导体、算力、端侧硬件、AI应用领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