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鹏华基金闫冬: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相继发布,新能源锂电板块催化不断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09:32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就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修正草案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治理"内卷式"竞争 [1] - 监管层治理"内卷式"竞争决心强烈 市场普遍认为利好新能源产业回归良性发展 [2] - 中信建投表示 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层面多次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新能源行业 - 光伏板块受"531"抢装节点驱动 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飙升至92.92GW 创历史单月最高纪录 [2] - 5月高强度集中装机预计会导致下半年国内需求承压 [2] - 锂电方面 固态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 板块催化不断 [2] - 光伏和锂电均处于盈利底部 其中光伏亏损更为明显 [2] - "反内卷"政策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行业中长期盈利修复的关键推动力 [1][2] 科创板新能源ETF - 鹏华上证科创板新能源ETF(588830)是全市场首只布局"科创板"+"新能源"的ETF产品 [1] - 该ETF跟踪上证科创板新能源主题指数 精选50只市值较大的光伏、风电及新能源车领域上市公司 [1] - 截至7月24日 该ETF自2024年7月31日成立以来总净值增长率达20.77% [1] 基金公司布局 - 鹏华基金积极参与科创市场建设 持续加强科创板产品布局 打造"科创中国·灯塔基金"产品矩阵 [3] - 2025年"科创中国·灯塔基金"扩容迅速 推出首批科创债ETF和多个科创板ETF产品 [3] - 权益领域布局包括鹏华上证科创板200ETF、综合ETF、50成份ETF以及生物医药ETF和芯片ETF等 [3]
装备制造行业周报(7月第4周):光伏组件报价短期上行-20250728
世纪证券· 2025-07-28 0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方面,6月塔机租赁景气低迷,相关设备处于出清阶段,但基建项目对需求有支撑,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龙头主机厂[2] - 汽车方面,7月第3周乘用车日均零售同比增长,国内车市有望维持快速发展,建议关注具备品牌和规模效应的整车厂商[2] - 光伏方面,组件报价短期上行,由原料成本和市场情绪驱动,终端需求未实质改善,下半年需求有压力,需关注反内卷政策落地情况[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行情回顾 行业周度行情回顾 - 上周(7月21 - 25日)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及汽车行业指数涨跌幅分别为+2.56%、+3.03%及+1.0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分别为第16、11、25位,同期沪深300涨跌幅为+1.69%[1][7] - 上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及汽车行业中,工程机械、商用车、电机细分方向表现靠前,涨幅分别为5.34%、4.26%、3.62%;汽车零部件、风电设备、乘用车表现靠后,涨幅分别为0.36%、1.24%、1.33%[9] 个股周度行情回顾 - 上周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前五的个股为恒立钻具、铁拓机械、铁建重工、基康技术、五新隧装;电力设备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电气风电、新雷能、纳科诺尔、安靠智电、豪鹏科技;汽车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福赛科技、天普股份、神驰机电、德迈仕、涛涛车业[12] - 上周机械设备行业跌幅前五的个股为*ST新研、*ST华嵘、九菱科技、德固特、英维克;电力设备跌幅前五的个股为欣灵电气、温州宏丰、金智科技、麦格米特、华民股份;汽车跌幅前五的个股为上海物贸、英利汽车、海联金汇、潍柴重机、华达科技[13][15][16]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要闻 - 7月2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预期,全球由531 - 583GW上调至570 - 630GW,中国由215 - 255GW上调至270 - 300GW[16] - 7月25日,宇树科技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R1,售价低至3.99万元起,整机重约25kg,有26个关节[16] - 7月24日,国家出台绿电直连框架规则,对新能源行业有多方面影响,如盘活未并网项目资源、推动高耗能企业转型、促进储能配置、利好零碳园区等建设[16] - 7月23日,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1 - 6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50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62小时[19] - 7月23日,加州机器人公司Figure推出第三代电池F03,可提供2.3千瓦时电量,支持五小时峰值运行,获相关安全标准认证[19] - 7月22日,星动纪元发布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身高171cm,有55个自由度[19] - 7月21日,四川金顶下属子公司新工绿氢推进三大战略升级,涉及设备接入RWA体系、共建联盟、推出标准化合约等[19] 公司公告 - 7月25日,美的集团设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聚焦核心零部件、家电机器人化、整机开发三方面研发[20] - 7月25日,福立旺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市场转型,投资10亿元建设相关项目,微型丝杠处于研发送样阶段[20] - 7月24日,亨通光电及控股子公司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中标总金额15.09亿元[20][22] - 7月23日,拓邦股份在机器人领域有多项成果,包括空心杯电机平台、商用炒菜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20] - 7月23日,华光新材产品应用于硬质合金刀具和绿色电力领域,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建设或带来业务增长[21] - 7月22日,北方稀土称稀土永磁材料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等部位,一台用量约3.5 - 4公斤[21] - 7月22日,江铃汽车2025年上半年营收180.92万元,同比增长0.96%;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下降18.17%;总销量172692辆,较上年同期上升8.15%[21] - 7月21日,大金重工子公司与欧洲某能源企业签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供应合同,金额约4.3亿元,预计2026年交付[21] - 7月21日,瑞鹄模具2025年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上升48.3%;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上升40.3%[21]
电新公用环保行业周报:反内卷、雅下水电电新板块投资策略-20250728
光大证券· 2025-07-28 08:48
报告核心观点 - 光伏、雅下水电、风电、固态电池、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存在投资机会,“反内卷”是短期强主题,政策、“收储”方案和下游接受度影响相关标的股价走势 [3][4] -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有企业融资、订单需求、产品展示等多方面进展 [6] - 风电行业新增装机量、招标量等指标有变化,机组大型化及零部件降本将推动整机环节盈利改善 [7][12] - 锂电行业各细分领域价格和供需情况有差异,部分环节价格受碳酸锂价格影响 [16]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在政策引导下有上涨预期,但行业仍面临经营压力 [27] - 储能行业国内招标景气度高,海外也保持较高景气度,甘肃政策或被其他省份效仿 [5] - 公用事业动力煤价格有变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各地区电网代理购电价格有差异 [36][37] 各行业情况 电力设备新能源 光伏 - 本周硅料“收储”关注度提升,市场认为硅料价格以 6 万元/吨为基准线相对合理,多晶硅期货涨幅大,股票市场关注现货成交价 [3] - 晶澳转债转股价下修,预计更多光伏公司跟进 [3] - 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在政策引导下有上涨预期,但截至 2025 年 7 月 23 日各环节仍无经营利润 [27] 雅下水电 - 2025 年 7 月 19 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 [4] - 可重点关注 GIL 环节,7 月平高电气 550 千伏 C4 环保气体 GIL 成功投运 [4] 风电 - 2024 年我国陆风新增装机容量约 75.8GW,同比增长 9.68%;海风新增装机容量约 4.0GW,同比减少 40.85% [7] - 2025 年 1 - 5 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量为 46.28GW,同比增长 134.21%;5 月新增 26.32GW,同比增长 801.37%,环比增长 392.88% [7] - 2024 年国内风电机组公开招标容量 164.10GW,同比增长 90%;2025 年 1 - 6 月国内风电机组公开招标容量(不含框架招标)53.33GW [12] - 2025 年 6 月国内陆风机组(含塔筒)、陆风机组(不含塔筒)中标均价分别为 1939、1425 元/kW,分别环比 5 月 - 0.48%、 - 0.84%;海风机组中标均价为 3106 元/kW [12] 固态电池 - 看好固态电池后续行情,近两周板块走势弱因前期涨幅高 [5] - 关注全固态电池前、中道设备以及硫化锂等环节,以及半固态电池或极片、电解质改性进展 [5] 储能 - 甘肃电化学大储容量电价政策出台对冲容量租赁费用取消影响,预计其他省份效仿 [5] - 国内储能招标景气度高,海外也保持较高景气度 [5] 人形机器人 - 曾隶属于英特尔的 RealSense 获 5000 万美元融资,众擎机器人完成两轮共 10 亿融资 [6] - 优必选中标 9051.15 万元订单,中国战队在 RoboCup 类人组夺冠 [6] - Figure 推出高能量密度人形机器人防火电池,字节跳动发布 VLA 模型 GR - 3 [6] - 星动纪元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星动 L7,优必选推出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 [6] - 马斯克提出五年内将 Optimus 年产量提升至 100 万台目标 [6] 锂电 碳酸锂 - 7 月 24 日江西矿山供应扰动消息刺激期货涨幅达 8%,实际供需面暂无明显缺口 [16] - 现货市场成交多集中在贸易商环节,正极材料厂对高价位现货接受度低 [16] 磷酸铁锂 - 价格受碳酸锂上涨影响延续增长态势,行业出货小幅增加 [16] 三元材料 - 随着“金九银十”临近,正极厂商备货,中镍及中高镍材料排产增加,高镍材料排产稳定 [16] 负极材料 - 价格企稳,原料成本上涨提供支撑,但供过于求格局使价格僵持 [16] 电解液 - 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未传导到电解液端,预计价格维稳或小幅上涨 [17] 隔膜 - 供应端产能释放周期长,存量产能未消化,预计短期内价格平稳 [17] 公用事业 动力煤 - 截至 2025 年 7 月 25 日,秦皇岛港 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为 650 元/吨,较上周五上涨 11 元/吨 [36] - 防城港 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为 675 元/吨,广州港 5500 大卡动力煤价格为 705 元/吨,与上周五持平 [36] 全社会用电量 - 6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 867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4% [37] - 1 - 6 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 4841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7% [37] 电网代理购电价格 - 各地区电网代理购电价格有差异,部分地区 2025 年 7 月同比有变化 [51]
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国金宏观赵宏鹤)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28 08:02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改革需要中央、地方和司法体系协同配合,而非简单的"涨价去产能"[1][3][6] - 改革需突破阻力最小路径,针对新兴产业内卷问题,如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9][10] - 改革目标是提升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地方政府正确政绩观[7][8] 阻力最小的方向 - 资本市场和政策的阻力最小方向是上游传统行业:国央企比重高、集中度高且普遍亏损[3] - 2016年供改记忆使上游行业成为市场短期参与反内卷主题的阻力最小方向[4] - 阻力最小路径可能导致中下游行业竞争压力加大,甚至加剧内卷[4] 改革之路 - 内卷式竞争背后涉及地方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政府补贴等体制机制因素[6] - 改革三方面:1)司法体系打击不正当竞争 2)中央部委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 3)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7][8] - 新兴产业内卷导致研发投入减少、产品质量下降,与高质量发展初心背道而驰[10] 改革重点行业 -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是反内卷改革重点[9] - 新兴产业内卷外化导致廉价出口,可能损害"中国制造"形象并引发反倾销调查[10]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出口增长75.2%,但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6] 改革预期效果 - 反内卷改革将成为行业提升质量、企业改善利润率的重要催化剂[11] - 改革有望写入"十五五"规划,后续将有更多政策落地[11] - 待房地产业进入新稳态后,改革对宏观经济效果将更明显[11]
欧盟委员会突然宣布了!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发起第二轮“双反”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7-28 07:18
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双反调查 - 欧盟委员会于7月22日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玻璃发起第二轮双反调查 怀疑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2] - 2023年全球太阳能玻璃产能70%以上来自中国 前五大厂商中四家为中国公司 [2] - 中国太阳能玻璃产业具备成本优势 成为欧盟重点调查对象 [2] 行业应对策略转变 - 与2013年双反不同 此次光伏行业第一反应是转向内需市场而非对抗 [4]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超150吉瓦 已超过2023年全年总量 [5] - 2025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预计增长30%以上 [5] 国内市场需求爆发 - 屋顶光伏和补贴政策推动市场增长 山东 河南 江苏 安徽等地普及率快速提升 [7] - 国家能源局2021年启动整县屋顶光伏试点 2024年3月推出家庭光伏新补贴政策 [7] - 工商业领域积极参与 部分企业将厂房出租用于光伏发电 [7] 企业业务转型案例 - 某组件封装企业外贸占比从80%转为内销为主 直接对接省级农电站项目 [9] - 企业新增产线配合县域清洁能源工程 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9] 农村市场发展动态 - 光伏应用从西北戈壁转向湖南浏阳 河南南阳 山东德州等地的农村屋顶 [12] - 3千瓦户用系统年发电约3500度 年收益1400元 投资回收期约5年 [12] - 部分地区出现安装排队现象 村干部带头发展光伏集体经济 [12] 产业链影响与趋势 - 双反促使出口产能转向内需 客观上刺激了国内供应链优化 [14] - 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企业利润率承压但产能保持运转 [10] - 行业向高效组件和储能一体化方向发展 技术升级带来新市场空间 [10] 长期发展前景 - 双循环战略显现成效 从外销依赖转向内需驱动的产业链优化 [15] - 未来可能面临国内市场饱和后的战略选择 或重新定义全球电力市场规则 [17]
宇邦新材实控人一致行动人全部清仓250万股,套现775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8 06:22
股东减持 - 苏州宇智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计划转让250万股股份 每股价格31 02元 套现7755万元 [1] - 苏州宇智伴为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公司实控人肖锋和林敏 本次转让后其将清仓所持2 28%股份 [1][3] - 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此次股份为6月13日解禁的限售股部分 [3]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为光伏涂锡焊带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产品应用于隆基绿能 晶科能源等主流组件厂商供应链 [4] - 2024年营收32 76亿元(同比+18 59%) 但净利润0 39亿元(同比-74 49%) 毛利率从2022年11 21%降至5 87% [4] - 2025年Q1营收6 39亿元(同比-8 75%) 净利润0 34亿元(同比-2 84%) [4] 行业动态 - 光伏组件成本下降推动焊带细线化趋势 公司产品单价承压 [4] - 2021-2022年行业扩产潮推动公司营收从2020年8 19亿元增至2024年32 76亿元 [4] 市场表现 - 7月15日以来股价跌多涨少 7月25日收盘价34 81元(单日-0 88%) [3] - 当前股价较股东减持定价31 02元存在12 2%溢价空间 [1][3]
以产业新特征为锚 重塑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价值
上海证券报· 2025-07-28 02:48
产业投资价值的内涵与演变 - 产业投资价值是衡量企业在产业链生态中的协同能力、技术潜力与长期发展前景的综合价值,具有战略导向和长期性特征 [3] - 与金融投资不同,产业投资更关注企业技术路线可持续性、产业生态嵌入能力及产业链重构能力 [3] - 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常因"贴标签"式估值方法陷入认知困境,部分深耕细分领域的企业未获合理估值 [4] 数字经济驱动的产业变革 - 数字经济形成"核心技术企业—转化平台—应用场景"三段式生态,打破行业边界,所有产业均可融入 [6][9] - 传统产业企业可通过应用场景环节嵌入数字经济,如制造业打造智慧工厂、服务业推进数字化供应链 [10][11] - 数据要素渗透使流量成为关键驱动力,网络枢纽型企业可通过流量运营实现价值跃升 [17][18] 新需求特征下的价值重构 - 终端驱动型产业链(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崛起,配套企业需主动绑定终端链主以拓展空间 [13] - 需求逻辑从单向供给转向"供给创造需求",企业需通过IP融合、场景创新引领情绪化消费(如泡泡玛特案例) [14][15] - 传统消费品行业可通过个性化定制、沉浸式体验(如宠物经济跨界服务)重塑产品边界 [16] 传统与新兴产业的动态转化 -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可衍生新兴业态(如预制菜推动餐饮业升级) [21] - 新兴产业若缺乏持续创新可能"传统化"(如光伏行业面临技术同质化风险) [23] - 企业需布局前沿领域(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并构建技术护城河(参考华为案例) [24] 上市公司战略调整方向 - 能源/交通/电信等网络枢纽型企业需强化流量转化能力(如智能充电桩、5G基建) [18][19] - 材料/食品等传统行业可向高性能材料、智慧供应链等高端环节升级 [22] - 新兴领域企业应避免短期主义,需持续投入核心技术(如储能、脑机接口) [24]
光伏中上游价格延续涨势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08
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 - 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上涨至4.2万元/吨,涨幅13.5%,颗粒硅成交均价上涨至4.4万元/吨,涨幅10% [1] - 多晶硅致密料报价可能持续上升至5万元/吨—5.2万元/吨,甚至可能达到5.5万元/吨,大客户报价约4.9万元/吨,颗粒硅报价看涨至4.5万元/吨 [1] - 硅料价格区间落差较大,显示上下游博弈仍在进行,8月硅料产量可能突破11万吨,甚至接近12万吨 [1] 工业硅价格变动 - 工业硅主力合约收盘价从8745元/吨上涨至9525元/吨,涨幅8.92%,但下游对快速上涨的价格接受度有限 [2] 硅片价格传导 - 183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上涨至1.1元/片,涨幅4.76%,210R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上涨至1.25元/片,涨幅8.70%,210N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上涨至1.44元/片,涨幅6.67% [2]
1000+深度报告: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等
材料汇· 2025-07-27 23:58
行业分类与投资热点 - 半导体领域涵盖光刻胶、电子特气、靶材、硅片等核心材料,以及先进封装相关的玻璃通孔TGV、硅通孔TSV等技术 [1] - 新能源方向聚焦锂电池(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氢能、固态电池及储能技术 [1] - 光伏产业涉及钙钛矿、石英砂及光伏胶膜等关键材料,OBB技术被重点标注 [1] - 新型显示技术包括OLED、MicroLED及量子点,配套材料如OCA光学胶、偏光片被高频提及 [3] - 纤维材料中碳纤维、芳纶纤维及碳陶复合材料成为关注重点 [3] 材料技术突破 - 化工新材料领域突出特种工程塑料(PEEK、LCP)、有机硅及POE的应用 [3] - 电子陶瓷(MLCC、氮化铝)、高温合金及隐身材料在军工领域具有战略意义 [3] - 散热材料(液冷技术)、合成生物学衍生材料及碳纳米管技术被列为前沿方向 [3] 企业及产业链动态 - 半导体设备巨头ASML、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及中芯国际被列为标杆企业 [4] - 新能源车企特斯拉、比亚迪与科技公司华为、京东方共同构成产业链核心 [4] - 国产替代主题覆盖折叠屏、高频高速通信及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 [4] 投资阶段策略 - 种子轮阶段需重点考察技术门槛与团队背景,产业链资源不足者慎投 [6] - AS阶段(产品成熟期)是风险收益比最优节点,需验证客户市占率及利润增长 [6] - Pre-IPO阶段企业已形成行业领先地位,但估值高企需关注市场份额扩张能力 [6] 技术发展路线 - 半导体工艺节点显示台积电N3/N2与Intel 20A/18A的竞争格局,大陆厂商暂未列名 [11] - 光刻技术从DUV向Hi-NA EUV演进,元件架构从FinFET转向GAAFET [11]
下一阶段轮动到哪些行业?
东吴证券· 2025-07-27 22:33
增量资金来源 - 6月底以来增量资金主要由融资盘和保险资金贡献[1] -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在2.3万亿中枢波动,6月下旬下滑,活跃程度5月以来中枢下移,6 - 7月在8% - 12%区间窄幅波动,近期降至6%附近[1][7] - 两融余额6月下旬加速上行,7月24日达1.94万亿,接近2025年3月1.95万亿历史高点[9] - 公募基金整体股票仓位自5月14日后持续下降,目前降至64.22,接近2024年9月末之前水平[9] - 2025年以来险资入市力度显著提升,半年举牌数接近2024年全年,主要集中在大金融板块,一季度末财险仓位接近16%,人身险仓位在13%附近[12] 市场风格变化 - 4月初至6月中旬,微盘股和银行股是主要方向,呈“哑铃”结构,其他大、中、小盘横盘震荡;6月末至7月初全市场板块上行,小盘斜率更高;7月中旬银行板块见顶后其他板块接力,风格全面扩散[17] - 4月7日至7月25日,单日领涨概念重复度均值在16%附近,热点切换快,7月中旬以来热点板块上涨持续时间变长,市场交易情绪更积极[2][19] 大势研判与板块选择 - 三季度市场表现较乐观,关注四季度政策托举,短期指数下行风险偏低,增量资金接力流入则上行动力加强[2] - 交易策略建议均衡布局行业,一是“反内卷”交易下的光伏、煤炭、化工及科技行业的机器人板块;二是本轮未轮动到的酒类、服务消费、地产开发等板块[2] 风险提示 - 政策出台和落地时间不及预期、融资盘接近前期高点有资金拥挤风险、基金仓位估算数据与真实数据有误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