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新能源ETF(159875)冲击3连涨,成分股雅化集团10cm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7-21 13:36
新能源ETF表现 - 新能源ETF盘中换手率达2.47%,成交2228.94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3606.00万元 [3] - 新能源ETF最新规模达8.96亿元,创近1月新高,融资买入额123.65万元,融资余额2168.29万元 [3] - 新能源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07%,最长连涨月数2个月,最长连涨涨幅38.44%,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76%,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6.57% [3] 新能源指数成分股 - 中证新能源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2.81%,包括宁德时代(9.72%)、阳光电源(5.57%)、隆基绿能(5.18%)等 [6] - 成分股中特变电工涨幅最高达4.63%,宁德时代涨2.56%,三峡能源涨1.40% [5]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 [5] - 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5] - 水电工程将长期利好水电配套设备、电网外送工程核心设备等头部供应商 [6]
中国锂电年度十大领袖(2025)|巨制
24潮· 2025-07-21 02:38
行业概述 - 中国锂电产业从20年前被日韩垄断发展到如今在全球核心供应链占据优势地位,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73.7%,储能电池占87%,正负极材料占90%,电解液占85%,隔膜占80% [2] - 锂电产业经历了野蛮生长和残酷洗牌,上市公司总市值曾达5.8万亿元,千亿市值企业达12家 [2] - 2024年行业面临严峻挑战,108家锂电公司整体营收下降11.87%,净利润下降67.27%,连续两年大幅下滑 [3][4] - 行业从简单粗暴扩张进入比拼硬科技和产业链话语权的深层竞争阶段,未来具备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等核心能力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4][5] 宁德时代 - 从100万元注册资本发展为全球锂电霸主,2024年营收超3600亿元,总资产7800亿元,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第一 [8] - 过去11年研发投入766.3亿元,占营收5.2%,拥有研发人员20346人,专利43354项 [9][10] - 2024年动力电池毛利率23.94%,同比增长1.67个百分点,资金净值2752亿元,是第2-20名总和的3.48倍 [13][14] - 海外收入从0到100亿元用10年,100亿到1000亿仅用2年,2024年境外在建工程预算617亿元 [11] 中伟股份 - 三元前驱体市占率20.3%连续5年全球第一,钴系材料市占率28% [17] - 2017-2024年营收增长20.6倍,连续16个季度正增长,海外收入增长87.53倍至178.84亿元 [16][19] - 2021年以来投资超750亿元布局全球,镍自供比例近50% [18][20]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9.62%,资金净值11.67亿元,计划发行H股增强资本实力 [22] 亿纬锂能 - 2006-2024年营收增长346倍,盈利增长270倍,仅2024年出现0.35%下滑 [25] - 海外收入增长156倍,连续三年超100亿元,在马来西亚、匈牙利建设生产基地 [26][27] - 19年研发投入124亿元占营收6.43%,计划2026年推出高功率全固态电池 [28][29] - 形成全形态锂电池谱系,坚持"三足鼎立"业务结构应对市场波动 [29][30] 欣旺达 - 2024年营收560亿元创历史新高,海外收入占比连续7年超40% [32][33] - 2022-2024年投资313亿元,发布6C闪充电池和625Ah储能电芯 [33][34] - 资金净值71亿元,研发固态电池和航空动力电池等前沿技术 [34][35] 格林美 -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全球第二占15%,四氧化三钴全球第二占20% [38] - 2020年以来投资近700亿元,印尼镍产能15万吨/年全球前三 [38][42] - 2010-2024年海外收入466亿元占25%,布局韩国、印尼等市场 [43][44] 华友钴业 - 2009-2024年营收增长40倍,盈利增长42倍 [49] - 海外收入增长21倍,印尼镍项目12万吨投产,匈牙利正极材料项目推进 [50][51] - 2008年以来投资近千亿元,6个在建项目预算252亿元 [52] 科达利 - 锂电池结构件业务14年增长48倍至114亿元,2024年净利润增长22.55% [56][57] - 国内13个基地达产后产值189亿元,海外匈牙利、瑞典基地已盈利 [57] - 近5年收入复合增长39%,净利润复合增长71% [57] 国轩高科 - 2015-2024年营收增长11.89倍,海外收入增长72倍至110亿元 [62][63] - 欧洲哥廷根工厂投产,美国投资43亿美元建厂,计划2025年全球产能300GWh [63][66] - 拥有7000项专利,布局阿根廷锂矿和印尼镍资源 [68] 盐湖股份 - 拥有亚洲第一大盐湖,碳酸锂产能4万吨/年,成本低于3.4万元/吨 [70][71] - 2024年锂产品毛利率超50%,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4.5% [71][72] 贝特瑞 - 负极材料全球第一市占率21%,连续15年盈利 [74] - 2020年以来投资超400亿元,负极产能从10万吨增至57.5万吨 [75][76] - 布局印尼、摩洛哥项目,12年研发投入48.6亿元占营收4.83% [77][78]
“沸了”!韩国股民狂买中国股票
凤凰网财经· 2025-07-20 18:57
韩国股民投资偏好分析 海外市场偏好 - 中国为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市场 2025年截至7月17日累计成交额达5514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的3224亿美元[1][12][14] - 港股是韩国股民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重点 持有金额最高的个股为小米集团-W[2] 港股投资热点 长期持仓 - 过去一年净买入前十港股:小米集团-W(160亿美元)、比亚迪股份(6244万美元)、宁德时代(6085万美元)、老铺黄金(5769万美元)、泡泡玛特(2941万美元)[3] - 持股市值前十港股:小米集团-W(251亿美元)、腾讯控股(217亿美元)、阿里巴巴-W(176亿美元)、中芯国际(9235万美元)、宁德时代(8333万美元)[9][10] 短期交易动态 - 过去一个月净买入前三:老铺黄金(2943万美元)、三花智控(2092万美元)、小米集团-W(1986万美元)[4][5][6] - 最近一周净买入前三:阿里巴巴-W(1338万美元)、老铺黄金(682万美元)、康方生物(74万美元)[7][8] 美股投资特点 - 虚拟资产概念股受追捧 6月19日-7月18日净买入前五:Circle(520亿美元)、Direxion特斯拉2倍杠杆ETF(280亿美元)、Coinbase(244亿美元)[16][17] 韩国市场资金面 - 投资者存款达667万亿韩元 创近年高位 显示加仓潜力[2] - 未偿还保证金贷款216万亿韩元 KOSPI指数年内涨幅达3289%[18]
“最年轻”的985大学,出了两个中国首富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0 12: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行业 - 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超2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3] - 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环节,中南大学培养了超过70%的中国锂电池行业研发人员,被称为锂电池"黄埔军校"[7][8] - 中南大学校友创办或控股的新能源产业相关上市公司超过30家,不完全统计显示校友创办上市公司总数达110多家[27] 中南大学校友企业及成就 -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1995年创办公司,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现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市值6588亿人民币[10][12][13][16] - 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创办的公司是全球领先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供应商,市值306亿人民币[16] - 科力远集团董事长钟发平填补中国新能源材料领域空白,公司市值139亿人民币[16] - 杉杉股份在中南大学团队加入后成为全球最大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17] - 中南大学校友企业总市值达7694.86亿人民币,涵盖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个细分领域[27] 中南大学学科优势 - 冶金工程与矿业工程学科全球领先,材料学为强势专业,参与东方红卫星、歼20发动机等国家重大项目[20][21] - 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第93位,矿业工程连续四年全球第一,冶金工程全球第二[23] - 冶金工程全国排名第2,矿业工程全国第1,材料科学与工程全球前1‰,紧密对接新能源产业[24] - 牵头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大新能源材料研究平台之一[24][25] 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 - 湖南锂矿资源全国第7,计划2025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4000亿,2026年锂电池和储能材料产业突破1500亿[43] - 2024年湖南新能源汽车产量98.7万辆,全国排名从第8升至第5,比亚迪贡献显著[48] - 比亚迪在湖南投资超百亿项目4个,总产值突破1500亿,带动完整新能源车产业链[52] - 2024年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1670家,到位资金超6000亿,近半投向制造业[40] - 2012-2023年湖南GDP实现2万亿到5万亿的"四连跳"[56]
逐新向高,创新场活力充沛(年中经济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0 08:40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 [2]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专注高端钢材、特种钢材,一季度经营绩效实现大幅增长 [3][4]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煤矿采用智能采煤机,作业更安全高效 [5] -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培训周期缩短近一半 [5] - 华工科技实现激光晶圆隐切设备关键零部件自主生产,具备大批量生产和销售能力 [6][7]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恩平15—1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投用,实现全链条技术升级 [12]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氢液化技术为解决氢能储运痛点提供新方案 [12] -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高镁轻强铝,有望提升多领域竞争力 [15] - 北京培育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20个未来产业,南京发力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制药 [15] - 灵心巧手公司研发的"灵巧手"实现工业场景自动装配,耐用性好性价比高 [16] 外资与民营企业创新 - 西门子医疗深圳新基地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 [18] - 湖南钢铁集团与安赛乐米塔尔集团合作推动汽车用钢全球研发中心建设 [18] - 中国独角兽企业集中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等领域 [16] - 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9]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韧性 - 北京化工大学研制全球首个500千瓦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实现1万小时稳定运行 [19] - 华科精准SR系列机器人定位精度超越进口产品,占国内市场七成以上 [20] -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欧盟平均水平 [19] - 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 [19] 应用场景与人才优势 - 国产SR手术机器人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小时 [20] - 深圳理工大学胡强团队示范运行全球最大微藻"光碳智造"产线 [21] - 我国研发人员达到724万人年,连续多年世界第一 [22] - 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数量全球领先 [22]
最高40%!特朗普公布加税名单,五国被征高税,拒绝牺牲中国利益换美国让步!越南被摆了一道?
搜狐财经· 2025-07-19 19:58
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14个国家输美产品加征25%至40%关税,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税率超35%,印尼达32% [1] - 加税目标行业包括马来西亚半导体封装、泰国汽车零部件、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纺织业、印尼锂电池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1] - 南非作为金砖国家成员被加征30%关税,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盟友也被征收25%关税 [3] - 越南与美国贸易协议存在争议,特朗普单方面将商定关税从11%提高到20%,并威胁对"转运自中国的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 [3][4] 产业链转移与供应链影响 -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产业链外迁重要承接地,加税意图迫使产能迁往美国 [1] - 越南制造业35%电子零部件和80%塑料原料依赖中国进口,2024年对美贸易顺差达1200亿美元占GDP30% [6] - 40%转运税可能切断中越产业链,导致外资撤离,越南面临经济困境 [6] - 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和印尼因不愿牺牲中国利益被征高关税 [6] 区域经济合作与应对措施 - 中国加速与东盟共建"关税同盟",马来西亚和泰国已对美国科技产品实施配额限制 [6] - 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明确表示不愿与中国脱钩 [6] - 东盟国家推进"去美元化"和"自主产业链"建设 [6] - 越南副总理在东盟外长会议上会晤中国外长,讨论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和维护多边贸易规则 [9] 中美关系动态 - 美国未对中国直接加税,美财长表示中美有合作空间 [7] - 中国向越南递出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上合组织邀请函 [9] - 越南面临在中美之间选择的战略困境,顺从美国将导致产业链断裂风险 [9]
2025锂电IPO迎来“A+H”潮
高工锂电· 2025-07-19 17:41
锂电产业链港股上市潮 - 锂电行业多个公司相继启动IPO进程,上半年A股IPO新增受理企业达177家,港股递表企业有240家 [2] - 宁德时代以1.3万亿市值缔造上半年全球最大IPO,上半年成功上市的锂电相关企业还包括海博思创、首航新能、优优绿能等 [2] - "A+H"双上市趋势持续上扬,亿纬锂能、欣旺达、星源材质、天赐材料等相继宣布启动港股IPO [2] 锂电行业上市驱动因素 - 2024年A股共有430家企业终止IPO,远超2023年的245家,多家企业瞄准2025年推进上市计划 [4] - 行业洗牌加速企业上市布局,2024年国内锂电池供需错配导致价格快速下滑,企业利润承压 [5] - 规模较大企业通过上市实现资金筹集、提升技术水平、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如海博思创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3年来持续下滑 [5] 中小企业差异化突围 - 规模较小的锂电配套企业可凭借核心技术、差异定位深耕细分领域,如理奇智能专注于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 [6] - 固态电池、大容量储能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面临难题,配套企业群策群力或将催生细分龙头 [6] - 材料创新与制程工艺的配合将成为下一代电池工艺的关键,如固态电池减压、大容量电池卷改叠等 [6] 港股上市战略意义 -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8] - 锂电企业布局海外市场需要吸引海外资本、增强海外融资能力,如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匈牙利基地需要海外资金 [10] - 欧美本土锂电品牌大溃败,《欧盟电池法》推迟2年给中国锂电企业出海窗口期 [10] 海外产能布局 -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产能规划达100GWh,港股募集资金的90%将用于该工厂建设 [10] - 容百科技将在波兰建设2.5万吨/年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11] - 天赐材料将在摩洛哥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产品及其关键原材料项目 [11] 产业链全面出海 - 中国锂电产业链从材料、设备、电池均有头部企业加入"A+H"队伍 [12] - 先导智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设备企业加入出海行列 [12] - 锂电产业出海或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12]
资管一线|联博基金朱良:分红率攀升将使中国股市具有长期可投资性
新华财经· 2025-07-18 21:59
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 - 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明显回升,A股与其他市场相关度较低,具有较好的防御性 [1] -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态度已向积极方向转变,但资金增量体现还需时间 [4] -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超额收益空间,在机构化过程中仍有阿尔法收益机会 [4] A股长期投资潜力 - A股上市公司整体分红率约30%,低于日本(50%)、新加坡(60%)和中国香港(60%),有上升空间 [3] - A股正推进股票回购制度,若回购后及时注销可提升每股盈利和ROE [3] - 中国经济展现韧性,产业链完整性和体系化优势验证了短期不可替代性 [2] 重点关注资产类别 - 长久期资产是未来重点,包括现金流健康且分红率持续提升的企业,以及ROE稳定增长的企业 [1][4] - 相对看好知识产权或无形资产密度高的产业和公司,这类公司更易维持技术优势和较高ROE [5] - "反内卷"政策侧重民企,若落地将促使市场更关注基本面,提升资本市场效率 [4] 人民币与美元走势 - 美元走弱概率大,因美国经济优势减弱及全球"去美元化"趋势,预计美与非美国家利差缩小 [6] - 人民币或温和升值,中国经济稳定扩张背景下,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可能上升 [6] - 美元资产重要性将逐步降低,但过程不会迅速完成 [6] 美股市场特征 - 美股表现与宏观经济关联性有限,主要由大型科技股驱动,这些公司面向全球市场 [7] - 美股后续表现更依赖企业实际盈利而非估值,部分投资者存在行为偏差 [7] - 7月下旬财报将揭示关税政策对企业基本面的实际影响,科技企业受影响或有限 [8]
楚能新能源连下四大采购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7-18 18:18
公司发展动态 - 楚能新能源成立仅4年但发展迅速,正加速构建供应链体系以满足储能和动力终端订单需求[1] - 2025年以来已与多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及采购订单[1] 四大采购订单 - 与天赐材料签订55万吨以上电解液采购合同,协议有效期至2030年12月31日[4] - 与江苏瑞德丰达成战略合作,未来五年采购约2.5亿套结构件,金额约30亿元[6] - 与龙蟠科技达成协议,2025-2029年间采购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预估金额超50亿元[7] - 与华创新材签署战略协议,未来五年供应15万吨锂电铜箔[9] 合作伙伴背景 - 天赐材料是全球电解液头部企业,2024年销售超50万吨,同比增长26%[5] - 江苏瑞德丰是新能源精密结构件提供商,已完成3轮融资[6] - 龙蟠科技是头部磷酸铁锂生产商,出货量稳居全球top10[7] - 华创新材是国内锂电铜箔领先企业,具备年产15万吨产能[10] 业务发展情况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列全球第7,海外订单总量超30GWh[15] - 动力电池装机量进入国内前15,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位列第13[15] - 已为东风多款车型提供动力电池,并持续供货一汽奔腾[16][17] - 拓展船舶领域,累计装载新能源船舶超100艘[18] 未来规划 - 计划进入整车制造领域,汽车业务部门已有百人规模[20] - 首款车可能瞄准增程SUV市场,长期规划包含增程和纯电车型[22] - 正在招聘覆盖汽车研发全链条的专业人才[22]
头部车企减产冲击:磷酸铁锂电池增速罕见落后于三元
高工锂电· 2025-07-18 18:08
锂电池行业需求变化 - 2025年5月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及正极材料产量增速(环比)开始低于三元电池 这是近年来罕见现象 显示行业需求端进入"空窗期"[1] - 5-7月间大型一体化汽车/电池制造商出现显著产量削减与扩产减缓 欧洲市场电动车需求意外走强 该市场仍以三元电池需求为主[1] - 个别龙头车企2025年上半年销量可能仅完成全年目标不足40% 高企的年度销售目标面临压力 已有机构下调相关企业2025年销量预测[1] - 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理论月产能最高60万辆 但国内市场月产量自3月以来停滞在约30万辆水平[1] - 有车企通过减少生产班次、推迟新生产线投产来放缓生产与产能扩张步伐[2] 价格与供应链变化 - 2025年Q1-Q2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价格降幅超过三元电池 Q2降幅甚至超过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3] - Q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下降约10% 为四大主材中跌幅最大 而5系、8系三元材料价格Q1出现回暖[3] - 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连续两个季度下跌 且跌幅大于三元电解液[4] - 部分头部企业中断价格战 减产并缩短供应链账期 导致磷酸铁锂从需求到利润全面受挫[4] - 年中招标价格显示 由于头部厂商生产放缓及下半年需求低能见度 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5] 全球需求断档 - 美国关税政策及"大而美法案"导致储能产品"抢装潮"在上半年达到顶峰[6]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企业直接出口至美国的储能电池同比增速一度超过2000%[6] - 2024年仅来自美国的储能订单需求就超过150GWh 但之后需求延续性面临考验[6]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能否延续及电动化高增速不再 给动力电池需求带来担忧[7] 新一轮资本开支 - 2025年上半年产业链产能利用率较2023-2024年同期明显改善 刺激资本扩张[7] - Q1宁德时代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超40% 正极铁锂和前驱体是唯二资本开支由负转正的材料品类[7] - 中国前七大电池设备供应商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将增长超45% 一改2023-2024年20-30%的年度下滑颓势[7] - 资本开支回暖对应行业策略分化 宁德时代高资本开支更多是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资金[7] 行业战略转型 - 宁德时代战略重心转向储能领域和能源系统运营商转型 发布587Ah大容量电芯 构建汽车/充换电/储能/虚拟电网生态闭环[8][9] - 商业模式创新高度依赖市场地位/资本实力/技术积累 对多数参与者不易挑战[9] - 多数电池厂/材料厂难以将技术创新转化为议价权提升 技术进步难快速转化为利润和市场份额提升[9] - 行业面临两难境地:产能出清与需求断档 vs 新一轮资本竞赛开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