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Mona M03

搜索文档
无预售价的豪赌:小鹏全新P7的产品力突围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9:00
小鹏汽车全新P7发布 - 全新P7采用"无预售价"策略,发布6分37秒订单破万,显示20万~30万元价位段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敏感度[1] - 该车型承载公司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意图,旨在重塑品牌形象[4] - 设计团队强调"颜值第一,科技领先"理念,通过极致简洁设计传递情绪价值[6] - 车身尺寸对标保时捷Panamera,多项参数超越该豪华车型[6] P7历史表现与市场环境 - 初代P7曾创造车新势力单车万台下线最快纪录(2020年10月)和十万台量产最快纪录(2022年3月)[2] - 上市首年为公司贡献56.6%销量,助力品牌当年营收达58.44亿元[2] - 2022年起面临比亚迪海豹和降价后的特斯拉Model 3激烈竞争[2] - 2024年上半年P7系列仅交付1万辆,同比下滑[3] 公司战略调整与产品矩阵 - 2023年P7i中期改款搭载双激光雷达及双英伟达Orin芯片,销量回升[3] - 2024年推出P7+和Mona M03两款性价比车型,起售价分别下探至18.68万元和11.98万元[3] - 低价策略使公司连续9个月月销破3万辆,完成全年35万辆目标的66.8%[4] - 但导致单车平均收入从25.39万元降至15.29万元,品牌溢价能力弱化[4] 全新P7技术升级 - 智能驾驶从初代P7的14摄像头方案升级至3颗自研图灵芯片,算力达2250TOPS[7] - 电机最大功率从230kW提升至437kW,零百加速从5.9s缩短至3.7s[8] - 续航从702km增至820km,保持20万~30万元纯电轿跑头部水平[8] - 采用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充电技术[8] 未来挑战 - 定价策略需平衡销量与高端定位[10] - 激进设计风格需市场验证[10] - 纯视觉智驾方案在实际路况中的稳定性待检验[10] - 存在P7家族内部产品矩阵可能导致的用户认知混乱风险[10]
【汽车】7月新势力交付表现分化,理想i8/乐道L90相继上市——特斯拉与新势力7月销量跟踪报告(倪昱婧/邢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06 07:06
7月新能源车企交付情况 - 理想7月交付量30,731辆 同比下滑39.7% 环比下滑15.3% [3] - 小鹏7月交付量36,717辆 同比增长229.4% 环比增长6.1% 创历史新高 [3] - 蔚来7月交付量21,017辆 同比增长2.5% 环比下滑15.7% 其中乐道L60交付5,976辆环比下滑6.6% 萤火虫交付2,366辆环比下滑39.8% [3] 新车上市动态 - 理想i8于7月29日上市 定价32.18-36.98万元 首次搭载VLA司机大模型 聚焦6/7座家庭用户需求 [4] - 乐道L90于7月31日上市 定价26.58-29.98万元 Baas版本低至17.98-21.38万元 主打超大空间+换电补能 [4] 车企交付周期及促销政策 - 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长续航版交付周期1-3周 高性能版缩短至4-6周 8月31日前享8,000元限时补贴 [5] - 理想L6交付周期1-3周 L8/L9延长至3-5周 i8交付周期10-14周 8月延续5年0息政策 [5] - 小鹏Mona M03交付周期1-4周 P7+缩短至1-3周 G7缩短至2-4周 [5] - 小米SU7交付周期缩短至33-41周 SU7 Ultra缩短至6-15周 8月延续限时权益 [5] - 华为鸿蒙智行7月交付4.8万辆 同比增8.3% 环比降9.5% 9月多款新车上市或提振销量 [5] 智能驾驶发展 - 7月26日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小马智行等8家企业首批获准 [6] - Robotaxi商业化或迎拐点 行业可能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升级模式 [6]
何小鹏的AI帝国里,没有激光雷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3:56
小鹏汽车技术路线 - 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图灵芯片首次上车,搭载在中型SUV G7上,一颗图灵芯片的有效算力等同于三颗英伟达Orin X,整台G7的有效算力超过2200Tops [2] - 小鹏Mona M03顶配版配备两颗Orin-X芯片,算力达508TOPS [2] - 小鹏宣布将采取纯视觉方案,认为激光雷达"看不远、干扰多、帧率低、穿透性差" [2] 纯视觉技术方案 - 小鹏通过定制AI编译器、协同设计模型架构等方法,实现VLA和VLM大模型与图灵芯片的耦合 [3] - 小鹏训练了超过40万小时的视频数据,相当于AI看了3万部《流浪地球》,视频数据量将在今年增加到2亿clips [10] - 小鹏智能算力集群正向两万卡水平前进,云端集群运行效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 [13] - 去掉激光雷达后节约了20%的感知算力,模型反应更快,视觉信息处理帧率达到业界主流激光雷达处理帧率的12倍 [13] 激光雷达技术发展 - 激光雷达成本12年间下降了400倍,禾赛已将激光雷达价格压到200美元 [3] - 激光雷达供应商通过自研关键器件并压缩成芯片实现降本,部分主机厂称禾赛激光雷达报价已降至人民币三位数 [25] - 激光雷达存在"多径效应"问题,但已有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和多源数据对比来解决 [26][28] 技术路线对比 - 纯视觉方案优势:算力要求低、响应速度快、数据获取成本低 [13][22] - 激光雷达优势:测距精度高、不受光线条件限制、能识别视觉欺骗性场景 [30][31] - 视觉方案在极端天气下仍需依赖毫米波雷达 [25] 行业竞争格局 - 小鹏将纯视觉高阶智驾能力下放到13万元起的Mona Max,同时激光雷达也下探到同价位区间 [4] - 小鹏试图重新定义辅助驾驶标准,认为"算力"才是检验辅助驾驶的第一标准 [6] - 特斯拉和小鹏代表纯视觉派,而更多品牌转向激光雷达方案 [4][6] 技术争议 - 专家质疑去掉激光雷达是否能真正提升反应速度,认为占用算力的主要是大模型而非激光雷达 [18][19] - LOFIC技术最早由荣耀手机提出,工艺复杂且商用效果未达预期 [19] - 360°安全取决于传感器布置,视觉和激光雷达都可以实现 [21] 未来发展趋势 - 小鹏计划在2027年前结束纯视觉与激光雷达之争 [35] - L3及以上自动驾驶阶段,车企需证明纯视觉方案更安全 [34] - 最终衡量标准是哪种方案能更大概率防止事故发生 [36]
情绪价值拉满的萤火虫,能否照亮蔚来的盈利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21:03
萤火虫品牌表现 - 萤火虫5月销量3680台,超过4月纯电Mini(971台)和Smart(2193台)销量总和 [1] - 用户偏好高配版本,首个完整交付月销量勉强达到公司设定的3000-5000台目标 [1][15] - 50%首批订单来自蔚来体系用户,通过"车圈海底捞"式服务提升用户黏性 [4] 产品定位与设计 - 定位"悦己"消费,主要用户为中产家庭第二台车和精致青年首购 [2] - "六眼飞鱼"前脸灯组设计引发争议后口碑逆转,被形容为"丑萌丑萌" [1][2] - 内饰采用"治愈系高定美学",填补高端小车市场情绪空白 [4] - 空间设计包含27处储物空间,后备箱容积1253L,前备箱92L [9] 技术配置 - 搭载名为lumo的智能语音助手,支持GPT连续指令和大模型闲聊 [9] - 标配24个高性能感知硬件,算力128Tops,具备NOP智能领航辅助等功能 [9] - 采用欣旺达42.1kWh电池,后续计划适配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标准 [13] 市场竞争分析 - 竞品包括宝马MINI、奔驰smart、大众ID.3等 [4] - 采取"比MINI更smart,比smart更MINI"的差异化策略 [8] - 面临小鹏Mona M03、领克Z20、比亚迪海豚等10万元级A0车型竞争 [15] 销售与服务问题 - 销售团队产品知识不足,出现"我比销售更懂车"现象 [12] - 存在多项功能缺失:无胎压显示、无APP开启前备箱、无原厂ETC等 [12] - 全系无热泵空调,可能影响北方市场拓展 [13] 市场前景与挑战 - 2025年4月A0级轿车批发13万台,同比增长94%,占市场份额13.69% [14] - 精品小车在中国属小众市场,欧洲去年销量近500万辆但受关税影响 [14] - 公司目标第四季度月销5万台,其中萤火虫贡献3000-5000台 [1][15] - 组织架构调整将萤火虫从独立事业部转为PD&D集群管理 [16]
【汽车】5月交付保持平稳,新势力有望再引领行业智驾新变革——特斯拉与新势力5月销量跟踪报告(倪昱婧)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3 17:09
5月车市表现 - 理想汽车5月交付量同比增长16.7%环比增长20.4%至40,856辆,主要由于老款车型清库及新车型爬坡上量 [2] - 小鹏汽车5月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230.4%但环比下降4.3%至33,525辆 [2] - 蔚来汽车5月交付量同比增长13.1%环比下降2.8%至23,231辆,其中乐道L60交付环比增长42.8%至6,281辆,萤火虫交付3,680辆 [2] 5月新车智能化进展 - 小鹏Mona M03推出4款新车型,Max版本首次将双Orin+城市无图智驾价格下探至15万元以内,上市1小时内大定突破1万辆且Max版本占比超80% [3] -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上市,AD Pro芯片升级至J6M,AD Max芯片由英伟达双Orin升级为Thor-U [3] 6月购车权益及交付周期 - 特斯拉Model 3/Y维持现有优惠,6/30前Model 3后驱版及长续航版享5年0息+8,000元补贴,Model Y全系享5年0息 [4] - 理想L系列焕新版交付周期3-5周,MEGA交付周期缩短至7-12周(vs 5月11-15周) [4] - 蔚来乐道L60维持2-4周交付周期,萤火虫维持2-3周,延续5年0息及价值超2万元购车礼 [4] - 小鹏Mona M03新版本交付周期1-3周,X9/G9/G6交付周期缩短至1-4周/2-4周/1-3周 [4] - 小米SU7交付周期延长至36-50周,Ultra版本延长至22-25周,6月延续限时权益 [4] - 华为鸿蒙智行5月交付量同比增45.4%环比增61.3%至4.4万辆,问界M9单月交付15,481辆,尊界S800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1,600台 [4] 行业动态与趋势 - 比亚迪对22款智驾版车型提供至高5.3万元补贴,新一轮价格战短期扰动市场情绪 [7] - 特斯拉6月将上线Robotaxi服务,智能化主题持续发酵,关注高阶智驾车企及供应链 [7]
新能源车5月销量榜出炉,理想、小鹏、零跑等车企表现亮眼,港股通汽车ETF(159323)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3 10:27
恒生科技指数及汽车ETF表现 - 6月3日早盘恒生科技指数冲高回落,涨幅一度收窄至0 8%附近,地平线机器人、理想汽车等成分股领涨 [1] - 港股通汽车ETF(159323)震荡走高,一度涨近1 5%,持仓股中五矿资源、理想汽车、金力永磁、中升控股、长城汽车、零跑汽车等涨幅居前,其中理想汽车一度涨超5% [1] 造车新势力5月交付数据 - 零跑汽车实现三连冠,鸿蒙智行和理想汽车分别位居第二、第三,销量均重回4万辆 [1] - 小鹏连续7个月交付超3万辆,小米交付超2 8万辆,蔚来交付23231辆 [1] - 5月车市进一步回暖 [1] 新车智能化升级 - 5月28日小鹏MonaM03加推Plus和Max版本共4款全新车型上市,Max版本首次将双Orin+城市无图智驾价格下探至15万元以内,新车上市1小时内大定突破1万辆,Max版本占比超80% [1] - 5月8日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上市,所有车型售价保持不变,ADPro搭载芯片由地平线J5升级至J6M、ADMax搭载芯片由英伟达双Orin升级为Thor-U [1] 港股通汽车ETF成分股结构 - 截至6月2日,港股通汽车ETF(159323)标的指数成分股中比亚迪股份权重占比近20%,理想汽车权重占比近15% [2] - 该指数高度聚焦港股整车板块,乘用车含量在同类指数中领先,且拥有相对A股稀缺的造车新势力(理想、小鹏、零跑) [2] - 指数覆盖汽车零部件板块和汽车智能化领域,有望深度受益于机器人科技浪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