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Model S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撞树后打不开车门 5人被困燃烧的车内身亡 生前曾挣扎尖叫逃生!特斯拉在美被起诉:门把手设计存安全隐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0:36
因为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特斯拉在美面临诉讼和相关机构调查。 据媒体报道,一起发生在去年11月、针对特斯拉汽车的致命交通事故诉讼,已经于10月31日在美国威斯 康星州地方法院正式立案。 在该起事故中,一辆Model S在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车内五名乘客全部被困于迅速蔓延的火海中不幸 遇难。遇难者亲属向法院提起的诉状称,涉事车辆撞树起火后,车内人员原本在初始撞击中幸存,却因 车门锁止系统困于车内无法逃生。 乘客生前曾挣扎逃生 该诉讼指控特斯拉存在过失行为,指出企业明知其门把手设计存在安全隐患,且电动车锂电池在碰撞后 有着火风险,却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 与此同时,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存在的安全缺陷,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已开 启对特斯拉的调查。 10月27日,NHTSA在致特斯拉的信函中写道,该机构自9月中旬启动相关调查以来,持续收到特斯拉车 主关于门把手的投诉。截至2025年10月27日,NHTSA已收到16起关于2021款特斯拉Model Y车型的投诉 报告,原因是车辆低压蓄电池故障导致车外门把手失灵。 据红星新闻、第一财经报道,法庭文件显示,这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11月1日。 ...
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五人不幸遇难,特斯拉在美被起诉
第一财经· 2025-11-04 21:55
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引起了全球热议。 因为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特斯拉在美面临诉讼和相关机构调查。 据媒体报道,一起发生在去年11月、针对特斯拉汽车的致命交通事故诉讼,已经于10月31日在美国威斯 康星州地方法院正式立案。 在该起事故中,一辆Model S在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车内五名乘客全部被困于迅速蔓延的火海中不幸 遇难。遇难者亲属向法院提起的诉状称,涉事车辆撞树起火后,车内人员原本在初始撞击中幸存,却因 车门锁止系统困于车内无法逃生。 根据诉状记载,当时,附近拨打报警电话的居民表示曾清晰听到车内传出尖叫声。当地警长办公室的调 查报告显示,前座聚集的多具遗体表明乘客生前曾经历挣扎逃生的过程。 该诉讼指控特斯拉存在过失行为,指出企业明知其门把手设计存在安全隐患,且电动车锂电池在碰撞后 有着火风险,却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 与此同时,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存在的安全缺陷,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已开 启对特斯拉的调查。 包括Rivian在内的特斯拉竞争对手也正在重新考虑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方案。 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大众汽车品牌CEO托马斯·谢弗表示:"这些隐藏式门把手固然很 ...
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 五人不幸遇难 特斯拉在美被起诉
第一财经· 2025-11-04 21:53
对此,NHTSA要求特斯拉在12月10日前向其提交所有年款"在美国制造并用于销售或租赁的2021款特斯 拉Model Y车型"以及"同系车型"(包括2017至2022年款的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Y车辆)的相关记录, 范围涵盖车门系统的设计、故障情况及客户问题解决方案。 因为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特斯拉在美面临诉讼和相关机构调查。 据媒体报道,一起发生在去年11月、针对特斯拉汽车的致命交通事故诉讼,已经于10月31日在美国威斯 康星州地方法院正式立案。 在该起事故中,一辆Model S在碰撞后车门无法开启,车内五名乘客全部被困于迅速蔓延的火海中不幸 遇难。遇难者亲属向法院提起的诉状称,涉事车辆撞树起火后,车内人员原本在初始撞击中幸存,却因 车门锁止系统困于车内无法逃生。 根据诉状记载,当时,附近拨打报警电话的居民表示曾清晰听到车内传出尖叫声。当地警长办公室的调 查报告显示,前座聚集的多具遗体表明乘客生前曾经历挣扎逃生的过程。 该诉讼指控特斯拉存在过失行为,指出企业明知其门把手设计存在安全隐患,且电动车锂电池在碰撞后 有着火风险,却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 与此同时,针对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存在的安 ...
这一研发提速,储能版图将重塑?
中国能源报· 2025-11-04 08:06
目前,全球量子电池研究仍处于实验室理论探索与原型验证阶段,但已有多个研究团队取得一定研发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将给储能技 术领域带来颠覆。 从智能手机、电动汽车,到公用事业规模储能系统,电池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方方面面,推动储能装置在小型微型化、高功率密度、大 存储容量、更快速充电等性能上不断逼近物理与化学材料的理论极限。在此背景下,量子电池这一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储能技术开 始受到关注。通过利用量子纠缠、量子相干等奇特效应,让量子电池理论上实现储能密度与充电速度突破。目前,全球量子电池研究仍 处于实验室理论探索与原型验证阶段,但已有多个研究团队取得一定研发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将给储能技术领域带来颠覆。 重新定义小型储能技术极限 传统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存储能量,量子电池则基于量子力学原理运作,后者得益于微观世界中独特的量子特性以及自下而上的原子级制 造工艺,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更小体积、更强充电功率、更高存储容量以及更大可提取功的新一代储能与供能装置。 法国前沿科学洞察网指出,量子电池可以作为小型离网能源,也可为物联网设备供电。同时,由于充电和存储功能集成在一个系统中, 更易于集成和使用。 全球范围内,量子电池研发仍处于 ...
欧美铝资源战爆发!逼停欧洲铝厂征关税,直击中国58%产能
搜狐财经· 2025-11-03 06:06
铝价飙到三年最高点,每吨逼近2900美元!欧美突然对中国铝产能'动手',关税大棒直接砸向咱们58%的全球份额。这哪是贸易战?分明是掐着新能源时代 的脖子硬抢资源!" 但问题来了:全球铝供应快绷不住了!2025年预计短缺10万吨,明年缺口扩大到36.5万吨。欧洲自家铝厂被电价逼停(去年欧洲电价涨了3倍),转头却对 中国产能眼红:美国加关税,欧洲搞碳税,嘴上喊环保,实际就想掐断咱们的供应链。毕竟中国铝产能占全球58%,欧美心里慌啊! 价格对比扎心了:目前国产铝材出口价约每吨2200美元,而欧美本土铝价炒到2800美元以上。特斯拉要是全用欧美铝,一辆车成本得多掏5000块!可咱们 呢?双控政策卡着产能,新建冶炼厂投资上百亿还得等五年,根本不是短期能补上的窟窿。 更绝的是,铝生产本身就是"电老虎"——炼一吨铝的电够五个德国家庭用一年!全球铝产业耗电占发电总量3.5%,碳排放占比2%。但咱们也没躺平:绿色 铝技术(比如水电炼铝)能把碳排砍掉70%,回收铝更能省95%能耗!挪威海德鲁公司早就靠水电赚翻,俄铝还在研发零碳电解技术。谁先突破,谁就掌握 未来定价权! 你说铝这东西,平时谁在意啊?可你低头看看手机、开开电动车、甚 ...
美的被京东罚款500万?知情人士:造谣!明显有平台操纵;小米密集调整:雷军亲自挂帅汽车新部门;巨人网络CEO张栋辞职,刘伟回归
雷峰网· 2025-10-29 08:40
电商行业动态 - 京东双11期间被传对商家采取高压定价策略及“二选一”要求,但知情人士回应称“美的集团因价格问题遭京东罚款500万元”为不实消息,并指出有平台操纵迹象[2][4] - 京东客服及离职采销人员均否认存在“二选一”政策,强调公司致力于为用户争取低价[4] - 今年双11呈现新趋势:平台简化玩法、AI技术全面渗透、近远场零售深度融合,京东将促销战线拉长至37天,淘宝天猫押注“大消费+AI”组合拳[6] 小米集团战略与业绩 - 小米汽车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新设立一级部门“架构部”负责下一代技术架构,由雷军直接管理,整车研发负责人崔强进入新部门,原电动力负责人王振锁接替其职位[5][8] - 小米之家总经理职务由云南分公司总经理陈恺接任,向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晓雁汇报,同时陈恺继续兼任云南分公司总经理[5][8] - 花旗与华泰证券预测小米电动车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将扭亏为盈,预计营运利润分别为7.22亿元和10亿元[9] - 雷军财富因小米汽车业务爆发式增长及手机高端化突破而增长1960亿元,达到3260亿元,在《胡润百富榜》排名第五,财富涨幅达151%[10][11][12] - 南方周末科创力排名显示,小米在消费电子及电气业中超越美的跃居第一,得分51.93分,2024年研发投入240.5亿元,研发强度6.57%[26] AI与大模型行业动态 - MiniMax高级研究总监钟怡然已于半年前离职,其曾主导基于Lightning Attention架构的MiniMax-01模型研发项目[5][13][14] - 2025年三季度AI应用市场数据显示,移动端和PC端月活跃用户量分别达到7.29亿和2.00亿,豆包月活用户1.72亿超过DeepSeek的1.45亿[15][16] - Meta AI部门进行战略重组并裁员约600人,涉及四个部门中的三个,仅新团队TBD Lab未受影响,此次调整或与Llama4模型表现不佳及中国竞争对手DeepSeek崛起带来的压力有关[2][30][31] 汽车行业与自动驾驶 - 华为鸿蒙智行全系车型交付量突破100万台,达成此目标用时43个月,其旗舰9系新款享界S9将于11月上市[24] - 欧洲9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0.7%至123.7万辆,比亚迪销量同比暴涨398%,市场份额从0.4%升至2.0%,特斯拉销量则同比下降10.5%,市场份额收缩至3.2%[35][36] - 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订阅率仅为现有车队的12%,2025年第三季度相关收入低于2024年同期的3.26亿美元[36] - 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在香港启动招股,拟发售约4196万股,每股发售价不超过180港元,预计于11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9] 消费电子与硬件创新 - 大疆Pocket 4云台相机已进入量产阶段,机身重量大幅减轻35%至约116克,并新增两个功能未知的实体按钮,预计未来2至3个月内发布[20][21][22] - 三星首款三折叠屏手机Galaxy Z TriFold实机首次公开展出,采用两侧向内折叠设计,完全展开后屏幕尺寸约10英寸,初期计划生产5万到10万台[32][33] 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人事变动 - 巨人网络CEO张栋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董事刘伟出任CEO,刘伟曾于两年前卸任该职务,此次回归将聚焦培养年轻核心人才[2][15] - 原美团零售事业部总经理文秦时隔8年回归美团,负责其境外业务Keeta在巴西市场的运营,向业务负责人仇广宇汇报[5][9][10] - 台积电75岁资深高管罗唯仁在退休3个月后被传将加盟英特尔掌管研发工作,其在台积电任职期间获得超过1500项专利[27] 企业财报与市场表现 - 苹果公司2025财年服务业务收入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预计达到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该业务利润贡献率可能高达公司总利润的50%[2][31][32] - 钟睒睒以5300亿元财富第四次成为《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财富增长1900亿元,张一鸣和马化腾分别以4700亿元和4650亿元位列第二、三位[10][12]
拆解鹏华基金闫思倩,在极致产业趋势捕获阿尔法
点拾投资· 2025-10-28 19:01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23年9月30日—2025年9月30日 导读:在投资的世界中,波动和收益是一组"孪生兄弟"。高波动未必等同于高收益,但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补偿才有意 义。而波动和收益,又区分出两大类投资者。价值投资者追逐稳定的商业模式,通过稳稳的净值曲线为持有人带来收 益。成长投资者追求非线性的变化,捕获企业价值的裂变。鹏华基金的闫思倩,就属于后者。 客观来说,闫思倩管理的产品进攻性比较强,有波动在所难免,但在两三年维度中也提供了不错的业绩表现。 我们把 闫思倩在管的所有产品(鹏华碳中和主题、鹏华新能源汽车、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鹏华创新未来、鹏华科技驱动), 做了一个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在2022和2023年市场表现不太好的时候,其在管的产品也出现了一定的回撤。而一旦成 长股开始有产业机会的时候,闫思倩则能较为迅速地捕捉产业机会。截止2025年9月30日,闫思倩在管产品的过去一年 平均收益表现为83.94%。近期,由闫思倩管理的另一只新发基金鹏华制造升级(A类025340 C类025341) | | 近1年 | 近3年 A | 2024 | 2023 | 2022 | | --- | --- | ...
奔驰开启最大规模裁员,中国市场从“增长极”变“修罗场”?
36氪· 2025-10-28 09:55
裁员计划与成本削减 - 公司正在实施其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目标是通过自愿离职等方式使约3万名员工离职,约占全球间接岗位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 [1] - 裁员计划采用高补偿自愿退出策略,补偿金额与职级工龄挂钩,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补偿 [2] - 该计划自2025年4月启动,目标在2027年前通过裁员外包等方式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成本,其中生产和固定成本各削减10% [2] - 公司强调调整不出现因运营原因导致的裁员,并延长德国地区就业保障承诺至2034年底 [4] 市场表现与竞争压力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同比下滑12%,环比下降4%;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16万辆,同比下降9% [4] - 在中国市场增长已近乎停滞,面临比亚迪、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的强势挤压 [4] - 电动车销量占比不足20%,EQS等旗舰电动车型因车机系统卡顿、充电效率低、智能化体验落后而饱受诟病 [5] - 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豹、蔚来ET5等车型在性能、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全面超越公司EQ系列 [5] 成本结构与盈利能力 - 公司每名员工年均薪酬及福利支出超过12万欧元,远高于中国新势力车企平均水平 [5] - 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的12.3%下滑至2024年的8.7%,电动车业务至今未能实现盈利 [6] - 作为百年德国企业,公司长期依赖高成本、高溢价、高利润的运营模式,庞大研发体系和管理层级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5] 技术转型与产品规划 - 公司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核心领域已明显掉队,MBUX系统更新缓慢,OTA升级频率远不及新势力品牌 [7] - L3级自动驾驶系统Drive Pilot仅限于特定高速公路场景且硬件成本极高,自研操作系统MB.OS多次推迟上线 [9] - 公司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36款新车型,其中17款为纯电车型,并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 [5][9] 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中国市场曾是公司全球增长最大引擎,2020年在华销量近78万辆,占全球总量近三分之一 [9] - 为应对本土化需求,公司将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由北京奔驰主导研发 [9] - 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崛起正在瓦解公司的品牌护城河,比亚迪仰望U8、蔚来ET9等车型在配置、智能化、服务体验上建立新标准 [10]
10月28日早餐 | 证监会推多项市场改革;美股再度大涨
选股宝· 2025-10-28 08:05
大家早上壕! 先看海外要闻: 美股集体大涨,道指收涨0.71%、纳指收涨1.86%、标普500收涨1.23%;特斯拉收涨4.31%、谷歌A涨3.6%、英伟达和苹果至多涨2.81%、Meta、 微软、亚马逊至多涨1.51%。 高通收涨11.09%,公司推出两款人工智能(AI)芯片和机架产品,在数据中心市场与英伟达竞争。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1093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涨168点——创8月28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特斯拉"世界模拟器"来了:1天学习人类500年驾驶经验,擎天柱可共用同款"大脑"。 日本通信公司KDDI株式会社与谷歌(日本)将启动AI媒体搜索工具。 NextEra Energy(公告确认)与谷歌公司在核能领域合作。 英伟达与德国电信计划在德国部署/建设规模为10亿欧元的数据中心。 报道:美国能源部与AMD建立10亿美元超级计算机和AI合作伙伴关系。 报道:亚马逊将宣布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涉及云计算等核心部门。 伦铜创收盘历史新高,首次收于1.1万美元上方。 国内重大事件汇总: 中国资产全线爆发,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大涨超2%;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涨,小鹏汽车、小马智行涨超6%,百度涨近5%,金 ...
10月27日早餐 | 经贸磋商达成基本共识;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举行
选股宝· 2025-10-27 08:09
海外市场与宏观经济 - 美股主要指数上涨,道指涨1.01%,纳指涨1.15%,标普500涨0.79%,苹果股价创历史新高至262.83美元 [1] - 美国9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2%,为三个月来最慢增速 [2] - 中美经贸磋商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 [7] 科技行业与人工智能 -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将出席10月27-29日的NVIDIA GTC并发表主题演讲 [3] - 腾讯披露AI生成50%新增代码,研发自动化水平同比提升67% [9] - 高盛大幅上调阿里资本开支预期至4600亿元,主因推理需求爆炸性增长及AI效率提高驱动收入 [6] - 全球首款类脑智算体"智者一号"发布,实现超算能力高度集成化 [21] 半导体与光刻胶 - 北京大学团队突破光刻胶微观结构解析技术,开发出可减少缺陷的产业化方案 [18] - 中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从2019年27.8亿元增长至2023年64.2亿元,预计2028年达150.3亿元 [19] - 国产GPU厂商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获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 [12] 政策动向与产业支持 - 发改委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8] - 广东加大对低空经济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支持优质企业境内外上市 [11] - 六部门支持49个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中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突破4亿人 [22][23] 公司动态与业绩 - 京东物流计划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 [13] - 剑桥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70.88% [25] - 芯朋微第三季度净利润8734.6万元,同比增长162.18% [25] - 金风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10.97亿元,同比增长170.64% [25] 券商策略与市场观点 - 券商策略师普遍看好后市,科技成长景气主线有望强化 [16] - 四中全会公报基调降低收缩政策可能性,有利于2026年展开AH牛市 [16] - 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指引成为市场焦点 [17] 新股与解禁 - 丰倍生物进行新股申购,申购价格24.49元/股 [24] - 10月27日多只股票面临解禁,包括厦门银行解禁市值90.14亿元,解禁比例51.1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