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Model S
icon
搜索文档
吴声2025年度演讲:场景革命十年,哲学生活方式到来
创业邦· 2025-08-04 08:09
场景造物与品牌进化 - 三翼鸟从智慧家电产品进化为家庭场景定制平台,通过AI创建智慧家庭新标准[10] - 红星美凯龙从"Mall中Mall"升级为"AI家生活场景目的地",推出"零碳生活家"和"Mega-E智电绿洲"[12] - 品牌进化逻辑是"一边解构一边涌现",如得到推出"Get笔记"、凯叔讲故事塑造有灵魂的IP[14] 技术驱动与AI应用 - 具身智能迎来思考时刻,亚马逊日本运营中心机器人达100万个,谷歌Gemini Robotics实现认知能力跃迁[17] - AI从智能向超级智能涌现,可能带来全球GDP 20-30%增长[19] - 物理AI重构交互范式,瑞声科技通过感知器件实现"感官有算法,空间可解码"[49][50] 连接革命与组织创新 - 小红书以"即时性"重构连接价值,1/3月活用户首步使用搜索功能[25] - 三只松鼠通过"500多位mini CEO管理8000多个SKU"实现组织创新[28] - 小米人车家生态战略体现组织系统重构,Model Y实现全自动驾驶交付[29][30] 场景商业与体验升级 - 九牧"场景卫浴"全球智能马桶销量第一,重新定义卫生间为"心流之所"[56] - 安踏作品集门店通过在地性和艺术化实现品效合一,营收表现亮眼[63][64] - 追觅从功能场景到情感场景,首创扫地机仿生机械臂解决清洁痛点[52] 未来预测与趋势洞察 - 存在主义商业为生命思考提供解决方案,如归丛"告别事务所"[103] - 多元终端重置社交,构建个人元宇宙[104] - 无库存货架时代来临,商品转化为数字权利[105] - 空间商业进入新知识时代,需构建"超预期理解"[110] 行业创新案例 - 星星充电通过"三网融合"升级数字能源连接,推出太乙交易系统[32] - 分众传媒与支付宝合作实现"看到-触碰-领券-核销"闭环[35] - 黑猫投诉上线AI助手法喵星,提升投诉处理效率[38] - 绿盾门窗用交互思维重做窗户体验,实现自清洁和除醛功能[54]
特斯拉车祸,被判赔偿超 2 亿美元;传 OpenAI 将推 10 美元「亲民订阅」;影石刘靖康:祝贺同行大疆推全景相机
搜狐财经· 2025-08-03 08:07
自驾出致命车祸!特斯拉被判赔超 2 亿美元赔偿金,马斯克:将上诉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 8 月 1 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陪审团作出裁定: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应为 2019 年一起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 这起事故中,一辆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特斯拉 Model S 酿成惨祸,陪审团判令特斯拉向一名遇难女性的家属及一名伤者支付约 2.43 亿美元赔偿金。 赔偿金额具体包括 1.29 亿美元的补偿性赔偿金(其中特斯拉需承担 33% 的责任)以及 2 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两项合计约 2.43 亿美元。 对此,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当天表示,特斯拉将对佛罗里达州陪审团的这一裁决提起上诉。(来源:快科技) 月费 10 美元?OpenAI 被曝为轻度 ChatGPT 用户推 Go 最亲民订阅 科技媒体 bleepingcomputer 近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OpenAI 计划为 ChatGPT 推出名为 Go 的新订阅计划,定价低于当前的 Plus 方案(月费 20 美元)。 OpenAI 目前为 ChatGPT 提供了两种订阅计划,其中 Plus 订阅月费为 20 美元(现汇率约合 144.1 元人民币),可优先体验 ...
司机低头捡手机后发生车祸致1死1伤,遇难者家属:自动驾驶有缺陷!特斯拉被裁定赔偿超17亿元,马斯克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2 14:31
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判决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2019年Model S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 赔偿金额合计约2 43亿美元 包括1 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金 特斯拉承担33%责任 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金 [1] - 事故导致一名女性乘客死亡 遗体在撞击点23米外被发现 另一名乘客幸存但遭受多处骨折 创伤性脑损伤及严重心理创伤 [2] - 事故发生时车辆以超过96公里 小时速度冲进十字路口 驾驶人声称低头捡手机时认为车辆能自动刹车 [2] 事故调查与诉讼争议 - 调查显示车辆突然偏离车道撞上路边障碍物 原告指控自动驾驶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且公司未充分警告技术局限性 [4] - 原告律师提供证据称自动驾驶系统未能正确识别障碍物且在紧急情况下未采取有效避让措施 指责特斯拉明知系统仅适用于封闭高速公路却未限制使用范围 [4] - 特斯拉辩称事故责任全在驾驶员 因其超速行驶 脚踩油门覆盖自动驾驶功能且视线离开道路 公司称判决"错误"并将上诉 [4][6] 陪审团裁决与行业影响 - 陪审团认为自动辅助驾驶未能在驾驶员分心时提醒或接管 且未预见道路终止风险 [5] - 该判决可能对特斯拉及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目前有多起类似诉讼涉及自动驾驶系统启用状态下的事故 [6] - 特斯拉股价8月1日下跌1 83%至302 63美元 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25 06% 在美股大型科技公司中跌幅居前 [6]
1死1伤!特斯拉致命车祸 被裁定赔偿超17亿元!马斯克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12:08
(原标题:1死1伤!特斯拉致命车祸 被裁定赔偿超17亿元!马斯克回应) 【导读】特斯拉被判支付约2.43亿美元(约合17.48亿元人民币)赔偿金,马斯克称将上诉 事关特斯拉自动驾驶,最新裁决出炉!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1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陪审团裁定,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应为2019 年一辆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ModelS所致的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并判令该公司向一名遇难女性的家 属及一名伤者支付约2.43亿美元赔偿金。 判决包括1.29亿美元的补偿性赔偿金(其中特斯拉需承担33%的责任)以及2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 合计约2.43亿美元。 对此,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当天表示,特斯拉将对佛州陪审团裁决提起上诉。 严重车祸致一死一伤 特斯拉被判2.43亿美元赔偿 此前消息显示,2019年,一辆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特斯拉Model S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条公路上发生严重 车祸,导致车内一名女性乘客死亡,另一名乘客受伤。 驾驶人George McGee称,他在驾车途中手机掉落,低头去捡时认为车辆能在探测到障碍物时自动刹 车。但车辆以超过60英里(96公里)/小时的速度冲进十字路口,撞上停在路边的一辆汽车和站在车 ...
1死1伤!特斯拉致命车祸,被裁定赔偿超17亿元!马斯克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8-02 11:00
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赔偿案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2019年Model S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 赔偿金额约2 43亿美元(1 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中承担33%责任 外加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2][3] - 事故发生时车辆以超60英里/小时(96公里/小时)速度冲入十字路口 造成1死1伤 死者遗体被撞飞23米 幸存者遭受多处骨折与脑损伤[6] - 原告指控自动驾驶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且未充分警示技术局限性 特斯拉辩称驾驶员超速踩油门且视线离开道路应负全责[7] 案件影响与行业审查 - 该判决可能对自动驾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尚有十余起类似诉讼涉及Autopilot/FSD功能的致命事故[10] - 追踪数据显示至少58起致命事故发生时驾驶员仍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10] - 美国NHTSA已对76 5万辆特斯拉车型展开Autopilot调查 2024年新增对241万辆车型FSD功能的调查 涉及4起事故含1起行人死亡[11][12] 特斯拉市场表现与法律应对 - 判决公布当日股价下跌1 83%至302 63美元 年内累计跌幅达25 06%[8] - 公司坚称判决"错误"将上诉 认为事故责任完全在驾驶员行为 否认Autopilot存在缺陷[7] - 此前加州类似案件中获得有利裁决 公司称"无证据表明技术缺陷"[11]
特斯拉被判为一起致命车祸支付超 2 亿美元赔偿金,马斯克将上诉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20
IT之家注意到,此前有报道称这起事故发生在佛罗里达州基拉戈。当时,George McGee 驾驶一辆配有 Enhanced Autopilot 的特斯拉 Model S,系统处于启动 状态。 McGee 称,他在驾车途中手机掉落,低头去捡时认为车辆能在探测到障碍物时自动刹车。但车辆以超过每小时 96 公里的速度冲进十字路口,撞上停在路边 的一辆汽车和站在车旁的两人。 原告律师指出,Autopilot 系统存在危险缺陷,但特斯拉及 CEO 马斯克曾向消费者、股东与公众发布误导性言论。特斯拉方面则辩称,公司已清楚告知用户 如何使用 Autopilot,该起车祸应由 McGee 的驾驶行为负责。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8 月 1 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陪审团裁定,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应为 2019 年一辆配备自动驾驶 系统的 Model S 所致的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并判令该公司向一名遇难女性的家属及一名伤者支付约 2.43 亿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7.5 亿元人民 币)赔偿金。 判决包括 1.29 亿美元的补偿性赔偿金(其中特斯拉需承担 33% 的责任)以及 2 ...
因6年前一起自动驾驶致命车祸 特斯拉(TSLA.US)被判赔偿3.29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2 07:07
原告律师Brett Schreiber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特斯拉明知自动驾驶系统设计只适用于高速公路,却故意 不限制其在其他道路的使用;与此同时,马斯克却对外宣称'Autopilot比人类更会开车'。特斯拉的谎言 把我们的道路变成了他们技术测试的跑道,最终令像Naibel和Dillon这样的普通美国人深受其害。"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一个陪审团裁定,特斯拉(TSLA.US)应对2019年一起致命 的自动驾驶事故承担部分责任,并判处该公司向遇难者家属及一名幸存者赔偿共计3.29亿美元的损失。 其中,1.29亿美元为补偿性赔偿金,另外2亿美元则是针对特斯拉的惩罚性赔偿金。原告律师团在庭审 中请求赔偿金额约为3.45亿美元。此次审判于7月14日在佛州南区法院开庭。 案件的焦点在于,致命事故的责任应由谁承担。车主George McGee驾驶的是一辆配备"增强版自动驾驶 系统"(Enhanced Autopilot)的特斯拉Model S电动车。事故发生在佛州基拉戈,当时McGee在行驶途中 不慎掉落了正在使用的手机,他在试图捡起手机的过程中,车辆未减速就加速穿越一个路口,时速超过 60英里,随后 ...
还要等固态电池上车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31 07:06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 - 锂离子和锂铁磷酸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性能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预计未来将在微化学和形式因素方面持续优化 [2] - 电池制造商通过调整原材料比例、电池设计和形状,可在充电功率、能量密度和成本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2] - 锂离子电池技术每年稳步改进,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预计每年提升约3%,特斯拉Model S续航里程从2012年的265英里提升至当前约415英里 [16]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理论上比传统锂离子电池高2至3倍,单次充电续航可超500英里,且安全性更高 [7] - 大众集团向Quantumscape投资2.6亿美元,目标2025年商业化生产固态电池,其当前能量密度为305瓦时/千克,略高于锂离子电池的200-300瓦时/千克 [5][9] - 丰田计划2025年展示固态电池原型车,三星SDI和LG化学也在积极研发该技术 [10][11] 固态电池商业化挑战 - 固态电池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电池,主要因固态电解质制造复杂且高导电性材料难寻 [12] -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指出硫化物基电解质的突破可能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 [12] 液态电池持续创新 - 通用和福特开发锂锰(LMR)电池作为低成本磷酸铁锂(LFP)替代品,Lucid Gravity车型使用松下2170电池实现充电10.9分钟增加200英里续航 [15] - 比亚迪宣布支持1000千瓦充电功率,特斯拉定期更新电池设计并从宁德时代、LG等供应商获取改进版电池 [16] - 特斯拉同时关注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未来技术,多家车企计划本十年末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 [18][19]
“一眼假”的汽车失控谣言为何大行其道?|有点逸思
第一财经· 2025-07-25 21:18
事件概述 - 比亚迪汉网约车在成都天府机场停车场绕行数十圈引发"汽车失控"舆论风波 经警方调查确认是驾驶员情绪急躁导致 与车辆本身无关 [1][2] - 比亚迪公司迅速澄清涉事车辆刹车系统功能正常 事件与车辆本身无关 [2] 群体性应激现象分析 - "汽车失控"已成为群体性应激的"压力源" 在情绪感染和媒体放大作用下容易引发非理性反应 [2] - 涉及非正常行驶车辆时 公众会迅速贴上"失控"标签并在社交渠道裂变式传播 [2] - 公众对"汽车失控"的恐惧源于特斯拉系列事故 2020年7-8月至少5起 2021年2月"车顶维权案" 2022年11月"潮州2死3伤"事件影响深远 [3] 行业深层原因 - 公众焦虑源于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迭代过快导致掌控感丧失 与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特性放大了这种恐惧 [3] - 新能源车加速性能突破传统认知 二十万级别电车达到百万豪车水平 智能化发展可能触发恐怖谷效应 [4]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群体性应激反应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3年7月7日发布新制动标准 2026年1月实施 [4][5] - 新标准禁止强制单踏板模式 要求必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最终刹停 降低误操作风险 [4][5]
美国汽车业本土化 外国车是“头号功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4 10:12
特斯拉在AMI榜单表现 - 特斯拉旗下车型包揽2025年AMI榜单前四名,Model 3成为"美国制造"含量最高的车型 [2] - 特斯拉Model 3在美国和加拿大零部件占比达75%,Model Y为70%,Model S为65%,Model X为60% [4] - 特斯拉在五大评估参数(组装地、零部件比例、发动机原产地、变速器原产地、美国工人比例)均表现出色 [4] - 特斯拉Model 3从去年第21位跃升至榜首,Model Y从榜首降至第2位 [5] 电动汽车在榜单中的表现 - 电动汽车首次占据AMI榜单前十中的6席 [2] - 起亚EV6和大众ID.4分别位列第6和第10位 [2] - 起亚EV6美国及加拿大零部件占比高达80%,首次进入前十 [5] - 2025年上榜的99款车型中,纯电动车型从去年8款增至11款,混动及插混车型从15款增至19款 [10] 燃油车在榜单中的表现 - 本田Ridgeline、奥德赛、Passport三款燃油车进入前十,均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林肯工厂组装 [6] - Jeep角斗士从去年第8位上升至第5位,成为榜单中"美国制造"程度最高的皮卡 [6] - 丰田今年无车型进入前十,去年凯美瑞和雷克萨斯TX曾跻身前十 [6][7] 榜单整体情况 - AMI评估了400款2025年款轻型车,其中133款在美国本土制造 [8] - 最终99款车型进入完整榜单,67款由非美国汽车品牌制造 [8] - 通用汽车上榜车型最多(15款),其次是丰田(14款)、福特和本田(各13款) [8] - 丰田卡罗拉Cross混动版排名从第66位飙升至第18位,RAV4混动版从第65位骤降至第99位 [8] 美国汽车制造业现状 - 阿拉巴马州以17款上榜车型位居各州之首,显示南方地区汽车制造业增长势头 [9] - 底特律三大车企仅3款车型进入前20名(Jeep角斗士、牧马人和雪佛兰库罗德) [9] - 美国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趋势未逆转,《通胀削减法案》推动车企将生产转移至北美 [10] - 大众ID.4从进口转为在美国田纳西州查特努加工厂生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