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营报
icon
搜索文档
资产负债率八连增 帝欧家居“谋局”化债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22:30
公司债务与可转债情况 - 帝欧家居资产负债率连续8年攀升,从2016年的10.91%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73.27%,显著高于同业企业(东鹏控股36.29%、蒙娜丽莎52.59%、惠达卫浴29.69%)[15][16] - 公司2021年发行的15亿元可转债(帝欧转债)当前剩余期限2年,未转股余额13.96亿元,未转股比例高达93.04%[3][5] - 可转债募资主要用于扩产及智能化项目(7.2亿元投向高端墙地砖生产线二期、3.6亿元用于陶瓷地砖生产线),但两项目投资进度仅72.77%和23.11%,均延期1年半[4] 实控人变更与转股承诺 - 新增实控人朱江通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进入管理层,原实控人持股比例由26.46%增至28.31%[2][6] - 朱江承诺推动可转债转股:已促使一致行动人水华智云完成1031.69万股转股(约52.62万张转债),并敦促另一一致行动人张芝焕持有的104.99万张转债动态转股[8][11] - 转股后实控人合计持股需控制在30%以下,以避免触发强制要约收购[9] 公司治理与决策权调整 - 朱江获得最终决策权:董事会9席中提名5席,董事长由其提名人选担任;若实控人意见分歧,以朱江意见为准[12] - 控制权稳定性条款:若可转债风险化解成功,至少两名原实控人需与朱江续签24个月《一致行动协议》[11] 业务结构与财务风险 - 公司自营工程业务占比从2017年的10.31%飙升至2019年的68.98%,高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商客户[17] - 当前每股收益为负,若继续推动可转债转股将进一步稀释每股收益[2] - 可转债票面利率逐年递增,2024年利率1.6%,下次付息额约2233.6万元(按当前余额测算)[5]
招商局入主 人福医药人事“洗牌”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21:35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招商局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招商创科投资118亿元获得人福医药23.7%股票表决权 [2][4] - 招商创科通过直接持股、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和信托计划三种路径实现控股 [4] - 原控股股东当代科技因债务问题被申请重整其持有的23.7%股份被司法冻结 [3]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1月起多名原高管陆续离任包括董事长李杰、董事邓霞飞等 [2] - 具有招商局背景的常黎、许薇娜被提名为新任董事候选人 [2] - 原副总裁杜文涛升任总裁其此前负责人福医药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54.35亿元同比增长3.71%但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滑37.7% [5] - 业绩下滑主因销售费用增加4.41亿元及计提信用减值2.83亿元、资产减值3.94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初的44.49%降至年末的43.32% [2] 业务结构 - 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2024年贡献营收87.02亿元净利润27.03亿元 [6] - 其他子公司如湖北人福、三峡制药均处于亏损状态 [6] - 公司自2017年起实施"归核聚焦"战略持续出售非核心资产 [6] 资产优化 - 2022-2024年累计出售汉德人福、天风证券等十余项非核心资产 [6] - 2024年完成武汉康乐药业、湖北人福成田药业等股权出售 [6] - 公司表示将继续清理非核心资产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业务 [7] 投资损失 - 间接投资的新三板公司璟泓科技4503万元投资已全部减值 [8] - 璟泓科技因未披露年报面临终止挂牌风险生产基地已关闭 [8]
“看得起病用不起药”?高端医疗普惠化“好医保”给出新解法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21:26
先进医疗可及性现状 - 质子重离子治疗单疗程费用达27.8万元,住院总费用平均33万元,全国仅10余家医院可开展[5] - 2023年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60%患者自费治疗,商业保险支付占比40%[5] - 创新药械支付结构中商业健康险仅占7.7%,个人支付占比达49%[7] 商业健康险创新实践 - 蚂蚁保"好医保"系列升级2025版,覆盖470家三甲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及私立医院[2][8] - 新增1500种先进药械保障,包括全目录进口药、400种原研药及国家创新药械[3][9] - 质子重离子治疗累计理赔1231例,单案例最高赔付38万元[5][6] 产品矩阵与保障体系 - 形成成人/中老年/少儿三款产品:旗舰版保癌症及心血管疾病,中老年版保恶性肿瘤,少儿版保120种特定疾病[8] - 建立"基础用药+全疾病先进药械+大病先进疗法"三层体系,院外购药0免赔且100%报销[9] - 30岁用户年保费417元可获400万保额,覆盖470家高端医疗机构[1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纳入保障范围[2] - 普惠型医疗险推动高端服务下沉,好医保用户月均保费120元撬动数十万保额[2][6] - 商业健康险在创新药械支付占比需提升,当前7.7%覆盖率与49%个人支付形成反差[7][12]
总市值破2000亿沪市占七成 上交所四年着力打造国内REITs发展主阵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20:39
中国REITs市场发展概况 - 中国内地REITs市场总发行规模超过1800亿元,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上市66只产品,成为亚洲第一 [1] - 沪市REITs占全市场比重约七成,已上市44只产品,发行规模1230亿元,市值1370亿元 [1] - 沪市REITs 2025年以来日均成交额约4.37亿元 [1] 市场化定价机制 - REITs市场采用询价机制,中银中外运仓储物流REIT获575户网下对象报价,全场倍数251.12倍 [2] - 中外运REIT发行溢价率16.16%,为市场最高 [2] - 市场化改革使价格反映资产内在价值与风险,实现市场均衡 [2][3] 二级市场表现 - 优质REITs项目较发行价涨幅普遍超20%,最高达90%,2025年以来换手率超1% [3] - 沪市REITs较发行价复权上涨约30%,2025年以来涨幅超20% [5] - 沪市REITs四年累计分红151亿元,2024年分红59亿元,分红率5.7% [5] 投资者结构创新 - 投资者多元化,保险机构、券商自营、私募基金参与度提高 [6] - 全市场在审或待发售REITs项目21单(含扩募),上交所占17单 [6] - 上交所推动REITs指数基金、ETF等创新产品开发 [6] 资产类型扩容 - 上交所REITs资产类型覆盖产业园、收费公路、仓储物流、生态环保、保障房、能源、消费、市政等 [8] - 数据中心REITs获批,未来将拓展至旅游景区、养老设施、冰雪经济等领域 [8] - 已形成"首发+扩募"双轮驱动格局,2023年2只REITs扩募上市,2024年6单扩募推进中 [9][10] 多层次市场建设 - Pre-REITs、类REITs、持有型不动产ABS构成多层次市场 [10] - 上交所推出持有型不动产ABS创新产品,7单项目总融资规模122亿元 [11]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首回应:埃安员工持股“压力可控” 集团将提供支持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20:37
员工持股计划 - 广汽埃安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本金和利息必须如约偿还 离职员工需按协议退出持股 [2] - 员工离职后资金退还需等到2027年锁定期结束 按上一年净资产估值清算 可能因折扣机制导致账面亏损 [2] - 贷款500万元的员工一年仅需偿还约5万元本金 占比1% 银行同意将还本比例下调至0.5% 利率控制在2%左右 [2] - 员工认购热情高涨时通过贷款参与 当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导致部分人面临资金压力 [2] 上市进程与资本路径 - 广汽埃安当前面临上市挑战 受"新国九条"政策及电动车行业竞争影响销量下滑 认为非最佳上市时点 [3] - 发展路径不限于上市 可能通过广汽集团增发收购股份等方式拓展资本平台 [3] - 三大发展目标包括寻求上市机会 增发融资 推动股东分红 2027年董事会将做出最终决策方向 [4] 品牌战略与股权结构 - 昊铂品牌为广汽埃安旗下高端子品牌 重点发展方向 资源反哺助力本体业绩增长 [4] - 未来品牌定位聚焦20万至30万元价格区间中高端市场 [4] - 股权结构维持广汽集团 56家战略投资者及员工持股三方构成 否认高管退股传闻 [4] 高管与法务动态 - 退休高管古惠南仍按持股协议支付利息 未收回本金 [4] - 法务部门已就恶意造谣报警 发布声明强调员工持股计划依法推进 [4] 管理层表态 - 呼吁员工保持信心 强调企业成功需共同坚持 国家与员工利益关联 [5] - 员工持股计划及混改进展由广汽集团主导 将结合发展节奏探索多元化资本路径 [5]
5月存款利率下降:3年期、5年期定存降幅达30BP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9:49
银行存款利率整体下调 - 5月银行存款利率整体下调,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下降幅度达到30BP [1] - 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各期限平均利率均下降:3个月期1.004%(下降24.3BP)、6个月期1.212%(下降23.5BP)、1年期1.339%(下降22.3BP)、2年期1.428%(下降23.0BP)、3年期1.711%(下降30.3BP)、5年期1.573%(下降30.0BP) [2] - 大额存单各期限平均利率均下降:3个月期下降10.24BP、6个月期下降11.26BP、1年期下降12.25BP、2年期下降13.75BP、3年期下降8.81BP、5年期下降28.33BP [2] 结构性存款利率下降趋势 - 5月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1.85%(环比下降6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25%(环比下降10BP) [4] - 外资行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下降幅度最大,达4.35%(环比下降16BP) [4] - 挂钩指数、基金、股票的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32%(环比下降12BP) [4] 宏观经济与银行净息差压力 - 央行或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存款利率有望保持下行趋势 [3] - 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9BP),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51%(上升0.01个百分点) [3] - 银行负债端压力较大,部分银行已下架5年期存款产品以减轻压力 [3] 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波动 - 年初部分结构性存款年化收益率达7%,主要挂钩波动较大的金融标的如黄金、美元、汇率等 [5] - 长期来看,银行存款利率整体处于下行通道,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收益率将呈现下降趋势 [6]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加强国际合作呼声升温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9:49
全球货币政策分化与金融市场波动 - 当前货币政策分化与金融市场波动相互交织,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挑战 [1] - 全球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应强化经济监督职能,加强政策协调 [1] - 全球宏观经济调控处于"三无"状态(无机构、无工具、无共识),大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显著 [1] 全球金融稳定风险 - 关键板块估值仍然很高,若前景恶化可能导致进一步调整,新兴市场货币、资产价格和资本流动或受重大影响 [1] - 高杠杆机构(如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行业)可能因市场动荡承压,引发被迫去杠杆风险 [2] - 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不善问题突出,与银行部门的联系增加可能加剧系统性风险 [2] 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 - 各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需营造开放公平环境,增加互联互通以促进金融稳定 [3] - 数字变革、国际合作和人才教育是重塑金融体系的关键 [3]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计放缓至2 4%,较2024年2 9%明显回落,发展中国家面临多重挑战 [3] - 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对稳定全球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反洗钱监管升级:留不真实信息或被银行“限额”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9:49
反洗钱法规升级与实施 - 新《反洗钱法》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条款大幅升级,重点从客户身份识别(KYC)转向客户尽职调查(CDD)[1] - 金融机构需持续识别客户身份、了解业务性质及风险状况,以预判交易行为并提前应对潜在风险[1] - 法律明确洗钱上游犯罪类别,提高违规处罚标准和范围,强化监管打击决心[3] 银行执行动态 - 宁德农商银行、南平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对信息不完整账户限制金融服务[1][2] - 限制措施包括非柜面服务额度降低(如ATM取现、手机跨行转账),需补充房产证、公积金账户等信息提额[2] - 中国银行山东分行、广州银行等十余家银行2025年持续推进客户信息完善工作[2] 监管与技术进展 - 2023年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拓展22个行业、4428家机构数据来源,纳入数字人民币等新兴业务[3] - 金融机构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反洗钱效率,实现可疑交易穿透式监测[5] - 经济发达地区银行反洗钱落实较好,欠发达地区因资源投入不足仍有提升空间[5] 行业挑战与应对 - 洗钱犯罪呈现网络化、专业化趋势,传统监测手段面临挑战[5] - 银行需持续升级系统、模型以应对不法分子“新手法”,金融科技成为关键工具[5] - 客户尽职调查是反洗钱“三大义务”基石,新法进一步强化其重要性[3][5]
坚持电动目标,兼顾市场差异:奥迪宣布灵活动力组合战略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8:54
跨国车企电动化战略调整 - 多家跨国车企放缓电动化步伐,转向多动力组合战略,涵盖纯电动车型(B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以及内燃机(ICE)车型 [1] - 奥迪公司宣布未来几年内以灵活方式提供差异化产品组合,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和PPC豪华燃油车平台开发新车型 [1] - 本田汽车将2030年前在电气化和软件技术领域的投资总额从原计划的10万亿日元缩减至7万亿日元 [3] - 本田预计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从原定的30%降至20%左右 [4] 全球新能源市场差异 -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进入第二阶段,而北美、欧洲、日韩等地电动车普及明显滞后 [2] - 北美地区电动化"拐点"明显后移,而中国市场已于去年达成"拐点" [1] - 增程/插混技术在中国市场预计仍有约10年发展窗口期,全球周期可能更长 [2] - 消费者对电动车体验与初期期待存在落差,部分转向混动和节能型燃油车 [5] 车企产品战略调整 - 奥迪将2026年后继续维护内燃机车型吸引力,直到各自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3] - 奥迪原计划2026年发布最后一批燃油车,2033年实现全面电动化 [3] - 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将共同构成奥迪未来三大产品支柱 [5] - 混动车型用户呈现"用电偏好"趋势,"长纯电续航"将成为混动产品核心发展方向 [5] 区域发展策略 - 奥迪推进因地制宜的区域策略,强化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地位 [6] - 奥迪与中国一汽合作的长春生产基地已投产奥迪Q6L e-tron,2025年将投产多款中国市场专属车型 [6] - 奥迪与上汽集团深化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智能网联车型 [6] - 2025年底前将在美国市场推出奥迪Q6 e-tron、A6 e-tron等多款新车型 [6] 财务展望 - 奥迪预计2025年将是充满挑战的财务年度,全球经济增长将略微放缓 [7] - 奥迪集团预计2025财年销售收入介于675亿至725亿欧元之间 [7] - 经营销售利润率预计在7%到9%之间 [7]
隆基绿能联合BC生态圈穿越周期 专家称“未来3—5年市场空间或增10倍以上”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8:54
隆基绿能BC技术进展 - 公司自2023年9月全面投资BC技术后持续升级迭代,2025年SNEC展会发布HIBC技术及组件产品,组件功率达700W+,效率进入25%+时代 [2] - HIBC技术融合HJT和BC技术特点,目前已在欧洲上市,公司具备吉瓦级量产条件 [2] - HPBC 2.0组件全球签约量超30GW [2] - 公司用不到3年时间实现组件效率大幅提升,证明BC技术具有高拓展性 [2] BC技术行业前景 - BC技术被专家认为是晶硅电池终极技术,拥有最高效率、可靠性和美观等优点 [3] - 专家预测未来3-5年BC技术有10倍以上增长空间 [3] - 行业认为BC技术可能最早走出内卷困境,未来机会很多 [3] - 专家预计未来5-10年将是BC技术独霸天下的局面 [4] 钙钛矿叠层技术 - BC与钙钛矿叠层电池成为业界关注方向 [3] - 钙钛矿叠层技术若成熟将具备较大竞争优势 [4] - 钙钛矿电池需解决稳定性问题,预计5-10年才能实现10GW以上量产 [5] 行业生态建设 - 公司2023年启动BC生态圈建设,已与191家合作伙伴技术对接,达成55项合作,实现先期收益19.5亿元 [5] - 行业反思发展模式,希望建立"研发投入-技术溢价-利润反哺"的可持续发展闭环 [5] - 专家认为构建有序生态圈能保护技术发展,让产业链获得合理利润 [6] 行业技术格局 - TOPCon仍是当前主流技术,但技术红利迅速消失 [6] - 行业需要保护创新成果,保障技术红利才能健康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