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

搜索文档
扫地机器人成智能清洁领域领跑者 欧菲光等国内供应链持续受益
全景网· 2025-06-30 16:37
扫地机器人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清洁电器行业销售额423亿元同比增长24.4% 零售量3035万台同比增长22.8% 其中扫地机器人销售额194亿元同比增长41.1% [1] - 2024Q3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501.4万台同比增长11.1% 中国厂商在欧美高端市场竞争激烈 [1] - 石头科技全球市场份额16.4%连续两季度第一 北美及亚太市场显著增长 美国电商平台取得突破 [1] - 小米全球份额10.3%排名第四 欧洲市场主打中端产品升级 [1] - 追觅份额7.6%排名第五 出货量同比增39.7% 高端机型在西欧/日本/美国表现突出 [1] 欧菲光技术突破 - 2019年进入机器人赛道推出ToF避障模块 2024年推出双光源ToF专利架构 具备10米探测/低功耗/高采样率优势 [2] - 双光源ToF技术通过发射两种激光信号实现空间三维测量 应用于石头科技V20扫地机器人 [2] - 目前唯一实现双光源ToF模组量产的厂商 技术覆盖扫地机/商服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场景 [3] - 自研检测算法可识别CG盖板粉尘脏污 在3D sensing领域有屏下模组/D-ToF/I-ToF等技术储备 [3] 欧菲光业务布局 - 机器人业务聚焦感知智能核心技术 产品线包括扫地机/配送机器人/商服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 [4] - 为小米CyberOne人形机器人开发Mi-Sense深度视觉模组 支持三维空间感知及生物识别功能 [4] - 结合AI/物联网/5G技术拓展机器人应用 计划持续研发高性价比智能解决方案 [4]
聚焦空天国防的航空航天ETF天弘大涨5%!投军工更加关注“制空权”
全景网· 2025-06-30 14:52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军工板块6月30日大幅上涨,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涨幅超5%,成交额超6000万元 [1] - 持仓股国科军工涨超11%,中兵红箭、长城军工、国睿科技等涨停,航天彩虹、内蒙一机涨超8% [1] - 航天电子、北方导航、中无人机、中航成飞等跟涨 [1] 行业催化因素 - 国内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将展示无人智能、高超声速等新型装备,市场关注军工技术迭代与列装进程 [1] - 北约成员国达成2035年国防开支提升至GDP5%的共识,全球军事投入增长预期强化 [1] - 福建舰海试进展超预期,首艘国产弹射型航母服役将拉动歼-35等舰载机及电磁弹射技术相关产业链需求 [1] 航空航天ETF特点 - 紧密跟踪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聚焦战机和卫星产业链,与低空经济、大飞机、卫星互联网等主题契合 [2] - 成分股深度参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受益于政策与市场双重推动 [2] 指数核心亮点 - "含军工量"第一:跟踪指数96.24%成分股属于国防军工行业,高于军工龙头(90.91%)、中证国防(88.95%)等 [3] - "无人机含量"第一:成分股包括航天彩虹、中无人机、洪都航空等,为全市场无人机含量最高指数 [4] - "含航量"第一: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权重合计超73%,为全市场"含航量"最高军工指数 [5] - "军工+科技"属性:成分股科技属性强,估值逻辑清晰,贴合军工向航空航天高端化发展趋势 [6] - 近1年收益率31.68%,跑赢传统军工指数 [6] - 2025年预期营收增速42.73%,超过传统军工指数 [7]
彰显可持续发展实力,韵达股份ESG评级跃升至AA级
全景网· 2025-06-30 14:50
ESG评级提升 - 韵达股份ESG评级从2023年BBB级跃升至2024年AA级,在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1] - 环境(E)、社会(S)、公司治理(G)三大维度得分均超行业平均水平[1] - 国内A股上市公司达到AA级及以上评级的仅占2.9%[1] 环境维度表现 - 在19个转运中心/产业园建造光伏屋顶,铺设面积136554平方米,累计发电16157760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3265.52吨二氧化碳当量[2] - 投放循环中转袋1205.08万条,历年累计投放超3000万条,循环使用达27亿次,减少不可降解编织袋23.1万吨[2] - 电子面单使用率超99.9%,"瘦身胶带"采购比率100%,减少胶带投放量910.42万平方米[2] - 投入100余辆无人车用于配送,派发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12000余个[2] 社会维度实践 - 构建"1+N+AI"科技战略,应用自动化分拣设备和无人机/无人车/无人驿站,提升运营效率[3] - 通过"共同配送+资源整合"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超30%,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3] - 公益捐赠总投入924.16万元,"韵苗"助学项目累计资助1800余名困难学子[3] 公司治理成果 - 2024年披露定期报告6份,发布临时公告143份,接待投资者调研6次共计526人次[4] - 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4] - 荣获"2024年度ESG金曙光奖公司治理奖、环境责任奖"[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该ESG评级体系覆盖大中华地区超10000家公司,响应率26.59%位列全市场第一[1] - 评级结果被全球资产管理机构作为投资决策重要参考[1] - 韵达股份作为头部快递企业,从战略高度统筹推进ESG发展[1] 未来规划 - 将持续深化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关键议题管理[5] - 秉持"用心成就每一次托付"理念,为行业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5]
加码机器人,又有新动作!玉禾田与具身机器人独角兽战略合作
全景网· 2025-06-30 09:11
公司战略转型 - 玉禾田董事长周平强调公司必须拥抱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以实现向人工智能型企业转型 [1] - 2025年是玉禾田智慧化转型元年,也是进军机器人领域的关键节点,智慧升级和AI+机器人布局是转型核心 [2] - 公司目标为成为世界一流的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运营服务商,智能化和机器人化是实现目标的核心手段 [2] 行业智能化趋势 - 城市服务环卫行业正普遍投入智能化转型,玉禾田作为拥有10万员工的行业龙头引领这一趋势 [1] - 行业正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和城市服务场景的应用落地 [2] 战略合作 - 玉禾田与具身机器人独角兽企业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形成强强互补 [1][2] - 智元机器人旗下远征A2人形机器人是全球首个同时拥有中、美、欧三区域认证的产品,也是国内首个获得CR和CE-MD认证的人形机器人 [1] - 合作将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在城市服务场景的落地,玉禾田丰富的规模化城市服务数据为技术提供最佳实验场 [2] 智能产业布局 - 玉禾田已构建由坎德拉智能、玉龙无人机、禾创智能等子公司组成的智能产业集群 [2] - 2025年初成立全资子公司玉树智能机器人,整合智能化产业集群作为AI+机器人平台 [2] - 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标志着公司按下"智能科技"战略加速键 [2] 合作伙伴背景 -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为华为原副总裁,在科技企业圈具有较高知名度 [1] - 智元机器人在制造业和医疗康复领域已实现商业化落地 [1]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获受理,储能BMS头部蓄势待发
全景网· 2025-06-30 08:54
公司概况 - 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正式获得深交所受理,标志着这家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企业迈向资本市场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业务为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稳定且经济的新型储能BMS产品 [1] - BMS是新型储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电池系统数据采集、诊断、安全管理和主动维护等职责,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决定性作用 [1] 产品应用 - 储能BMS产品广泛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的大型高压储能电站,以及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 [2] - 产品覆盖范围延伸至数据中心、通信基站、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后备电源BMS,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领域的动力电池BMS [2] - 基于BMS数据采集与聚合特性,公司研发出一体化集控单元及数据服务,实现微网设备监控、故障诊断及能量管理等关键功能 [2] 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跻身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BMS厂商行列 [3] - 在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BMS企业TOP10名单中位居榜首 [3] - 核心客户覆盖阿特斯、亿纬锂能、海辰储能、中车集团、赣锋锂业、国家电网等头部储能集成商和电芯企业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441.62万元、77837.92万元和91851.98万元,复合增长率达63.31%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375.26万元、8822.92万元和9842.23万元,展现较强盈利能力 [4] - 计划募集资金8.5亿元,主要用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发展挑战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5亿元、4.02亿元及5.0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3.49%、51.62%和55.10% [5] - 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045.59万元、-11566.65万元和994.50万元,经营性现金流面临压力 [5]
惠康科技IPO进入问询阶段,制冷设备头部资本之路再进阶
全景网· 2025-06-30 08:53
公司概况 - 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申请已进入问询环节,距离深交所受理仅隔两周 [1]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为制冷设备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涵盖制冰机、冰箱、冷柜、酒柜等 [1] - 制冰机是公司明星产品,2024年占公司总营收的81% [1] 市场地位 - 2022-2024年公司制冰机销售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 [2] - 2022-2024年全球制冰机市场占有率分别为8%、10%、12%,民用制冰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25%、31%,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民用市场榜首 [2] - 2024年被确定为第八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制冰机产品) [2] 业务布局 - 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5.28亿元、18.71亿元、22.25亿元,占比分别为79.46%、75.37%、69.9% [3] - 成为Electrolux、MCAppliance等国际品牌商制冰机核心供应商 [3] - 国内自主品牌"HICON惠康""WATOOR沃拓莱"在京东、天猫等平台销量名列前茅 [3] 技术研发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61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20项 [4] - 掌握冰厚智能控制、高效散热、快速自动脱冰等核心技术 [4] - 医用制冰机技术方案成熟,海水制冰机完成样机开发,嵌入式车载冰箱已应用于极氪某车型 [4] 募资计划 - 拟募资17.97亿元,用于前湾二号制冷设备智能制造生产基地(7.58亿元)、制冷设备生产基地智能化升级改造(4.61亿元)、泰国制冷设备智能制造生产基地(1.90亿元)、研发中心建设(3.88亿元) [5] - 泰国基地将构建"中国+泰国"双供应链体系,降低单一区域生产风险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30亿元、24.93亿元、32.04亿元 [6]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3.38亿元、4.51亿元 [6] 发展历程 - 创始人陈启惠2003年研制出小型民用化制冰机,成为全球较早推出该产品的厂家之一,当年销售额突破10万元 [6] - 2005年完成传承,长子陈越鹏掌舵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次子陈越增操盘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 [6] 行业影响 - 公司是制冷设备行业领军企业,IPO成功将进一步释放产能、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7]
光智科技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领光电产业技术革新
全景网· 2025-06-29 13:5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红外技术在安防监控、新能源汽车、工业检测等领域需求爆发式增长 [1] - 行业进入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的黄金期 [1] 公司核心战略 - 光智科技将创新驱动视为核心战略 [1] - 凭借深厚技术积淀与持续研发投入在光电材料、器件及系统集成领域构建显著技术领先优势 [1] 研发实力与技术突破 - 通过垂直整合红外材料到终端产品完整链条持续推动行业技术迭代 [1] - 庞大研发团队和高效成果转化机制为突破关键技术提供坚实保障 [1] - 在上游材料领域自主研发出用于硒化锌/硫化锌生产的大型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和热等静压工艺 [1] 中游器件与集成技术 - 建设8英寸硅基MEMS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突破红外热成像核"芯"技术 [2] - 掌握MEMS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及金属、陶瓷和晶圆级封装技术 [2] - 非制冷探测器实现最高百万像素级别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 自主研发的非制冷晶圆级封装探测器通过AEC-Q100权威认证 [2] 下游应用与产品布局 - 聚焦红外系统集成应用领域产业化开发多款终端新品 [2] - 产品包括户外手持热像仪、工业测温热像仪、安防监控热像仪、气体检测仪、车载夜视系统等 [2] - 专为户外观测设计的头戴式热像仪和双目手持热像仪适用更多场景 [2] - 智能车载AI辅助系统保障安全行驶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边海防监控、工业园区、森林防火、机场空防等场景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深耕创新驱动战略加速红外终端产品市场渗透 [3] - 扩大与行业龙头合作深化材料技术在新兴领域应用 [3] - 通过"技术+市场"双轮驱动在高端制造国产替代浪潮中占据更重要产业地位 [3]
海王生物谋定而动:聚焦高毛利、优化资本结构应对行业变局
全景网· 2025-06-27 21:55
战略规划 - 公司聚焦高毛利业务、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的战略蓝图 [1] - 公司战略重心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医疗器械板块2024年营收已近96亿元 [1] - 公司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向上游延伸,布局医疗器械制造与研发 [1] 资本结构优化 - 公司积极寻求资本结构优化升级,与有意向的国资主体针对股权合作事宜展开积极洽谈 [1] - 引入国资作为财务投资者,借助其在资金和资源整合上的优势为公司发展注入动能 [1] - 行业内的民营企业也在寻求与国资合作机会,依托国资优势拓展发展路径 [2]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放弃部分低毛利业务,加大对医疗器械及工业板块业务的投入 [2] - 公司处置部分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不高及业绩持续不理想的非核心子公司 [2] - 公司充分发挥"工商联动"优势,整合内部工业体系与商业网络资源,加速重点产品放量 [2] 行业趋势 - 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资源将进一步向头部聚集 [2] - 公司积极把握国家集采到期品种的联盟采购机会 [2] - 公司致力于从市场代理商向拥有外资品牌代理权的企业转型,并积极拥抱国产替代浪潮 [1]
设立海南大区 供销大集海南自贸区业务布局持续深化
全景网· 2025-06-27 17:35
海南自贸港进展 -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强调加强通关便利化,确保2025年封关运作顺利[1] -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临近,企业正积极把握发展机遇[1] - 供销大集成立海南大区,统筹海南广东地区业务,联动自贸港与大湾区[1] 供销大集战略布局 - 公司十年前已布局海南,2015年成立海南供销大集控股[2] - 2016年通过股权收购转型为全国性商品流通服务企业[2] - 搭建多家子公司专注进出口商贸和供应链业务[2] - 望海国际完成商业调改,转型多元化生活体验中心[2] 海南大区战略规划 - 利用自贸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降低内地市场成本[3] - 借势自贸港监管模式和RCEP协议拓宽跨境电商业务[3] - 开展农产品和生鲜跨境贸易,提供一站式服务[3] 资本运作与业务协同 - 2024年完成收购北京新合作商业发展51%股权并实现并表[4] - 产生集采集配中心、县域流通网络建设等协同效应[4] - 借助自贸港政策加码商贸物流主营业务[4] 农产品跨境贸易 - 拓展热带农业供应链,推动海南农产品"走出去"[4] - 布局农产品跨境贸易,探索来料加工业务[4] - 推进贸易品种结构转型,驱动商品贸易升级[4]
专家“面对面”赋能企业发展上台阶!“金融顾问”靠前服务成德眉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景网· 2025-06-27 16:57
区域金融合作 - 成德眉资四市推动金融同城化发展 健全多层次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2] - 活动启动"聚力赋能·共启区域金融服务新篇章" 发布近百家金融机构成员名单 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律所等细分领域 [2] - 金融顾问服务团以"链接产融 成德眉资共襄同城"为目标 助力对接资本市场 [2] 金融服务计划 - 发布2025-2026年度服务实体经济活动计划清单 建立金融人才与政府企业沟通机制 [3] - 截至2025年5月底 金融顾问服务团开展850余场产融对接活动 涉及信贷投放供应链融资上市辅导等 [3] - 四市将按"贴近需求主动对接因企施策"原则 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精细化金融服务 [2] 机构实践案例 - 建设银行推出普惠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破解中小企业资金难题 [3] - 华泰证券提供全周期资本市场服务 覆盖企业上市前后各阶段需求 [3] - 成都科创投累计投资超500家企业 培育50家上市及报会企业 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4] - 成都中小担2024年末在保余额达320亿元 专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4] 企业对接成效 - 现场设置专家面对面问诊环节 解决企业融资策略风险管理等实际问题 [4] - 常态化开展走进交易所等品牌活动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