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

搜索文档
[年报]节能环境:业务多元发展,科技创新赋能 20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66.65%
全景网· 2025-04-28 19:5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19亿元,归母净利润6.05亿元,扣非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166.65%),基本每股收益0.1947元/股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86亿元,2024年度全年派发现金红利为3.72亿元(含中期分红) [1]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4.51% [4] 业务板块 - 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形成以生活垃圾处理服务收入和供电收入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并拓展餐厨厨余废弃物、污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协同性处置 [1] - 节能环保装备业务子公司兆盛环保为污水处理环保设备行业领先企业,产品覆盖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污泥处理等领域,并参与县域小型垃圾焚烧装备技术研发 [2] - 电工装备业务子公司启源机电产品包括变压器铁芯剪切设备等,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运营数据 - 2024年固废处理总量2015.87万吨,上网电量53.65亿度,对外供汽量144万吨 [4] - 垃圾焚烧炉AI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应用后,焚烧炉自动投用率、蒸发量稳定性等指标显著提升 [5]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6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2.86%),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5] - 全年授权专利216项(发明专利58项),主持或发布技术标准6项,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5] - 自主开发垃圾焚烧炉AI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并应用 [5] 发展战略 - 形成"一核两翼三支撑"业务格局:以生活垃圾焚烧为核心,协同处理多源固废和装备业务,以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市场开拓为支撑 [6] - 未来将巩固生活垃圾处理主业竞争力,发展绿色技术加快新质生产力,目标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6]
万德股份:稳固国内市场、拓展海外市场 2024年净利润3063.46万元
全景网· 2025-04-28 19:5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归母净利润3063.46万元,扣非净利润2590.5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共预计派发现金红利881.54万元 [1] 主营业务 - 专注于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主要生产和销售油品添加剂、炼油助剂、油田化学品及其他精细化工产品 [1] - 是国内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硝酸异辛酯)的主要生产商,并提供柴油抗磨剂、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 [1] - 产品服务于油品调和、石油炼制、油田开采等领域,客户包括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国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1] 市场拓展 - 国内市场实现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2.44%,国外市场实现收入2.05亿元 [2] - 强化产销协同,优化营销模式,拓展产业链和服务链,打造销量存量竞争优势 [2] 研发创新 - 全年研发支出1286.77万元,研发支出强度2.44% [3] - 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新申请且已受理专利7项,发表专业论文3篇 [3] - 获批成立西安市绿色微化工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入选陕西省第一批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备案企业名单 [3] - 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促进前沿科技转化 [3] 发展战略 - 以微通道连续反应技术成套解决方案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挺进 [3] - 聚焦能源清洁化、新型化工材料和新能源,致力于安全环保、绿色低碳的功能性新材料创新 [4] - 目标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精细化学品领域高端制造技术供应商 [4]
[年报]科隆新材:2024年营收净利实现双增 整体毛利率维持行业高位
全景网· 2025-04-28 19: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9.46% [1] - 归母净利润8691.35万元,同比增长4.25%,扣非净利润8102.03万元,同比增长5.73% [1] - 基本每股收益1.33元/股,毛利率较上年度增加0.43个百分点,达到41.26%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共预计派发现金红利2439.61万元 [1] - 总资产达10.81亿元,同比增长30.73%,所有者权益增至8.8亿元,同比增长44.97%,每股净资产11.13元,同比增长17.41% [2] 主营业务与客户 - 主营业务为液压组合密封件和液压软管等橡塑新材料产品以及煤矿辅助运输设备的整车设计、生产、销售和维修 [1] - 主要客户为大型煤矿和煤机企业,包括陕煤集团、郑煤机、北煤机、平煤机、神华能源、山东能源等 [2] - 业务向军工行业延伸,与数十家军工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部分产品逐步替代进口 [2] - 积极拓展高铁和风电行业,具备批量供货能力 [2] 研发与产品创新 - 研发支出2716.97万元,研发支出强度5.62% [3] - 在超高压聚四氟乙烯软管组件、新型减震器等领域研发成果丰硕 [3] - 全年新增民品客户24家、军品客户12家,子公司迈纬尔新增客户10家并实现批量供货 [3] - 煤矿辅助运输设备新研发4款车型,"WC110Y支架搬运车"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 [4] - 航天特车液压软管完成6个规格新品研发,聚四氟乙烯软管国产化评审取得突破 [4] - 密封件领域完成MDI体系材料优化,"杆密封"材料性能可靠性提升 [4] - 纯水支架密封突破关键技术,正在进行中试测试 [4]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参加2场国际展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俄罗斯矿业展)及7场国内展会(珠海航展、新疆煤博会、深圳军博会、广交会等) [3] - 通过与各大军种主机厂生产企业和国内大型煤矿机械及高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 [4] 未来战略 - 聚焦本行业,提高技术实力,成为军、民两用橡塑新材料零部件制造商 [4] - 通过引进优秀技术人才、与国内外知名橡胶零件生产企业合作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4] - 与大型煤矿机械及高铁、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合作,获取更多优质客户 [4]
[年报]农心科技: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56% 上游农药原药业务拓展显成效
全景网· 2025-04-28 19: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7.19% [1] - 归母净利润5992.47万元,同比增长14.56% [1] - 扣非净利润5660.92万元,同比增长18.12% [1] - 基本每股收益0.60元/股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共预计分红1500万元 [2] 业务构成 - 杀虫剂产品实现收入2.4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37.42% [2] - 杀菌剂产品实现收入2.37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36.47% [2] - 除草剂产品实现收入1.0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15.49% [2] 行业地位 - 国内重点农药制剂生产企业之一,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品类上具有独特优势 [2] - 2023年度在农药制剂行业销售额排名第27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2024农药行业制剂销售TOP100》) [2] 研发能力 - 2024年研发投入4060.53万元,研发强度达到6.25% [3] - 拥有162项有效发明专利,328项农药登记证(不含化肥类),其中原药(含母药)登记证件为10项 [3] - 成功将创新化合物甾烯醇率先应用于农药制剂领域 [3] - 与多家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数近几年持续提升 [3] 品牌战略 - 专注打造"上格"品牌高品质形象,坚持使用单一品牌进行产品推广销售 [4] - 通过高质量产品和田间技术服务,在农户中建立良好品牌形象 [4] - 借助品牌效应,新产品得以快速推向市场 [4] 未来规划 - 2025年围绕制剂产品研发、营销、品牌建设,国外制剂业务、农药原药等制定发展计划 [4] - 持续加大制剂产品研发投入,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爆款产品 [4] - 建设第一期农药原药产线,聚焦具有市场潜力的原药 [4] - 探索海外经营模式,在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区域开设分支机构 [4]
逆势突围,联影医疗披露2024年报,高端产品市占率强势提升近5个百分点
全景网· 2025-04-28 19: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 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含税)合计0.66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5.42%) 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1.87%) 业绩反弹明显 [2] - 海外业务收入22.66亿元(同比+35.07%)占总营收22% 服务收入13.56亿元(同比+26.8%)占总营收13.16% 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1][16] 市场地位 - 中国影像产品(不含超声和DSA)综合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高端产品市占率逆势提升5个百分点 [3] - 产品覆盖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的14,800多家机构 累计推出超140款产品 其中49款通过FDA认证 46款通过CE认证 [12] - 北美市场覆盖美国70%州级行政区 PET/CT装机超100台 欧洲市场渗透欧盟15国以上 亚太地区印度市场占有率跃居前三 [13][14] 产品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2.61亿元 推出超20款新产品 包括全球首创双宽体双源CT uCT SiriuX(8ms时间分辨率)和国产首款光子计数CT uCT Ultima [3][4] - MR领域推出5T多场景uMR Jupiter 5T等产品 其中uMR Ultra实现全身动态观察 uMR Prema节能44% [5] - MI领域新一代PET/CT系统uMI Panvivo空间分辨率达1.4mm uMI Panorama GS进驻麻省总医院 [6] - RT领域推出4款新品 其中uLinac EternaTx搭载40排80层CT 实现影像与剂量双引导自适应放疗 [7] 技术突破 - 实现"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关键元器件"全链条自主可控 MR核心部件100%自研 CT领域掌握8MHu球管技术 MI领域全面掌握PET专用晶体技术 [9][10] - XR领域推出全球首台"零噪声"DSA 图像分辨率提升57% 辐射剂量降低70% 智能化DR产品全覆盖 [8] - 构建全链国产化生态 培育近千家供应商(含百家专精特新) 突破滑环/高速轴承等技术瓶颈 [11] 全球化布局 - 北美新建休斯敦制造基地 欧洲设立鹿特丹总部并完成西欧五国布局 新兴市场拉美/非洲收入翻番 [13][14][15] - 与新加坡IHH Healthcare战略合作(覆盖10国80家医院) 南非核医学中心引入PET/CT开展临床科研 [15] - 全球服务网络覆盖85国200城 建立7大区域备件枢纽 售后服务毛利率提升至63.43% [15][16] 行业趋势 - 国内医疗装备市场2024年上半年规模同比下降8% 但2024年末至2025Q1招投标明显复苏 [2][3] - AI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24-2028年CAGR达68.58% 从65亿元增长至525亿元 [17] - 政策支持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创新发展 AI+设备/精准诊疗一体化成为出海差异化优势 [12][17]
好太太2024年度业绩亮点纷呈 持续领跑智能家居市场
全景网· 2025-04-28 18:30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57亿元,归母净利润2.48亿元 [1] - 现金分红比例占归母净利润32.51%,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合计8078.23万元 [2] 智能产品表现 - 智能晾衣机、智能门锁等核心产品生产量和销售量大幅提升 [1] - 产品性能与品质获得市场广泛赞誉,带动销量逆势增长 [1] 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推出晾衣机蓝鲸动力系统、智能门锁人脸识别技术等创新产品 [2] - 技术突破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市场份额和口碑 [2] 渠道布局 - 全渠道覆盖包括传统经销商、线上电商及社交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3] - 与房地产商、家装公司战略合作开拓智能家居新市场 [3] 质量管理与社会责任 - 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环节 [3] - 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提供健康、环保的智能家居产品 [3]
全面释放全链路降本潜力 韵达股份发布2024年报告
全景网· 2025-04-28 17: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5.43亿元,同比增长7.92% [1] - 扣非净利润16.43亿元,同比增长18.26% [1] - 净资产规模达204.67亿元,同比增长6.79%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0.87亿元,同比增长50.18% [1]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 [1] - 四项费用合计19.78亿,同比下降13.9%,单票费用低至0.08元,同比减少31.7% [6] - 快递业务毛利率9.3%,同比上升0.77个百分点 [2] 业务运营 - 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约237.83亿票,同比增长26.14%,增速高于行业均值4.6个百分点 [7] - 公司单票核心经营成本持续下降,两项核心成本均处于可比同行中较为领先地位 [1] - 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与数字化赋能,实现了降本增效双突破 [2] - 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带来显著规模效应和成本边际效应 [2] - 干线运输借助智能算法调配资源,创新串联模式并灵活规划路由,显著提高装载率 [2] - 2024年经营管理工作重点围绕"强网络、数智化、控成本、降费用"四大核心领域展开 [2] 网络建设 - 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地级以上城市已基本实现100%覆盖 [3] - 建成涵盖网点、韵达快递驿站、社会性资源共配等多元、立体式末端服务体系 [3] - 全国优化设立73个转运中心、拥有4775个一级加盟商,加盟比例达100%,全网快递员超20万人 [3] - 已有939个投入运营的网格仓,322个高效运营的集包仓 [4] - 县级区域覆盖率已超99.6%,乡镇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9.8%以上,全年新增1084家乡镇网点 [5] - 拥有各类末端资源合计9.5万个 [5] 技术创新 - 持续推进"1+N+AI"多层次科技战略 [8] - 在客服场景尝试应用大模型,持续优化"小达"机器人 [8] - 本地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借助运营数据和路由信息训练分析 [8] - 依据网点规模和包裹揽派需求,协助网点建设集包仓、网格仓,合理配置无人车、智能快递柜和无人驿站等设备 [8] - 通过无人车、无人机等先进生产力下沉应用,推进"全链路成本挖潜"与"时效提升工程" [9] 发展战略 - 秉持"聚焦主航道"的发展战略 [3] - 2025年继续坚守"以客户为中心"和"聚焦主航道"的发展理念与战略 [9] - 围绕科技赋能、精益管理、能力升级三大核心方向 [9] - 紧密跟随各大电商平台发展战略,不断拓宽服务体系与网络的服务能力 [8] - 全力实现份额利润双升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8]
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实现业绩反转 亿帆医药2024年营业收入51.60亿元,同比增长26.84%
全景网· 2025-04-28 17:2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1.60亿元,同比增长26.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6亿元,成功扭亏为盈 [1] - 药品相关营业收入达42.60亿元,占整体营收82.56%,其中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收入36.64亿元,同比增长50.64%,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29.00% [2] - 国内市场30个自有产品销售收入过千万元,合计29.98亿元,占国内医药自有收入95.16%,其中8个产品过亿元,5个过五千万元 [2] - 海外市场医药产品收入7.35亿元(不含境内销售),同比增长18.82%,13个产品销售过千万元,其中2个过亿元 [2] 创新药国际化突破 - 自主研发的大分子创新生物药亿立舒在2024年成功在欧洲和巴西获批上市,已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 [3] - 北京亿一生产基地通过中国NMPA、美国FDA和欧洲EMA的GMP认证,成为少数获得多国商业化生产许可的生物原料药基地 [3] - 拥有同时获得FDA、EMA和巴西认证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 [3] 四大业务板块发展 - 大分子生物药领域构建从新药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承接体系 [4] - 小分子化药领域完成7项产品注册申报,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通过欧盟GMP检查 [4] - 特色中药领域拥有104个中药批准文号,包括14个独家中药医保产品,复方黄黛片被列入WHO基本药物清单 [4] - 合成生物领域维生素B5及原B5产品70%以上销往欧美,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4] 研发投入与成果 - 近10年累计投入44.65亿元用于药物创新研发,2024年罕见病用药二氮嗪口服混悬液获批上市 [4] - 累计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外观设计334个,商标604个,其中PCT专利64个,马德里国际商标72个 [5] - 中成药领域17个在研项目,小分子化药领域完成85个项目关键节点,较2023年增长13.3% [5] 营销网络布局 - 国内市场拥有332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36个独家品种,17个独家医保产品 [6] - 海外市场拥有43个产品权益,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海外产品合计收入4.00亿元,占海外医药收入54.36%,同比增长32.39% [6] 2025年战略规划 - 大分子事业部将深耕肿瘤及糖尿病领域,完成3项生物类似药中国IND申请,推进F-652临床试验,亿立舒将在美国上市并降低成本 [7] - 上海国际创新中心下半年投入运营,合肥欣竹生产基地扩大产能并构建GMP体系 [7] - 亿帆国际计划在美国、巴西和中东市场完成亿立舒上市销售,在新兴市场和亚太市场引入新药品种 [7] - 国内市场目标增加销售收入过千万元产品至35个,其中8个过亿元,合成生物事业部推进杭州产业园新产品试生产 [8] - 人力资源团队将加强组织目标管理,提出"轻新趣"企业文化概念,促进文化与人才协同发展 [8]
永太科技2024年营收增长11% 植保板块成为2024年最大亮点,营收同比大增91.79%
全景网· 2025-04-28 17: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8,939.78万元,同比增长11.18% [1] - 扣非后净利润亏损44,387.17万元,但同比收窄36.26% [1] - 锂电材料营收同比增长18.07%,毛利率从-28.31%回升至-5.24% [1] - 植物保护板块营收同比增长91.79%,毛利率增加2.65个百分点 [1] - 医药板块营收同比下降3.57%,毛利率减少0.77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锂电材料 - 通过技术工艺改进和降本增效措施强化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1] - 年产6.7万吨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4] - 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进入国内前十名 [4] 植物保护 - 内蒙古永太部分产能项目投产增强盈利能力 [4] - 利用上海浓辉海外农药登记证资源扩大市场份额 [4] 医药 - 子公司永太手心通过美国FDA cGMP现场检查 [3] - 美国永太获得非诺贝特胶囊ANDA批文 [3] - 多个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证书》 [3] - 组建专门制剂营销团队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3] 研发与技术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多项行业领先技术 [2] - 在浙江台州、杭州和上海设立研发中心 [5] - 杭州研发中心建成AI智能化药物研发平台 [5] - 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21项,其中171项已获授权 [6] 战略与合作 - 与德国默克、巴斯夫、宁德时代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 与深圳市海普瑞药业集团签订分销协议 [3] - 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302位员工1,164万股 [4] 未来展望 - 电解液项目产销规模稳步增长预期改善未来业绩 [1] - 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强化竞争力 [6] - 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6]
海亮股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9.46%,铜箔技术创新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全景网· 2025-04-28 17: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3.87亿元,同比增长15.61%,归母净利润7.03亿元,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5.9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85.12%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5.04亿元,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9.46% [1] 产能与国际化布局 - 公司在全球设有23个生产基地,覆盖中国浙江、上海、安徽及美国、德国、越南等国家,与超130个国家地区近万家客户建立合作 [2] - 2024年全年销售突破百万吨,印尼铜箔项目208天建成投产,成为中国企业海外首条铜箔产线 [2] - 启动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建设,总投资2.88亿美元,规划年产5万吨无锻轧铜及铜合金材、3.5万吨铜管,覆盖欧美、中东及非洲市场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2024年申请专利48项,获授权106项,推进20余项前瞻项目包括极薄铜箔、高导热材料等领域 [3] - 铜箔板块实现吨电耗下降15%、吨碳排放下降90%,开发3-4.5微米差异化产品,布局硅碳负极、固态电池用铜箔联合研发 [4] - "锂电池用高强高韧铜箔"项目获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支持 [4] 研发体系与数字化建设 - 公司拥有5项国家级资质和10项省级荣誉,包括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绿色工厂、CNAS认可实验室等 [3] - 甘肃研发基地与中科院合作成立专利预审服务工作站,浙江基地获博士创新站认证 [5] - 安徽基地"精密铜管低碳智造项目"入围省级示范,重庆基地构建数字驾驶舱提升生产效率 [5] - 与华为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发布行业首部AI蓝皮书 [5] 2025年战略规划 - 设立研发总院及决策委员会,整合资源推动新产品落地 [6] - 传统铜加工聚焦精密工艺优化,铝加工拓展新能源领域 [6] - 铜箔产品实施"低碳-差异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再生铜净化、锂电池复合集流体等技术 [6] - 散热铜材突破高导热与精密加工工艺,服务AI等新兴场景 [6] - 推进摩洛哥、印尼、美国等海外基地建设,满足欧美、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市场需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