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国内高端客车破局之作 宇通天域S12上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6:03
高端旅游市场趋势 - 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 全球旅游总收入达6.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7% 为2019年的104.1% 近20年年均增长率3.4% [3] - 高端旅游市场规模突破1.7万亿美元增速达23.4% 消费占比超过疫情前水平 旅游消费从"性价比"向"心价比"转变 [3] - 高端化成为全球旅游业不可逆的发展方向 游客更注重体验品质和服务细节 愿意为定制化服务支付溢价 [3] 宇通天域S12产品亮点 - 聚焦高端旅游与高端公商务接待两大场景 具备"场景匹配+性能超越+技术换代"三大核心目标 [7] - 拥有102项专利技术 车身主结构寿命达20年/200万公里 3.815米车身高度 18.4平方米车窗视野 12立方米收纳空间 [7] - 配备航天级零重力座椅 环绕立体声与联动氛围灯 耳语级静音空间 电动乘客门与欢送灯光 Nappa真皮气囊减震司机椅 [8] - 搭载客车行业首个专用导航系统 可规避限高限宽等道路限制 提升驾驶安全性 [8] - 采用免维护轮边 集中润滑 免维护悬架等硬件设计 降低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 [9] 宇通客车市场表现 - 产品覆盖5~13.7米 7~56座全系列 油电全覆盖 中高端系列产品已投运全国60多条超长旅游专线 [5] - 提供1+1 2+1等定制化高端国风主题内饰 在高端旅游领域形成强大市场影响力 [5] - 从硬件供应商转型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构建涵盖专利技术 硬件指标 服务流程的高端客车标准体系 [11][12] 行业发展趋势 - 交通运输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需要标准化高端载体衔接服务链条 [7] - 客车行业亟需建立新产品标准体系 解决高端车型技术指标参差不齐 场景适配性不足等问题 [4] - 中国高端客车制造工艺和品质已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从技术跟跑到标准制定 逐步引领全球市场 [11]
宇通又给中国客车开了个好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5:49
行业趋势 - 公路客车市场规模受出行方式变革影响被压缩,但需求定位从单纯交通工具转向支持消费升级和旅游扩容的重要推手[2] - 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交融,旅客对车辆舒适度和配置要求显著提高,采用"1+1"、"2+1"座椅布局的高端车型销量增速远超其他类别[2] - 中国旅游产业从快速复苏转向繁荣发展,反映消费者对美好出行的向往[2] 产品定位 - 天域S12是公司针对旅游消费升级和出行需求多元化推出的高端公路客车,定位为东方美学与世界科技融合的力作[2][3] - 产品设计指标远高于大型高三级客车国家标准,车内空气净化装置性能和车身主结构寿命达行业领先水平[3] - 114项技术参数中86%与国际顶尖高端客车持平,能耗、车内空间、内外饰等16项技术实现超越[3] 技术突破 - 设计过程中瞄准国际顶级高端客车标准,114项关键技术参数中86%达到国际顶尖水平[3] - 在能耗、车内空间、内外饰等16项技术上实现对国际顶尖高端客车的超越[3] 美学设计 - 车辆造型设计融入东方美学,侧身窗腰采用0.618黄金比例,6种车身配色灵感源自古建筑、山川江河及瓷器元素[4] - 设计团队从1000余种颜色中精选最佳方案,喷涂200块车身舱门盖板模拟不同光照环境下的色彩表现[4] - 美学设计首次主导工程设计,成为产品高端化的核心要素[4] 行业意义 - 天域S12标志着中国客车从测绘模仿到立足东方美学走高端化路线的转型[5] - 产品对美学设计和高端化的追求为中国客车业树立新标杆[5] - 预示中国高端客车将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5]
车贷“高息高返”退场后,汽车金融怎么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0:19
政策导向与监管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汽车贷款政策,包括合理确定贷款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并减免提前还款违约金 [2] - 多地银行业及协会发布自律公约,明确禁止"高息高返"车贷业务,河南成为全国首个公示汽车金融利率上限(年化利率≤6%)的地区 [2][8][9] - 监管部门叫停"高息高返"模式,银行集体调整策略,转向合规化经营,通过贴息合作与厂商金融竞争 [8][9][13] "高息高返"模式剖析 - "高息高返"指银行向汽车经销商支付高额返佣(15%-16%),经销商将12%-13%返点补贴消费者以降低车价,形成银行放贷、经销商冲量、消费者获优惠的三方联动 [3][4] - 该模式源于2021年银行需完成贷款投放任务,叠加存款过剩和房地产低迷,银行通过高返佣抢占市场,返点从2012年的3%飙升至15% [3][4] - 银行盈利结构脆弱:利息收入25%扣除返佣15%-16%后仅剩10%利润,若客户2年内提前还款(仅收回10%利息),银行单笔亏损约5% [5][6]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经销商依赖金融返利生存,卖车亏损加剧,部分4S店订单量同比下降30%-50%,库存周期延长至3-4个月 [4][11] - "高息高返"导致车价恶性竞争,新车降价冲击二手车市场,扰乱价格体系 [7][12] - 政策调整后,经销商短期承压但长期受益,市场渗透率不足3%,整体影响预计不超过10% [11][12] 竞争格局重构 - 银行份额从"高息高返"前的20%-30%升至60%-70%,政策退出后预计回落至50%,厂商金融回升至40% [13][14] - 汽车金融公司借贴息产品(如"5年零息")收复市场,银行凭借资金成本优势转向贴息合作(如"5年返6个点") [10][13] - 市场从非理性竞争转向动态平衡,形成"银行靠规模、厂商靠场景"的格局 [13][14] 商业模式缺陷与纠偏 - "高息高返"本质是银行对汽车行业的变相补贴(额外承担10%成本),不可持续且导致多方亏损 [6][12] - 消费者被诱导贷款购车,全款购车反而面临提车延迟或优惠减少,形成捆绑销售 [6][9] - 行业呼吁终止该模式以维护良性竞争,最终推动价格体系回归稳定 [8][12][14]
盈利成新势力“热词”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0:11
新势力车企盈利目标 - 蔚来计划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 目标月销量5万辆 其中蔚来品牌贡献2 5万辆 较去年月均2万辆增长20% 毛利率预计提升20% [3] - 小米预计三或四季度实现盈利 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 环比增长10 7% 经营亏损从7亿元缩减至5亿元 [3] - 小鹏预计四季度盈利 全年自由现金流转正 一季度交付量94008辆 同比增长330 8% 总收入158 1亿元 同比增长141 5% 毛利率15 6% 现金储备452 8亿元 [4] 销量增长策略 - 蔚来通过乐道和萤火虫品牌提升销量 二季度交付量预计环比增长71%~78% [3] - 小鹏加速新车型上市 5月推出MONA M03升级版4款车型 价格11 98万~13 98万元 搭载纯视觉方案智能驾驶 计划二季度发布G7改款 三季度推新P7 四季度上市增程式车型 [8] - 小米SU7 5月交付2 8万辆 累计销量超25万辆 新车型YU7留资量达SU7三倍 预计月销3万~4万辆 全年销量目标35万~40万辆 [8] 经营管理优化 - 蔚来启动"闪电优化"组织调整 涉及多个部门 推动降本增效 自研芯片单车节省1万元 二季度单车毛利率预计15% [12] - 小鹏三大盈利战略为产品密集投放 国际化加速和AI技术落地 一季度海外销量增370% 计划2025年海外销量翻倍 2026年推出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 [13] - 蔚来目标综合毛利率17%~18% 研发费用占比降至6%~7% 销售费用占比降至10% [11] 行业竞争态势 - 新势力车企集体将盈利目标定在四季度 面临销量 资本 政策等多重压力 [5] - 已盈利新能源车企如零跑 问界 理想均依靠销量突破 零跑2024年四季度销量超12万辆后实现盈利 [7] - 纯电动车企若不能盈利 市场份额可能被增程式车企蚕食 [9]
“年抛电车”偃旗息鼓的蝴蝶效应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0:11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年轻消费者换车周期从2022年的2.8年延长至2025年的4.5年,购车决策趋于理性 [2] - 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技术迭代,转而关注电池衰减、二手车残值和使用成本 [2] - 新能源汽车3年保值率低于50%,远低于燃油车65%-70%的水平,电池性能退化是主因 [6] - 90后车主案例显示,25万元新能源车两年后残值仅12万元,折旧损失超购车价一半 [7] 市场与产品趋势 - 主流电车续航突破600公里,部分旗舰车型达1000公里以上,缓解里程焦虑 [3] - 2025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中,75%的核心配置与上年款差异不足15%,产品同质化严重 [4] - 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50%,年轻消费者将其视为时尚象征和社交货币 [7] - A0级车销量增速最快,反映消费者更倾向经济实惠车型 [10] 车企策略调整方向 - 改进电池技术,研发长寿命电池和健康管理系统,提高二手车残值 [11] - 推出电池租赁、置换补贴等服务,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 [11] - 挖掘细分市场需求,如家庭用户大空间车型、年轻群体个性化产品 [11] - 增加A0级及高性价比车型研发投入,优化成本控制 [11] - 拓展"以租代购"等灵活金融方案,覆盖信用受损或收入不稳定群体 [10][11] - 加快技术突破,通过软件升级、硬件加装提升老用户体验 [12] 行业技术发展 - CLTC续航测试标准使数据更贴近实际,续航达成率显著提升 [3] - 2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高通骁龙8155芯片、5G车联网成为标配 [4] - 新兴造车势力初期凭借智能座舱、高阶智驾等差异化配置抢占市场 [4]
自主大型轿车填补最后一块拼图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0:04
自主品牌进军大型轿车市场 - 长期以来中大型轿车市场由高端品牌主导,自主品牌份额不足两成,与SUV和新能源市场的过半份额形成鲜明对比 [2] - 尊界S800投产和奇瑞A9L亮相显示自主品牌正集中力量突破大型轿车市场,该领域对技术、品牌溢价和综合品质要求更高 [2] - 大型轿车被视为检验品牌实力的"试金石",自主品牌的突破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走向全面成熟 [2] 新能源技术重构竞争格局 - 新能源技术为自主品牌提供重新定义大型轿车标准的机会,尊界S800的智能可变架构平台、奇瑞A9L的固态电池(400Wh/kg,续航800公里)等技术超越传统高端车型 [3] - 电动化时代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和座舱交互成为核心竞争力,自主品牌在这些领域具有优势 [3] - 智能化配置成为差异化竞争武器,尊界S800预埋L4硬件、奇瑞A9L采用全息投影交互系统、蔚来ET9融合AR-HUD与激光雷达 [3] - 2024年中国乘用车L2辅助驾驶搭载率超45%,自主高端车型达80% [4] 高端化与品牌价值突破 - 自主大型轿车价格区间上探至50万-80万元,尊界S800高配版突破百万元,直接对标奔驰S级等传统旗舰 [6] - 市场接受度提升,比亚迪仰望系列SUV均价超80万元且半年销量1.5万辆,蔚来ET9预售一周订单破5000辆 [6] - 自主品牌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自信结合构建独特品牌故事,与传统豪华车的"尊贵血统"形成差异化 [6] 全球化与产业链升级 - 大型轿车是自主品牌全球化的关键一环,奇瑞A9L选择香港首秀,尊界计划次年进入欧洲和中东市场 [8] - 高端车型推动产业链升级,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京东方柔性车载显示等技术率先应用 [8] - 2024年自主品牌在中大型轿车研发投入超2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近千亿元 [8] 产业意义与未来挑战 - 大型轿车是自主品牌产品矩阵的最后"拼图",其突破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具备全领域竞争能力 [9] - 需解决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高端品牌溢价可持续性、跨市场适应等挑战 [9]
增程式汽车再加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9:57
车企增程式技术布局 - 宝马计划2026年推出iX5增程版,综合续航1000km,并将技术扩展至第六代iX3和第七代iX7 [2] - 广汽丰田宣布生产汉兰达和赛那增程版,上汽大众发布IDERA概念车进军增程市场 [2][5] - 现代汽车开发续航超900km增程车,日产考虑推出中型/大型SUV增程版,小鹏加速增程车型研发 [2][13] - 宝马曾于2019年停产i3增程版,现因纯电市场增速放缓重新回归增程路线 [4]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前5月增程车销量同比增50%,远超插混停滞和纯电增速 [4] - 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超50万辆,成为首家盈利新势力车企 [5] - 零跑汽车转型增程后销量从2022年439万辆飙升至2023年806万辆,2024年一度登顶新势力榜首 [13] -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407%,其中增程车销量同比增幅达787% [12] 技术优势与用户需求 - 增程车采用"大电池+小增程器"架构,发电功率控制在30kW内,馈电油耗接近燃油车水平 [10] - 增程车5年平均折旧率456%,低于纯电车588%的折旧率 [18] - 用户偏好增程车的纯电驾驶体验+燃油备用方案,中高端车型智能化配置更具吸引力 [14] - 增程技术结构简单利于降成本减重,低速工况节能优势显著 [9]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2023年增程车销量同比增111%,2024年增幅扩大至167%,增速远超插混和纯电 [12] - 固态电池商业化将提升增程车性能,多家企业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17] - 宝马/丰田/大众等计划2026-2027年集中推出增程产品,行业竞争将加剧 [18] - 专家认为增程非过渡技术,未来将与纯电/插混长期共存 [18]
用户催交车求退订,对手忙“截胡”,小米YU7爆单狂欢变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9:21
小米YU7上市表现 - 小米YU7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远超小米SU7去年36小时12万辆订单的成绩,也超越特斯拉Model 3发布24小时18万订单的记录 [1] - 雷军直播透露YU7三分钟大定20万单,一小时大定28.9万单,称其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奇迹 [4] 订单火爆引发的市场反应 - 二手平台出现订单转让现象,转让佣金从3000元至20000元不等 [2] - 竞品车企针对YU7制定针对性销售话术,部分品牌愿为转单用户承担5000元定金损失 [2] - 消费者因交付周期过长产生焦虑,标准版交付周期57-60周,Pro版50-53周,Max版37-40周 [5] 行业对YU7现象的反思 - 行业对YU7订单量表示震惊,质疑高购买力用户群体未被其他车企识别 [9] - 小米产品定义和互联网思维组合打法颠覆传统车企营销、研发思路 [9] - 行业关注产能挑战,小米当前产能约30-35万辆/年,二期、三期工厂仍在建设中 [9] 交付周期与消费者问题 - 消费者担忧2026年1月1日起购车需多承担1.1-1.5万元购置税,部分因订单BUG导致交付延迟 [5] - 投诉平台出现消费者对交付时间不透明和订单问题的抱怨,部分要求退定金 [5][8] 行业隐忧与争议 - 新车发布与交付间隔拉长,行业质疑是否演变为"期房"模式,消费者容忍度变化 [12] - 粉圈化趋势蔓延至汽车行业,部分营销模糊安全底线,品牌口碑可能受损 [13] - 流量狂欢下,行业需平衡创新与产品本质,保障用户权益以实现长期发展 [14]
交易额破亿元,2025第三届长三角(南京)旅游装备博览会圆满落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9:14
展会概况 - 2025第三届长三角(南京)旅游装备博览会暨第38届南京房车露营博览会于7月6日闭幕,展会面积超30000平方米,吸引全国约35000观众参观 [1] - 现场售出各类房车约150辆,厂家收获大量意向订单,全品类营业额超亿元 [1] - 展会由江苏省旅游协会、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南京旅游集团等联合主办,北京东方艾狄尔会展有限公司等承办 [1] 展会主题与内容 - 主题为"装备升级·自在出行",围绕"装备升级"展出房车、皮卡、房车配件、景区装备、旅游装备等多品类产品 [1] - 针对"自在出行"理念,同步推介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提供南京特色景区体验和热门文创IP产品 [1] - 南京旅游集团展出低空飞行器等新颖装备及南京知名旅游景区 [11] 参展品牌 - 房车品牌包括上汽大通MAXUS、卫航房车、赛德房车、威尔特芬房车、戴德房车等超50家厂商 [10] - 配件及户外装备企业包括柯曼、无界、友氧、秋野地车顶帐篷、纽曼储能电源等 [11] - 其他参展商包括农夫山泉、牙买加蓝山咖啡、山西晋之乡醋业等食品饮料品牌 [11][19] 同期活动 - HI啤露营集市和车友露营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其中车友露营活动有近百组车友参与 [35] - HI啤露营集市还吸引市民现场观看苏超南京对苏州队的直播比赛 [35] 政府与协会支持 -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杜英姿、江苏省旅游协会会长朱银生、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谢国庆等政府及协会领导到场调研指导 [33]
汽车早餐 | 小米YU7交付启动;李斌称乐道L90起售价低于30万元;小马智行将在迪拜启动自动驾驶汽车试点测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09:14
国内新闻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巴西有关部门签署合作文件,涉及发展战略对接第二阶段合作谅解备忘录及人工智能合作 [2] -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6起产品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违法典型案例,包括绍兴宏冠新能源有限公司销售不合格柴油机燃料案 [3] - 2025年1-5月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791万辆同比增长0.6%,交易额5164亿元同比下降2.1% [4] 国际新闻 - 特斯拉Cybertruck二季度销量约5000-6000辆,远低于2025年年产25万辆目标,"其他车型"交付量同比下滑52% [5] -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将推动实现汽车零关税并为所有关税情景做好准备 [6] - 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与小马智行合作,计划2025年启动自动驾驶汽车试点测试,2026年推进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7] - 欧盟与美国贸易谈判进展缓慢,德国、意大利倾向尽快达成协议,法国、西班牙等国对让步表示担忧 [8] - 日产与鸿海磋商电动车合作,追滨工厂有望免于关闭并维持日本零部件供应网络 [9][10] 企业新闻 - 蔚来乐道L90起售价低于30万元,展车将于7月10日到店并开启预售 [11] - 理想汽车CEO李想透露曾建议雷军造车需"all in",小米YU7启动交付覆盖58个城市 [12] - 比亚迪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达成战略合作,聚焦绿色出行与儿童沉浸式驾驶体验 [13] - 台积电推迟日本第二家工厂建设,优先应对美国潜在关税政策 [14] - 新石器无人车与深汽租协达成千台级合作,助力智慧物流升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