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搜索文档
祝义财的千亿帝国崩塌与800亿重整豪赌 雨润系两上市公司三连亏艰难求生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46
雨润集团发展历程 - 创始人祝义财从水产小贩起家,1992年转向肉制品行业,投入全部身家并贷款300万元引进设备 [5] - 1996年以500万元收购总资产7000万元的南京罐头厂,成为首个收购国企的民营企业家 [6] - 通过系列并购重组,2001年销售额达34亿元,市占率30%,形成"南雨润、北双汇"格局 [6] - 2005年引入高盛、鼎晖等7000万美元投资,同年雨润食品登陆港股 [6] - 2003-2005年蝉联江苏首富,产业扩展至地产、物流、金融等,构建千亿帝国 [7][8] 危机与破产重整 - 2015年祝义财被监视居住,集团危机爆发,2022年法院裁定实施800亿元破产重整 [3][11] - 2019年雨润食品资产负债率达113.6%,资不抵债 [10] - 重整方案:482家公司总资产1273亿元,负债1178亿元,分阶梯清偿债务(30万以下1年现金清偿,30-300万5年分期,300万以上以股抵债) [12] - 设立证券化平台雨润精选整合核心业务,中国华融出资30亿元持股7% [12] 业绩对赌条款 - 对赌目标:2023-2025年净利润总和≥20亿元,2026年≥50亿元,未达标则预留股份补偿债权人 [13] - 若2027年底未提交IPO申请,需以17.8元/股回购债权人股权 [13] - 近期成都濛阳批发市场要求商户一次性缴纳三年租金,被疑为完成2025年对赌的透支行为 [17][18] 上市公司经营现状 - 中央商场: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108.5亿元(较2021年缩水24亿元),资产负债率93.67%,货币资金2.8亿元对有息负债58亿元 [19] - 中央商场连续7年扣非净利润亏损,2025年上半年预亏700-1050万元 [19][20] - 雨润食品:2024年营收仅9.92亿元(较2020年152亿元缩水94%),资产负债率209.71%,市值3.17亿港元 [21][22] 资本市场反应 - 平安银行、农业银行等机构通过拍卖处置雨润精选股权,5笔债权被公开拍卖 [22] - 市场对祝义财能否兑现对赌承诺持观望态度 [23]
芯联集成59亿收购进军碳化硅获批 芯联越州营收年增逾10倍尚未扭亏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46
收购案概况 - 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的交易获证监会批准 交易价格为59亿元 为科创板最大规模芯片收购案 [1][3] - 收购分两步实施:2021年芯联集成投资16.6亿元持股27.67% 2024年通过发行股份(53.07亿元 90%)及现金(5.9亿元 10%)收购剩余72.33%股权 [4][5] - 交易完成后芯联越州将成为芯联集成全资子公司 [5] 标的公司业务与技术 - 芯联越州主营功率半导体晶圆代工 核心产品为碳化硅(SiC) 国内率先实现车规级SiC MOSFET产业化 产品90%用于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器 [1][6] - 当前产能:硅基7万片/月 6英寸SiC MOSFET 0.5万片/月 2025年4月8英寸SiC MOSFET工程批下线 有望国内首家量产 [6][7] - 产线技术优势:采用先进产线 设备性能与效率优于上市公司 前瞻布局SiC MOSFET及高压模拟IC [5] 财务与研发数据 - 芯联越州2022-2024年营收:1.37亿元(2022)→15.6亿元(2023 +1038%)→17.98亿元(2024前10月) 同期净亏损合计26.84亿元 [8] - 芯联集成2020-2024年营收:7.39亿元→53.24亿元(2023)→65.09亿元(2024 +22.25%) 同期净亏损累计56.48亿元 2024年减亏50.87% [9] - 研发投入:芯联越州3年合计12.41亿元 芯联集成3年合计42.1亿元(2024年单年18.42亿元) [1][8][10] 战略协同与盈利预期 - 协同效应:整合双方在功率半导体及MEMS制造领域的技术与产能 形成一站式代工能力 [5][7] - 盈利改善路径:通过业务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及设备折旧期结束 标的公司预计成为未来重要盈利来源 [8] - 公司目标: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 重点布局新能源与AI方向 构建汽车/AI/消费/工控四大增长引擎 [10]
杭州银行半年净利首超百亿增至116.62亿 贷款总额破万亿资本充足率升0.84个百分点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46
核心观点 - 杭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00 93亿元同比增长3 89% 归母净利润116 62亿元同比增长16 67% 首次半年度净利润突破百亿 [1][2] - 公司贷款总额首次突破万亿达10094 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 67% 资产质量稳定不良贷款率维持0 76%低位 [1][6]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提升至9 74%和14 64% 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1][7] - 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42 29亿元股利支付率25 02%创近4年新高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00 93亿元同比增长3 89% 归母净利润116 62亿元同比增长16 67% 扣非净利润115 59亿元同比增长17 2% [1][2] - 二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1 15亿元 归母净利润56 41亿元同比增长16%但环比下滑 [2] - 2015-2024年9年间营收增长超2倍至383 81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3 59倍至169 83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9 78亿元同比增长2 22% 归母净利润60 21亿元同比增长17 3% [2] 业务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22355 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 83% 贷款总额10094 18亿元增长7 67% 存款总额13382 82亿元增长5 17% [6] - 拨备覆盖率520 89%虽较一季度下降但仍处行业高位 [6] - 预计2025年贷款增量略超2024年 信贷投放实现"开门红" [6] 资本管理 - 149 94亿元可转债完成转股补充资本 资本充足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 - 通过"一增一减、一早一快"策略管理负债成本 减缓净息差下降幅度 [7] - 预计2025年息差降幅将好于上年 但仍处探底阶段 [7] 股东动态 - 中国人寿计划减持剩余5078 943万股 此前已累计减持1 78亿股 [3] - 新华保险通过协议转让受让3 29亿股 持股比例达5 87% [4] - 2023年底至2025年6月公司股价最大涨幅达86 91% 7月18日收盘价17 25元/股 [3]
海马汽车第二季国内仅售28辆 扣非八年半亏超78亿押注氢能源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43
业绩亏损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6000万至9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5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9000万至1.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6亿元 [1][2]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5.74亿元、-2.02亿元和-1.40亿元,连续三年累计亏损19.16亿元 [3] - 2017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77.44亿元,加上2025年上半年预计数据,八年半累计亏损超78.34亿元 [3] 销量表现 - 2025年4月至6月国内销量分别为11辆、8辆和9辆,二季度合计仅销售28辆 [1][5] - 2025年1月销量达1749辆,其中1730辆为海马8S,此后该车型再无统计数据 [4][6] - 2025年上半年海马7X合计销售30辆,海马7X-E销售17辆 [7] - 2023年和2024年销量分别为2.8万辆和1.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62%和-40.69% [7] 海外市场 - 2024年境外销量占比高达95.42%,销量为1.48万辆,境内销量仅710辆 [7][8] - 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传统中东市场销量逐渐稳固 [8] 研发投入 - 2021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46亿元、2.35亿元、2.12亿元和1.69亿元,连续四年下降 [9]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2890.93万元,同比下降35.89% [10] 氢能汽车 - 公司与丰田汽车合作,计划2023年投入200台氢能汽车示范运营,2025年规划2000台运营规模 [11][12] - 截至2024年底,50台氢能汽车单台平均里程达1.6万公里,累计实现200万公里"零故障"运营 [12][13] - 预计到2030年海南氢能汽车超1万辆,加氢站达66座 [14]
湖北2025年上半年 进出口规模首破4000亿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38
湖北省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达4023 1亿元 同比增长28 4% 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出口2927 9亿元(增长38 5%) 进口1095 2亿元(增长7 4%) [1][2] - 二季度进出口值突破2200亿元 同比增长39 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 6个百分点 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2] - 进出口值全国排名第11位 民营企业贡献71 2%的进出口额(2862 5亿元) 增速达32 9% 拉动整体增长22 6个百分点 [2] 区域发展特征 - 武汉市进出口2142 7亿元(占全省53 3%) 同比增长22 3% 黄石(372 3亿元) 宜昌(271 9亿元) 襄阳(216亿元)分列第二至四位 [1][4] - 鄂州进出口增速273 9%居全省首位 花湖国际机场货运航班量跃居全国第四 国际货运航线达45条 覆盖四大洲30国 [1][5][6] - 17个市州中14个实现两位数增长 区域发展趋于平衡 [4] 贸易伙伴与市场结构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08 1亿元(占54 9%) 增长32 6% 东盟(926 7亿元) 欧盟(516 2亿元)为前两大伙伴 增速分别达56 3% 48 2% [3] - 中东市场增长45 2%(224 6亿元) 最不发达国家增长40%(165 5亿元) [3] -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50%以上 电脑零部件(138亿元) 手机(130 3亿元) 集成电路(117 1亿元)增速均超10%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翻倍 [4] 进出口商品结构 - 劳密产品出口435 6亿元(增长24 1%) 占14 9% 进口机电产品440 9亿元(增长17 1%) 占40 3% [3] - 大宗商品进口364 5亿元(增长1 5%) 其中铜矿砂增28 5% 煤炭增19 3% 消费品进口98 5亿元(增长9 6%) 食品烟酒类增11 2% [3] 新兴业态发展 - 武汉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 南非跨境电商产业园8月将开园 重点布局小家电产品出海 [4] - 花湖国际机场半年出入境货运量达2024年全年的90% 初步建成辐射全球的货运网络 [5][6]
苏美达双链驱动净利连增五年半 手握近145亿资金累计分红23亿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38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2.62% [1][2] - 2020年至2024年净利润连续五年半保持同比增长,分别为5.46亿元、7.67亿元、9.13亿元、10.28亿元、11.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92%、40.43%、19.00%、12.63%、11.69% [1][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1.01亿元,同比下滑1.52% [2] 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产业链+供应链"双轮驱动战略,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强科技创新 [1][5] - 产业链板块利润总额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贡献利润占比从2022年的58%提升至2024年的70% [5] - 2024年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营收占比分别为51%和49%,市场结构均衡 [3]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2家业务子公司、42家海外机构、26家海内外工厂,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业务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出口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4% [3] - 先进制造板块中船舶制造与航运业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8% [3] - 纺织服装板块出口出运4.4亿美元,同比增长49% [3] - 2024年产业链板块毛利率提升至19.01%,其中先进制造板块毛利率18.94%(+5.01pct)、大环保板块毛利率20.99%(+5.42pct)、纺织服装业务毛利率21.33%(+1.25pct) [6] 财务与资金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达144.9亿元,同比增长49.44%,长短期债务合计35.8亿元,同比减少18.4亿元 [1][7] - 资产负债率74.24%,同比减少1.37个百分点 [7] - 合同负债189.9亿元,显示后续业绩释放潜力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自2017年起持续净流入 [7] 研发与投资 - 2021-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9.27亿元,研发人员数量逐年增长 [7] - 2025年4月收购蓝科高新16.92%股权(总价4.03亿元),持股比例增至21.72%,以加强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及绿色船舶制造业务协同 [6] 股东回报 - 自2016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23.05亿元,超过IPO募集资金金额 [1][7] - 2020-2024年分红率均超40% [7]
“凤爪大王”鹿有忠闯入山姆展望新高 有友食品半年净利过亿渠道单一存风险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38
公司业绩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0.9%—50.8%,净利润同比增加37.9%—47.6% [1] - 2025年一季度线下渠道销售占比达93.57%,线上渠道仅为6.43% [6] - 2025年度预计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20%,计划营收达14亿元 [9] 市场拓展与渠道 - 2024年7月起向山姆特供脱骨鸭掌,月销售额达3000万元以上 [6] - 2025年4月在会员制超市渠道推出第二款素菜单品和第三款贵州风味酸汤双脆肉类单品 [6] - 新增"其他泡卤风味肉制品"营收暴增840倍,达到1.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接近13% [6] 产品与创新 - 泡椒凤爪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一度超过八成 [5] - 公司已开发50多款新产品 [4] - 脱骨鸭掌(山椒味)长期位列山姆肉干肉脯小食热度榜TOP3 [6] 股价与资本动态 - 2024年8月至2025年6月6日股价从4.89元/股涨至16.07元/股,涨幅达228.63% [6] - 实际控制人赵英计划减持不超过1283.08万股,占总股本3% [7] - 减持后赵英持股12.69% [8] - 截至7月18日股价报12.26元/股,较6月高点跌幅23.71% [9] 公司历史与创始人 - 创始人鹿有忠从负债500万到年营收10亿 [2] - 1997年成立有友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以泡椒凤爪为主打产品 [3] - 2001年取得泡椒凤爪相关发明专利 [3] - 2019年5月8日成功登陆A股,成为"泡椒凤爪第一股" [4]
湖北“智”造燃爆链博会 人形机器人舰队惊艳亮相北京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38
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亮相链博会 - 湖北组织20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参展,携带89件展品,其中20台鄂产人形机器人首次以"舰队"阵容亮相,展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科技实力[1][2] - 湖北省贸促会表示湖北正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赛道,目标"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通过政策扶持、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策略打造产业发展高地[3] 整机制造企业展示 - 武汉格蓝若、光谷东智、湖北荆楚等7家整机企业展示20台人形机器人,包括表演太极的AI机器人、具备销售功能的"荆楚1号"以及展示运动控制能力的"黑武士"机器人[2] - 湖北整机"舰队"成为链博会最具人气展台之一,吸引大批观众驻足拍照[2] 核心零部件与技术突破 - 华威科展示全球领先的"电子皮肤"和"灵巧手",能轻柔抓取豆腐,灏存科技演示打破国外壁垒的全身动作捕捉设备[4] - 东土科技提供鸿道AI机器人操作系统,黑芝麻智能展示"大脑+小脑"芯片架构,增强复杂场景决策能力[4] - 维力传感展示多款传感器产品,完善机器人"神经系统"[5] 产业链协同效应 - 湖北参展阵容包括14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带来的69件产品,覆盖从传感器到操作系统的全链条技术节点[4][5] - 展区吸引上下游企业及投资机构热烈洽谈,湖北"智造硬核"获行业高度关注[5]
康龙化成员工互殴引发公司文化质疑 市值蒸发1400亿股东累套现超200亿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36
公司事件 - 康龙化成两名女员工在办公室互殴视频引发市场对公司文化的质疑 [1][3] - 公司回应称是员工排队小矛盾不影响经营 但网友质疑管理不善和资源不足 [2][3] - 打架事件中多名员工围观无人劝阻 网友批评公司冷漠态度 [3] - 官网显示公司企业文化为"员工第一" 但事件暴露执行落差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79亿-7.13亿元 同比增长36%-39% [2][7] - 经调整非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仅6%-11% 显示盈利质量下降 [2][7] - 2024年营业收入122.76亿元 同比增速降至6.39% 为历史首次个位数增长 [6][7]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1.08亿元 同比下降26.82% [6] 市值与股价 - 2021年市值曾达1943亿元 2025年7月缩水至468亿元 蒸发1475亿元 [2][7] - A股股价从历史峰值244.6元/股跌至26.29元/股 [7] 股东行为 - 2022年以来股东信中康成减持套现54亿元 信中龙成套现4.6亿元 [8] - 君联系股东累计减持套现约120亿元 [8] - 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减持6909万股 套现30亿元 [9] 业务布局 - 海外收入占比84.95% 服务全球超3000家客户 [6] - 通过收购Quotient等海外公司扩展业务 2023年投资新加坡合资企业1050万美元 [6] - 建立覆盖药物发现至临床开发的全流程研发生产服务体系 [4]
陈涛拆电路板“拆”出130亿财富 胜宏科技业绩狂飙市值年内涨千亿
长江商报· 2025-07-21 06:36
公司发展历程 - 陈涛创立胜宏科技并带领公司跨越百亿营收大关 创业22年[1] - 2003年创办胜华电子 后投资5亿元创建胜宏科技 占地400亩[4] - 持续投入研发 将营业额的3%以上用于研发 组建450余人专业团队[4] - 2015年6月胜宏科技在创业板上市[4] 业绩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微增0.58%至79.31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滑15.09%至6.71亿元[5]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31%至107.31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96%至11.54亿元[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31%至43.1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9.22%至9.21亿元[6] 战略布局 - 2023年收购APCB100%股份布局泰国生产基地 完成对PSL收购间接持有马来西亚MFS集团100%股权[5] - 战略性转向AI算力和新能源汽车两大赛道 成为英伟达、AMD等头部企业核心供应商[6] - 深化与特斯拉、比亚迪等客户合作 产品覆盖三电系统、ADAS、自动驾驶运算模块等关键部件[6] 资本市场表现 - 2024年股价从低点13.86元/股涨至年末42.09元/股[6] - 2025年7月18日股价收报162.07元/股 市值从年初363亿元增长至1398亿元[1][6] - 陈涛夫妇以130亿元财富位列2025年全球富豪榜2081名[6] 融资与扩产计划 - 定增募资19亿元获深交所审核通过 用于越南胜宏人工智能HDI项目和泰国高多层印制线路板项目[1][7] - 计划2026年实现第二个百亿营收目标 从10亿到100亿用10年 第二个百亿目标计划用2年完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