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至格科技半年内再获亿元级融资,为清华孵化的AR眼镜光学厂商|36氪首发
36氪· 2025-08-04 09:13
融资情况 - 至格科技近期完成亿元级融资 这是2025年完成的第二轮亿元级融资 [1] - 本轮融资由银润资本领投 老股东方广资本超额追投 久德投资 人才科创基金 易景科技跟投 [1] - 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提升 团队扩充和产品研发迭代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专注AR衍射光波导 衍射光栅和微纳光学领域 [1] - 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栅与测量实验室孵化 核心团队包括长江学者 国家杰青 国家万人 清华博士及前上市公司高管 [1] - 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1] 行业技术 - 衍射光波导具有轻薄 高透光率 可规模化量产等优势 被认为是AR光学方案中最具潜力的方案 [1] - 近两年发布的AR眼镜新品中 一半以上已采用衍射光波导技术 [1] - 衍射光波导技术面临彩虹纹 漏光等问题 [2] 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280万台 同比增长26% [1] - 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 同比增长107% 跃居全球第一 [1] - Meta 三星 苹果 亚马逊 小米 华为 阿里 字节跳动等大厂均参与AI眼镜研发 [1] 产能与技术优势 - 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全自动批量生产线 月产能达10万片 [2] - 已实现单月2万片的量产出货 产能和出货量行业领先 [2] - 自主掌握光栅设计 光栅母版加工 纳米压印生产三大核心技术 采用IDM模式 [2] 产品创新 - 开发无彩虹纹专利技术 95%场景下用户感受不到彩虹纹 [3] - 波导镜片综合透光率超98% 非光栅区域透光率达99%以上 [3] - 拥有渐变光栅专利技术 提升显示均匀性和外观美观度 [3] - 波导镜片重量不到4g 纯波导片厚度仅0.4mm 叠加盖板后厚度控制在0.65mm以内 [3] 技术指标 - 量产产品光效达1000nits/lm 行业领先 [4] - 光效提升意味着更高入眼亮度和更低系统功耗 [4] 战略方向 - 公司战略是让光波导镜片更接近普通眼镜镜片的佩戴体验 [3] - 通过技术迭代提升显示效果和佩戴体验 推动AR/AI眼镜产业链发展 [4]
艾力斯的大单品依赖症
36氪· 2025-08-04 09:13
公司核心专利与商业化成果 - 公司凭借伏美替尼的核心化合物专利"吡啶胺基嘧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获中国专利奖最高荣誉,该专利在分子结构设计和临床应用上实现创新突破 [1] - 伏美替尼是公司成立20年来唯一商业化单品,上市后迅速成为爆款产品,推动公司实现"研发-商业化"闭环,并带动业绩与市值同步飙升 [1] - 2024年伏美替尼单产品销售收入达35.06亿元,占总营收98%以上,贡献利润比例超99% [6]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2004年由杜锦豪与郭建辉创立,早期聚焦高血压药物研发,2013年上市首款1类抗高血压药阿利沙坦,后以10.2亿元转让给信立泰 [3][4] - 战略转向肿瘤靶向药研发后,2021年伏美替尼获批成为国内第三款三代EGFR-TKI抑制剂,通过"以价换量"策略突破原研药垄断 [4] - 2021-2024年营收从5.3亿元增至35.5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88.6%,2024年净利润达14.3亿元 [4][6] 市场竞争格局与挑战 - 2024年中国EGFR抑制剂市场规模204.4亿元(+19.5%),第三代药物占比88%(179.9亿元),伏美替尼市场份额14.3% [7] - 短期受益于阿斯利康奥希替尼推广受阻(市场份额降至46.6%),但2023-2025年国内新增4款三代竞品,形成七雄并立局面 [7][8] - 第四代EGFR抑制剂(如强生埃万妥替尼)及ADC等新技术路线(如乐普生物MRG003 ORR达66.7%)对传统疗法形成替代压力 [8][9] 公司应对策略与未来布局 - 推进伏美替尼"全病程覆盖"战略,包括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及6项适应症拓展,中美突破性疗法认定助力市场扩容 [11] - 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合作"布局第四代EGFR抑制剂、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和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但短期仍依赖伏美替尼 [12] - 2025Q1营收10.98亿元(+47.86%)、净利润4.10亿元(+34.13%),增速较前期明显放缓,反映单品增长瓶颈 [12] 资本市场表现与核心变量 - 2022年以来股价涨幅超586%,市值突破400亿元,当前股价处于历史高位区间 [6][14] - 未来增长取决于伏美替尼潜力挖掘深度(适应症拓展)及第二增长极打造能力(管线商业化进度) [14]
改变一家公司的命运,从这10件事做起
36氪· 2025-08-04 09:13
组织发展原则 核心观点 - 组织需要一套明确的原则来指导发展行动,以维系竞争力和发展能力 [1] - 提出十条具体原则,涵盖协作、变革规划、前瞻性、灵活性、环境设计、多元化、个人成长、员工赋能、绩效奖励和领导力文化 [1][3][5][6][7][9][11][12][13][15][19] 协作机制 - 构建协作性机构秩序是组织发展的核心,需避免个人私利破坏稳定 [3] - 公司通过奖惩机制改变利益关系,如奖励协作表现或公开表彰团队合作 [3] - 更有效的策略是改变工作关系本质,通过构建员工间稳固的社会联系提升协作效率 [4] 变革规划 - 组织失败常因无法适应环境变化,需在明确需求出现前推动变革 [5] - 领导者需通过达成共识打破变革僵局,阐述变革缘由并营造积极心态 [5] - 变革需要信心、信念与勇气,以对抗体制性惯性力量 [5] 前瞻性判断 - 组织存续取决于领导者前瞻性能力,需避免短期冲动阻碍长期愿景 [6] - 高管常面临短期压力,但需超越眼前障碍洞察未来走向 [6] - 通过汇聚有洞察力的人才质疑当前假设,探索其他可能性 [6] 灵活性设计 - 组织需兼具纪律性与灵活性,根据客户需求动态调整技术与人员配置 [8] - 成功案例:新加坡樟宜机场通过通才流动人员动态分配解决排队问题 [8] 环境设计 - 工作环境质量与员工健康、满意度及绩效正相关,需关注热舒适度、空气质量等要素 [9] - 自然元素融入建筑设计可降低压力,提升注意力与工作效率 [9] - 案例:QBP公司鼓励员工在自然环境中开展会议 [9] 多元化与包容性 - 多元化团队在包容环境下表现更优,但需避免冲突和派系摩擦 [11] - 通过持续努力让成员感受到归属感,化解多元化带来的潜在问题 [11] 个人成长支持 - 有效人才管理需提供职业咨询、培训等项目,匹配员工兴趣与能力 [12] - 员工从事与天赋和热情相符的工作时表现更优,忠诚度更高 [12] 员工赋能 - 权力下放需伴随文化调整,包括信息共享、技术提升和团队信任构建 [13] - 赋能框架需设定规则,经理适度介入提供指导而非微观管理 [14] 绩效奖励 - 基于绩效的薪酬方案可提升满意度,优秀员工能带动团队共同进步 [15] - 团队需拥有共同目标,成员相互依赖并鼓励良性竞争 [16][17][18] 领导力文化 - 领导力对组织文化影响深远,支持性管理实践能提升员工安全感和创造力 [19] - 卓越组织需培养前瞻性领导者,关注员工福祉和可持续实践 [19]
又一个万亿风口,电力央企集体争抢
36氪· 2025-08-04 08:45
国网新源增资扩股 - 国网新源增资规模达365亿元,创国资产权交易现金募资规模之最,资金将用于抽水蓄能项目建设,预计撬动投资超3000亿元 [1] - 投资方包括中国石油、中国人保、皖能集团、农银投资等多家大型机构,显示资本对抽水蓄能赛道的高度认可 [1] - 公司为国家电网旗下企业,成立于2005年,核心业务为抽水蓄能 [1] 抽水蓄能行业规划 - 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年装机目标6200万千瓦以上,2030年目标1.2亿千瓦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在运及在建抽水蓄能项目总投资额已达2万亿元 [1] - 2024年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容量5850万千瓦,同比增长14.84%,在运规模4995万千瓦,在建规模15013万千瓦 [6] 国家电网布局 - 国家电网规划2025年经营区内抽蓄装机5000万千瓦,2030年1亿千瓦,占国家规划目标的80% [2] - 公司在7省拥有75座抽蓄电站,总装机9404万千瓦,全球第一,预计2025年底在运规模达5900万千瓦(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 [2] 南方电网布局 - 南方电网2024年底在大湾区运营7座抽蓄电站,总装机1028万千瓦 [3] - 子公司南网储能有9座在建抽蓄站,总规模1080万千瓦,总投资超700亿元 [3] - 规划投运、在建、规划抽蓄装机总容量突破"三个一千万"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3060双碳目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扭转了抽水蓄能此前发展滞后的态势 [5] - 容量电价政策明确40年经营期和6.5%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保障投资收益 [5] - 现行项目造价已升至8000-10000元/千瓦,部分超10000元/千瓦 [6] 技术经济性比较 - 抽水蓄能综合效率约75%(抽水用电4千瓦时、发电3千瓦时) [9] - 单体装机规模普遍百万千瓦以上,可实现4-8小时长周期充放电 [9] - 对风光资源带动效应达1:4或1:5(100万千瓦抽蓄可为400-500万千瓦风光电站调峰) [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占据抽蓄市场领导地位,因其先天电网属性 [2][3] - 五大发电集团积极参与风光大基地配套抽蓄项目建设 [9] - 2024年南方区域抽蓄机组调用次数突破4万次,时长11万小时,促进新能源发电量增长36% [3] 市场空间测算 - 按2亿千瓦在运及在建规模计算,行业总投资额1.6-2万亿元 [6] - 相比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在调节时长、能力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 [9] - 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资源占比仅18.5%,远低于西方国家30%的水平 [7]
海南封关前夜,煤老板重金围猎高星酒店
36氪· 2025-08-04 08:45
煤老板海南酒店投资热潮 - 能源资本正加速在海南进行战略布局,以煤老板为代表的投资者大量收购高星酒店及地块,单笔交易金额达数亿至十几亿元[3][4] - 投资动机与2025年海南封关运作直接相关,煤老板抢占核心稀缺资源以获取政策红利[4][5] - 投资主体主要来自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煤炭产区,包括陕西赛维诺实业(3.85亿收购三亚万嘉戴斯酒店)、山西泰和通煤业(合作海棠湾丽笙酒店)等[7][10][21] 典型交易案例 - 陕西赛维诺实业2022年以3.85亿元收购三亚湾万嘉戴斯度假酒店(208间客房),该地块容积率0.8,建筑限高25米[7] - 山西泰和通煤业(实控人张三货)2023年7月签约海棠湾丽笙酒店项目,该集团旗下昌通集团曾斥资8000万收购盘古一号国际酒店[10][16] - 内蒙古世林集团2023年Q2以3亿元收购上海五角场CitiGo欢阁酒店,显示投资地域多元化[21] 海南封关政策吸引力 - 海南将实施"六大自由便利"政策,包括贸易、投资、资金流动等领域的全面开放[30] - 企业所得税税率最高15%,显著低于内地25%的标准税率[33] - 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占GDP比重已达67%,近5年提升13.7个百分点[38] 投资逻辑与行业影响 - 煤老板瞄准"稀缺性"资产,重点收购一线海景、核心商圈的高星酒店,如三亚湾、海棠湾等项目[7][11][29] - 投资目的包含资产保值("一铺传三代"理念)、税务筹划及产业链延伸,部分项目用于商务接待[27][47]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海南"关键词搜索量单日增长87%,反映市场关注度快速提升[41]
Steam下架成人游戏后,全球玩家决定和支付机构拼了
36氪· 2025-08-04 08:39
Steam平台成人游戏下架事件 - Steam在七月中旬大规模下架特定题材成人游戏 涉及多款游戏被移除或重命名 包括《Fallen Priestess》《Naughty Narratives》《Train Capacity 300%》等[1][2] - 此次下架规模远超以往 开发商采取修改游戏名称等应对措施试图规避审查[2] Collective Shout组织施压 - 澳大利亚组织Collective Shout宣称对下架事件负责 该组织曾成功促使澳洲零售商下架《GTA5》[3][5] - 组织通过向Visa等支付机构发送1000多封投诉邮件 指控相关游戏内容涉及虐待和剥削[7] 支付机构干预机制 - Steam于7月16日更新Steamworks文献库 新增第15条规则 要求游戏内容需符合支付机构标准[10] - 支付机构Visa和Mastercard基于品牌保护考虑 对成人内容采取限制措施 此前已对日本DLsite等平台实施制裁[14][19] 行业影响与连锁反应 - 支付渠道干预导致P站从2020年开始衰退 显示支付机构对内容平台的关键影响[9] - 纽约大学专家指出此次事件可能对LGBTQ群体内容创作造成风险[21] - 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呼吁提高审核透明度 但实际影响力有限[35] 市场反应与用户抵制 - 马斯克借机推广"X支付" 试图挑战传统支付机构地位[12] - 玩家发起20万人联署请愿 要求支付机构停止干预合法娱乐活动[28] - 部分媒体人因相关报道被删稿而辞职 显示内容审查已延伸至媒体报道领域[33] 行业长期影响 - 事件显示支付机构在数字内容生态中拥有超预期的话语权[11][18] - 缺乏明确审查标准导致内容下架具有随机性 可能影响行业创新[21][23] - 用户抵制行为可能为新兴支付平台创造市场机会[37]
有和没有IP业务的大厂们都急了
36氪· 2025-08-04 08:32
半导体IP行业核心观点 - 半导体IP的战略地位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高达20%的市场年增长率反映了其日益增长的经济价值 [12] - Chiplet和RISC-V等技术正在重塑IP的应用模式与创新路径 [12] - 拥有和控制核心IP已成为当前半导体产业竞争的关键,直接影响未来行业格局 [12] IP业务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计IP市场规模达84.916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0.2% [2] - 有线接口IP和处理器IP表现强劲,分别增长23.5%和22.4% [2] - 2024年Top 10厂商合计营收70.89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市场份额从81.7%提升至83.7% [3] - ARM和Synopsys两家合计占据66%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4.5个百分点 [3] 主要厂商竞争格局 - ARM 2024年营收36.944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市场份额43.5% [3] - Synopsys 2024年营收19.0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市场份额22.5% [3] - Cadence 2024年营收4.976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市场份额5.9% [3] - 前四大供应商(ARM、Synopsys、Cadence、Alphawave)合并占据75%市场份额 [3] 技术驱动因素 Chiplet技术 - Chiplet技术可平衡芯片计算性能与成本,提高设计灵活度,提升IP模块经济性和复用性 [4] - Chiplet实现硅片级别的IP复用,不同功能IP可灵活选择不同工艺生产 [4] - Chiplet为IP供应商拓展了商业灵活性和发展空间 [4] RISC-V架构 - RISC-V是完全开源免费的指令集架构,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5] - RISC-V正激发全球芯片设计创新浪潮,被视为继x86和ARM之后的第三大主流架构 [5] - RISC-V生态系统涵盖工具链、软件和硬件IP,适用于物联网、AI等场景 [5] 行业并购与战略布局 新进入者 - 格罗方德收购MIPS,成为首家基于RISC-V提供处理器IP的代工厂商 [7] - 西门子启动IP联盟计划,深化与Alphawave等公司合作,瞄准EDA-IP集成平台 [8] 现有厂商扩张 - Cadence收购Arm的Artisan基础IP业务,进入基础IP市场 [9] - 高通拟以24亿美元收购Alphawave,强化数据中心市场布局 [10] - Synopsys转向提供整合性RISC-V解决方案,包括处理器IP家族与EDA工具深度整合 [10][11]
平台腰斩版权剧?
36氪· 2025-08-04 08:21
在经历了IP采购大战、自制剧崛起、精品化转型等不同阶段后,视频平台正迈向行业最后的深度调整期。 如今,各平台纷纷剑指版权剧,许多平台都把资源倾斜到自制剧和定制剧,对版权剧进行严格收缩,这预示着未来行业的版权剧份额会越来越少。 以前,平台采购版权剧时还会采取"广撒网"策略,即便一些中小公司的作品稍显稚嫩,也能凭借独特的题材或创意分得一杯羹。但现在,平台的采购清单 越来越短,版权剧份额甚至只有个位数,这就让每一个名额都被视为"战略资源",优先向那些能保证流量、把控品质的头部公司倾斜。 更让花落去这样的中小公司负责人绝望的是,平台不仅缩减份额,还在采购标准里悄悄抬高了"隐形门槛"。他从许多同行那里了解到,除了常规的制作标 准,平台还额外要求"必须有一线导演或演员背书""需搭配至少两个平台指定的衍生开发方案"。 平台为何要集体收紧版权剧的"闸门"?这一调整背后藏着哪些战略逻辑?又会给剧集行业的生态格局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当版权剧的生存空间被持续压 缩,整个行业的创作风向与发展路径,又将发生何种转变? 中小制作公司面临淘汰,剧集行业难出新玩家 "大概七八年前,花了几百万抢到几个知名IP版权的时候,我是有信心大赚一笔的。 ...
宗氏继承战中信托资产的争议点是什么?
36氪· 2025-08-04 08:21
宗氏家族信托纠纷案核心争议 - 香港高等法院维持临时禁令 禁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香港账户中约18亿美元资产 以确保杭州诉讼顺利进行 [1] - 争议焦点在于信托财产定义 原告主张汇丰账户资产应用于离岸信托 而宗馥莉认为只有21亿美元固定资本的利息属于信托资产 [1][3][4] - 宗馥莉回应称汇丰账户资产从未达到21亿美元 在弥补缺口前原告无权主张每人7亿美元信托 [4] 信托设立背景与协议内容 - 2024年2月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委托书》 委托设立三个境外信托 分别以三弟妹及其子女为受益人 总金额21亿美元 [2][5] - 信托设计为不动本信托 仅分配利息收益 不得动用本金 其他银行资产利益归属宗馥莉 [2][5] - 2024年3月各方签署《协议》确认遗嘱有效性 同意按宗庆后意愿设立不可撤销不动本信托 采用PTC过渡模式 [6] 信托设立进程与障碍 - 离岸信托尚未正式成立 主要障碍在于资产定义和话语权争议 [3] - 原告指控宗馥莉未经授权提款 拒绝签署信托文件 宗馥莉称分歧阻碍文件签署 但未阻止信托设立 [3] - 宗庆后2024年1月手写文件显示信托计划为每人7亿美元 仅分配利息 属婚前财产 [5] 信托法律关系分析 - 涉及两层信托关系 第一层是宗庆后委托宗馥莉代持资产 第二层是宗馥莉应设立离岸信托 [8][9] - 专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经办人与受益人存在利益冲突 宗馥莉未履行第一层信托关系的受托责任 [8][9] - 建议委托人选择经办人时保留制约措施 避免信托意图被架空 [9]
8点1氪|官方通报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自动驾驶车祸致1死1伤,特斯拉被裁定赔偿2.43亿美元;库克成苹果史上任期最长CEO
36氪· 2025-08-04 08:03
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赔偿案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2019年Model S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赔偿金额合计2.43亿美元(1.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7]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对该裁决提起上诉[7] 苹果公司动态 - 蒂姆·库克截至2025年8月1日担任苹果CEO达5091天,超越乔布斯成为苹果史上任期最长CEO[7] - 苹果秘密组建"Answers"团队开发类ChatGPT搜索产品,目标打造全新AI搜索体验[14] - iPhone 17 Pro预计定价1049美元起,配备A19 Pro处理器和均热板散热系统,采用L型电池设计[18][19] 中国电竞产业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竞产业收入127.61亿元同比增长6.1%,直播收入占比80.38%[12] - 完美世界联合NVIDIA、英特尔等成立电竞联盟,合作覆盖硬件、软件及赛事全场景[12] 零售行业 - 永辉超市计划9月底完成208家胖东来模式门店改造,广州首家调改店将落地海珠区丽影广场[10] - 山东航空推出新制服允许女空乘自选裤装和平底鞋,多家航司跟进服务人员着装改革[8] 科技前沿 - 浙江大学发布全球最大规模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悟空",支持20亿脉冲神经元和千亿神经突触[11][12] - OpenAI企业付费用户数量从6月300万增长至500万,未来数月将发布新模型和产品[17][18] 能源与汽车 - 山西省上半年非常规天然气产量89.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6%[9] - 东风集团表态支持乘龙卡车维权,此前其与理想汽车碰撞测试引发争议[9] 航空制造业 - 波音公司圣路易斯工厂约3200名工人因劳资谈判破裂计划罢工[14] 半导体与硬件 - 富士胶片美国市场相机和镜头全面涨价,X100VI从1599美元涨至1799美元,GFX100II从7499美元涨至8299美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