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V

搜索文档
港股IPO狂飙!科技类企业赴港IPO策略分享
梧桐树下V· 2025-06-22 16:53
港交所"科企专线"新政核心内容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上市通道并降低门槛,吸引科技企业赴港上市[1] - 适用对象包括特专科技公司(如AI、芯片、新能源等)和生物科技公司(如创新药、医疗器械等),尤其适合早期阶段或产品未商业化的企业[3] 上市条件与自测工具 - 行业属性需符合港交所定义的"特专科技"(18C章)或"生物科技"(18A章)领域[4] - 特专科技公司需满足过去三年研发开支占总成本≥15%,生物科技公司需核心产品通过临床Ⅰ期[6] - 允许未盈利、无收入企业上市,但需证明技术可行性及市场潜力(如专利、合作意向书)[7] - 企业可通过港交所官网下载《18A/18C资格自评表》进行自测,或发送查询表格至港交所邮箱获取初步反馈[8][9] 保密提交申请流程 - 与港交所签署保密协议(NDA),确保提交材料仅限审核团队可见[11] - 提交PDF加密文件至港交所指定系统,材料包括公司简介、财务数据、法律文件等[12][13] - 港交所专线团队在30天内反馈意见,重点审核技术可行性和合规性[14] "科企专线"专属服务 - 提供一对一辅导,包括上市规则解读和募资策略建议[16] - 符合条件的企业(如A股已上市公司、估值超百亿)可申请快速通道,审核周期缩短至30天[17] - 支持同股不同权(WVR)设计,创始人可保留控制权[18] 常见问题与避坑指南 - 技术描述需附第三方认证或合作方背书,避免过于虚化[21] - 关联交易需透明化,提前切割关联业务或披露公允性证明[22][23] - 引入至少2家管理规模≥10亿港元的资深独立投资者,增强投资者关系[25] 上市后持续合规要求 - 需公开技术商业化进展、研发里程碑等信息,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细节可申请豁免[27] - 建议发布季度研发简报,每年至少进行2场路演以维护市值[28] - 18A/18C企业增发新股可走"简易程序",最快1周获批[29] 与其他市场对比 - 港股"科企专线"在盈利要求、审核周期、估值水平、信息披露压力等方面与A股科创板、美股纳斯达克存在差异[30][31]
证监会对赛力斯、遇见小面、三只松鼠等26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梧桐树下V· 2025-06-22 16:53
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 赛力斯 - 需补充说明下属公司第一类、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开展情况,确保符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要求[1] - 需说明下属公司保险代理业务资质及证照取得情况[1] - 需结合偿债能力分析股权质押是否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变更[1] 遇见小面 - 需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是否涉及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领域[2][43] - 需补充白酒生产及销售业务的具体情况[2][43] - 需披露网站、APP等产品用户信息收集规模及数据安全措施[2][43] - 需说明境内募投项目审批进展及股权激励方案合规性[2][44] 鸣鸣很忙 - 需说明烟草制品零售业务是否符合外资准入政策[3][48] - 需补充白酒业务经营情况及用户数据管理措施[3][49] - 需披露未决诉讼对经营及发行的潜在影响[3][49] 佳亿化纤 - 需说明股权转让定价依据及佳美香港未全资持有佳美福建的原因[4][6] - 需核查外汇管理、境外投资等程序合规性[6] 迈萪科技 - 需说明2018年收购惠立勤100%股权的定价依据及关联关系[4][8] 江西生物制品 - 需核查2020年股份增发是否构成公开发行证券违规[4][40] - 需说明控股股东向32名自然人转让股份的背景[4][40] 数智云库 - 需说明元宇宙概念业务是否涉及虚拟资产交易违规[22] 晶澳科技 - 需披露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及整改情况[35] - 需说明未决诉讼是否构成上市障碍[36] 安诺优达 - 需说明基因检测业务资质及外商投资合规性[51] - 需披露未经注册检测试剂使用的处罚及整改情况[52] 广和通 - 需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60] 红星冷链 - 需说明0元受让股份的定价合规性[63] - 需披露增值电信业务资质及收入占比[63] 奥联物业 - 需核查跨境换股是否符合《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66] 四川新荷花 - 需说明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资质及外资准入合规性[68]
又一家IPO终止!净利润一度逾20亿,实控人为青岛市国资委
梧桐树下V· 2025-06-21 20:38
公司IPO终止审核 - 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于2024年6月20日终止审核,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申请撤回申报/保荐 [1] - 公司IPO申报于2023年2月28日获得受理,7月20日收到首轮问询,但上交所网站未公布问询问题及回复 [1] - 本次IPO拟募资30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氯碱化工、有机化工原料和高分子新材料以及无机硅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主要产品包括乙烯法PVC、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烧碱,同时利用部分自产烧碱生产偏硅酸钠 [2] - 聚氯乙烯产能位居国内乙烯法第一位 [3] - 所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属于高耗能、高排放的竞争性行业 [2] 财务表现 - 2019-2022年6月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25亿元、2.47亿元、20.40亿元和9.70亿元 [2] - 2021年营业收入130.28亿元,净利润20.76亿元 [3]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62亿元,净利润10.06亿元 [3] - 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7.85%至39.62%,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利润空间 [4][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前身系由国营青岛化工厂改制设立,实际控制人为青岛市国资委 [9][11] - 2021年11月完成混改,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和外部投资者 [13] - 混改后股权结构为:海湾集团62%、外部投资者13%、青岛国投5%、员工持股平台20% [13] - 截至2023年2月,青岛市国资委通过青岛国投、海湾集团间接控制公司67%股权 [12] 监管警示事项 - 2024年5月被上交所监管警示,涉及未完整披露员工持股平台股权质押解除情况 [6][7] - 存在多项会计核算不准确情形,涉及销售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多个科目 [8] - 员工持股平台60%的出资款5.67亿元来自以公司股权质押向银行的借款 [7]
少走弯路!2025下半年企业出海全流程拆解
梧桐树下V· 2025-06-21 20:38
当前,中国已全面进入企业大航海时代。 根据《2025中国中小企业出海蓝皮书》数据显示: 可见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出海热情都空前高涨。然而,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实际上许 多企业在出海过程中, 都因为准备不足而遭遇文化冲突、政策壁垒、资源错配等, 最终导致出海 折戟。 ● 大型企业中, 30% 已实施出海战略, 20% 有出海意向或计划。 ● 中型企业中, 39% 已实施出海战略, 37% 有出海意向或计划。 ● 小型企业中, 18% 已实施出海战略, 29% 有出海意向或计划。 ● 微型企业中, 14% 已实施出海战略, 14% 有出海意向或计划。 如何报名 扫码报名训练营 企业出海13h全套课程 到手仪¥99(日常价¥998) 结营后课程永久保留 学习收获 那么,企业出海具体是怎么操作的?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又会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并提前做好 应对措施?对此,我们精心筹备了 《企 业出海3周训练营(奖学金班)》 ,带领大家全面了解出 海过程中的实务要点! 色日常出1份 课后笔记 1次测试 查漏补缺 21天线上 视频学习 每日1篇 拓展阅读 5位资深嘉宾 分享经验 助教督学 提升学习体验 训练营课程 ...
为何你在融资后丧失了公司控制权?50个股权设计要点详解
梧桐树下V· 2025-06-20 17:33
股权顶层设计 - 股权设计涉及投票权、分红权、经营决策权等复杂权利组合,需平衡创始人、合伙人、核心员工和投资人的不同需求[1] - 同股同权是股权生命线前提,同股不同权可通过投票权委托协议和一致行动人协议实现,AB股/双层股权架构需考虑海外上市[1] - 股东会控制权关键比例:67%绝对控制权(修改章程、增资扩股)、51%相对控制权(重大决策表决)、34%否决权、20%界定同业竞争、10%申请解散权、5%股东变动影响上市、3%提案权[3] - 董事会决策机制采用一人一票制,特殊约定如一票否决权除外,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可通过重大决议[2][4] - 创始人需考虑融资节奏下的股权稀释问题,防止控制权丢失,通常需个性化设计[5] 核心高管股权激励 - 员工股权激励需解决"不同岗位公平性"与"持续激励性"问题[6] - 超额利润激励法:对超过目标部分进行大比例激励,适合销售岗位[6] - 虚拟股在职分红激励法:股权对岗不对人,离职后股权留下[6] - 1-3-5渐进式注册股激励法:1年入围期+3年虚拟股考核+5年注册股考核,经过3年磨合期才能进入股东层[6] - 期权股激励:包含有效期、授予日、可行权日等阶段,小企业不建议采用[6] - PSP股权激励模式:三年为一个周期,逐年递加分红比例(第一年50%、第二年75%、第三年100%),解决短期激励不足问题[7] - EPA分步让渡模式:逐步实现股权转移[7] - 股权激励是在股东收益不减少前提下让员工为自己干的制度,解决企业用人困境[7] 投资人股权设计 - 投资人持股比例:种子阶段5%-10%(估值300万-600万)、天使轮10%-20%(估值1000万-5000万)[8] - 估值区间需根据投资人具体评估确定,建议采用小步快跑融资方式避免股份过度稀释[9] - 投资人通常要求董事会一票否决权和股东会保护性条款,源于资本安全考虑和对创始团队的不信任[10] - 投资人优先权包括:优先分红权、反稀释权、领售权、随售权、优先清算权、优先认购权等,便于资金快速进出[11] 课程内容 - 《股权设计与合伙制实战50讲》课程覆盖股权全生命周期,从初创期"定人定量定价"模型到融资反稀释策略、退出机制设计[11] - 课程包含60+节课、总课时超34h,系统解析募集、投资、投后、退出全周期合规要点[13] - 典型案例分析:股东僵局、反垄断审查等高频风险场景[13] - 实战内容涵盖合伙机制、控制权、退出方案等,拆解交易文件、反稀释策略等干货[13] - 课程案例包括华为、阿里、小米、美的、爱尔眼科等知名企业的股权设计与合伙制实践[14][15] - 主讲嘉宾为股权激励与合伙人制资深专家,具有丰富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经验[18]
IPO审2过2!
梧桐树下V· 2025-06-20 17:33
IPO审核结果 - 6月20日IPO共审核2家公司(沪主板、北交所各1家),2家均获通过 [1] 上海友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专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领域,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门槛梁系列、电池托盘系列、保险杠系列、副车架系列等 [5] - 公司前身成立于1992年12月,2020年9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14,480.1333万股,拥有11家一级全资子公司、1家二级全资子公司、2家三级全资子公司,员工总计3,465人 [5]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 泽升贸易系公司控股股东,持有61.99%股份 [6] - 罗世兵及其配偶金丽燕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70.44%股份 [6] 报告期业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5,012.29万元、290,485.81万元和395,016.08万元 [7]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34.87万元、31,907.34万元和40,115.90万元 [7] 上市委问询问题 1. 经营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8] 2. 募集资金用于补流资金测算的合理性及与主营业务的关系 [9] 3. 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相关内控问题的整改情况 [10] 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 公司专注于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举升机等 [11] -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5年1月,2013年10月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6,300.00万股,拥有9家控股子公司、1家参股公司、1家分公司,员工总计917人 [11]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 公司无控股股东,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相近 [12] - 蔡喜林、孙丽娜夫妇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46.66%股份 [12] 报告期业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263.82万元、79,425.97万元和105,712.79万元 [13] -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3.44万元、7,918.77万元和12,753.52万元 [13] 上市委问询问题 1. 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及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风险因素 [14] 2. 产品在欧洲、亚洲、南美洲市场的竞争优势及客户流失风险 [14] 3. 境外客户的稳定性 [14]
法律、税务、财务、管理视角下的不同股权架构设计与税务优化策略
梧桐树下V· 2025-06-20 10:53
股权交易与税务监管 - 股权交易日益活跃,税务监管方式创新且稽查力度加强,股权转让成为税务监管重点 [1] - 股权交易、架构设计及并购重组具有主体多元、方式多样、方案复杂的特点,税务问题繁琐且风险高发 [1] - 复杂的资本运作伴随高发税务风险,需专家化指导与专业化实战演练应对挑战 [1] - 股权架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主及财务人员需系统性设计与优化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主讲嘉宾背景 - 鞠铭为资深财税讲师,长期专注资本税收领域,服务于多家知名企业集团,实战经验丰富 [3][5] - 税务系统领军人才,全国师资库成员,曾任税务机关骨干教师,研究方向涵盖股权交易、并购重组等 [5] - 在《税务研究》《国际税收》等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几十篇 [4] 课程安排与费用 - 时间:2025年6月28-29日(上海嘉定区) [6] - 每日安排:上午授课(09:00-12:00),下午授课(14:00-17:00),首日含答疑环节(17:00后) [7] - 收费标准:原价2980元/人,年中惠价2580元/人(含课程费、资料费) [8] 课程大纲核心内容 税务监管与股权交易风险 - 分析"十四五"税收要点及2025年税务监督重点,探讨"以数治税"和"跨期监管"在股权交易及并购重组中的实践 [12] 股权架构设计及税务规划 - 四类架构分析:个人直接持股(非交易过户税务问题)、法人持股(40%税负化解)、合伙企业持股(税负拆解)、资管计划持股(监管盲区争议) [12] 股权属性与税收待遇 - 五类股权税收分析:非上市公司股权(章程与税法冲突)、上市公司限售股(纳税地点变化)、新三板股份(原始股与非原始股差异)等 [12][13] 股权交易模式与合规 - 六种交易模式精解:明股实债(财税定性差异)、股权代持(司法与税务判定)、对赌协议(司法案例启示)等 [13] 并购重组实战案例 - 七项重组实案演练:法律形式改变(合伙企业税务风险)、债务重组(纳税时间争议)、股权收购(特殊性税务处理困惑)等 [14][15] 课程价值亮点 - 构建税务风险防线,从法律、税务、财务、管理四维度系统优化股权架构 [16] - 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与税案模拟,提升风险预判、方案优化及危机应对能力 [16] 报名与退款政策 - 开课10天前可100%退款,5天前90%,3天前80%,2天内不退但可转余额或下期课程 [19] - 支持开具培训费发票(专票/普票,电子/纸质) [18]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开闸!50亿市值+3亿营收门槛,谁将摘得“未盈利上市”首单?
梧桐树下V· 2025-06-20 10:53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启用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1] - 该标准主要面向未盈利但具备高成长性的创新企业,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 [1][2] - 企业需具备强研发能力、技术壁垒及成熟产品落地能力,且需获得市场估值认可,多为经历多轮融资的独角兽或细分领域龙头 [2] 政策意义与背景 - 政策旨在解决高研发投入企业的融资困境,推动资本市场从利润导向转向成长性导向 [3] -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在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时已设立,但长期处于暂不实施状态,目前暂无企业通过该标准上市 [4] 潜在申报企业案例 -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公告分拆至创业板上市的预案,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2亿元、29.64亿元、129.22亿元,但连续3年未盈利,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为355亿元 [4] - 欣旺达动力为欣旺达旗下专注于汽车动力电池业务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为动力类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潜在申报企业画像 - 行业属性需符合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四大前沿领域 [6] - 需具备强技术壁垒(如专利布局、研发投入占比>20%)和成熟产品落地能力(年营收≥3亿元) [7] - 多轮融资后估值超50亿元,投资方含头部机构(如红杉、高瓴、国资基金等) [8] - 财务特征为未盈利但营收快速增长(如近3年复合增长率>30%),亏损主因高研发投入(非经营不善) [9] 重点赛道与代表企业 生物医药企业 - 安济盛生物(骨科创新药)完成超20亿元融资,核心产品进入III期临床,年研发投入超8亿,2024年技术授权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 [10] - 维泰瑞隆(抗衰老药物)B轮融资21亿元,估值约85亿元,2024年营收4.1亿元(主要来自专利授权) [11] - 此前超30家生物医药企业因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暂停而IPO搁浅,新政策下将快速转向创业板 [12] 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 - 蓝箭航天(火箭制造)估值120亿元,2024年实现卫星发射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400%),但研发导致年亏损超12亿元 [13] - 时的科技(eVTOL飞行器)估值60亿元,2024年获得预订单营收3.8亿元,适航认证中 [14] - 低空经济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资本布局密集 [15] 人工智能与芯片 - 镁伽科技(AI+生物实验机器人)估值70亿元,2024年营收4.5亿元,服务药明康德等头部客户 [16]
友升股份IPO:汽车轻量化赛道隐形冠军,净利润超4亿,募集资金加码新能源
梧桐树下V· 2025-06-19 19:36
行业背景 - 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重塑全球汽车工业格局 铝合金成为轻量化关键材料选择 [1]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 中国政策支持轻量化发展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同比增长35.5% [5] - 铝合金零部件渗透率从2020年190kg/车提升至2024年250kg/车 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5] 公司概况 - 友升股份创立于1992年 早期以挤压型材生产为主业 后拓展至汽车零部件赛道 成为国内较早布局汽车铝合金零部件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之一 [2] - 公司专注于"以铝代钢" 产品涵盖门槛梁、电池托盘、保险杠、副车架等 覆盖车身结构件、电池系统结构件及底盘件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23.5亿元增长至39.5亿元 复合增长率29.65% 扣非归母净利润从2.24亿元增长至4.01亿元 [5] 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研发、先进加工工艺应用、轻量化终端产品设计三大核心技术 [2] - 自主研发超高强度铝合金材料 为特斯拉开发铝合金保险杠 具备优异抗腐蚀性与抗氧化性 [3]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8628.58万元、9701.23万元和12092.96万元 截至2024年拥有已授权专利176项 其中发明专利29项 [6] 客户与市场 - 客户包括特斯拉、广汽集团、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吉利集团、赛力斯等全球顶尖新能源车企 [4]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6.92% 墨西哥生产基地投产 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 [6] - 2024年电池托盘系列收入10.64亿元 占比29.77% [8] 产能与募投项目 - 2022-2024年挤压设备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2.91%-95.28% 2024年产能8.08万吨 产销率98.87% [7] - 拟募集资金24.71亿元 投向云南友升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和年产50万台(套)电池托盘和20万套下车体制造项目 [7] - 云南基地项目拟投资12.71亿元 电池托盘与下车体项目拟投资7亿元 [8]
巴兰仕IPO:汽车维保设备小巨人,年营收超10亿,锁定高增长赛道未来可期
梧桐树下V· 2025-06-19 19:36
行业概况 - 汽车行业由前市场与后市场构成,后市场涵盖维修保养等高附加值环节,价值份额不断扩大[1] - 全球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平均车龄逐步攀升,推动后市场发展[1] - 2023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达约6万亿元[7] 公司核心业务 - 公司聚焦汽车维修保养设备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举升机等[2] - 2024年举升机、拆胎机、平衡机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8.57%、24.08%、10.64%[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6.43亿元增至10.57亿元,净利润从3003.55万元增至12940.49万元[2] 市场地位与荣誉 - 2017-2025年多次获评"中国汽保设备生产企业出口20强"及"中国汽保生产企业TOP30"[2] - 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覆盖理想、比亚迪、途虎养车等知名客户[3] 技术优势与产品创新 - 自主研发全自动免撬棍拆胎机、智能平衡机等产品,具备智能化、自动化功能[5] - 举升机产品适配多种车型,安全等级超过行业标准[5] - 专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创新,形成电池举升等关键技术[5] - 截至2024年底拥有境内外专利226项,软件著作权18项[5] 品牌与盈利能力 - 运营"UNITE"、"BALANCE"等品牌,"UNITE"曾获上海市著名商标[6] - 2022-2024年毛利率从23.62%提升至28.55%,盈利能力持续增强[6] 行业驱动因素 - 国内汽车保有量从2022年4.17亿辆增至2024年4.53亿辆,年均增速4.32%[8] - 我国平均车龄突破6年,2022-2027年车龄年均复合增速预计达5.0%[9] - 车龄越大,年均维修费用越高,维保设备使用频率大幅提升[9] 产能与募资计划 - 2024年举升机产能利用率达120.82%,拆胎机/平衡机达104.93%[10] - 拟募资29992.87万元投向智能化改造及扩产项目,提升生产效率[10] - 计划建设研发中心,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