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中旭霞

搜索文档
汽车智能化月报系列二十四:特斯拉将于6月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PHUD【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26 20:09
汽车智能化核心观点 - 当前汽车智能化围绕数据流演进,涵盖数据获取、储存、输送、计算及车端/人端应用,实现智能驾驶与多感官交互 [3][65] - 行业核心要素包括传感器、域控制器、线控系统等环节,数据流驱动技术迭代与估值重塑 [65][67] 行业新闻与动态 - **特斯拉**:计划6月在奥斯汀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初期限制10辆Model Y运营并逐步扩展至千辆规模 [14][15] - **小米汽车**:首款SUV 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NVIDIA Thor计算平台(700TOPS算力)及1.1米天际屏全景显示 [16] - **政策标准**:中国《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国标转为强制性,新增行人/自行车识别要求,2025年6月征求意见截止 [15] - **合作案例**:速腾聚创与Mammotion合作开发固态激光雷达割草机器人,订单达120万台,探测能力26万点/秒 [25] 高频核心数据 智能驾驶渗透率 - 2025年3月L2级及以上渗透率达18.4%(同比+4pct),高速NOA/城区NOA渗透率分别为17.7%(+6pct)、10.8%(+3pct) [9] - 分价位:50万元以上车型L2+渗透率最高达97.7%,15-25万元车型达82.5% [74] - 分燃料类型:增程式混动L2+渗透率99.2%,纯电动/插混分别为51.4%、67% [75] 感知层技术 - **摄像头**:前视摄像头渗透率59.8%,800万像素占比23.8%(同比+11pct) [7][57] - **激光雷达**:乘用车渗透率6.1%,禾赛/华为/速腾聚创市占率分别为32%、31%、29% [8] - **芯片竞争**:英伟达占比40.8%(同比+21pct),地平线升至16.4%(+2.4pct),特斯拉FSD降至7.6%(-20.5pct) [61] 智能座舱与网联 - 10寸以上中控屏渗透率81.8%,HUD达15.9%(同比+2pct),座舱域控制器32.3%(+7pct) [10] - OTA/T-BOX渗透率分别为74.5%(+3pct)、65.7%(-10pct) [10] 企业动态与技术创新 - **小鹏汽车**:4月交付量同比增273%至3.5万辆,MONA M03上市8个月交付超10万台;五一期间辅助驾驶总里程同比增112% [46][47] - **理想汽车**:五一辅助驾驶总里程1.12亿公里,覆盖367城,主动安全避免12.08万次潜在事故 [51] - **华为**:联合11家车企发布《智驾安全倡议》,推动技术透明与标准共建 [33] - **文远知行**:Robotaxi收入占比升至22.3%,与Uber合作拓展中东市场,获1亿美元追加投资 [20][21] 技术趋势与成本展望 - **视觉感知**:800万像素摄像头成本占比提升,远期全无人驾驶传感器配置成本有望降至1万元内 [56] - **算力需求**:L4级自动驾驶算力需求达1000TOPS以上,英伟达Thor平台推动大算力域控普及 [60] - **本土化进展**:特斯拉FSD中国版启动本土化适配,新增城市道路Autopilot功能 [34][37]
汽车行业周报(25年第19周):Robotaxi商业落地加速,AEB系统标配标准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21 20:42
月度产销数据 - 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1.9万辆和259.0万辆,环比下降12.9%和11.2%,同比增长8.9%和9.8% [1] - 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5.7万辆和222.3万辆,环比下降12.4%和10%,同比增长10.2%和11%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1万辆和1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7.3% [1] - 汽车出口51.7万辆,环比增长2%,同比增长2.6% [1] 周度数据 - 5.5-5.11国内乘用车上牌45.40万辆,同比+4.9%,环比+7.1% [1] - 新能源乘用车上牌22.61万辆,同比+16.0%,环比+10.7% [1] 市场行情 - CS汽车上涨1.25%,CS乘用车上涨3.16%,CS商用车下跌2.02%,CS汽车零部件上涨0.67% [1] - 电动车上涨0.08%,智能车上涨0.1%,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18%,上证综合指数下跌0.22% [1] 成本与库存 - 浮法平板玻璃、铝锭类、锌锭类价格同比分别-22.49%、-4.05%、-1.32%,环比分别+0.10%、-2.28%、-0.29% [2] - 4月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1.41,同比-17.1% [2] 行业动态 - 比亚迪欧洲总部落子匈牙利,深化本土化布局 [2] - 文远知行在阿布扎比开启纯无人Robotaxi试运营,计划2025年Q2开展无安全员运营 [3] -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跳舞视频,在国内申请商标 [4] - 优必选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建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示范方案 [5] - 中证指数发布中证科创创业机器人指数,涵盖40只机器人主题上市公司 [6] - 小鹏汽车正式进入意大利市场,展示P7+、飞行汽车X2及人形机器人 [7] - 吉利并购极氪完成后,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 [8] - 奥迪计划出售旗下设计与工程子公司Italdesign [9] 新车上市 - 全新智己L6上市,指导价21.99-27.99万元,标配调光天幕 [10] - 本田因关税影响推迟加拿大150亿加元电动汽车投资计划 [11] - 5月上市车型包括蔚来ET5T、领克03、比亚迪海狮07DM-i等,覆盖纯电动、插混、燃油等多种动力形式 [14][15] 政策与标准 - 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要求M1/N1类汽车装备AEB系统 [12]
汽车行业2025年5月投资策略暨年报&一季报总结:2025Q1汽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6%,盈利能力同环比提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12 17:2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CS汽车行业实现营收37123亿元同比+7% 归母净利润1363亿元同比+9% [1] - 2024Q4营收11176亿元同比+13%环比+22% 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26%环比-9% [1] - 2025Q1营收8417亿元同比+6%环比-25% 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14%环比+16% [1] - 2024年汽车销量3143.6万辆同比+4.5%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35.5%显著高于行业 [10] - 2025Q1汽车销量747万辆同比+11.2% 乘用车销量641.9万辆同比+12.9% [120] 细分板块表现 乘用车 - 2024年营收20781亿元同比+9% 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1% [31] - 2024Q4营收6676亿元同比+18%环比+29% 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8%环比-15% [31] - 2025Q1营收4383亿元同比+7%环比-34% 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6%环比+6% [137] - 比亚迪2024Q4营收2748.51亿元同比+52.66% 归母净利润150.16亿元同比+73.12% [4] - 赛力斯2024Q4营收385.49亿元同比+101.18% 归母净利润19.08亿元同比+1325.88% [4] 汽车零部件 - 2024年营收9629亿元同比+6% 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10% [31] - 2024Q4营收2716亿元同比+7%环比+13% 归母净利润87亿元同比+11%环比-30% [31] - 2025Q1营收2348亿元同比+7%环比-14% 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14%环比+64% [137] - 福耀玻璃2024Q4营收109.38亿元同比+17.17% 归母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34.32% [4] - 伯特利2024Q4营收33.58亿元同比+41.80% 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45.25% [5] 商用车 - 2024年营收5359亿元同比+1% 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26% [31] - 2024Q4营收1422亿元同比+5%环比+19% 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66%环比+68% [31] - 2025Q1营收1357亿元同比+1%环比-5% 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5%环比-24% [137] - 宇通客车2024Q4营收131.43亿元同比+62.43% 归母净利润16.84亿元同比+119.73% [5] - 潍柴动力2024Q4营收537.37亿元同比+0.30% 归母净利润30.02亿元同比+19.46% [5] 市场动态 - 4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5万辆同比+14.4% 新能源零售90万辆渗透率51.4% [1] - 4月CS汽车板块下跌3.24% 跑输沪深300指数0.23pct [2] - 原材料价格:浮法平板玻璃同比-22% 铝锭同比-2.2% 锌锭同比+1.5% [2] - 4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9.8% 同比+0.4pct 环比+5.2pct [2] - 欧盟或撤销对华电动车关税 拟以"最低进口价格"机制替代现行关税 [187] 技术创新与产品 - 地平线推出智驾解决方案 特斯拉计划6月投放robotaxi [2] - 小鹏机器人亮相上海车展 极氪9X、仰望U8L等新车发布 [189]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步态仿人化 执行器技术升级 [190] - 宇树科技Dex5灵巧手实现精细化操作 单手20自由度 [192] -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合作探索"车+机器人"生态 [193] 国际化进展 - 比亚迪进入瑞士市场 海豹等三款车型首批投放 [195] - 2024年中国品牌欧洲销量:比亚迪3.69万辆 吉利31.04万辆 [188] - 上汽集团2024年出口103.9万辆 欧洲占比14.9% [188] - 零跑汽车欧洲销量0.13万辆 占其总出口17.9% [188] 财务指标 - CS汽车2024年销售毛利率16.22%同比+0.81pct 净利率3.89%同比+0.2pct [27] - 乘用车2024年毛利率15.46% 零部件17.65% 商用车16.75% [41] - 2025Q1行业毛利率15.67%同比-0.31pct 净利率4.45%同比+0.43pct [131] - 零部件板块PS中位数2.81 PE中位数30.39 小市值公司估值溢价显著 [88] - 乘用车龙头比亚迪市值10890亿元 PE 13.44 零部件龙头福耀玻璃PE 14.75 [65][111]
宗申动力系列二-一季报点评:国内中小型动力机械核心企业,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11 18:4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2.43亿元,同比增长39.11%,环比增长4.54%,主要得益于通用机械及摩托车发动机业务的市场拓展 [3][4] - 2025Q1归母净利润达2.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28%,环比增长222.53%,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联营单位投资收益增加是重要驱动因素 [3][4][9] - 2025Q1毛利率为13.6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但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净利率达7.16%,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7个百分点 [5][6][11]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2025Q1四费率为6.64%,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 [6][14] 传统主业发展 - 通用动力机械业务2024年销售483.45万台,同比增长37.34%,营收52.26亿元,同比增长35.33%,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39.33%,植保无人机发电机、房车发电机等细分品类表现突出 [27] - 摩托车发动机业务2024年销售298.52万台,同比增长18.44%,营收38.24亿元,同比增长13.68%,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8.84%,大排量休闲摩托车及海外市场成为增长亮点 [30][31] - 公司通过智能工厂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巩固传统主业优势,摩托车发动机覆盖35CC至1000CC全系列,通用机械产品线涵盖发电机组、农机、船机等多元化场景 [20][29][34] 新兴业务布局 - 航空动力业务已形成C12H、C20、C80、C115、C145五大基础产品平台,推出20余款衍生产品及螺旋桨,覆盖无人机和轻型通航市场,并加速混合动力研发及适航认证 [8][35][47] - 新能源业务构建电驱动系统、储能、氢能源三大赛道,电驱动系统完成发卡电机技术升级(800W-23kW),储能业务在欧洲和非洲实现自主品牌运营,氢能源已掌握50kW以下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能力 [36][40][41][42] - 高端零部件业务年产能达2.2万吨铝合金铸件和2000万件铝合金零部件,客户包括博格华纳、德纳等国际巨头,并推动数字化工厂转型 [44] 战略规划与竞争力 - 公司采用"分析型+构建型"双增长曲线策略,传统燃油动力向高端升级,新能源业务快速扩大规模,目标成为全球动力系统集成服务商 [22] - 航空动力研发团队硕士以上学历占比30%,拥有110项专利,发动机产品具备高空适应性(如C145HT-III最高使用高度10000米)和长寿命(TBO达2000小时)等核心技术优势 [46][48] - 2025年战略聚焦"保增长、强转型、做价值",推动数字化、科技化转型,强化通用机械、摩托车发动机优势,加速航空动力、新能源、高端零部件三大新兴业务落地 [51]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14期):宁波华翔战略合作智元,中鼎入局六维力传感器【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11 18:44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本周下跌0.75%,但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0.31个百分点,强于上证综合指数0.26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5.7% [1][4] - 多家成分股表现突出,其中斯菱股份上涨13.24%,豪能股份上涨10.78%,精锻科技上涨11.65%,祥鑫科技上涨12.17%,凌云股份上涨9.99%,美力科技上涨9.65% [1][4] - 部分公司如双林股份年初至今涨幅达185.96%,浙江荣泰上涨114.56%,肇民科技上涨106.69%,显示板块内部分化显著 [6] 行业动态 - 华为哈勃投资入股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千寻智能,加强在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布局 [7] - 特斯拉重申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计划2030年实现年产能100万台,2025年将在试点产线启动制造 [8] - 智元机器人联合OpenDriveLab主办高水平机器人挑战赛AgiBot World Challenge,设置Manipulation和World Model两个赛道,推动技术应用与创新 [9][10] - 强脑科技发布全球最轻量专业级灵巧手Revo 2,整机重量仅383克,握力高达50N,适用于工业及日常场景 [11] - 联想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联想乐享壹号",具备业务数据调用及肢体协调能力,展示AI在创新生产力中的应用 [12]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侨银股份签约1000台城服机器人意向订单,重点开发环卫、物管及家居场景应用 [13] - 逐际动力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3测试视频,拥有31个自由度,实现高动态拟人动作 [14] - 傅利叶智能发布下个十年核心战略,聚焦康养场景,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同济大学合作建立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 [15] - 中鼎股份设立合资公司合肥星汇传感,推进力觉传感器产品落地,六维力传感器准度目标高于0.5% [16] - 优理奇(UniX AI)开启万元级全尺寸轮式仿生机器人Wanda 2.0量产,售价8.8万元起,具备L4级应用能力 [18] - 美的类人形机器人投入洗衣机工厂执行巡检任务,采用轮足式设计,配备16个自由度手臂及六维力传感器 [19] - 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落户常熟经开区,总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值100亿元,聚焦工业自动化及协作机器人研发 [21] 政府政策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发展 [23]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鼓励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近3倍 [24] - 佛山市发布《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目标到2030年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值突破1000亿元,相关营收突破5000亿元,构建大湾区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中心 [25] 企业融资与合作 - 千觉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触觉传感器技术研发及量产加速 [27] - 蓝芯科技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鲲鹏基金领投,聚焦3D视觉感知移动机器人技术 [28] - 越疆科技入股中科第五纪,加强在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领域的协同 [29] - 傲鲨智能连续完成两轮融资,重点拓展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及AI技术融合 [30] - 宁波华翔与象山工投、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建设 [20][32] - 万向钱潮已成立技术攻关组,研发直线执行器及相关行星滚柱丝杠轴承等精密部件 [32] - 日盈电子电子皮肤样品于2025年3月研发成功,磁电式方案正在推进中 [32]
长城汽车系列三十五-财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新一轮产品周期有望推动销量上行【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11 18:4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22亿元,同比增长16.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80.8%,扣非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101.4%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00.2亿元,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33.2%,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5.6%,环比下降22.7%,扣非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27.4%,环比增长7.9% [2] - 25Q1毛利率为17.8%,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2] 销量情况 - 2025年一季度销量25.7万辆,同比下降6.7%,环比下降32.3%,海外销量9.1万辆,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9.5% [2] - 25Q1坦克品牌销量4.2万辆,同比下降14.6%,占比16.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 - 25Q1单车营收15.6万元,同比持平,环比略降0.2万元,单车归母净利润0.7万元,同比下降0.5万元,环比上升0.1万元 [4] 费用结构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7%/2.3%/4.8%,同比分别+1.8/0.0/0.2/-2.8个百分点,环比分别+3.1/-0.6/-0.4/-2.3个百分点 [4] - 销售费用率上升主要系新品渠道营销费用及直营体系投入增加,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受汇兑收益影响 [4] 新能源战略 - 产品维度:二代枭龙MAX上市24小时大订16368台,全新高山预售24小时订单7848辆,Hi4-Z技术推动新一轮产品周期 [6] - 技术维度:混动、纯电、氢能三大领域精准投入,推出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Hi4-Z技术有望拓宽客户群 [6] - 出海布局: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持续推进泰国、巴西等本地化布局 [6] 历史财务数据 - 2021-2025年单车均价从9.2万元提升至15.6万元,单车净利润从0.48万元波动至0.68万元 [11] - 2023年三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长206%,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9% [1]
万丰奥威系列四-年报和一季报点评: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通航飞机和eVTOL打开低空经济成长空间【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8 21:30
核心观点 - 公司以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为双引擎驱动发展战略 重点布局低空经济领域 通过收购Volocopter GmbH加速eVTOL商业化进程[5][6][26][28] - 2025Q1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1%至2.75亿元 净利率同比提升2.3pct至10.5% 毛利率环比改善4.1pct[3][4][10] - 通航飞机业务收入28.14亿元(同比+1.62%)毛利率24.71% 汽车轻量化业务收入134.50亿元(同比+0.09%)毛利率14.82%[2][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62.64亿元(同比+0.35%)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10.14%) 2025Q1营收35.67亿元(同比+0.75%)净利润2.75亿元(同比+21.29%)[2][7] - 2025Q1四费率10.77%(同比+0.70pct) 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16pct至3.84% 主要系加大eVTOL等新机型研发投入[15] - 2024年四费率8.92%(同比-1.84pct) 财务费用率显著下降1.01pct 受益于汇兑收益及资金成本下降[12] 业务发展 汽车轻量化 - 铝合金/镁合金业务聚焦新能源车市场 推进大尺寸轮毂配套及镁合金压铸件国产化应用 目标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6][21][25] - 优化全球产业布局 建设数字化智慧工厂 通过工艺改进降本提效 保持镁合金深加工全球领先地位[21][30][31] 通航飞机 - 形成"研发-授权-制造-售后"全链条模式 MPP特种机型订单突破 推进eDA40/DART/eVTOL新机型研发[6][22][27] - 完成Volocopter收购 整合其分布式电推进系统技术 构建"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全场景出行矩阵[28] - 全球布局192个服务中心 三大研发中心分工推进Volocopter 2X/VoloDrone等机型EASA认证[28] 战略规划 - 把握低空经济机遇 推进国内新基地建设 开拓私人飞行/短途运输等新场景 加速eVTOL取证及商业化[23][26][27] - 实施数字化转型 优化财务结构 强化全球资源协同 目标成为通航飞机全球领跑者[30][32][33]
英搏尔系列六-年报和一季报点评: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低空经济打开成长空间【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8 21: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15.2%,环比减少33.6%,归母净利润1069万元,同比增长26.3%,环比减少46.2% [3][6][58] - 2024年全年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23.8%,归母净利润7100.2万元,同比减少13.8% [3][6] - 分行业收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含商用车)20.7亿元(+30.2%),微型车领域1.2亿元(-24.28%),特种车领域1.9亿元(+16.11%) [3][9] - 分产品收入:电源总成12.3亿元(+96.7%),电驱总成6.1亿元(+5.3%),电机控制器4.7亿元(-25.5%) [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采用"集成芯"技术平台的油冷扁线电驱动总成,功率达230kW,扭矩460Nm,CLTC效率达92.5%(SiC方案),设计寿命60万公里 [39] - 第三代电源总成集成OBC/PDU/DC-DC,800V高压架构下功率密度提升,OBC充电效率超95%,自动化产线覆盖率96% [37][39] - 六合一动力系统集成电机/电控/减速箱/OBC/PDU/DC-DC,获NE时代"多合一电驱动领先企业"奖项 [40][41] - 2024年推出全国产化6.6kW车载电源二合一产品及20-50kW乘用车控制器,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 [35] 客户合作与市场布局 -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合作广汽/吉利/上汽通用五菱/东风/长安/小鹏等 [31][34] - 商用车领域:配套福田/江铃/上汽大通/吉利远程/东风商用车等 [44] - 非道路车辆领域:供应徐工/三一/柳工/韩国现代/德国凯傲等国内外客户 [31][44] - 低空经济领域: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电推进系统,完成EH216-S机型专用产线建设 [4][5][46][47] 战略合作进展 - 2024年11月战略投资亿航智能1260万美元,合资设立公司推进eVTOL零部件生产 [46][48] - 2025年1月与亿维特合作开发ET9机型电机电控产品,获12台升力单元订单 [48] - 2025年4月与高域科技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飞行汽车电机/控制器研发 [50] - 2025年4月与丰立智能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eVTOL用减速器及传动模块 [51] 产能与研发体系 - 拥有珠海/山东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百万台套,在珠海/上海设研发中心 [31] - 2024年电源总成出货90.28万台(+85.08%),电控及驱动总成出货69.72万台(-18.17%) [8] - 研发费用率7.88%(2024年),重点投入800V高压架构/扁线电机/SiC器件等方向 [19][38]
上声电子系列十-年报和一季报点评: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声学系统产品量价双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7 21: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6亿元,同比增长19.32%,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47.92% [2][10]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36亿元,同比增长6.40%,环比减少18.6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减少53.27%,环比减少40.03%,主要受合肥工厂投产后初期产能爬坡及折旧摊销影响 [2][10] - 2024年分产品收入:车载扬声器20.50亿元(+10.84%)、车载功放5.34亿元(+47.97%)、AVAS 1.21亿元(+40.10%)[2][10]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综合毛利率25.1%(同比+0.7pct),净利率8.4%(同比+1.6pct),其中车载功放毛利率24.65%(同比+9.06pct),AVAS毛利率24.83%(同比+8.58pct)[2][17] - 2025Q1毛利率20.6%(同比-3.5pct),净利率4.1%(同比-5.7pct),主要受新工厂投产初期成本高企影响 [4][17] - 2024年四费率15.03%(同比+0.62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1.32pct主要系债券利息及汇兑损失 [19][2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单车配套价值量从100-200元(4-6扬声器)提升至300-500元(中档配置),部分车型达1000元,最高提升6倍 [6][30][32] - 2024年研发投入:研发人员358人(占比11.54%),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6.85万元(同比+13.2%)[37] - 技术突破包括纯数字音响系统芯片开发、AI全景声音响系统、RNC整车降噪技术及53扬声器超豪华配置方案 [38] 市场与客户拓展 - 全球车载扬声器市占率从2020年12.64%提升至2024年15.24%,中国市场占有率从18.82%提升至25.42% [27][28] - 客户覆盖吉利、奇瑞、蔚来、零跑等国内厂商及奔驰、奥迪、宝马等国际品牌,2024年新增多项定点项目 [6][35] - 合肥工厂2024年投产后产能爬坡,将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并优化区域布局 [35][39]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推动音响系统差异化竞争,扬声器配置数量从4-6个向更多数量升级 [12] - 公司战略聚焦AI技术应用,投资三六九智慧科技等企业,布局智能座舱及汽车电子新增长曲线 [40] - 声学系统作为智能座舱核心配置,受益于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需求提升 [31]
松原股份系列五 -财报点评:产品线全面发力,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7 21:50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收19.7亿元,同比+53.9%,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31.5%,扣非净利润2.5亿元,同比+30.2% [2][12] - 分业务看,安全带总成/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营收分别为12.6/4.7/1.3亿元,同比+40%/+152%/+71% [2][12] - 25Q1营收5.4亿元,同比+45.5%,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20.5%,扣非净利润0.6亿元,同比+8.9% [2][12] 季度表现 - 24Q4营收6.6亿元,同比+42.0%,环比+30.4%,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13.7%,环比+3.4% [2][12] - 25Q1营收环比-18.9%,归母净利润环比+5.5%,扣非净利润环比-3.8% [2][12] - 25Q1毛利率27.9%,同比-2.7pct,环比+1.4pct,净利率13.7%,同比-2.9pct,环比+3.2pct [4] 产品与客户 - 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单车价值量从200元提升至500-800元,目标1000-1500元 [8] - 客户拓展至比亚迪、华为智选、新势力、合资外资等,2024年4月获得欧洲知名车企定点,预计2027年批量供货,生命周期销售额4156万欧元 [8] - 核心客户吉利汽车25Q1销量70万辆(同比+47.9%),奇瑞汽车62万辆(同比+17.1%),长城汽车26万辆(同比-6.7%) [2][12] 行业格局 - 全球乘用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奥托立夫占43%份额,松原股份占1% [6] - 自主品牌崛起带动国产零部件厂商成长,成本优势和服务响应能力是关键竞争力 [6] 费用与盈利能力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4.6%/7.4%,同比-1.0/+0.2/+2.6pct [4] - 产品放量推动规模效应,毛利率环比提升1.4pct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