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中旭霞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14期):宁波华翔战略合作智元,中鼎入局六维力传感器【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11 18:44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本周下跌0.75%,但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0.31个百分点,强于上证综合指数0.26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5.7% [1][4] - 多家成分股表现突出,其中斯菱股份上涨13.24%,豪能股份上涨10.78%,精锻科技上涨11.65%,祥鑫科技上涨12.17%,凌云股份上涨9.99%,美力科技上涨9.65% [1][4] - 部分公司如双林股份年初至今涨幅达185.96%,浙江荣泰上涨114.56%,肇民科技上涨106.69%,显示板块内部分化显著 [6] 行业动态 - 华为哈勃投资入股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千寻智能,加强在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布局 [7] - 特斯拉重申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计划2030年实现年产能100万台,2025年将在试点产线启动制造 [8] - 智元机器人联合OpenDriveLab主办高水平机器人挑战赛AgiBot World Challenge,设置Manipulation和World Model两个赛道,推动技术应用与创新 [9][10] - 强脑科技发布全球最轻量专业级灵巧手Revo 2,整机重量仅383克,握力高达50N,适用于工业及日常场景 [11] - 联想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联想乐享壹号",具备业务数据调用及肢体协调能力,展示AI在创新生产力中的应用 [12] -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侨银股份签约1000台城服机器人意向订单,重点开发环卫、物管及家居场景应用 [13] - 逐际动力发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3测试视频,拥有31个自由度,实现高动态拟人动作 [14] - 傅利叶智能发布下个十年核心战略,聚焦康养场景,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同济大学合作建立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 [15] - 中鼎股份设立合资公司合肥星汇传感,推进力觉传感器产品落地,六维力传感器准度目标高于0.5% [16] - 优理奇(UniX AI)开启万元级全尺寸轮式仿生机器人Wanda 2.0量产,售价8.8万元起,具备L4级应用能力 [18] - 美的类人形机器人投入洗衣机工厂执行巡检任务,采用轮足式设计,配备16个自由度手臂及六维力传感器 [19] - 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落户常熟经开区,总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值100亿元,聚焦工业自动化及协作机器人研发 [21] 政府政策与规划 -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发展 [23]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鼓励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增速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近3倍 [24] - 佛山市发布《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目标到2030年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值突破1000亿元,相关营收突破5000亿元,构建大湾区智能机器人创新应用中心 [25] 企业融资与合作 - 千觉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触觉传感器技术研发及量产加速 [27] - 蓝芯科技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鲲鹏基金领投,聚焦3D视觉感知移动机器人技术 [28] - 越疆科技入股中科第五纪,加强在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领域的协同 [29] - 傲鲨智能连续完成两轮融资,重点拓展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及AI技术融合 [30] - 宁波华翔与象山工投、智元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建设 [20][32] - 万向钱潮已成立技术攻关组,研发直线执行器及相关行星滚柱丝杠轴承等精密部件 [32] - 日盈电子电子皮肤样品于2025年3月研发成功,磁电式方案正在推进中 [32]
长城汽车系列三十五-财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新一轮产品周期有望推动销量上行【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11 18:4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22亿元,同比增长16.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80.8%,扣非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101.4%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00.2亿元,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33.2%,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5.6%,环比下降22.7%,扣非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27.4%,环比增长7.9% [2] - 25Q1毛利率为17.8%,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2] 销量情况 - 2025年一季度销量25.7万辆,同比下降6.7%,环比下降32.3%,海外销量9.1万辆,同比下降2.0%,环比下降29.5% [2] - 25Q1坦克品牌销量4.2万辆,同比下降14.6%,占比16.4%,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2] - 25Q1单车营收15.6万元,同比持平,环比略降0.2万元,单车归母净利润0.7万元,同比下降0.5万元,环比上升0.1万元 [4] 费用结构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7%/2.3%/4.8%,同比分别+1.8/0.0/0.2/-2.8个百分点,环比分别+3.1/-0.6/-0.4/-2.3个百分点 [4] - 销售费用率上升主要系新品渠道营销费用及直营体系投入增加,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受汇兑收益影响 [4] 新能源战略 - 产品维度:二代枭龙MAX上市24小时大订16368台,全新高山预售24小时订单7848辆,Hi4-Z技术推动新一轮产品周期 [6] - 技术维度:混动、纯电、氢能三大领域精准投入,推出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Hi4-Z技术有望拓宽客户群 [6] - 出海布局: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持续推进泰国、巴西等本地化布局 [6] 历史财务数据 - 2021-2025年单车均价从9.2万元提升至15.6万元,单车净利润从0.48万元波动至0.68万元 [11] - 2023年三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长206%,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9% [1]
万丰奥威系列四-年报和一季报点评: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通航飞机和eVTOL打开低空经济成长空间【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8 21:30
核心观点 - 公司以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为双引擎驱动发展战略 重点布局低空经济领域 通过收购Volocopter GmbH加速eVTOL商业化进程[5][6][26][28] - 2025Q1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1%至2.75亿元 净利率同比提升2.3pct至10.5% 毛利率环比改善4.1pct[3][4][10] - 通航飞机业务收入28.14亿元(同比+1.62%)毛利率24.71% 汽车轻量化业务收入134.50亿元(同比+0.09%)毛利率14.82%[2][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62.64亿元(同比+0.35%)归母净利润6.53亿元(同比-10.14%) 2025Q1营收35.67亿元(同比+0.75%)净利润2.75亿元(同比+21.29%)[2][7] - 2025Q1四费率10.77%(同比+0.70pct) 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16pct至3.84% 主要系加大eVTOL等新机型研发投入[15] - 2024年四费率8.92%(同比-1.84pct) 财务费用率显著下降1.01pct 受益于汇兑收益及资金成本下降[12] 业务发展 汽车轻量化 - 铝合金/镁合金业务聚焦新能源车市场 推进大尺寸轮毂配套及镁合金压铸件国产化应用 目标提升新能源车渗透率[6][21][25] - 优化全球产业布局 建设数字化智慧工厂 通过工艺改进降本提效 保持镁合金深加工全球领先地位[21][30][31] 通航飞机 - 形成"研发-授权-制造-售后"全链条模式 MPP特种机型订单突破 推进eDA40/DART/eVTOL新机型研发[6][22][27] - 完成Volocopter收购 整合其分布式电推进系统技术 构建"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全场景出行矩阵[28] - 全球布局192个服务中心 三大研发中心分工推进Volocopter 2X/VoloDrone等机型EASA认证[28] 战略规划 - 把握低空经济机遇 推进国内新基地建设 开拓私人飞行/短途运输等新场景 加速eVTOL取证及商业化[23][26][27] - 实施数字化转型 优化财务结构 强化全球资源协同 目标成为通航飞机全球领跑者[30][32][33]
英搏尔系列六-年报和一季报点评: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低空经济打开成长空间【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8 21: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15.2%,环比减少33.6%,归母净利润1069万元,同比增长26.3%,环比减少46.2% [3][6][58] - 2024年全年营收24.3亿元,同比增长23.8%,归母净利润7100.2万元,同比减少13.8% [3][6] - 分行业收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含商用车)20.7亿元(+30.2%),微型车领域1.2亿元(-24.28%),特种车领域1.9亿元(+16.11%) [3][9] - 分产品收入:电源总成12.3亿元(+96.7%),电驱总成6.1亿元(+5.3%),电机控制器4.7亿元(-25.5%) [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采用"集成芯"技术平台的油冷扁线电驱动总成,功率达230kW,扭矩460Nm,CLTC效率达92.5%(SiC方案),设计寿命60万公里 [39] - 第三代电源总成集成OBC/PDU/DC-DC,800V高压架构下功率密度提升,OBC充电效率超95%,自动化产线覆盖率96% [37][39] - 六合一动力系统集成电机/电控/减速箱/OBC/PDU/DC-DC,获NE时代"多合一电驱动领先企业"奖项 [40][41] - 2024年推出全国产化6.6kW车载电源二合一产品及20-50kW乘用车控制器,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 [35] 客户合作与市场布局 -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合作广汽/吉利/上汽通用五菱/东风/长安/小鹏等 [31][34] - 商用车领域:配套福田/江铃/上汽大通/吉利远程/东风商用车等 [44] - 非道路车辆领域:供应徐工/三一/柳工/韩国现代/德国凯傲等国内外客户 [31][44] - 低空经济领域:与亿航智能合作开发eVTOL电推进系统,完成EH216-S机型专用产线建设 [4][5][46][47] 战略合作进展 - 2024年11月战略投资亿航智能1260万美元,合资设立公司推进eVTOL零部件生产 [46][48] - 2025年1月与亿维特合作开发ET9机型电机电控产品,获12台升力单元订单 [48] - 2025年4月与高域科技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飞行汽车电机/控制器研发 [50] - 2025年4月与丰立智能战略合作,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eVTOL用减速器及传动模块 [51] 产能与研发体系 - 拥有珠海/山东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百万台套,在珠海/上海设研发中心 [31] - 2024年电源总成出货90.28万台(+85.08%),电控及驱动总成出货69.72万台(-18.17%) [8] - 研发费用率7.88%(2024年),重点投入800V高压架构/扁线电机/SiC器件等方向 [19][38]
上声电子系列十-年报和一季报点评: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声学系统产品量价双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7 21: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6亿元,同比增长19.32%,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47.92% [2][10]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36亿元,同比增长6.40%,环比减少18.6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减少53.27%,环比减少40.03%,主要受合肥工厂投产后初期产能爬坡及折旧摊销影响 [2][10] - 2024年分产品收入:车载扬声器20.50亿元(+10.84%)、车载功放5.34亿元(+47.97%)、AVAS 1.21亿元(+40.10%)[2][10] 盈利能力分析 - 2024年综合毛利率25.1%(同比+0.7pct),净利率8.4%(同比+1.6pct),其中车载功放毛利率24.65%(同比+9.06pct),AVAS毛利率24.83%(同比+8.58pct)[2][17] - 2025Q1毛利率20.6%(同比-3.5pct),净利率4.1%(同比-5.7pct),主要受新工厂投产初期成本高企影响 [4][17] - 2024年四费率15.03%(同比+0.62pct),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1.32pct主要系债券利息及汇兑损失 [19][2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单车配套价值量从100-200元(4-6扬声器)提升至300-500元(中档配置),部分车型达1000元,最高提升6倍 [6][30][32] - 2024年研发投入:研发人员358人(占比11.54%),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6.85万元(同比+13.2%)[37] - 技术突破包括纯数字音响系统芯片开发、AI全景声音响系统、RNC整车降噪技术及53扬声器超豪华配置方案 [38] 市场与客户拓展 - 全球车载扬声器市占率从2020年12.64%提升至2024年15.24%,中国市场占有率从18.82%提升至25.42% [27][28] - 客户覆盖吉利、奇瑞、蔚来、零跑等国内厂商及奔驰、奥迪、宝马等国际品牌,2024年新增多项定点项目 [6][35] - 合肥工厂2024年投产后产能爬坡,将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并优化区域布局 [35][39]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推动音响系统差异化竞争,扬声器配置数量从4-6个向更多数量升级 [12] - 公司战略聚焦AI技术应用,投资三六九智慧科技等企业,布局智能座舱及汽车电子新增长曲线 [40] - 声学系统作为智能座舱核心配置,受益于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需求提升 [31]
松原股份系列五 -财报点评:产品线全面发力,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7 21:50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收19.7亿元,同比+53.9%,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31.5%,扣非净利润2.5亿元,同比+30.2% [2][12] - 分业务看,安全带总成/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营收分别为12.6/4.7/1.3亿元,同比+40%/+152%/+71% [2][12] - 25Q1营收5.4亿元,同比+45.5%,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20.5%,扣非净利润0.6亿元,同比+8.9% [2][12] 季度表现 - 24Q4营收6.6亿元,同比+42.0%,环比+30.4%,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13.7%,环比+3.4% [2][12] - 25Q1营收环比-18.9%,归母净利润环比+5.5%,扣非净利润环比-3.8% [2][12] - 25Q1毛利率27.9%,同比-2.7pct,环比+1.4pct,净利率13.7%,同比-2.9pct,环比+3.2pct [4] 产品与客户 - 安全气囊、方向盘业务2023年下半年开始放量,单车价值量从200元提升至500-800元,目标1000-1500元 [8] - 客户拓展至比亚迪、华为智选、新势力、合资外资等,2024年4月获得欧洲知名车企定点,预计2027年批量供货,生命周期销售额4156万欧元 [8] - 核心客户吉利汽车25Q1销量70万辆(同比+47.9%),奇瑞汽车62万辆(同比+17.1%),长城汽车26万辆(同比-6.7%) [2][12] 行业格局 - 全球乘用车被动安全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奥托立夫占43%份额,松原股份占1% [6] - 自主品牌崛起带动国产零部件厂商成长,成本优势和服务响应能力是关键竞争力 [6] 费用与盈利能力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3%/4.6%/7.4%,同比-1.0/+0.2/+2.6pct [4] - 产品放量推动规模效应,毛利率环比提升1.4pct [3][4]
人形机器人周报(第13期):奇瑞墨甲机器人全球批量交付,关注奇瑞机器人产业链【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7 21:50
市场表现 - 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本周上涨3.21%,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6.5%,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3.64pct)和上证综合指数(3.7pct)[1][4] - 成分股中斯菱股份(+13.24%)、祥鑫科技(+12.17%)、精锻科技(+11.65%)涨幅居前,肇民科技(-3.88%)和北特科技(-0.8%)下跌[1][4] - 双林股份年初至今涨幅达185.96%,美力科技(+167.55%)、浙江荣泰(+114.56%)表现突出[7] 行业动态 企业进展 - 奇瑞完成220台墨甲人形机器人全球批量交付,采用"4S店-公共服务-家庭服务"三步走战略[8] - 宇树人形机器人G1完成13.2公里长跑测试,续航118分钟,最高速度达3.5m/s[9] - 优必选签署全球首个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涉及Walker S1工业机器人和Walker C商用机器人[10] - 灵初智能发布Psi R1大模型,支持机器人自主推理决策和长程操作[11] - 数字华夏推出全球首款双形态人形机器人星行侠P01,支持"本体模式"和"飞兵模式"切换[13] 产业链布局 - 星宸科技机器人芯片完成产品矩阵并大批量出货,计划2026年量产高阶机器人芯片[15] - 均普智能启动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建设,年产能1000台,关键工序自动化率85%[16] - 征和工业研发微型链系统项目攻关灵巧手传动技术[2] - 西菱动力开展谐波减速器开发及产线建设[2] - 中鼎股份从谐波减速器拓展至力觉传感器,目标实现关节总成制造[2][31] 政策与资本 政府支持 -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完成注册,目标规模10亿元,首期募资5.6亿元[20] - 广东省提出组建超万亿元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机器人等前沿产业[21] - 广西发布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聚焦智能机器人等终端产品[22] 融资动态 - 因时机器人完成近亿元B3轮融资,累计融资7轮[24] - IndustrialNext获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Khosla Ventures领投[25] - 法奥机器人获民生股权基金领投,2024年协作机器人出货量达6540台[26] - 鉴智机器人完成数千万美元B1轮融资,进入量产阶段[28] - 北微传感完成数千万B+轮融资,专注惯性传感器研发[29] 技术突破 - 灵初智能Psi R1模型实现"动作感知-环境反馈-动态决策"全闭环,支持多模态融合推理[11] - 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搭载DeepSeek大模型,具备用户特征识别和服务预测能力[14] - 三花智控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进展顺利,目标成为第三大增长点[31]
玲珑轮胎系列三十三-财报点评:成本及需求波动压制盈利,静待海外工厂释放新增量【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6 23:57
核心观点 - 公司长期成长性受到产能全球化布局、高端配套市场渗透及零售渠道创新的驱动 [6][7][13] - 短期业绩受到原材料成本上升及需求波动的压制 但海外工厂产能释放有望带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3][4][5]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9.4%至220.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0%至17.5亿元 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2.7% [3][8][1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220.6亿元(同比+9.4%) 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26.0%) 扣非净利润14.0亿元(同比+8.4%) [3][8]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61.1亿元(同比+8.4% 环比+9.7%) 但归母净利润仅0.4亿元(同比-90.5% 环比-94.8%) [3][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57.0亿元(同比+12.9%) 轮胎销量同比+12.78% 销售收入同比+13.41% 但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22.7%) [3][8][17]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14.9%(同比-8.5个百分点) 主因原材料综合采购成本同比提升13.95% [5] 产能布局 - 全球推行"7+5"战略 塞尔维亚工厂2024年营收14.4亿元(2023年仅2.2亿元) 但净利润-1.2亿元 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5][13] - 泰国工厂2024年营收42.1亿元(同比-7.9%) 净利润8.3亿元(同比-9.5%) [5] - 塞尔维亚工厂乘用车胎设计产能1200万条(当前达产300万条) 卡客车胎设计产能240万条(当前达产100万条) 预计2025年完工 [13][14] - 国内湖北、吉林等基地产能持续推进 吉林非公路胎产能14万条(当前达产4.64万条) 预计2025年完工 [14] 产品与市场策略 - 配套市场总量超3亿条 多年位居中国轮胎配套第一 新能源配套及高端车型渗透持续推进 [7] - 零售端创建"玲珑养车驿站"和"阿特拉斯卡友之家"品牌 新零售3.0模式保障增长 [7] - 2025年第一季度轮胎产品均价环比+5.3%(同比+0.6%) 主因市场结构变化和内部产品结构调整 [3][17] 成本与费用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3.0%/3.6%(同比+0.4/0.0/-0.4个百分点) [5] - 天然橡胶、合成胶、炭黑、钢丝帘线四项主要原材料成本同比提升13.95% 压制短期盈利能力 [5] 海外扩张 - 塞尔维亚工厂通过高智能化生产服务于欧洲市场 有望复刻泰国工厂成功经验 提升份额和利润率 [13] - 欧洲工厂供货可规避关税并降低运费成本 同时提升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溢价能力 [13] - 公司决定在巴西设立海外第三基地 进一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5]
精锻科技系列二十一–财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静待新品放量和机器人业务推进【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6 23:57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20.3亿元,同比-3.7%,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33.1%,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41.2%,主要受国内燃油车销量下降及出口业务下滑影响 [2][11] - 24Q4营收5.6亿元,同比-6.7%,环比+21.3%,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12.0%,环比+93.7%,扣非净利润0.3亿元,同比-29.7%,环比+53.0% [2][11] - 25Q1营收5.1亿元,同比+1.6%,环比-8.2%,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14.9%,环比-7.9%,扣非净利润0.36亿元,同比-17.1%,环比+33.7% [2][11] - 后续随着费用压制项缓解及出口业务修复,公司业绩有望持续修复 [2][11] 财务表现 - 25Q1销售毛利率24.3%,同比-3.1pct,环比+1.6pct,净利率7.8%,同比-1.5pct,环比-0.1pct [4]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8%/6.8%/6.0%,同比分别+0.2/-0.3/0.0pct,环比分别+1.0/-0.9/-0.1pct [4] - 新能源客户持续放量、产能利用率提升及费用波动企稳有望推动业绩环比上行 [4] 业务发展 - 品类拓展:从单齿轮供货向差速器总成供货转型,同时拓展减速器齿轮+轻量化底盘业务 [6] - 客户调整:早期绑定大众,现已获得自主品牌、新势力、沃尔沃、北美大客户订单 [6] - 海外扩张:泰国工厂预计25年6月小批试生产,25H2批量供货,并规划在北非建立生产基地 [6] 战略布局 - 积极推进机器人智能关节模组业务研发和市场开拓,已组织专业团队并与天津爱码信自动化成立合资公司 [8] - 看好公司齿轮锻造能力+客户基础带来的机器人业务进展 [8]
旭升集团系列二十-财报点评:一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人形机器人业务全面推进【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6 23: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44.1亿元,同比-8.8%,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41.7%,扣非净利润3.6亿元,同比-46.8% [2] - 25Q1营收10.5亿元,同比-8.1%,环比-7.8%,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39.2%,环比+2.5%,扣非净利润0.8亿元,同比-42.7%,环比+10.1% [2] - 特斯拉2024年交付179万辆,同比-1.1%,25Q1交付33.7万辆,环比-32.1% [2] 盈利能力分析 - 25Q1毛利率20.8%,同比-3.0pct,环比+3.2pct,净利率9.2%,同比-4.6pct,环比+1.0pct [4]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4.7%/4.8%,同比-0.5/+1.3/-0.2pct,环比+1.5/-0.3/+1.5pct [4] - 未来随项目释放带来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回暖 [4] 业务布局与战略 - 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铝合金工艺,横向拓展至储能领域,纵向完成零部件集成化布局 [6] - 24年储能业务营收约2.3亿元,同比增长超2倍,与多家知名储能客户建立合作 [22] - 人形机器人业务斩获多家海内外客户项目定点,研发关节壳体、躯干结构件等关键产品 [8] 产能与全球化进展 - 墨西哥生产基地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投产 [20] - 泰国基地计划部署铝镁合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 [8] - 海外市场获北美主流车企纯电平台约19亿元订单,国内市场中标多家头部新能源主机厂项目 [10]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成功研发半固态注射成型的电机壳体,与国外客户就镁合金电驱壳体项目开展合作 [21] - 在研项目包括变速箱壳体、三电系统壳体等多个核心产品,与国内外主机厂研发试样镁合金项目 [21] - 持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浪费,提升良品率,实施"集中化采购+战略合作"模式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