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芯闻
icon
搜索文档
LG铜柱基板技术,将革命手机
半导体芯闻· 2025-07-11 18:29
技术突破 - LG Innotek成功开发全球首个铜柱(Cu-Post)技术并实现量产 该技术应用于移动半导体基板 取代传统焊球连接方式 使智能手机更薄且性能更高[1] - 铜柱技术核心工艺为先在基板上放置铜柱 再在铜柱上放置焊球 与传统直接放置焊球相比 可将焊球间距缩小约20% 提高封装密度[1] - 铜材料优势明显:熔点远高于焊料 高温工艺中保持结构稳定性 防止键合过程中变形 导热系数约为传统焊料7倍 散热更快[1] 专利与产品规划 - 公司已获得约40项与Cu-Post技术相关的专利 计划将该技术应用于RF-SiP和FC-CSP基板[1] - 未来业务发展重点包括FC-BGA和RF-SiP基板 以及车辆AP模块等高附加值产品 目标2030年实现年收入超过22亿美元[2] 行业挑战 - 铜柱封装技术面临微结构制造精度要求极高的挑战 芯片集成和生产良率管理难度大[2] - 铜材料成本高于传统焊料 投资回报率成为业界需要仔细评估的关键问题[2]
台积电最年轻副总,离职
半导体芯闻· 2025-07-11 18:29
台积电高层人事变动 - 台积电资材管理副总经理李文如因个人因素请辞 将于2025年7月13日离职 [1] - 李文如2022年加入台积电 2023年8月升任资材管理副总 在职期间协助建立供应商需求预测及交付监控系统 [1] - 李文如曾任职谷歌 苹果 高通采购主管 是台积电内部最年轻副总经理 [1] - 资材管理职务将由资深副总经理暨副共同营运长侯永清兼任 侯永清同时担任资安长及TSIA理事长 [2] 台积电业务动态 - 台积电当前处于扩张阶段 供应链运作按计划进行 未透露更多细节 [1] - 公司未来重心为美国亚利桑那州厂的扩建项目 [1] 半导体行业人事背景 - 侯永清1997年加入台积电 曾担任TSIA理事长的还包括张忠谋 刘德音 魏哲家 蔡力行等业界领袖 [2] - 侯永清被视为台积电潜在CEO接任人选之一 [2] 其他行业资讯 - 相关推荐阅读涉及半导体投资规模 芯片公司市值波动 HBM技术及RISC-V架构发展等话题 [3] - 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芯片公司名单未展开 [4]
芯片人注意!还有1天!ICDIA 2025创芯展即将盛大开幕
半导体芯闻· 2025-07-10 18:33
ICDIA 2025 创芯展 - ICDIA 2025 创芯展将于7月11日-12日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1] - 同期将召开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联盟理事会第二届第三次会议,总结联盟主要工作并探讨行业产业发展问题 [1] 高峰论坛 - 高峰论坛嘉宾前瞻 [1] IC设计专题论坛 - IC设计专题论坛嘉宾前瞻 [1] AI开发者论坛 - AI开发者论坛嘉宾前瞻 [1] 汽车芯片专题论坛 - 汽车芯片专题论坛嘉宾前瞻 [1] - 《汽车安全芯片应用领域白皮书》发布前瞻 [1] 大会信息 - 大会信息一览 [1] - 可扫码在线报名和查看议程 [2]
印度首家晶圆厂,动工
半导体芯闻· 2025-07-10 18:33
半导体芯片工厂建设 - 印度首家半导体芯片制造厂由塔塔电子与台湾力晶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PSMC)合作建设,位于古吉拉特邦多莱拉,预计2026年12月开始生产 [1] - 该工厂将生产14纳米、28纳米、40纳米、55纳米和65纳米半导体芯片,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和工业领域 [6][7] - 塔塔电子在阿萨姆邦贾吉路建设价值2700亿卢比的OSAT工厂,预计2025年中期投入运营,创造2.7万个就业岗位 [9] 半导体芯片的重要性 - 半导体芯片是电子产品的大脑,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广泛应用于电脑、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 [2] - 智能洗衣机和汽车安全带警报等功能都依赖半导体芯片实现 [2] 对印度的积极影响 - 减少对外国芯片供应的依赖,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曾出现芯片短缺问题 [3] - 推动"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计划,使印度从芯片使用者转变为生产者 [3] - 创造超过2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为工程师、技术人员等提供工作岗位 [3] - 使印度跻身全球芯片制造业主要参与者行列,与台湾和韩国等地区竞争 [4] - 本地化生产可能降低芯片价格,从而使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汽车等产品更便宜 [5] 塔塔电子的准备工作 - 派出200多名员工前往台湾力积电接受世界一流的芯片制造技术培训 [9] - 古吉拉特邦政府配套建设了1500个住宅单元、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支持项目 [9]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 台湾在全球芯片制造产能中占比60%,台积电生产全球近一半的半导体芯片 [10]
英伟达的阉割版GPU,要来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7-10 18:33
英伟达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计划于9月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是Blackwell RTX Pro 6000的简化版,调整后避开美国出口管制 [1] - 该芯片失去高带宽内存和NVLink功能,性能受限但仍依赖英伟达软件生态系统 [1] -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赴北京争取中国客户支持,表明公司重视中国市场 [1] - 公司市值本周突破4万亿美元,受益于AI热潮和中美关系略微回暖 [1] 中国市场现状与挑战 - 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从95%缩减至50%,预计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500亿美元 [2] - 中国客户已开始测试新产品,但因放弃Cuda软件成本高而继续排队等待 [2] - 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腾讯等企业开始自主研发替代芯片,但仍与英伟达保持合作 [2] - 公司需建立庞大芯片库存以应对政策变化,存在财务风险 [2] 财务表现与官方立场 - 中国是重要收入来源,2025财年贡献171亿美元,占总销售额13% [3] - 公司发言人未确认具体硬件计划,强调中国开发者群体重要性及美国AI技术优势 [3] 行业背景 - 公司推迟芯片发货至9月,等待美国政府全面批准,避免重蹈H20芯片被禁导致55亿美元减记的覆辙 [2] - 黄仁勋曾批评美国出口管制"失败",认为会加速中国本土AI发展 [2]
DISCO,创纪录
半导体芯闻· 2025-07-10 18:33
因客户投资意愿会在短期内剧烈变动、需求预估有难度,因此DISCO仅会公布最近一个季度的财 测预估、而不会公布全年度财测预估。 日媒报导,DISCO上修财测,主要是因为生成式AI用高性能半导体需求旺盛、带动制造设备销售 增加,另外日圆较预期走贬、也是原因之一。 DISCO在4月时所设定的4-6月汇率基准为1美元兑 135日圆,而该期间的平均汇率为144.5。 DISCO预计将在7月17日公布2025年度第一季财报、届时也将公布第二季度(2025年7-9月)财测预 估。 DISCO 7月4日公布资料指出,AI需求加持,上季(2025年度第一季、2025年4-6月)非合并(个别) 出货额为930亿日圆、较去年同期增加8.5%,为6季来第5度呈现增长,季度别出货额超越2024年 度第三季(2024年10-12月)的908亿日圆、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来自moneyDJ 。 AI需求旺,日本晶圆切割机大厂DISCO上修财测、纯益将创下历史新高纪录。 DISCO 9日于日股盘后发布新闻稿宣布,2025年度第一季(2025年4-6月)合并营收自原先(4月时)预 估的75 ...
台积电,压力大增
半导体芯闻· 2025-07-10 18:33
台湾半导体行业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 台积电宣布计划新增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137万亿韩元)的投资以应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1] - 台湾制造业面临美国关税订单减少、半导体关税负担和新台币走强的三重压力 [1] - 自动化精密工业董事长表示若台湾税率超过25%将面临严重不利局面 [1] 台积电的投资策略调整 - 台积电已宣布总额达1650亿美元(约合240万亿韩元)的对美投资计划 [2] - 最初投资650亿美元(约合94万亿韩元)在亚利桑那州建厂后追加1000亿美元(约合137万亿韩元)投资 [2] - 尽管直接销往美国产品不多但需应对关税和新台币走强的战略压力 [2] 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应对措施 - 三星电子在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建设代工工厂 [2] - SK海力士准备在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市建设半导体封装生产基地 [2] - 两家公司暂未公布存储器半导体生产设施相关投资计划 [2] 行业对关税政策的观望态度 -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将采取与台积电不同的策略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3] - 行业评估在美国增建内存生产基地是否符合利润预期 [3] - 担心产能过度扩张可能导致损失超过关税负担 [3]
AI芯片公司,估值60亿美元
半导体芯闻· 2025-07-10 18:33
融资动态 - 美国半导体初创公司Groq正与投资者商谈筹集3亿至5亿美元资金,投资后估值达60亿美元[1] - 2023年8月Groq在D轮融资中筹集6.4亿美元,估值28亿美元,由思科投资、三星催化基金和贝莱德私募股权合作伙伴领投[4] 业务发展 - Groq与沙特阿拉伯签署协议,预计该合同将为公司带来约5亿美元年收入[2][3] - 公司在欧洲建立首个数据中心,选址芬兰赫尔辛基,与Equinix公司合作,旨在加快国际扩张步伐[5] - 目前在美国、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均设有采用其技术的数据中心[6] 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生产优化AI推理速度的芯片,其LPU(语言处理单元)专为推理而非训练设计[5] - LPU芯片可执行预训练模型命令,实现对实时数据的解读,类似聊天机器人生成答案的机制[5] - 在AI推理领域面临SambaNova、Ampere、Cerebras和Fractile等初创企业的竞争[5] 市场战略 - 瞄准欧洲对AI服务增长的需求,北欧地区因可再生能源和凉爽气候成为投资热点[5] - 通过Equinix数据中心部署LPU,使企业能便捷访问其推理能力[6] - 顺应欧洲"主权AI"趋势,本地化数据中心布局可提升服务响应速度[6] 行业背景 - 英伟达凭借GPU主导AI模型训练芯片市场,但推理领域存在更多竞争机会[5] - 英伟达近期在欧洲签署多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协议,显示该地区战略重要性[5]
LPDDR6,正式发布
半导体芯闻· 2025-07-10 18:33
LPDDR6标准发布 - 全球微电子行业标准领导者JEDEC发布最新LPDDR6标准JESD209-6 旨在显著提升内存速度、效率及安全性 适用于移动设备和AI等应用 [1] - LPDDR6代表内存技术重大进步 提供更强性能、更高能效和更优安全性平衡 [1] 性能提升 - 采用双子通道架构 每个芯片含2个子通道 每个子通道配置12条数据信号线(DQ)和4个命令/地址(CA)信号 优化通道性能与数据访问速度 [3] - 支持32B/64B灵活数据访问 动态突发长度控制 动态写入NT-ODT技术可调整片上终端以提升信号完整性 [3] - 引入交替时钟命令输入和低功耗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L) 低频运行时降低VDD2电源电压以节省功耗 [4] 能效优化 - 采用比LPDDR5更低电压的VDD2电源供电 强制使用双VDD2电源设计 [3] - 支持静态效率模式(大容量内存配置优化)和动态效率模式(单子通道低功耗运行) [3] - 新增部分自刷新/主动刷新功能 减少刷新功耗 [4] 安全与可靠性 - 每行激活计数(PRAC)保障DRAM数据完整性 Carve-out Meta模式为关键任务分配专属内存区域 [4] - 支持可编程链路保护方案、片上纠错码(ECC)、CA奇偶校验及内存内置自检(MBIST)增强错误检测 [4][5] 行业应用与支持 - 联发科表示LPDDR6将推动移动/AI应用创新 高通称其可满足AI边缘计算严苛需求并降低SoC功耗 [6][7] - 三星计划推出符合JEDEC标准的LPDDR6产品 SK海力士强调该标准适用于汽车/AI驱动应用 [7][8] - 新思科技透露客户正采用其LPDDR6 PHY/控制器IP解决方案集成高密度SoC [8] 技术影响 - 爱德万测试指出LPDDR6将影响边缘AI计算、客户端计算机及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5] - Cadence认为LPDDR6能提供AI推理所需的速度/带宽 是德科技预测其将彻底改变AI边缘计算市场 [5]
全球首家4万亿芯片公司
半导体芯闻· 2025-07-10 18:33
英伟达市值里程碑 - 公司成为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企业,盘中股价上涨2.5%至162.88美元,收盘市值3.97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此前3.9万亿美元的纪录 [2] - 市值增长轨迹:2023年6月突破1万亿美元→2024年2月达2万亿美元→2024年5月突破3万亿美元→2024年12月触及4万亿美元 [6][10] - 当前市值领先微软(3.7万亿美元)、苹果(3.15万亿美元)、亚马逊(2.36万亿美元)等科技巨头 [10][13] 业绩与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Q1收入同比飙升70%至440亿美元,预计Q2销售额将达450亿美元 [5] - 主要客户(OpenAI/亚马逊/微软等)贡献40%以上收入,这些公司未来财年资本支出预计达3500亿美元(vs本财年3100亿美元) [4] - 过去五年股价累计上涨1500%,2024年涨幅近20%,6月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 [5][6]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芯片被视作AI基础设施核心,支撑OpenAI/微软等企业数据中心建设 [4] - 2025年Q1盈利188亿美元(EPS 0.76美元),剔除中国出口限制影响的45亿美元费用后,调整后EPS达0.96美元(远超预期的0.73美元) [7] - 华尔街近90%分析师给予"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隐含6%上涨空间 [9] 市场波动与挑战 - 4月受特朗普全球关税政策冲击,股价从低点反弹70%,但三个月内因中国出口限制损失45亿美元 [3][6][7] - 2025年1月DeepSeek引发AI支出缩减担忧,叠加4月关税威胁导致股价暴跌,5月贸易谈判进展推动反弹 [7][8] - 当前预期市盈率约33倍,低于十年平均水平,显示估值仍有扩张潜力 [9] 管理层动态 - CEO黄仁勋频繁参与国际外交活动,包括与特朗普、欧盟及中国官员会晤,强化行业影响力 [9] - 管理层强调全球AI基础设施需求强劲,财报季业绩指引成为下一股价催化剂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