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富

搜索文档
PD-(L)1/VEGF当道,双抗药物进入下一战场
新财富· 2025-06-27 17:07
双抗药物市场概况 - PD-(L)1/VEGF双抗成为市场焦点,2024-2025年涌现多笔重磅交易,如BioNTech以9.5亿美元收购普米斯生物后与BMS达成111亿美元合作开发BNT327,三生制药与辉瑞交易超60亿美元 [4][22] - 双抗药物发展历经技术路线争议,目前聚焦靶点组合选择与临床效果验证 [5] - 全球双抗研发管线中75%项目针对实体瘤,潜在治疗人群规模是血液瘤的9倍(2021年实体瘤新发病例1800万 vs 血液瘤130万) [24][25] 主流技术路线分析 - **PD-(L)1+X组合**: - 康方生物PD-1/CTLA-4双抗卡度尼利通过独特设计增强T细胞活性,齐鲁制药PD-1/CTLA-4双抗已提交中国上市申请 [12] - PD-(L)1/VEGF双抗(如康方AK112)兼具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优势,III期HARMONi-2研究显示PFS显著优于PD-1单抗 [13][22] - **CD3+X组合**: - 安进CD3/DLL3双抗Tarlatamab获FDA批准用于小细胞肺癌,信达生物CD3/CLDN18.2双抗IBI389在胃癌/胰腺癌中ORR达29.6% [14] - 实体瘤应用中面临T细胞募集困难等挑战 [14] - **EGFR+X组合**: - 强生EGFR/c-Met双抗在EGFR-TKI耐药患者中ORR达50%,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以84亿美元授权BMS [16] 市场共识与趋势 - PD-(L)1/VEGF路线替代CD3+X成为资本关注核心,2025年BMS与BioNTech合作总金额达111亿美元 [22][23] - 中国药企跳过血液瘤直接布局实体瘤,普米斯生物PD-L1/VEGF双抗通过授权实现累计120.5亿美元交易(9.5亿收购+111亿合作) [26][29] - 双抗资产出海加速,2024-2025年中国企业主导12笔超5亿美元交易,涉及PD-(L)1/VEGF、CD3+X等靶点 [28] 临床疗效争议 - 康方AK112的III期研究OS指标未达统计学显著性(HR=0.79,P值0.057),引发市场对监管审批担忧 [31] - FDA收紧审批标准,强调OS为关键终点,欧美患者占比不足(38%)可能影响PD-(L)1/VEGF双抗获批 [32][33] 未来发展方向 - 具备"双靶明确+数据清晰"特点的管线更受资本青睐,如PD-(L)1/VEGF组合 [36] - 国际化临床执行能力与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竞争关键,中国药企从跟随者转向主导者 [29][37]
百联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顺利召开|高度重视股东回报,积极拥抱消费新赛道
新财富· 2025-06-27 17:07
股东大会与经营业绩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共有543名股东及代理人参与表决,合计持有股份1,031,186,459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7.7965%,17项议案全部审议通过 [1] -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7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21% [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6.75亿元,归母净利润15.67亿元,同比大幅提升292.73% [3] 业态表现与创新服务 - 2024年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分别实现营收14.83亿元、22.34亿元和15.17亿元,毛利率分别达31.42%、45.18%和78.06% [4] - 公司探索商业服务创新模式,推出全龄友好建设模型,涵盖家庭友好、女性友好、银发友好等多元化服务模式 [5][6] 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创新 - 推动华安百联消费REIT于2024年8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实现金融创新突破,优化资本结构 [3] 新消费与首发经济 - 百联ZX创趣场作为全国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开辟谷子经济赛道,推出"五一吃谷攻略",吸引大量二次元消费者 [8] - 与21家品牌集团、44个品牌达成深度合作,构建共创共生的品牌伙伴关系,探索品质潮流经济、二次元经济、银发经济等重点赛道 [9] 发展规划与投资者交流 - 公司管理层与中小投资者就业态创新转型、重点项目推进及发展规划进行坦诚交流,增强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11]
“一个吉利”如今势在必行
新财富· 2025-06-26 17:37
吉利汽车销量表现 - 1-5月累计销量达117.31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吉利品牌/极氪/领克分别销售97.13/7.40/12.78万辆,增速为57%/9%/26% [1] - 吉利银河1-5月销量45.82万辆,同比增长239%,贡献主要增量;非银河系列吉利汽车增速仅6% [1] - 2025年销量目标271万辆已完成43%,但极氪和领克当前增速距全年目标(需44%/37%增速)差距显著 [1] 吉利银河结构性分析 - 产品体系复杂化:几何品牌并入后形成银河A/B网,A网为纯电/混动字母+数字命名(如E5/L7),B网含星系列及几何残余车型,消费者认知混乱 [4] - 销量依赖单一爆款:6-10万级小车星愿月销3.6万辆,占银河总销量近半;剔除星愿后其他车型增速约100%-120%,星舰7/E5/L6等月销仅1万辆级 [6] - 新品加速推出:年内计划上市5款新车,包括B级插混轿车星耀8、大六座SUV M9及10万级轿车A7,命名规则持续调整反映内部整合 [9][10] 20-30万市场竞争困境 - 市场特性:10-20万(经济型)和30-40万(改善型)需求明确,20-30万市场定位模糊导致竞争性价比低 [13][15] - 极氪/领克表现疲软:极氪4月销量主力7X/007仅4401/3999辆,领克Z20/03销量6238/5793辆,价格带下探至10-30万但未形成突破 [25][26] - 对比案例:蔚来通过子品牌乐道(15-17万)和萤火虫避开20-30万区间,L60上市首月销6281辆验证从高往低打策略有效性 [27][29] 战略转型与品牌整合 - 从"新能源大众"转向"一个吉利":通过《台州宣言》推动品牌合并(几何并入银河、极氪与领克整合),私有化极氪强化协同 [20][23][25] - 历史路径差异:大众通过收购完善品牌矩阵(如奥迪/保时捷),吉利自主品牌极氪/领克缺乏历史积淀导致品牌力薄弱 [24] - 定位调整必要性:需避免"技术强品牌弱"陷阱,参考小米/理想/问界等成功案例的精准定位策略(粉丝经济/增程红利/用户生态) [31][32]
新财富・港股特辑|日清食品:持续推进及提升中国内地市场份额,构建多元化食品版图
新财富· 2025-06-25 16:56
香港金融枢纽地位与新经济企业融资 -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凭借高度开放的离岸市场特性,为内地企业搭建联通全球资本的桥梁,并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中展现韧性 [1] - 港股在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波动等挑战下,仍是新经济企业融资扩容、价值重塑的核心舞台 [1] - 投资者关系(IR)作为企业与全球资本对话的中枢,通过精准传递价值、管理预期稳定股价与流动性,是化解港股高波动、弥合国际监管鸿沟的关键屏障 [1] 日清食品公司概况 - 日清食品于2017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1984年在香港设立营业据点,是香港最大的方便面企业 [2] - 公司专注于大中华地区高端方便面市场,产品包括方便面、速冻食品、饮料、零食等 [2] - 旗下五大旗舰品牌"合味道"、"出前一丁"、"公仔面"、"公仔点心"及"福"在香港各自食品类别中最受欢迎 [2] - 母公司为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日清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在研发及生产技术方面提供支持 [2] 产品与市场布局 - 日清发明了全球首款方便面(1958年)和首款杯面(1971年),现时在全球多地设有生产基地 [3] - 中国内地市场以"合味道"杯面为主,在高端方便面市场占有率靠前,海鲜味产品最受欢迎 [3] - 香港市场方便面占有率第一,主要生产"出前一丁"袋装方便面、"合味道"杯面等 [3] - 近期推出使用北海道小麦粉的高端产品线,提升产品品质 [3] 发展战略与业绩表现 - 未来战略重点为中国内陆市场拓展和产品多元化发展 [5] - 2024年华南地区销售触底回升,内陆地区因高端产业迁移保持稳定增长 [6] - 2023-2024年通过收购越南工厂(67%股权)、韩国Gaemi Food和澳大利亚ABC Pastry拓展海外市场 [6] - 2025年首季收入同比增长11.3%,毛利上升8.5%,毛利率达35.1% [13] - 香港及其他地区收入增15.2%,中国内地收入增9.1% [13] - 2025年3月底手头现金14亿港元,无负债,首季经调整EBITDA为2.02亿港元(同比增9.2%) [14] 市场营销与产品创新 - 推出动漫联乘产品如"初音未来"北海道合味道杯面系列、谭仔三哥联名产品刺激销售 [11][12] - 将"健康倡议"列为产品升级核心方向,部分产品已降低20%钠或糖含量 [12] - 2009年起改造合味道包装减少环境影响,2024年开始使用生物质材料 [12] 资本市场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5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6%,超越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必需性消费同期表现 [15] - 自2017年上市以来每年分红,每股股息从7.3港仙(分红比率40%)增至15.82港仙(分红比率82.1%) [15] - 上市以来收入CAGR为5.1%,经营利润率CAGR为8.1%,EBITDA CAGR为7.3% [16] 投资者关系管理 - IR团队平均每年与340名机构投资者及分析师举行150次会议 [18] - 2024年举行4场业绩分析师会,参与16场券商活动,接待投资者近250人 [19] - 组织工厂考察活动,优化官网投资者关系板块,定期推送企业动态 [19] - 2024年获IR Magazine Greater China、HKIRA等机构颁发的多项IR奖项 [20]
“过气”的Sora,凭什么想做AI版的抖音?
新财富· 2025-06-24 16:10
Sora的战略转型与AI社交趋势 - OpenAI通过Sora开辟视频大模型赛道,但初期因产品延期导致竞争格局反转,国产AI视频模型如快手可灵1.0和MiniMax海螺AI迅速抢占市场[1][2][3][4] - Sora从视频生成工具转型为AI社交平台,新增图像生成模块GPT-Image-1,上线一周吸引1.3亿用户,日均生成1亿张图像,带动付费用户增长[15][16][17][18] - 新版Sora强化社交功能:提高图片作品占比、增加推荐/点赞/复制等交互组件、支持提示词复用和内容公开分享,接近完整图像社区形态[21][22][23][24] AI社交平台的行业逻辑 - 头部AI公司如马斯克xAI、月之暗面Kimi、OpenAI均布局社交领域,核心动机包括获取用户反馈提升模型能力及构建流量入口[7][8][10][11][12][40] - 社交平台通过UGC内容形成数据飞轮,Meta、Google、抖音已验证流量变现模式,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认为10亿用户平台价值超越顶尖模型[43][44] - OpenAI 2024年营收40亿美元但亏损50亿美元,依赖ChatGPT订阅服务(2000万付费用户,年化营收50亿美元),需拓展高级会员提升收入[45][48][49][52] 图像/视频的社交属性与竞争格局 - GPT-Image-1通过高度风格化图像(如吉卜力画风)突破文生图审美瓶颈,满足个性化表达需求,实现跨文化传播[27][29][30][32] - 移动互联网时代Instagram、Snapchat等成功案例证明图像/视频是社交核心载体,当前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38.4分钟,远超聊天应用[33][34][36][37][62] - AI社交面临传统社交巨头的阻击(如抖音整合豆包、微信接入元宝),新入局者需依赖AI技术突破存量竞争壁垒[56][60][61][64][65]
九号公司“618”销售额破 33.5 亿!智能化成增长密码
新财富· 2025-06-23 20:57
销售业绩 - "618"全周期全渠道销售额达33.5亿元,创历史新高[1] - 电动两轮车全渠道销售额32.4亿元,同比增长93%[1] - 智能短交通全渠道销售额1.06亿元,同比增长27%[1] - 线上渠道销售额21.5亿元,同比增长90%[3] - 线下渠道销售额10.9亿元,同比增长98%[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99.5%[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236%[4] - 电动两轮车单季度销售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141%[4] 市场表现 - 包揽京东、抖音电商、抖音生活服务、快手电商、快手本地生活、美团六大平台二轮车类目双第一[2] - 旗舰车型M95c+登顶京东电动摩托车成交金额榜第一[3] - N3 85c为京东电动摩托车成交单量榜第一[3] - 包揽京东电动摩托车热销商品榜前7席[3] - 抖音电商电动自行车成交榜前10占8席[3] 营销策略 - 在超百座城市、7000多家门店开展"百城千店"直播联动[4] - 抖音本地直播账号约2900个[4] - 快手本地直播账号超2500个[4] 产品创新 - 自研"Ridey LONG"长续航系统,电池续航提升20%[5] - 开发Ridey Go智能车机系统,实现"无钥解锁"、智能防盗等功能[5] - 将两轮电动车从"功能机"迭代为"智能机"[5] 战略定位 - 避开价格战,专注智能赛道[5] - 从用户需求出发构建产品力[5] - 业绩增长验证战略可行性[6]
新财富·董秘特辑|赵其林:多维赋能,推动四川长虹价值跃升
新财富· 2025-06-23 20:57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与四川长虹发展 -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是中国资本市场极具权威性与公信力的标杆评选,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1] - 四川长虹历经数十载发展,从传统家电制造企业转型为全球化、多元化科技型企业集团 [4][6] - 公司2024年全年整体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亮眼,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大幅增长 [6] 赵其林的职业发展与成就 - 赵其林现任四川长虹董事会秘书、首席合规官等职务,并担任多家子公司董事及董事长 [2] - 他入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履职评价4A评级"榜单,获得新财富金牌董秘奖等多项荣誉 [2] - 从成本会计起步,逐步拓展至项目投资、资本运作等领域,最终成为公司治理关键岗位的核心人物 [7]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四川长虹持续推进董事会专业化建设,优化董事会人员结构与专门委员会设置,提升决策独立性与专业性 [10] - 赵其林主导制定ESG治理框架,推动内控流程再造,构建沟通机制,提升公司资本市场形象 [7][12] - 公司通过股份回购、持续现金分红等方式维护股东权益,增强投资信心 [14] ESG管理与实践 - 赵其林推动设立ESG管理委员会,组织完成首份年度ESG报告(2022年度),并制定ESG总体战略及管理目标 [15]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ESG意识显著增强,2024年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获得"最佳ESG实践案例"等荣誉 [16] - ESG治理体系的成熟促进了公司经营质效升级和企业形象提升 [15][16] 未来发展战略 - 四川长虹将深耕科技创新根基,培育核心竞争力,践行ESG理念,提升经营质效 [19] - 目标是从传统家电制造强企向全球化科技型企业集团蜕变,打造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企业 [19] - 董事会办公室将继续为公司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二十三年发展历程
新财富· 2025-06-22 21:29
评选规则优化 - 2025年第二十三届评选在延续往届规则基础上提升透明度 向投票人清晰披露投票权重 [1] - 评选结果公布周期从3个月大幅压缩 提高研究机构效率 [1] 主办方背景 - 深圳市新财富多媒体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专注构建资本市场评价标准体系 [2] - 公司拥有"新财富""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等系列注册商标 [2] - 主办方为《证券分析师评选活动组织机构自律公约》缔约机构 符合评选规范要求 [3] 评选品牌矩阵 - 已打造7大资本市场评选品牌 涵盖分析师/董秘/投顾/上市公司/投行/私募/PEVC [3] -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师评价体系 2003年启动 [3] 历史发展阶段 行业启蒙期(2003-2004) - 首次引入机构投资者投票机制 覆盖26个研究方向 [4] - 采用基金经理管理资产规模加权量化评价方法 [5] - 国泰君安在纺织服装/电子等领域表现突出 [6] - 2004年新增策略研究/金融工程方向 [7] 模式成型期(2005-2009) - 2005年新增独立性研究/进步最快/销售服务等团队奖项 [9] - 2006年中信证券首次获"本土最佳研究团队" 12个方向第一 [9] - 2007年QFII和私募基金纳入投票主体 外资机构分析师进入榜单 [9] - 2009年私募基金/券商资管纳入投票人 提名从前三增至前五 [11] 品牌强化期(2010-2015) - 2011年首次引入海外机构投资者投票 [14] - 2012年推出投票人网络征集系统 获437家机构响应 [14] - 2010年创设"白金分析师"奖项 授予7届蝉联第一的分析师 [14] 生态拓展期(2016-2020) - 2017年银行投票人比重增加 广发证券登顶本土最佳团队 [18] - 2019年创设"钻石分析师"奖项 授予10届蝉联第一的分析师 [18] 深化创新期(2021-2025) - 2021年采用在线直播方式放榜 吸引超30万网友观看 [21] - 2022-2023年诞生两位"双钻石分析师"(13届蝉联第一) [21] - 长江证券蝉联两届本土最佳研究团队 [22] - 兴业证券连续三年领跑港股及海外市场研究 [22]
江阴见证:17万亿资本的选择,225位新财富金牌董秘荣耀加冕!
新财富· 2025-06-19 19:09
会议概况 - 活动主题为"新质引领 芙蓉绽放"新财富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年会暨第二十一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第八届新财富最佳IR港股公司颁奖盛典,300多位监管机构代表、上市公司高管、创投机构负责人等参与[1][2] - 选址江阴因其经济实力突出,2024年GDP突破5000亿元,成为全国第二个达成此里程碑的县级市[3] 宏观经济与行业趋势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未来经济增长关键在于居民消费升级和打入全球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新能源汽车、AI等领域技术反超体现硬实力崛起[6] - AI产业落地需解决网络传输与算力分配问题,运营商将打造C端和B端应用生态,泛终端AI场景如银发市场、云游戏等有望爆发[9] - 制造业全面拥抱AI可提升效率,高端PCB产品在AI算力设备和消费电子中应用空间大,工业检测领域AI技术已实现突破[9] 上市公司战略实践 - 证券行业需调整业务结构平衡轻重资产,利用回购、融资等工具应对市值波动[12] - 实体企业可通过业务周期转换平衡发展,如低压电器支撑光伏新曲线,贯彻ESG战略实现价值认同[13] - 出海企业需战略升级建立技术壁垒,如定制海外行业规范,布局钙钛矿等第二曲线[13] - 聚焦主业、剥离非相关业务有助于获得市场认可,市值管理需强化合规并扩大投资者交流[13] 金牌董秘评选 - 第二十一届评选吸引超8万人参与,包括8000余名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覆盖4000+家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47万亿元,服务公司总市值超17万亿元[15] - 21届共评出1478位金牌董秘和190位名人堂成员,本年度首次获奖者达91人,评选推动董秘职业规范化、专业化[18] - 董秘职能从信息披露升维至价值创造中枢,需参与战略决策并扮演多重角色如"守门人"、"工程师"等[31] 新财富评选体系 - 已打造7个资本市场系列评选,包括最佳分析师、金牌董秘等,其中最佳分析师和金牌董秘被多地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33] - 第二十三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即将启动,延续高标准挖掘研究价值[33]
上榜变动率高达40%,电力设备“金牌”公司成机构持仓主力军!第二十一届新财富金牌董秘全解读
新财富· 2025-06-19 19:09
评选概况 -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已连续举办21年,累计诞生1478位金牌董秘,其中190名进入"名人堂"并担任专家委员,评选标准成为行业金标准[3] - 2025年评选覆盖2441家A/B股上市公司董秘和326家港股通公司,最终225人获奖,其所在公司总市值均值283.37亿元,显著高于A/B股179.16亿元的平均水平[4] - 本届评选超8万人参与投票,包括8000余名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涉及4000家机构管理的47万亿元资产[4] 获奖特征 - 本届91人首次上榜,剔除名人堂因素后上榜变动率仍超40%[4] - 24人新晋名人堂,包括TCL科技、比亚迪等公司董秘[5][6] - 金牌董秘流动性高,仅27%仍在获奖时所在公司任职,73%已离任[7] 公司表现 - 金牌公司2022-2024年ROE均值8.38%、EPS均值0.88元,显著高于A/B股0.73%和0.49元的平均水平[9] - 22家入选沪深300成分股,11家入选创业板指,电力设备行业以23家成为金牌公司最多行业[10][13] - 金牌公司被机构持仓市值最高行业为电力设备(9313.51亿元)、石油石化(3311.87亿元)、医药生物(2995.5亿元)[14] 资本运作 - 2024年金牌公司再融资募资总额超200亿元,均值0.92亿元高于市场0.47亿元,定增为主要渠道[17] - 最佳资本运作项目涉及募资500亿元,40%来自有色金属行业,包括REITs、可转债、并购等创新方式[17] - 典型案例包括建投能源44.9亿元类REITs、迈瑞医疗66.52亿元收购惠泰医疗、紫金矿业239亿港元H股融资等[18][19][20][21][22] 行业趋势 - 电力设备行业成为机构持仓重点,中际旭创被1418家机构持股,10家最受机构青睐公司影响资金超3.5万亿元[12][13] - 创业板67家金牌公司中30家为新上榜,1381家创业板公司总市值达13.1万亿元[24] - 人工智能赛道表现突出,17家科创板金牌公司ROE均值4.12%高于板块1.08%,国投智能等7家入选创业板AI指数[25][26] 人才结构 - 金牌董秘男女比例56%:44%,平均年龄44.4岁,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6%[29][30] - 金牌公司地域集中度高,广东80家(35.6%)、北京24家(10.7%)、上海19家(8.4%)[32] - 20位金牌证券事务代表所在公司总市值1.92万亿元,医药生物行业占比最高,年均公告151份高于市场均值[39][40] 港股与ESG - 40家最佳IR港股公司市值均值1669亿港元,超港股通均值1146亿,生物医药和汽车行业表现突出[43] - 2024年A/B股发布2533份ESG报告,电力设备行业披露增长最显著,有色金属行业在ESG实践中领先[34][35] - 最佳ESG信披奖获奖公司中55%为民企,95%将ESG纳入战略规划,洛阳钼业等有色金属企业表现突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