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观察报
icon
搜索文档
一家二线光伏厂的突围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11:52
行业合作与联盟 - 华晟新能源联合其他HJT厂商成立"740W+俱乐部"(后更名为760W+俱乐部),通过行业合作解决"内卷"问题 [1][4] - 俱乐部成员包括13家HJT企业,每月举办圆桌会议,每周联合销售例会,共享研发、生产、销售资源 [7] - 俱乐部推动HJT组件价格稳定在0.85元/W左右,而TOPCon和BC价格持续下跌 [4] - 2024年HJT组件中标容量达13.56GW,同比增长333%,每W比TOPCon贵几分钱,价差带来额外收益1.356亿元 [8] - 业内预计全年HJT出货量达25GW-30GW可确保行业稳健发展 [9] 公司经营与融资 - 华晟新能源2023年实现全公司运营盈利,完成超40亿元融资,成立3年累计融资超50亿元 [2] - 公司已做好相关融资准备,部分投资人为HJT技术买单 [5] - 2024年光伏全产业链价格大跌,行业陷入困境,公司通过降低产量、参与联盟、调整技术、拓展新市场应对 [3][4] 技术优势与创新 - HJT组件功率比TOPCon高10W-20W(主流730W),双面发电效率高10%以上,售价0.73-0.75元/W vs TOPCon 0.67-0.7元/W [11] - 推进SMBB向0BB技术更新,生产成本已与TOPCon持平,节省银浆并提高效率 [11] - HJT碳足迹约366gCO2eq/W,有望降至300gCO2eq/W以下 [13] - 公司拥有100%自主HJT专利,规避海外专利侵权风险 [13] 市场拓展策略 - 开发垂直安装光伏组件实证电站(2000平方米),结合农业种植(蓝莓),发挥双面率超90%优势 [12] - 成立解决方案部门推广垂直发电模式,优化发电曲线并节省占地面积 [12] - 布局国内外渠道,下半年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利用低碳属性和专利优势 [12][13] - 预计2028-2030年实现异质结与钙钛矿叠层技术 [13]
低空经济破壁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11:52
低空经济政策与市场前景 -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支持政策,产业发展进入关键期[1][2] -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5060亿元,预测2026年达万亿元[7] - 行业专家认为中国航空制造业正快速崛起,无人机、eVTOL、无人飞艇等领域已显示竞争优势[3] 无人机行业应用进展 - 大疆全球行业应用用户突破100万,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约25万架,预计未来达50万架(中国)/150万架(全球)[8] - 联合飞机T1400重载无人直升机最大载荷650kg,已签约1300架订单,重点布局农业和物流领域[2][8] - 云圣智能预测工业巡检将成为低空经济第一桶金,美团无人机开通超50条航线完成45万订单[9][25] eVTOL/飞行汽车商业化路径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预计2025年Q2交付,售价<200万元,采用增程式动力系统[14] - 广汽高域预测飞行汽车商业化分两个阶段:前五年解决体验问题,后五年普及通勤,单座价格对标高铁一等座[15][16] - 行业预计eVTOL运营将网约车化,飞行汽车70%核心部件与电动车技术共享[16] 基础设施与管控挑战 - 丰翼科技在粤港澳大湾区日均飞行1000架次,运输2万票快件,呼吁基础设施纳入政府规划[19] - 低空起降场地将呈现规模化、智能化趋势,探索"投建营"一体化模式[20] - 广州已成立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建设通信/导航/监管三张网络[23] 安全保障体系需求 - 美团无人机年配送奶茶8万杯(+300%)、检验样本和药品11万份,但安全归责机制尚未完善[25] - 行业缺乏统一事故管理系统,需建立权威数据分析部门应对无人机巡检坠落等隐患[25][26] - 企业面临空域分配、数据跨境、国际标准等法律合规挑战[26]
PK流感“神药”的国产创新药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11:52
核心观点 - 众生药业子公司众生睿创研发的昂拉地韦成为中国首款在头对头试验中PK过奥司他韦的创新药,也是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 [3][4][17] - 昂拉地韦在临床试验中表现优于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对耐药毒株有更强抑制作用 [6][7] - 公司从分子结构设计和临床试验适应证两方面着手,克服了强生同靶点药物失败的挑战 [1][4][14] - 该药物研发历时10年,投入数亿资金,未来目标市场份额20亿元 [4][18][19] 研发历程 - 2015年公司决定研发流感创新药,瞄准奥司他韦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问题 [6] - 2017年12月获得研发代号ZSP1273 [12] - 2018年钟南山院士团队加入成为临床试验负责人 [13] - 2020年强生同靶点药物Ⅲ期失败影响公司融资,但团队坚持推进 [14] - 2023年7月公布Ⅲ期临床试验数据 [7] - 2024年5月22日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3][17] 产品优势 - 中位七项流感症状缓解时间和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奥司他韦组,病程缩短近10% [7] - 给药后24-96小时比奥司他韦更显著降低病毒载量,缩短病毒转阴时间 [7] - 对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耐药毒株有很强抑制作用 [7] - 一天给药一次,比强生同靶点药物一天两次更方便 [14] 市场前景 - 2023年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近200亿元,预计2028年达269.1亿元 [18] - 公司目标未来分得20亿元市场份额 [4][19] - 已获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考虑海外合作伙伴推动国际化 [18] - 儿童剂型已完成Ⅱ期试验,正在推进Ⅲ期 [19] 行业影响 - 标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重大药物研发前沿取得突破 [3] - 突破欧美跨国公司垄断的创新药物市场 [3] - 可能改写流感诊疗指南,为治疗提供新选择 [7] - 展现中国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国际大药厂未完成的突破 [17]
同为央企新能源 深蓝与奕派为何不同命?
经济观察报· 2025-06-02 11:52
作为定位相近的主流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与奕派汽车在入局 时间、产品丰富度、技术路线、资源禀赋、渠道布局、对外合 作等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注定了两家车企不同的 命运。 作者:王帅国 封图:经济观察网 经过多年竞争,汽车央企新能源品牌之间已经出现明显的分水岭。特别是在主流市场中,长安汽车 旗下的深蓝品牌在数年间已经成长为"央企新能源品牌销冠",而东风汽车旗下的奕派品牌才刚刚起 步,存在感较低。 从简单的数据层面来看,深蓝汽车目前已推出6款车型,累计交付40多万辆;反观奕派汽车,目前 在售车型仅有2款,且累计交付不足8万。 同为央企新能源,深蓝汽车与奕派汽车之间为何会出现如此悬殊的差距?作为定位相近的主流新能 源品牌,深蓝汽车与奕派汽车在入局时间、产品丰富度、技术路线、资源禀赋、渠道布局、对外合 作等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也注定了两家车企不同的命运。 先发与后入 从品牌推出时间、产品多寡等角度来看,深蓝汽车入局更早,产品更为丰富。奕派汽车方面,由于 东风汽车实施高端品牌先行策略,奕派汽车入局较晚,在央企新能源品牌中成立时间最短,产品数 量与深蓝汽车相比也少很多。 深蓝汽车成立于2018年(前身为长安 ...
映恩生物朱忠远:不做“中国版第一三共”,要做全球药企
经济观察报· 2025-06-01 13:08
映恩生物成立于2020年,用5年时间就走过其他创新药企10 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是ADC(抗体偶联药物)赛道上的明星创 新药企。不乏有人用"中国版的第一三共"来定义映恩生物,朱 忠远认为这个定义并不准确,虽然映恩生物选择的是ADC赛 道,但他想带领映恩生物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全球药企。 作者:瞿依贤 封图:图虫创意 上市首日涨超110%、暗盘交易涨超80%、国际配售获13.52倍超额认购、港股18A生物科技板块 最大融资额……2025年4月中旬,映恩生物(09606.HK)在港股IPO,创下港股18A生物科技板 块多项纪录。 上市当天,医药行业不少创始人、高管、投资人都更新朋友圈表示祝贺——行业里无IPO久矣,更 别提不破发还大涨的IPO。 2021年年中,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创新药企在二级市场开始走下坡路,IPO也彻底进入冰 封期,募资金额大滑坡。2022年至今成功上市的21家18A企业,募资中位数只有3.73亿元,甚至 有多家企业低于2亿元,超过10亿元的只有1家。"低开高走"的认购后,4月15日,映恩生物登陆 港交所,募资2.1亿美元,成为难得一见的行业盛事。这次IPO共引入15名基石投资者,均为头部 ...
启明创投拟入主天迈科技 一级市场基金探索并购新路径
经济观察报· 2025-06-01 13:07
在经济观察报采访的投行以及投资机构人士看来,若天迈科技 此次易主顺利实施,这宗交易将成为监管部门明确表态支持 后,A股首个私募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此案例落地 情况也将成为市场观察监管风向的窗口。 作者:黄一帆 封图:图虫创意 在IPO(首次公开发行)收紧的背景下,一级市场基金开始通过并购整合探索新路径。 2025年5月23日晚间,天迈科技(300807.SZ)发布权益变动及实控人变更等公告,向市场披露 了这场私募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的最新进展。 根据披露,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下称"VC")启明维创创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启 明创投")旗下基金苏州工业园区启辰衡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苏州启辰")将 合计收购天迈科技26.10%的股份。 结合协议中天迈科技原实际控制人郭建国、田淑芬夫妇放弃表决权等一系列安排,交易完成后,苏 州启辰将成为天迈科技的控股股东,启明创投创始合伙人邝子平将成为天迈科技的实控人。 对于此次围绕控制权变更的交易,天迈科技表示,本次协议转让股份事项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合规 性审核确认、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办理股份转让过户相关手续以及完成相关 法 ...
黄金大涨“带火”铂金:有人百万资金囤购,年轻人直播间“扫货”
经济观察报· 2025-06-01 13:07
一向走势平平无奇的铂金迅速启动上涨行情,年内累计最大涨 幅达到25%。一波铂金"复兴"浪潮正迅速从水贝这一"珠宝港 口"蔓延开来。在贵金属投资市场"蛰伏"多年的铂金,究竟是 价值洼地还是资本幻影? 作者:陈姗 封图:图虫创意 热衷于投资的陈女士在铂金上"出手"了。 "最近听说铂金市场出现了缺货、抢货现象,一些社交媒体和平台也都在讨论铂金,我想着铂金已 经在底部'躺'了这么多年,买入后上涨的概率会比下跌的概率大。"陈女士4月2日以接近120万元 的资金量下定了铂金条和铂金板料,共计10斤。 5月下旬,一向走势平平无奇的铂金迅速启动上涨行情,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铂金期货主力合约价格 一度冲高至1104.8美元/盎司,创出近一年以来新高,年内累计最大涨幅达到25%。这股"白色风 暴",迅速成为投资者和买家的关注点。 在品牌首饰零售端,铂金饰品顾客寥寥。一些消费者则在以当初囤积黄金的热情,涌入铂金直播 间"扫货"。 铂金上游的"老板"们更早嗅到了行情变化带来的商机。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深圳水贝2025年仅 前四个月就新增专业铂金展厅超过10家,且单店库存均破百公斤。在地下商业连廊空间,60余个 新增铂金专柜已自然形成一条 ...
“零公里二手车”多达百万台,各方“配合”造就隐秘链条
经济观察报· 2025-06-01 13:07
核心观点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批评"零公里二手车"现象,认为其破坏汽车流通行业根基 [1][2] - "零公里二手车"指已注册但未实际使用的新车,以二手车名义低价销售 [2] - 该现象涉及多方利益,包括整车厂、经销商、二手车商和消费者 [9][10][11] - 监管部门已开始关注并召开专题研讨会 [3] 市场现状 - "零公里二手车"价格比新车低1万至数万元 [6] - 2024年国内燃油"零公里二手车"交易量18.48万至55.45万辆,新能源3.36万至5.6万辆 [12] - 2024年新能源"零公里二手车"出口量超过24.4万辆 [12] - 预计2025年中国"零公里二手车"规模可能达百万辆 [12] 产业链分析 - 整车厂通过"零公里二手车"缓解库存压力和现金流问题 [10][11] - 2025年一季度多家车企现金流为负:北汽蓝谷-2.36亿元、长安汽车-35.01亿元、赛力斯-76.3亿元、广汽集团-112.1亿元 [11] - 经销商借此完成厂商考核并获取返利 [11] - 二手车商因传统业务利润下滑转向"零公里二手车" [9] - 二手车商毛利率从10年前15.9%降至2022年1%,亏损面从1%升至82% [9] 行业影响 - 可能导致虚假销量数据,误导企业决策 [15] - 存在套取国家补贴的风险 [15] - 涉及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美国市场对此有严格处罚先例 [16] - 专家建议建立车辆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 [17] 消费者视角 - 主要购买群体包括预算有限的年轻人、精打细算的企业主、新能源尝鲜者和转售车商 [14] - 存在售后保障不足和"调表车"冒充的风险 [2][15]
国际贸易变了,义乌商人也在变
经济观察报· 2025-06-01 13:07
义乌商人转型与坚守 - 全球经济波动和互联网冲击促使义乌商人调整经营策略,但保持"买卖全球"的野心 [1][2] - 部分商人转向线上流量矩阵,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获客,外贸占比两年内从零升至50% [2][11] - "义乌二代"开始将批发业务转向零售,压缩产品定价吸引散客,成交率约30% [6][7] - 线上展厅选择租金低廉地段,年租金仅20余万元,远低于商贸城内上百万元的租金 [10] - 线上展厅提供近4万个SKU的一站式采购服务,起订量低且可直接小批量发货 [11] 线上转型案例 - 金小涛和胡佳奇舍弃黄金地段,通过自媒体获客,与传统商业模式形成差异 [2][11] - 前期投入包括19800元购买抖音运营课程,搭建微信小程序实现直接下单 [11] - 外贸客户主要为海外华人华侨,使用国内相同社交媒体平台 [12] - 外贸物流成本高但利润丰厚,1.5元马克杯国外可售3-4.5元,客户对价格不敏感 [12] - 线上转型被视为"摆脱内卷"的有效策略,公司生意越发红火 [12] 传统模式坚守者 - 竣熙箱包创始人陈丽秀坚持"守株待兔"的坐商模式,日接待新客户约10人 [14][15] - 通过微信维护老客户关系,部分交易可线上完成,成交率20%-30% [15] - 一可箱包创始人邱小南观察到欧盟客户重款式质量,发展中国家客户重价格 [16] - 疫情期间曾考虑电商转型,但发现非华人客户更倾向线下看货后下单 [16] - 传统商户认为深耕实体、服务好每位客户比盲目转型更有价值 [2][15] 义乌二代创业案例 - 虞晨航家族从"鸡毛换糖"起步,祖父90年代做箱包生意利润可达出厂价2-3倍 [4][5] - 家族2004年投资商铺20年后增值100倍,现年租金收入数十万元 [5] - 虞晨航转向珠宝零售,中国元素产品吸引外国采购商作为伴手礼购买 [6] - 计划增加数十元引流商品,预计可将成交率从30%提升至70%以上 [7][8] - 同一珠宝饰品定价比市场低40%(1000元vs600元),靠近货源形成价格优势 [7]
经观社论|在乐观时保持底线思维
经济观察报· 2025-05-31 13:2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未定,需通过良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系统[1] - 行业已初步形成完整且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风险在多层面叠加:供应链挤压、质量控制问题、财务结构脆弱性[2][3] - 主机厂对供应链上下游的挤压严重,成本"年降"和长账期导致供应商资金链紧绷,形成对主机厂金融服务的依赖[2] 产品与财务风险 - 部分车企存在安全与质量隐忧,如不成熟的辅助驾驶系统夸大宣传、偷工减料等行为引发安全事故[3] - 企业财务结构脆弱,依赖外部融资,高库存下高强度投资易引发现金流危机[3] 发展建议与策略 - 需尊重产业规律,允许周期性出清,避免行政手段延缓劣币出局[3] - 完善企业退出与风险化解机制,通过法治化手段推动破产、重整、并购等资源合理配置[4] - 重构产业链关系,压缩账期、建立合理议价机制,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共赢[4] - 守住安全与质量底线,遏制技术未成熟即量产的行为,对虚假宣传"零容忍"[4] 资本与技术创新 - 汽车产业链与机器人产业链重叠率超90%,需抓住AI和智能制造机遇培育新增长点[5] - 风险资本需优化资金来源、结构和管理水平,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发展[5] 行业未来展望 - 行业应从竞争走向竞合,构建良好生态系统以实现高质量成功[1][5] - 大厂应承担更多责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