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IPO
icon
搜索文档
这是高盛顶尖交易员对本周市场的思考
美股IPO· 2025-08-09 17:20
科技巨头资本开支与周期股表现 - 科技巨头资本开支规模惊人 推动全球并购活动复苏并带动周期性股票跑赢大盘 [2] - 七巨头明年资本支出将超美国GDP的1% 规模超过1999-2000年电信行业但低于铁路繁荣时期5%的峰值 [4] - 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增长显著 成为市场重要驱动力 [4] 财报季股价波动异常 - 标普500成分股财报日实际波动首次超过期权隐含波动率 显示市场对业绩反应更敏感 [2][3] - 欧洲市场对业绩不及预期公司惩罚严厉 美国市场出现类似现象 [3] - 结构性产品大规模波动率供给可能是导致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 [3] 宏观政治与经济风险 - 特朗普关税成为通胀最大变数 高盛分析显示剔除关税后美国通胀动能温和 [2][6] - 美联储降息步伐受关注 科技行业失业率等领先指标成为判断依据 [6] - 增长与利率博弈成为年底前核心议题 就业和消费数据是关键观察点 [6] 欧洲银行与英国股市趋势 - 过去五年欧洲银行股回报优于美国科技股 仅2022年五个月窗口期例外 [7] - 英国股市"去股权化"趋势显著 Spectris公司溢价超100%收购战凸显此现象 [7] - 英国股市存在双重机会:政策不变带来资金净流入 政策转变则创造多年投资窗口 [7] 散户投机与加密货币 - 散户投机性交易热度持续 高盛认为其持续时间可能超专业投资者预期 [7] - 华盛顿加密货币政策动向及比特币走势值得关注 [8]
美银:市场“错杀”了礼来?
美股IPO· 2025-08-09 10:36
股价暴跌与市场反应 - 礼来股价暴跌15%,市场担忧未来竞争、定价和仿制药威胁 [1][3] - 美银认为股价下跌是情绪驱动,公司基本面依然坚如磐石 [3][4] - 市场恐慌性抛售导致股价下跌,但公司增长潜力与估值存在显著"错配" [1][4] 财报表现与业务亮点 - Q2总收入达155.58亿美元,同比增长38%,超出美银预期4%和市场预期6% [5] - 减肥药产品表现突出:Mounjaro收入51.99亿美元(超预期16%),Zepbound收入33.81亿美元(超预期8%) [5] - 调整后每股收益6.31美元,超美银预期8%和市场预期13%,毛利率提升至85.0%(同比+3个百分点) [5] - 口服减肥药orforglipron试验结果显示减重27磅,安全性良好,管理层对结果"非常满意" [5] 市场担忧焦点 - 投资者高度关注口服减肥药Orforglipron的竞争前景,对其定位存疑 [7] - 定价走势成为"顶级争论点",加拿大市场仿制药可能对现金支付渠道构成冲击 [8] - 其他担忧包括保险覆盖范围演变、药物停药率等,反映市场对未来增长"护城河"的疑虑 [9] 增长潜力与估值分析 - 礼来2025年收入增长指引为35%,远超同业平均4%和第二名9%的增长率 [12] - 基于2026年预估收益的市盈率仅为增长第二名同行的2倍,估值相对合理 [13] - 美银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1000美元,认为股价下跌创造"特殊机会" [10][11] 未来催化剂 - 未来五个月内将有四项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9月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公布完整数据 [5]
单周上涨13%,库克又一次搞定特朗普,苹果创2020年7月以来最佳单周表现
美股IPO· 2025-08-09 10:36
政治斡旋与投资计划 - 苹果公司通过政治斡旋成功化解关税威胁,股价创四年最佳单周表现,市值单周激增4000亿美元至3.4万亿美元 [1][2][3] - 公司宣布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美国制造计划(AMP),总承诺投资达6000亿美元,以建立端到端半导体供应链并规避潜在关税 [2] - iPhone最终组装短期内仍保留在海外,完整生产线在美国落地非短期目标 [2] 股价表现与市场情绪 - 苹果股价本周飙升13%,创2020年7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周五收盘涨4%至229.35美元 [2] - 此前90天股价落后纳斯达克指数20个百分点,为20年来最弱表现之一,技术面曾跌破200日移动均线并接近195-200美元关键支撑位 [5][7][9] - 本周看涨期权成交量达120万手(20日均值63.5万手),股价相对纳斯达克超额涨幅10%创五年新高 [11] 历史策略与行业评价 - 2018年苹果曾以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规避关税,此次策略被华尔街视为以政治好感换取供应链稳定和利润保护 [13][14][15] - 分析师认为豁免关税将巩固苹果美国市场份额,且投资计划实质维持现状,利润率不受损害 [16] 基本面与产品预期 - 6月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0%,iPhone销售额增13%,全球活跃设备安装量达历史峰值 [18] - 市场预计2025年9月发布iPhone 17系列,参考历史数据发布会前一个月股价或上涨10% [19] - 苹果虽在AI领域暂未领先,但公司强调后发优势,依托生态系统潜力被看好 [20]
年内大涨376%!美国最大稀土矿商MP Materials 为什么这么牛?Q2产量激增 股价再度刷新历史新高
美股IPO· 2025-08-09 10:36
公司表现与股价 - MP Materials是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商,2025年以来股价上涨376% [1] - 第二季度亏损小于预期,调整后每股亏损0.13美元,低于预期的0.19美元 [2] - 股价在财报公布后一度飙升逾10%,周五收盘涨幅4.57%,再创历史新高 [2] - 2025年以来股价飙升355%,迎来前所未有的牛市曲线 [3] 产量与业绩 - 第二季度钕镨氧化物产量激增近120%,达到创纪录的597公吨 [2] - 稀土精矿产量大幅增加近45%,至13,145吨,创下历史第二高季度产量 [4] - 当前季度NdPr氧化物实际产量预计环比再增长10%至20% [4] - Q2营收约为5740万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测的4670万美元,同比增长84% [4] - EBITDA超出预期40%,预计年底实现商业化磁性材料生产 [2] 政府与商业支持 - 特朗普政府以史无前例的支持力度推动美国稀土产量扩张 [3] - 与美国政府签署价值高达百亿美元的长期合作协议 [5] - 协议为NdPr设定了每公斤110美元的保底价,几乎是目前中国市场价格的两倍 [5] - 五角大楼将成为公司最大股东 [5] - 与苹果公司达成5亿美元重大协议,为苹果在美国本土独家供应稀土磁体 [5] 行业地位与战略 - MP Materials被称为"美国稀土独苗",运营美国唯一在产的稀土矿项目 [3] - 2024年美国国内稀土矿产量约4.5万吨REO当量,全部来自芒廷帕斯矿 [3] - 公司预计将提前一年达到6万吨的稀土氧化物年产量 [2] - 第三阶段磁性材料运营已经实现EBITDA转正 [2] - 苹果公司宣布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总额将达6000亿美元,MP Materials是其稀土磁体供应商 [6] 稀土行业重要性 - 稀土广泛应用于芯片产业链、消费电子、电动汽车、航空发动机和国防军工制造 [7] - 中国在稀土采矿端占全球60%-70%份额,分离精炼与金属/磁体环节占85%-90%以上 [7] - 美国国防部承认需要重建"从稀土矿到磁体"的全产业链 [8] - 稀土永磁用于F-35、潜艇、无人机等平台的关键部件 [9] - 美国政府评估称稀土永磁是国防体系的"关键材料" [9]
美银:美联储内部分歧严重,若鲍威尔要“转鸽”,那“杰克逊霍尔”是最佳时机
美股IPO· 2025-08-08 13:14
杰克逊霍尔年会重要性 - 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将于8月21日-23日召开[3] 该平台历来是美联储主席释放重大政策转向信号的首选场合[1][2] - 若美联储政策重心从通胀转向就业 本次会议将成为宣告这一变化的最可能时机[1][2][6] 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 - 美联储内部分歧严重 形成泾渭分明的鹰鸽两派阵营[4] 鸽派以纽约联储主席Williams和里士满联储主席Hammack为代表 更担心通胀问题[4] - 鹰派包括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Kashkari 旧金山联储主席Daly等 更关注经济下行风险和劳动力市场放缓迹象 认为有理由短期降息[4] 鲍威尔政策影响力 - 鲍威尔的政策信号权重远超其他同僚 其沟通具有压倒性影响力[2][6] 最近一次会议9:2的投票结果证明其对委员会的控制力[6] - 鲍威尔在2022年8月杰克逊霍尔演讲中表达强硬抗通胀立场 为后续激进加息奠定基调[6]
GPT会冲击多邻国吗?大摩:语言学习最大的挑战是“动机”,AI不是竞争者而是加速器!
美股IPO· 2025-08-08 13:14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市场对GPT5等大模型威胁多邻国护城河的担忧是错误的,AI反而是其增长的加速器 [1][3] - 语言学习的核心挑战是用户持续练习的动力而非技术,多邻国通过游戏化、社交和趣味性设计建立了强大的用户粘性 [5][6] - AI赋能已显著提升多邻国的内容创作效率、成本效益和规模化能力,进一步巩固其护城河 [7][9] 竞争护城河分析 - 多邻国的月度使用时长和会话次数是其最接近的移动端竞争对手Babbel的三倍以上 [6] - 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的比率(DAU/MAU)自2019年以来翻了一番,证明用户粘性持续增强 [6] - 新竞争者需在不牺牲趣味性和内容深度的情况下提供体验好得多的产品才能构成威胁,这是极难完成的任务 [6] AI赋能成果 - 生成式AI使多邻国在不到两年内将可用课程总数翻倍至超过275门,课程总级别数增加4倍以上 [9] - "Vibe Coding"模式让两名非技术员工设计的国际象棋课程在一年内吸引超过100万日活跃用户 [9] - AI生成的听力功能DuoRadio将日活跃用户从10万扩大到550万,同时成本降低99% [9] AI对业务的影响 - AI提升多邻国的学习效果、内部效率和商业化能力,是其发展的"超级燃料" [7][8] - 内容和代码生成成本下降使多邻国能将A/B测试应用于前期投入巨大的新课程模块 [7] - 更强的AI模型将加速多邻国的发展飞轮,持续改善关键绩效指标 [7]
AppLovin财报超预期股价涨12%,电商业务推迟但2026年预期大幅上调
美股IPO· 2025-08-08 13:14
核心观点 - 移动广告巨头AppLovin公布超预期二季度业绩,营收达12 59亿美元,环比增长9%,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81%,推动股价上涨近12% [1][3][4] - 电商自助服务平台全面上线时间推迟至2026年上半年,但美银仍大幅上调2026年收入预期至100 5亿美元,主要基于电商广告主推荐计划和中小企业服务扩张 [1][6][10] - 公司股价今年累计上涨38%,过去12个月飙升480%,市值超1320亿美元,有望加入标普500指数 [6]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12 59亿美元,超出华尔街共识预期,环比增长9%,同比增16 5% [3][4] - 调整后EBITDA达10 18亿美元,利润率81%,同比提升69 4%,环比增1 3% [4] - 广告业务净营收12 59亿美元,同比增77%,环比增8 6%,占总营收100% [4] - 成本控制显著:销售与营销费用同比降82 5%,研发费用同比降73 7% [4] 业务进展与战略 - 电商自助服务平台推迟至2026年上半年全面上线,第三季度电商收入预计持平 [8] - 新增长驱动包括:2025年10月启动的电商广告主推荐计划、全球市场扩张(激活非美地区受众)、2026年中小企业自助服务上线 [10][13] - 管理层愿景是成为Meta和谷歌级别的系统重要性广告渠道 [11] 市场反应与估值 - 财报后股价涨12%,但相比公司历史波动(14个季度中13次财报日波动超10%,平均21%)表现"温和" [1][5] - 美银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80美元,但将估值倍数从32倍EV/EBITDA下调至24倍,反映电商业务执行风险 [12] - 公司贝塔系数3 7,为罗素1000指数中波动率最高股票 [5]
两天暴涨超8%!给特朗普画的“6000亿美元大饼”,苹果能实现多少?华尔街:反正iPhone赢麻了
美股IPO· 2025-08-08 10:47
苹果投资计划与政治策略 - 公司宣布在原有5000亿美元四年支出计划基础上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推出美国制造计划(AMP),重点关注硅芯片领域[3] - 投资计划旨在为苹果赢得关键的关税豁免,涵盖本地采购、数据中心建设、研发支出以及直接就业等多个方面[3] - 此举既能赢得政治好感,又无需对现有供应链进行"伤筋动骨"的重塑[1][4] 供应链布局与合作伙伴 - 新增的1000亿美元投资将促进12个州的24家工厂生产190亿颗芯片,主要由台积电和德州仪器在美国的工厂制造[12] - 供应链合作方包括应用材料公司(设备)、GlobalWafers/三星/德州仪器/格芯(晶圆与制造)、安靠(封装测试)、博通(5G通信组件)[13][14][15][16] - 公司与康宁、MP Materials、Coherent等关键供应商扩大合作,强化美国本土供应链布局[17] 投资计划的依赖性与质疑 - 计划严重依赖合作伙伴既有的投资计划,如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2020年已公布)和三星奥斯汀工厂的"全球首创"技术[17] - 部分投资依赖拜登政府《芯片法案》成果,如环球晶圆得克萨斯州工厂获得4.06亿美元政府资助[19] - 华尔街对6000亿美元数字真实性存疑,认为"端到端"供应链目标模糊且难以实现[21] 市场影响与盈利前景 - 若竞争对手面临关税而iPhone获得豁免,公司有望提升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1][5] - 华尔街认为该策略维持现状,避免利润受损,未来几年利润率将保持稳定[23][24] - 计划引发积极市场反响,被视为业务和投资者的明确胜利[22] 历史操作模式 - 2018年公司曾承诺五年内投资3500亿美元以规避关税,此次为类似政治策略的延续[7][8] - 通过公开承诺支持美国制造已成为公司应对政治风险的成熟模板[9]
关税冲击,丰田第一财季净利润暴跌37%,预计全年利润减少近100亿美元
美股IPO· 2025-08-08 10:47
关税影响 - 美国对日本汽车进口关税从2 5%大幅上调至25% 导致丰田预计全财年营业利润损失1 4万亿日元(约95亿美元) [2][3][4] - 关税冲击使丰田第一财季营业利润下降10 9%至1 1万亿日元 其中仅关税一项就削减营业利润4500亿日元 [5] - 公司已将全年净利润预期下调14%至2 6万亿日元 [2] - 其他日本车企同样受重创 本田第一财季营业亏损296亿日元 马自达亏损460亿日元 [2] 业绩表现 - 尽管面临关税压力 丰田第一财季全球销量仍增长7%至240万辆 其中北美市场增长12 7% [2] - 北美仍是丰田最大市场 占总销量的33% [2] - 汇率波动预计将进一步削减利润7250亿日元 原材料成本上升将减少利润3000亿日元 [5] 应对措施 - 公司通过提价应对冲击 6月宣布将7月1日后生产的美国新车平均涨价270美元 并考虑进一步调价 [8] - 计划扩大美国产能 宣布在爱知县丰田市建设新制造工厂 预计2030年代初投产 [8] - 公司表示将利用美国过剩产能 并通过优化运营来减轻影响 [7] - 维持日本300万辆的生产基地是公司的首要任务 [8] 行业动态 - 7月23日美日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 美国将对日本商品统一征收15%关税 低于此前25%的税率 [5] - 公司首席会计官表示贸易协议的结果仍然艰难 [5]
先后遭遇股价暴击,“减肥双雄”感受华尔街的“躁动”
美股IPO· 2025-08-08 10:47
行业竞争格局 - 减肥药行业竞争白热化,投资者信心脆弱,行业领导者也面临严苛审视,任何不及预期的消息都可能引发剧烈股价波动 [1][3] - 诺和诺德与礼来作为市场双雄,强劲财务数据已不足以支撑股价,华尔街极高期望使市场异常敏感 [3] - 全球约39家公司正在研发口服GLP-1药物,Structure Therapeutics预计第四季度公布试验结果 [7]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诺和诺德Q2销售额同比增长18%至240亿美元,但股价周三下跌3.9%,此前因下调全年销售增长预期股价已重挫超20% [3] - 礼来Q2销售额超预期增长38%至156亿美元,但因口服减肥药试验数据未达分析师最高期望,股价周四暴跌14% [3][4] - 诺和诺德今年以来股价下跌近50%,从欧洲市值最高公司跌至第11位 [5] 产品研发进展 - 礼来口服药Orforglipron临床数据显示平均减重11.2%,未达华尔街14%-15%的预期,可能导致商业竞争力下降 [4][5] - 诺和诺德口服版Wegovy临床试验显示13%平均减重效果,已于5月向FDA提交批准申请 [5] - 诺和诺德宣布终止几款在研新减肥药开发 [5] 市场挑战与外部压力 - 复合药房提供低价定制版GLP-1药物侵蚀市场份额,超100万人仍在使用此类药物,诺和诺德和礼来已提起多起诉讼 [7] - FDA虽宣布相关药物短缺结束,但复合药房仍在法律灰色地带运营 [7] 市场前景与投资逻辑 - 全球减肥药市场规模预计从当前150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1500亿美元 [10] - GLP-1药物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减肥扩展到预防心脏病、治疗睡眠呼吸暂停、肾脏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及降低癌症风险,推高市场想象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