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国际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第42周成交回升,外部波动下政策释放仍有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21:05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增持 [1] 核心观点 - 近期政策面保持平静,国庆节假期后房地产成交逐步恢复正常,行业"止跌回稳"趋势不变 [1][3] - 外部因素波动下后续政策释放仍有预期 [1][3] 新房成交情况 - 2025年第42周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214万平,环比前一周增长281.1%,同比2024年下降20.96% [3] - 一线城市销售面积54万平,环比增长235.9%,同比下降33% [3] - 二线城市销售面积103万平,环比增长317.6%,同比增长5% [3] - 三线城市销售面积56万平,环比增长269.7%,同比下降37.8% [3] - 2025年10月1日-16日30城累计成交面积286万平,环比2025年9月同期下降8.78%,同比下降24% [3] 二手房成交情况 - 2025年第42周24城二手房成交量为237万平,环比前一周增长317.6%,同比下降14.0% [3] - 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88.25万平,环比增长354.2%,同比下降21.6% [3] - 二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104.8万平,环比增长425.5%,同比下降8.4% [3] - 三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44.2万平,环比增长153.4%,同比下降9.77% [3] - 24城2025年10月1日-16日二手房成交面积315万平,环比2025年9月同期下降35.6%,同比下降19.5% [3] 土地市场情况 - 2025年第42周土地供应面积为854万平,土地成交面积为931万平,供销比0.92倍 [3] - 土地出让金额为259亿元 [3] - 本年度全国100大中城市累计土地供应面积60245万平,同比下降14% [3] - 累计成交面积54355万平,同比下降6.4% [3] - 累计土地出让金16462亿元,同比增长3.34% [3] - 上周全国土地溢价率为2%,环比前一周回落2.9个百分点 [3] 库存情况 - 35城2025年9月可售面积为31744万平,环比上个月增长1.22%,同比下降4.36% [3] - 35城2025年9月库存出清周期为22.45个月,环比上个月增长1.48%,同比下降5.36% [3]
BD密集落地,持续关注创新药械产业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20:3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持续关注创新药械及产业链,整体观点积极 [1][3] 核心观点 - 近期多起BD(业务发展)交易密集落地,有望催化创新药行情 [3] - 创新药领域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价值有望重估的大型药企、创新管线逐步兑现的生物科技公司、受益于创新的CXO及制药上游、以及有望复苏的医疗器械龙头 [3][5] 细分领域与重点标的 - **价值重估大型药企 (Pharma)**:重点标的包括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三生制药、长春高新、华东医药、恩华药业,相关标的为石药集团 [3][5] - **创新生物科技 (Biopharma/Biotech)**:重点标的包括科伦博泰生物、新诺威、百利天恒、映恩生物、京新药业、特宝生物、我武生物、艾力斯,相关标的为信达生物 [3][5] - **CXO及制药上游**:重点标的包括皓元医药、百普赛斯、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 [3][5] - **医疗器械龙头**:重点标的包括微创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 [3][5] 近期BD交易案例 - 普瑞金与Kite达成协议,首付款1.2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5.20亿美元 [3] - 维立志博与Dianthus达成协议,首付款2000万美元,总金额最高可达10亿美元 [3] - 翰森制药与罗氏、奥赛康与Visara也分别于10月17日宣布达成交易 [3] 近期市场表现 - **A股市场**:2025年10月第三周(10/13-10/17),上证综指下跌1.5%,SW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5%,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5位 [3][7] - **A股细分板块**:中药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上涨0.4%,医药商业下跌0.9%,化学制剂下跌1.7% [3][11] - **A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亚太药业(+36.7%)、多瑞医药(+28.8%)、广生堂(+26.1%);跌幅前三为贝达药业(-17.0%)、华兰股份(-15.7%)、金城医药(-11.8%) [3][14] - **港股市场**:同期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5.8%,港股生物科技指数下跌6.1%,恒生指数下跌4.0% [3][18] - **港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康宁杰瑞制药-B(+10%)、中国中药(+8%)、先声药业(+5%);跌幅前三为永泰生物-B(-30%)、三叶草生物-B(-20%)、宜明昂科-B(-17%) [3][18] - **美股市场**:同期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指数上涨0.7%,标普500指数上涨1.7% [3][18] - **美股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捷迈邦美(+8%)、查尔斯河(+7%)、梅特勒-托利多(+6%);跌幅前三为KENVUE(-8%)、礼来(-4%)、MODERNA(-3%) [3][18]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率为74.5%,报告认为处于正常水平 [3][14]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提供了多家重点公司的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例如恒瑞医药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12元,对应市盈率58倍;药明康德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3.93元,对应市盈率25倍 [6]
计算机周观点第21期:城域“毫秒用算”行动启动,智算迎政策持续推荐-20251021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20:34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增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发布,提出低延迟高算力要求,看好算力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及AI应用落地 [1][3] - 上海市发布智能终端行动方案,推进做强智能算力终端,打造智算集群 [3] - 新凯来国产EDA和示波器现身,国产替代节奏明确 [3] - 台积电三季度业绩超预期,AI与高性能计算持续拉动订单,下游AI训练与推理需求高景气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提出三项明确目标:算力中心毫秒互连小于1毫秒、重点场所算力资源毫秒接入小于1毫秒、应用终端网络时延小于10毫秒,目标2027年形成能力体系 [3] - 文件强调在城域侧推进400Gbps及以上高速光传输、全光交叉等设备应用,并开展新型网络协议与算网运维智能体验证 [3] -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做强智能算力终端,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提升万卡集群系统调优能力,带动本地整机企业形成百亿级规模 [3] - 方案明确牵引自主GPU、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并加快AI计算机与AI手机量产,推动端侧大模型与多模态交互落地 [3] 产业链影响与投资机会 - 城域侧光传输、网络、边缘节点与调度软件同步受益,三大电信运营商与城域光模块厂商订单有望上行 [3] - 边缘推理与时延敏感场景将加速落地 [3] - 供给侧将出现服务器整机、互联模块、冷板液冷与系统调优的协同升级 [3] - 需求侧AI PC与AI手机拉动的边端推理出货增长,带动本地算法、端侧模型压缩与推理引擎的应用渗透 [3] - 下游AI训练与推理需求的高景气,通过先进制程与封装产能向上游设备、测量仪器与EDA工具传导 [3] 重点公司动态 - 新凯来旗下启云方面向原理图与PCB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软件正式亮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3] - 新凯来子公司万里眼发布带宽达到90GHz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 [3] - 台积电公布三季度营收新台币9899.2亿元、净利润45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与39%,毛利率59.5% [3] - 报告建议关注标的:日联科技、金蝶国际、科大讯飞、新大陆、道通科技、汉得信息、虹软科技、海光信息,相关标的:中科曙光 [3] 公司盈利预测 - 日联科技:2025年预测EPS 1.30元,预测PE 50.52倍;2026年预测EPS 2.16元,预测PE 30.41倍 [4] - 金蝶国际:2025年预测EPS 0.04元,预测PE 362.50倍;2026年预测EPS 0.10元,预测PE 145.00倍 [4] - 科大讯飞:2025年预测EPS 0.37元,预测PE 138.76倍;2026年预测EPS 0.45元,预测PE 114.09倍 [4] - 新大陆:2025年预测EPS 1.30元,预测PE 20.19倍;2026年预测EPS 1.53元,预测PE 17.16倍 [4] - 虹软科技:2025年预测EPS 0.48元,预测PE 101.69倍;2026年预测EPS 0.60元,预测PE 81.35倍 [4] - 道通科技:2025年预测EPS 1.43元,预测PE 24.48倍;2026年预测EPS 1.92元,预测PE 18.23倍 [4] - 汉得信息:2025年预测EPS 0.26元,预测PE 63.08倍;2026年预测EPS 0.32元,预测PE 51.25倍 [4] - 海光信息:2025年预测EPS 1.18元,预测PE 193.43倍;2026年预测EPS 1.59元,预测PE 143.55倍 [4]
以史为鉴:本轮港股调整时空有多大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20: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自2024年1月起港股市场已进入新一轮牛市,当前为2003年以来的第6轮牛熊周期 [3][5] - 对比历史回撤数据,10月以来的调整(恒指最大跌幅8.2%,恒生科技最大跌幅14.6%)在幅度上已超过牛市小回撤的平均水平(恒指-6.5%,恒科-8.8%),但持续时间接近历史均值 [3][4][6] - 短期波动不改四季度港股牛市格局,其中恒生科技指数因受益于AI产业趋势和资金面改善,被认为上涨空间最大 [3][22] 港股牛市回撤历史分析 - 近6轮港股牛市中共出现42段小回撤行情,恒生指数平均最大跌幅约为6.5%,恒生科技指数平均最大跌幅约为8.8%,平均调整时长约12个交易日 [3][6] - 小回撤多发生于市场快速拉升后的获利回吐阶段,或由突发但影响可控的利空事件引发,例如2017年11月资管新规出台导致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下移 [3][8] - 近6轮牛市中共出现20段大回撤行情,恒生指数平均最大跌幅约为17%,平均回撤时长约为53个交易日 [3][11] - 大回撤的诱因通常为全球流动性收紧(如2013年美联储Taper)、实质性利空冲击或黑天鹅事件(如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且2019年后与内地因素的关联性明显增强 [3][12] 当前调整行情评估与支撑因素 - 当前调整的积极抑制信号可能来自中美谈判进展顺利以及国内政策发力,若市场担忧解除,港股科技板块将更受益于当下的产业趋势 [3] - 港股互联网巨头正受益于AI叙事发酵,国内AI产业趋势近期不断提速,例如上海市计划重点培育AI计算机、AI手机等智能终端品牌,工信部要求加快算力中心网络部署 [3][22] - 美联储已于9月降息25BP,若四季度降息持续,流动性环境转松,叠加中美贸易关系趋稳,外资回流港股的趋势有望得到巩固 [3][22]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已流入超1.1万亿元,在公募、险资等机构力量推动下,年内南向资金或仍有增量空间 [3][22] 四季度展望与投资主线 - 结构上,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港股科技龙头在本轮AI浪潮中具备先发优势,将充分受益于AI产业变革红利 [3][22] -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若修复至历史均值,涨幅空间约40%;若对标A股双创指数,涨幅空间可达约80% [24][26] - 此外,港股红利资产(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低利率)、港股新消费及创新药等相较于A股具备稀缺性的资产,在下半年也值得关注 [3][23]
每周海内外重要政策跟踪(25、10、17)-20251021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20:03
核心观点 报告系统性地跟踪了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期间的海内外重要政策动态,核心观点是中国政府正通过实施逆周期调节、扩大内需、支持重点产业升级以及应对外部挑战等一系列措施,以加力提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4] 国内宏观政策 - 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并多措并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1][4] - 央行于10月15日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当月累计净投放4000亿元,连续五个月加量续作[1][4] - 9月金融数据显示,M2同比增长8.4%,M1同比增长7.2%,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17] - 9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核心CPI同比上涨1.0%,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17] - 商务部明确稀土出口管制并非禁止出口,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予以许可,并就对美加征关税等事宜表明中方立场,即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贸易战[1][4][17] 产业政策 - 自然资源部发布《城市存量空间盘活优化规划指南》,明确存量空间盘活优化作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2][5] -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5][19] -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支持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2][5][19] - 工信部启动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目标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不低于70%[2][5][19] - 财政部等三部门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插混、增程式乘用车纯电续航里程要求由不低于43公里调整为不低于100公里[2][5][18] - 金融监管总局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明确"报行合一"要求;国家医保局要求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医保基金即时结算[2][5][18][19] 地方政策 - 上海调整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活动规则,采用"个人消费者报名、公证摇号、中签获取资格"方式开展[2][6][20] - 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重点聚焦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2][6][20] - 上海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目标到2027年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8][20] - 海南省宣布《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将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明确逐步放宽或取消外商投资旅游业的限制[2][6][20] - 第138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规模创新高;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在深圳举行,我国自研的90GHz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6][8][21] 海外动态 - 中方针对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实施反制,决定自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2][9][22] - 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突发"黑天鹅"事件,单日全网合约爆仓金额突破190亿美元,比特币24小时跌幅超17%,以太坊跌幅超20%[2][9][22] - 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的新关税;中资闻泰科技147亿半导体资产被荷兰政府冻结[2][9][2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较7月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其《财政监测报告》指出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规模预计将首次突破GDP的100%[9][24] - 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韩国政府出台楼市稳定新政遏制市场过热[9][24]
海外科技反弹,国内红利更优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20:03
核心观点 - 发达市场普遍反弹,科技板块领涨,而新兴市场表现疲软,国内市场结构分化,红利风格表现更优 [1] - 资金面上,美联储降息路径存在分歧,市场押注联储年内再降息2次 [1][3] - 基本面上,上周欧美科技/金融板块盈利预期上修,中欧经济景气预期回升 [1] 市场表现 - 全球股市方面,MSCI全球指数上涨1.0%,其中MSCI发达市场上涨1.2%,MSCI新兴市场下跌0.4% [3][6] - 发达市场中,韩国综合指数表现最强,上涨3.8%,德国DAX表现最弱,下跌1.7% [6] - 新兴市场中,墨西哥MXX表现最优,上涨1.9%,创业板指表现最差,下跌5.7% [6] - 债市方面,德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下降13.0个基点 [3][6] - 大宗商品方面,COMEX白银上涨6.0%,ICE布伦特原油下跌2.3% [6] - 汇率方面,美元贬值,英镑、日元、人民币均升值 [3][6] - 板块表现上,中国股市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防御行业更强,欧美股市信息技术、消费出现反弹 [3][9] 交投情绪 - 全球成交升降不一,标普500、日经225成交下降,恒生指数、上证指数、欧洲Stoxx50、韩国Kospi200成交上升 [3][23] - 上证指数成交额环比上升至6936亿美元,恒生指数成交额环比上升至974亿美元,标普500成交额环比下降至5375亿美元 [23] - 投资者情绪方面,港股卖空占比环比上升至16%,处于历史65%分位数,情绪偏低;美股NAAIM经理人持仓指数环比上升至84.9%,处于历史68%分位数,情绪偏高 [23] - 波动率方面,港股、欧股、日股波动率上升,美股波动率下降 [23] - 发达市场估值较前周提升,最新PE为24倍,处于2010年以来93%分位数;新兴市场估值较前周下降,最新PE为16.6倍,处于2010年以来86%分位数 [3][32][36] 资金流动 - 美联储降息路径分歧依旧,市场定价显示交易员预计年底前可能再降息25个基点 [3][54] - 截至10月17日,期货市场隐含利率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2次,较前周上升 [3][54] - 美元流动性趋紧,TED利差倒挂走扩,欧元/美元、日元/美元货币互换基差分别走扩0.625BP、1.5BP [3][57] - 全球微观流动性上,8月资金主要流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欧洲与美国,规模分别为5500万美元、5500万美元、3200万美元、21亿美元、36亿美元 [3][61] - 港股通最近一周大幅流入港股294亿港元,各类资金合计流入港股市场78亿港元 [3][65] 基本面 - 盈利预期方面,上周欧美股市信息技术、金融板块盈利预期上修 [3][68] - 港股恒生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060下修至2055,公用事业板块盈利预期上修最多(+0.9),原材料业下修最多(-20.8) [3][68] - 美股标普50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68上修至269,金融板块盈利预期上修最多(+0.5),医疗保健下修最多(-0.2) [3][68] - 欧股欧元区STOXX50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维持332,信息技术板块盈利预期上修最多(+2.5),材料下修最多(-0.9) [68][71] - 日股日经225指数2025年EPS盈利预期从2019上修至2023,航运板块盈利预期上修最多(+2.7),服务业下修最多(-0.6) [71] - 经济预期方面,上周中欧经济景气预期回升,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从-23.5升至-19.5,欧洲经济意外指数从-5.2升至-2.0,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从12.9降至9.8 [3][92]
最近一周外资加仓医药、半导体,减仓大金融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19:32
核心观点 - 最近一周(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北向资金可能大幅净流出112亿元,其中灵活型外资净流出50亿元 [1][3][6] - 港股市场最近一周(2025年10月8日至10月14日)外资加仓医药生物和半导体行业,减仓大金融板块 [1][3][11] - 全球资金流动呈现分化:外资当周流入日本股市10716亿日元,但9月流出印度股市27亿美元;8月资金流入欧洲和美国权益市场 [1][3][21][24] 北向资金流动情况 - 最近一周北向资金估算净流出112亿元,较前一周净流出46亿元明显扩大 [3][6] - 灵活型外资最近一周估算净流出50亿元,前一周净流出17亿元 [3][6] - 陆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中,宁德时代成交总额222亿元(占个股周交易金额16%),中际旭创176亿元(12%),立讯精密166亿元(12%)成交最为活跃 [3][6] 港股市场资金流向 - 最近一周各类资金合计流入港股市场78亿港元,其中稳定型外资流入19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489亿港元,港股通流入294亿港元 [3][11] - 行业层面外资主要流入医药生物(稳定型外资流入30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38亿港元)和半导体(稳定型外资流入20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12亿港元) [11][13] - 外资减仓大金融板块,灵活型外资流出银行板块69亿港元,港股通则流入银行板块47亿港元 [11][13] 亚太市场资金流动 - 日本股市截至10月6日当周海外投资者净流入10716亿日元,前一周流入12786亿日元,2023年以来累计净流入8.9万亿日元 [3][21] - 印度股市9月海外机构投资者净流出27亿美元,较前一月流出40亿美元有所收窄,2020年以来累计净流入135亿美元 [3][21] 美欧市场资金流动 - 美国股市8月全球共同基金资金净流入36亿美元,较前一月流出350亿美元明显改善,2020年以来累计净流入6529亿美元 [3][24] - 欧洲股市8月资金净流入英国-5.9亿美元,德国11.3亿美元,法国16.0亿美元,而前一月分别为流入6.4亿美元,27.4亿美元和26.1亿美元 [3][24]
OCP2025:ALAB超卖?AMD或赢Meta?1.6T光模块翻倍?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1 08:52
网络互联与标准 - ESUN标准是数据链路层标准,与传输层协议UAlink不冲突,PCIe/CXL互联仍将广泛使用,ALAB/CRDO可能超卖[4] - ESUN标准由Meta联合博通、英伟达、AMD等主要玩家达成,利好以太网相关厂商如博通/ANET/CSCO[4] AMD GPU与服务器机架 - AMD Helios机架配备72个MI450 GPU,提供高达1.4 EFLOPS的FP8性能和2.9 EFLOPS的FP4性能[4] - AMD Helios机架总HBM4内存高达31 TB,总带宽高达1.4 PB/s[4] - Oracle为AMD MI450 GPU第一个大客户,初始部署50,000个GPU从2026年第三季度开始[4] - AMD Helios机架按Meta的ORW设计,Meta可能成为继Oracle之后的MI450第二大客户[4] 光模块与CPO技术 - GB300 NVL72机架的1.6T光模块价值量翻倍,从1:2.5增加到1:5[4] - 预计2026年1.6T光模块出货量可能从800万颗增长到2000万颗以上[4] - 800G光模块出货量明年或将达5000万颗,后年达1亿颗[4] - Meta的CPO小规模试验未产生故障,但规模化尚未就绪;微软和Oracle将小规模使用英伟达的CPO交换机Spectrum X[4] 数据中心互联 - Ciena预测未来5年DCI带宽将增长6倍[4]
可选消费W42周度趋势解析:各板块持续轮动,股价回调提供买入机会-20251020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0 22: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可选消费行业整体持积极观点,认为当前股价回调提供了买入机会 [1] - 报告覆盖的多数公司获得“优于大市”评级,例如耐克、美的集团、京东集团、海尔智家等均被列为“Outperform” [1] - 在覆盖的股票中,仅露露柠檬一家公司获得“Neutral”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各板块呈现持续轮动态势,股价回调被视为布局良机 [1][4] - 黄金珠宝、海外化妆品、奢侈品和零食板块本周表现领先,而博彩、生活用品和宠物板块表现相对落后 [4][5] - 多数子板块当前估值仍低于其过去5年平均水平,显示具备一定的估值吸引力 [9][14] - 中国、韩国和东南亚消费者是推动奢侈品板块复苏的主要力量,而非美国消费者 [6][13] 各板块表现回顾 - 本周涨跌幅排名为:黄金珠宝 (+9.9%) > 海外化妆品 (+6.8%) > 奢侈品 (+5.5%) > 零食 (+3.3%) > 信用卡 (+2.4%) > 国内化妆品 (-0.3%) > 海外运动服饰 (-0.4%) > 美国酒店 (-1.0%) > 国内运动服饰 (-2.1%) > 宠物 (-3.1%) > 生活用品 (-3.8%) > 博彩 (-4.4%) [5][11] - 月度表现方面,黄金珠宝、奢侈品和零食板块实现正增长,涨幅分别为6.4%、4.2%和1.2% [11] - 年初至今,黄金珠宝板块以179.1%的涨幅遥遥领先,国内化妆品和海外化妆品板块分别上涨50.4%和42.3%,而海外运动服饰板块下跌17.7% [11] - MSCI China指数本周、本月和年初至今的涨跌幅分别为-2.8%、-4.2%和30.2% [12] 板块表现原因剖析 - 黄金珠宝板块大涨主要受老铺黄金股价飙升18.7%带动,其价格优势有望助其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6][13] - 海外化妆品板块中,欧莱雅、雅诗兰黛和逸仙电商本周分别上涨5.6%、8.7%和9.9%,双十一预售表现强劲是重要催化因素 [6][13] - 零食板块上涨因估值回调到位及内需概念推动,盐津铺子和万辰集团股价分别上涨8.0%和9.2% [6][13] - 国内化妆品板块个股分化显著,巨子生物因双十一预售数据不佳大跌20%,而上海家化上涨10.6% [8][13] - 博彩板块下跌主要因十月前两周GGR增速不及预期以及节后获利了结压力 [8][13] 子板块估值分析 - 海外运动服饰板块2025年预期PE为31.9倍,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61% [9][14] - 国内运动服饰板块2025年预期PE为13.4倍,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73% [9][14] - 黄金珠宝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7.2倍,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51% [9][14] - 零食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6.6倍,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46%,是估值折价最大的板块之一 [9][14] - 美国酒店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9.3倍,仅相当于过去5年平均预测PE的18% [9][14] - 生活用品板块是唯一一个2025年预期EV/EBITDA高于历史五年平均水平的子板块 [9][14]
九兴控股(01836):3Q25客户订单强劲,扩产效率稳步提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0 17:03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九兴控股(1836 HK)的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7%至4.02亿美元,前三季度总收入为1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7% [1] - 增长主要由出货量驱动,3Q25出货量同比增长7.8%至约1390万双,但平均售价(ASP)同比下降3.8%至28.2美元/双 [1][2] - 公司订单能见度高,正加速扩产以应对强劲需求,并优化客户结构,聚焦高端运动与时尚品类 [3][4] 财务表现 - 3Q25鞋履制造业务收入为3.92亿美元,同比增长3.6% [2] - 出货量增长部分受低基数影响(2024年上半年因巴黎奥运会提前发货约100万双),剔除该因素后仍处于正常增长区间 [2] - 公司维持全年出货量中单位数增长的指引 [2] - ASP下降主要因产品结构向平均售价较低的运动鞋倾斜,原材料价格回落也有一定影响 [2] 业务运营与战略 - 3Q25有新运动品牌加入合作,第四季度订单已基本锁定,未来两三年订单能见度高 [3] - 公司计划压缩休闲业务占比,聚焦大型及高端运动客户,并拓展手袋与配饰等新业务线 [3] - 已引入具备国际奢侈品牌背景的团队,以加速相关产品技术与生产能力落地 [3] - 当前产能接近饱和,公司正谨慎扩产,包括在越南新增产线、将配件工厂升级为完整鞋厂,并将印尼与孟加拉作为未来扩产重点 [3] - 印尼与菲律宾新工厂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印尼工厂效率自今年6月起持续改善,菲律宾工厂通过优化产线提升良率 [3] 成本与资本管理 - 2025年全年关税分摊金额预计约为800万美元,4Q25影响将高于3Q25 [4] - 自2026年起,公司将对客户提出的关税分摊诉求采取更谨慎立场,若客户坚持要求补贴,可能获得较低产能分配 [4] - 效率因素带来的损失可控,资本开支(Capex)将适度提升以支持中长期增长 [4] 股东回报与未来展望 - 公司承诺2025及2026年维持约70%的派息率,并通过股份回购及特别股息每年额外返还股东最多6000万美元现金 [4] - 明年初将公布下一轮三年规划(2026–2028年),重要经营目标是将利润率恢复至2024年正常化水平(接近12%的区间) [4] - 公司将继续扩大高端运动品类,推动向奢侈品及时尚品类转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