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国际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品茗科技(688109):首次覆盖:数字建筑领军,通智科技战略入股迎新机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9:4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91.75元 [4][15]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4.81/5.32/6.0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65/1.01/1.40亿元,EPS分别为0.82/1.28/1.77元 [4][7] - 核心观点:公司是数字建造领军企业,受益于战略股东通智科技入股,具身智能大脑、行业智能体等AI+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有望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1][4][2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1.25%,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270.11% [4][3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7.5%、10.7%、13.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6.3%、55.2%、38.6% [3][4] - 预计2025-2027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4.46%、76.67%、78.80%,EBIT利润率分别为11.5%、16.3%、20.4% [3][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降至30.08%、12.65%、22.53%,经营效率提升 [36] 业务分项预测 - 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2%、15%、18%,毛利率分别为90%、91%、92% [8][10] - 智慧工地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5%、8%,毛利率分别为54%、56%、58% [8][10] - 2024年基建业务在智慧工地业务中占比约40%,公司参与雅江水电站部分工程项目 [55] 行业背景与公司地位 - 中国建筑信息化投入占建筑业总产值比例约为0.1%,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投入可达1%,存在巨大成长空间 [4][49] - 公司是数字建造技术和产品提供商,业务覆盖数字造价、施工软件、BIM软件、智慧工地等,用户实现从政府级到岗位级全覆盖 [4][17] - BIM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可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公司BIM软件业务与中建三局、中建五局等央国企深化合作 [53][54] 战略股东与AI赋能 - 通智科技(北京通研院全资产业转化平台)通过股份协议转让获得公司15.92%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23][26][57] - 北京通研院以创造通用智能体为使命,核心成果包括"通智大脑"、通用智能人"通通"2.0、触觉灵巧手系统PP-Tac等 [57][64][68][78] - 公司AI产品"品茗晓筑"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AI机器视觉产品已应用于海上光伏能源项目、引江补汉输水隧洞等基建项目 [43][45] 估值分析 - 采用PE与PS估值法,PE法给予2026年动态PE 150倍,对应估值191.75元;PS法给予2026年动态PS 30倍,对应估值202.48元 [11][13][15] - 2026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07.0倍,平均PS为16.5倍,公司估值溢价反映AI+业务协同预期 [11][12][13][14]
OSL集团(00863):首次覆盖:国内合规加密龙头,全球扩张驱动高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9:33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3] - 结合PS和PE估值方法,给予公司2027年目标价25.33港元 [3][1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亚洲唯一上市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拥有稀缺的牌照壁垒 [1][3] - 公司是首家获得中国香港证监会第1类及第7类受规管活动许可,并拥有反洗钱条例牌照的数字资产平台 [3][15][48] - 业务由数字资产市场服务和技术服务双轮驱动,2024年数字资产交易业务收入达2.63亿港元,占总收入比重70.2% [24][30] - 公司为B端机构客户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包括SaaS和FinLink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入局数字资产领域 [24][4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75亿港元,同比增长79% [3][5] - 2024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0.48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3][5]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3亿、11.83亿、17.80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6亿、-0.12亿、0.20亿港元 [3][7]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为91.19%,预计2025-2027年均为91.0% [5][9] 增长驱动与战略布局 - 公司抓住中国香港监管放宽机遇,成为首批提供RWA、加密货币ETF等新品类交易服务的交易所 [3][68][97] - 公司通过收购日本、欧洲及印尼的持牌交易所加速全球市场扩张 [3][92][94][96] - 2024年12月,公司宣布投资最高3000万美元发展PayFi支付生态系统,支付服务将成为未来重点领域 [3][8][100] - 2025年7月,公司完成3亿美元股权融资,为亚洲数字资产领域迄今最大规模的公开股权融资 [19] 行业前景与竞争优势 - 全球加密货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9月达到4.0万亿美元 [59] - 中国香港积极推动虚拟资产交易合规化,2024年10月起审批发牌进度明显加快,为持牌交易所创造有利环境 [74][78] - 公司凭借合规先发优势,在现货加密货币ETF托管市场的市占率超过70% [89] - 公司构筑了全方位的安全体系,包括冷钱包存储、多重签名技术,并为用户提供高达10亿美元的资产保险保障 [48]
中国移动(600941):2025 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维持稳健,AI直接收入保持高增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9:2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 基于2025年1.9倍市净率,目标价为127.17元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6亿元、1530亿元、160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6.73元、7.07元、7.41元 [1]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主营业务收入6831亿元,同比增长0.8% [3][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71亿元,同比增长6.6% [3][4]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509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4% [4] - 毛利率为31.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3][4] 分市场运营表现 - 个人市场移动ARPU为48.0元,同比下降3%,与上半年趋势一致 [4] - 家庭市场客户综合ARPU为44.4元,表现稳健 [4] - 政企市场方面,AI+DICT业务收入保持良好增长,AI直接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4] - 新兴市场国际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4] 费用与现金流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16%、5.09%、2.57%,同比分别变动-0.16、-0.16、+0.01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10亿元,同比下降28.1%,但降幅较上半年进一步缩窄 [4] 财务预测与比率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842亿元、11288亿元、11718亿元,增速在3.8%-4.2%之间 [2]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维持在9.7%-10.2%的水平 [2] - 预计销售毛利率将稳定在29.0%-29.2%,EBIT利润率预计提升至16.9%-17.1% [5]
中国电信(601728):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战新业务态势良好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7:3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 - 给予2025年市净率1.8倍,对应合理目标价为9.07元,较现价有8%上行空间 [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3943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服务收入为3663亿元,同比增长0.9% [1][4]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高于收入 [1][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8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248亿元,同比下降0.91%;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3.60%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85亿元、5535亿元、56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亿元、363亿元、377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38元、0.40元、0.41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5%、7.7%、7.9% [3] 战略新兴业务 - 5G网络用户数达到2.9亿户,渗透率提升至66.9% [4] - 千兆宽带用户渗透率约31.0% [4] - IDC收入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9.1% [4] - 安全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12.4% [4] - 智能收入同比增长62.3% [4] - 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4% [4] - 卫星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3.5% [4] - 量子收入同比增长134.6% [4] 费用与现金流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0.40%,同比上升0.98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6.90%,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率为0.13%,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3.48%,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 [4]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3亿元,同比降幅缩窄至10.37% [4] 财务预测摘要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5385.31亿元,同比增长2.9% [3] - 预计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47.26亿元,同比增长5.2% [3] - 预计2025年市盈率18.08倍,市净率1.36倍 [3][5]
乐普生物-B(02157):MRG003 获批在即,联合 PD-1 大有可为:聚焦肿瘤免疫,ADC联合IO差异化竞争:首次覆盖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7:22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 - 基于PS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23倍PS,对应合理估值为10.87元人民币/11.81港元 [4] - 基于PB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25倍PB,对应合理估值为9.55元人民币/10.38港元 [4] - 采取谨慎性原则,综合目标价为9.55元人民币/10.38港元 [4] 核心观点与财务预测 - 公司是国内ADC联合免疫肿瘤布局领先的内资创新药企,预计核心产品MRG003获批后将快速放量 [1]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3亿元、12.04亿元、16.65亿元,同比增长131.85%、41.15%、38.33% [3][4]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85%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66亿元,同比增长249.59% [10][12] - 公司PD-1产品普特利单抗2024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为2023年的3倍 [22][37] 公司概况与业务布局 - 公司已构建覆盖免疫治疗、ADC靶向治疗和溶瘤病毒药物三大领域的肿瘤产品管线 [4][9] - 以抗PD-1抗体为免疫疗法基石,通过先进ADC技术平台开发创新型ADC药物,差异化布局溶瘤病毒 [4][9][16] - 通过收购、许可引进及合营方式快速扩展产品管线,例如2019年从CG Oncology引进溶瘤病毒产品CG0070 [9] - 股权结构集中,创始人蒲忠杰先生合计控制权比例达38.5% [13][18] 产品管线进展与临床数据 - MRG003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单药疗法已于2024年9月获CDE优先审评资格,2025年3月提交NDA,预计近期在国内获批 [4][60] - MRG003联合PD-1抗体普特利单抗HX008于2025年9月被CDE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针对既往铂类和PD-1/L1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4][65] - MRG003用于晚期鼻咽癌的IIb期关键临床研究数据显示,MRG003组经BICR评估的ORR为30.2%,化疗组为11.5%;中位PFS为5.82个月,化疗组为2.83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37% [61][63] - MRG003联合PD-1治疗鼻咽癌的II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确认的ORR为66.7%,DCR为93.3% [70][73] - MRG004A已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针对既往至少二线系统性治疗失败的晚期胰腺癌,已于2025年8月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76][84] - MRG002在HER2阳性尿路上皮癌的II期研究中,ORR为53.4%,DCR为83.7% [88][89] - 溶瘤病毒产品CG0070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对BCG无应答的NMIBC患者的任何时间完全缓解率为75.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超过27.9个月 [108][109] 行业市场前景 - 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10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6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0.3% [41][42] - 中国ADC市场规模预计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达72.6%,2028年规模将达到383亿元人民币 [44][45] - 中国癌症免疫疗法市场规模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25.1% [29][31] - 中国溶瘤病毒治疗药物市场规模2021-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27.4%,预计2030年市场总额达338.3亿元 [107][112] 业务发展与合作 - 公司海外BD合作取得显著进展,例如2023年KYM与阿斯利康就CMG901达成许可协议,首付款63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可达11.25亿美元 [26] - 2025年1月公司与ArriVent就MRG007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潜在总金额最高达12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已录得收入约3.09亿元 [26] - 公司利用剩余产能为乐普医疗提供CDMO服务,2024年相关收入约为4550万元 [27]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01928):25Q3业绩符合预期,市场份额提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7:06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金沙中国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25.00港元,较现价19.23港元存在约30%的上涨空间 [2] - 估值基于2026年12.5倍EV/EBITDA,对应市值为2062亿港元 [6] - 当前市值约为1556.4亿港元(约200.3亿美元) [2] 25Q3业绩表现 - 25Q3净收益为19.1亿美元,同比增长7.6%,博彩业务贡献14.3亿美元(同比+7.0%),非博彩业务贡献4.8亿美元(同比+9.7%) [3] - 经调整物业EBITDA达6.01亿美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6.2%,对应利润率为31.5% [3][5] - 博彩毛收入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2.8%,其中VIP/中场/老虎机收入分别为1.5/15/1.9亿美元 [4] 各物业业绩分化 - 伦敦人表现亮眼,净收益同比增长49.1%至6.9亿美元,经调整EBITDA同比大增77%至2.19亿美元 [3][5] - 威尼斯人净收益6.9亿美元(同比持平),EBITDA为2.42亿美元(同比-9%) [3][5] - 巴黎人、百丽宫和金沙表现疲软,净收益分别同比下降12.8%、19.8%和11.1% [3] 市场份额与业务结构 - 25Q3整体市场份额提升至23.7%,较25Q2增加1个百分点,中场市场份额达25.4%,增加1.4个百分点 [5] - 高端中场博彩毛收入为7.46亿美元,环比增长10.8%,增速高于普通中场的7.3% [4] - 公司持续保持澳门市场份额第一,拥有最大规模娱乐场及会展中心 [6] 未来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净收益分别为73.95/79.07/83.25亿美元,同比增长4.4%/6.9%/5.3% [6] - 预计经调整物业EBITDA分别为23.27/26.01/27.84亿美元,利润率维持在31.5%-33.4% [6]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9.84/12.73/14.59亿美元 [2] 财务指标与同业比较 - 当前市盈率较高(2025E为158倍),主要因疫情期间盈利偏低,预计2026年将降至122倍 [2] - 公司EV/EBITDA倍数(2025E为11.84倍)高于同业均值9.14倍,反映龙头溢价 [8] - 预计ROE将从2024年的203.5%逐步回落至2027年的71.3% [2]
巨子生物(02367):重组I型胶原蛋白械三证获批,成功切入医美注射赛道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11:31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巨子生物(Giant Biogene)的详细总结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对巨子生物的具体投资评级(如优于大市、中性或弱于大市)[1] 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的重组I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于2024年10月21日获NMPA批准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医美注射赛道 [1][7] - 该产品是国内第二张重组胶原蛋白械三证书,但其I型胶原蛋白与锦波生物的III型胶原蛋白形成差异化技术路径,为市场定位创造独特空间 [2][8] - 获批彰显了公司从实验室研发到商业化生产的综合实力,为后续产品矩阵拓展奠定重要基础 [2][8] 技术分析 - 获批产品选用人天然I型α1单链氨基酸序列中的305-1057位,共753个氨基酸,注册证明确标注“不具有三螺旋结构” [2][8] - 公司采用长序列设计(753个氨基酸)并通过高纯度(99.9%)生产工艺实现规模化量产 [3][9] - 巨子生物已构建包含50多种重组胶原蛋白分子的专有分子库,为产品迭代提供坚实技术储备 [3][9] 产能布局 - 公司在2021年已建成符合医疗级标准的高纯度(99.9%)重组胶原蛋白生产线 [4][10] - 截至2023年,公司完成发酵车间扩产,新增2条生产线,累计投产6条重组胶原蛋白生产线,形成超十吨级产能规模,远超同业水平 [4][10] - 西安高新区的活性天然产物制造产业化项目持续推进,预计将巩固其在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方面的长期竞争力 [4][10] 行业格局与市场前景 - 胶原蛋白注射剂作为三类医疗器械具有极高审批壁垒,目前NMPA仅批准7家公司的11款胶原蛋白产品,重组胶原蛋白领域此前仅有锦波生物一家获批 [5][11] - 与动物源胶原蛋白相比,重组胶原蛋白具备更优的生物相容性、更低免疫原性风险、更好批次稳定性,并能通过技术特性实现规模化生产,显著降低单位成本 [5][11] - 尽管有企业产品进入注册申报后期,但从获批到全面商业化通常需3个月生产准备和约1年渠道覆盖周期,巨子生物凭借先发优势和完善生产体系,有望在2025年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5][11] - 公司另有两款医美产品处于审评阶段,后续产品获批进程有望加速,形成完善产品矩阵 [5][12]
全球科技业绩快报:Netflix25Q3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3 22:01
根据提供的行业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Netflix 25Q3业绩的关键要点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研报未明确给出对Netflix公司的具体投资评级(如优于大市、中性等)[1] 报告核心观点 - Netflix 25Q3营收增长稳健,但每股收益受一次性税费拖累,公司核心盈利质量及结构性增长动力依然稳固 [1] - 广告业务增长迅猛,有望成为未来关键增长引擎 [3] - 内容生态与用户参与度保持高位,创新布局持续拓宽护城河 [4] 业绩表现总结 - 25Q3实现营收115.1亿美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近12个月营收增速为14.84% [1] - 当季每股收益(EPS)为5.87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6.96美元,偏离幅度达15.66% [1] - 盈利不及预期主要受巴西CIDE税项一次性计入成本影响 [1][2] 盈利能力分析 - 利润波动主要源于巴西CIDE税项的一次性计提,该支出在会计处理中计入成本项 [2] - 若剔除该一次性因素,经营利润及利润率本可超过公司原定指引水平 [2] - CIDE税属于经营性支出,其历史计提主要集中在2022至2024年间,仅约五分之一与2025年相关,预计后续影响有限 [2] 广告业务增长 - 管理层指引2025年广告业务收入有望实现翻倍 [3] - 驱动因素包括:美国预售签约金额实现倍增、程序化广告增速更快、以及"Netflix Ad Suite"上线带来更多广告格式与工具 [3] - 广告填充率持续改善,其对总营收和利润率的边际贡献正逐步提升 [3] 内容与用户参与度 - 第三季度公司在美国与英国分别录得8.6%与9.4%的季度电视收视份额,创历史新高 [4] - 拳击赛事Canelo vs. Crawford累计获得超4,100万Live+1观众,成为本世纪观众规模最大的男子拳王争霸赛 [4] - 影片《K-pop, Demon Hunters》已成为平台最受欢迎电影,并推高授权与衍生品收入 [4] - 公司正持续拓展电视端互动场景,如派对游戏与实时投票功能 [4] 未来展望 - 管理层将于明年1月发布2026财年全年指引,财务目标聚焦健康收入增长、利润率扩张及自由现金流提升 [5] - 第四季度及2026年有丰富内容储备,包括多部头部剧集续作与重点电影产品线 [5] - 广告技术及产品创新(如互动广告、测量与定向功能升级)将强化收入-利润率-现金流的优化逻辑 [5] - 公司战略以有机增长为核心,辅以选择性并购,并排除对传统线性媒体网络的收购意向 [5]
DeepSeek-OCR技术深度剖析:长文本处理的光学压缩路径与产业应用前瞻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3 21:35
报告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或公司投资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DeepSeek-OCR技术通过将长文本映射为高分辨率二维图像并进行压缩,实现长上下文处理,在10倍压缩倍率下解码准确率约97%,20倍压缩下仍保持约60%准确率 [1] - 该技术代表从“扩展上下文窗口”到“压缩存储”的根本性转变,与当前大窗口模型形成有效互补 [2] - 技术路径与“像素统一输入”范式高度契合,为多模态混合架构工程化落地提供实践样板 [1] - 中国AI团队在模型效率优化与系统架构设计方面形成具备全球借鉴价值的解决方案,竞争焦点从算力规模转向垂直场景架构洞察 [6] 技术架构与性能 - DeepSeek-OCR采用DeepEncoder将图像压缩为少量视觉token,使用参数量约570亿的DeepSeek-3B-MoE-A570M模型实现文本重构 [1] - 对表格、图表及复杂版面等结构化信息处理具有显著优势,有效降低长文档场景计算与显存消耗 [1] - 技术方案已在arXiv和Hugging Face社区开源,具备可验证性 [1] 技术路径对比 - DeepSeek-OCR采用“压缩-再解码”架构,实现高密度、低成本冷存储,适用于历史语境保留场景 [4] - ChatGPT/Gemini延续“扩大上下文窗口+系统级检索”路径,构建可即时访问的热内存环境,适用于原位细粒度推理任务 [4] - 两种技术路径构成互补关系,分别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 [2][4] 工程应用与边界 - 低于10倍压缩率下97%的还原精度满足多数信息检索与文档归档需求,20倍高压缩率适用于容错性较高场景 [3] - 建议对关键段落采用低压缩率保留细节,背景内容采用高压缩率提升效率 [3] - 可与RAG系统结合形成“先检索后解码”工作流程,对高价值字段建立原文抽检机制 [3] - 不建议直接应用于代码、法律文书等对字符准确性要求极高领域 [3] 产业应用前景 - 预计在金融报表、科研文献等大版面、多元素文档处理场景中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 [3] - 为需要低成本保留超长历史语境(如多轮对话记忆、跨周期项目日志)的场景提供显著效率优势 [4]
欧莱雅(OR):欧莱雅25Q3业绩加速增长,战略收购开云美妆夯实奢华美妆版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3 20:15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对欧莱雅公司的具体投资评级(如买入、持有或卖出)[1] 核心观点 - 欧莱雅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增长显著加速,可比增速达4.2%,高于第一季度的3.5%和第二季度的2.4% [2] - 增长加速主要得益于“美丽刺激计划”的创新驱动和新品成功上市,该计划在第三季度为增长贡献约170个基点,较上半年的约150个基点有所提升 [2] - 管理层对当前财年保持信心,预计在第四季度香水销售旺季和一系列新品储备的推动下,增长势头将得以延续 [2] - 公司宣布以40亿欧元的总对价战略收购开云美妆,此举旨在夯实其在奢华美妆市场的版图和领导地位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九个月实现销售额328.0亿欧元,可比增长3.4% [2] - 25Q3单季度销售额约为80.5亿欧元 [2] - 前九个月电商渠道增长12.2%,显示出公司在数字渠道的领先优势 [2] 各部门业绩 - 专业美发产品部第三季度可比销售额增长9.3%,主要得益于核心品牌Kérastase的卓越表现及收购Color Wow的补强 [3] - 大众化妆品部增长3.8%,改善显著,得益于北美市场强劲反弹及护发与彩妆品类的创新驱动 [3] - 高档化妆品部增长2.5%,在所有区域持续跑赢市场,香氛领域领导地位因Prada和Miu Miu新作而巩固 [3] - 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增长5.1%,终端动销持续优于行业,旗下理肤泉和修丽可表现强劲,后者已跃升为中国市场第一护肤品牌 [3]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4.1%,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奥地利-瑞士以及意大利市场表现强劲 [4] - 北美市场增长1.4%,前三季度在调整IT系统影响后增长达3.1%,呈现稳步复苏 [4] - 北亚区销售额增长4.7%,实现两年来的首次正增长;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实现低个位数增长,第三季度改善至中个位数增长 [4] - SAPMENA–SSA区域以12.2%的增速领跑,线上渠道在印度、东南亚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是增长主引擎 [4] - 拉丁美洲市场增长4.4%,前三季度累计增长达8.2%,巴西和墨西哥是主要贡献者 [4] 战略收购与整合 - 收购开云美妆将传奇小众香水品牌Creed、Balenciaga和Bottega Veneta的美妆香水授权,以及未来可获得的Gucci授权纳入欧莱雅奢华组合 [5] - 管理层看好收购品牌潜力,指出Creed销售额具备翻倍潜力,Gucci长期有望比肩年销近30亿欧元的YSL Beauty [5] - 为推进整合,公司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关键高管调整,包括北美CEO轮岗及提拔首位中国籍女性高管Eva Yu进入执委会 [5] - 双方计划成立一家50/50的合资企业,专注于健康与长寿领域的高端服务与体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