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

搜索文档
稳定战胜基准的主动基金有何特征
华泰证券· 2025-06-10 14:40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Brinson分解模型** - 构建思路:用于拆解基金超额收益来源,区分行业配置收益和个股选择收益[16] - 具体构建: 1. 以中证800为基准,按半年度频率计算超额收益 2. 分解公式: $$ \text{超额收益} = \text{行业配置收益} + \text{个股选择收益} $$ 3. 采用GRAP方法调整多期合并结果[16] - 模型评价:有效识别主动基金的收益贡献结构,显示选股收益稳定性高于行业配置[22] 2. **K-Means聚类模型** - 构建思路:对绩优基金收益率进行降维分类[36] - 具体构建: 1. 提取近五年月度收益率数据 2. PCA降维后按欧式距离聚类 3. 最终划分为6类(行业分散型/小盘/价值/医药/轮动/科技)[36] - 模型评价:较好捕捉不同策略基金的收益特征差异[42] 3. **风格稳定性评估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持仓数据识别基金风格标签[27] - 具体构建: 1. 半年度提取全部持仓 2. 结合个股风格分类计算风格权重 3. 取最大权重作为当期风格标签[2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行业配置稳定性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基金行业轮动频率[10] - 具体构建: 1. 静态分4类(高度分散/分散/集中/高度集中) 2. 动态分4类(高度稳定/稳定/轮动/高度轮动) 3. 组合形成16类特征矩阵[10] 2. **小盘错误定价因子** - 构建思路:捕捉小盘股定价效率低的超额机会[65] - 具体构建: 1. 筛选市值<100亿个股 2. 结合质量因子(ROE/现金流)过滤低质公司 3. 计算估值偏离度: $$ \text{偏离度} = \frac{\text{实际PE}}{\text{行业PE中位数}} - 1 $$ 3. **安全边际因子** - 构建思路:评估价值股的风险缓冲[67] - 具体构建: 1. 估值维度:PE_TTM历史分位数<30% 2. 质量维度:近3年ROE标准差<15% 3. 股息率加权: $$ \text{综合得分} = 0.4 \times \text{估值分} + 0.3 \times \text{质量分} + 0.3 \times \text{股息率} $$ 模型回测效果 | 模型/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 | IR | 胜率 | 最大回撤 | |--------------------|--------------|-------|--------|----------| | Brinson分解模型 | 5.38%[22] | 1.2[22] | 69.12%[23] | -4.2%[18] | | 行业稳定型基金 | 7.3%[12] | 1.5[14] | 73.12%[12] | -6.8%[14] | | 小盘错误定价因子 | 9.2%[65] | 1.8[65] | 65.30%[42] | -12.4%[42] | 因子回测效果 | 因子 | IC均值 | IR | 多空收益 | 分位数差 | |--------------------|--------|-------|----------|----------| | 行业配置稳定性 | 0.15[14] | 2.1[14] | 8.7%[14] | 19.3pp[12] | | 安全边际 | 0.21[69] | 2.4[69] | 11.2%[69] | 23.6pp[69] | | 医药小市值 | 0.18[74] | 1.9[74] | 7.9%[74] | 15.8pp[74] | 注:所有测试区间为2015-2025年,数据频率为月度[9]
南京银行:转债夯实资本,股息成长兼具-20250610
华泰证券· 2025-06-10 1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3.29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京银行植根江苏优质区域,盈利稳健增长,分红比例高,是兼具成长潜力的股息标的,可转债强赎后有望夯实资本,打开业务拓展空间,年初以来涨幅落后可比同业,估值有修复潜力 [1] 各部分总结 转债触发强赎,夯实公司资本 - 2025年5月13日至6月9日,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南银转债”当期转股价格8.22元/股的130%(即10.69元/股),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提前赎回完成后将增强资本实力,为业务扩张提供支撑 [2] - 25Q1末南银转债未转股余额105亿元,转股完成后将提升核充率0.57pct至9.46% [2] 股本摊薄有限,股息成长兼具 - 截至6月9日,南银转债未转股余额约52亿元,占公司总市值约4%,总股本增加对25年每股收益、股息率、ROE有所摊薄,但幅度可控 [3] - 公司盈利能力扎实,股息优势突出,预计强赎后盈利、股息等指标仍处同业较优水平,截至6月9日,25E股息率、PB(LF)分别为5.21%、0.78x,考虑摊薄后,估值股息仍具性价比 [3] 业绩稳健增长,股东增持显信心 - 23年底新董事长就位后激发改革动能,对公、零售板块发力,25Q1营收、净利润同比6.5%、7.1%,随债市冲击消化、息差降幅收窄,业绩有望逐季改善 [4] - 24年大股东增持超70亿元,25Q1紫金投资等继续增持,彰显信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考虑转股新增股本后,预测25 - 27年公司EPS为1.86/2.02/2.23元,25年BVPS预测值14.77元,对应PB0.77倍 [5]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测PB均值0.71倍,公司战略转型有效,转股夯实资本助力业务拓展,给予目标PB0.90倍,目标价13.29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45,160|50,273|53,454|57,060|61,209| |+/-%|1.24|11.32|6.33|6.75|7.27|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8,502|20,177|21,819|23,743|26,113| |+/-%|0.51|9.05|8.14|8.82|9.98| |不良贷款率(%)|0.90|0.83|0.83|0.83|0.83|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9|9.36|9.02|8.84|8.69| |ROE(%)|11.36|11.27|11.11|11.16|11.32| |EPS(人民币)|1.67|1.82|1.86|2.02|2.23| |PE(倍)|6.79|6.23|6.10|5.61|5.10| |PB(倍)|0.91|0.80|0.77|0.70|0.64| |股息率(%)|4.42|4.91|5.02|5.46|6.01|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13.29元,截至6月9日收盘价11.35元,市值125,702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450.06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9.54 - 11.49元,BVPS17.39元 [11] 可比A股上市银行PB估值 |代码|简称|PB| |----|----|----| |601169 CH|北京银行|0.47| |601229 CH|上海银行|0.60| |600919 CH|江苏银行|0.80| |601577 CH|长沙银行|0.56| |002142 CH|宁波银行|0.76| |600926 CH|杭州银行|0.86| |601997 CH|贵阳银行|-| |601838 CH|成都银行|0.90| |平均|0.71| [16] 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2023 - 2027E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业绩指标、盈利能力比率、营业收入结构、资产质量、资本等相关数据及预测 [21][22]
资金透视:资金交投情绪修复
华泰证券· 2025-06-10 10:25
资金活跃度 - 交易型资金热度环比回升,融资资金净流入72亿元,活跃度回升至8.5%,散户资金净流出232亿元但环比收窄,行业ETF净流入扩大[1][2][5] - 外资活跃度环比回升,北向资金交易额回升至1402亿元,配置型外资净流出39亿元,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4.2亿元规模收窄,被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34.3亿元[3][5][56] 资金流向 - 散户资金净流入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电子等行业,净流出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等方向[5][11] - 融资资金净流入医药、计算机、汽车行业,净流出非银行金融、电子、有色金属等行业[5][19] - 股票型ETF净流入科技、高端制造板块,资金主要流入国证信创、科创芯片等,行业中电子、国防军工、计算机&通信等净流入居前[40][45] 市场指标 - 中证2000/沪深300、Wind微盘股成交额占比升至2023年以来高位,TMT成交额占比回落至区间低位[4] 机构动态 - 公募新发强度回升,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137亿份,存量公募基金仓位持平[31] - 5月私募基金平均仓位环比回升1个百分点至77%,仓位在五成及以上占比达94%,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80%以上占比为43.3%,环比上升5.5个百分点[49] 市场供需 - 产业资本持续净减持,上周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净减持29亿元,本周解禁市值427亿元,供给端压力环比回升,上期回购金额321亿元,预案金额37亿元[64] - 一级市场募资金额环比回升,上周新增2支IPO,募资51亿元,暂无定增和新增可转债[82] 其他情况 - QDII ETF上周净流出43亿元,主要净流出中国香港,溢价率环比回落[89]
AI展望:NewScaling,NewParadigm,NewTAM
华泰证券· 2025-06-10 09:43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AI发展呈现模型端新架构探索、算力端需求上行与硬件设计进入新范式、应用端商业模式变革的趋势,持续看好AI产业投资主线,全球AI应用将进入业绩收获期 [1] 模型:预训练Scaling Law有望开启新起点 - 大模型技术路线从预训练到后训练发展,2018 - 2024年9月为预训练阶段,2024年9月后进入后训练阶段 [13][15] - 腾讯混元Turbo - S通过创新架构实现性能与效率平衡,Google Gemini Diffusion在文本生成上有突破,大厂在预训练参数量和数据量扩大上有尝试,大规模算力集群支持预训练探索,模型架构改进或使预训练Scaling Law开启新起点 [23][24][25] 算力:训练推理两条主线共同推动算力需求持续上行 训练端 - 后训练阶段Scaling Law成大厂共识,新Scaling路径不断涌现,新架构探索有望重启预训练阶段算力需求叙事 [33][34] - 以“星际之门”为代表的大规模算力集群进展顺利,中东版“星际之门”落地,主权AI逐步落地,台积电新产能规划预示算力需求乐观 [38][41][42] 推理端 - Agent需求增长或使推理算力提升几十至上百倍,大量工具调用和信息交互使tokens消耗量大幅提升,产品用户数量增长带动算力需求提升 [43][46][52] 算力硬件新范式 - 大模型对系统综合能力要求提高,NVLink Fusion强化英伟达硬件生态优势,国产算力加速迭代,华为云推出新服务器,高密度机架方案为性能追赶提供路径 [57][58][60] 应用:Agent进展提速,看好AI应用进入业绩收获期 Agent发展情况 - Agent可能是AI应用终极形态,目前雏形初具,但完成复杂长期任务能力有限,“任务长度”是关键衡量指标且提升速度快 [68][73][74] - MCP统一了Agent工具调用生态,促进其快速构建和发展 [79] 海外AI应用 - AI Coding是重要垂类赛道,细分垂类商业化效果好,25Q1业绩大部分超预期,头部2B软件AI产品存量客户渗透率接近10%,全年收入有望加速增长 [82][84][85] 国内AI应用 - 加速从简单环节到复杂环节产品升级,25Q1利润指标率先改善,AI商业化24年初步验证,25年有望加速复制推广,MCP有望加速产业节奏 [88][90][94] 落地节奏展望:商业模式变革有望成为共识,看好细分领域率先放量 商业模式变革 - Agent应用从交付工具转变为交付结果,按效果付费新范式有望成行业共识 [99] 细分场景放量 - 数据复杂度低、幻觉容忍度高的场景率先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2C场景商业化进展领先,2B应用分场景和行业来看,数据复杂度和预算影响落地节奏 [103][104][110] AI + 营销/销售 - 数据丰富、可量化ROI和流程标准化驱动AI快速商业化,企业需求从单一工具向全链路智能中枢升级,市场格局分散,AI有望重塑格局 [113][114][119]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金山办公、福昕软件、泛微网络等多家公司,均给予“买入”评级 [7]
南京银行(601009):转债夯实资本,股息成长兼具
华泰证券· 2025-06-10 09: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3.29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京银行植根江苏优质区域,盈利稳健增长,分红比例高,是兼具成长潜力的股息标的,去年以来股东多次增持彰显发展信心 [1] - 可转债强赎价附近博弈阻力加剧,年初以来南京银行涨幅落后可比同业,估值仍有修复潜力,转股完成后有望夯实公司资本,打开业务拓展空间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触发强赎,夯实公司资本 - 2025年5月13日至6月9日期间,已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南银转债”当期转股价格8.22元/股的130%(含130%),即10.69元/股,已触发“南银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 [2] - 本次可转债提前赎回完成后,将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为业务进一步扩张提供支撑 [2] - 25Q1末南银转债未转股余额105亿元,以25Q1末风险加权资产静态测算,转股完成后将提升核充率0.57pct至9.46% [2] 股本摊薄有限,股息成长兼具 - 截至6月9日,南银转债未转股余额约52亿元,占公司总市值约4% [3] - 总股本增加对25年每股收益有所摊薄(24年末未转股余额105亿元,稀释总股本约10%),相应对25年股息率、ROE有所影响,但幅度较为可控 [3] - 公司盈利能力扎实,股息优势突出,预计强赎后盈利、股息等各项指标仍将处于同业较优水平 [3] - 截至6月9日,公司25E股息率、PB(LF)分别为5.21%、0.78x,考虑摊薄后,估值股息仍具有较优性价比 [3] 业绩稳健增长,股东增持显信心 - 23年底新董事长就位后激发全行改革动能,对公板块在科创、普惠、国际加力提效,零售板块推动消金子经验迁移母行 [4]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5Q1营收、净利润同比6.5%、7.1%,处于同业较优,随债市冲击消化、息差降幅收窄,业绩有望逐季改善 [4] - 24年大股东增持超70亿元,主动增持金额为A股上市公司第一,25Q1紫金投资、南京高科、东部机场继续增持,彰显坚定信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考虑转股新增股本后,预测25 - 27年公司EPS为1.86/2.02/2.23元,25年BVPS预测值14.77元(前值15.64元),对应PB0.77倍 [5] - 可比公司25年Wind一致预测PB均值0.71倍(前值0.71倍),公司战略转型切实有效,转股夯实资本助力业务进一步拓张,给予目标PB0.90倍(前值0.82倍),目标价13.29元(前值12.82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45,160|50,273|53,454|57,060|61,209| |+/-%|1.24|11.32|6.33|6.75|7.27|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8,502|20,177|21,819|23,743|26,113| |+/-%|0.51|9.05|8.14|8.82|9.98| |不良贷款率(%)|0.90|0.83|0.83|0.83|0.83|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9|9.36|9.02|8.84|8.69| |ROE(%)|11.36|11.27|11.11|11.16|11.32| |EPS(人民币)|1.67|1.82|1.86|2.02|2.23| |PE(倍)|6.79|6.23|6.10|5.61|5.10| |PB(倍)|0.91|0.80|0.77|0.70|0.64| |股息率(%)|4.42|4.91|5.02|5.46|6.01| [7] 基本数据 - 目标价13.29元,截至6月9日收盘价11.35元,市值125,702百万元,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450.06百万元,52周价格范围9.54 - 11.49元,BVPS17.39元 [11] 可比A股上市银行PB估值 |代码|简称|PB| |----|----|----| |601169 CH|北京银行|0.47| |601229 CH|上海银行|0.60| |600919 CH|江苏银行|0.80| |601577 CH|长沙银行|0.56| |002142 CH|宁波银行|0.76| |600926 CH|杭州银行|0.86| |601997 CH|贵阳银行|-| |601838 CH|成都银行|0.90| |平均|0.71| [16] 盈利预测 - 对公司2023 - 2027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包括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净额、手续费收入净额等,还给出了增长率、盈利能力比率、营业收入结构、资产质量、资本等相关指标的预测数据 [21][22]
博通启示:看好光模块/CPO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 2025-06-10 0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通信运营评级为增持(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5.27%,跑赢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 看好光模块板块投资机会,关注业绩高增长且PE估值低的标的,看好CPO、DCI等新技术发展前景[1][12] - 博通发布TH6芯片,推进CPO技术落地,其2QFY25业绩中网络产品贡献40% AI业务收入,预计至少三家客户2027年部署百万卡集群,看好CPO产业前景[2][13] - 看好2025年通信行业AI算力链、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新质生产力及自主可控(上游芯片)赛道[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专题 - 博通发布全球首款102.4T交换机芯片Tomahawk6,含常规电交换机与CPO方案版本,CPO技术有低功耗、成本低和提升GPU集群稳定性优势,预计推动CPO技术落地和产业链成熟[13] - 博通2QFY25 AI业务收入中网络产品贡献40%,以太网方案未来有望切入Scale - up领域,带来更广阔需求;预计至少三家客户2027年部署百万卡集群,看好CPO、DCI等新技术前景[2][14] 5G产业链 - 中国电信在5G网络覆盖完善和应用深化进程中,升级“云改数转”战略为“云改数转智惠”,释放Mobile AI价值,惠及千行百业[19] - 中国移动研究院张德朝指出6G、AI及算力网络驱动光网络革新,光接入网需从网元、网络和网业三个层面智能化,构建50G PON + FTTR智能协同的新型通感融合光接入网[20] 运营商集采 - 中国移动1亿芯公里光缆集采,14家供应商入选,光纤光缆“四巨头”中标份额前四,中天科技中标份额第一,为19.36%,各家报价较均衡[21] - 中国电信采购618芯公里空芯光纤,本次集采空芯光纤最高价约为3.7万元/芯公里,低于此前广东移动集采[23] - 中国电信2025年5G - A载波扩容工程集采,华为、中兴、大唐移动、爱立信中标[24] - 中国移动2025至2028年深度定制全光组网融合终端Lite系列采购项目,华为、中兴、中移物联网等5家中标[25] 云&IDC&AI - 亚马逊计划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投资约100亿美元扩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支持AI和云计算技术,预计创造至少500个新的高技能工作岗位[26] - 谷歌更新Gemini 2.5 Pro预览版模型至06 - 05版本,多项AI性能基准测试评分提升,放宽Pro版用户请求限制[27] - OpenAI付费ChatGPT AI商业订阅用户突破300万,4个月内增加100万,商业工具被各行业广泛采用[28] 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低空经济&量子科技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4组卫星,使用Ka等频段载荷,提供宽带通信、互联网接入等服务[29] - 新疆计划到2030年培育形成百亿级低空旅游产业,打造低空旅游产品体系,实现全疆主要景区低空旅游飞行常态化[30] -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批准Globalstar公司扩大其第二代“直连设备”卫星星座申请,苹果公司向其支付高达11亿美元增强iPhone非地面网络连接能力[31] 行情回顾 - 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5.27%,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13%,深证成指上涨1.42%[1][12] 重点推荐 |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投资评级 | 目标价(当地币种) | | --- | --- | --- | --- | | 中国移动 | 600941 CH | 买入 | 126.40 | | 中国电信 | 601728 CH | 买入 | 9.13 | | 中国联通 | 600050 CH | 增持 | 7.62 | | 中兴通讯 | 000063 CH | 买入 | 39.41 | | 中际旭创 | 300308 CH | 买入 | 164.78 | | 新易盛 | 300502 CH | 买入 | 128.76 | | 天孚通信 | 300394 CH | 买入 | 119.12 | | 太辰光 | 300570 CH | 增持 | 99.01 | | 莱斯信息 | 688631 CH | 增持 | 84.41 | | 万国数据 - SW | 9698 HK | 买入 | 40.47 | [9] 公司动态 - 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华工科技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涉及证券变动月报表、权益分派实施、股东大会决议等内容[53]
信用债ETF可回购质押,成交跃升
华泰证券· 2025-06-09 17:01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动量+风险预算"确定大类资产配置权重,并在股票行业层面叠加行业轮动模型以增强收益,同时考虑红利资产的择时观点[2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大类资产配置:根据资产近期趋势计算权重,趋势强的资产赋予更高风险预算 - 权益资产配置:采用月频行业轮动模型生成行业观点,结合红利资产择时信号 - 最新调仓操作:剔除钢铁/基础化工/非银金融/计算机行业,加仓医药/消费者服务/红利资产[29] **模型评价**:通过动态调整实现风险分散,兼顾趋势跟踪与行业轮动优势 2. **因子名称**:信用债ETF流动性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成交额变化率衡量信用债ETF流动性改善程度[16]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流动性因子 = \frac{当期成交额 - 上期成交额}{上期成交额} \times 100\%$$ 应用案例: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近一周成交额增长36%至363.5亿元[1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绝对收益ETF模拟组合** - 年化收益率:6.45% - 年化波动率:3.85% - 最大回撤:4.65% - 夏普比率:1.68 - Calmar比率:1.39 - 今年以来收益率:3.94%[28] 因子测试结果 1. **信用债ETF流动性因子** - 沪做市公司债ETF周成交额:363.5亿元(增长率36%) - 深做市信用债ETF周成交额:170.7亿元(增长率-41%) - 中短融ETF周成交额:295.7亿元(增长率-31%)[16] 2. **港股ETF规模增长因子**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增长:238.6亿元 -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规模增长:147.1亿元 -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规模增长:77.9亿元[12] 行业轮动模型 **构建特征**: - 计算机行业ETF周资金流入32.2亿元[14] - 医药行业ETF周资金流出31.1亿元[14] - 国防军工ETF近一月资金流入44.9亿元[14] 注:报告中未涉及其他量化模型或因子构建的详细数学公式及完整测试指标[1][2][3][7][10]
信用债供给特征
华泰证券· 2025-06-09 17: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以来信用债市场供给格局重塑,产业债与二永债接力城投债成主力,2025年受市场波动、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信用债供给同比微降;上周央行月初公告万亿级逆回购操作,二永债走势相对更强;受节假因素,信用债一级发行缩量,发行利率多数上行;二级成交中短久期活跃,长久期成交小幅下降;后续关注科创债主体扩容、多元化增信、政策支持等带来的投资机会 [1][11][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用热点:信用债供给特征 - 2024年以来信用债市场供给格局重塑,产业债与二永债接力城投债成主力,结构性特征显著 [1][11] - 2025年以来信用债供给同比微降,截止5月31日,净融资额10,824亿,同比降19.4%;产业债为供给主力,发行主体向高资质集中;地产债净融资低迷,发行以央国企为主;城投债供给规模受限;二永债供给有增量,发行主体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 [12] - 产业债2 - 3月供给放缓,4月初受监管扰动,5月科创债供给增加;2025年至今净融资额8552亿,同比降9.12%;供给以3年以内为主,10年以上净供给明显下降 [14] - 二永债2025年至今净融资额2683亿元,同比降25.76%;一季度供给少,二季度发行提速;预计全年净融资额难大幅放量,关注监管批文进度 [19] - 5月7日债市“科技板”推出,科创债发行加速,单月发行额超3500亿元创历史新高;结构上金融科创债占62%,非金企业科创债占38%;关注科创债主体扩容等带来的投资机会 [31] 市场回顾:央行公告万亿级逆回购操作,二永债走势相对更强 - 2025年5月30日至6月6日,央行月初宣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万亿,资金面宽松,利率债走强,公司类信用债涨跌互现,短端收益率小幅上行,中低等级中长端走势较好,利差多数被动抬升 [2][36] - 二永债收益率全面下行3BP左右,短端利差小幅下行;上周买盘增强,理财净买入104亿元,基金净买入155亿元 [2][36] - 上周各行业公募债利差中位数多数上行1BP左右,各省城投债利差中位数涨跌互现,贵州利差下行较多 [2][36] 一级发行:受节假因素整体发行缩量,发行利率多数上行 - 2025年6月3日至6日,公司类信用债发行1965亿,环比降31%,金融类信用债发行190亿,环比降90%;公司类信用债净融资490亿元,金融类信用债净融资103亿元;受节假因素发行量收缩 [3][57] - 发行利率方面,中短票除AAA外呈上升趋势,公司债平均发行利率除AA+亦呈上升趋势 [3][57] 二级成交:中短久期成交活跃,长久期成交小幅下降 - 活跃成交主体以中高等级、中短期、央国企为主;城投债活跃成交主体分两类,一类为强经济财政省份主流高等级平台,另一类为经济大省高利差区域核心主平台;地产债与民企债活跃成交主体以AAA为主,成交期限多在中短期限 [4][67] - 长久期债券中,交易活跃城投债5年以上债券成交占比3%,相比前一周(4%)小幅下降 [4][67] - 上周高估值成交主体以部分房地产企业与高利差区域城投为主,高收益成交债券多以民企、混合所有制地产主体为主 [69]
2025下半年资产配置展望:从对美脱锚到中国重估
华泰证券· 2025-06-09 16:56
核心观点 - 2025年是“非典型”宏观大年,核心变量是特朗普2.0对全球秩序的冲击,新秩序重构改变大类资产定价规律和传统配置框架,市场对美国资产脱锚时中国资产有望估值重估,建议采取“重赔率+重左侧+重交易”策略,寻找结构性机会,美元走弱,非美资产或有表现,关注AI科技、大内需板块、军工等[3] 市场环境:非典型的宏观大年 - 2023年全球周期错位、AI科技革命、全球资金再配置是主线;2024年美国“例外论”、国内物价偏弱、时代背景强化;2025年上半年全球秩序重构、美国例外论动摇、反转交易频现,资产表现为黄金>港股+欧洲>中美股债,工业品铜>油,除黄金外都有反转交易特征[4][13] - 秩序重构颠覆传统配置框架,财政主导下货币政策重要性弱化,资产相关性变化调整配置思路,要关注长期趋势,提防长期问题短期化,在波动市场保持耐心[13][16] 投资主线:分化时代的再平衡 秩序重构 - 经贸上安全优先、全球化遇逆风,友岸化+近岸化凸显,关注制造业竞争力和中间阵营经济体机会,中国产业链韧性有望价值重估[17] - 金融上美元储备地位或弱化,向非美货币、实物资产与去中心化品种转移[21] - 地缘上“美国优先”致“权力真空”,局部冲突不断,关注军工、贵金属和战略性资源品[23] 基本面 - 经济边际增长动能德国>印度>其他,通胀压力美国>日本>其他,中国实现5%GDP目标概率高但下半年或略走弱,美国衰退概率降低但增速放缓,印度受关税影响小,中欧日财政政策有差异[24] - 美国内需二季度受关税冲击明显,下半年或边际修复,就业市场缓慢降温,通胀年中到三季度有一次性冲击;中国二季度适应内外需动能切换,内需关注财政支出、服务消费和高科技行业资本开支,通胀维持低位[25] 政策面 - 美国对全球加权平均关税预计在15 - 21%区间,关税政策对资产价格方向性影响弱化,7月延长关税豁免可能性不低[30] - 下半年全球财政扩张节奏关键,美中欧日有财政趋松倾向,对权益资产有托底作用,对高通胀+高杠杆国家债券偏负面[32] - 货币政策被动跟随,美国降息或偏晚,中欧央行大概率降息,日本央行维持谨慎[34] 资金流动 - 海外弱美元趋势持续,资金流入欧洲、日本,新兴市场有望受青睐,《大美丽法案》或弱化美元资产吸引力[40] - 国内流动性充裕,低利率持续,股市机会成本低,场外资金向场内转化,小微盘风格有相对收益[42] - 香港市场因联系汇率机制,弱美元使港币流动性宽松,叠加南下资金和潜在资金回流,利好港股和其他香港资产[47] 债务悬崖 - 美国债务问题源于疫情后MMT实践和财政民粹主义,体现产业结构空心化和贫富差距扩大后民主选票政治困境[49] - 短期美国财政和货币当局稳定市场,但依赖短期债务有财政稳定性担忧,《大美丽法案》或增加财政赤字,美国再融资成本抬升[57] - 长期美国政府应对债务方式影响大类资产走势,可能性上债务货币化>增长或通胀化债>紧缩化债[59] 中国低利率 - 中国国债利率低,广谱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资管机构目标收益下降慢,高收益资产稀缺,投资者转向多元配置,关注股市机会,银行等类债资产和行业龙头有望价值重估[66] 资产定价:脱锚、再配置与中国资产重估 - 今年大类资产表现有宏观大年、事件驱动、情绪博弈、反转交易、多元配置特征,建议采取“重赔率+重左侧+重交易”策略[6] - 政策不确定性和债务问题推升美国主权信用风险溢价,美债“定价锚”效应弱化,与大类资产定价能力下降[67][68] - 美元长期贬值压力、美国股债正相关、美国与非美资产相关性下降,全球资金有分散化配置需求[72] - 部分非美资产或重估,资金回流母国、中国资产出海、人民币国际化共振,关注港股机遇,板块关注科技成长+消费等核心资产,大金融等高股息板块作底仓[75] - 美股估值偏贵,修复空间有限,港股、A股处于估值“洼地”,未来修复空间大[78] 2025H2资产配置策略 - 全球秩序重构改变资产定价规律,资产波动率抬升、趋势性减弱,建议通过高赔率、低相关度应对,保持操作灵活性,寻找结构性机会,关注AI科技、大内需板块、军工等[84] - 全球配置机构关注港股、A股行业龙头和成长板块、中短端美债、稳定币等;保险关注长久期地方债、港股高股息和A股行业龙头;“固收+”关注类债板块和“三新”主题机会,保持转债仓位;理财以短久期信用债、存单、存款为主[87] A股:短期重结构,长期看重估 - 市场生态定价分层利好核心资产和稳定回报资产[90] - 核心因子政策托底,业绩驱动不明显,估值有抬升空间,风险偏好反复[90] - 策略关注全球竞争力龙头估值重估、国内优势产业主题、产能周期景气板块、新消费、军贸和战略资源品等[90] 债券:震荡市中重波段、重微操 - 市场主线下半年核心矛盾是“确定性缺失”[91] - 基本面国内经济基本面底线明确,价格信号和融资需求弹性待察,实际增长波浪式运行,有望实现5%目标但下半年环比略走弱[91] - 政策面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政策空间视宏观形势抉择,资金面宽松空间有限[91] - 供求面政府债供给压力可控,政金债供给压力需关注,债市需求端支撑有限,信用债需求好于利率债[91] - 策略建议波段操作,关注3 - 5年期中高等级信用债及二永债,长端利率债寻找曲线凸点买入,年金关注偏长久期私募债、ABS调整后买入机会[91] 转债:中性配置,兼顾交易 - 供求需求边际走弱,供给萎缩更快,供求关系有利但选择空间变小[92] - 条款博弈关注临近到期、回售品种,提防信用风险品种[92] - 估值上半年转债估值拉升,偏贵估值是制约项,但供求关系正面,估值或小幅上行,个券分化明显[92] - 策略中性仓位,关注YTM较高偏债品种、中小平衡品种、主题成长类正股、临近到期个券条款机会,规避流动性差低价券,重视国资背书高YTM品种[93] 美债:长期陡峭化,或有阶段性机会 - 基本面美国面临类滞胀冲击,内需或弱化,核心通胀或上行[96] - 供需三季度关注债务上限调整后供给压力,《大美丽法案》或增加财政压力和发债规模,海外投资者持有意愿或下降,稳定币法案等影响有限[96] - 货币政策关税政策使经济数据波动大,美联储观望,市场预期年内降息两次,年底结束缩表[96] - 操作建议4%短端美债有票息保护,长端波段操作,十年期美债4.5%之上赔率好转,非美投资者防范美元贬值风险[96] 美股:关注盈利与估值的双重压力 - 盈利关税政策压制终端消费需求、提高生产成本、侵蚀企业利润,减税政策难对冲关税,美元贬值支持出口企业营收,下半年盈利有下修风险[98] - 估值标普500和纳指远期市盈率高于长期均值,股权风险溢价低,美元走弱、全球资金再配置和利率易上难下限制估值上行空间[98] - 结构AI是潜在主线,建议减少关税风险敞口,关注大内需板块[98] - 展望美股缺乏明确向上驱动,震荡偏谨慎,关注产业结构性机会[98] 汇率:美元或趋势性走弱,人民币存在升值空间 - 市场主线关税政策、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债务问题和美国例外论冲击美元信用,资金“再平衡”使美元长期走弱[102] - 美元展望当前美元或被高估15 - 20%,短期经济降温带动走弱,利差优势有支撑,中长期储备地位回落或“先渐进,后突变”[102] - 非美货币欧洲财政扩张等支撑欧元,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放大日元波动,中国竞争力提升使人民币对美元有望升值[102] 黄金:趋势未变,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占优资产 - 定价框架黄金对美债“跟涨不跟跌”,央行购金中长期支持金价,交易盘放大短期波动[103] - 驱动因素美国债务问题、关税经济冲击和地缘局势升温等推升黄金配置需求,“滞胀”环境利好黄金[103] - 投资策略趋势交易,战略配置,调整时加仓,提高黄金配比可对冲权益资产下跌风险,改善组合夏普比[103]
禾赛科技(A20721):Q1收入符合预期,维持全年指引
华泰证券· 2025-06-09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24.96 美元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赛科技 1Q25 激光雷达出货量达 19.6 万颗,实现营业收入 5.3 亿元,同比 +46.3%/环比 -27.1%,符合此前指引,净利润 -0.18 亿元;公司指引 2Q25 出货量 30 万颗,营业收入 6.8 - 7.2 亿元,同比增长 48 - 57%,GAAP 净利润转正 [1] - 看好智驾和机器人共振带来激光雷达出货量规模后续逐季增长,以及公司扎实的半导体设计工艺能力带来稳定的毛利率水平(40%左右) [1] 各部分总结 ADAS 业务 - 1Q25 的 ADAS 激光雷达总出货量为 14.6 万颗,销量同比高增;储备订单丰富,截至 Q1 已取得 23 家主机厂超过 120 款车型的定点,本季度新增奇瑞 iCar、长城欧拉等合作;新获得全球 TOP5 日本 Tier1 的 POC 项目,有 5 个全球 POC 项目;主要客户理想、小米已标配激光雷达,有望支持今年 ADAS 销量高增长 [2] 机器人业务 - 1Q25 的机器人激光雷达总销量为 5.0 万颗;2025 年 CES 展新发布的 JT 系列获 MOVA 割草机器人未来一年 30 万颗级别的交付订单;受益于产品迭代和价格下降,在 Robotaxi、割草机、无人物流车等场景应用逐步拓宽,后续市场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3] 估值 - 公司维持 25 全年激光雷达交付量 120 - 150 万颗,营业收入 30 - 35 亿元人民币,NON - GAAP 净利润 3.5 - 5 亿元,GAAP 净利润 2 - 3.5 亿元指引 [4] - 看好智驾和机器人领域需求驱动,维持 25/26/27 年公司出货量 141/216/295 万颗预测 [4] - 因 1Q25 公司 ATX 占 AT 系列出货量比例 27%,预计 2Q25 将提升至 50 - 60%,小幅下调 ADAS 激光雷达均价,下调 25/26/27 年收入预测 4/5/6%至 32.7/47.3/63.9 亿元,净利润预测 4/2/4%至 3.0/7.1/11.0 亿元 [4] - 基于可比公司估值均值 2025 年 7.2X PS,目标价 24.96 美元(前值 26.64 美元)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 给出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EPS、ROE、PE、PB、EV EBITDA 等指标数据及变化情况 [6] 盈利预测 - 给出 2023 - 2027 年激光雷达出货量、ADAS 激光雷达、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数据 [11] - 给出 2023 - 2027 年利润表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等及同比增速,还有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等比率 [12] - 给出可比公司估值表,包含舜宇光学科技、Mobileye 等公司的市值、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等数据 [13] - 给出 2023 - 2027 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及业绩指标、估值指标等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