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电网设备Q3业绩总结:板块表现分化明显,出海逻辑仍然强势
华泰证券· 2025-11-06 19:11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5] 核心观点 - 电网设备板块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分化明显,各子板块排序为:非特高压主网 > 特高压主网 > 配电 > 电表 [1] - 出海逻辑依然强势,是驱动板块内优势企业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一次设备中的变压器和高压开关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1][2] - 国内业务面临集采降价、需求增速减弱等压力,对以国内收入为主的企业盈利造成拖累 [1][3] Q3板块业绩表现 - 非特高压主网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8.2%,表现最佳,主要受益于出海高景气和国内主网建设需求强劲(2024年输变电设备中标金额765.5亿元,同比增长8.2%;2025年1-5批达786.75亿元,同比增长19.5%) [1][8] - 特高压主网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收入稳定,主要受国内交付节奏较慢影响 [1][8] - 配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3.6%,企业出海收入及订单高增,但国内受网内集采降价及网外新能源、工业需求增速减弱拖累 [1][8] - 电表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8.4%,主要受前期中标价格大幅下滑的订单进入交付期影响,同时海外市场竞争加剧 [1][8] 海外市场表现 - 变压器1-9月出口额达6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其中9月出口9.0亿美元,同比增长47% [2] - 细分品类中,1-9月电力主变、配电油变、配电干变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50%、59%、13% [2] - 高压开关1-9月出口额达38.9亿美元,同比增长31.2%,其中9月出口4.85亿美元,同比增长55.7% [2] - 高电压等级电网设备的紧缺状况预计更具持续性 [2] 盈利能力分析 - 配电与电表板块多数企业毛利率承压下滑,主因是国内集采降价及低价订单交付 [3][8] - 部分企业毛利率显著提升,如思源电气(+2.30个百分点)、开发科技(+2.26个百分点)、伊戈尔(+2.24个百分点)、华明装备(+1.34个百分点)、明阳电气(+1.28个百分点)、金盘科技(+0.87个百分点),主要驱动力为海外高毛利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3][8] - 二次设备企业如国电南瑞(-3.12个百分点)、四方股份(-2.97个百分点)、东方电子(-2.45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与网外业务拓展带来的收入结构变化有关 [3][8] -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反映企业在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方面取得成效 [3][8]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调整 - 思源电气(非特高压主网):上调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9.22亿元(+6.40%)、38.51亿元(+8.59%) [4][10] - 国电南瑞、四方股份、东方电子:维持归母净利润预测不变 [4][10] - 特高压板块公司普遍下调:平高电气2025年、2026年预测下调至12.60亿元(-4.67%)、15.46亿元(-3.69%);中国西电下调至13.42亿元(-9.56%)、16.88亿元(-8.81%);许继电气下调至12.87亿元(-8.77%)、16.53亿元(-9.13%) [4][10] - 配用电板块公司下调:明阳电气2025年、2026年预测下调至7.85亿元(-7.44%)、9.98亿元(-6.48%);三星医疗下调至22.61亿元(-16.23%)、27.65亿元(-15.21%) [4][10]
中信证券(600030):2026年度投资峰会速递:轻重并举彰显龙头本色
华泰证券· 2025-11-06 19:0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AH股均维持买入评级 [1] - A股目标价为42.24元人民币,H股目标价为39.34港币 [5][7] 核心观点 - 公司龙头优势稳固,各业务持续向好,综合竞争力位居行业前列 [1] - 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深化,投资业务收入稳步增长,投行储备项目充足,国际业务持续发力 [1] 财富管理业务 - 25Q3末客户资产规模较年初快速提升 [2] - 持续丰富互认基金、QDII基金、QDLP基金、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产品体系 [2] - 未来将拓展一带一路、东盟市场、绿色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资产配置机会 [2] 投资业务 - 25Q3单季度投资类收入126亿元,同比+26%,季度环比+23%,历史上仅次于11Q4单季度的128亿元 [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季度环比增长7%至7929亿元 [3] - OCI权益工具季度环比增长18%至1006亿元 [3] - 其他债权投资季度环比-32%至386亿元 [3] 投行业务 - 2025年1-10月境内股权融资业务承销金额2187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4] - 其中IPO承销金额126亿元,排名市场第二 [4] - 债券承销金额18308亿元,在证券公司中市占率达13.73%,为全市场承销额第一 [4] - 截至10月末,境内IPO排队项目共30余单,港股IPO递表项目数行业领先 [4] 国际业务 - 25H1子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净利润贡献占比约21%,较24H1的16%进一步提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15/355/391亿元的预测 [5] - 对应EPS为2.12/2.39/2.64元,2025年BPS为21.12元 [5] - 可比公司A/H股Wind一致预期2025E PB分别为1.3/0.9倍 [5] - 给予2025年2.0/1.7倍PB估值,维持目标价 [5] 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757.01亿元,同比+18.67% [11] - 2025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14.62亿元,同比+44.96% [11] - 2025E ROE为10.38%,2027E提升至11.26% [11]
泉峰控股(02285):2026年度投资峰会速递:有望受益海外降息,中长期看点明确
华泰证券· 2025-11-06 15:5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泉峰控股维持“买入”评级 [1][4][5] - 维持目标价为29.35港币,相较于截至11月5日的收盘价19.13港币,存在约53%的上涨空间 [4][5][6] 核心观点总结 - 短期来看,关税等事件扰动影响逐渐清晰,伴随客户库存消化,后续有望迎来补库需求,且海外降息落地有望带动终端需求景气度向上,利好锂电户外动力设备(OPE)产品销售 [1] - 中长期来看,公司在中高端锂电OPE领域竞争护城河深厚,EGO作为头部品牌已占据用户心智,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锂电渗透率提升趋势,并通过开拓商用/骑乘式等新产品打开新增长曲线 [1][3]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展现出经营韧性,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1.9%至9.12亿美元 [2] - 根据盈利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48亿美元、1.74亿美元和2.01亿美元,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29美元、0.34美元和0.39美元 [4][9] - 预计营业收入将从2025年的19.22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23.9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1.7% [9] 应对关税扰动的措施 - 针对中美贸易关税影响,OPE产品适用的芬太尼税率已从20%下调至10%,迎来边际改善 [2] - 公司通过适应性定价策略、加速海外产能建设等措施积极应对关税扰动 [2] 品牌优势与增长潜力 - EGO品牌凭借生态系统打造和技术优势,在锂电OPE领域份额逐步提升,用户心智持续深化 [3] - 公司积极拓展商用/骑乘式产品、割草机器人、油改电等业务,有望打开新的增长曲线 [3] 估值与同业比较 - 报告给予公司2025年13倍目标市盈率(PE),低于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2025年15倍PE的平均值,反映了对海外产能尚在爬坡的考虑 [4][11] - 公司当前估值低于同业,截至2025年11月5日,其2025年预测PE为8.49倍,而可比公司平均为15倍 [9][11]
宏发股份(600885):2026年度投资峰会速递:看好继电器份额提升及数据中心潜力
华泰证券· 2025-11-06 15:38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宏发股份维持"买入"评级 [5][7] - 维持目标价44.68元,基于2026年29.7倍目标市盈率 [5][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3亿元、21.95亿元、25.90亿元,三年复合增速为16.66% [5]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30元、1.50元、1.77元 [5] 核心观点与业务亮点 - 公司继电器业务受益于汽车、新能源、家电、工业、电力等下游需求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毛利率稳中有升 [2][3] - 模块化产品(如高压控制盒)在新能源汽车等场景加速放量,有助于提高公司所能提供的总价值量 [2][3] - 数据中心产品布局有望受益于高压直流发展趋势,带来继电器用量和单位价值量的提升 [2][4] - 海外产能(印尼工厂、德国工厂)稳步推进,有利于加速海外市场拓展 [4] 继电器业务 - 汽车和新能源领域对继电器的需求增速更快,公司持续巩固高压直流继电器等产品优势并提升市场份额 [3] - 电力领域第三季度同比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回升,原因包括国内去年同期基数回落及海外新兴市场电表继电器逐步上量 [3] 模块化与新门类产品 - 公司产品从单一器件向模块方案发展,已推出高压控制盒、工业模块、车身控制盒、电子泵等模块类产品 [3] - 高压控制盒产品在主要车企客户中逐步上量,新项目批量开启有望扩大规模并提高盈利能力 [3] - 积极发展薄膜电容、连接器、电流传感器、熔断器等"5+"类新门类产品,通过模块化产品带动协同应用 [3] 数据中心与海外布局 - 公司在数据中心的产品储备丰富,包括继电器、中压/低压成套设备、连接器、电流传感器等,可应用于储能、配电、电源等场景 [4] - 印尼工厂一期厂房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德国工厂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后续将逐步提升产能以匹配客户需求 [4]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6.16亿元、191.47亿元、219.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83%、15.23%、14.63% [10]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35.84%至36.72%之间 [10]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8.52%、18.68%、19.10% [10]
老铺黄金(06181):2026年度投资峰会速递:全渠道成长动能强劲,龙头强者愈强
华泰证券· 2025-11-06 15:38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老铺黄金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6] - 目标价为1200港币,对应2025年38.5倍市盈率 [5][6]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9.1亿元、62.1亿元、75.8亿元 [5] 核心观点与业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以来业务表现良好,通过高幅度调价确保在税收新政下维持较高毛利率 [1] - 会员新增与复购表现佳,高净值客群认可度提升 [1] - 随着公司持续优化门店布局与产品策略,未来在收入增长、品牌力强化及客群拓展上有望实现稳步发展 [1] 产品策略与创新 - 产品策略为“文化赋能+工艺创新”双轮驱动,通过融合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推动产品迭代 [2] - 1H25推出的七子葫芦、十字架吊坠等系列获得市场积极反响 [2] - 9月推出“3号玫瑰花窗”,采用多层花丝镂空工艺;近期推出“光明女神”吊坠和纯手工打造的金胎漆器螺钿十二花卉纹杯,强化高端赛道差异化优势 [2] 渠道拓展与销售动能 - 线下渠道:2025年以来新增10家门店,上海恒隆广场店开幕标志完成国内十大头部商业中心布局;海外首店于新加坡金沙购物中心开业,根据招股书计划未来两年有望新开6-7家港澳及海外门店 [3] - 线上渠道:2025年7-9月天猫与京东旗舰店累计销售额13.64亿元,同比增长约874%;“双11”天猫旗舰店开售十分钟成交额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超848倍,创品牌同期新高 [3] 行业环境与财务运作 - 针对11月1日发布的黄金税收新政,报告认为新规旨在堵塞税收套利空间,可能提高行业采购成本;若行业整体提价,老铺黄金凭借更强定价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有望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3] - 公司于10月30日完成配售371.18万股新H股,净筹资约27.07亿港元,其中70%用于存货储备,以应对消费旺季需求 [4] - 公司延续“分散多次、单次少量”的精细化采购方式,有效规避金价高位震荡下的波动风险 [4] 财务预测与业绩指标 - 预测营业收入从2024年的85.06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402.65亿元 [10][17] - 预测净利润率从2024年的17.32%提升至2025-2027年的约18.46%-18.82% [10][17]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2025年高达84.08%,随后逐步回落至2027年的62.34% [10][17] - 预测每股收益(EPS)从2024年的8.75元增长至2027年的43.89元 [10][17]
中国国航(601111):2026年度投资峰会速递:收益水平有望受益于行业供需改善
华泰证券· 2025-11-06 15:38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中国国航A股(601111 CH)和H股(753 HK)“买入”评级 [4] - A股目标价为人民币10.45元,H股目标价为7.90港币 [3][4] 核心观点 - 行业供给增速或将维持较低水平,主要受全球供应链扰动、飞机供应商交付能力未完全恢复、飞机利用率提升空间有限及航司在手剩余订单紧张等因素影响 [2] - 行业收益水平有望持续改善,主要驱动力包括公商务需求回暖、行业反内卷共识形成以及2024年第四季度较低基数 [2] - 油价下跌有望减轻航司成本压力 [3] - 公司拥有优质航线,有望更充分地兑现盈利弹性 [3] 行业供需展望 - 行业供给增速预计将保持低位 [2][3] - 近期票价改善得益于公商务需求回暖及行业反内卷共识 [2] - 收益管理精进将助力收益水平持续改善 [3] 公司运营与财务 - 公司于2025年10月30日公告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及其全资子公司发行A股,募集不超过200亿元资金 [2] - 发行价格为6.57元/股,若全额募集将摊薄股本14.9%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90亿元、63.15亿元和87.34亿元 [3] - 预计2026年每股净资产(BPS)为3.27元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基于2026年预测市净率(PB),给予A股3.2倍、H股2.2倍估值,该估值较2010-2011年复苏时期的平均水平(A股2.8倍/H股1.8倍)有溢价,主要考虑盈利能力指标如ROE有望突破 [3] - 预计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4.47%,2027年提升至16.68% [7]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EPS)为0.40元,2027年为0.55元 [7] - 预计2026年市盈率(PE)为20.75倍,2027年为15.00倍 [7]
上美股份(02145):2026年度投资峰会速递:韩束维持快增,多品牌势能强劲
华泰证券· 2025-11-06 15:37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121.67港元 [7]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1.01亿元、13.79亿元、17.17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2.77元、3.46元、4.31元 [5] - 基于可比公司2026年一致预期市盈率29倍,给予公司2026年32倍市盈率,主品牌增长稳健且多品牌运营能力已验证 [5] 主品牌韩束表现 - 韩束保持较快增长,10月红白蛮腰套组GMV占比优化至50%以内,全年次抛品类GMV占比近15% [2] - 产品结构持续多元化,男士/个护/身体/彩妆等品类GMV占比合计约20% [2] - 后续拓展方向包括:套组系列推出377升级产品、次抛品类探索新成分、彩妆与李佳琦合作表现亮眼、香水香氛品类评香团队已组建并计划2026年推出新品 [2] 多品牌发展态势 - newpage品牌10月GMV破亿,2025年全年目标8-10亿元,正拓展6-18岁年龄段,2026年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3] - 聚光白品牌10月GMV约3000万元,自播比例提升且已实现盈利,看好其在美白赛道长期潜力 [3] - 安敏优经历上半年调整后下半年放量加速,10月GMV近4000万元,利润率明显改善 [3] - 极方品牌月GMV稳定在千万级,消费者反馈积极;奥特曼IP合作及高端品牌TAZU持续储备中 [3] 组织与运营能力 - 公司坚持“顶流、顶配、顶级人才”战术,持续引入中高层品牌主理人及基层员工,强化人才梯队建设 [4] - 抖音自播体系已搭建上千人团队,覆盖主播、投流等关键岗位,2025年至今自播比例近85%,运营高度精细化 [4] - 拥有自有供应链,具备高智能化、成本控制领先及规模效应优势 [4] 海外市场规划 - 海外工厂与合规筹备基本就绪,计划2026年正式拓展印尼市场,最快下半年可见进展 [4] - 出海战略坚持本地化运营,结合韩束质价比优势与内容营销能力,目标在东南亚建立国货品牌新样本 [4] - 韩束新代言人王嘉尔的国际影响力有望助力品牌在东南亚市场提升认知度 [4]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00亿元、110.18亿元、135.46亿元,同比增长28.08%、26.64%、22.94% [10] - 预计毛利率维持在73.79%-77.27%,净利润率保持在12.51%-12.68% [10]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维持在43.56%-44.71%的高位水平 [10]
华泰证券今日早参-20251106
华泰证券· 2025-11-06 09:40
固定收益与AI行业 - 海外AI发展可能正处于泡沫形成过程中从第二阶段(加速)向第三阶段(狂热)发展的过渡期 [2] - 2025年脸书、微软等超大规模运营商资本开支总规模预计超过3000亿美元 [5] - AI相关投资对2025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贡献达到1个百分点左右 [5] 宏观与出口 - 即使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水平一度升至145%的极限考验下,中国出口二季度仍同比增长6% [4] - 中国出口韧性是2018年来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的成果,预计2026年出口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4] - 在全球通胀较高的环境下,中国出口链的盈利能力可能仍然相当"例外" [4] 金融产品与券商 - "固收+"产品长期年化收益率处于5%至8%区间,夏普比率处于1至2.5区间,呈现中低收益+中低风险+长期夏普较高的特点 [6] - 上市券商及大型券商2025年前九个月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2%和56% [8] - 2025年第三季度港股日均成交额达到2864亿港币,同比上涨141%,环比上涨20% [14] 石油化工与大宗商品 - 伴随2025年以来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显著下降及"反内卷"助力供给端协同,大宗化工品有望逐步复苏 [7] - 油价长期存在成本底部支撑,具备增产降本能力及天然气增量的高分红企业具有配置机遇 [7] - 推荐关注制冷剂、异氰酸酯等格局率先优化品种,以及有机硅、农药、PVA等供需面有望改善的品种 [7] 重点公司业绩与展望 - 任天堂2026财年第二季度收入5272亿日元,同比增长90.6%,归母净利润1029亿日元,主因Switch 2自6月发售以来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台 [15] - 先导智能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8.28亿元,同比增长13.95%,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98.92% [16] - 香港交易所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9.0亿港币,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10.3%,再创季度盈利历史新高 [14] - 百胜中国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32亿美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4.00亿美元,同比增长8% [19] - Spotify 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42.72亿欧元,同比增长7%,MAU净增1700万,超出指引的1400万 [12] - Uber 2025年第三季度总交易额为497亿美元,超出预期1.5%,收入135亿美元,超出预期1.5% [18] 公司动态与投资亮点 - 中宠股份海外工厂产能具备较强稀缺性,有助于分散部分关税风险,公司品牌建设思路清晰明确 [9] - 上美股份主品牌韩束维持快速增长,多品牌势能强劲,公司具备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及供应链优势 [9] - 中国国航收益水平有望受益于行业供需改善 [11] - 伊利股份经营基本保持平稳,加速布局深加工等新业务,有望通过高附加值业务带动盈利抬升 [13] - 康诺亚-B的TSLP/IL-13双抗CM512治疗特应性皮炎的I期临床结果展现出优于安慰剂的疗效和70天的长半衰期 [17] 评级变动 - 中微公司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目标价333.20元 [20] - 阿特斯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目标价19.44元 [20] - 晶科科技评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目标价5.20元 [20] - 宏川智慧评级由增持下调至持有,目标价11.44元 [20]
康诺亚-B(02162):CM512初战告捷,BIC潜力初步验证
华泰证券· 2025-11-05 16:5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投资评级 [1] - 报告设定的目标价为 9108 港币 [1][5][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CM512的I期临床结果已充分展现其成药性,并初步验证了其同类最优潜力,全球竞争力进入验证期 [1] - 核心观点基于CM512在治疗特应性皮炎的I期临床中展现出的全方位优势,包括安全性、长效潜力、快速起效和深度缓解的持续性 [2] - 报告看好CM512在2型炎症多适应症领域的探索前景及其海外合作潜力 [4] I期临床结果总结 - CM512治疗特应性皮炎的I期临床结果显示安全性良好,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 [2] - 药物显示出长效潜力,在健康人和患者中半衰期达70天 [2] - 药物起效快速,300mg剂量组在6周时EASI-75应答率即达到50%,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7% [2] - 在12周时,300mg剂量组的EASI-75和EASI-90应答率分别为583%和417%,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214%和0%,且在24周时仍显示深度缓解的持续性 [2] 同类最优潜力分析 - 与标准疗法IL-4Rα单抗度普利尤单抗相比,CM512在12周的EASI-90结果(417%)优于度普利尤单抗在16周的结果(36%/30%) [3] - 与IL-13单靶点药物相比,CM512的EASI-90结果优于礼来的lebrikizumab(383%/307%)和Apogee的APG-777(339%) [3] - 相较于JAK1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CM512的EASI-90结果与乌帕替尼(452%)和阿布昔替尼(377%)相比具有竞争力 [3] 多适应症拓展与海外潜力 - CM512在海外I期临床近期或完成健康人入组,哮喘患者入组已展开 [4] - 国内已启动针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四个适应症的II期临床 [4] - 基于其长效性(半衰期70天 vs 赛诺菲lunsekimig的10天)、海外数据潜力及初步疗效,报告认为其再合作潜力可期 [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报告下调公司2025年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679亿元、-670亿元和-282亿元(前值:-742亿元、-604亿元、100亿元) [5][11] - 报告下调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至571亿元、772亿元和1554亿元(前值:727亿元、1143亿元、2262亿元) [11] - 基于CM512优异的早期数据,报告上调了其开发成功率假设及2027年以后的远期收入假设,并据此将基于DCF模型的目标价上调至9108港币(前值9089港币) [5][11] - DCF估值关键假设包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90%,永续增长率为25% [5][12]
百胜中国(09987):延续同店增势和经营韧性
华泰证券· 2025-11-05 16:5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评级维持不变 [1][7] - 目标价调整为53.10美元(对应港股413.59港币),此前为56.66美元(对应港股444.80港币)[5][7] 第三季度业绩核心表现 - 第三季度收入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4%(不计及外币换算亦为+4%)[1] - 第三季度经营利润为4.00亿美元,同比增长8%,略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3.98亿美元 [1] - 第三季度经营利润率为12.5%,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不计及外币换算亦为+0.4pct)[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2亿美元,同比下降5%,主要受美团股价回调带来的投资亏损影响;剔除该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 [1] 同店销售与成本控制 - 第三季度公司整体系统销售额增长4%,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延续了第二季度的增长势头 [2] - 分品牌看,肯德基第三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2%(交易次数TA -1%,客单价TC +3%,客单价稳定在38元);必胜客第三季度同店销售额增长1%(交易次数TA -13%,客单价TC +17%)[2] - 第三季度外卖销售额同比增长32%,占公司餐厅收入的51%,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餐厅层面成本结构:食材成本占比31.3%(同比-0.4pct)、人力成本占比26.2%(同比+1.0pct)、物业租金及其他开支占比25.2%(同比-0.9pct)[2] - 受益于运营精简及原材料价格利好,肯德基和必胜客的第三季度餐厅利润率分别达到18.5%(同比+0.2pct)和13.4%(同比+0.6pct)[2] 门店扩张与会员体系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门店总数达17,514家,其中肯德基12,640家,必胜客4,022家 [3] - 第三季度净新增门店536家,其中加盟店占比32%;前三季度累计净新增1,119家,加盟店占比29% [3] - 分品牌看,肯德基和必胜客第三季度净新增门店分别为403家和158家,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加盟店分别净新增163家(占比41%)和45家(占比28%)[3] - 新店型/新业态稳步落地:截至第三季度末,肯悦咖啡已达1,800家,KPRO轻食门店超100家,必胜客WOW门店拓展至40余个原空白城市 [3] - 公司会员数量超过5.75亿,同比增长13% [3] - 公司维持2025年净开店1,600-1,800家的指引,并维持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6-7亿美元的原指引 [3] 股东回馈与财务状况 - 第三季度股东回馈总额为4.14亿美元(其中现金股息0.88亿美元,股票回购3.26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股东回馈9.50亿美元(其中现金股息2.70亿美元,股票回购6.80亿美元)[4]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股东回馈约15亿美元,并维持2025-2026年股东回馈合计30亿美元的指引 [4]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拥有约6.10亿美元回购授权可用于未来股票回购,在手净现金为27亿美元,环比下降4% [4]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考虑到第三季度投资亏损及第四季度同比高基数影响,报告下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08亿、9.86亿和10.49亿美元(较前值分别下调2.6%、3.7%和4.2%),对应每股收益EPS为2.52、2.97和3.16美元 [5] - 参考可比公司2026年预期市盈率PE约17倍,并考虑公司客单价相对稳定、受外卖补贴退坡影响较小,且经营效率提升与成本费用优化,给予公司2026年18倍PE估值,从而得出目标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