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银国际
icon
搜索文档
置富产业信托(00778):料组合维持平稳、降息有助提升估值,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9-01 15: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5 86港元上调至5 92港元 潜在涨幅22 8% [1][2][3] 核心观点 - 以必需消费为主的香港零售组合保持韧性 预计维持高出租率 [3] - 美联储降息预期将有助于股价回升 沪深港通潜在纳入成为未来12个月关键催化剂 [3] - 轻微下调2025年及2026年收入及分派预测 但预计2026-2027年分派可按年增长2-3% [3] - 50%负债为浮息负债 HIBOR下降预计降低融资成本40-50bps 有助于完成25亿港元再融资 [7] 财务预测 - 2025年收入预测1,743百万港元(同比-0 2%) 2026年1,782百万港元(+2 2%) 2027年1,815百万港元(+1 9%) [6][12] - 2025年每单位分派(DPU)0 362港元(+1 6%) 2026年0 373港元(+2 9%) 2027年0 382港元(+2 4%) [6] - 2025年可分派收入743百万港元 2026年773百万港元 2027年800百万港元 [6]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71 8%提升至2027年72 4% [13] 运营状况 - 置富都会广场资产提升计划延后 清空部分重新招租预计提升下半年出租率 [7] - 引入特色餐饮及新品牌(袁记云饺、24/7 fitness等)以提升客流量 [7] - 屯门华都大道商场已完成优化翻新 出租率达100% [7] 同业比较 - 交银国际覆盖的香港房地产公司中 置富产业信托潜在涨幅22 8%高于领展房托(19 8%)和新世界发展(6 7%) [10]
云顶新耀(01952):产能释放促耐赋康销售超预期,自研逐步进入收获期;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9-01 13:01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目标价84港元,较当前股价63.55港元存在32.2%上行空间 [1][3] 核心观点 - 耐赋康在产能限制解决后快速放量,8月单月销售额达5.22亿元人民币,1-8月累计销售额8.25亿元,终端纯销约2亿元,推动管理层上调全年销售额指引至12-14亿元 [7] - 公司自研管线取得突破性进展,共价可逆BTK抑制剂EVER001和mRNA/自体生成CAR-T平台具备出海潜力,其中EVER001全球销售峰值预计超100亿元人民币 [7] - 第三款商业化产品艾曲莫德预计2026年上半年获批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目标患者基数达80万(2031年扩至150万),销售峰值预计50亿元人民币 [7] - 基于耐赋康超预期销售表现,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15.7%-17.5%,经营费用率优化推动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35.7%至3.25亿元 [6][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48%至4.46亿元人民币,其中耐赋康销售额同比增长81%至3.03亿元,依嘉销售额增长6%至1.43亿元 [7] - 毛利率预计从2025年的70.0%提升至2027年的74.5%,净亏损大幅收窄61%至2.5亿元,2026年净利率预计达11.0% [6][7][14] - 2025年预计实现经营现金流-3.51亿元,2026年转正至3.07亿元,2027年自由现金流预计达5.49亿元 [8][14] 估值模型 - DCF估值采用11.7%的WACC和2%永续增长率,得出每股价值84港元,对应2.1倍收入达峰时市销率 [7][8] - 企业价值为245.99亿元人民币,股权价值275.82亿港元,净现金4.75亿元 [8] 催化剂事件 - 2025年下半年预计实现经营层面盈亏平衡,早于此前预期的第四季度 [7] - 艾曲莫德中国获批、医保谈判及自研管线BD合作机会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关键股价催化剂 [7] - EVER001的Ib/IIa期52周数据及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IIT研究数据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 [7]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01
交银国际· 2025-09-01 10:13
核心观点 - 宏观不确定性持续消退 全球风险偏好明显回升 海外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延续降温态势 美国与主要经济体就贸易框架达成初步共识 对华关税措施延迟90天实施 欧洲地缘冲突相关谈判有所转机 整体局势边际缓解[1] - "反内卷"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流动性波动对交投活跃度形成扰动 政策持续推进推动传统周期行业及部分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估值修复进程[1] - 海内外流动性宽松周期下港股有望延续向好势头 中国流动性延续宽松 A股市场情绪活跃提振港股交易氛围 南向资金对港股科技等板块配置需求保持旺盛 资金净流入态势有望延续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9月降息信号 港股受益于外资流入增加[1] 全球市场表现 - 恒指收盘25,078点 单日升0.32% 年初至今升25.01% 国指收盘8,948点 单日升0.35% 年初至今升22.74%[3] - 美股主要指数表现分化 道指收盘45,545点 单日跌0.20% 年初至今升7.05% 标普500收盘6,460点 单日跌0.64% 年初至今升9.84% 纳指收盘21,456点 单日跌1.15% 年初至今升11.11%[3] -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 布兰特原油收盘68.65美元 三个月升6.98% 年初至今跌7.95% 期金收盘3,473.70美元 三个月升4.72% 年初至今升32.12% 期银收盘38.80美元 三个月升16.27% 年初至今升34.23%[3] - 外汇市场欧元表现强劲 欧元兑美元收盘1.17 三个月升3.12% 年初至今升13.04% 日圆兑美元收盘146.83 三个月跌1.64% 年初至今升7.04%[3] 九月金股组合 - 奇富科技(QFIN US) 置富产业信托(778 HK) 豪威集团(603501 CH) 快手(1024 HK) 阿里巴巴(BABA US/9988 HK)[4] - 中国重汽(3808 HK) 康方生物(9926 HK) 泡泡玛特(9992 HK) 安踏(2020 HK) 中国电力(2380 HK)[4] 个股业绩与评级调整 高途(GOTU US) - 2季度收入同比增38% 高于预期5% 调整后运营亏损2.3亿元 同比收窄49% 亏损率17% 好于预期[5] - K12教育服务增长趋势不变 大学生成人业务恢复增长 线下布局初见成效 预计2025年亏损约1.8亿元 2026年转正[5] - 目标价上调至5.2美元 潜在涨幅+30.7% 维持买入评级[5] 理想汽车(2015 HK) - 2季度总收入同环比-4.5%/16.7% 归母净利11亿元/15亿元 符合预期[6] - 3季度车辆交付量指引9.0-9.5万辆 环比降约37.8%-41.1% 显著低于预期[6] - 下调销量预测由56万辆至44万辆 较2024年下滑12.3% 目标价下调至80.84港元 潜在涨幅-8.3% 维持中性评级[6][7] 云顶新耀(1952 HK) - 1H25收入同比增长48%至4.46亿元 耐赋康销售增长81%至3.03亿元 8月发货销售达5.22亿元[8] - 管理层调高指引 耐赋康全年销售额12-14亿元 全年总产品销售16-18亿元 2026年耐赋康有望翻倍至24-26亿元 2H25有望实现经营层面盈亏平衡[8] - 艾曲莫德有望于1H26获批 预计销售峰值50亿元 自研管线有BD出海机会 全球销售峰值有望超100亿元[9] - 目标价上调至84港元 潜在涨幅+32.2% 维持买入评级[8][9] 海吉亚医疗(6078 HK) - 1H25收入同比下降16.5%至19.9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34.5%至2.6亿元 住院和门诊服务收入分别下降18.4%/11.1%[10] - 积极信号包括经调整净利润环比2H24增长30%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同比+29.9% 自由现金流显著增长至2.1亿元 资产负债率降低9.7ppts至29.2%[10] - 新医院产能逐步落地 德州海吉亚2H25将实现单月盈利 多家在建医院投用 2025全年就诊人次有望接近500万[11] - 维持目标价18港元 潜在涨幅+24.3% 维持买入评级[10][11] 海尔智家(6690 HK) - 1H2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至1,564.9亿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至117.0亿元 2Q25收入同比增长10.4%至773.9亿元[12] - 中国内地市场优化渠道效率 空调业务表现亮眼 欧美市场稳健发展 新兴市场高增长延续[12] - 目标价上调至36.60港元 潜在涨幅+39.5% 维持买入评级[12][13] 伊利股份(600887 CH) - 1H25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至619.3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8%至71.6亿元[14] - 毛利率同比升1.1个百分点至36.1% 扣非净利率同比升2.4个百分点至11.3% 2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8%至288.4亿元[14] - 下调2025-26年收入预测7-9% 维持2025年净利率9%目标 目标价上调至34.50元人民币 潜在涨幅+20.7% 维持买入评级[14][15][16] 置富产业信托(778 HK) - 预测2026-2027年分派按年增长约2-3% 近期HIBOR波动引至股价下跌[17][18] - 美联储降息有助于公司股价回升 目标价上调至5.92港元 潜在涨幅+22.8% 维持买入评级[17][18] - 置富都会广场资产提升计划延后 屯门华都大道商场出租率回升至100%[21] 新华保险(1336 HK) - 1H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5% 投资业绩同比增长82% 上半年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3%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 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19]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58.4% 增速领先同业 FVOCI资产占比提升[19] - 目标价上调至58港元 潜在涨幅+22.1% 维持买入评级[19][20] 华润燃气(1193 HK) - 上半年盈利同比倒退30.5% 燃气销售/综合服务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4%/23%[22] - 预期2025全年零售气量同比增加1.1% 新增居民接驳量210万户 综合服务收入同比上升5% 2025全年盈利预计同比下降7.3%[22] - 目标价下修至16.50港元 潜在涨幅+7.2% 维持中性评级[22][23] 大唐新能源(1798 HK) - 上半年盈利同比下跌3% 综合上网电价同比下跌7% 风/光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降6%/29%[24] - 维持2025年新增风/光装机3吉瓦目标 十四五总装机目标21吉瓦 约80%为风电[24] - 2025年分红比率预计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十五五期间预期分红比率30-33% 2025/26年股息率为4.5%/5.2%[25] - 目标价上调至2.75港元 潜在涨幅+16.0% 维持买入评级[24][25] 固德威(688390 CH) - 2Q25收入20.2亿元 同环比增长9.0%/17.1% 盈利0.11亿元 同比增长129% 毛利率20.4% 同环比提高0.2/0.9个百分点[26] - 7月中国逆变器对欧出口金额创2023年8月以来新高 澳洲户储需求爆发式增长[26] - 目标价上调至49.00元人民币 潜在涨幅-2.5% 维持中性评级[26]
海吉亚医疗(06078):1H25承压但边际改善信号已现,前置投入驱动新增长,维持买入
交银国际· 2025-08-29 20:2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吉亚医疗(6078 HK)维持"买入"评级 [1][2][3] - 目标价为18.00港元,较当前股价14.48港元有+24.3%的潜在上涨空间 [1][2][6]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业绩承压,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6.5%和34.5%至19.9亿和2.6亿元人民币 [6] - 业绩压力正在逐步出清,医保回款边际好转,现金流和资本配置改善提振股东回报 [2][6] - 前置产能和技术投入有望逐步驱动成长,2H25起业绩增速有边际改善机会 [2][6] - 艰难时刻或已过去,未来现金流和资本配置策略不断优化,行业环境有向好趋势 [6] 财务表现 - 1H25住院和门诊服务收入分别下降18.4%和11.1% [6] - 新开医院折旧摊销1H25同比增加1,600万元 [6] - 经调整净利润环比2H24增长30% [6] - 1H25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和资本开支同比分别+29.9%和-28.5% [6] - 自由现金流显著增长至2.1亿元,资产负债率相较2024年末降低9.7个百分点至29.2% [6] - 技术型服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微创、介入手术量增长7.1% [6]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7年财务预测:2025E营业收入4,158百万人民币(较前预测-16.6%) [5] - 2025E毛利润1,160百万人民币(较前预测-23.0%),毛利率27.9%(较前预测-2.3个百分点) [5] - 2025E归母净利润509百万人民币(较前预测-31.6%),净利率12.2%(较前预测-2.7个百分点) [5] - 2026E营业收入4,615百万人民币,2027E营业收入5,157百万人民币 [5][15] 业务发展 - 新投用的德州海吉亚开始步入正轨,管理层预计2H25将实现单月盈利 [6] - 2H25-26年有多家在建医院投用,包括无锡、开元解化二期、曲阜新院区(2H25)及常熟(2026) [6] - 2025全年就诊人次有望接近500万(1H25 220万) [6] - 公司全面引入AI力量,拓展AI技术在医疗场景的应用,构建智慧医疗体系 [6] 估值分析 - 给予公司0.8倍2026年目标PEG(与公司历史均值相当) [6] - 维持18港元目标价,对应17.1倍2026年市盈率,略低于历史均值 [6]
华润燃气(01193):上半年经营压力高于预期,短期估值下降风险仍在
交银国际· 2025-08-29 20:02
投资评级 - 华润燃气(1193 HK)评级为"中性",目标价从20.4港元下调至16.50港元,较当前股价19.05港元存在13.4%下行空间[1][6] 核心观点 - 上半年盈利同比下滑30.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中单位数跌幅,主要因暖冬及工商业用气需求减弱导致零售气量同比下降0.9%[6] - 售气毛差同比改善0.01元至每立方米0.55元人民币,但经营费用上升导致燃气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4%[6] - 新增居民接驳量同比下降19%至83.1万户,综合服务收入因反垄断监管趋严同比下降18%[6] - 尽管业绩低于预期,公司仍将中期派息提高20%至0.3港元,并修改2025年派息政策为"全年派息额不下降"[6] - 公司明确全年回购3%股份(约6940万股)的目标,但上半年仅回购27万股,后续月均需回购1720万股[6]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1027亿港元,同比增长1.4%,预计2025年收入小幅下降0.3%至1024亿港元[3] - 2024年净利润40.9亿港元,同比下降21.7%,预计2025年进一步下降7.3%至38.5亿港元[3] - 每股盈利从2023年1.79港元降至2024年1.79港元,预计2025年降至1.66港元[3] - 2025-20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2.2%、14.3%和17.2%[3] - 市盈率从2024年10.6倍升至2025年11.5倍,市账率从1.07倍降至2025年1.03倍[3] - 股息率维持在4.9%-5.1%区间[3] 运营数据 - 2024年天然气总销量3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9%,预计2025年增速放缓至1.1%[9] - 售气毛差从2023年0.51元/立方米提升至2024年0.53元/立方米,预计2025年维持0.55元/立方米[9] - 新增居民接驳量从2023年337万户降至2024年269万户,预计2025年进一步降至210万户[9] - 2025年管理层指引:销气量低单位数增长、新增接驳210-220万户、毛差同比上涨0.01元/立方米[10] 同业比较 - 新奥能源(2688 HK)评级"买入",目标价73.66港元,较现价62.75港元有17.4%上行空间[16] - 昆仑能源(135 HK)评级"买入",目标价8.85港元,较现价7.18港元有23.3%上行空间[16] - 华润燃气估值降至9.5倍2026年市盈率,相对同业折让反映较大的盈利波动性[6] - 华润燃气股息率接近6%,为同业最高水平[6]
高途(GOTU):2季度业绩超预期,减亏趋势不改
交银国际· 2025-08-29 19:28
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目标价5.20美元,较当前收盘价3.98美元存在30.7%潜在涨幅 [2][4]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收入同比增长38%至13.89亿元人民币,高于彭博市场预期5% [8][9] - K12业务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49%,其中K9细分领域保持三位数增长,收入占比接近40% [8][9] - 大学生及成人业务经历调整后恢复增长,贡献总收入10%以上 [8] - 调整后运营亏损同比收窄49%至2.33亿元人民币,亏损率17%,优于预期 [8][9] - 公司持续投入AI战略优化产品与服务,获客效率提升及费用结构优化推动经营杠杆释放 [8] - 线下业务布局初见成效,整体业务向上确定性增强 [3]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预计亏损1.76亿元人民币,2026年实现扭亏为盈,调整后净利润达2.13亿元人民币 [7] 财务预测 - 2025年收入预测上调至61.33亿元人民币(原59.42亿元),增幅3.2%,预计同比增长34.7% [7] - 2026年收入预测75.75亿元人民币(原73.60亿元),增幅2.9%,预计同比增长23.5% [7] - 毛利率保持稳定,2025-2027年预计维持在67.7%-68.0%区间 [7] - 2026年调整后净利润预计达2.13亿元人民币,对应净利率2.8% [7] - 现金流方面,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为-8.53亿元人民币,2026年转正至3.42亿元人民币 [18] 业务细分表现 - K12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1.83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7%,但同比增长49% [9] - 成人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8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2%,同比下降5% [9] - 2025年第三季度展望:预计收入同比增长31%,其中K9业务维持60%以上高增速,成人业务恢复约15%正增长 [8][10]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市值5.29亿美元,年初至今股价上涨81.74% [6] - 52周股价区间为1.88-4.37美元,200天均价3.46美元 [6] - 估值基于2026年线上及线下教学服务综合盈利,给予15倍市盈率 [3]
理想汽车-W(02015):2季度收入和盈利大致符合预期,但3季度指引逊预期
交银国际· 2025-08-29 19:20
投资评级 - 中性评级 目标价80 84港元 较当前股价88 15港元存在8 3%下行空间 [1][7] 核心观点 - 2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总收入环比增长16 7%至人民币144 46亿元 汽车毛利率19 4% 环比微降0 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11亿元 Non-GAAP净利润15亿元 [7] - 3季度指引显著低于预期:收入指引248-262亿元(环比下降38 8%-42 1%) 交付量指引9-9 5万辆(环比下降37 8%-41 1%) 月均销量仅3-3 2万辆 [7] - L系列基本盘面临压力:老款L系列清库存导致短期需求不稳 下半年将面临问界新M7的竞争 可能对L6/L7销量构成负面影响 [7] - 新车型支撑有限:i8车型预计3季度交付8000-10000辆 但体量不足以抵消L系列下滑对营收和利润的冲击 [7] 财务数据 - 收入预测调整:2025年预期收入下调至1231 9亿元(同比下降14 7%) 2026年预期1427 1亿元(同比增长15 8%) [6][7] - 盈利预测大幅下调: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从4 29元下调38 5%至2 64元 2026年从5 44元下调44 2%至3 04元 [6][7] - 利润率承压:2025年预期毛利率19 5%(较2024年20 5%下降1个百分点) 净利率4 3%(较2024年5 6%下降1 3个百分点) [6][13] - 现金流压力:2025年预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1 88亿元 较2024年159 33亿元大幅恶化 [13] 估值指标 - 当前市值2944 62亿港元 对应2025年预期市销率1 2倍 [1][6][7] - 估值倍数:2025年预期市盈率30 6倍 市账率2 07倍 [6] - 历史股价表现:52周高位128 7港元 低位71 9港元 当前股价较200日均价105 06港元低16 1% [4] 同业对比 - 在交银国际覆盖的整车厂中 理想汽车是唯一获得"中性"评级的企业 其他同业如比亚迪(1211 HK)、小鹏汽车(9868 HK)均获"买入"评级 [10]
固德威(688390):业绩有所修复,有望受益于欧、澳户储需求增长
交银国际· 2025-08-29 19:19
投资评级 - 中性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2Q25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17.1%,盈利0.11亿元,同比增长129%,环比扭亏为盈 [7] - 毛利率20.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环比提高0.9个百分点 [7] - 净利率1.2%,同比持平,环比提高1.8个百分点 [7] - 对欧洲逆变器出口金额同环比增长28%/17%至3.98亿美元,创2023年8月以来新高 [7] - 对澳洲逆变器出口金额同环比大增187%/62%至0.56亿美元 [7] - 期末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3%,环比下降14% [7] - 目标价上调至49.00元(原43.30元),基于26倍2026年市盈率估值 [7]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6.738亿元,同比下降8.4%,预计2025年收入8.022亿元,同比增长19.1% [6] - 2024年净亏损6200万元,预计2025年净利润1.7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6] - 预计2025年每股盈利0.70元,2026年1.88元,2027年3.25元 [6] - 毛利率从2024年的21.0%预计提升至2027年的24.0% [14] - 净利率从2024年的-0.9%预计提升至2027年的7.5% [14] 业务运营 - 1H25并网逆变器销量36.63万台,同比增长43% [7] - 储能逆变器销量3.32万台,同比增长47% [7] - 海外逆变器销量16.23万台,增长5% [7] - 中国内地逆变器销量23.72万台,大增92% [7] - 储能电池销量214.5 MWh,大增63% [7] - 户用系统销量648 MW,增长60% [7] - 子公司昱德新能源归母净利润0.87亿元,贡献公司主要盈利 [7] 市场地位 - 市值79.77亿元 [4] - 52周股价区间37.56-69.95元 [4] - 日均成交量1548万股 [4]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22.89% [4] - 200天平均股价42.71元 [4] 行业比较 - 在交银国际新能源行业覆盖公司中,固德威评级为中性,潜在涨幅-2.5% [11] - 同行阳光电源(300274 CH)评级为买入,目标价119.00元,潜在涨幅19.5% [11] - 行业覆盖包括运营商、光伏制造(逆变器、多晶硅、光伏玻璃、电池片)等多个子行业 [11]
大唐新能源(01798):大唐新能源(1798HK)
交银国际· 2025-08-29 19:17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大唐新能源(1798 HK)"买入"评级 [2] - 目标价从原水平上调至2.75港元 [1] - 潜在涨幅为+16.0% [1] 核心观点 - 公司积极应对弃电率问题,分红比率逐步提升下股息率仍具吸引力 [2] - 维持估值8倍预测市盈率,基准年移至2026年 [6] - 2025年分红比率预计为30%(不计及永续债成本),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6] - 十五五期间预期分红比率在30-33%,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6] - 在30%分红比率下,2025/26年股息率为4.5%/5.2%,对中长期估值提升有帮助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盈利同比降3%,降幅在市场预期之内 [6] - 上半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8%/27% [6] - 综合上网电价同比下跌7% [6] - 折旧摊销费用同比上升4%/30%,导致风/光分部经营利润同比降6%/29% [6] - 有效借贷利率同比降约0.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降12% [6] - 所得税费用增30.2%,主要由于子公司利润波动及部分项目所得税优惠到期 [6] - 中期分红每股维持人民币0.03元 [6] - 2025年收入预测为13,23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3% [5]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为2,42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3% [5] - 每股盈利预测为0.27人民币,较前预测值0.31人民币下调12.6% [5] 运营数据 - 上半年风电/光伏项目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1,138/542小时,同比降29/228小时 [6] - 存量项目弃风/光率同比增6.6/5.7个百分点至10.86%/19.3% [6] - 上半年风/光装机仅增35/188兆瓦(共222兆瓦),低于公司原预期0.8-1.0吉瓦装机目标 [6] - 目前在建容量约为1吉瓦,上半年获取建设项目指标2.25吉瓦 [6] - 公司维持2025年新增风/光装机3吉瓦的目标 [6] - 十四五目标总装机目标21吉瓦,当中约80%为风电 [6] - 报告预期公司全年风/光新增装机1.5/1.2吉瓦 [6] - 预计2025年总装机容量将达21,546兆瓦,2027年增至27,546兆瓦 [8] - 预计2025年总发电量将达36,640吉瓦时,同比增长9.8% [8]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为8.0倍(2025E),预计2026年降至6.9倍 [5] - 当前市账率为0.78倍(2025E),预计2027年降至0.67倍 [5] - 市值5,927.54百万港元 [4] - 52周高位2.50港元,52周低位1.75港元 [4] - 200天平均价2.27港元 [4] - 年初至今股价变化+13.94% [4] 行业比较 - 大唐新能源在交银国际新能源行业覆盖公司中属于"运营商"子行业 [15] - 同行评级均为"买入",包括京能清洁能源(潜在涨幅30.5%)、中国电力(19.8%)、华润电力(21.4%)、龙源电力(22.7%) [15]
中国财险(02328):中国人保财险(2328HK)
交银国际· 2025-08-29 16:2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中国人保财险(2328 HK)"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17港元上调至24港元 潜在涨幅27.7%[1] - 当前收盘价为18.79港元 市值129,637.66百万港元[3] - 基于1.7倍2025年市净率进行估值[7]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净利润同比增长32.3% 未年化ROE达9% 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7] - 中期分红每股0.24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4%[7] - 2025年预计盈利同比增长28% 2025-2027年ROE有望保持在14%以上[7] - 2025E每股盈利1.86元人民币 较前预测1.57元上调18.1%[5][9] 承保业务分析 - 上半年综合成本率94.8%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7] - 承保利润同比增长44.6% 车险和企财险为主要增长来源[7] - 车险综合成本率94.2%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主要因费用率下降4.1个百分点[7] - 非车险综合成本率95.7%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农险保持优异水平[7] 投资业务表现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5.2% 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6.6%[7] - 股票占比上升2.0个百分点至9.2% 股票投资收益率表现优异[7] - 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2.6% 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7] - 资产配置结构调整:定期存款占比下降2.0个百分点 国债及政府债占比上升2.6个百分点[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E收入512,327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6%[5][8] - 2025E净利润41,278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3%[5][8] - 2025E市净率1.33倍 市盈率9.3倍[5] - 2025-2027年预计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 从97.0%降至96.6%[8] 业务结构展望 - 车险占比预计从2024年61%降至2027年59%[14] - 意外伤害及健康险占比预计从2024年10%升至2027年12%[14] - 非车险报行合一推行将推动综合成本率改善[7] - 公司作为龙头财险公司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