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

搜索文档
 禾赛-W(02525):Robotaxi业务订单持续落地,首予港股买入评级
 交银国际· 2025-09-17 16:4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禾赛集团港股(2525 HK)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69 66港元 较当前234 00港元股价存在15 2%潜在上涨空间[1][4]   核心观点 - Robotaxi业务订单持续落地 2025年9月15日与美国领先Robotaxi企业签订超过4000万美元(约2 85亿元人民币)激光雷达订单 作为唯一供应商提供远距和近距产品 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4] - 近期获得多个Robotaxi相关定点订单 包括Motional IONIQ 5 Robotaxi全球独家激光雷达订单 哈啰首款Robotaxi车型HR1单车搭载8台激光雷达 计划2026年量产下线 2027年部署超5万辆[4]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成为行业催化剂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 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具备L3级自动驾驶车型对感知要求更高 单车激光雷达搭载量通常在3台以上[4] - 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出货量55万台 同比增长276 2% 其中ADAS交付量45万台增长237 5%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9 8万台增长692 9% 在前装量产领域装机量市占率33%居行业第一[4]   财务预测 - 收入预测: 2025E为323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55 8%) 2026E为443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7 0%) 2027E为5775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0 2%)[3][11] - 净利润预测: 2025E为253百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 2026E为441百万元人民币(增长74 5%) 2027E为624百万元人民币(增长41 6%)[3][11] - 毛利率预测: 2025E为42 0% 2026E为38 6% 2027E为35 8%[5][11] - 净利率预测: 2025E为7 8% 2026E为9 9% 2027E为10 8%[5][12] - 每股盈利预测: 2025E为1 91元人民币 2026E为3 34元人民币 2027E为4 73元人民币[3][12]   估值分析 - 基于DCF估值模型得出每股价值34 66美元 换算汇率为7 78港元/美元 对应港股目标价269 66港元[6] - 估值假设: WACC为9 9% 无风险利率4% 市场风险溢价8% Beta值1 1 税前债务成本5% 预期债权比例30% 有效税率15%[6] - 市盈率估值: 2025E为111 9倍 2026E为64 2倍 2027E为45 3倍[3] - 市账率估值: 2025E为6 76倍 2026E为6 12倍 2027E为5 39倍[3]   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激光雷达出货量55万台同比增长276 2% ADAS交付量45万台同比增长237 5% 机器人领域交付量9 8万台同比增长692 9%[4] - 市场地位: 根据盖世汽车数据 2025年上半年在前装量产领域装机量市占率33%居行业第一[4] - 盈利能力指标: 2025E的ROA为4 0% ROE为6 2% ROIC为5 3% 2026E的ROA为6 2% ROE为10 0% ROIC为8 4%[12]   预测调整 - 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约2% 反映持续获取订单能力及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后市场空间扩大[4][5] - 同步上调2026-2027年净利润预测6%-7% 2026E净利润从414百万元上调至441百万元 2027E净利润从591百万元上调至624百万元[4][5]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17
 交银国际· 2025-09-17 11:35
 禾赛集团投资观点 - 首予港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269 66港元 较当前收盘价234 00港元有+15 2%潜在涨幅 [3][4] - 获得美国领先Robotaxi企业超过4000万美元激光雷达订单 作为唯一供应商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交付 [3] - 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成为行业催化剂 有望加速激光雷达渗透并提升单车搭载量 [3]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约2% 反映持续获取订单能力和L3法规落地后市场空间扩大 [4] - 基于DCF模型上调美股目标价至34 66美元 原为27 52美元 [4]   全球主要指数表现 - 恒指收盘26 439点 年初至今+31 80% 国指收盘9 386点 年初至今+28 76% [5] - 道指收盘45 758点 年初至今+7 55% 标普500收盘6 607点 年初至今+12 33% 纳指收盘22 334点 年初至今+15 66% [5] - 德国DAX收盘23 329点 年初至今+17 18% 法国CAC收盘7 818点 年初至今+5 93% 英国富时100收盘9 196点 年初至今+12 51% [5]   大宗商品及外汇表现 - 布兰特原油67 45美元 三个月-7 98% 年初至今-9 56% [5] - 期金3 682 20美元 三个月+8 41% 期银42 20美元 三个月+16 01% [5] - 欧元兑美元1 19 三个月+2 24% 年初至今+14 46% 英镑兑美元1 37 三个月+0 44% 年初至今+9 04% [5]   恒生指数成份股表现 - 腾讯控股收盘645 00港元 市值5 856 826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54 68% 2025E市盈率21 46倍 [8] - 汇丰控股收盘107 20港元 市值1 873 642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41 42% 2025E市盈率9 76倍 [8] - 阿里巴巴收盘153 50港元 市值2 752 499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86 29% 2025E市盈率20 80倍 [9]   国企指数成份股表现 - 小米集团收盘56 45港元 市值1 213 594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63 62% 2025E市盈率31 57倍 [9] - 美团收盘100 30港元 市值554 820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33 88% [9] - 建设银行收盘7 77港元 市值2 076 463百万港元 年初至今+19 91% [9]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16
 交银国际· 2025-09-16 09:45
交银国际研究 每日晨报 2025 年 9 月 16 日 今日焦点 | 汽车行业 | | | --- | --- | | 技术创新激发汽车消费需求,关注 | L3 级自动驾 | | 驶法规落地节奏 | | | 陈庆 | angus.chan@bocomgroup.com | 9 月 1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 着力扩大消费,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生产准入。《方案》明确提出: 2025 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 3230 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 3%,2026 年行 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在辅助驾驶方面,有条件批准 L3 级车型的生 产准入。 | 银行业 | | | --- | --- | | 8 |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融均符合市场预期 | | 万丽, CFA, FRM | wanli@bocomgroup.com | 8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 5900 亿元,符合万得市场平均预期,同比少增 3100 亿元,企业部门贷款表现相对较好。8 月新增社融为 2.57 万亿元, 符合万得市场平均预期,同比少增 4630 亿元,主要由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社融均符合市场预期
 交银国际· 2025-09-15 21:15
 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评级为"领先" 预期行业未来12个月表现相对于大盘标杆指数具吸引力 [17]   核心观点总结 - 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 符合市场预期 但同比少增3100亿元 企业部门贷款表现相对较好 [1] - 8月新增社融2.57万亿元 符合市场预期 同比少增4630亿元 主要受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同比少增影响 [1] - M1增速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至6.0% 主要受低基数影响 M2增速持平于8.8% [1] - 非银机构存款同比多增5500亿元至1.18万亿元 居民存款同比少增6000亿元 显示存款向资本市场转移态势延续 [1] - 预计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将提振信贷需求 股票市场成交活跃态势有望延续 [1]   信贷数据表现 - 居民短期贷款新增105亿元 同比少增611亿元 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00亿元 同比少增1000亿元 [1][2] - 企业短期贷款新增700亿元 同比多增2600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700亿元 同比少增200亿元 [1][2] - 企业票据融资新增531亿元 同比少增4920亿元 非银机构贷款净减少1130亿元 [1][2] - 2025年1-8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3.46万亿元 同比少增9700亿元 [2]   社融结构分析 - 表外融资中未贴现票据同比多增1323亿元至1974亿元 委托贷款减少166亿元 信托贷款新增350亿元 [1][2] - 政府债券发行1.37万亿元 同比少增2519亿元 仍是社融主要来源 [1][2] - 企业债券融资1343亿元 同比少增360亿元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457亿元 同比多增325亿元 [2] - 2025年1-8月累计新增社融26.56万亿元 同比多增4.66万亿元 [2]   存款结构变化 - 8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06万亿元 同比少增1600亿元 [1][2] - 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 同比少增503亿元 [1][2] - 财政存款新增1900亿元 同比少增3687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新增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1][2] - 2025年1-8月累计新增存款20.5万亿元 同比多增7.62万亿元 [2]   覆盖公司评级 - 中金公司(3908 HK)目标价22港元 潜在涨幅3.0% 评级买入 [16] - 中信证券(6030 HK)目标价30港元 潜在涨幅2.4% 评级买入 [16] - 众安在线(6060 HK)目标价23港元 潜在涨幅27.6% 评级买入 [16] - 中国太保(2601 HK)目标价44港元 潜在涨幅33.9% 评级买入 [16] - 中国平安(2318 HK)目标价73港元 潜在涨幅27.8% 评级买入 [16] - 奇富科技(QFIN US)目标价58美元 潜在涨幅104.5% 评级买入 [16]
 汽车行业:技术创新激发汽车消费需求,关注L3级自动驾驶法规落地节奏
 交银国际· 2025-09-15 21: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2][3]   核心观点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扩大消费、提升供给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和深化国际合作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2] - 2025年目标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 [2] - 推进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和道路通行试点,加快配套法规完善 [2] - 技术创新重点包括先进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系统、车用操作系统和网联赋能技术 [2] - 2025年1-8月乘用车零售1474万辆(同比增长9.5%),预计2025年四季度因购置税政策调整可能出现集中购车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全固态电池处于量产验证阶段,半固态电池在高端乘用车市场加速落地 [2] - 整车厂与本土智驾芯片企业合作深化,推动国产芯片出货规模扩张,重点关注地平线与黑芝麻智能 [2] - 华为ADS 4 Ultra旗舰版搭载高速L3方案,极氪9X光辉配备5颗激光雷达实现感知冗余 [2]   覆盖公司评级与目标 - 电池领域:国轩高科(买入,目标价41.14元)、亿纬锂能(买入,目标价56.51元)、瑞浦兰钧(买入,目标价15.46港元)、中创新航(买入,目标价24.77港元)、宁德时代(买入,目标价314.11元) [3] - 电动两轮车领域:雅迪控股(买入,目标价22.63港元)、九号公司(买入,目标价75.02元)、绿源集团(中性,目标价7.16港元) [3] - 重卡领域:中国重汽(买入,目标价26.45港元)、潍柴动力(买入,目标价20.50港元) [3] - 激光雷达领域:禾赛集团(买入,目标价27.52美元)、速腾聚创(买入,目标价41.89港元) [3] - 整车厂领域:蔚来汽车(买入,目标价62.75港元)、比亚迪股份(买入,目标价150.72港元)、长城汽车(买入,目标价22.50港元)、吉利汽车(买入,目标价24.21港元)、赛力斯(买入,目标价180.50元)、小鹏汽车(买入,目标价134.69港元)、理想汽车(中性,目标价80.84港元)、广汽集团(中性,目标价3.34港元) [3]
 互联网行业月报:8月电商增长稳健,本地生活服务竞争拓展至到店-20250915
 交银国际· 2025-09-15 21:09
 行业投资评级 - 互联网行业评级为"领先" [4]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实物电商网上零售额调整后同比增长7.1%,增速较7月的8.3%有所放缓但保持稳健 [4] - 电商平台GMV及变现效率提升,在国补政策利好下利润持续释放 [4] - 本地生活服务竞争从到家业务延伸至到店业务,AI技术应用深化帮助平台更好把握消费者需求 [4]   电商行业表现 - 2025年8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调整后同比增长7.1%,较7月增速8.3%有所回落 [4][6] - 分品类看:家用电器同比增长14%,通讯器材增长7%,家具增长19% [4] - 吃类、穿类、用类商品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15.0%、2.4%和5.7% [6] - 邮政局预计8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2% [4][11]   主要电商平台分析 - 阿里巴巴:受益于技术服务费收取和全站推广渗透,预计9月季度CMR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但即时零售投入加大可能使利润端承压 [4]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零售用户流量和购频快速增长,预计三季度零售收入和利润保持约10%同比增速 [4] - 拼多多:2025下半年仍保持商家扶持和用户投入,但扶持计划及国补影响将边际好转 [4] - 快手:预计三季度电商GMV同比增长15%,达人分销和营销托管或带动佣金收入增速快于GMV增速 [4]   本地生活服务竞争态势 - 阿里巴巴:高德地图上线"扫街榜"布局到店业务,基于用户导航行为和信用生成美食、酒店等业态的综合评分和排名 [4] - 美团:大众点评9月重启品质外卖服务,依托B端自研大模型筛选用户真实点评,C端AI智能体和AI搜索服务进入测试阶段 [4] - 抖音:针对人均消费<100元人民币的非连锁餐饮商户上线"烟火小店扶持计划",提供流量激励和搜索曝光等资源支持 [4]   估值表现 - 现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阿里巴巴19.2倍、京东11.6倍、拼多多12.2倍、快手14.5倍 [4] - 覆盖公司多数获得"买入"评级,包括美团(目标价147港元,潜在涨幅52.3%)、拼多多(目标价150美元,潜在涨幅19.6%)、京东(目标价40美元,潜在涨幅18.8%)等 [15]   行业增长趋势 - 预计2025年电商大盘GMV同比增长6% [13] - 快递业务量保持稳定增长,2023-2025年期间同比增速在10%-20%区间波动 [10][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2024年的3.4%提升至2025年的4.8% [5]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15
 交银国际· 2025-09-15 10:47
 新能源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2027年中国内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0GW以上,预计实际装机有望远超该下限 [1] - 政策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加快价格机制建设,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 [1] - 2025年5月新能源抢装结束后国内储能需求保持强劲,8月中国内地储能市场完成25.8GW/69.4GWh招标,创历史新高 [1] - 未来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电价/补偿将成为储能盈利来源,有利于提升储能收益率,预计在经济性推动下中国内地储能新增装机将快速增长 [1]   电池行业市场表现与产能扩张 - 2025年8月中国内地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同比增长32.4%,环比增长11.9% [2] - 中国电池出口维持稳健,8月合计出口22.6GWh,同比增长23.9%,环比下降2.6%,出口占当月销量16.8% [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市场电芯累计出货240.2GWh,同比增长106.1% [2] - 头部电池企业储能业务收入增速显著,中创新航/亿纬锂能1H25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09.7%/32.5% [2] - 头部电池企业开启新一轮产能扩张,中创新航在常州、成都、厦门和葡萄牙启动项目建设,预计2026年迎来产能集中释放 [2]   电池行业股价表现与技术进展 - 2025年8月11日至9月11日,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股价分别上涨22.4%/63.4%/61.7%/35.6%,触及目标价 [3] - 股价上涨主要驱动力来自储能订单的持续高景气,以及部分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进展 [3] - 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量产验证阶段,低空飞行、机器人和AI等新兴场景为固态电池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加速产业化落地 [3][5]   全球主要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26,388点,单日上涨1.23%,年初至今上涨28.12% [4] - 国企指数收盘9,365点,单日上涨1.13%,年初至今上涨28.46% [4] - 纳斯达克指数收盘22,141点,单日上涨0.44%,年初至今上涨14.66% [4] - 道琼斯指数收盘45,834点,单日下跌0.59%,年初至今上涨7.73% [4] - 标普500指数收盘6,584点,单日下跌0.05%,年初至今上涨11.95% [4]   大宗商品及外汇市场表现 - 布兰特原油收盘66.37美元/桶,三个月下跌4.32%,年初至今下跌11.01% [4] - 期金收盘3,649.40美元/盎司,三个月上涨7.94%,年初至今上涨38.80% [4] - 期银收盘42.26美元/盎司,三个月上涨16.80%,年初至今上涨46.20% [4] - 期铜收盘10,004.50美元/吨,三个月上涨2.31%,年初至今上涨14.92% [4] - 欧元兑美元汇率1.17,三个月上涨1.25%,年初至今上涨13.25% [4]   恒生指数成份股表现 - 腾讯控股(700 HK)收盘643.50港元,市值5.85万亿港元,单日上涨6.28%,年初至今上涨54.32% [8] - 阿里巴巴(9988 HK)收盘151.10港元,市值2.69万亿港元,单日上涨14.64%,年初至今上涨83.37% [9] - 汇丰控股(5 HK)收盘106.30港元,市值1.86万亿港元,单日上涨4.11%,年初至今上涨40.24% [8] - 中国移动(941 HK)收盘87.85港元,市值1.82万亿港元,单日上涨2.33%,年初至今上涨14.69% [8] - 建设银行(939 HK)收盘7.88港元,市值2.11万亿港元,单日上涨2.74%,年初至今上涨21.60% [8]   国企指数成份股表现 - 美团(3690 HK)收盘96.55港元,市值5,340.77亿港元,单日下跌6.26%,年初至今下跌36.35% [9] - 小米集团(1810 HK)收盘55.15港元,市值1.19万亿港元,单日上涨2.80%,年初至今上涨59.86% [9] - 京东(9618 HK)收盘131.70港元,市值3,560.15亿港元,单日上涨7.86%,年初至今下跌3.16% [9] - 农夫山泉(9633 HK)收盘52.30港元,市值2,633.13亿港元,单日上涨2.65%,年初至今上涨54.05% [9] - 网易(9999 HK)收盘236.40港元,市值7,515.51亿港元,单日上涨12.57%,年初至今上涨70.81% [9]
 电池行业月报:上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显著,关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20250912
 交银国际· 2025-09-12 19:5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电池行业维持积极看法,重点覆盖的电池企业均获得"买入"评级,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和瑞浦兰钧 [2][17]   核心观点 - 行业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动力电池装车量持续提升,以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加速 [1][4] - 头部电池企业基于订单强劲启动新一轮产能扩张,预计2026年迎来集中释放 [4] - 新兴应用场景如低空飞行、机器人和AI正在为固态电池打开新市场空间 [4]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8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62.5GWh,同比增长32.4%,环比增长11.9% [4] - 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51.6GWh,同比增长47.3%,占比82.5% [4] - 8月电池出口量22.6GWh,同比增长23.9%,其中动力电池出口15.1GWh,占比66.6% [4][8] - 1H25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40.2GWh,同比增长106.1%,预计全年出货460.0GWh [4] - 1H25中国企业新签海外储能订单超160GWh,同比增长220.28% [4]   企业表现与估值 - 宁德时代8月装车量26.5GWh,市占率42.4%,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 [14] - 亿纬锂能1H25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5% [4] - 中创新航1H25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7% [4] - 覆盖企业最新股价表现(2025/8/11–2025/9/11):宁德时代+22.4%、亿纬锂能+63.4%、国轩高科+61.7%、中创新航+35.6% [4]   技术发展动态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固态电池研究院量产基地揭牌 [4] - 国轩高科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4] - 固态电池正从实验室走向量产验证阶段 [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5年8月动力电池CR2为63.1%(宁德时代42.4%+比亚迪20.9%),CR5为81.5%,CR10为95.0% [14][16] - 1-8月累计装车量前三:宁德时代178.16GWh(42.7%)、比亚迪95.21GWh(22.8%)、中创新航29.18GWh(7.0%) [15]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储能需求保持强劲
 交银国际· 2025-09-12 19:5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新能源行业,重点分析光伏和储能领域,对多个上市公司给出买入或中性评级 [3]   核心观点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推动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目标达180GW以上,实际装机有望超250GW [2] - 政策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 [2] - 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推动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建立 [2] - 抢装结束后中国内地储能需求保持强劲,8月完成25.8GW/69.4GWh招标创历史新高 [2] - 主动配储下产品性能将得到重视,利好龙头企业提高市占率 [2] - 储能项目收益率提升将推动中国内地储能需求快速增长 [2]   政策目标与装机预测 - 2027年中国内地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规模达180GW以上 [2] - 2024年新增装机42.4GW,同比增长87%,累计装机达73.8GW [2]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21.2GW,同比增长62%,累计装机达94.9GW [2] - 即使保守估计2025-27年新增装机与2024年持平,2027年累计装机也将超200GW [2] - 预计实际装机有望超250GW,远超180GW的目标下限 [2]   市场机制建设 - 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 [2] - 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 [2] - 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 [2] - 内蒙、河北、甘肃等省份已针对储能建立了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机制 [2] - 未来或将有更多省份跟进容量电价机制 [2]   市场需求表现 - 尽管取消强配储能,但在限电率提高和峰谷电价差扩大情况下,新能源主动配储仍可明显提高项目收益率 [2] - 部分省份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的推出提高了独立储能项目收益率 [2] - 2025年5月新能源抢装结束后,储能需求并未出现较大下跌,反而继续保持强劲 [2] - 8月中国内地储能市场完成25.8GW/69.4GWh招标,创历史新高 [2] - 主要得益于12个GWh级大型单体项目完成采招以及中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订单落地 [2] - 推出容量补偿政策的内蒙古招标量高达18.5GWh [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主动配储时业主对产品性能的重视程度将大大提高 [2] - 利好龙头企业提高市占率 [2] - 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电价/补偿都将成为储能盈利来源 [2] - 有利于提升储能收益率,在经济性推动下中国内地储能新增装机将快速增长 [2]   覆盖公司评级 - 新奧能源(2688 HK):买入评级,目标价73.66港元,潜在涨幅12.0% [3] - 昆仑能源(135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85港元,潜在涨幅20.7% [3] - 华润燃气(1193 HK):中性评级,目标价16.50港元,潜在跌幅19.1% [3] - 中国燃气(384 HK):中性评级,目标价6.80港元,潜在跌幅14.1% [3] - 中集安瑞科(3899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40港元,潜在涨幅13.1% [3] - 大唐新能源(1798 HK):买入评级,目标价2.75港元,潜在涨幅3.8% [3] - 京能清洁能源(579 HK):买入评级,目标价3.12港元,潜在涨幅20.0% [3] - 中国电力(2380 HK):买入评级,目标价3.75港元,潜在涨幅7.8% [3] - 华润电力(836 HK):买入评级,目标价21.82港元,潜在涨幅16.4% [3] - 龙源电力(916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23港元,潜在涨幅2.6% [3] - 阳光电源(300274 CH):买入评级,目标价119.00元,潜在跌幅13.4% [3] - 固德威(688390 CH):中性评级,目标价49.00元,潜在跌幅11.5% [3] - 协鑫科技(3800 HK):买入评级,目标价1.59港元,潜在涨幅20.5% [3] - 新特能源(1799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62港元,潜在涨幅6.6% [3] - 福莱特玻璃(6865 HK):买入评级,目标价11.70港元,潜在跌幅0.4% [3] - 信义光能(968 HK):买入评级,目标价3.70港元,潜在涨幅5.4% [3] - 凯盛新能(1108 HK):中性评级,目标价3.71港元,潜在跌幅15.9% [3] - 钧达股份(002865 CH):买入评级,目标价57.70元,潜在涨幅25.7% [3] - 爱旭股份(600732 CH):中性评级,目标价16.50元,潜在涨幅1.9% [3] - 信义能源(3868 HK):中性评级,目标价1.28港元,潜在跌幅3.8% [3]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912
 交银国际· 2025-09-12 11:18
 核心观点 - 科技行业表现强劲,特别是AI算力和存储领域,预计存储价格持续走强至2026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需求增长[1] - 房地产行业处于淡季,但政策刺激和传统旺季有望推动市场活跃度回升[3] - 全球主要指数和商品价格显示市场整体上行趋势,贵金属和部分外汇涨幅显著[4]   科技行业 - 8月科技股增长强劲,A股市场表现最佳,AI为核心领涨主力[1] - 存储价格持续走强,DRAM价格强劲趋势预计延续至1H26,NAND价格保持坚挺至1Q26[1] - 半导体设备进口额7月增长迅速,国产半导体制造投入保持较高水平,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测上调至520亿美元(前值500亿美元),同比增长5%[1] - 台积电8月营收保持30%以上增长,看好其2纳米及16A技术优势带来的AI相关收入快速增长[2] - 甲骨文未来合同收入增加3,170亿美元,反映全球AI算力投入需求持续增长[2] - 投资建议聚焦AI算力、存储、通信领域的全球头部半导体公司,但需注意估值较高问题,建议适当分散投资[2]   房地产行业 - 前百开发商2025年8月全口径销售总额2,202亿元,环比下降4%(7月为2,294亿元)[3] - 跟踪的20家主要上市开发商8月销售额环比上升14.2%,销售均价和面积均上升,主要因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保利置业表现优异[3] - 8月楼市政策以公积金和松绑为主,通过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放开限购、减轻租购负担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3] - 预计9月传统营销旺季推动市场活跃度阶段性回升[3] - 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跌3.4%,环比下跌0.3%;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跌5.9%,环比下跌0.5%[5] - 投资启示关注资本市场情绪好转,领先民企可能加速债务重组,中长期看好华润置地和越秀地产[5]   全球市场数据 - 恒指收盘26,086点,跌0.41%,年初至今升26.56%;国指收盘9,260点,跌0.73%,年初至今升27.03%[4] - A股表现强劲,上综指升1.66%至4,062点,深综指升2.54%至2,583点,年初至今分别升15.62%和26.14%[4] - 美股道指升1.36%至46,108点,标普500升0.85%至6,587点,纳指升0.72%至22,043点,年初至今分别升8.38%、12.00%和14.15%[4] - 商品市场中布兰特原油跌3.32%至67.49美元,期金升9.70%至3,643.60美元,期银升13.83%至41.21美元,期铜升1.20%至9,847美元[4] - 外汇市场日元跌1.62%至147.20,英镑升0.15%至1.36,欧元升2.14%至1.17[4] - 恒指技术指标显示50天平均线25,297.27点,200天平均线23,876.08点,14天强弱指数61.90[4]   个股表现(恒指成分股) - 腾讯控股收盘629.50港元,升3.96%,年初至今升50.96%,市值5.72万亿港元[8] - 汇丰控股收盘105.10港元,升2.94%,年初至今升38.65%,市值1.84万亿港元[8] - 阿里巴巴收盘143.30港元,升8.73%,年初至今升73.91%,市值2,553.55亿港元[9] - 中芯国际收盘63.35港元,升7.92%,年初至今升99.21%,市值3,800.30亿港元[8] - 华润置地收盘32.50港元,升3.77%,年初至今升44.12%,市值2,317.56亿港元[8]   经济数据预期 - 美国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环比预期0.90%,消费价格指数同比预期2.70%,环比预期0.20%[6] - 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预期237,000人[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