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
搜索文档
2025年陆家嘴论坛点评:金融全方位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上海证券· 2025-06-18 18:14
金融开放举措 - 央行八项金融开放举措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包括国际贸易便利化、投资品种多元化、健全征信体系[3] - 多元化或为国际货币、跨境支付、全球金融稳定体系及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改革方向[3] 外资参与领域 - 金融监管总局欢迎外资参与消费、科技、绿色、养老等金融领域及财富管理市场[5] - 预计2030年碳达峰目标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30万亿元,中国过去5年受托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是全球第二大资产与财富管理市场[6]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强调资本市场改革服务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7] - 科创板将推出“1 + 6”政策措施,发展科创债、培育长期资本[8] 外汇市场情况 -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1.6%,下半年外汇市场有条件平稳运行[9] - 外管局将建立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9] 风险提示 - 中美经贸谈判、中东地缘冲突等外部不确定性存在,国内经济弱复苏进度或低于预期,稳增长政策效果或不及预期[10]
港股策略周报-20250618
上海证券· 2025-06-18 18:09
报告核心观点 上周港股主要指数涨多跌少,美国 5 月 CPI 数据使美联储降息政策空间受限,中国 5 月 CPI 和 PPI 数据表明部分领域价格有积极变化,建议关注高端制造业板块如 AI 算力、创新药和芯片板块 [6]。 各部分总结 重要新闻回顾 - 2025 年 5 月中国 CPI 环比下降 0.2%,同比下降 0.1%,核心 CPI 同比上涨 0.6%,涨幅比上月扩大 0.1 个百分点;PPI 环比下降 0.4%,同比下降 3.3%,降幅比上月扩大 0.6 个百分点;中国提振消费,新质生产力壮大,部分领域供需改善,价格有积极变化 [7][10] 重要市场数据 - 上周港股主要指数涨多跌少,恒生指数涨 0.42%,恒生国企指数涨 0.30%,恒生科技指数跌 0.89%,恒生港股通指数涨 0.87%,恒生大型股指数涨 0.21%,恒生中型股指数涨 3.94%,恒生小型股指数涨 4.50% [6][11] - 恒生行业分类指数中,恒生医疗保健业涨幅居前为 8.76%,恒生必需性消费业跌幅居前为 -1.76% [11] - 截至 6 月 13 日,恒生指数当前 PE(TTM)为 10.40 倍,约处 2007 年 1 月 1 日以来的 55%分位数附近;PB 为 1.12,处于 2007 年 1 月 1 日以来的 40%分位数附近 [8][13] - 6 月 13 日,恒生沪深港通 AH 溢价指数为 128.05,处于 2007 年 1 月 1 日以来的 45%分位数附近 [16] - 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 154.57 亿港元,比上上周增加 5.29 亿港元;净买入前五为美团 - W36.05 亿港元、信达生物 19.03 亿港元、建设银行 15.10 亿港元、石药集团 11.27 亿港元和小鹏汽车 - W7.67 亿港元;净卖出前五为腾讯控股 81.85 亿港元、阿里巴巴 - W74.48 亿港元、小米集团 - W47.63 亿港元、快手 - W17.40 亿港元和中国海洋石油 11.50 亿港元 [8][16][18] - 6 月 13 日 HIBOR 利率隔夜为 0.0182%,较 6 月 6 日下降;1 周为 0.1219%,较 6 月 6 日上升;6 月 13 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 7.1772,较 6 月 6 日下降,人民币小幅升值 [21]
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报告:外骨骼机器人全球百亿赛道加速扩容,国际企业主导高端医疗市场,国内企业快速崛起-20250617
上海证券· 2025-06-17 10: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人机协同技术典型代表,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应用场景从专业领域到消费市场全域渗透 [1][2] - 全球百亿赛道加速扩容,国际企业主导高端医疗市场,国内企业快速崛起 [4] - 技术呈现轻量化、智能化与能源革命趋势 [9] - 建议关注美湖股份、振江股份、探路者、精工科技、信隆健康等公司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外骨骼机器人概述 - 外骨骼机器人是可穿戴智能机械装置,结合多学科,能增强或辅助人体运动能力,应用于医疗康复、工业制造、军事防务等领域 [1] 应用场景 - 医疗康复:全球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700万人,中国脊髓损伤患者超374万,外骨骼机器人康复效率较传统手段提升60%;大艾机器人覆盖200 - 300家医院,渗透率不足10%,市场潜力约20亿元 [2] - 工业物流:亚马逊仓库部署外骨骼后搬运效率提升300%,工伤率下降80%;中国京东、顺丰使用外骨骼连续作业时间延长50%;工业外骨骼售价1万元起,已出口东南亚 [2] - 军事领域:美国洛克希德·马丁的ONYX系统使士兵负重能力突破90kg,以色列消防外骨骼可在1000℃环境作业;中国航天科工“铁甲”系列支持50kg重物抓取,替代高危汽车装配作业 [2] - 消费级市场:景区设备可减少30%耗氧量,租赁价80元/3小时,杭州程天科技售价2500元的助行器15秒售罄;探路者集团发布下肢外骨骼户外智能装备 [3] 分类 - 增强类外骨骼机器人为关键部位提供精准力量补充,适用于高强度体力场景;康复类外骨骼机器人帮助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重拾肢体运动能力 [3] 市场情况 - 市场规模:2025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百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3%,医疗康复领域占比超40%;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达42亿元,2023 - 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50% [4] - 竞争格局:国际企业如Ekso Bionics等主导高端医疗市场,国内企业如大艾机器人等在医疗、工业领域快速崛起 [8] - 政策驱动:中国“十四五”计划拨款20亿元支持关键技术攻关,欧盟要求2030年康复机器人普及率达25%;十一省市将外骨骼治疗纳入医保,患者支付成本降低60%以上 [8] 技术趋势 - 轻量化材料:浙江精工集成科技研发碳纤维外骨骼,重量降低40%以上,续航能力提升至16小时以上 [9] - 智能化升级:傅利叶智能外骨骼搭载多模态传感器,结合机器学习预测用户意图,错误率低于0.1%;Neuralink技术推动“意念控制”外骨骼,临床试验成功率突破90% [9] - 能源技术突破:新型固态电池有望将续航时间提升至16小时以上;实验室阶段的自供电系统已实现8小时零充电运行,预计3年内进入商业化阶段 [9] 相关公司进展 - 振江股份:控股子公司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研究,计划三季度小批量生产 [10] - 探路者:与其他方联合研发下肢外骨骼,产品预计今年年底上市销售 [10] - 精工科技:对单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进行调试测试,加快推动产品市场化进度 [10] - 美湖股份:子公司拓展工业智能领域,控股子公司电机及电机模组已实现量产配套 [11] - 信隆健康:公司和行业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康复辅助器材产品,目前处于研究阶段 [11]
人形机器人行业事件点评:养老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助力养老,持续关注机器人应用端
上海证券· 2025-06-11 2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养老机器人旨在提供多元化生活辅助、健康监护与情感陪伴,可分为护理、康复、陪伴等类型,上游包括机械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行业步入成熟阶段,外骨骼机器人落地场景从工业拓展至养老,养老机器人有望减轻照料负担,加速走进现实生活 [7][8][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事件 - 6月9日,工信部、民政部发布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2025 - 2027年,明确不同场景应用验证要求 [3] 养老机器人特点及分类 - 具备自主移动等先进功能,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并可个性化定制 [7] - 可分为护理、康复、陪伴等机器人,还有综合性机器人 [7] 养老机器人产业链 - 上游包括机械、电子、传感器、电池等,下游应用于养老服务领域 [7] 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阶段 - 从起步到发展,再到近年来进入成熟阶段,形成完整养老服务体系 [7] 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场景 - 落地场景从工业拓展至养老,可辅助护工搬动老人及帮助老人行走 [8] 养老需求及政策推动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占比22%,65岁以上人口超2亿占比超15%,政策提出加快养老科技发展,大模型为科技与养老融合提供动力 [1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欧圣电气、麦迪科技、伟思医疗、振江股份、探路者等 [9]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周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端和政策端共振,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上海证券· 2025-06-11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入局者增多,国内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企业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是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 [14] 行业端 - 6月3日,百事可乐发布首个人形机器人“百事蓝宝”,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入新阶段 [1] - 银河通用推出自主研发的产品级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让机器人“满大街跑”成为现实 [1] - 6月5日,他山科技开源触觉模拟仿真,开发出国内首个基于真实电容式触觉传感器产品的仿真模型,并推出触觉协同训练框架 [1] - 6月6日,Figure创始人放出机器人分拣快递视频,展示了机器人的操作能力 [2] - 机器人触觉技术领域初创企业猿声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与量产交付 [2] - 本末科技完成B轮及B+轮融资,累计数亿元,资金用于电机柔性化设计生产、提升直驱关节模组交付能力、加速产品开发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2] - 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加速进化完成A轮融资,资金用于产品迭代升级和规模化量产交付 [2] - 中科无线半导体有限公司推出基于氮化镓(GaN)HEMT工艺的机器人关节ASIC驱动器芯片并实现商用 [3] - 荣耀发布机器人相关研发岗位招聘计划 [7] 公司端 - 6月3日,亿嘉和新设智能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含机器人业务 [8] - 6月4日,中控技术表示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并推出两代人形机器人产品 [8] - 兆丰股份与开普勒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8] - 科德数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围绕运动控制技术适配和核心部件制造应用布局,并推动产业合作 [9] - 龙溪股份人形机器人领域配套产品关节轴承处于研制或小批送样、试验阶段,未来业务存在不确定性 [9] - 领益智造与上海智元新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拟成立合资公司研发工业具身机器人产品 [9] - 6月5日,福莱新材举办机器人触觉第二代新品发布暨产融赋能研讨会,发布触觉传感第二代新品 [10] - 金固股份成立横向应用事业部,加大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研发 [10] - 科大讯飞表示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覆盖国内90%智能机器人厂商,提升机器人多模态交互能力 [10][11] 政策端 - 6月4日,湖北省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打造研发创新基地,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多个功能区 [12] - 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出资额50亿元 [12] - 6月6日,广东将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产业链整合和技术攻关进入加速阶段 [1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后续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如国内外本体厂商成果发布等 [14] - T链建议关注总成、轻量化、传感器、减速器、丝杠、电机、设备等相关公司 [14] - 赛力斯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永茂泰、隆盛科技、美湖股份等 [14] -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兆威机电、中坚科技、拓斯达、禾川科技、埃夫特等 [14]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周观点:人形机器人产业端和政策端共振,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20250611
上海证券· 2025-06-11 2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产业入局者增多,国内车企、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海外企业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是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及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 [14] 行业端 - 6月3日百事可乐发布首个人形机器人“百事蓝宝”,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入新阶段 [1] - 银河通用推出自主研发的产品级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让机器人“满大街跑”成为现实 [1] - 6月5日他山科技开源触觉模拟仿真,开发出国内首个基于真实电容式触觉传感器产品的仿真模型,并推出触觉协同训练框架 [1] - 6月6日Figure创始人放出机器人分拣快递视频,展示了机器人的操作能力 [2] - 机器人触觉技术领域初创企业猿声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与量产交付 [2] - 本末科技完成B轮及B+轮融资,累计数亿元,资金用于电机柔性化设计生产、提升直驱关节模组交付能力、加速产品开发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2] - 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加速进化完成A轮融资,资金用于产品迭代升级和规模化量产交付 [2] - 中科无线半导体有限公司推出基于氮化镓(GaN)HEMT工艺的机器人关节ASIC驱动器芯片并实现商用 [3] - 荣耀发布机器人相关研发岗位招聘计划 [7] 公司端 - 6月3日亿嘉和新设智能科技公司,经营范围含机器人业务 [8] - 6月4日中控技术表示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两代人形机器人产品 [8] - 兆丰股份与开普勒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8] - 科德数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围绕运动控制技术适配和核心部件制造应用布局,并推动产业合作 [9] - 龙溪股份称人形机器人领域配套产品关节轴承处于研制或小批送样、试验阶段,业务存在不确定性 [9] - 领益智造与上海智元新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拟成立合资公司研发工业具身机器人产品 [9] - 6月5日福莱新材举办机器人触觉第二代新品发布暨产融赋能研讨会,发布触觉传感第二代新品 [10] - 金固股份成立横向应用事业部,加大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研发 [10] - 科大讯飞表示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覆盖国内90%智能机器人厂商,提供AI技术服务,提升机器人多模态交互能力 [10][11] 政策端 - 6月4日湖北省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基本建成 [12] - 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成立,出资额50亿元 [12] - 6月6日广东将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产业链整合和技术攻关加速 [1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T链总成、轻量化、传感器、减速器、丝杠、电机、设备相关公司,赛力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华为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14]
2025年5月新基金发行报告(发行与募集篇):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来袭,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上新
上海证券· 2025-06-11 12:25
基金发行 - 5月参与基金发行公司82家,环比增加9.33%,发行数量最高为富国基金,有10只[1][4] - 5月共发行172只基金,其中新增124只,环比减少2.36%,同比减少0.80%,与近三年平均水平持平[5][8] - 5月发行指数基金66只,发行数量占比53.23%,是主要发行产品类型[1][6][11] 基金募集 - 5月募集规模826.26亿元,环比减少12.61%,同比减少24.99%,或因5月节假日多[1][13] - 5月募集规模前三类型为指数基金420.65亿元(占比约50.91%)、债券基金307.22亿元、混合基金77.46亿元[13] - 5月完成募集基金平均认购天数12.39天,环比减少13.81%,同比减少44.30%[17] - 5月募集规模较大三家基金公司为汇安基金(72.76亿元)、国泰基金(69.00亿元)和民生加银基金(59.90亿元),募集总规模占全市场24.41%[20][22] 创新基金 - 《行动方案》印发后首批24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均为混合基金,管理费率分三档,与持有期和业绩有关[2][27] - 全市场首只科创综指增强策略ETF和首批科创综指增强基金成立,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对市场覆盖率超97%[2][30]
固收、宏观周报:央行提前投放买断式逆回购,释放积极信号-20250610
上海证券· 2025-06-10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去一周美股、恒生指数与富时中国A50指数上涨,A股绝大多数板块上涨,科技、有色领涨,利率债价格上涨,资金价格下降,债市杠杆水平略微提升,美债收益率提升为主,美元贬值,金价上涨,美国5月非农表现较好使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下降 [2][3][4][8][9] - 展望后市,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可能受益于宽货币预期,但需警惕外部关税问题不确定性,权益市场或受负面冲击,黄金有望受益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市场 - 过去一周(20250602 - 20250608),纳斯达克、标普500指数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上涨2.18%、1.50%与1.17%,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上涨3.76%;恒生指数上涨2.16%,富时中国A50指数上涨0.58% [2] - 过去一周wind全A指数上涨1.61%,中证A100、沪深300等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涨,30个中信行业23个行业上涨,涨幅较大的有通信、有色、电子与计算机 [3] 债券市场 - 过去一周(20250602 - 20250608)国债期货上涨,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较2025年5月30日上涨0.18%,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跌1.65BP至1.6547%,收益率曲线牛陡 [4] - 资金价格下降,截至2025年6月6日R007为1.5514%,较2025年5月30日下降18.88BP;DR007为1.5323%,下降10.07BP,两者利差收窄 [5] - 央行过去一周净回笼6717亿元,6月6日开展10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本周净投放3283亿元,6月到期买断式逆回购为1.2万亿元 [5] - 债市杠杆水平略微提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5日均值)由2025年5月30日的6.50万亿元变为2025年6月6日的6.99万亿元 [6] - 过去一周美债收益率提升为主,截至2025年6月6日,10年美债收益率较2025年5月30日提升10BP至4.51%,曲线更为陡峭 [7] 外汇与黄金市场 - 过去一周美元指数下跌0.24%,美元兑欧元、英镑与日元分别变化 - 0.42%、 - 0.53%与0.58%,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下降0.25%至7.18854,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下降0.07%至7.1847 [8] - 过去一周伦敦金现货价格上涨1.90%至3339.9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上涨0.57%至3308.2美元/盎司,国内上海金价格同样上涨 [8] 宏观经济 - 美国5月新增非农13.9万人,超过预期的12.6万人,同比少增5.4万人,5月失业率为4.2%与上月持平,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概率下降,截至6月7日,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为59.3%,较前一日的74.3%下降 [9] - 央行释放宽货币信号,市场期待6月18至19日陆家嘴论坛可能发布的重大金融政策,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可能受益于宽货币预期,但需警惕外部关税问题不确定性 [10]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安全事故频发有望加速供给侧改革,关注农药产业链
上海证券· 2025-06-06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1][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化工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国家强化政策引导,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氯虫苯甲酰胺供应阶段性大幅缩减价格看涨,当前建议关注制冷剂、化纤等板块相关标的 [6][7][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行情走势 行业走势情况 - 过去一周(5.16 - 5.23),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 -0.66%,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为 -1.08%,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 300 指数 0.42 个百分点,涨跌幅居所有板块第 23 位 [14] -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子行业涨跌幅靠前的有农药(5.19%)、涤纶(4.05%)、胶黏剂及胶带(2.79%)、其他塑料制品(1.62%)、合成树脂(0.89%) [15] 个股走势情况 - 过去一周,基础化工涨幅居前的个股有广康生化(58.66%)、联化科技(38.97%)、贝斯美(25.00%)、宿迁联盛(18.60%)、青岛金王(18.23%) [19] 化工品价格走势 价格统计 -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盐酸(93.64%)、冰晶石(9.27%)、国际氯化钾(7.95%)、液氯(6.09%)、NYMEX 天然气(5.71%) [5][22] - 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丙烯酸甲酯(-12.40%)、丙烯酸(-9.74%)、ADC 发泡剂(-8.98%)、天然乳胶(-7.74%)、苯胺(-6.68%) [5][22] 化工品价差统计 - 化工品价差涨跌前五的分别为价差 DMF(38.16%)、二甲醚价差(11.52%)、己二酸价差(8.06%)、间苯二酚价差(5.03%)、R134a 价差(4.94%)涨幅前五;环氧丙烷(PO)价差(-41.66%)、PTA 价差(-35.45%)、丁酮价差(-11.11%)、电石法价差 PVC(-10.30%)、PTMEG 价差(-5.35%)跌幅前五 [38] 投资建议 - 关注制冷剂板块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化纤板块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优质标的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轮胎板块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农化板块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优质成长标的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 [9][39]
潍柴动力(000338):大缸径大有可为,政策加持重卡景气修复,新能源布局全力提速
上海证券· 2025-06-06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上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动机主业稳健,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销量增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8] - 短期来看,以旧换新政策有望促进重卡销量提升,数据中心产品及大缸径发动机加速发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8] - 中长期来看,公司提出加快推进六大转型,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6.82/146.44/165.10亿元,同比分别+11.21%/+15.47%/+12.75%,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上调为“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DC柴发前景广阔,大缸径大有可为 - 柴发机组发动机壁垒高,工艺技术门槛高、资金需求大,供应厂商较少,国际大厂占据高端市场但产能有限,潍柴等国产柴油机实现突破 [16][20] - 预计全球柴油发电机组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2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29%,数据中心是高端柴发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约占40%市场份额 [17][21] - 发动机产能受限,AIDC柴发供不应求,1800kW国产高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市场价约230 - 250万元/台,同比涨价10 - 15%,2025年国内数据中心用柴油发电机组市场规模近100亿元,同比增速超100% [25] - 公司大缸径发动机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2024年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量8100余台,收入同比+20%,数据中心产品销量近400台,同比+148%,2025年预计高速增长,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9] 报废更新政策修复重卡行业景气度,公司发动机和整车端均受益 - 燃气车及国四车纳入补贴超预期,政策刺激有望带动全年重卡销量突破100万辆,国四重卡更新数量值得期待,燃气重卡政策利好超预期,叠加油气价差刺激,销量有望提升 [33][34] - 重卡置换需求或将迎来高峰,中期销量增长有保障,清洁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未来3 - 5年有望形成柴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局面 [40][42] - 潍柴加快推进六大转型,全力提速新能源,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已正式投产,2025年新能源力争收入翻倍增长,电池、电机、电控产品全领域布局 [45][47] 年报业绩亮眼,发动机利润率显著提升 - 2024年营收基本持平、净利润实现增长,发动机销量和收入微降,利润率提升4.80个百分点,分部业绩同比+34.67% [49][50] - 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销量增加拉动整体毛利提升,发动机业务利润情况自2022年最低水平后持续提升,达到近6年来高点 [50] - 子公司中,陕重汽、凯傲净利润实现高增,重卡净利翻倍,凯傲启动效率提升计划,2025年面临一次性支出约2.4 - 2.6亿欧元,2026年开始实现1.4 - 1.6亿欧元的费用节约 [57][5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21.90/2516.72/2717.51亿元,同比分别+7.6%/+8.4%/+8.0%;归母净利润126.82/146.44/165.10亿元,同比分别+11.21%/+15.47%/+12.75% [11] - 分业务来看,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物流、农业装备、其他主营业务和其他汽车零部件营收和毛利率各有不同预测 [62][63] 投资建议 - 公司发动机主业稳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短期业绩有望持续提升,中长期推进六大转型,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上调为“买入”评级 [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