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行业专题报告(二):战略价值凸显,全球加速竞逐
上海证券· 2025-08-14 19:22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脑机接口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多国将其列为重点发展方向[3] - 全球脑机接口市场处于"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商业落地"关键阶段,2023年市场规模达19.8亿美元[4][10] -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4] - 麦肯锡估算2030-2040年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潜在市场规模达400亿-1450亿美元(严肃医疗150亿-850亿,消费医疗250亿-600亿)[5] 全球发展历程 - 1973年脑机接口概念首次提出,1970-1993年为基础研究阶段,1993-2012年进入应用实验阶段,2013年后加速商业化[8][9] - 全球脑机接口企业超500家,中美企业数量领先(均破百),加拿大/英国/以色列超20家[10][12] 各国战略布局 - **中国**:2016年启动"中国脑计划",2023年将脑机接口列为未来产业,北京/上海等地出台专项规划[15][25][28] - **美国**:NIH/NSF/DARPA等机构合力推动,BRAIN计划投入6500万美元开发百万神经元植入芯片[15][16] - **欧盟**:2013年启动"人脑计划",建设EBRAINS基础设施,2022年发布未来十年数字大脑研究愿景[15][21][22] - **日韩澳**:日本2014年启动Brain/MINDS计划,韩国2016年推出KBI计划,澳大利亚2017年投入5亿澳元[24] 技术进展 - 中国"北脑一号"进入临床试验,"北脑二号"实现灵长类脑控拦截[4] - 美国Neuralink已为5名瘫痪患者植入设备实现基础脑控功能[4] - 德国CorTec研发32通道双向脑机接口应用于中风治疗[4] 中国企业动态 - 建议关注上市企业:爱朋医疗、创新医疗、三博脑科等7家[5] - 未上市企业:强脑科技、脑虎科技、脑陆科技等8家[5] - 2025年中国首例侵入式临床试验完成,上海启动"脑智天地"产业集聚区[29] 政策支持 - 中国2024-2025年密集出台《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等7项国家级政策[28] - 地方层面:北京计划2027年实现植入式芯片国际领先,上海支持运动控制/视觉重建等产品研发[28] - 2025年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单独立项,多地建立临床转化中心[29]
机械行业周报(2025.8.4-2025.8.8):7月工程机械内外销景气持续,关注机器人、可控核聚变边际变化-20250814
上海证券· 2025-08-14 16:25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工程机械 - 7月挖掘机销量17138台,同比增长25.2%(6月同比+13.3%),其中国内销量7306台(同比+17.2%),出口9832台(同比+31.9%),内外销增速较6月均有显著改善[5] - 工程机械内需受雅下水电站、新藏铁路等基建项目支撑,外需受益于主机厂海外市场拓展,具备长期配置价值[5] 核聚变技术 - Helion Energy采用非点火核聚变技术,通过磁学方式回收能量,比压接近100%,脉冲运行模式(每个脉冲<1毫秒),已启动全球首座聚变电厂ORION建设,目标2028年向微软输送50MW电力[6] - Realta Fusion磁镜设计模型显示,50米长的系统能量增益可达Q>5,加长后可达Q>10,具备商业可行性[6] 人形机器人 - 上海发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目标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对关键技术攻关最高支持5000万元(30%比例),示范应用项目最高支持1000万元(20%比例)[7]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参展人形机器人企业达50家,展品1500台,创历史新高[7] - 宇树科技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保持每年翻倍增长,若AI技术突破未来2-3年或达百万台级[7][8] 行情表现 - 过去一周(2025.8.4-8.8)中信机械行业上涨5.75%,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跑赢沪深300指数(+1.23%)[15][16] - 子板块涨幅:运输设备(+7.58%)、通用设备(+6.97%)、工程机械(+5.95%)、专用设备(+4.44%)、金属制品(+4.31%)、仪器仪表(+4.29%)[16][17] 高频数据 工程机械 - 7月挖掘机销量同比+25.2%(内销+17.2%,出口+31.9%),装载机销量9000台(同比+7.4%)[22] - 6月叉车销量13.8万台(同比+23.1%),汽车起重机销量同比-5.3%[21][22] 自动化设备 - 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5万台(同比+40.8%),金属切削机床7.1万台(同比+20.7%)[35][39] 半导体设备 - 6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99.1亿美元(同比+19.6%),中国销售额172.4亿美元(同比+13.0%)[44] 原材料价格 - LME铜价9768美元/吨(年初+10.99%),铝价2615美元/吨(年初+3.40%)[62] - 光伏致密料44元/千克(年初+12.82%),TOPCon电池片0.29元/瓦(周环比+7.41%)[54][57]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1)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8] 2)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拓普集团(总成)、唯科科技(PEEK结构件)、汉威科技(传感器)等[8] 3) 核聚变:合锻智能、皖仪科技[8] 4) 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8] 5) 本周重点:唯科科技(PEEK)、江苏雷利(轴向磁通电机)、鼎泰高科(AI设备)[9]
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报告:PEEK材料下游广泛应用于各高端场景,PEEK材料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20250814
上海证券· 2025-08-14 15:59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3] 核心观点 - PEEK材料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下游应用场景广泛,包括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半导体制造、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等领域[1][2][6][7] 行业应用领域 人形机器人 - PEEK材料可为人形机器人实现明显减重,密度约为铝合金的一半,同时保持高强度和刚度[6] - 具体应用包括PEEK型复合材料摆线齿轮、PEEK轴承、PEEK骨架,其中PEEK骨架比金属替代品轻40%[6] - 单台机器人预计PEEK用量达6.6kg,若2030年人形机器人销量达100万台,PEEK增量市场空间有望达30亿元[6] 新能源汽车 - PEEK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如轴承、制动、ABS阀、离合器等[2] - 在电池模组、电机绝缘部件、传感器壳体等关键领域渗透率显著提升,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30亿美元[2] 医疗健康 - PEEK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人造脊柱植入物、人造关节、骨修复制品及手术器械[2] - 预计到2027年,PEEK脊柱类产品和颅骨修复及固定产品国内需求将分别达到32.8吨和47.9吨,市场规模分别达3.77亿元和2.08亿元[2] 半导体制造 - 半导体制造用PEEK型材满足防静电、低出气性、高机械强度等需求,应用于CMP保持环、晶圆载具等部件[2]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4.69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7.58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7.2%[2] 航空航天 - PEEK材料应用于耐高温部件、结构件及电气系统,已获空客、波音等认证,并用于C919客机[7] -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亿美元[7] 低空经济 - 无人机、eVTOL等设备对轻量化材料需求快速增长,PEEK材料可用于框架、螺旋桨、发动机部件等[7] - 2027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达2.5万亿元,若材料成本占比5%,PEEK潜在市场规模将达1250亿元[7] 相关公司进展 - 富春染织聚焦PEEK下游应用,如半导体、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解决方案[7] - 中研股份募投项目聚焦CF/PEEK研发,PEEK纯树脂粗粉设计产能1000吨/年,2024年产能利用率112.36%[7] - 沃特股份PEEK材料配合下游客户开展验证测试[7] - 新瀚新材核心产品DFBP是PEEK主要原料,新老产能可满足未来需求[7] - 康拓医疗构建PEEK注塑及增材制造技术平台,推出全PEEK颅骨修补解决方案[8] - 国恩股份拟打造PEEK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平台[8] - 金发科技拥有PEEK聚合技术,改性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等领域[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富春染织、中研股份、沃特股份、新瀚新材、康拓医疗、国恩股份、金发科技等公司[9]
金融工程周报:关注医药创新板块及后续政策落地表现-20250812
上海证券· 2025-08-12 18:13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A股行业轮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资金、估值、情绪、动量、超买超卖和盈利6个因子构建打分体系,综合评估行业表现[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资金因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6] 2. **估值因子**:行业过去1年估值分位[16] 3. **情绪因子**:上涨成分股比例[16] 4. **动量因子**:MACD指标[16] 5. **超买超卖因子**:RSI指标[16] 6. **盈利因子**:行业一致预测EPS过去1年分位[16] 各因子标准化后加权求和,最终得分公式为: $$综合评分 = \sum_{i=1}^{6} (因子_i \times 权重_i)$$ - **模型评价**:多因子综合框架能捕捉行业轮动的多维特征,但未披露因子权重分配逻辑[16][17] 2. **模型名称:共识度选股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行业动量、估值、高频资金流与价格走势相似度筛选个股[2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行业筛选**:过去30天涨幅前三的申万二级行业[21] 2. **个股筛选**: - 计算月度动量因子、估值因子、上涨频率 - 高频资金流与价格走势相似度计算(未披露具体公式)[21] 3. **输出**:每个行业相似度最高的5只股票[21]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主力资金净流入率** - **因子构建思路**:统计大额交易单资金流向,反映主力资金动态[1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定义主力交易单:单笔成交≥10万股或金额≥20万元[11] - 计算净流入额: $$净流入额 = \sum (主力买入金额 - 主力卖出金额)$$ - 行业标准化:按申万一级行业汇总[11][12] 2. **因子名称:MACD指标(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捕捉趋势强度[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DIF = EMA(12) - EMA(26)$$ $$DEA = EMA(DIF,9)$$ $$MACD = 2 \times (DIF - DEA)$$ 其中EMA为指数移动平均[16] 3. **因子名称:RSI指标(超买超卖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价格变动速度与幅度[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RSI = 100 - \frac{100}{1 + RS}$$ $$RS = \frac{n日上涨均值}{n日下跌均值}$$ 默认周期n=14[16]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A股行业轮动模型** - **农林牧渔**:综合评分10(资金++、估值+++、情绪++、动量+++)[18] - **有色金属**:综合评分9(资金+++、估值---、情绪+++、动量+++、盈利+++)[18] - **传媒**:综合评分-9(情绪---、动量---、超买超卖---)[18] 2. **共识度选股模型** - **输出个股**:本钢板材、中南股份、惠伦晶体等(未披露量化指标)[22]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 - **银行(5日)**:净流入39.08亿元[12] - **计算机(5日)**:净流出297.93亿元[12] - **综合(30日)**:净流出9.49亿元[13] 2. **MACD/RSI因子** - 未披露具体测试数值[16]
基金市场周报:国防军工板块表现较优QDII基金平均收益相对领先-20250811
上海证券· 2025-08-11 22:30
市场表现概览 - 本期上证指数上涨2 11%,深证成指上涨1 25%,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国防军工和有色金属行业表现突出[1] - 海外权益市场重要指数普遍上涨,国际黄金价格同步上行[1] - 各类型基金均实现正收益:主动投资股票基金上涨1 31%,混合基金上涨1 47%,债券基金上涨0 14%,QDII基金以1 90%涨幅领先[1] 权益类资产分析 行业表现 - 国防军工和有色金属成为本期申万一级行业领涨板块,综合与国防军工在近12期中持续表现优异[6][8] - 权益类基金中重仓有色金属等周期行业的品种收益显著[9] 代表性基金产品 - **主动股票型**:路博迈资源精选股票A(本期+8 94%)、华安医药生物股票A(年内+101 02%)[10] - **指数股票型**:黄金股ETF(本期+9 44%)、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96 14%)[10] - **混合型**:中海魅力长三角混合(本期+10 80%)、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A(年内+121 52%)[11] 固收类资产表现 - 债市指数全线上涨:中证转债涨幅达2 31%,超越国债(+0 15%)和企业债(+0 12%)[12] - 可转债基金以2 59%的周收益和13 96%的年内收益领跑债券基金类别[12][13] - 高收益债券基金代表:博时转债增强债券A(本期+4 17%)、南方昌元可转债A(年内+24 80%)[13] QDII基金动态 - **区域表现**:权益类QDII中,大中华区基金以2 43%周涨幅和34 21%年内涨幅居首[14][16] - **品类分化**:黄金类QDII年内收益达27 62%,而能源商品类QDII本期下跌4 82%[14][16] - **明星产品**:天弘越南市场A(本期+7 39%)、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年内+134 89%)[16]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七部门联合发文,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有望显著提升-20250811
上海证券· 2025-08-11 19:14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3] -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 - 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加速向工业、医疗和消费领域渗透拓展,包括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和生活消费等领域[5] 技术研发与产品 - 推动核心软硬件研究开发,开展高集成度电子封装技术研究,降低集成芯片的功耗和噪声,打造感知—计算—调节一体化的脑机接口芯片[4] - 加快突破混合范式协同控制技术,提升心理认知、情感分析和干预治疗能力[4] - 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解码算法研究,实现脑意图的高效精准识别[4] - 打造高性能整机产品,包括感知评估类、情绪检测类、控制交互类、安全识别类、神经调控类和感知重建类产品[4] 应用场景拓展 - 工业制造领域: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维管理,构建"生命机械一体化"的工业元宇宙,提升复杂场景作业效率[5] - 医疗健康领域: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需求,创新神经调控技术,提升疾病诊疗效果[5] - 生活消费领域:增强虚拟交互体验,提升交通安全监测水平,优化体育训练和脑智力培育健康监测和管理方案[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爱朋医疗、创新医疗、翔宇医疗等[8]
固收、宏观周报:美联储转鸽,A股有望保持高风险偏好-20250811
上海证券· 2025-08-11 1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去一周美股、A股普涨,多数行业上涨,利率债价格上涨,资金价格分化,债市杠杆水平提升,美债收益率提升,美元贬值黄金上涨 [2][3][4][5][10] - 美联储监管副主席言论较市场主流预期更为鸽派 [11] - 展望后市,A股有望保持高风险偏好,看好创新药、人工智能与稀土等投资机会,债市收益率或维持低位窄幅震荡,黄金具备突破前高可能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20250804 - 20250810),纳斯达克、标普500指数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分别变化3.87%、2.43%与1.35%,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变化4.25%,恒生指数变化1.43% [2] - 过去一周wind全A指数上涨1.94%,中证A100、沪深300等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从板块风格看,沪市、深市蓝筹与成长均上涨,北证50指数变化1.56% [3] - 30个中信行业28个行业上涨,2个行业下跌,领涨行业为有色、机械与国防军工,周涨幅大于5%,部分ETF表现较好,周涨幅在5%以上 [4] 债券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20250804 - 20250810)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较2025年8月1日上涨0.19%,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降1.68 BP至1.6891%,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5] - 资金价格有所分化,截至2025年8月8日R007较2025年8月1日下降3.26 BP,DR007提升0.09 BP,两者利差收窄,央行过去一周净回笼5365亿元 [6] - 债市杠杆水平提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5日均值)由2025年8月1日的6.72万亿元变为2025年8月8日的8.11万亿元 [8] - 过去一周美债收益率提升,截至2025年8月8日,10年美债收益率较2025年8月1日提升4 BP至4.27%,曲线整体上移 [9] 大宗商品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美元指数下降0.43%,美元兑欧元、英镑等货币有不同程度变化,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降 [10] - 过去一周黄金上涨,伦敦金现货价格提升1.49%至3394.15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29%至3403.5美元/盎司,国内黄金价格也上涨 [10] 美联储相关情况 - 美联储监管副主席米歇尔·鲍曼表示支持今年降息三次,市场主流预期美联储2025年降息次数仍然是2次,鲍曼的发言较市场预期更为鸽派 [11]
电子行业专题:AI填料,看好材料升级机遇
上海证券· 2025-08-08 18:2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AI填料是电子行业重要发展方向,下游AI快速发展驱动功能填料电子级高端应用[4] - 高速覆铜板领域高阶CCL加速渗透,高性能球硅呈现量价齐升趋势[4] - HBM封装中Low-α球铝成为关键材料[5] AI填料领域 - 球形硅微粉和球形氧化铝是半导体电子粉体核心材料,分别应用于覆铜板和芯片封装领域[7] - AI大模型发展对高频高速覆铜板和芯片封装填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超纯球形二氧化硅和Low-α球硅/球铝成为主流选择[7] - 2024年服务器行业规模预计3064亿美元,2025年达4133亿美元,其中AI服务器占比将超70%[17][19] - 国内高频高速覆铜板用功能填料市场规模2019年1.1亿元,预计2025年达11.1亿元,复合增速47%[27] 高速覆铜板领域 - AI服务器性能提升驱动PCB/CCL及填料升级,M7及以上等级覆铜板要求更严格填料指标[7][32] - PCIe协议升级使PCB板层数从PCIe3.0的8-12层增至PCIe5.0的16-22层,推动填料用量增加[34][37] - 高性能球形硅微粉在覆铜板中填充比例已超40%,日本企业高端产品售价达每吨几万至十几万元[7][44] - 2021年高性能球形硅微粉在覆铜板用硅微粉市场中占比超44%,预计将持续扩大[44] HBM封装领域 - Low-α球铝占GMC重量80%以上,是预防HBM芯片α射线干扰的关键填料[7][48] - HBM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27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37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38%[50][51] - 散热要求越高,Low-α球铝在封装材料中占比越高[51] 重点公司 - 联瑞新材是国内电子级硅微粉领先企业,产品包括Low-α球形二氧化硅和氧化铝[5][57] - 2024年公司营收9.6亿元(+34.94%),净利润2.51亿元(+44.47%),球形无机粉体占比57%[57][59] - 公司拟扩建超纯球形二氧化硅3600吨和高导热球形氧化铝16000吨产能[57]
2025年第3期上证基金评级分析:中小盘基金表现突出,债基持券久期大幅上升
上海证券· 2025-08-07 16:41
核心观点 - 中小盘基金表现突出,中盘基金单季上涨4.99%,跑赢中证500指数4.01个百分点,小盘基金上涨4.19%,高于中证1000指数的2.08% [10][13] - 基金重仓股表现优异,平均收益率为8.94%,远超中证800成分股的1.66%,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30个行业的重仓股击败对标指数 [1][15] - 债券基金持券久期从3.35升至4.34,上调金融债配置1.43%,下调中期票据1.55%,但纯债基金平均收益率0.92%不及中债总财富指数的1.53% [11][14] - 五星基金长期业绩显著优于市场,2015年以来三年综合能力五星普通股票基金组合收益率达216.93%,远超中证全指全收益指数的38.82% [3][29] 证券选择能力 - 二季度基金重仓股涉及2466只股票,占A股总数45.55%,持股分散度提升 [15] - 通信、非银金融、银行获最大增持,其中通信行业的中际旭创和新易盛获超70亿增持,中国平安获25亿资金流入 [15] - 美容护理行业超额收益达14.02%,被减持的15个行业平均收益仅0.25%,远低于增持行业的5.65% [16][17] 时机选择能力 - 股票基金仓位下调0.24个百分点至89.22%,混合基金下调1.21个百分点至67.98%,择时效果不佳 [20] - 债券基金持债水平下调0.12%,但中债总财富指数上涨1.53%,配置效果欠佳 [20] 风险管理能力 - 股票基金年化波动率21.94%,混合基金16.71%,债券基金2.46%,风险交换效率保持稳定 [22][24] - 三年期股票基金累计收益-2.90%,混合基金-2.64%,债券基金2.63% [24] 综合管理能力 - 三年期五星基金1264只,圆信永丰、金信、大成在偏股类表现突出,易方达、天弘、博时在纯债类领先 [23][25] - 易方达获评五星基金数量最多(37只),博时(32只)、大成(28只)紧随其后 [27] 基金评级业绩 - 五星基金6-12个月内保持同类前40%的概率达60%,一星基金有40%-60%概率处于后40% [29] - 五星股票基金组合十年收益率较一星组合高104个百分点(216.93% vs 112.93%) [29][31] 行业配置变动 - 权益基金对小盘股配置上调1.5%,大盘股和中盘股下调 [10] - 债券基金增持国债1.26%、金融债1.43%,减持企业债0.77%、中期票据1.55% [14]
通信行业周报:业绩驱动科技公司上涨,关注AI应用个股行情-20250807
上海证券· 2025-08-07 16:35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通信行业"增持"评级 [1][4] 核心观点 -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7月新增仅7.3万人,此前两个月数据合计下修25.8万人,叠加8月1日生效的关税(平均税率提高至18%),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或受影响,但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达90%,风险可控 [8][9] - 美股科技公司业绩驱动上涨,纳斯达克指数创新高后持续走强,62家标普成分股中超85%业绩超预期:Alphabet、微软、Meta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3.8%、18%、22%,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9.4%、24%、36% [9] - 科技巨头加大AI投资:谷歌2025年资本支出上调100亿美元至850亿美元,微软2026财年Q1资本支出超300亿美元(同比增超50%),Meta资本支出规划调至660-720亿美元 [9] AI应用与硬件发展 - Figma推出AI设计工具Figma Make,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8%至7.49亿美元,2025Q1收入达2.28亿美元(同比增46%),IPO首日股价涨250% [10] - 出门问问发布全球首款智能体硬件TicNote(厚度仅3mm),7月30日股价上涨63.83% [10] 建议关注领域 1) **光模块**: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剑桥科技、光迅科技 [10] 2) **国产算力**: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 [10] 3) **PCB**:胜宏科技、沪电股份 [10] 4) **AI应用**:美图公司、快手、万兴科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