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AI产业跟踪:openAI发布Agent模式,AIAgent商业化落地与规模化进展有望加速
长江证券· 2025-07-20 19: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8日凌晨OpenAI宣布并介绍即将推出的Agent模式,集成于ChatGPT,已向Pro、Plus和Team计划订阅用户开放,企业版与教育版预计本月底前上线,ChatGPT Agent把“大模型”升级为“大系统”,为后续AI Agent规模化落地提供可借鉴技术路径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品侧拆解 - Agent模式本质是能执行复杂、多工具任务的统一AI Agent,由Operator工具和Deep Research工具Agent化封装而来,将四大能力封装进一个端到端Transformer,由同一组参数调度所有工具,减少跨系统延迟和错误传递,可自动利用多种工具规划,帮助用户完成多种复杂任务,还能连接用户Gmail、GitHub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使用API访问各种应用 [12] 性能侧超越 - Agent模式下,HLE测试得分41.6% ,采用学习小组策略时提升至44.4%(o3 no tools得分20.3%),工具增益>纯模型增益;数学FrontierMath得分27.4%,远超o4 - mini(19.3%);网页浏览与信息检索WebArena测试中超越o3驱动的CUA模型,BrowseComp得分68.9%,高于Deep Research 17.4个pct;SpreadsheetBench准确率达45.5%,接近人类水平;DSBench数科测试中大幅超越人类专家 [12] 训练与技术侧拆解 - 技术架构上在沙盒化的虚拟计算机中处理任务,实现推理与执行流畅切换;强化学习方面,ChatGPT智能体能够动态学习并优化工作方式;强调安全性,构建多层安防体系 [12] 能力侧上探 - Agent模式能力核心在于形成的智能Agentic系统构建了完整闭环,已有工具组合的融合把“模型上限”拉升为“系统上限”,使AI在复杂知识工作场景具备更强可商业化的端到端交付能力,或为后续AI Agent规模化落地提供可复制技术范式,有望加速AI Agent商业化落地与规模化推进节奏 [12] 当前投资逻辑 - 视觉推理 + 工具调用深度融合下,“模型即Agent”探索推进,教育、医疗、企服等垂直场景的Agent落地周期有望提前,看好Agent商业化元年及投资机遇,建议关注AI Agent相关厂商、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重点推荐寒武纪)、云服务厂商 [12]
银行业周度追踪2025年第28周:存款定期化压力预计改善-20250720
长江证券· 2025-07-20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长江银行指数累计下跌0.5%,相较沪深300超额收益 -1.5%,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益 -3.6%,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提升,银行股交易情绪回落,但板块核心投资逻辑稳固 [2][6][18] - 上半年居民贷款拖累总新增贷款,存款定期化压力预计改善,大型银行信贷同比多增,市场份额提升 [8][39] - 国有行股息率相比国债收益率有明显利差,H股优势突出,六大国有行H股/A股平均折价率19% [6][20] - 关注可转债银行股估值修复机会,如南京银行、齐鲁银行等 [7][26] - 本周银行股换手率上升但成交额占比下降,短期交易情绪回落带来配置机会 [7][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银行指数表现及个股情况 - 本周长江银行指数累计下跌0.5%,相较沪深300超额收益 -1.5%,相较创业板指数超额收益 -3.6%,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银行股交易情绪回落,多数个股调整,但核心投资逻辑稳固 [2][6][18] - 个股层面,民生银行H、厦门银行领涨,可转债摘牌的南京银行上涨 [6][18] 国有行股息率及折价率情况 - 截至7月18日,六大国有行A股平均股息率下行至3.91%(考虑财政注资摊薄后),相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225BP,H股平均股息率4.89%,利差更突出 [6][20] - 截至7月18日,六大国有行H股/A股平均折价率19% [6][25] 可转债银行股情况 - 南京银行可转债成功摘牌,转股压力出清,建议关注估值修复机会;齐鲁银行可转债将于8月14日摘牌,余额消化至22亿元,预计基本面业绩优异、转股压力出清后估值修复 [7][26] - 市场关注常熟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等个股的可转债强赎机会 [7][26] 银行股换手率及成交额情况 - 本周股份行、城商行换手率较上周提升,国有行持平,农商行回落;银行股换手率提升受益于市场整体交易情绪上升,但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成交额占比下降 [7][30] - 银行股核心投资逻辑稳固,短期交易情绪回落带来配置机会 [7][30] 上半年信贷收支情况 - 上半年人民币信贷累计同比少增3500亿,居民信贷需求偏弱,同比少增3020亿元,经营贷是核心拖累,房贷为主的中长期消费贷款同比多增但6月单月少增,短期消费贷负增长 [8][39] - 大型银行上半年新增信贷同比多增,占比64%,市场份额提升;中小银行信贷延续同比少增,股份行和弱资质地区城农商行需求疲弱,核心区域头部城商行保持高增速 [8][43] 存款情况 - 去年二季度受规范“手工补息”影响,存款增速下降、基数走低,今年上半年居民存款、企业存款均同比多增 [9][50] - 6月末人民币定期存款占比73.1%,环比下降1.1pct,较期初基本稳定,居民、企业定期存款占比均回落,预计上市银行存款定期化压力改善 [9][50]
房地产行业周度观点更新:产品迭代与增量机遇-20250720
长江证券· 2025-07-20 18: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止跌回稳政策目标一定程度提振市场预期,但4月以来边际下行压力加大;行业量价快速下行阶段或已过去,核心区和好房子有结构性亮点;出口承压阶段产业政策宽松概率加大,后续关注节奏问题;去年4月和9月是优质地产股底部区间,当前股票位置较底部溢价不大,止跌回稳目标面临挑战,政策宽松预期逐步强化;重视具备区域和产品优势的龙头房企,以及拥有稳定现金流的龙头经纪、商业地产和央国企物管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度核心内容跟踪 - 市场:本周长江房地产指数 -1.94%,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 -3.03%,行业排名32/32;年初至今长江房地产指数 -0.81%,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 -3.95%,行业排名30/32;本周房地产板块表现差,开发类标的以下跌为主,物业和收租类有涨有跌 [7] - 政策: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7方面重点任务;青岛、长沙等城市持续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 [8] - 销售:样本城市新房及二手备案同比低位振荡;37城新房成交面积四周滚动同比 -18.1%,增速较上周 -1.0pct,19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四周滚动同比 -7.2%,较上周 -1.0pct;年初至今37城新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 -3.9%,19城二手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 +16.3%;7月截至18日,37城新房成交面积当月同比 -20.2%,19城二手成交面积当月同比 -8.9%,12城新房及二手合计 -17.4% [9] 当周热点 - 地产下行周期趋势性反转需周期跌到位、经济正反馈、政策足够强三个必要条件,中短期内较难达成,投资机会主要在政策预期和细分结构;今年Q2以来量价加速下行,止跌回稳目标面临调整,Q3可能是政策交易窗口,9月交易级别大于7月;细分结构领域包括产品迭代引致的增量开发机会和稳定现金流层面;重点城市老旧住宅占比大,过去多年限价使次新房品质不高,存在较大“好房子”缺口,产品迭代有“量”的基础;限价导致市场之前价格带不合理,重点城市均价不低但中高端产品定价不高,限价放松后有价值重估过程,得房率和产品力提升助力适度产品溢价,产品迭代有“价”的逻辑;只要中高端新房定价不过于偏离可比竞品,产品迭代增量机遇可能比市场预期长,具备区域和产品优势且老库存压力不大的开发商,有望取得长期阿尔法和稳定利润回报 [10]
汽车行业深度:华为品牌强势上攻,尊界定义超豪华市场
长江证券· 2025-07-20 18: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超豪华市场空间约50万辆,BBA+保时捷占70%,基本被外资车企垄断 [3][10] - 华为ADS4.0升级,智能化定义新豪华,华为智选有望重构中国超豪华车竞争格局,自主品牌开启国产替代趋势 [3][10] - 超豪华车自主崛起红利下,建议关注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比亚迪等 [3][10] 超豪华市场稳健,国产替代空间大 超豪华市场持续扩容,国内市场增速较快 - 全球超豪华车销量占比约2%-3%,预计2021-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达8%-14%,全球汽车市场高端化趋势加速 [19] - 国内中高端价格带扩容,2024年高端、豪华和超豪华车销量分别为416.4万、126.0万和46.4万辆,高端和豪华车20-2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97%和10.07%,超豪华车有结构性增长潜力 [21] - 高收入群体消费信心强、数量增多,超豪华汽车销量有望增长,2024年预计个人可投资资产超1千万人数超390万 [25] 超豪华市场百万级为主,SUV为主力车型 - 超豪华车市场百万级价格段是销量主力,2024年95万元以上销量20.1万辆,占43.3%;60-70万元区间销量从20年的6.1万辆增至24年的13.7万辆,CAGR达22.4% [27] - 超豪华市场中SUV为主导车型,2024年SUV车型销量32.4万辆,占69.9%;轿车销量呈下降趋势,MPV在低基数上稳步增长 [30] 外资品牌占主要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 - 国内超豪华汽车品牌以德国为主,2024年德系品牌总销量占超豪华车市场超70%份额,在各主要价格带中占主导 [32] - 超豪华轿车市场由传统豪华品牌主导,SUV市场品牌分布多元,超豪华SUV市场是自主品牌突破战场,仰望U8入围 [35] - 百万元以上超豪华车市场以德系车为主,英系车凭历史底蕴与皇室叙事占顶端;性能跑车市场以F1赛事血统为核心,意系跑车占顶端 [37] - 超豪华品牌有深厚历史底蕴、与全球化IP绑定的营销共性,日韩豪车凭性价比占一席之地,为自主车企提供借鉴 [40][44] - 自主品牌以95-150万元主力价格带攻入超豪华车市场,如比亚迪仰望U8 [46] 电动智能化赋能,自主超豪华有望破冰 超豪华市场电动化趋势加速,混动贡献核心增量 - 传统超豪华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如路特斯、保时捷,路特斯Eletre繁花和保时捷Taycan进入24年超豪华轿车市场销量前十 [49] - 豪华和超豪华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提高,2020-2024年40万元以上汽车新能源渗透率从3.21%增至30.81%,插混渗透率从1.17%跃升至23.61%;百万元级超豪华汽车市场渗透率从4.21%提升至10.99% [53] - 2024年新能源超豪华热销车型中SUV占主导,插混主导,自主品牌仰望U8销量领先 [56] 智能化赋能电动化,自主品牌具备先发优势 - 智能化赋能电动车塑造产品差异化,自主品牌凭借智能化优势在超豪华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在OTA升级等方面领先海外品牌 [57] - 奔驰积极转型智能化,推出MB.OS平台架构,加大智驾投入 [60] - 自主品牌智能化优势突出,如问界大灯、鸿蒙智行座舱领先海外品牌 [64] 以史为鉴,超豪华市场有望复刻豪华市场国产替代之路 - 30万元以下自主品牌反超德系,电动化成主要驱动力,如比亚迪汉EV和小鹏P7热卖 [66] - 超充打破里程焦虑,自主品牌突围30-40万元区间,如极氪001凭借800V高压平台超充获市场认可 [66] - 自主品牌在40-60万元市场建立产品与用户基础,20-24年从4万辆左右增至超40万辆,理想、问界等品牌实现差异化突破 [67] - 20-24年豪华SUV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从2.5%升至42.4%,轿车市场从2.7%升至5.0%,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突围,轿车市场待填补空白 [71] 华为品牌与智能化赋能,尊界破局超豪华 超豪华轿车自主仍是空白,探索空间大 - 百万元价格带轿车占比稳定,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百万元级超豪华轿车前十车型九席来自德系品牌,自主品牌空白 [74] - 超豪华SUV市场自主品牌替代势头明显,市占率从20年的0.5%升至24年的10.8%;轿车市场仍由德系主导,24年自主品牌市占率不足1%,有望复刻SUV国产替代路径 [76] - 仰望U8、小米SU7 Ultra、红旗在超豪华市场不同赛道突围 [79][82] 问界M9初探成功,智选车具备高端化塑造能力 - 华为赋能问界M9抢占40-60万元SUV价格带,智能化优势是成功基础,消费者更看重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功能 [85] - 华为DriveOne电驱技术领先,底盘技术升级,问界M9、仰望、尊界S800等车型体验提升 [89] 华为智选赋能江淮,尊界有望撬开自主超豪华大门 - 尊界S800黑科技车灯塑造尊贵迎宾体验,智驾技术领先,主动安全能力优秀 [91] - 尊界S800智能化成豪华叙事,有望突围70-100万元价格区间,设计有超豪华感,内饰有望超越传统超豪华品牌 [94] - 尊界采用尊贵营销,上市表现亮眼,72小时内大定突破2600台,首周订单总量突破3600台 [98] 投资建议 - 关注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比亚迪等 [104]
中报预计延续高增,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长江证券· 2025-07-20 18: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券商中报业绩预计延续高增,配置价值持续提升;保险预期价值率提升驱动新业务价值高增,资产端权益市场上涨,投资收益及利润增长较好,当前估值安全,看好集中度和负债成本改善 [2][4] - 从盈利和分红稳定性维度,推荐江苏金租、中国平安、中国财险 [2][4]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核心数据跟踪 - 本周非银金融指数 -1.2%,相对沪深 300 超额收益 -2.3%,行业排名 28/31;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 +3.0%,相对沪深 300 超额收益 -0.2%,行业排名 22/31,本周非银板块表现较弱 [5] - 市场热度回升,两市日均成交额 15462.47 亿元,环比 +3.35%,日均换手率 1.83%,环比 +4.07BP;杠杆资金规模回升,两融余额 1.90 万亿元,环比 +1.64%;股指上涨,债指下跌,万得全 A 上涨 1.40%,中债总全价指数下跌 0.02%;长端利率下行,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0.01BP 至 1.6652% [5] 重点行业新闻&公司公告 新闻 - 央行、金监局、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 [6] - 金监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6] - 央行发布《关于落实〈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6] 公司公告 - 西南证券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 [6] - 中泰证券向包括控股股东枣矿集团在内的不超过 35 名(含)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 [6] - 长城证券同意李翔辞去公司总裁、财务负责人职务,指定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周钟山代行职责 [6] - 南华期货完成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选举罗旭峰为董事长 [6] 指数与板块表现 - 截至 7 月 18 日,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1%,中小板指上涨 2.3%,创业板指上涨 3.2%;非银板块整体回落,证券板块下跌 0.9%,保险板块下跌 1.0%,多元金融板块下跌 1.8% [16] 保险周度数据跟踪 行业概况:保费同比有所回升 - 2025 年 5 月累计保费收入 30602 亿元,同比 +3.77%,产险收入 7805 亿元,同比 +5.22%,人身险收入 22797 亿元,同比 +3.28% [19] - 截至 2025 年 3 月末,行业资金运用规模 34.93 万亿,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和其他类资产分别占比 8.51%、48.58%、12.79%、30.11%,较 2024 年末分别 -0.23、+0.70、+0.44、-0.91pct [20] - 2025 年 5 月,保险公司总资产 38.42 万亿元,环比 +0.81%,寿险公司总资产 33.66 万亿元,环比 +0.80%,占比 -0.004BP 至 87.61%,产险公司总资产 3.08 万亿元,环比 +0.41%,占比 -0.03BP 至 8.01%,5 月行业净资产规模 3.60 万亿元,环比 +0.25% [23] 上市险企保费:单月保费增速有所分化 - 2024 年 12 月,国寿、新华、太保、平安、人保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速为 +1.86%(前值 +4.19%)、+19.13%(前值 +10.54%)、+5.91%(前值 +0.95%)、-0.92%(前值 +4.19%)、-5.99%(前值 +8.34%),新华、太保单月保费增速回升,人保、国寿、平安回落 [24] 国债收益率回落,信用利差收窄 - 截至 7 月 18 日,5 年期债券收益率下跌幅度在 0.36BP 到 3.98BP 之间,企业债下跌幅度最大为 3.98BP [28] - 截至 7 月 18 日,各债券 5 年期信用利差下跌幅度在 0.00BP 到 3.62BP 之间,企业债下跌幅度最大为 3.62BP;各债券 5 年期期限利差变动幅度在 -2.52BP 到 +2.07BP 之间,公司债下跌幅度最大为 2.52BP [28] 券商周度数据跟踪 经纪业务:两市交投有所回升 - 截至 7 月 18 日,两市日均成交额 15462.47 亿元,环比 +3.35%,日均换手率 1.83%,环比 +4.07BP,本周日均成交额和换手率高于 2024 年中枢,佣金费率企稳下行业经纪业务盈利逐步向上修复 [34] 投资业务:权益市场整体回暖 - 截至 7 月 18 日一周内,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09%,创业板指数上涨 3.17%,中债企业债总全价指数环比上涨 0.03%,券商投资资产中权益类占比 10%-30%,债券类占比 70%-90%,2024 年券商自营收益需关注股债市场变动 [39] 信用业务:两融规模有所回升 - 截至 7 月 17 日,两融余额 1.90 万亿元,环比 +1.64%;截至 7 月 18 日,股票质押股数 3067 亿股,质押市值 2.78 万亿元,本周两融余额高于 2024 年日均余额,预计 2025 年股票质押规模收缩,业务收入表现或优于规模表现 [42] 投行业务:6 月股债融资规模回升 - 2025 年 6 月,股权融资规模 5441.91 亿元,环比 +3140.2%,其中 IPO 融资规模 91.53 亿元;债券融资规模 8.83 万亿元,环比 +21.3%,均高于 2024 年均值,再融资新规推进下股票承销规模或增加,债券承销关注利率变动 [44][46] 资管业务:6 月集合资管新发回升 - 2025 年 6 月,券商集合资管发行份额 93.01 亿份,环比 +116.8%,高于 2024 年均值,资管新规后行业进入恢复性发展阶段 [48] - 2025 年 6 月,新发基金规模 678.27 亿份,环比 -22.0%,低于 2024 年均值,需关注新发基金市场情况 [48] 衍生品业务:6 月期货成交回落,期权成交回升 - 2025 年 6 月,期货市场成交金额 46.43 万亿元,环比 -2.66%,商品期货 37.77 万亿元,环比 -0.15%,占比 81.35%,金融期货成交金额 8.66 万亿元,环比 -12.31%,占比 18.65%,三大股指期货成交金额 4.78 万亿元,环比 +6.44%,低于 2024 年均值 [52] - 2025 年 6 月,场内期权成交 4055 万张,环比 +5.4%,上证 50ETF 期权、上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深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中金所沪深 300 股指期权成交量分别为 1970、1748、193、143 万张,低于 2024 年均值 [52] 行业及公司重点关注 行业要闻 - 7 月 14 日,央行、金监局、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强调发挥绿色金融工具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54] - 7 月 15 日,金监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经营行为、强化风险管理、明确监管职责分工 [55] - 7 月 16 日,香港证监发布《2024 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显示香港去年管理资产总值同比增长 13%,净资金流入增长 81% [57] - 7 月 17 日,上交所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业务指南第 1 号——审核系统业务办理》,优化咨询沟通流程,缩短响应时间,强化电子化办理等 [58] - 7 月 18 日,央行修订发布《关于落实〈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监管分工、完善监管要求等 [59] - 7 月 18 日,证监会研究起草《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 5 号》,涉及收入、金融工具等 8 个具体问题 [62] 公司公告 - 7 月 14 日,长城证券以总股本 40.34 亿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92 元,合计派发 3.71 亿元 [63] - 7 月 14 日,西南证券非公开发行 3.3 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总股本增至 66.45 亿股 [64] - 7 月 14 日,海南华铁首次回购股份 516.5 万股,占总股本 0.26%,支付总金额 5608.36 万元 [65] - 7 月 14 日,南华期货选举罗旭峰为董事长等,完成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 [66] - 7 月 14 日,东方财富为子公司天天基金与上海银行浦西分行合作提供最高 30 亿元担保,截至公告披露日,对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 9.61 亿元,占净资产 1.19% [67] - 7 月 15 日,东北证券将全资子公司东证融达注册资本调减至 10 亿元,实际减资 2.27 亿元 [68] - 7 月 15 日,天风证券聘任汪洋为公司财务总监 [69] - 7 月 15 日,中泰证券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 20.91 亿股 A 股,募集资金不超过 60 亿元用于增加资本金 [73] - 7 月 15 日,湘财股份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衢州发展解除质押 2500 万股,占其持股 5.38%,占公司总股本 0.87%,剩余质押 4.09 亿股,占其持股 88.15% [73] - 7 月 15 日,中国太保子公司太保寿险 2025 年 1 - 6 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 1680.09 亿元,同比增长 9.7%,太保产险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 1139.99 亿元,同比增长 0.9% [74] - 7 月 16 日,中诚信国际对山西证券 2024 年度信用评级为 AAA/稳定,认为未来 12 - 18 个月信用水平稳定 [75] - 7 月 17 日,财通证券以 46.03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11 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5.06 亿元 [76] - 7 月 17 日,方正证券以总股本 82.32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0593 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4.88 亿元 [77] - 7 月 17 日,华鑫股份以总股本 10.61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078 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8275.01 万元 [78] - 7 月 17 日,国投资本董事会同意石澜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79] - 7 月 17 日,红塔证券拟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 1 - 2 亿元股份,价格不超过 12.76 元/股,数量 783.70 - 1567.40 万股,占总股本 0.17% - 0.33% [80] - 7 月 17 日,拉卡拉股东孙陶然解除质押 2692 万股,占其持股 48.72%,占公司总股本 3.42%,剩余质押 1734 万股,占其持股 31.38% [85] - 7 月 18 日,浙江东方董事会同意金栋健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86] - 7 月 18 日,东方证券董事会同意谢维青辞去公司非执行董事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 [87] - 7 月 18 日,长城证券董事会同意李翔辞去总裁、财务负责人职务,指定副总裁周钟山代行职责 [88] - 7 月 18 日,东方财富股东沈友根拟转让 1.59 亿股,占其所持股份 83.75%,占公司总股本 1.00%,询价转让受让股份 6 个月内不得转让 [89]
核创纪元系列:详解可控核聚变场反位形(FRC) 技术路线与投资机会
长江证券· 2025-07-20 15: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4] 报告核心观点 - 场反位形FRC是新兴磁约束聚变位形 具备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等特点 有望成为核聚变领域黑马率先实现商业化 [21] - FRC相比托卡马克 具备能量转化效率高建造成本低等优势 有望加速落地 [140] - 国外Helion Energy、TAE等公司积极推进FRC路线 国内瀚海聚能、诺瓦聚变等公司也致力于推进FRC商业化 [140] - 看好FRC落地进度及其带来的电源投资机会 [140] 分组1 - 场反位形FRC是新兴磁约束聚变位形 仅具有极向磁场 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 [12][21] - FRC具有比压值高、可移动等特性 还可用于等离子体对碰融合和磁压缩等研究 [18] - FRC分为磁约束、磁惯性约束 分别以TAE、Helion Energy为代表 [23] - FRC运行机理包括形成自持等离子体环和等离子体输运压缩融合 [21] 分组2 - FRC能量转化效率高 建造成本低 清洁反应易实现 便于运行维护 [140] - FRC可直接利用感应式能源发电 能量转化效率高 [33] - FRC建造成本低、周期短 有望更快实现商业化 [39] - FRC聚变三乘积与密度成正比 DD/D - He3反应更易实现 [41] - FRC采用模块化设计 易于更换聚变专用模块 便于运行维护 [46] 分组3 - 美国Helion Energy致力于开发商业化聚变能技术 目标28年实现供电 [53] - 美国TAE持续推进稳态式FRC 预计2030s实现商业化 [58] - 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FRC系列装置正在推进FRC研究 [69] -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FRX系列装置专注于MTF研究 [83] 分组4 - 国内“荧光 - 1”装置是早期FRC装置的探索 可作为MTF研究的等离子体注入器 [86] - 华中科技大学HFRC开展场反等离子体对碰融合和磁压缩研究 [9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KMAX - FRC是首个碰撞融合场反位形装置 [100] - 瀚海聚能是中国首家FRC商业公司 目标是实现FRC商业化 [101] 分组5 - 星能玄光采用先进场反磁镜技术 目标是实现FRC商业化 [112] - 诺瓦聚变是中国首家专注于研发FRC - SMR的商业企业 [130] - 新奥能源研究院EFRC - 0装置采用轴对称串列磁镜式设计 [136]
从材料性能上看,PEEK优势何在?
长江证券· 2025-07-20 15: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专题核心对镁铝合金以及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用性、热稳定性、生产及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机器人部件工程塑料轻量化材料的使用前景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以塑代钢”趋势渐显 - “以塑代钢”实现机器人轻量化目标渊源已久,此前工业机器人用尼龙、POM 等替代外壳金属材料,人形机器人减重需求下可选材料多,PEEK 受关注 [4][14] - 人形机器人从续航、运动、耐久三方面提升性能,为商业化应用奠基,轻量化可减少能耗、降低惯性、减少故障 [17]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迭代 - 头部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赛道,特斯拉 Optimus 二代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 10 公斤,行走速度提 30%,关节寿命延长;宇树科技 G1 整机重 47kg [15] 轻量化材料中,PEEK 具备多种优势,有望应用于主要零部件材料中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有材料与结构两大方案,材料轻量化有“以塑代钢”、镁铝合金替代传统钢材等,PEEK 等特种工程塑料应用研究成焦点 [21] - 机器人“以塑代钢”材料标准多样,包括刚度、强度、韧性、耐磨性、耐热性、耐腐蚀性、绝缘性、阻燃性等,且加工简单成本可控 [5][24] - 与镁铝合金及传统钢材比,“以塑代钢”有重量轻等优势,但强度、耐热性不如金属且成本高,特殊环境需 PEEK/CFRP 复合材料 [5][25] - 工程塑料对比,CFRP 机械性能优,PPS、PI、PEEK 次之,PA、PC/ABS 稍弱;PEEK 耐久性能好,有自润滑属性,耐腐蚀性和材料寿命占优;热稳定性及绝缘性上 PA 有局限,生产成本 PEEK/PPS 性价比相似,PA 便宜但适配场景受限,PEEK/PPS 有望在部分核心零部件“以塑代钢”,PC/ABS、PA 等有望用于外壳等场景 [6] - 应用端不同部件对应材料应用空间不同,PEEK 有望用于执行器等核心零部件,执行器关键部位对材料要求高,相关方案在开发;支撑骨架结构目前以“钢塑混合”为主;外壳装饰 PA、PPS 等已广泛应用,PEEK 因成本问题替代有难度 [36][37]
如何看待当前圆柱结构件公司的未来增长点
长江证券· 2025-07-20 15: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终端客户来看,圆柱电池正朝着 4680 大规格以及全极耳方向演变,对应圆柱电池结构件价值量有望提升,探讨圆柱结构件龙头公司金杨股份主业增长动能和前景,以及后续其机器人业务的增长弹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圆柱电池:4680 与全极耳电池拐点降至 - 圆柱电池逐步朝着更大规格以及全极耳两个技术方向迭代,大规格圆柱电池能带来更高能量密度,小圆柱电池为提升倍率性能逐步应用全极耳技术 [17] 4680:车端应用逐渐加速,2025 年有望起量 - 2020 年特斯拉提出 4680 圆柱电池构想,其性能指标相比 21700 大幅提升,电芯容量是 21700 的 5 倍,能提高车型 16%的续航里程,有望提高生产效率并实现 14%的成本下降 [18] - 近几年制约 4680 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全极耳技术不成熟以及产品自身性能欠完善,包括散热和倍率问题、无极耳产业化进度、产品性能和技术迭代潜力等方面 [21] - 从产业化进展看,2025 年有望成为 4680 电池起量之年,特斯拉积极推进 4680 方案,2024 年海外实现 4680 电池 8GWh 装机,25Q1 装机 0.6GWh,宝马等车厂也将于 25 年实现大圆柱电池上车,国内宁德、亿纬等,海外三星、LG 等均表示 25 年将实现大圆柱电池批量出货 [4][26] 全极耳电池:高倍率圆柱电池迭代新方向 - 全极耳电池主要提升圆柱电池的散热及充电倍率问题,通过将单个极耳的点接触改为多个极耳的面接触,大幅缩短电子通过的距离,使电流在导体表面更加均匀地分布,有效降低电芯内阻,减少局部热量聚集,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实现更高倍率的快速充电和更稳定的放电性能 [5] - 46 系均采用全极耳,18 及 21 系全极耳渗透率逐步提升,电池快充及散热性能大幅改善,新能安、比克电池、亿纬锂能、睿恩新能源等均推出 18650/21700 全极耳电池,性能提升明显,内阻降低 70%以上,实现-40℃到 80℃的工作温度,均实现 4C 以上快充性能 [5][32] 金杨股份:圆柱结构件龙头企业,25 年收入端有望起量,积极切入机器人领域 - 公司主业聚焦电池壳体结构件,25 年随客户增长收入端有望快速放量,第一大客户亿纬锂能收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合资公司落地提升客户绑定,新能安及宁德时代的全极耳小圆柱电池放量,比克&力神&楚能圆柱及方形电池逐步放量,整体收入端巩固核心客户+开拓新客户,增速有支撑 [6][39] - 公司参股谐波减速器公司青岛国华,协同原有结构件精加工能力,切入机器人领域打开第二成长曲线,目前持有青岛国华 6.59%股权比例,后续有望供应壳体结构件等产品 [40] - 客户端来看,小米有望是公司率先突破的机器人客户,除小米外,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也有潜在发展空间,后续公司在机器人方向的业务弹性可观 [46][48][49] - 公司除参股青岛国华外,还与青岛国华成立合资公司无锡合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元,金杨股份持股 81%,同时积极布局其他零部件如六维力传感器等,后续利润弹性空间大 [54]
钢铁反内卷升温+推广钢结构建筑,重视鸿路钢构业绩弹性
长江证券· 2025-07-20 13: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规划部长会,提出严控增量与畅通退出等行业规划建议,反内卷趋势下钢价或提振,推广钢结构有望提升标准及渗透率,关注鸿路钢构α与β双击,当前鸿路钢构有安全边际且业绩弹性大 [8][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规划建议 - 坚持严控增量与畅通退出,研究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防范产能过剩风险,破除“内卷式”竞争 [14] - 注重数据治理与政策协同,强化政策连续性与严肃性,落实粗钢产量调控,维护供需动态平衡 [14] - 有序推进短流程电炉炼钢发展 [14] - 加快推广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协同发展,搭建平台,发挥示范效果,推动建设产业集聚区和试点城市 [14] - 拓展国际化发展视野 [14] 钢价走势 - 今年反内卷趋势升温,通过短期限产量和中长期去产能等行政手段,或减轻钢价下行压力 [14] 钢结构推广 - 会议提出加快推广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协同发展,目前钢结构在民用建筑领域渗透率有提升空间,相关政策推动有望打开市场空间,统一规范标准利于龙头企业展现质量优势 [14] 鸿路钢构分析 - β层面,鸿路钢构盈利随钢价顺周期,若钢价上行,公司吨盈利有望修复 [14] - α层面,公司调整销售政策带动订单增长,努力提升焊接机器人应用比例,有望降本增效 [14] - 当前鸿路钢构具备安全边际,中期机器人带动提质降本增效及β触底修复时,业绩弹性大 [14]
AI产业跟踪:月之暗面开源KimiK2,“Kimi时刻”推动AI大模型应用迎来新发展节点
长江证券· 2025-07-19 20: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1日月之暗面正式发布并开源最新MoE架构基础模型Kimi - K2,包括基础模型Kimi - K2 - Base与微调后模型Kimi - K2 - Instruct,均可商用,已同步上线并更新API,定价16元人民币/百万token输出,Kimi - K2的开源及其对“模型即Agent”的追求或将推动国内AI大模型应用迎来新发展节点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Kimi - K2模型特点 - Kimi首个开源万亿参数模型,定位“非推理”模型但实现全线SOTA,擅长代码与通用Agent任务,总参数1T,使用MoE架构推理时激活参数32B,在编程、工具调用、数学推理三大维度比肩顶级闭源推理模型,多项测试表现优异 [12] 训练方法与技术突破 - 预训练引入Muon Clip优化器,替换传统Adam优化器,引入qk - clip控制logits规模,实现15.5T tokens训练零崩溃 [12] - 采用大规模Agentic数据合成策略,自演数千工具、数百智能体,生成百万级多轮工具调用轨迹,填补真实交互数据缺口 [12] - 后训练阶段采用通用强化学习,可验证任务用结果奖励,不可验证任务用自我评价critic,统一RLHF与RL框架,实现端到端任务完成训练 [12] 能力边界扩展 - 工具链自动化,可自主抓取数据、建模、生成可交互HTML页面,全流程无需人工编排 [12] - 擅长生成兼具设计感与视觉表现力的代码,具备较强图形能力与交互性,持续对话优于单轮问答 [12] - 本地可部署,官方给出vLLM/SGLang/TensorRT - LLM脚本,降低私有化门槛 [12] 定价策略 - 具备极高性价比,API输出价$2.50/百万tokens(≈16元RMB),仅为Claude 4 Sonnet的1/5,叠加MIT开源协议+超大规模使用条款,有望打造Kimi品牌认知,加速AI应用商业化落地 [12] 投资建议 - 当前Agent投资核心逻辑强化,教育、医疗、企服等垂直场景的Agent落地周期有望加速,看好Agent商业化元年及投资机遇,建议关注AI Agent相关厂商、中国推理算力产业链、云服务厂商、与大厂合作的IDC [12]